古镇建设和保护社会实践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一、绪论李庄古镇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镇。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古镇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我参加了一次李庄古镇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收获,以及对古镇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实践过程实践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参观和调研。
1.参观部分:我们参观了李庄古镇的主要景点,包括古街、古楼、古庙等。
在古街上,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这些建筑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古街两旁的商家也充满了古镇特色的商品,如手工艺品和传统手工食品等。
我们还参观了古楼和古庙,了解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2.调研部分:我们采访了一些当地居民和商家,了解他们对古镇的看法和对古镇发展的期望。
我们还对古镇的旅游发展进行了一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传承不足等。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李庄古镇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镇,保存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习俗。
在与当地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努力。
其次,我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李庄古镇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风景资源,但在实践中发现,其旅游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创新不足。
通过实践经验,我了解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也明白了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和当地人的交流,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他们对古镇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四、建议基于前述的实践经验和调研结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完善古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古镇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修建更宽敞舒适的道路和提供更完善的公共设施等。
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古镇,是指保留着古老建筑和传统风情的历史悠久的小镇。
古镇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地方,更是一座充满生机和发展潜力的地方。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古镇进行社会实践,探索其中的文化遗产、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以及参与古镇社区建设等活动。
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也有幸参加了一次古镇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多有意义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古镇社会实践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镇的历史文化。
在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古镇的历史悠久的建筑,了解了古镇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古镇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我去了当地的博物馆,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古镇的兴衰历程,也让我对古镇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更加珍惜和热爱传统文化。
其次,古镇社会实践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镇的当地发展状况。
在实践期间,我有幸参观了古镇的当地企业和工厂,了解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
我还体验了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制作过程,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和传承。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古镇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和机遇,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镇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古镇社会实践还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镇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状况。
在实践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古镇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活动,了解了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也体验了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古镇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对于古镇居民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最后,古镇社会实践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古镇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践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古镇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熏陶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古镇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和素质。
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问题解决,也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古镇社会实践报告(推荐5篇)

古镇社会实践报告(推荐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古镇社会实践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社会实践报告之探索古镇文化之旅探索古镇文化之旅2015年7月7日,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是在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心中,它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当一个你期待许久的日子来临,你会做些什么?每个人的答案或许不同,我们,也用着自己的方式来加以诠释。
一.我们去哪儿?北京这个地方,谈到古镇文化,你最先想起的会是何物?天坛?故宫?还是南锣鼓巷?我们的答案,并不是上述的几个选项。
没错,它们是古迹,然而,当络绎不绝的人群你来我往充斥在你的面前,你看到的便不是古迹,而是人们在现代文明的碾压下所释放出来的情绪。
我们,有着自己的选择。
西交民巷?这是什么地方?西交民巷位于北京西城区南部。
东起**广场,西至北新华街,中与羊毛胡同、前细瓦厂胡同、辇儿胡同、平安胡同、人民大会堂西路、兵部洼胡同相交。
是北京最长的胡同,亦是承载着古老文明的道路。
它,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西交民巷呢?这还得从当前北京古镇文化的现状开始说起。
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还被称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博物馆之都。
北京在建国后仅用半个多世纪就由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了发达的现代大都市,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古镇被破坏,与之相连的古镇文化也逐渐消亡,加上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远超过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古迹已变成赚钱的工具,早已没了它本该有的意义,人们每天为了工作和生活到处奔波,生活压力的过大让他们忙的几乎没有时间来舒缓心境,因此在他们的眼中,古镇文化似乎没有什么用,城市管理者为了城市的发展,一幢幢高楼竖起,而一间间四合院被推倒,一条条柏油马路延伸,而一条条胡同被改造。
古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古建筑社会实践报告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建筑发展的瑰宝。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古建筑文化,我参加了一次古建筑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将详细描述我的实践经历和收获。
1. 实践背景我所参加的古建筑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合作组织的。
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古建筑,了解其设计、构造和文化内涵,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 实践过程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先参观了一座古建筑博物馆,通过导览员的讲解,我们对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着,我们前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体,这里保存着多座明清时期的建筑。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大殿、厢房、庭院和园林等建筑部分。
导游讲解了每座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使我们对这些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古建筑的细节,比如彩绘壁画、木雕、石刻等,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除了参观古建筑,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体验活动。
我们分组进行了几个小组任务,包括测量古建筑的尺寸、品味古建筑所用的传统建筑材料和制作古建筑模型等。
这些任务既加深了我们对古建筑的认知,又培养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我的收获通过参加这次古建筑社会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古建筑建造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
这让我更加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更加自豪地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
其次,我学到了很多古建筑的设计与构造知识。
通过近距离观察和触摸,我了解到古建筑在结构、材料选择和装饰方面的巧妙设计。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增加了我对建筑行业的兴趣。
最后,我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小组任务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李庄古镇是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也是我进行社会实践的目的地。
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李庄古镇的历史文化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全面报道。
一、古镇的历史与传统李庄古镇建于明代,拥有5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古镇,李庄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吸引着众多游客。
我在实践中了解到,古镇内有众多古民居和庙宇,保存完整,展现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当地居民也将传统手工艺传承至今,如木雕、绣花等,成为古镇的特色。
二、古镇对经济的影响在我的实践中,我注意到李庄古镇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
古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
古镇内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店铺,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此外,李庄古镇还与周边乡村结合,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民宿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
三、古镇的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李庄古镇一直在注重保护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
实践中,我了解到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古镇文物建筑的保护力度,修缮了老旧建筑,提升了整体环境。
同时,古镇也注重文化传承和活动的开展,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传统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参与。
这一切都让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一个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地方。
四、李庄古镇的未来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我认识到李庄古镇未来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古镇需要保护好自身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避免被商业化和大规模开发所破坏。
另一方面,古镇可以继续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强旅游服务和开发,提升游客的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李庄古镇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不仅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古镇的历史、传统、经济和文化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古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古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古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前言古镇,顾名思义,指的是建有悠久历史,完整保存了古代建筑风貌的小镇。
古镇由于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成为了一种旅游资源和观光胜地。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古镇的社会实践调研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对古镇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通过深入调研,探究古镇的社会实践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一章古镇社会实践的定义和意义古镇社会实践,是指在古镇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参与、观察和思考,认识古镇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古镇的社会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文化传承:古镇由于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建筑和风俗习惯,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古镇的文化底蕴,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旅游资源开发:古镇作为旅游胜地,其社会实践成果可以帮助政府和旅游公司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提高古镇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3. 社会治理:古镇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古镇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提高古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全。
第二章社会实践调研的主要内容1. 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社会实践调研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品、民俗风情等方面。
2. 古镇社会治理通过社会实践调研,我们将重点了解古镇的社会治理体系、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以及政府和居民的互动关系。
3. 古镇的旅游发展古镇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其旅游发展状况和效益将成为社会实践调研的重点内容。
第三章社会实践调研的方法和步骤1. 实地调研我们将组织一支实地调研小组,深入古镇,进行实地访谈和观察,了解古镇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
2. 资料收集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大量的调研资料和文献资料,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信息。
3. 专家咨询我们还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咨询和指导,为我们的调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章古镇社会实践调研的成果和问题分析1. 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我们发现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建筑风格独特,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风情引人入胜,但也存在着部分文化资源流失和文化传承困难的问题。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和意义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校外参与实际社会活动,通过与社会互动,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体验李庄古镇的风土人情,了解古镇发展背景和现状,以及古镇对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影响。
通过这次实践,我能够直观感受到李庄古镇的独特魅力,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素材。
二、实践内容和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参与了当地居民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刺绣展示、乐器表演和民俗舞蹈。
通过观摩和互动,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古镇居民世代承袭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三、实践成果和体会通过这次实践,我对李庄古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了解到了这座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亲身体验了古镇文化的魅力。
古镇不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手工艺,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参观古镇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它不仅是一种历史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和精神支柱。
通过实践,我理解到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瑰宝,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传承和保护。
同时,我还意识到古镇对于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古镇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
通过古镇的开发和保护,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从而推动本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实践心得和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
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了解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视野,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我将会以这次实践为契机,将所学的知识和体验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慈城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慈城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慈城古镇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慈城古镇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这里,我深切感受到了古镇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老的建筑、古朴的街道、传统的手工艺品等无一不体现着慈城的独特魅力。
这让我意识到,古镇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宝库,需要得到我们的积极保护与传承。
其次,古镇的发展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参与。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很多古镇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因此,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古镇的发展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使古镇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我也了解到了古镇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例如,旅游业的兴起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商业化过度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在保护古镇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避免商业化过程中的副作用。
最后,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我和其他成员共同努力,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我们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这对我个人的成长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总之,慈城古镇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加强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的关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为古镇的繁荣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前言古镇社会实践是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一次重要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亲身感受社会的现实和挑战,更能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参加古镇社会实践的几天中,我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古镇的独特魅力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也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和人生目标有了更深的思考。
二、实践活动概述古镇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一项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活动。
我们参观了一个著名的古镇,该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和古建筑而闻名。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主要利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问题等。
三、对古镇的初步了解在实践活动的前期,我通过学习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古镇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们所参观的古镇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品。
这个古镇以其独特的布局和建筑风格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四、实践详细过程4.1问卷调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古镇,我们将问卷调查作为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在古镇的不同地方设立了问卷填写点,并邀请当地居民参与填写。
问卷的内容包括了对古镇的认知程度、生活状态、对古镇发展的期望等。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以了解到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古镇的了解程度不同,也有一部分居民对古镇的发展有一定的期望。
4.2深入访谈除了问卷调查,我们还进行了深入访谈。
我们选择了当地的几个居民代表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况以及对古镇未来的期望。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一些居民对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有一定的疑虑,他们担心过度商业化会破坏古镇的传统文化,但同时也希望古镇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五、对古镇社会问题的思考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和观察,我对古镇的社会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古镇的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是需要平衡的。
甪直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甪直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引言:在甪直古镇社会实践期间,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座古镇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增加了对古镇的了解,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重点从社会实践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方面来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甪直古镇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我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充分了解了古镇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历史渊源、地理环境和著名景点等。
这些准备工作让我对古镇有了基本的了解,为后续的实践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二、实施:1. 与古镇居民的交流在社会实践期间,我与古镇居民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向他们了解古镇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得以了解到古镇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这种勤劳充满了生活的热情和对古镇的热爱。
他们与古镇的一体化是古镇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2. 古镇传统手工艺的体验在古镇的一些传统手工作坊,我还亲身体验了一些传统手工艺,如制作扇子、磨墨等。
这些手工艺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传承了千年以来的工艺技术和艺术精髓。
通过亲身体验,我不仅加深了对古镇传统手工艺的理解和认识,还能亲自动手制作一些手工艺品,这对于传承和弘扬古镇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3. 古镇社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在实践过程中,我还观察到了一些古镇社会发展的问题,并就此进行了思考。
例如,古镇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保护传统文化和保护环境的平衡。
古镇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产业之间寻找平衡点,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4.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参加古镇的社会实践,我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在与古镇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古镇的热爱和为之付出的努力,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无论是从小事做起,还是从身边人的关心爱护,都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三、总结:通过甪直古镇的社会实践,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启示。
家乡古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家乡,一个充满回忆与情感的地方。
在我心中,家乡的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为了深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实践过程及成果整理如下。
二、实践背景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各地古建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家乡的古建筑也不例外,既有南方水乡的精致典雅,又有北方古城的雄伟壮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破坏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实践过程1. 调研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查阅了大量关于家乡古建筑的资料,了解了家乡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
同时,我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联系了当地的古建筑专家和爱好者,请教他们在保护古建筑方面的经验和建议。
2. 实地考察在暑假期间,我先后走访了家乡的古城墙、古庙宇、古民居等古建筑。
通过实地观察、拍照、记录等方式,我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以下为部分实地考察地点的详细介绍)(1)古城墙家乡的古城墙始建于明朝,是明代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次修缮,古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
城墙上的城楼、箭楼、垛口等设施清晰可见,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古代战场。
(2)古庙宇家乡的古庙宇众多,其中以关帝庙、龙王庙等最为著名。
这些庙宇不仅建筑风格独特,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古庙宇的传说和故事。
(3)古民居家乡的古民居以其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闻名。
在走访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它们见证了家乡的历史变迁。
3. 总结分析通过对家乡古建筑的实地考察,我深刻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家乡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媒体宣传等形式,提高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家乡的古建筑。
(2)科学规划,合理保护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
荡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荡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荡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自从参加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以来,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尽量选择古镇和民俗文化相关的实践项目。
荡口古镇是我此次实践活动的选择之一,这座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的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通过参与荡口古镇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古镇所蕴含的丰富社会价值,并对这座古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于荡口古镇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其一,荡口古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作为中国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荡口古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了荡口古镇的保护工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环境保护,由于古村落的特殊性,荡口古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因此,保护好古镇的自然环境,成为古镇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其次是文化保护,荡口古镇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
古镇中有着许多传统手艺和民俗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古镇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遗忘和淡漠。
因此,如何保护好这些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并参与其中,是古镇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向。
对于荡口古镇的发展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加强古镇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注重古镇的品牌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要加强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古镇的传统文化中来。
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古镇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二,社会实践对个人的影响。
通过参与荡口古镇社会实践,我不仅了解到了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也对自身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首先,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和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了古镇和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文化成为了一种新的竞争力,而传统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报告李庄古镇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古镇。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探索了李庄古镇的发展现状、文化底蕴以及社会活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就我们的社会实践经历和所见所闻进行详细描述和总结。
一、李庄古镇概况李庄古镇成立于南北朝时期,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古镇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受到游客的广泛喜爱。
同时,古镇还以传统工艺和特色产品闻名,如刺绣、陶瓷等,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社会实践活动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进行了对古镇的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李庄古镇的规划布局、历史文化等重要信息。
在古镇的主要街道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些建筑物中融入了传统的工艺和当地的历史文化。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古镇的商业街区,了解了当地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过程和销售情况。
2. 与当地居民交流为了更好地了解李庄古镇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我们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
居民们对我们的到访表示热情欢迎,并向我们介绍了古镇的历史、风俗和传统节日。
在与居民的交流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古镇居民的自豪感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3. 参与社区活动为了更好地融入李庄古镇的生活,我们积极参与了一些社区活动。
例如,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我们参加了一次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学习了剪纸、糖画等传统技艺。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进了我们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三、文化底蕴与传统工艺1. 文化底蕴李庄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古镇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民间故事、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等。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古建筑、传统节日等方面,也深深植根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2. 传统工艺在实践中,我们还深入了解了李庄古镇的传统工艺,如刺绣、陶瓷等。
这些传统工艺源远流长,在当地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应用。
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传统工艺作坊,近距离了解了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甪直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甪直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参加甪直古镇社会实践活动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古镇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心得:
1. 传承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甪直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重视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在实践中,我亲眼见证了古镇居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执着,如刺绣、木雕、剪纸等。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
2. 老街的历史价值:
甪直古镇的老街道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让人能够领略到古时的风貌和氛围。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其中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深受震撼。
这段历史时间的感知让我明白了古镇的历史价值,也让我对历史充满了敬畏之情。
3. 社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甪直古镇的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形成了一种团结合作的社区文化。
在实践中,我参与了一次社区志愿活动,见证了居民们的热情和团结。
这让我意识到社区的团结合作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让我明白了一个地方的繁荣与否与居民的团结密切相关。
4. 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甪直古镇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繁荣。
在实践中,我观察到了古镇内商业街的繁
忙以及当地民宿的兴旺。
这让我明白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发展旅游产业。
总结起来,甪直古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古镇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厚重,也让我明白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历史的价值、社区的团结合作以及旅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这次实践让我收获颇多,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家乡文化。
荡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荡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荡口古镇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岁月后,荡口古镇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一处观光旅游胜地。
为了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培养实践能力,我参加了荡口古镇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收获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在荡口古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主要参与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工作。
我首先参观了古镇的博物馆,了解到了荡口古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比如古代的瓷器、字画和纺织品等。
这些文物不仅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代表了古镇的独特风貌。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对荡口古镇的历史和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随后的实践中,我参与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修复古建筑的损坏部分,如何保护古建筑的原有特色和风格。
通过亲身参与,我深刻体会到了古建筑修缮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还参与了古镇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
我学习了荡口古镇的传统陶瓷制作技艺,并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件小瓷器。
在制作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陶瓷制作的技术,还了解到了陶瓷制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通过亲身体验,我更加珍惜和尊重传统手艺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我还参与了一些社区服务活动。
我带领小朋友参观了古镇,并与他们一起开展了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这些活动既增进了我与小朋友们的沟通和交流,也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这些互动和交流,我对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参与荡口古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文化的知识,还培养了一些实践能力。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些繁重的工作。
与团队成员合作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倾听和包容,还学会了分工和合作。
这些与团队合作的经验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
古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古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许多古镇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下,许多古镇正面临着文化传承、生态环境、旅游开发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古镇的现状,探讨古镇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为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1. 了解古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古镇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
2. 调查古镇文化传承现状,了解古镇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问题和挑战。
3. 研究古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探讨古镇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4. 分析古镇旅游业发展状况,探讨古镇旅游开发模式和规划。
5. 探讨古镇社会治理现状,分析古镇社会管理体制和模式。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旅游资源等情况。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古镇居民、游客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古镇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3. 实地调研:走访古镇,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古镇的生活、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1. 古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古镇的产业结构以传统手工业和农业为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服务业也逐渐兴起。
然而,受制于古镇的规模和产业结构,古镇的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2)产业技术水平低,产品竞争力不足;(3)生产条件落后,人才流失严重。
2. 古镇文化传承现状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古镇的文化传承正面临诸多挑战:(1)古镇的传统手工艺受到冲击,传承人口减少;(2)古镇的历史建筑面临严重的保护和修复问题;(3)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
3. 古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古镇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1)古镇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2)古镇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3)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实践(5篇)

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实践(5篇)第一篇: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实践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实践摘要:以浙江省廿八都古镇为例,阐述了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实施两年来,通过保护整治历史建筑、更新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经济等实践,使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提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互为因果”的观点,指出古镇的保护开发必须让当地居民得到实惠,必须让当地居民参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实践,以及古镇基础设施必须留有发展余地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浙江廿八都古镇传统特色开发与保护规划一、古镇概况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
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
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
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
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
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
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
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
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
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古镇传统建筑特点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古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怎么写

古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怎么写一、研究背景古镇是中国具有传统文化和历史价值的特殊地方,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之一。
古镇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践调研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深入调研古镇的社会状况、特色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古镇社会建设的问题和优化发展的对策,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古镇社会状况,包括人口结构、民生水平、社会信任度等情况。
2. 探讨古镇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包括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
3. 分析古镇的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和特色商业发展。
4. 提出古镇社会建设的问题和优化发展对策,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通过构建适合古镇调研的问卷,对古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古镇社会状况、经济状况以及文化传承现状;同时,我们还深入到古镇的街道、村庄和景点进行实地观察,对古镇的文化特色、建筑风貌和商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此外,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古镇的老居民、商户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 古镇社会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古镇居民的人口结构较为稳定,大部分居民为本地人,社会信任度较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较高。
但是,古镇还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儿童教育问题等,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改善。
2. 文化传承与保护古镇的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
但是,古镇的文化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3. 经济发展情况古镇的经济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主,特色商业、特色餐饮等也有所发展。
但是,古镇的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需要拓展现有的产业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对策建议1. 完善古镇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儿童教育资源建设。
古建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古建筑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我们小组开展了古建筑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古建筑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和分析,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建筑面临着拆除或破坏的威胁。
为了唤起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我们小组决定开展古建筑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的目的如下:1. 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2. 分析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 探讨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4. 增强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文献资料收集:我们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新闻报道等资料,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保护现状。
2.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古村落、古寺庙、古民居等。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建筑的结构、装饰、材料等信息。
3. 访谈:我们与古建筑保护专家、当地居民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古建筑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4. 数据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宫殿、庙宇到民居、园林,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2. 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寺庙建筑的庄严肃穆、民居建筑的朴素自然等。
3. 古建筑的保护现状:虽然近年来古建筑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许多古建筑仍面临着破坏、失修、拆除等问题。
一些古建筑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已经面临坍塌的危险。
4. 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首先,古建筑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古建筑被拆除或改建;其次,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古建筑修缮和维护工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再次,古建筑保护技术落后,缺乏专业的保护人才。
五、保护与利用建议1. 加强古建筑保护宣传: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提高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
走访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走访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走访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引言:在大学期间,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我的社会实践经历中,对古镇进行走访是一个难忘的经历。
古镇这个远离城市喧嚣,具有独特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地方,吸引了我对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的好奇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在古镇社会实践中的体会和心得,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一、选择古镇的原因和背景古镇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地方,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
我选择走访古镇是因为我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并通过实地考察来感受古镇的独特风貌和特色。
此外,古镇也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地方,我希望了解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在走访古镇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互联网搜索,以了解古镇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情况。
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些与古镇相关的书籍,并阅读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此外,我还与一些专门研究古镇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三、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和收获在古镇的走访中,我观察并记录了许多有趣的事物。
首先,我注意到古镇的建筑结构和设计非常独特。
与现代城市相比,古镇的建筑更注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以及环境的和谐与融合。
其次,我发现古镇的商业模式也有自己的特点。
传统产业如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在古镇中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
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如创意设计和旅游服务也在古镇中兴起,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实践中的挑战和困难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古镇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一些古镇的原貌已经遭到破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其次,一些古镇的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古镇过分依赖旅游业,忽视了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另外,一些古镇没有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导致环境脏乱和公共设施不完善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从村镇规划角度看古镇建设和保护---以浙江西塘县古镇为例系别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团队建筑学1203班赴浙江西塘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作者李秋瑜吴成乐胡声友林明明李珏许宁指导老师林晓坦提交日期 2014年9月18日目录1.调查介绍 (1)1.1西塘县基本情况介绍 (1)1.2调查时间 (2)1.3调查目的 (2)1.4调查内容 (2)2.实地调研 (2)2.1了解古镇概况 (2)2.2对古镇规划深入调研 (3)2.3深入考察,模拟长远规划 (4)3.规划问题及建议 (5)3.1古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3.2古镇发展的对策 (6)4.活动总结 (7)西塘县古镇建设和保护调研报告作者:李秋瑜、吴成乐、胡声友、林明明、许宁、李珏指导老师:林晓坦[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各种高楼大厦屹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相对着,人们对古镇的保护意识越来越薄弱,甚至是不重视。
现在我国的古镇越来越现代化,对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刻不容缓。
科斯塔曾提出:保护历史古城及其环境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帮助它保持并强化其传统的功能,如果这一点无法实现的话,则需帮助它建立一个合适的功能和用途。
所以应该采取整体保护的规划思路,从整体层次上保护古镇的传统风貌,正确领会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认真总结保护经验与教训,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划体系,强化历史地段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以历史街区和重要文物古迹的抢救和保护为载体,保护、恢复、展示古镇的传统格局和风貌;注重有形历史遗存保护和无形历史遗存的结合,延续、弘扬的传统文化。
1.调查介绍1.1西塘县基本情况介绍: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江浙沪三声交界处。
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
是吴地汉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
西塘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时期西塘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
西塘在元代就已沿河建屋,依水成市,九条河流在镇内交汇,镇区各部分由众多桥梁连成一体,水陆交通极为方便。
明清时代西塘发展为江南的手工业、商业重镇。
古镇有着独有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稀缺性以及与现代建筑景观、生活方式的强烈差异性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古镇资源的旅游价值日益彰显。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很多地方都走的是“先开发后治理”的弯路。
1.2调查时间:2014.6.16-2014.6.241.3调查目的:为了让同学们对古镇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同学们的古镇保护的情感,并通过这次对古镇的保护措施和未来的发展,使同学们对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培养同学们对建筑由衷热爱的情感,并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做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4调查内容:在此次的社会实践中,围绕古镇保护和发展的问题,紧扣专业特色,运用专业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水平。
共同展望古镇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2.实地调研2.1了解古镇概况:我们小组分成两个队,用一天的时间分别对古镇的发展和现阶段的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对古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古镇的经济发展脚步不落后于其他的一些小城市,古镇以其特有的建筑特色和优美的环境以及淳朴的民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此,其消费亦不亚于一些小城镇,因此,旅游这一行业大大促进了西塘的经济发展。
然而在这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发现古镇里的环境不都是“优美”的。
从一些比较年长的村民那边,我们了解到西塘至1997年开发旅游以来,成绩斐然,凭借独特的人文优势和丰富的环境资源,深受众多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接待游客的数量平均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
随着西塘古镇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日渐提升,港澳台和海外游客也将会逐渐增多。
然而在光鲜的背后流露的西塘古镇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不容小觑。
2.2对古镇规划深入调研:对古镇的规划提出质疑经过两天的考察,我们对古镇的街道和“违和”建筑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拍摄,整理了一些不足的地方的材料,并一起讨论规划的合理性,并各自阐述自己对于古镇现状的改进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古镇的生态环境是古镇旅游得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古镇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
西塘的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只能算是刚刚开始,为了塑造自身的旅游形象,投入了大量资本提高其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
但是西塘的整体公共设施仍然不完善,旅游旺季时交通拥挤、车辆停靠难度大;餐饮、卫生条件也差;住宿档次低,没有响应的配套设施;购物方面也比较落后等的问题给游客的旅程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当今古镇的过度开发导致古镇造成了一系列的损害,而对其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刻不容缓。
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治理古镇脏、乱、差现象,严防由于游客过多造成对古镇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光污染、视觉污染等,以及在古镇旅游开发中的修缮、重建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不合理的开发及对有损建筑环境原真性的行为进行制止及纠正。
古镇的环境承受力是有极限的,如果不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到时环境恶化失去其特色,最终将会导致古镇失去市场并失去其存在意义。
2.3深入考察,模拟长远规划:对古镇进行深入调查,并走访村民,了解村民对古镇未来的展望,并总结村民的想法和自己的感受,制定一份对于古镇未来发展的规划。
在商业化的背景下,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古镇原汁原味的气氛受到严重的威胁,一个年长的村民说。
古镇水质污染,环境恶化,建筑老化,年久失修等,同时,古建在修缮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现在的装修材料,木质地板,水泥墙,铝合金等极大损害了古镇的原真性,由于保护意识相对薄弱,部分古镇居民及开发商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拆墙除瓦,破窗开店;一些地方为了开发旅游而做出了许多破坏古镇形象的举措,为了吸引游客,增加新的旅游景点,不惜破坏整个古调,新建仿古建筑,甚至是和古镇风格不符合的建筑,还有一些古代的建筑的拆迁或者建设根本不开口古城规划和保护的原则,致使这些建筑不但没有观赏价值还对社会的资源造成了浪费;以及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垃圾污染等,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3.规划问题及建议3.1古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商业过度繁荣,破坏古镇特色西塘旅游的开发带来了大量的游客,随着游客的增加,古镇变成了一个到处充满吆喝声的“卖场”。
到处都是芡实糕、粉蒸肉、臭豆腐的卖点。
这些对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
曾经巷子里买熏毛豆的地方都可以随便拿、随便尝。
然后现在的这种价值观已被埋没在不绝人耳的卖声中。
人们精神和人文特色才是吸引游人的最主要因素,过度的商业化只会让游客退而却步。
2.生态环境恶化,原真性渐渐丧失除去各种污染不说,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明显的就是古镇中的各种现代元素。
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现代设施的应用,这些明显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现代家电与民居古墙水火不相容,与周围的风貌很不协调。
还有居民老宅之间的仿古高建筑,两者对比很明显,风格大相径庭。
这对于整个古镇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很明显的破坏性动作,极大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3.旅游内容单一,产品缺乏深度开发江南古镇都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有若干名人故居,造成“百镇一面”的局面。
游客难以识别和体验其差异,看多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游客重游率低;同时也导致了游客出现分流,到过一个古镇的游客常常不愿意去其他古镇,认为都差不多。
4.旅游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西塘的整体公共设施仍然不完善,旅游旺季时交通拥挤、车辆停靠难度大;餐饮、卫生条件也差;住宿档次低,没有响应的配套设施;购物方面也比较落后等得问题给游客的旅程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3.2古镇发展的对策:1.爱护古镇环境,适当控制游客数量开发商对古建风格进行改造时要考虑古镇原本的特征,不要盲目根据当今社会最受欢迎的风格来对古镇建筑进行改造,更不要使用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建筑材料。
同时,相关政府、事业单位等也不应只考虑经费自身利益等问题。
其次,应控制游客的进入,避免造成环境压力过大,破坏环境。
2.深挖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各个古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应与其他古镇雷同,应保留自己的闪光点,发挥自己的长处。
居民应该统一规划统一执行,销售适合古镇文化的东西,并且树立创新意识,优化古镇产业结构,寻求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产品。
3.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古镇合作机制古镇一定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致力于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
并根据各自的文化特质,找准位置,合理策划。
4.满足多元化需求,打造合理的旅游模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在满足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方便居民的生活;而是鼓励居民参与到古镇的旅游发展中心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就业,让居民认识到文物古迹及传统名宿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自觉保护古镇的风貌与资源,为古镇的旅游发展提供保障等。
5.丰富古镇旅游内容,加大古镇宣传力度古镇旅游的内容多种多样,从观光、休闲、度假到娱乐、考察、体验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生命力,其中最主要是以文化为主。
应竭力打造以“体验文化”为主的旅游模式,可以让游客与古镇居民零接触,亲身体验古镇生活。
4.活动总结这次的活动,我们小组由冲突也有矛盾,但是最后都在各自看法的争执中趋于缓和,这是思想的碰撞,我想,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另外对于西塘古镇,我们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想,中国的大部分古镇应该也存在一些过于商业化却又不能脱颖而出的情况,比如“古镇里的小吃都是外面有的,又不好吃又贵”的这种情况,我们觉得古镇除了维持原来古镇的建筑特色还应该发展一下其他方面的特色。
此次的西塘调研,可谓收获甚多,学的多,想的多,了解的也多,对我们自身都有很大的发展。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学1203班 2014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