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2024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

2024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掌握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地形、气候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黄土高原的特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2.难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黄土高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水土流失治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治理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
2.准备教案、学案、作业等教学资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黄土高原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的水土流失治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治理措施。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治理方案。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案、学案中的相关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这一问题,学生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土流失的现象,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2.难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土流失的现象。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4.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案例:收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典型案例。
3.教学器材: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产生对这一地区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会存在水土流失的问题?”2.呈现(10分钟)展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土流失的现象。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全能冲刺 专题0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解析版)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专题0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知识梳理1. 黄土高原基本情况:2.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黄土地形类型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地区。
4.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透水性强,地表植被稀疏,且降水集中,再加上人口增长太快,粮食和燃料不够,人们到处毁林开荒,使黄土高原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其中以黄河中游的晋西、陕北最为突出。
5.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后果: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河床抬高,水库、湖泊变浅,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7. 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种草、种灌木、种树)、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坡耕地修梯田、沟壑区打坝淤地)、农业措施(改变牲畜放养方式、改变耕作方式)。
9. 黄土高原蕴藏丰富的能资。
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乌金高原”。
其中山西省煤炭储量和产量最大。
10. 陕西、山西、内蒙古接壤地区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
这里的煤发热量高、埋藏浅,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
11. 陕甘宁接壤地区的长庆气田是我国最大的气田之一。
13. 兰州是机械制造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基地;西安是机械制造工业、飞机制造工业中心;河津有亚洲最大炼铝工业基地;太原是“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太钢是我国最大的特种钢基地。
14. 黄土高原发展炼铝、电力等工业部门原因:有丰富的煤炭资,为发展电力工业提供有利条件;有丰富铝矿资和能资,电力工业又为炼铝工业提供动力条件。
15. 露天煤矿复垦的好处:不会破坏大面积土地和植被,减少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增加了绿化面积,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净化了空气,改善了矿区的环境,有利于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干旱B.盐碱C.洪涝D.水土流失【分析】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解答】解:据历史考证,黄土高原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晋教版八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62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01)

晋教版八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01)一、选择题(共19小题)1. 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2.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A.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B.人们采矿、修路破坏地表C.黄土土质疏松,多裂隙D.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3. 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4. 下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是()A.采矿对地表的破坏B.夏季多暴雨C.土质疏松D.黄土层受水侵蚀后,极易坍陷5. 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全球变暖D.酸雨6.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B.退耕还林、还草C.减少过度放牧地区牲畜数量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7.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D.降水量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8. 导致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A.黄土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B.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9.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B.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D.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10. 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P29活动 探究:“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
进一步思考:同等降雨强度、植被,不同坡度 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与坡度状况的关系
举一反三:同等植被、坡度,不同降水强度的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与降水大小的关系
严重水 土流失 的原因
总结: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自然因素:地面坡度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植被极 度缺乏。 人为因素: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使地表更加疏松,植被更少。
信天游和白羊肚头巾
由于风沙经常性的肆虐,外出劳作的人们便 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擦拭头顶、脸上和 脖颈灰尘和砂砾,最初的手巾,随着时间的 推移,人们用羊腹部柔软的毛片替代,后来, 纺织技术提高,他们就用羊毛制成毛巾。黄 土高原上的农民纷纷把它包在头上,除了春 秋两季抵御风沙之外,还可以夏天防晒,冬 天御寒。
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概 况
黄土风情: 窑洞、信天游。
成因:
风成说
地表景观类型: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
植被稀少
黄
夏季多暴雨
土
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高 严重的 原 水土流失
人类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农作物产量下降
危害:
耕地面积减少
向河流下游输送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 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 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 1000-2000米,除一些石 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 厚的黄土。那么这么多的 黄土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二、风吹来的黄土
中亚
蒙古高原
西北内陆
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水流 侵蚀的不
同程度。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上的城市和人口分布在哪里?
平原和谷地
先自主学习教材内容 然后合作探究
(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24—25页及 图6.17,分析下列问题)
1、什么是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哪些危害?
并在右图中标出相应的 地理事物。 2.说出黄土高原包括的省级 行政区域。 3.说出黄土高原的特点。 4. 读p23“信息传递”,说出黄土高原的成因。
乌鞘岭
宁
山
太 行
夏
陕
西
山 脉
西宁夏
秦岭
乌鞘岭
D
青藏(高1)原
内蒙古高原 (2)
长城
A
太
黄土高原
C
行 山
秦岭 B
(华3)
北 平 原
感受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黄土层大多在 50~80米之间。 其中 陕北 和 陇东的局部地区厚度可 达 150米。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 最广、 最厚 , 黄土地形类型 最多、规模最 宏大 的地区。
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成说
自主学习(二)
阅读教材内容及图6.14—6.16,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1.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有 什么特点?其形成原因 是什么?
2.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表 形态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3.黄土高原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哪里?
6.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A )
A.黄土坡 B.黄土塬 C.黄土峁 D.黄土梁
7.与黄土高原在同一阶梯的是( B )
A.柴达木盆地 C.华北平原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说课稿4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植被状况以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黄土高原地区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现象,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植被状况,掌握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植被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教学难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的分析与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植被状况,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3.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实际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共21张PPT)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黄土剖面
黄土的形成
观察
从图中理解风成说的基本理论
黄土粉尘搬运、堆积示意图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林
黄土柱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水土流失是指缺乏植 被保护的土地表层, 因受流水冲刷而造成 的水分和土壤的流失.
第二节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图片点击可放大)
练一 练
从图中确认黄土高原的边界及所跨的省 级行政区
黄土铺就的高原
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厚度 一般在50-80米之间,其 中陕北和陇东的局部地 区厚度可达150米。黄土 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 最广、最厚、黄土地形 类型最多、规模最宏大 的地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互动探究
探究一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会
给当地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 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 面积减少;
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 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探究二
读“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 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跟当地的降水 有什么关系?
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 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 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 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 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 流失。
实1.三验个证场明景有: 地什表么共植同被的与地 水方不土同?的有流地什失方么有? 什么关系?
《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课件

3.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C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根治水 土流失 D.人类活动只能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综合题:
4.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造成本区水土 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由图可知,水土流失带来 的危害有哪些? (3)为防止水土流失应采取的 措施中,除图中表示的修造 ________外,另一重要的生物措 施是___________。 答案: (1)夏季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2)耕地减少;村舍迁
社 会 经 济 生 态
植树种草,建梯田, 具体做法:加强生态
建设,改善环境 修挡土坝 退耕还林﹑还草, 适度放牧
生态建设的成功案例
环境
优美了
效果
农民收入 生活
提高了
富裕了
【合作探究】
打坝
淤地
种田
读图,分析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打坝淤地能够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堆积形成肥 沃的田地林草护坡能够有效减缓沙尘暴和流水对 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的作用。
位置和范围: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上、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 北抵长城。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 河南。 黄土层的厚度大多在50-80米之间,其中陕北和陇东的局 部地区厚度可达150米。黄土高原是世界黄土分布最广、 最厚,黄土地形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地区。
黄土的形成
西北风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推 论? 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
现在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严重,主要是因为 这里千沟万壑,地表 光秃裸露。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说课稿3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认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掌握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植被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关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2.难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土高原地区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3.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讨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水土流失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水土流失的实际效果。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中国的地理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
2.分析水土流失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习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水土流失的解决方案。
3.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土流失的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黄土高原的图片和案例资料。
2.准备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3.准备课堂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土流失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呈现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水土流失的解决方案。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治理措施,进行讨论和展示。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点评,总结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5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之一,其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影响深远。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水土流失问题可能缺乏深入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掌握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难点: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方法的选取。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水土流失问题。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讲授法:教师讲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PPT,用于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黄土高原的景色,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色吗?”让学生思考水土流失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水土流失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题目:a.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b.讨论水土流失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c.思考如何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八年级地理《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说课稿模板

八年级地理《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说课稿模板作为八年级的地理老师,为了上好课,一定要怎么写好呢?下面是一篇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中的,我说课的题目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第一课时。
我认为,根据新课程理念,说课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一是教材分析,二是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第三是设计思路,第四是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识别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表形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能说说治理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区域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重点、难点的确立: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
思维深度、发散思维、需要加深的情况下,确定了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为本课的重点。
学生对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很难把握,确立了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运用powerpoint和相关视频资料,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貌特征。
2.了解黄土高原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以及防治。
2.难点:黄土高原面临水土流失问题的成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貌特征,以及该地区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
2. 讲授(35分钟)(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貌特征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由于地貌特征所致地势大体呈阶梯状向东倾斜,平原分布面积相对较小。
(2)黄土高原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黄土高原的土地资源在我国更是表现得尤为珍贵。
然而,由于地貌因素和人为破坏,黄土高原面临水土流失的严重问题。
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是全国最为严重的,其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13%以上,约16.5万平方公里,致使该地区土地肥力急剧下降,农田开垦难度增大,水资源逐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着这一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黄土高原面临水土流失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自然因素、人口因素、不良天气和不合理土地利用。
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的破坏活动,即大规模的砍伐树木、过度放牧、滥草滥种和滥采野生动植物等。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给黄土高原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① 土地肥力急剧下降,农田开垦难度增大。
② 水资源逐渐减少,因为庞大的河流遭到了破坏。
③ 生态环境恶化,黄土高原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遭到巨大破坏。
④ 威胁黄河下游的安全,黄土高原的流失土壤大量淤积在黄河中,形成黄河“三角洲”,加剧了黄河下游的淤积问题。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要从思想上重视,从制度上着力,从技术上加强和完善。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共21张PPT)

过度 采矿
过度 放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 的危害:
1、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3、给中下游河道整治和防洪 造成巨大困难。 4、村庄的搬迁,影响人们的 正常生活。
请同学们认真复习, 祝学习愉快。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1、粗大砾石留在原地----隔壁 2、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 3、细小的尘土 东移南下 黄土层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黄土塬 — 顶部平坦开阔
黄土梁:顶部狭窄呈长条状
黄土峁:彼此孤立一个黄土丘(呈馒头状)。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塬、梁、峁几种黄土地貌之间在成 因上有什么联系吗?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地形
1、黄土结构
2、植被情况 3、气候原因 4、地形原因
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地形起伏较大。
人为原因
陡坡毁 林开垦
黄土高原的位置 北 方 地 区
第
第
第 二
第一级阶梯 二 级
三 级 阶
级 阶
阶
梯
梯
梯
河口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汾 河 谷
山 脉
地
渭河平原
秦岭 黄土高原的范围
旧孟津
黄土高原所跨的省区 内蒙古自治区宁甘 青 海来自夏回 族陕
自 治
西
区
肃
山 西
河南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土呢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 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 质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及我国西北等地的荒 漠、戈壁吹来的。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中的一节,属于同步课程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内容,需要掌握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学生需要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具备初步的防治措施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地貌等基本情况;2.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生动形象的让学生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引起学生的关注。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面积•黄土高原地形地貌特点:黄土丘陵、峡谷沟壑、深沟冲积平原、砾石山地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植被等•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林木砍伐、垦殖和堆肥制造等•水土流失的危害:损害生产力,加剧旱涝灾害,土地沙化等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改善植被,保育林木、草地、悬铃木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进种植方式,实行轮作休耕、深耕细作等;•防止水土流失、土石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动画,让学生感受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危害;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介绍,生动讲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防治措施;3.讨论教学法: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成因及对策;4.图解法:通过地图、图表等形象生动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自主思考“水土流失”是什么?•学生交流思考结果,并给出初步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2. 展示知识(20分钟)•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地貌等基本情况•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并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危害的严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剧种是()
A.二人转 B.黄梅戏 C.越剧 D.梆子、秦腔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俗和文化。
答案:D
解析: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剧种;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越剧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
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特征。
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被冲刷的支离破碎,呈现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
3.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
A.塬 B.梁 C.峁 D.川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条件对人口和农业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地势低平、适合发展农业和居住的地貌类型是川。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人多地少,过度开发破坏地表④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答案:D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本题中①②④属于自然因素,③则属于人为因素。
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A.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梯田耕作
B.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C.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
D.退耕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让农民陷入贫困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
答案:D
解析:为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实施退耕时应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保证农民的收入,不至于使其陷入贫困。
6.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其形成原因是()
A.黄土具有直立性,较干燥 B.黄土具有黏性
C.黄土比较湿润D.黄土土质比较松散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的特征。
答案:A
解析: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7.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上的黄土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风化作用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上厚厚的黄土的形成原因。
答案:C
解析:在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成因解释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认同,各种证据证明黄土来自于内陆干旱地区,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
8.与黄土高原相连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北连内蒙古高原,其与华北平原之间有太行山脉阻隔,与四川盆地之间隔着秦岭,与东北平原则相距更远。
9.“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话与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关()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水土流失对河流的影响。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干流及多条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在流水的侵蚀下,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及土壤的关系是()
A.植被覆盖率低,土质黏,水土流失严重
B.植被覆盖率高,土质黏,水土流失严重
C.植被覆盖率低,土质松散,水土流失严重
D.植被覆盖率高,土质松散,水土流失严重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影响水土流失的植被及土壤因素。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与当地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11.以下景观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A.石林B.丹霞 C.塬、梁、峁、川 D.雅丹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地貌景观。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在流水的侵蚀下,形成了塬、梁、峁、川等地貌类型。
12.以下不属于水土流失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
B.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C.河水富营养化
D.破坏农田和村庄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水土流失带来的环境问题。
答案:C
解析:河水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河水富营养化不属于水土流失带来的环境问题。
13.黄土高原部分地区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的人为原因是()
A.黄土的特性决定的 B.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C.暴雨集中 D.水土流失
考查目的:人类对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大。
现在人们的过度垦殖以及开矿、修路等活动的增加,使得这里的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
14.黄土高原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湿地退化 B.冰川萎缩 C.水土流失 D.草原退化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15.根据下列各省轮廓图判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B. C. D.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答案:D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长城,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七省(区)。
从图中判断A为广东省,B为湖北省,C 为云南省,D为陕西省。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6分)
材料1: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截止到2004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其中黄土高原总面积35568平方公里,而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2347平方公里,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十年,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其中一期工程使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从17.5%提高到41.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6元提高到1263元;人均粮食产量由378公斤增加到532公斤。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经过治理后的黄土高原发生了哪些可喜变化?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答案:(1)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过度放牧③修路4开矿(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答出一点得1分)(2)植树种草(1分)建梯田、修挡土坝(1分)(3)生态环境改善(1分);粮食增收、收入提高(1分)。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本题从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入手,考查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经过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均收入及粮食产量均有大幅提高。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区域为________高原。
流经该区的河流D为______河。
(2)图中地形区B为_________平原,C为__________高原。
(3)图中A是位于本区的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
(4)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5)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堆积区,其成因是在__________作用下,将位于中亚、__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图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
答案:(1)黄土黄(2)华北内蒙古(3)宁夏回族自治区(4)旱地小麦谷子(5)黄土风力蒙古
解析:通过识图判断该区域是黄土高原,其附近的地形区有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是黄河。
本区降水较少,所以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也以耐旱的小麦、谷子为主。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在风力作用下,将内陆干燥地区的黄土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