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是常用的溶剂》教案1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水是常见的溶剂 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水是常见的溶剂 教案

②、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克/100克水。

③、在40℃时,11克硝酸铵溶解在水中达到饱和,所以 4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1g/100g水。

④、在 100 克水中溶解了 36 克食盐刚好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g/100g水。

⑤、20℃时,100克的水中最多可溶解36 克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100g水。

⑥、t ℃时,1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t ℃时,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10。

2、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 (填物质序号)。

(四)1、等同条件下,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水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食盐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2、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泥水C、碘酒D、无水酒精3、油、盐、酱、醋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

它们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豆油B.食盐C.酱油D.醋4、食用油和水倒在一起,用力振荡,形成的液体称为()A.溶液B.悬浮液C.乳浊液D.溶剂5、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浊液的是() ,属于溶液的是 ( )①牛奶②黄河水③食醋④矿泉水⑤碘酒⑥高锰酸钾溶于水⑦色拉油混合水⑧酒巩固提高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9•泉州)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C.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2.(2019•丽水)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2019•重庆校级一模)下列不易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是()A.加水 B.加热 C.搅拌 D.把冰糖粉碎4.(2019•玉环县模拟)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该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C.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不相同D.物质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物质溶解度大小也只与这些因素有关5.(2019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漆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C.被蚊虫叮咬抹牙膏或肥皂水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6.(2019•袁州区校级一模)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7.(2019•宝山区一模)向盛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降右升,该固体和液体试剂不可能是()A.大理石和稀硫酸B.生石灰和水C.硝酸钾和水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8.(2019秋•浦东新区月考)属于悬浊液的是()A.泥水 B.糖水 C.油水 D.汽水9.(2019•金山区一模)在20℃时,往100克饱和食盐溶液中,加入5克食盐,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以上皆是10.(2019•嘉定区一模)欲使某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降温B.升温C.倒出一些溶液D.再加足够的溶质二.填空题(共15小题)11.(2019•合肥校级模拟)“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配置溶液时最常用的.(2)自然水经过处理可直接饮用.其处理步骤可用如图1表示:步骤①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③的作用是.A、杀菌消毒B、吸附杂质(3)若所用原水含有较多的Ca2+、Mg2+,则处理后的水不能直饮,需经过处理后方能饮用.(4)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酸雨是由、NO2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所形成.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图2所示,其中地区的雨水是酸雨.(5)简述自然水pH<7的原因.12.(2019•营口)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纯碱C.食盐D.花生油(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组成.(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6)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蒸馏④活性炭吸附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13.(2019•南充)“五一”、“十一”小长假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1)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写物质名称).(2)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B.氢氧化钠C.食盐水D.牙膏或肥皂水(3)户外取泉水,往往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储水罐备用.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填操作名称).(4)旅途中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处理.下列垃圾应放入金属类垃圾箱的是;应放入塑料类垃圾箱的是(填序号).A.矿泉水瓶B.铝制易拉罐C.瓜果皮D.纸质参观券(5)景区常见“珍珠粉”(主要成分是CaCO3)作为名贵中药材和保健品出售.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2019•郴州)用下列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填序号)①干冰②葡萄糖③石墨④硝酸铵固体⑤水银(1)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2)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5)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15.(2019•攀枝花)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M”或“N”);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析出晶体(填“会”或“不会”).(3)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16.(2019•息县三模)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Ca(OH)0.19 0.17 0.14 0.12 0.09 0.082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1)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2)20℃时,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3)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17.(2019•益阳)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请回答:(1)60℃时,KCl的溶解度是g;(2)40℃时,将30g 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KCl(填写“>”、“<”或“=”).18.(2019•邯郸一模)香槟酒含有大量由糖分分解成的酒精和碳酸.如图是打开香槟酒一瞬间的情景.(1)瓶口冒“白气”说明瓶内气体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2)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气泡在瓶内不断地向上升起,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影响,该气体经检验为CO2,请写出实验室中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19.(2019•北京校级模拟)溶液和浊液都是混和物,它们本质的区别在于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判断对错)20.(2019秋•滨州校级期中)不小心将植物油洒到衣服上,除可以用洗洁精清洗外,还有另外一种清洗方法,用清洗衣服上的油滴.两者原理上的不同之处为.21.(2019秋•东营月考)既能加快固体在水中溶解,又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的操作措施是.22.(2019秋•新泰市校级月考)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2)20℃时,质量分数为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或.23.(2019春•新泰市校级月考)(1)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上述事实①②③分别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2)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1).若将溶液降温到20℃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3)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24.(2019•奉贤区一模)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KNO3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Ⅰ.20℃时,NaCl的溶解度是g/100g水.Ⅱ.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Ⅲ.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一般方法是.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Ⅰ.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填字母).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25.(2019春•重庆校级月考)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2℃时,A的溶解度为;(2)从混有少量B的A中提纯A,用法(3)将一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用法(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26.(2019•黄冈校级模拟)用所学的化学原理或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的原理是.(2)可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锅炉里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之一:;稀盐酸选用适量而不是过量,是因为.(3)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复分解反应.27.(2019•房山区一模)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水是最常见的液体.(1)下列溶液中.以水为溶剂的是(填数字序号).①生理盐水②医用碘酒③硫酸铜溶液(2)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区分硬水和软水.(3)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装罝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和.28.(2019•扬州)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和能源.(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填序号)a.泥土b.食用油c.碳酸钠(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填序号)a.硝酸铵b.氢氧化钠c.浓硫酸(3)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a.蛋清b.乙酸铅溶液c.水(4)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生成自由移动的和(填离子符号),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5)0.9%的生理盐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6)工业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和等化石燃料,其中煤是成分复杂的固态混合物,含有主要元素是.。

1.3 水是常用的溶剂

1.3 水是常用的溶剂

探究活动一
取两个烧杯,各加入20mL的水,然后分别加 入半药匙 的蔗糖、高锰酸钾晶体,用玻璃棒 搅拌,还能看到固体吗?
蔗糖 + 水 (半药匙) 20mL 现 象
形成 什么
高锰酸钾 + 水 (半药匙) 20mL
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这些固体会“消失”在水中? 2、观察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处相同? 3、形成溶液后,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
溶液的命名法则
1、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某某的水溶液。 例:蔗糖溶于水,叫做蔗糖的水溶液。 例:高锰酸钾溶液
2、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当水和其他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不论液体 的含量多少,都把水看作溶剂,另一种看作溶质。 即:有水的水作溶剂。 例:75%的酒精,叫做酒精的水溶液。 表示:100克溶液中,含75克酒精,25克水。
实验:
观察泥土、植物油、蔗糖和食盐的状态, 把他们分别加入4支各装有10毫升水的试 管里按下表1、2、3三步操作,认真、细 致地观察变化的全过程,记录并比较产生 的实验现象。
泥土
植物油
蔗糖
食盐
1、把四种 泥土沉到水 植物油漂浮 蔗糖沉到水 食盐沉到水 物质分别放 底 在水面 底 底 入水中 2、充分 振荡 混浊,有泥 土小颗粒悬 浮在水中 不均一 混浊,有小 透明,蔗糖 透明,食盐 油滴悬浮在 溶在水中, 溶在水中, 水中 均一 均一 不均一
4、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 的为溶质。
例:5ml汽油中,滴入2滴机油。 叫做:机油的汽油溶液。
练习一:判断说明
1、溶液是无色的。
2、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浙江省慈溪市七年级科学下册 1.3 水是常用的溶剂教案

浙江省慈溪市七年级科学下册 1.3 水是常用的溶剂教案

液的概念
FeSO
常见误区】
度降低,就不能说是由于扩散而吸收了热量,而是
_
.溶液
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
B
溶液为饱和溶液
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的溶解度曲线。

g
插入水中,亲油的一端插入油中。

由于分子的运动,使得油和水混合在一起。

生活中的牛奶稳定剂,洗衣粉,肥皂。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水经常被用作溶剂来溶解各种物质。

水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溶剂,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作为溶剂的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作为溶剂的特点;2. 掌握水作为溶剂时的溶解规律;3. 能够区分水和其他溶剂的特点;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水作为溶剂的特点;2. 溶解规律:溶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3. 水和其他溶剂的比较;4. 水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水作为溶剂的特点和应用;2. 实验教学: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会溶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节课:介绍水作为溶剂的特点,包括其高极性、高介电常数等;讲解水溶液的溶解规律;2. 第二节课: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3. 第三节课: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彼此的观察和体会;讨论水和其他溶剂的比较;4. 第四节课:介绍水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水溶液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场景。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实验操作等进行评分;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等;3. 课程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实验步骤;2. 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溶质等;3.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学习。

八、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水作为溶剂的特点和应用,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探索水溶液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科学下册 1.3《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七年级科学下册 1.3《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高锰酸钾不见了,得到紫红色液体
构成蔗糖的蔗糖分子或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钾离 子和高锰酸根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 成均一 、稳定的液体。
指溶液的密度、 颜色等都一样
12/6/2021
指溶液不管放置 多长时间都不会 出现分层现象
高锰酸钾 能溶解在 水 里 蔗糖 能溶解在 水 里
12/6/2021
12/6/2021
小结
溶质 组成
溶液
特征
溶剂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溶液质量
12/6/2021
活动
取用固体小颗粒状药品一般用药匙。 取用固体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 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一般用纸槽。
12/6/2021
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
1、固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在广口瓶中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 固体:蔗糖、高锰酸钾、盐、碘等 液体:酒精、煤油等 气体:二氧化碳、氧气等
溶剂基本上是液体 水、酒精等
例如:蔗糖水,生理盐水,白酒,碘酒,汽水等12/6/2021酒源自、汽油也是常用的溶剂碘 酒
碘的酒精溶液
高锰酸钾(的水)溶液
蔗糖(的水)溶液 机油的汽油溶液
12/6/2021
①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 用镊子取用
即:一横二放三慢竖起!
②固体粉末 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 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起。
12/6/2021 即:一斜二送三竖起!
实验操作
粉状固体
把试管横放,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把 试管缓缓竖起。
块状固体
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 口以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 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试管的底部,以 免打破试管。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3水是常用的溶剂 学案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3水是常用的溶剂 学案

1.3水是常用的溶剂导学案一、要点梳理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伴随着的变化,如硝酸铵于水要,温度;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要,温度。

2、在下,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

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4、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种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5、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指出以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1)“茅台〞白酒:溶质是,溶剂是。

(2)生理盐水:溶质是,溶剂是。

(3)碘酒:溶质是,溶剂是。

(4)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由的性质决定,影响因素有等。

我们用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即在,物质在中到达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表示。

7、溶解度曲线是反映物质的随的情况。

8、结晶的方法:〔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二、温馨提示1、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溶解是物理变化。

2、固体溶解时,常需要粉碎,加热,震荡,搅拌等方法加速溶解。

3、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

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降低,如硝酸铵等;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盐、蔗糖。

4、溶液并不一定为液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如均匀的合金和空气都可以称为溶液。

三、解题指导[例题1] 以下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但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但凡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但凡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解析]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教案练习)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教案练习)
不分层

蔗糖

溶解
不分层

1.请你观察烧杯中硫酸铜溶液各部分颜色是否一致?它说明了溶液具有什么特点?
【一致,说明溶液是均一的】
2.静置后不分层,说明溶液又有什么特点?
【说明溶液是稳定的】
3.溶液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说明溶液是混合物】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溶液的概念:
像这样一种或几中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中各组成成分性质相同,如密度、浓度、性质等。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想准确的了解溶液的定义,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关键词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②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首先看是否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其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两个方面
③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物质。
动画: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当我们把一小匙蔗糖放入一杯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请你描述一下。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形成蔗糖溶液
把高锰酸钾晶体放入一杯水中时,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请你描述一下。
【高锰酸钾不见了,得到紫红色液体】
请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蔗糖、食盐的溶解?
HCl气体
H2O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酒精
H2O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一种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是指澄清、透明的液体
D.如果条件不改变,溶液始终不会发生变化

七年级科学下册 1.3《水是常用的溶剂》教学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1.3《水是常用的溶剂》教学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3)T1时的甲溶液升温 到T2,甲溶液变成 _不___饱__和__溶___液____.
T1
T2
温度(℃)
活动
比较不同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表明,在溶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 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有明显的放热 或吸热现象,有些则温度变化不明显。
应用——自热罐头和冰袋
人们利用某些物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会 放出大量的热的性质,为野外工作者设计了 方便、安全的自热罐头;反之,人们用硝酸 铵制作冰袋。
悬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于液体里所形
成的混合物 2、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另一种液体里
所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名称特征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体 固体颗粒分 小液滴颗粒分 溶解在液体中 散在液体中 散在液体中
稳定性
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稳定的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硝 酸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酸 钠
110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 下某溶质的溶解度
(2)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变化影响大小的情况
100

90

80

(3)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 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70
60
氯化铵
浊液
黄河水中含有
很多泥沙,水的颜 色发黄,黄河由此 得名。黄河水素有 “一碗水,半碗泥” 的说法。这是一种 典型的悬浊液。
活动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水是常用的溶剂》教案A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水是常用的溶剂》教案A

《水是常用的溶剂》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2、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

3、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4、初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解过程进行科学探究。

5、了解水和其他常见的溶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各种感官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之间的异同。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设计溶解相关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举例说明水是比较常见的溶剂。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解度。

三、教学难点溶解度。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周围存在的澄清透明的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的?新课讲解:一、水溶液1、活动从问题开始,提出“在我们周围存在的澄清透明的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的?”的问题导入本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蒸发自来水实验来证明水是否纯净。

2、实验后,应让学生认识到:水不是纯净的,水里溶解了一部分物质。

二、物质在水中溶解1、固体药品的取用过程及注意事项。

2、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注意记录测定的数据,得出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一般规律。

3、比较温度对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

观察不同温度溶解物质的能力,并记录相关数据,得出结论。

可以通过查阅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验证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4、比较不同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过程中可通过手触摸试管底部,感受温度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浊液1、浊液的分类。

可以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并且能够举出相应的实例。

2、知道浊液与溶液的区别,能够正确区分开来。

三、其他常用的溶剂1、能够举例说出其他溶剂也能够溶解物质以及其他溶剂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能够区分哪一种物质是溶质或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水是常用的溶剂,掌握水的溶解性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水是常用的溶剂的定义、特点,以及水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干系。

2. 实验操作: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溶解性,如溶解糖、盐等。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现象,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4. 应用拓展:让学生思考水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水的净化、水溶液的制备等。

三、教学流程:1. 开篇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水是常用的溶剂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水的溶解性。

3. 实验操作:指挥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

4.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自主思考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给同砚。

四、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结果的准确性和结论的合理性。

2. 实验现场表现评分:包括实验操作的技巧性、观察现象的细致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应用拓展展示评分:评判学生对水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和展示能力。

五、拓展阅读:1. 《水是万物之源》:介绍水的特性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水的纯净与净化》:讲解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在环境珍爱中的作用。

3. 《水溶液的制备与应用》:探讨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及其应用。

六、总结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水是常用的溶剂,掌握水的溶解性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中继续探索水的奥秘,拓展应用领域,为未来的科学钻研做出贡献。

【新版】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水是常用的溶剂》第一课时【创新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水是常用的溶剂》第一课时【创新教案】

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2、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

3、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4、初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解过程进行科学探究5、了解水和其他常见的溶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解度教学难点:溶解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提问: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周围存在的澄清透明的天然水,是不是纯净?学生答:不是问: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蒸发自来水从中可以看出,自来水并不是纯净水。

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

纯净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物质。

天然水和大气、土壤、岩石等物质接触时,许多物质就会溶解在水中。

所以,海水、河水、井水等,都不是纯净的水,而是含有许多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板书:1.天然水是混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混合物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学生活动: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取用,量多用大匙,量少用小匙往试管装固体粉末:用纸槽送入活动1:高锰酸钾和蔗糖分别放入2烧杯水中,观察现象,并由一名学生来描述现象:高锰酸钾不见了。

解释:高锰酸钾的微粒(钾离子和高锰酸钾根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均一、透明的液体。

如果把形成的液体装入一个密闭的容器,温度保持不变,不管过了多长时间,蔗糖或高锰酸钾都不会分离出来,这两种液体是很稳定的。

板书:2.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讲解: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指物质的微粒高度均匀地分散在溶液里,任何部分的性质和浓稀都一样;稳定性指只要条件(温度、溶剂量)不变,无论放置多久,溶液里都不会有物质析出。

同学们要掌握和理解溶液定义中所包含的三层意义:第一,均一和稳定是溶液的特征。

第二,分散两字体现溶液的形成。

第三,溶液是混合物,它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即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叫做溶质,另一种物质叫做溶剂。

《第一章 3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七下

《第一章 3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七下

《水是常用的溶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水的溶解性,了解水作为溶剂的特性;2. 掌握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3. 学会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水的溶解性的相关内容,了解水的溶剂特性,以及常见的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以下两个实验:(1) 食盐溶解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在水中、牛奶中、咖啡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食盐,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溶解情况。

(2) 不同物质溶解实验:分别在水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白糖、面粉、油脂、肥皂等物质,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溶解情况。

3. 知识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哪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4. 思考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剂,讨论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通过阅读、思考、实验操作和总结,深入理解水的溶剂特性;2. 认真记录: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以便后续分析;3. 小组交流:学生可自愿组成小组,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和思考,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四、作业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水的溶解性及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总结是否全面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3.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及期终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就作业中的疑问、困难及建议向教师进行反馈;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水的溶解性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作业完成后,学生将有机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将综合考虑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及期终考试成绩,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水是常用的溶剂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

《水是常用的溶剂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

《水是常用的溶剂》导学案一、导入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它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水作为溶剂的知识,了解它的特性和应用。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水是什么,以及它在化学中的作用。

2. 掌握水作为溶剂的特性和优点。

3. 能够举例说明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1. 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

2. 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能够溶解许多物质,如盐、糖、酸等。

3. 水的极性: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氧原子带负电荷,氢原子带正电荷,因此水分子是极性的。

4. 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互相作用力,使得水有较高的表面张力。

5. 水的导电性:水中溶解了离子后能够导电。

四、进修过程1. 进修水是什么,以及它在化学中的作用。

- 了解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

- 水在化学反应中常常作为反应物或溶剂参与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探讨水作为溶剂的特性和优点。

- 水的极性使其能够溶解许多物质,如盐、糖、酸等。

- 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可以形成水滴。

- 水的导电性使得溶解了离子的水能够导电。

3. 讨论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 举例说明水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饮用水、清洁用水、烹饪用水等。

- 分析水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作为溶剂、反应物等。

五、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具有极好的溶解性、极性、表面张力和导电性等特性。

水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

六、课后作业1. 思考一下,除了水,还有哪些常用的溶剂?2. 观察一下周围的物质,看看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3. 思考一下,如果没有水这种溶剂,我们的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七、拓展延伸1. 了解一下水的结构和性质对水的溶解性有何影响?2. 钻研一下水的表面张力是如何形成的?3. 探讨一下水在环境珍爱中的作用。

《水是常用的溶剂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水是常用的溶剂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水是常用的溶剂》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想一下在平时生活中应用过哪些液体来溶解物质,这些液体有何特点?2. 你知道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吗?它为什么被称为“生命之源”?二、探究1. 请同砚们观察试验现象:将一小块糖放入水中搅拌,糖逐渐溶解在水中。

请问这个试验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2. 为什么水能够溶解糖?请同砚们沉思一下水的分子结构和极性对此现象的影响。

3. 水是常用的溶剂,它具有哪些特点?请同砚们列举一些水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1. 请同砚们总结水作为常用的溶剂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 你认为水作为溶剂有哪些优点?与其他溶剂相比,水的溶解能力有何不同?3. 通过进修,你对水的重要性有了哪些新的熟识?四、拓展1. 请同砚们尝试在试验中应用其他溶剂,观察它们对不同溶质的溶解状况有何不同。

2. 你知道除了水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溶剂吗?它们在工业生产中有何应用?3. 请同砚们沉思一下,为什么水在生物体内起到溶剂的作用?它对生命有何重要意义?五、课外拓展1. 请同砚们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水作为溶剂在环境保卫、药物制备等方面的应用。

2. 你认为水在将来的进步中还会有哪些新的应用领域?请结合实际状况进行探讨。

六、作业1.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水作为常用溶剂的文章,包括水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2.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自己感爱好的试验,应用水作为溶剂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水是常用的溶剂,并精通水的溶解性能和溶解规律。

2. 精通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3. 了解水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应用。

二、导学内容:1. 溶剂的观点和分类。

2. 水的溶解性能和溶解规律。

3. 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4. 水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溶剂?常见的溶剂有哪些?为什么水被称为常用的溶剂?2. 进修:讲解溶剂的观点和分类,引导同砚了解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1.3水是常用的溶剂讲义

1.3水是常用的溶剂讲义

水是常见的溶剂一、知识点知识点 1 溶液1、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水是良好的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各种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

天然水是溶液。

2、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

如食盐溶液,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当其他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多的叫溶剂,含量少的叫溶质,比如5mL汽油中加入10mL机油,汽油是溶质,机油是溶剂。

3、一般来说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也可以用纸槽。

知识点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可采用:降温,增加硝酸钾,蒸发溶剂。

2、要使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解变成不饱和可采用:升温,增加溶剂。

知识点 3 溶解度1、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2、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表示:20℃时在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食盐。

那么20℃时在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g食盐;要溶解72g食盐需要200g水。

4、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少数物质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比如:食盐,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比如:熟石灰。

要使一杯饱和的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最好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知识点 4 浊液及物质溶解的能量变化1、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食用油在水中形成乳浊液,泥土在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是乳浊液,豆浆是悬浊液。

碘在水中形成悬浊液,食用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2、在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有些有明显的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有些有明显的吸热现象,如硝酸铵,有些则温度变化不明显,如氯化钠。

二、精选练习知识点 1 溶液【典例】1.溶液由和组成,将10 g食盐完全溶解在7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其中溶质质量为g,溶剂质量为g;把20 g食盐水放在蒸发皿内,加热蒸干后,得到食盐4 g,则其溶剂水的质量为g。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3课时(教案练习)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3课时(教案练习)

1.3水是常用的溶剂第3课时课时教学设计
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
色。

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
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

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
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

由于干
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
有害。

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
那时残留的干洗溶剂已挥发掉。


课堂小结
的应用,浊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

它们都是不均
一也不稳定的混合物。

水是一种就常见的溶剂,还有一些其他的常用溶剂,如酒精、丙酮等。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是常用的溶剂》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2、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

3、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4、初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解过程进行科学探究。

5、了解水和其他常见的溶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各种感官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之间的异同。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设计溶解相关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举例说明水是比较常见的溶剂。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解度。

三、教学难点
溶解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周围存在的澄清透明的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的?
新课讲解:
一、水溶液
1、活动从问题开始,提出“在我们周围存在的澄清透明的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的?”的问题导入本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蒸发自来水实验来证明水是否纯净。

2、实验后,应让学生认识到:水不是纯净的,水里溶解了一部分物质。

二、物质在水中溶解
1、固体药品的取用过程及注意事项。

2、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注意记录测定的数据,得出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一般规律。

3、比较温度对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

观察不同温度溶解物质的能力,并记录相关数据,得出结论。

可以通过查阅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验证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4、比较不同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过程中可通过手触摸试管底部,感受温度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浊液
1、浊液的分类。

可以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并且能够举出相应的实例。

2、知道浊液与溶液的区别,能够正确区分开来。

三、其他常用的溶剂
1、能够举例说出其他溶剂也能够溶解物质以及其他溶剂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能够区分哪一种物质是溶质或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