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城市道路病害的养护方案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施工解决方法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施工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ba32ac804d2b160a4ec083.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施工解决方法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施工解决方法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连年增加,市政道路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城市道路往往承担着更大的交通量,无论是沥青路面还是混凝土路面,道路在经过3年左右的运营之后便会出现一定的病害,影响道路的质量和外观,严重的还会引发交通事故。
本文对市政道路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病害施工解决办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常见病害;施工方法;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人口数量一再增加,很多城市存在出行难的问题,城市交通量一再加大.市政道路多是沥青路面,受设计和施工的影响,沥青路面和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常会出现裂缝、车辙、泛油等病害,影响道路通行状况,严重的还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做好道路养护工作,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沥青路面具有噪音小、扬尘少和行车舒适的优点,沥青路面已经成为城市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沥青施工和养护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否则沥青路面很容易出现水损害、车辙和裂缝等病害,影响城市美观以及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首先,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
沥青路面常见裂缝包括了水损害裂缝、温度裂缝和反射裂缝,水损害裂缝是由水分进入造成的,集料和沥青的接触角减小,沥青的粘度降低。
温度裂缝是由于气温过低,沥青路面材料收缩造成的,而反射裂缝则是由于沥青材料本身胀缩,导致混凝土本身产生受拉疲劳产生.其次,沥青路面车辙损害。
沥青路面车辙主要是由高温和车轮反复碾压造成的,沥青材料在高温下很容易变软,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变软的沥青路面经过车辆的反复碾压会产生车辙,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因素包括了沥青集料强度和粒径、外部气温、混合料配比以及车辆荷载。
再次,沥青路面水损害。
在雨雪等水分进入沥青面层之后,经过车辆的反复碾压,沥青路面很容易产生坑槽、松散、剥离和麻面等损害,形成水损害病害。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59f9e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5.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城市交通和人民出行的重要功能,但长时间的使用和恶劣的环境条件会导致道路出现各种病害。
本文将就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一、沥青路面病害1. 老化开裂:沥青路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紫外线的照射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路面开裂。
处理方案:对于小面积、浅度的开裂可以采用热补修的方法进行修复,对于大面积、深度的开裂则需要进行覆盖或重新铺设沥青面层。
2. 鼓包变形: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或承受过重车辆荷载时会产生鼓包变形。
处理方案:对于小面积的鼓包可以采用割开处理,清除杂质后再封补修复。
对于大面积的鼓包则需要重新铺设沥青面层。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1. 坑洞: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承受过重车辆荷载或遭受冻融循环的作用下会产生坑洞。
处理方案:小面积的坑洞可以采用补丁修复的方法进行修补,大面积的坑洞需要进行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2. 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干燥收缩、温差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裂缝。
处理方案:小幅度的裂缝可以采用密封剂进行填充,大幅度的裂缝需要进行铣刨处理,并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三、人行道病害2. 下陷:人行道下陷主要是因为地基不均匀或土壤沉降引起的。
处理方案:对于小面积的下陷可以进行打碎、加填的处理,对于大面积的下陷则需要重新进行修筑。
四、排水系统病害1. 结构破损:排水系统的管线或雨水口出现老化、破裂等状况。
处理方案:对于小范围的破损可以进行修补,对于大范围的破损则需要进行更换或疏通。
2. 堵塞:排水系统的管线或雨水口被杂物或沉积物堵塞。
处理方案:可通过清理、疏通等方法进行处理。
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沥青路面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人行道病害和排水系统病害。
对于这些病害,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beb20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d.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市政道路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常使用,市政道路也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路面坑洼、裂缝、破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和交通安全。
对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市政道路常见病害1. 路面坑洼路面坑洼是指因长期使用,路面产生下沉和凹陷的现象。
这种病害会给车辆和行人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夜间或者雨天,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 裂缝市政道路的裂缝也是常见的病害之一,它可能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差、车辆频繁通过等原因导致的。
裂缝严重影响了道路的平整度和美观性,也加大了维护和维修的难度。
3. 路面破损路面破损是指路面发生了坑洼、裂缝以及表面破碎等现象,可能是由于路基沉降、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的。
路面破损会使得道路的使用寿命大幅缩减,也给车辆和行人带来诸多不便。
4.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是道路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雨季。
如果道路的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长期未得到维护,容易导致道路积水和泥沙堵塞,从而加剧路面的破损。
二、相应处理方案分析1. 路面坑洼的处理对于路面坑洼,首先需要对坑洼处进行清理,将坑洼中的杂物清除干净。
然后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或者冷拌沥青混凝土进行修补,确保修补后的路面能够与周围的路面紧密结合,达到平整的效果。
2. 裂缝的处理裂缝的处理需要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处理方案。
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橡胶沥青封闭剂进行填充和封闭;对于较大的裂缝,需要进行切割和清理后再进行补缝处理,确保处理后的裂缝不再扩大。
3. 路面破损的处理对于路面破损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路面整体的覆盖或者重新铺设。
在路面重新铺设时,需要根据路面的设计及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并确保铺设质量达标。
4. 排水不畅的处理排水不畅的处理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即对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施工解决方法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施工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14ff14964bcf84b9d57b60.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施工解决方法【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市道路建设迅速发展,由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市政道路的质量问题不断出现。
道路的病害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阻碍了交通的发展,甚至造成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就针对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施工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病害;施工方法市政道路病害不仅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还影响道路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了道路的运输能力,为交通安全留下了隐患,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下市政道路的常见病害。
一、市政道路的常见病害1.变形常见的市政道路变形类病害主要有路面沉陷、车辙、隆起和波浪等。
(1)路面沉陷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引起的,路基坍塌或者路基在施工中的软基处理不当,造成基层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导致路面变形,一般在高填方、碾压难度困难和半挖半填的区域很容易发生路面沉陷现象。
(2)车辙是路面沿着车轮轨迹方向出现的较大的路面变形,尤其是在道路转弯的地方更容易发生,它的变形深度一般在20mm左右。
车辙出现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由于车辆的荷载过大长期的累积作用对路面的压缩和剪切变形所致,还有沥青的配比不正确、施工质量缺陷、草料的抗变形能力不足等原因都会形成车辙。
(3)隆起即路面局部出现的冻胀、盐胀、膨胀土胀起。
其主要是由于路面材料的推移拥挤造成,常伴有裂缝病害的发生。
(4)波浪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不足,路面承载力家底,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产生推移和变形形成具有波浪状的路面,一般出现在道路两边。
2.裂缝常见的市政道路裂缝类病害主要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和块状裂缝。
(1)横向裂缝一般基本垂直于道路轴线,偶尔伴有些许支缝。
其成因包括沥青路面低温收缩、半刚性的基层路面收缩裂缝引起的反射、道路施工缝没妥善处理等。
桥梁及其通道两侧的不均匀压实会导致沉降发生。
(2)纵向裂缝基本平行于道路轴线,偶尔伴有些许支缝,其长度、宽度不一。
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回填工作中压实不够,尤其是路基拓宽时新老土基压实不均造成,或者由于沥青混合料施工时接缝处理不当或碾压不实造成,或因冻胀作用时的冻胀量不同所造成。
整治道路病害工作方案
![整治道路病害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0b2c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5.png)
整治道路病害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是人们出行、交通、物流的重要通道。
然而,随着道路使用的频繁和时间的推移,道路病害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改善道路病害问题,提高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制定整治道路病害工作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道路病害的类型和影响。
1. 道路裂缝,道路裂缝是由于道路基层材料的沉降、温度变化、车辆荷载等因素造成的,会导致路面变得颠簸不平,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2. 道路坑洞,道路坑洞是由于路面材料的老化、水浸、车辆碾压等原因造成的,会给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
3. 道路起伏不平,道路起伏不平会导致车辆行驶时颠簸不稳,增加了车辆的损耗,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
4. 道路边坡塌方,道路边坡塌方会导致路面边缘的坍塌和变形,给行车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
以上道路病害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也给行车和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道路病害进行整治。
三、整治道路病害的工作方案。
1. 调查研究,首先需要对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不同类型的道路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道路病害的类型、分布情况、原因等,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 制定整治计划,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整治道路病害的具体计划,包括整治的范围、重点整治的路段、整治的时间节点等,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3. 技术方案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道路病害,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包括修复材料的选择、修复工艺的设计等,确保整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4. 组织实施,根据整治计划和技术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进行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5. 监督检查,对整治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完善管理,整治完道路病害后,建立健全的道路管理机制,加强对道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四、整治道路病害的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整治道路病害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aab5b1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1.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主干道,承载着城市的交通压力,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影响通行安全和城市形象。
下面从多个层面分析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基础原因1.设计不合理: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过于注重欧式风格、加大绿化面积等美化工作,而忽视了地基压实、排水等基础性的工作,这就容易导致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
防治措施:加强对市政道路设计考虑基础工作的必要性,提高设计师技术水平,确保每一项基础性工作的实施。
2.材料质量不良:市政道路的材料并非是等量齐观的,因此,材料质量差异较大,会出现路面龟裂、坑槽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工作,并将合格的材料作为道路建设的首要选项。
3.施工不规范: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如不合适的外界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材料的施工效果,长期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防治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过程各项工作制度完好,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二、自然原因1.风蚀、水蚀:在季风等气候条件下,市政道路将遭受风蚀、水蚀等天然破坏,长期积累,对道路构成损害。
防治措施:加强市政道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清理道路污泥和覆盖垃圾,保证道路干燥清洁。
2.震动:市政道路运行车辆不断振动和抖动,在振动频率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路基土壤沉降,形成路面凹陷。
防治措施:加强路面验收工作,确保路面设计质量符合要求,定期检查路面状况,并进行维护和修缮。
三、维护管理原因1.路面养护不到位: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可能会因路面养护不到位而缩短,如不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路面,会导致损坏面积加大,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防治措施:加强市政道路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检查路面状况并进行修复,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2.破坏行为:市政道路的破坏行为往往不易察觉,跨越停放、乱放鞭炮、乱倒垃圾等习惯,都是导致市政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市政道路的常见病害导致主要原因有基础原因、自然原因、维护管理原因等。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b38a71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5.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道路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和物资流通。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道路也经常出现各种病害,如路面龟裂、坑洼、塌陷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表面出现的细小裂缝,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 材料质量不良:如果使用的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容易导致路面龟裂。
2. 施工工艺不当:如果施工过程中未控制好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混合料没有得到充分压实,也容易出现路面龟裂。
防治措施:1. 选用优质材料:使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保证材料质量。
2. 控制施工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确保混合料得到充分压实。
二、路面坑洼路面坑洼是指道路表面出现的凹陷部位,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 重载车辆的频繁行驶:长时间承受超重车辆的行驶,会对路面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路面下沉形成坑洼。
2. 泥土软化:在潮湿环境下,路面的基层土壤容易受到水分的侵蚀,造成土壤软化和路面坑洼。
防治措施:1. 限制超载车辆: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监管,禁止其行驶或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减少对路面的压力。
2. 排水系统的完善:加强道路排水设施的建设,避免雨水积聚在路面上,防止基层土壤软化。
三、路面塌陷路面塌陷是指道路表面出现塌陷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 地基承载力不足:如果道路的地基承载力不足,无法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就会导致路面塌陷。
2. 下水道破损:如果下水道遭到破坏或堵塞,就会导致雨水无法正常排除,进一步损害地基的稳定性,造成路面塌陷。
防治措施:1. 地基加固: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地基的加固,确保其承载力足够。
2. 检修下水道:定期检查和维护下水道,避免破损和堵塞,保证雨水顺畅排除。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主要与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选材、施工、限制超载、排水系统建设和地基加固等方面着手,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道路设施,确保道路安全和畅通。
浅析常见城市道路路面病害的成因、特征及维修方案
![浅析常见城市道路路面病害的成因、特征及维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a3c5f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8.png)
浅析常见城市道路路面病害的成因、特征及维修方案摘要:路面病害的类型及特征,在《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没有详细的界定,可能会造成设计过程中的认知误差及设计方法误差。
而路面病害的维修方法及要求在《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中虽有详细的介绍,但其没有对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路面病害的处理方法脱离其病害成因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难以保障路面的维修效果及耐久性,因此笔者结合工程经验,对路面病害的类型、特征、病害成因进行整理,并提出优化病害处理方案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面病害;病害成因;病害维修1.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维修方案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类型有裂缝、车辙、沉陷、拥包、剥落、坑槽、啃边、路框差等。
(1)裂缝在沥青路面病害中,裂缝也可以细分为线裂、网裂、龟裂三种类型。
线裂是道路路面产生的单根线状裂缝,包括横缝、纵缝、斜缝等,有时伴有少量支缝。
其特征是裂缝长度一般裂缝长度≥1m,缝宽≥3mm。
网裂是缝宽缝宽1mm以上或缝距0.4m以下,面积在1㎡以上的网状裂缝,其主要特征为呈大网格状,棱角明显,矩形块尺寸约50×50~300×300cm不等。
龟裂是缝宽3mm以上,且多数缝距100mm以内,面积在1㎡以上的块状不规则裂缝,其主要特征为裂缝成片出现,呈小网格状,似乌龟背壳上的花纹块状。
裂缝的主要成因有沥青老化、车辆荷载较大导致的疲劳损坏、路基或路面基层不平整导致的反射裂缝、路基或基层沉陷等。
对于裂缝宽度≤10mm的线裂可采用专用灌缝材料进行灌缝。
对于裂缝宽度大于15mm的线裂可采用扩缝补缝的处理方法。
对于裂缝宽度≤10mm的龟裂、网裂,可考虑铣刨罩面的方式处理。
对于裂缝宽度大于10mm的,应为基层强度不足或沥青材料问题引起的深层病害,应考虑挖除沥青层进行重新铺筑,必要时还应对路面基层进行补强。
(2)车辙车辙是在行车的作用下,沿车轮带形成的路面凹槽,其凹槽深度>15mm,距离长,处在车道位置。
公路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公路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08b2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3.png)
公路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公路也会出现各种病害,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公路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公路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表现是路面出现一系列的细小裂缝,给车辆行驶带来颠簸和噪音。
造成路面龟裂的原因有很多,如材料质量差、施工不当、车辆超载等。
为了防治路面龟裂,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确保使用优质的路面材料;2. 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合理控制施工工艺;3. 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监管,严禁超载行驶。
二、路面坑洞路面坑洞是公路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表现是路面出现凹陷或坑洞,给车辆行驶带来颠簸和危险。
路面坑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路面材料的老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龟裂、车辆碾压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防治路面坑洞,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路面状况,及时修补路面坑洞;2. 使用高质量的路面材料,提高路面的抗压能力;3. 加强对重载车辆的管理,减少对路面的损坏。
三、边沟塌方公路边沟塌方是公路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表现是路边的边沟出现塌方,导致路面侧边松动和塌陷。
边沟塌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流侵蚀、土壤松软等因素造成的。
为了防治边沟塌方,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边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边沟排水畅通;2. 定期对边沟进行巡查,及时清理边沟中的杂物,防止积水;3. 加强对边沟旁土壤的固结,增加边沟的稳定性。
四、路基沉降公路路基沉降是公路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表现是路基出现下沉或变形现象,导致路面不平整。
路基沉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壤松软、水分渗透等因素造成的。
为了防治路基沉降,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路基的加固和加固,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2. 加强路基的排水系统,防止水分渗透;3. 加强对路基土壤的稳定性处理,增加路基的抗沉降能力。
五、车辙公路车辙是公路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处理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debbb1b0717fd5360cdc34.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处理【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交通业的不断发展,交通量也与日俱增。
道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发挥着显著作用。
一个合理发达的高效路网,不仅为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还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与流通。
但是,随着机动车量的不断增加,给交通带来了压力,再加上气候、施工等因素制约着着市政道路,部分路面久而久之形成了病害,严重影响到市民的出行安全。
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的病害类型与病害产生的原因,而制定出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道路;病害;原因;对策【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the traffic was gr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of the road is an important basic,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 reasonable developed efficient network, not only for the people bring convenience for travel, but also to some extent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rculation.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motor vehicles, to traffic pressure, plus climate, construction factors with municipal road, part of the pavement as time passes form of the disease, the serious influence to the movement of residents saf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disease types and the causes of disease, and develop a seri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itizens to travel.【keywords 】road; Diseases; Reason; countermeasures城市的道路四通八达,衔接着各个地方。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ddb8b7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b.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各个部分、保障交通运输、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任务。
市政道路在日常使用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如裂缝、坑洼、起伏不平等,严重影响了交通的安全和市容的整洁。
那么,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防治呢?1. 材料选用不当市政道路的建设材料往往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寿命和质量。
一些劣质的材料容易受到环境和交通的影响而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材料的选用不当还会导致道路变形、渗水和碎裂等现象。
2. 施工工艺不当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施工工艺不合理,会导致道路的各种病害问题。
未按规范进行路基和路面的夯实、压实,未进行充分的排水设计、未进行规范的沥青铺设等。
这些都会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 环境因素影响道路建设后,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市政道路病害的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导致温差大,道路材料易出现收缩膨胀、变形等问题;雨水的侵蚀也会导致道路表面开裂等问题。
4. 交通载荷车辆的频繁行驶也是市政道路病害的原因之一。
大型车辆长期的重载或者频繁的过往都会对道路的基层和路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路面裂缝、坑洼等问题。
5. 管理不善道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是市政道路病害的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因为管理不善,道路出现问题后未能及时修补,加速了病害的恶化和加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在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该选择经过严格检验和符合标准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劣质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交通载荷情况,尽可能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2. 严格施工管理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把关和管理。
对于路基、路面的夯实、压实工作要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
对于排水、沥青铺设等工艺也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3. 加强定期维护市政道路的日常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检查道路的使用状况,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处理。
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路面病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27193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4.png)
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路面病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路基加固: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
因此,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采用压实、换填、强夯等方法对路基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排水系统建设:水是造成路面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排水系统应包括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两部分,以排除路面积水和地下水,避免水对路面的侵蚀和冲刷。
裂缝填补:对于路面裂缝要及时进行填补,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水分侵入。
可以采用热沥青或冷沥青进行填补,对于较大裂缝可以采用灌浆处理。
表面处理:对于路面的表面破损,可以采用罩面或涂刷耐磨材料进行处理,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
维修保养:定期对路面进行维修保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对路面进行检查、清洁、保养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路面问题,避免病害扩大。
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也是防治路面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对交通流量进行控制和调节,避免超载车辆和大型车辆对路面的损坏。
总之,路面病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保护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也需要加强路政管理,提高路政管理水平,为路面的养护和管理提供更好的保障。
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67ac5c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67.png)
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让我国道路工程的建设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促进,道路工程不但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道路工程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比如裂缝问题和不均匀沉降问题等,因此还需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让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引文: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建设中,随着人口增多,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压力与要求也不断增加,道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安全。
市政道路施工环境,通常人群较为密集,施工场地较小,施工存在较大的难度。
在诸多困难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与管理措施以减少道路常见病害提高工程质量尤为重要。
一、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1、铺装层的裂缝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中,路面损坏尤其是裂缝更为常见。
因为道路长时间被车辆反复碾压并且受到烈日、严寒、雨水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所以道路的路面容易开裂。
在现代道路工程中,主要使用沥青混凝土柔性面层,这种材料具有较高平整性耐磨性,能够减小车辆通行的噪音和震动,提高行驶舒适度,但对温度引起的温差,特别是寒冷天气,雨水反复侵入,加之超载问题,这增加了对道路面层的压力,并且表面磨损持续增加,最终导致破损。
城市道路的施工问题也可能导致路面的裂缝,例如混凝土材料的比例,初期阶段的浇筑养护以及控制施工技术等因素。
2、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不均匀的问题主要是路基整体沉降及桥梁台后路基局部沉降。
江浙一带特别是温州地区最常见的一种是软土地基,其土质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率高,路基在前两三年沉降量特别大,温州地区水系密布,部分区域桥与桥之间间隔过短,桥面沉降量小而道路沉降量较大,产生锅底效应和桥头跳车现象。
再加上近些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运输车辆的超载,超出原设计路面的承载能力,会在道路上产生不均匀的受力,加重导致沉降不均的问题。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e503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c.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市政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对于道路的维护和保养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由于各种原因,市政道路常常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市民出行的安全和舒适性。
对于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和城市“容貌”的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1. 路面开裂路面开裂是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之一。
路面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材料质量不过关:由于路面材料质量不达标,使用了劣质原材料或者生产工艺不过关,导致路面易出现开裂。
(2)施工工艺不规范: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夯实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路面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
(3)天气因素:恶劣的天气环境,如高温、冰冻等,也会对路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路面开裂。
2. 鹅卵石破裂鹅卵石破裂是指路面上鹅卵石的表面出现裂纹、破损的情况。
其主要原因包括:(1)鹅卵石质量不良: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鹅卵石,或者由于鹅卵石受到了外力的冲击而导致破裂。
(2)车辆碾压:路面上经常行驶的车辆对鹅卵石的表面产生了较大的挤压力,导致鹅卵石破裂。
3. 路面坑洼路面坑洼是指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路面坑洼的原因主要有:(1)车辆碾压:长时间的车辆碾压,导致路面出现了坑洼。
(2)地基沉陷:路面下方的地基出现了沉陷现象,导致路面坑洼。
4. 路面漏沥(1)雨水积聚:雨水长时间积水在路面上,导致路面出现漏沥。
(2)车辆漏油:一些车辆由于机械故障或者其它原因,会在路面上留下油污。
以上所述的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够找到相应的治理和维修方案。
(1)选材严格:在路面材料的选取上,要求使用优质的原材料,保证材料质量。
(3)天气监测:加强对于天气环境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天气因素对路面的影响。
(1)优质材料:选择质量优良的鹅卵石,以减少破裂的可能。
(2)路面保护层:在鹅卵石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能够减少外力对鹅卵石的破坏。
城市道路与桥梁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城市道路与桥梁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d6a1e0fa6c30c2259019e83.png)
城市道路与桥梁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摘要:随着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对道路桥梁的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很多道路桥梁竣工交付使用后,在实际的运用中许多的病害也就发生了。
本文是针对城市道路与桥梁常见病害的预防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常见病害;防治措施;引言: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因此现有的城市道路已经满足不了交通运输的要求了,再加上很多外界因素,例如超载、运输工具多等,都造成了道路桥梁的超负荷的运行工作,因此也造成了很多的病害的产生,降低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损失。
一、城市道路桥梁常见病害(一)、桥面铺装层的裂缝自然原因和外在因素都是造成桥面铺装层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温度及施工变化等而导致的裂缝。
半刚性结构在我国就目前城市桥梁铺装层比较多。
这种结构有优点和缺点,优点是铺装层获得了较高的强度、密实度和压实度,缺点是温度的变化对承重面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我国北方温差较大,是很难避免这种裂缝的出现的。
外在因素主要是车辆超载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急刹车,在这两种情况的持续作用下,导致桥面磨损和挤压受伤程度特别严重,最终在桥面形成裂缝甚至车辙。
导致裂缝也有可能是路面或桥面为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其施工时没有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的掌握初凝期时间或者是在配置混凝土时配料的各个比例不恰当。
当遇到裂缝现象发生在桥面时必须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会造成裂缝加宽加深,造成在冬季进入到裂缝中的水分结冰使得面体积膨胀,经过长时间的作用,桥面开始出现凹陷、坑槽甚至龟裂。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桥梁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性,桥面出现裂缝是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严重时就会出现桥面塌陷,甚至导致桥梁整损毁。
大致来说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地基出现不规则沉降:(1)人为因素,工程地质报告是由本地段的地质情况所反映的,根据实际情况在设计方面需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44e9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1.png)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常见的路面形式,但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各种病害。
为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舒适性,特制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二、病害分类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包括裂缝、坑洼、龟裂等,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
三、处理方案3.1 裂缝处理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处理:•表面裂缝处理:清洁裂缝,填充适当的修复材料,平整表面。
•深度裂缝处理:开裂缝,清除杂物,注入适当的胶浆进行修补。
3.2 坑洼处理坑洼是由于路面承受车辆荷载或水土流动造成的凹陷,处理方法如下:•坑洼清理:清除坑洼中的杂物和碎石。
•坑洼填补:采用优质的填料填补坑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
3.3 龟裂处理龟裂是由于路面温度变化或基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细小裂纹,处理方式如下:•表层修复:清理路面,采用修复剂进行浇筑和平整。
•深度修复:针对深度龟裂,采用局部开挖和重铺水泥混凝土的方式进行修复。
四、施工要点•施工前准备:清理路面、确定病害范围、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施工过程:按照处理方案逐步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后验收:验收处置后的路面,保证质量符合要求。
五、施工注意事项•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质量保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保证处理效果持久稳定。
六、结语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的施工方案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才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以上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仅供参考。
路面病害修复实施方案
![路面病害修复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a232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c.png)
路面病害修复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道路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路面病害的出现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路面病害不仅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还对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对路面病害进行及时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二、路面病害分类。
1. 裂缝。
裂缝是路面病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分为沥青路面裂缝和混凝土路面裂缝两种。
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路面材料的老化、变形等原因所致。
2. 鼓包。
鼓包是指路面出现凸起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路面下部材料的损坏或者地基沉降引起的。
3. 坑洼。
坑洼是路面表面出现凹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路面材料的磨损或者受力不均匀引起的。
4. 掉块。
路面出现掉块是指路面材料出现脱落的情况,通常是由于材料粘结力不足或者受到外力冲击造成的。
三、路面病害修复原则。
1. 及时性。
对于路面病害的修复,要尽可能地及时进行,避免病害的扩大和加重。
2. 持久性。
修复后的路面要具有一定的持久性,能够经受住日常交通的使用。
3. 经济性。
修复方案要考虑经济性,尽可能减少修复成本,提高修复效益。
四、路面病害修复实施方案。
1. 裂缝修复。
对于沥青路面裂缝,可以采用封填剂进行填补,然后进行封层处理;对于混凝土路面裂缝,可以采用橡胶沥青封填料进行修复。
2. 鼓包修复。
对于鼓包路面,首先需要清理鼓包处的松散材料,然后进行填充和压实处理,最后进行封层处理。
3. 坑洼修复。
坑洼路面的修复需要先进行清理,然后进行填充和压实处理,最后进行封层处理,确保路面平整。
4. 掉块修复。
对于路面掉块,需要进行掉块处的清理,然后进行填充和压实处理,最后进行封层处理,保证路面平整无障碍。
五、路面病害修复效果评估。
修复后的路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效果评估,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耐久性、抗滑性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六、结语。
路面病害的修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病害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只有及时、有效地进行修复,才能保障道路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f4415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4.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市政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市政道路常常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对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包括路面龟裂、坑洼、沉陷、漏沥等,这些病害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是道路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雨水积聚或排水不畅的情况下,水会在路面上积聚,长期浸泡会导致路面龟裂、坑洼等病害的出现。
水的渗透也会影响路面基层的稳定性,导致路面沉陷。
车辆的频繁行驶也是病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车辆的频繁行驶,路面会受到重压和摩擦,长期累积会导致路面表层磨损严重,最终形成坑洼等病害。
气候的变化也是道路病害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里,路面受到冻融作用的影响,会导致路面的龟裂和剥落,严重损坏路面的整体结构。
除了以上几点外,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道路材料的选择、道路维护管理等方面也会影响道路病害的形成。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市政道路病害的出现,保护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城市形象。
在水的影响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和设施建设,保证雨水及时排除,减少对路面的侵蚀和浸泡。
在路面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方面,需要采用适当的材料和工艺,加强路面基层的稳定性,降低路面沉陷的概率。
在车辆行驶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车辆的超载和超速行驶的管理和监控,减少对路面的损坏。
在道路维护管理方面,需要及时修复路面的坑洼和龟裂,保持道路的平整和平滑。
在气候变化方面,我们需要选择耐冻耐融的路面材料,并在路面建设中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减少气候因素对道路的影响。
市政道路病害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道路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环节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以减少道路病害的形成。
也需要加强对市政道路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病害,保障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城市形象的整体美观。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c1423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e.png)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市政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的风吹雨打以及交通机动车辆的频繁行驶,常常会导致道路出现各种病害。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着交通的畅通,还可能对市民的生活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对于保障道路的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一、裂缝道路表面裂缝是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于道路表面材料的老化变形、路基变形等原因导致的。
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材料老化:道路表面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老化变形,失去原有的弹性和抗压性,易于出现裂缝。
2. 车辆过载:长期以来,一些交通工具超载情况较为严重,超载车辆通过道路会给道路表面造成额外的压力,导致道路裂缝的出现。
3. 水土流失:道路表面渗水后,当水分进入路基,在温差作用下膨胀,沿着材料的脆弱面形成裂缝。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 更新材料:选择具有较好抗老化性能的道路表面材料,可以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严格限载: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超载车辆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减轻道路的承载压力,延缓裂缝的出现。
3. 加强排水: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道路表面积水,减少水分对道路材料造成的侵蚀。
二、坑洼1. 车辆频繁行驶:长期以来,机动车辆在道路上频繁的来回穿行,会使道路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和冲击,导致道路表面出现坑洼。
2. 雨水侵蚀:道路表面积水较多,雨水长时间浸泡道路表面,会对道路材料产生侵蚀作用,导致部分道路出现坑洼。
3. 工程施工不当:一些施工单位在道路维修中,工程技术不规范,导致路面材料压实不良,后期易出现坑洼。
1. 强化路面维护:对于易出现坑洼的路段,加大巡查和维护的频率,及时进行维护和补充材料。
2. 加强雨水排放:改善雨水排放系统,减少道路表面积水时间,延缓道路表面材料的老化和磨损。
3. 规范工程管理:严格按照道路维修相关规范,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道路维修工程的质量和技术规范。
常见路面病害原因和其处置办法
![常见路面病害原因和其处置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1b1b2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0.png)
《常见路面病害原因和其处置办法》CATALOGUE目录•常见路面病害概述•路面病害原因分析•路面病害处置方法•工程实例分析CHAPTER常见路面病害概述路面病害定义路面病害分类路面病害的定义和分类路面病害对交通的影响影响行车安全路面病害会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舒适度,降低道路的使用性能。
降低道路使用性能增加车辆维护费用路面病害的检测方法030201CHAPTER路面病害原因分析路基原因材料配比不合理路面材料配比不当,如沥青含量过高或矿粉含量过低等,导致路面出现损坏。
材料质量不合格使用不合格的路面材料,如低标号水泥、过期的沥青等,导致路面过早出现损坏。
材料老化长时间使用路面材料逐渐老化,性能下降,导致路面损坏。
路面材料原因施工原因环境和气候原因低温影响雨水影响高温影响CHAPTER路面病害处置方法03灌缝处理预防性养护01定期检查02及时修复矫正性养护局部修补对于局部损坏的路面,可以进行修补,如修补坑洼、修复损坏的护栏等。
重新铺设如果路面损坏严重,可能需要重新铺设路面,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顺畅。
加强排水设施对于排水不畅的路段,应加强排水设施,以防止水分对路面的损害。
紧急修复强化养护管理临时措施紧急养护CHAPTER工程实例分析高速公路概述某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处置案例病害类型及原因处置办法某城市道路路面病害处置案例城市道路概述病害类型及原因处置办法某桥梁路面病害处置案例桥梁概述该桥梁位于某河流上,连接两岸,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由于承载量大、车辆类型复杂,路面病害问题突出。
要点一要点二病害类型及原因常见的路面病害包括裂缝、拥包、坑槽和沉陷等。
原因主要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老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等。
处置办法针对不同的病害类型,采取了不同的处置办法。
对于裂缝,采用了灌缝处理;对于拥包和坑槽,采用了铣刨重铺或冷再生技术;对于沉陷,采用了注浆加固。
同时加强了后期养护管理,定期检测和维护。
要点三WATC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城市道路病害的养护方案
本文通过论述常见道路病害的原因及养护方案,力求通过科学的养护方法,达到既能保证养护质量又能经济合理地恢复路桥的正常使用功能。
Key words:breakage;reason;conservation
1.沥青路面破损的表面状况和主要原因:
1.1沥青路面破损的表面状况:
沥青路面破损的表面状况有:拥包、裂缝、松散、麻面、坑槽、车辙搓板、波浪、脱皮、弹簧、翻浆、啃边、沉陷、泛油、等。
搓板、波浪、拥包、车辙等现象在交叉口,停车站台处多有发生。
路面裂缝有:线状、纵向、横向、反射、龟形等多种裂缝形式。
1.2沥青路面破损的主要原因:
1.2.1车辆的超限及超载造成路面的变形超出允许范围而破坏路基、路面。
1.2.2发生裂缝后,未及时修复,造成表面水通过裂缝渗入路基,形成路基受水破坏,或水游离于面,基层间造成沥表脱皮,加速沥青路面的损坏加重,甚至造成路面沉陷、弹簧、翻浆等病害。
1.2.3道路两侧平石发生沉陷、损坏等原因,未及时修复造成路面发生啃边等病害。
1.2.4基层强度、密实度不够,沥青混凝土厚薄不均,沥青混凝土用油量过大或矿料不足等原因造成搓板、波浪、弹簧、翻浆、裂缝、沉陷等破损病害。
2.人行道侧平石及附属设施的病害及形成原因
2.1人行道常见病害有坑槽、沉陷、高低差、板块翘动等。
形成病害原因:
2.1.1人行道受雨水冲刷,嵌缝料流失造成板块的松动以及基层损坏造成沉陷、坑槽,板面出现高低不平等。
2.1.2在人行道上停放汽车,堆积重物造成。
基础破坏引起道板损坏、高低不平。
2.2侧平石常见病害:侧平石沉陷、倾斜损坏等。
形成病害原因:
2.2.1施工中侧平石的圬磅不牢固,造成沉陷、倾斜现象。
2.2.2在使用过程中因重型车辆撞击造成侧平石的沉陷、倾斜、破損。
2.2.3由于侧平石成品质量问题,使用一定时间后出现裂缝等。
3.研究:根据病害,研究发生病害的原因,研究最佳处理方案,要做到对症下药,加强初期维修,把病害控制在最小程度,努力用最少养护经费,达到最佳的养护效果。
侧平石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更换。
沥青路面发现早期裂缝,分析裂缝产生原因,采用修路王对出现的裂缝及时进行修复,确保设施完好。
4.修补:及时修补、发现病害,及时修复、严防病害扩展,形成并发症。
4.1 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
4.1.1沥青路面裂缝的养护维修
沥青路面的裂缝有多种形式,应根据产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对于轻微且无变形的裂缝,可在高温季节采用喷洒沥青,撒料压入的方法处理,或进行小面积封层;在低温潮湿季节可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或采用热再生修路王加热裂缝处沥青面层,软化后扒松,加入适量沥青,拌匀,整平,碾压密实。
由于基层收缩引起的反射裂缝以及面层的温度收缩裂缝,缝宽在6毫米以内的可将缝隙刷干净、清除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的方法进行封堵;缝宽大于6毫米的,应剔除缝内杂物和松动的缝隙边缘,或沿裂缝开槽后进行清除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随即撒砂、扫匀,也可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封填。
对于大面积的网裂、龟裂,如因基层、土基的原因所引起的,应分析原因先处理土基或补强基层后再修复面层;如为面层老化或沥青性能不良的原因所引起的,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以下方法处治:
(1)层铺法或拌和法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布后再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以防止裂缝的反射。
(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3)沥青薄层罩面。
使用土工织物时,先用70%的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喷洒粘层油,用量一般为1.0~1.2千克/平方米,随即摊铺土工织物并用胶轮压路机碾压紧贴,然后铺筑沥青封层。
土工织物也可用作路面补强的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土工织物的铺设主要起加筋作用,因此应采用抗强度高、耐高温(其上热铺沥青面层)的聚酯加筋
网格。
为保证新旧沥青层的整体强度,加筋网格上铺筑的面层总厚度一般不得小于5厘米。
4.1.2沉陷的养护维修
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陷(如桥头引道沉陷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为消除事故隐患,增加行车舒适感,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必须及时组织维修。
维修一般采用加铺沥青层的方法,其设计及施工工艺如下:
(1)沉陷处理的设计:
当沉陷范围较大,需要部分路段进行维修处理时,为使修补后路面强度、纵横断面线形尽可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要求,一般应进行设计。
设计时一般考虑采用如下原则:
a.对全路面进行沉陷处理时,可根据各路段沉陷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
b.沉陷处理后的路面原则上按原路面设计标准要求恢复;
c.首先应主要考虑纵断面标高的调整,再兼顾横段面的调整;
d.为保证维修后的路面性能与原有结构一致,维修加铺的各层均按原有路面结构设计层处理。
(2)沉陷处理的施工工艺:
a.准备工作包括机具、材料准备,以及交通组织安排等。
b.测量放样按施工要求,在施工区域内给出各点的原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放置临时样桩。
c.铣刨与清扫按施工方格网标注的标高,对施工区域铺筑厚度不足4厘米的部位以及横缝接茬处用铣刨机进行铣刨,铣刨至厚4厘米。
铣刨铣刨部位形状应做成矩形,槽壁垂直,纵横边线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
铣刨后及时清除废料,清扫尘土,并装车运走。
d.喷洒粘层油在施工区域内均匀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槽壁可用油刷涂。
e.摊铺当面积较小时,可采用人工摊铺;当沉陷处范围较大时,一般要求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
f.碾压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保证新加铺层拘95%以上的密实度。
g.质量控制与检查应设有专职施工质量检查员,认真按各工序要求检查施工质量,做好检查记录,准确测量来料温度、摊铺温度、碾压前及碾压后终了温
度,严格控制混合料质量。
在摊铺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用水准仪检查各点虚铺高度,以确保其设计标高,并随时用3米直尺检查路面平整度,用挖取试样的方法测定其压实度,确保工程质量。
4.1.3车辙的养护维修
一般可采用瀝青混合料覆盖车辙并加铺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的方法。
如条件许可时,可用加热切割法铣刨或切削,然后参照沉陷处理的方法进行车辙部分的维修。
4.1.4坑槽的养护维修
路面坑槽尽量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修补。
修补作业具体做法如下:
(1)用切割机切除坑槽四边损坏部分;
(2)在修补范围内洒沥青粘层油;
(3)摊铺沥青混合料;
(4)整平、压实。
4.1.5路面拥包的维修
(1)属基层原因引起的、较严重的拥包,用挖补法先处理基层,然后再做面层。
(2)由面层引起的、较严重的拥包,在气温较高时,可用加热罩(器)烘烤发软后铲除,而后找补平顺,夯实后用烙铁烙平;或用铣刨机刨除拥包后再做面层。
(3)较轻微的拥包,已趋稳定,可在高温时直接铲除。
4.1.6路面波浪(搓板)的维修
(1)基层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挖除面层作补强后,再补面层。
(2)如面层与基层中间有夹层,应揭去面层,清除不稳定夹层,再将面层料掺加适当材料,炒拌后重铺面层。
(3)小面积波浪,可在波谷内填补沥青混合料,找平处治,起伏较大的,铲除波峰部分进行重铺。
总之,道路破损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养护维修以确保道路完好率,保证通行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