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分享课件PPT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非药物和非手术治疗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非药物和非手术治疗PPT课件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联合后凸成形术
结合两种技术的优点,既恢复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又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疼痛管理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可减轻疼痛。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因疼痛产生的焦 虑、抑郁情绪。
04 非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
原理
通过在骨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材料,恢复椎体高度和稳定性 ,缓解疼痛。
优点
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缺点
存在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骨折等风险。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理
01
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通过球囊扩张等技术进一步恢复椎体
高度和生理曲度。
优点
向患者解释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原因、症状、诊 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预防措施
教育患者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
3
骨折风险评估
指导患者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了解自身骨折风险 ,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康复期生活指导
疼痛管理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评估和管理疼痛,包括使用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缓 解疼痛。
02 03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可表现为腰背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但患者常有低热、盗 汗等结核中毒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需与骨质疏 松性椎体骨折相鉴别。
脊柱化脓性感染
脊柱化脓性感染也可表现为腰背痛和活动受限,但患者常有高热、寒战 等感染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需与骨质疏松性椎 体骨折相鉴别。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pt课件

OVCF的鉴别诊断
• ④老年性驼背:多见长期承重、蹲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 老年人;常累及胸椎中下段椎体;多个受累椎体呈楔形, 但整个脊柱保持完整;椎体前缘硬化,纤维变性,前缘 骨质融合。 • 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骨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致破骨细胞增加,加快骨吸收,引起纤维性骨炎,造成 椎体楔合。
2.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好发于髋骨及脊柱的胸、腰段;
3. 在OP骨折中,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率最高;北京50 岁 以上妇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是15%,而到80 岁以后增加 至37 %。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是L2、 T11和L3。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正常人的椎体主要由小梁骨
构成,它们纵横交错形成椎体的
初级结构。当外力作用于脊柱时,产生压缩力通过椎间盘传导
到椎体终板,由小梁骨中心向四
周扩散,在椎体内部形成应力, 一旦应力超过小梁骨能承受的强度,小梁骨的结构就会破坏, 失去稳定性,局部的裂隙进一步发展就会发生椎体骨折。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小梁骨的机械强度与椎体表面密度的平方成正相关。 另外,小梁骨的强度也与其组织形态结构有关,包括小梁
骨的排列方向、连接方式、粗细、数量以及小梁骨的间隙。
随着衰老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 小梁骨的形态结构也受到影响。在一定的压缩力作用下, 小梁骨结构失稳,出现局部碎裂继而发生骨折。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腰背部疼痛为OVCF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就诊 的主要原因。 (1) 急性期:骨折后,大部分患者腰背部出现急性疼 痛,疼痛部位即伤椎处,翻身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至不能 翻身,不敢下床。大多数患者腰背痛在翻身及起床时疼痛 加重,可能为脊柱屈伸时骨折处不稳定,组织水肿造成的 疼痛。 (2) 慢性期:部分患者早期短暂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 即下床负重活动,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还有 部分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虽长期卧床,但骨强度及密度难 以迅速提高,骨质疏松存在,骨折不断发生,此类患者多 长期存在慢性腰背痛。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ppt课件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ppt课件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金标准 (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XA 测量的结果。) 其他方法: 都是参考和不确定标准
➢ 单光子(SPA) ➢ 单能X线(SXA) ➢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 外周骨定量CT ➢ 定量超声检测
12
其它评忌症
相对禁忌症: 与椎体压缩无关的神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 脊柱骨折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肿瘤侵入硬膜外腔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弥漫性腰背痛,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均不能确定致痛椎体 椎体后壁骨质破坏或不完整者 椎体压缩程度大于80%,确实无安全穿刺入路者 体质虚弱,不能较长时间俯卧而难以难受手术者
脊柱后凸 (驼背)
50岁 更年期
55岁以上
绝经后期
75岁以上 驼背
出现血管舒缩症状 脊柱骨折危险性高于其它类型骨折 髋骨骨折危险性高
15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 加,日常活动中由轻微损伤即可造成脆性骨折,而骨质疏松椎 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其最常见的骨折。 好发于脊柱的胸腰段,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 是L2、T11和L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的治疗
1
定义与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WHO)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脆性骨折为 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原发型
骨质疏松
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 年内 ②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一般指老人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38
唑来膦酸的安全性
给药步骤及注意事项
使用前 • 检查肾功能:确保肌酐清除率 ≥35mL/分钟 ; • 检查血钙:低钙血症患者需要先进性血钙纠 正;血钙>2.13mmoL/L • 检查心电图:除外严重房颤人群;

(医学课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PT幻灯片
15
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C 形臂机X线定位下找到伤椎的椎弓根在皮肤上的投影点。再用穿 刺针经皮钻入伤椎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抽出内芯,将聚甲 基丙烯酸酯(PMMA)骨水泥调和至糊状,在监视下用推注器从穿 刺针缓慢注入椎体内。当骨水泥达到椎体后壁显影时,立即停止 注射,骨水泥一般注射4-6 ml。透视检测骨水泥的填注情况, 待其良好完整后拔出穿刺针,敷贴消毒,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 程持续约30分钟。
解剖结构
9
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定义: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
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为多见。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发生率约65﹪
正常
双凹
楔形变
塌陷10
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12椎体 腰2椎体
李某,女,76岁,T12、L2椎体压缩性骨折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比较
术式
项目 麻醉方式
椎体成型术
局麻(安全)
手术时间 适应症
下床时间
30--45分钟 广泛(压缩性骨折、肿瘤等)
24--48h
传统手术
全麻(风险大) 2—3小时
主要适用于骨折 术后4周
止痛起效时间 手术切口 住院时间 出血量 住院费用
术后即起效 1—2cm 3—5天 5-10ml
0.6万—1.2万
发 病 情 况
4
一、骨质疏松症
病因
1
2
3
4
内分泌因素 营养不足
老年人性激素 水平逐渐下降、 女性过早停经 雌激素缺乏等。
营养物质摄入过 少,没有足够的 原料,造不出坚 硬的骨骼。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
• 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与体位关 系密切,最典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和某种体 位的静息痛
• 低骨量全身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长 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
双重镇痛作用机理使降钙素对多种类型的代谢性 骨病疼痛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伤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骨科教学查房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的护理课件PPT

骨科教学查房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的护理课件PPT

功能锻炼
1、术日可行踝泵运动
2、股四头肌
A、平躺于床上,在右腿膝 下放一个捲紧的毛巾。 B、2.用膝后部顶压毛巾, 此时应感到大腿前方肌肉 (股四头肌)用力绷紧。维 持此姿势10秒,放鬆肌肉。 C.重複动作10下,再换左腿 重複动作,每天3回。
3、手术后第一起可 行直腿抬高
1、平躺于床上,双手放 于胸前,两腿保持膝关 节伸直。
1、鼓励深呼吸、做有效的咳嗽动作。 3、使用便盆,不要硬塞 。 2、慢慢抬高右腿,在高处停留10秒后慢慢放下。 损伤并产生相应症状、运动和各项功能
密盖息(鲑鱼降钙素) ID:8 入院时间:2016年12月5日
参考文献:Data from Riggs BL, Melton LJ III Bone 2007;17(suppl 5):505S-511S; Riggs BL, Melton LJ III N Engl J Med 1986;314(26):1676-1785; Heart and Stroke Facts:1996 Statistical Supplement,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ancer Facts & Figures-1996,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时,要保持受伤的局部固定,不弯曲,不扭转,用手扶着患者的肩部和髋部同时翻动,防止腰部扭伤。
脊柱无侧弯,胸腰段压痛、叩痛明显,伴活动受限,双下肢抬高试验阴性。
姓名:候莲花 性别:女 年龄:73岁
2006年美国估计(新病例,所有年龄的女性)
四、术前护理问题—自理能力缺乏
1、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 2、骨质疏松
四、术前护理问题—躯体移位障碍
美国每年估计(女性,>29岁)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ppt课件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
⑴ 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骨折 ⑵ 胸背、腰背疼痛不严重 ⑶ 一般不出现神经损伤 ⑷ 脊柱存在骨质疏松等病理改变 ⑸ 就诊率低,漏诊率高
5
F,61y。正常腰
6
F,63岁,正常腰
7
新鲜、陈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定义
大多数临床专科医师倾向于认为:新鲜 骨折定义在伤后4~6周内较合适。
原发性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与成人椎体缺血性坏死
1
原发性骨质疏松概述
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女性居多,有报道约占69.2%,提示绝经后 骨质疏松占比例较大 。
据北京、上海等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 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女40%~ 50%,男20%,据此推测,我国的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的发病率应该很高。
28
成人椎体缺血性坏死
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并发症 常见于骨质疏松和使用皮质激素患者 病理:骨折后未进行适当固定和休息,
受压缩椎体血供难以重建,最终发生 坏死并可形成含液或/和气体的空洞
29
MRI表现 受累椎体变形变扁 椎体前部出现液性或/气体信号
30
F,64Y。
31
F,92Y。
32
33
16
F, 62Y
F,67Y。 17
F,74Y。
18
F,65Y。 19
M,80Y。 20
压缩椎体的分布 以胸腰段交界处椎体多见,多为单个椎
体压缩,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也可发生
21
F,80Y。 22
F,65Y。 23
椎间盘变化 椎间盘一般无异常 多表现为椎间盘高度增加 可有椎间盘变性膨出 个别椎间盘T2出现高信号
有本专业作者定义: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后6周内为新鲜骨折(急性期),>6周为陈 旧骨折。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ppt课件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ppt课件
10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和处理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和处理PPT课件
12
影像学检查
13
根据X线平片就可以对脊柱椎体骨 折做出诊断
CT、MRI有辅助诊断作用
14
骨质疏松及骨折 X线表现
15
(1)骨的透光度变化
重要标志,但敏感性较低、影响因素多 (当骨量减少达到30%-50%时才能显示)
表现: 普遍性密度减少(随骨质疏松严重程 度增加而增加) “画框样”椎体---椎体透光度与上、下终 板皮质成分的反差明显的增加。
17
1-12 mos 4-15 mos 3年以上 10年以上
? 6 mos 6 mos 2-42 mos 3 mos 12 mos
93% 100% 90% 90% 78% 88% 90% 95%
67% 76%
无 无 2例肋骨骨折 1例肋神经疼 无 11例渗漏 1例渗漏至 1例神经炎 2例渗漏 20%渗漏
28
功能锻炼:
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后凸畸 形和缓解疼痛。
宜在伤后二周开始,逐步加强 方法:“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
“燕飞法”等
29
(三) 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治疗安全性显著 提高,外科手术和介入治 疗因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30
手术适应证为:
① 全身情况好能耐受手术; ② 年龄相对较小,要求早日下床活动; ③ 骨质疏松不严重,椎骨对螺纹钉有较
在与这些疾病鉴别时,需注意做全面 的检查,必要时可取局部的活检。
22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治疗
23
(一)综合治疗
预防骨折的发生及对症处理 支持疗法 抗骨质疏松治疗 手术或介入治疗
24
2019/11/26
25
(二)椎体骨折非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分享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分享

术前
术后3天
治疗
在骨质疏松骨折外科治疗的同时, 特别强调积极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
治疗
2.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
•口服:钙剂、活性维生素D3 •肌注:密盖息针剂 •静脉:密固达
治疗
3. 基础治疗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摄入富含维生素 D、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 衡膳食 •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 例分享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双能X线的测定值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T> -1
正常
-2.5 <T< -1 骨量低下
T< -2.5
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测(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
测量任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
术后随访:
随访
术后12个月
小结
•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由此带来的骨质疏松性骨 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 骨折发生后,将给老年患者带来十分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 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在骨质疏松骨折外科治疗的同时,应特别强调骨质疏松症 的积极治疗
感谢聆听!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正常

椎体压缩性骨折课件

椎体压缩性骨折课件

24
Company name
影像资料
Click to edit your title
25
Company name
影像资料
Click to edit your title
26
Company name
影像资料
Click to edit your title
27
Company name
影像资料
Click to edit your title
12
Company name
影像资料
Click to edit your title
13
Company name
影像资料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东部 西部 北部
Click to edit your title
14
Company name
2
3
4
42
Company name
小结:
MRI是目前诊断椎体压缩骨折较好的检查 手段。 诊断椎体压缩骨折时一定要结合生化检查 ,特别要注意多发性骨髓瘤等病理骨折。
手术治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生物力学、生活质量)
43
Company name
文献:
椎体压缩骨折对脊柱的影响:重心前移, 椎体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步行缓慢,肌 肉疲劳,易摔倒骨折,再次椎体骨折, (1个椎体骨折后其他椎体骨折率增加3倍) 椎体压缩骨折对机体的影响:死亡率增加 23%。 椎体高度压缩65%-70%考虑为手术禁 忌。 疼痛的缓解,对骨质疏松骨折有效率90%, 肿瘤有效率50%。
28
Company name
影像资料

压缩性骨折病例分析课件PPT

压缩性骨折病例分析课件PPT
病例分析
xx 脊柱外科一病区
患者XX
性别:女
年龄:79岁
入院日期:2018-1-17
主诉:腰痛伴活动受限2天
现病史: 患者2天前起床时突感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无下肢麻木、
疼痛及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症状,在家卧床休息两天无明显缓解,来 我院门诊行腰椎X线检查示:T12、L1腰椎压缩性骨折。遂以“脊柱压缩性 骨折”收入我科。
性骨折。
C臂定位T10椎体两侧椎弓根,并在体表标记,于T10两侧椎弓根体表定位处用小刀切开皮肤约0.
缺点:卧床休息可加速骨量流失,加重骨质疏松;
主诉:腰痛伴活动受限2天
C臂定位T10椎体两侧椎弓根,并在体表标记,于T10两侧椎弓根体表定位处用小刀切开皮肤约0.
2、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MRI胸腰椎检查
性骨折。
2.抑制骨吸收药物:降钙素;雌激素类;双磷酸盐
C臂定位T10椎体两侧椎弓根,并在体表标记,于T10两侧椎弓根体表定位处用小刀切开皮肤约0.
术后恢复情况
经两侧椎弓根通道共植入约6ml骨水泥,再次透视见T10椎体内骨水泥填充满意,椎体高度恢复可,待水泥凝固后拔出通道,穿刺点无菌敷料覆盖。
诊断
3.促进成骨药物: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甲状旁腺激素及类化合
治疗方案选择
体格检查:T10-L1棘突及棘旁压痛,余无特殊。
重度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
T12、L1椎体陈旧性骨折;
缺点:神经、血管损伤。
2月20号,患者再次因腰痛伴活动受限4天入院。无明 显诱因。行X线检查
胸10椎体压缩 性骨折成形术 后;胸12椎体 压缩性骨折; 腰1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退行性 病变。
X线腰椎正侧位
C臂定位T10椎体两侧椎弓根,并在体表标记,于T10两侧椎弓根体表定位处用小刀切开皮肤约0. 入院后完善X线、MRI、胸片、心电图及血常规、肝肾糖电解质等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Ray
MRI
CT
治疗
1. 经皮椎体成形术 2.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 3. 基础治疗
治疗
1.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
1.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前
术后3天
治疗
在骨质疏松骨折外科治疗的同时, 特别强调积极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
治疗
2. 抗骨质疏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的应用
•口服:钙剂、活性维生素D3 •肌注:密盖息针剂 •静脉:密固达
治疗
3. 基础治疗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摄入富含维生素 D、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 衡膳食 •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术后随访:
随访
术后12个月
小结
•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由此带来的骨质疏松性骨 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 骨折发生后,将给老年患者带来十分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 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 特征:骨量下降,及由于骨量下降而导致的非创伤性骨折。 • 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 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 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双能X线的测定值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 在骨质疏松骨折外科治疗的同时,应特别强调骨质疏松症 的积极治疗
感谢聆听!
刚才的发言,如 有不当之处请多指
正。谢谢大家!
18
T> -1
正常
-2.5 <T< -1 骨量低下
T< -2.5
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测(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
测量任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
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正常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
病例分享
患者朱XX,女性,60Y,以“腰部疼 痛7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积极完善 相关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