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c97ad3567ec102de2bd89c9.png)
尺度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人们认为尺度代表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量度[1]。从本质上来说,尺度是自然界所固有的特征,然而,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兴趣,生态学家对尺度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如尺度还可以是用于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时间或空间单位,或者是由时间或空间范围决定的一种格局变化等[21-22]。
专家系统分类也属于人工智能分支,由用户界面、推理器和知识库组成。专家分析方法和经验被事先输入到知识库中,据此对待分类影像地物的多种属性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最终确定地物类型。有学者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影像特征,建立起遥感专家分类决策模型库,实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的自动分类提取[13]。专家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推理机制进行,因此要充分发挥专家系统的推理判断能力,数据翔实的专家知识库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建立专家分类系统的难点。
1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1景观分类
景观组分和要素在景观中是不均匀分布的,从而构成不同的景观生态类型[8],具有异质性;同时,景观在自然界中不同尺度上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容,具有等级性。正是由于景观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和等级性,使建立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景观分类是景观格局及其动态过程研究的基础,景观异质性则是景观分类的基础。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每一个景观类型是相对均质的,其内部组成和结构具有相对一致性。在景观分类过程中通常将具有显著异质性的部分确定为不同的景观或景观要素类型,而将相对均质的部分确定为相同的景观或景观要素。如在区域尺度上,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通常可以划分为森林、灌丛、草地、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以及水域这几种主要类型。土地利用分类对景观格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对同一景观采取不同分类方案能够产生不同景观格局,但其影响机制目前尚不清楚[9],这也是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时空格局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ba2d0b02020740be1e9ba6.png)
摘 要 :以 研 究 区 1 9 9 1年 及 1 9 9 9年 的 L n st ad a TM 假 彩 色 合 成 影 像 为 原 始 数 据 ,通 过 G S软 件 的辅 助 并 结 合 地 面 - I
收 稿 日期 :2 0 0 0 6— 6—2 9
基 金 项 目 :中 国 博 士后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0 33 4 3 20 0 3 8 )
作 者简 介 :彭
通 讯作 者 :魏
月 (9 8 ) 1 7 一 ,男 ,湖南 湘 西人 ,硕 士 研 究 生 ,主 要从 事 景观 生 态 学 研 究
20 0 7年 4月
A p . 2 07 r 0
文 章编 号 :1 0 5 7 f0 70 —0 6 0 0 0— 4 12 0 )2 0 5— 5
鼎 湖 山 自然保 护 区森 林 景 观 时空格 局 变化 研 究
彭 月 , 魏 虹 , 朱 韦 , 田 晓锋 , 熊春 妮
林、 灌丛 和其 它林地 .
2 研 究 方 法 和 路 线
本文 以研究 区域 1 9 9 1年和 1 9 9 9年 的 TM 影像 为基 础数 据 , 合研 究 区域 的地 形 图 、 M 数 据 、 结 DE 土地 利用 数据 、行政 图以及 有关 的文 字资料 ,根据 制定 的景 观 分类 系统 ,在 E D MAGE 8 6、 R AS I . ARC E VI W 3 2、AR G S9 0等软件 的支 持下 , . C I . 编制 了本 区域 的 景 观类 型 图 ( 图 1 如 ,景 观 分 为 :常 绿 阔 叶林 、针 叶 林 、 阔混交林 、 丛 、 他林地 、 针 灌 其 非林 地 和水域 7 ) 类 .然后 利用 F AG TA . R S TS3 3软件 包和 AR VI W C E 3 2软 件进行 空 间数 据计 算 ,最后选 取其 中具 有代 表性 的格局 指数 对景 观格局 进行 分析. .
秦岭森林景观研究现状与展望
![秦岭森林景观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1efa4df3186bceb19e8bb36.png)
观 合 理 开 发 也 就应 运 而生 。秦 岭 山地 紧 挨 西 安 , 在满 足
广 大 游 人 观 光 的 同 时 注 重 生 态 环 境 以 及 景 观 可 持 续 经 营, 因此 合 理 开 发 森 林 景 观 至 关 重 要 。 目前 , 于 秦 岭 关 山地 森 林 景 观 生 态 评 价 以及 规 划 和 改 造 成 为 秦 岭 森 林 景 观 研 究 热 点 问题 。 张志 诚 针 对 秦 岭 森 林 公 园规 划 提 出了 一 些 可 实施 建 议 , 规 划 设 计 上 要 保 存 自然 , 从 强 化 整 体 , 计 精 细 。张 改 霞 等 针 对 黄 柏 塬 地 区 大 熊 设 猫 分 布 区的 森林 资 源 、 观 资 源 进 行 描 述 , 学 评 价 大 景 科 熊 猫 生 存 空 间 状 况 。杨 新 军 。等 将 秦 岭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划 分 为 森 林 、 地 和 水 体 3类 , 进 行 了分 类 评 价 和 综 山 并 合 评 价 , 提 出 了针 对 生 态 旅 游 开 发 的生 物 资 源 、 观 并 景
度 、 观 评 价 、 观 尺度 等方 面 开展 相 应 研 究 ] 景 景 “。
秦 岭 山 地 作 为 黄 河 水 系 与 长 江水 系 的分 水 岭 , 贯 横 中 国 中部 , 中 国南 北 气 候 的 分 界 线 , 地 区 的森 林 景 是 该
观 是 中 国森 林 景 观 的 重 要 组成 部分 , 以秦 岭 山地 森 林 所
2 2 秦 岭森 林景观 生态 评价 、 . 规划及 改造 研究 随 着 经 济 高 速 发 展 , 活 水 平 日益 提 高 , 们 在 追 生 人
求 物 质 基 础 同 时也 逐 步重 视 精 神 需 求 , 能 够 亲 近 大 自 人 然 , 受 大 自然 已经 成 为 大 多 数 城 市 人 的梦 想 , 林 景 感 森
长白山天然林景观地形分异格局的研究
![长白山天然林景观地形分异格局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4c29d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0.png)
长白山天然林景观地形分异格局的研究岳刚;杨华;亢新刚;沈林;周蔚【摘要】在ArcGIS支持下,利用研究区2007年的林相图,结合二类调查资料以及IKONOS数据进行景观制图,并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的各地形因子分布图进行图层叠加统计,分析吉林省金沟岭林场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的分异特征及其变化成因,为长白山天然林景观的功能区划和分类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人工景观的高程分异特征相近,峰值出现在600~700m海拔,自然景观则出现在700~800m之间; (2)人工景观主要分布在0°~5°坡度,而自然景观的曲线峰值比人工景观高出一个坡度级; (3)人工景观主要分布在平坡地区,而自然景观的坡度分异特征不明显.林区景观地形分异格局是地形因子和人为干扰的综合影响的结果.高程和坡向是形成林区景观分异的主要因素,而坡度则成为景观分异的第二位影响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林业政策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林区地形分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自然恢复过程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With the support of the ArcGIS, by using the stock map of the studying area taken in 2007 and combining the second survey information with IKONOS satellite images, the mapping of landscapes of the area was conducted, then the landscape map and topographic factor maps extracted by DEM were used to make layer overlay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variation pattern of different landscape types along the topographic gradients and the causes of formation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function division and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of Changbai mountain' s natural forest landsca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artificial landscapes were similar in characteristics of altitude, the artificial landscape' s peak valuesappeared in 600 ~ 700 meters above sea-level, the natural landscapes appeared between in 700 ~ 800 meters; (2) the artificial landscapes mainly distributed with a slope degree of 0° ~ 5° , the natural landscapes had a higher slope class(more steeply) than the artificial landscapes; (3) the artificial landscapes mainly distributed at the zone of flat slope, while the distribution variation pattern of different landscape types along the slope was not obvious; topographic variation pattern of the landscape distribution was the result of terrain factors and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the elevation and slope aspect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 forming the landscape differences, and the slope aspect was the second influencing factors. Since 1960s, the transitions of forestry policies and management we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in changing topographic variation pattern of landscape distribution, and the natural recovery process has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9【总页数】5页(P114-118)【关键词】天然林景观格局;地形因子;人为干扰;自然恢复;长白山【作者】岳刚;杨华;亢新刚;沈林;周蔚【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大尺度上地形地貌为景观格局的形成提供了物理模板,地形因子决定景观在大范围内的空间异质性[1]。
典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区近20年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典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区近20年景观格局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88ae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a.png)
典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区近20年景观格局变化研究黄星;王薛平;许晓东;刘志彦【期刊名称】《区域治理》【年(卷),期】2024()10【摘要】本研究以典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区——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油山镇为研究区域,利用2002 年、2012 年和 2022 年的三期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遥感)和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域不同时期景观类型的分布以及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面积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从 2002 年到 2022年,建设用地、农田和水域面积均呈现净增长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农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森林面积净减少。
从 2002 年到 2012 年,研究区域景观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农田、森林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
而从 2012 年到2022 年,研究区域景观类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农田和森林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
【总页数】3页(P0142-0144)【作者】黄星;王薛平;许晓东;刘志彦【作者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01【相关文献】1.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现场交流推进会议提出——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精品工程建设美丽龙江2.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资金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资金绩效考评办法》的通知3.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指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技术逻辑解读4.《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解读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指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技术逻辑解读5.太湖流域上游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以高淳、宜兴及金坛典型生态退化区修复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71de21647d27284a735101.png)
基 金项 目: 福建省 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o 90O 3 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 师基金资助项 目( 00 1 ) 2 0 J54 ); 2 10 9 。 作者简介 : 胡欣欣( 9 2 , , 18 一) 女 实验师, 博士, 从事计算机技术在林业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Ab t a t h o e t a d c p a tr fL n qs a t n l N t r e e v s a ay e y u i g l d c p n ie ,s c s s r c :T e f r s l s a e p t n o o g ih Nai a a u R s r e wa n e n o e n lz d b sn a s a e i d c s u h a n p th a e ,p t hp r tr n mb ro a c fa t i n in, e a ain i d x o n n e i d x,a d S n h c e ac - ac r a ac e mee , u e p th, r ca d me s i f l o s p rt n e ,d mia c e o n n O o ,w h w r c lu i e ltd u d rt e ln s a t c u u n i t e s f a e h e r s lss o e h tb a —e v d,p n d b mb o w r i a d ae n e h a d c p s u t r q a t ai ot r .T u t h w d t a r d l a e e r e t v w e e ie a a o e man l n - n e s a e sye f h ee e h y as e e l d t e d s i u in o e a a ,t ep r tr ,a d t e n mb r fp th w r e n - c p tl so e rs r .T e lor v ae h it b t f h r s h e mee s n h u e ac e v r u e t v r o t e i o e y v r y n d p e e td t a eb o d la e d c p a h s o l ae n d t a sfa me tt n d g e d p th s p r - e l ,a r s n e h t h r a — v d l s a e W t e mo t mpi td,a h ti r g na i e r e a ac e a a i t e n a s c c t o n t n d ge e e f r o e ,b t o - o d l d c p d e o o c ln s a e w r ih r i e re w r a l l w r u n w o a s a a c n mi a d c p e e h g e .Me w i ,t e n iae h t h — o i y n n e n n a hl e h y id c td t a e r t e s r e h d a h g r d mia c e a ih p o n e,u e e a d c p it b t n a d a l w dv r i n t e w o e v e n n v n l n s a d s u i o i est o h h l . e i r o n y
景观格局对森林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景观格局对森林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cb53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8.png)
景观格局对森林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植被的多样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景观格局在森林植被多样性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景观格局是指由不同空间单元所组成的整体生态格局,包括空间分布和分布的形状等多个方面。
景观格局的改变对森林植被多样性会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景观格局对森林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首先,景观格局会影响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一些研究表明,当景观格局变得破碎、分散或随机时,其物种多样性也会降低。
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物种难以在各自的生境中进行繁衍和扩散,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而当景观格局更加连续、有序或规则时,物种的多样性也会增加,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生境中,物种可以更好地扩散和繁殖。
其次,景观格局还会影响森林植被的生态系统功能。
不同的景观格局会产生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如碳汇、水文服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等。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景观格局,选择合适的森林植被类型和管理方式,以满足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
此外,景观格局也会影响森林植被与物种相互作用的质量和数量。
例如,当景观格局变得破碎、分散或随机时,某些物种的生境可能会消失或受到破坏,导致生物互动出现障碍。
而当景观格局更加连续、有序或规则时,生物互动更加顺畅,使得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紧密。
最后,森林植被的多样性还会间接地受到景观格局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景观格局可以影响植被与环境的适应和响应能力,从而对森林植被的多样性产生影响。
该研究发现,当景观格局更加连续和规则时,森林植被的增长速度和幸存率也更高,这有助于维护森林植被的多样性。
总体而言,景观格局对森林植被多样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也非常显著。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植被多样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景观格局和管理方式,以平衡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当代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05bca0b6866fb84ae55c8d6f.png)
景观生态学是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而出现 的,最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而后在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 视起来。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景观,通过物质流、 能量流、信息流以及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从而对 景观的内部功能和空间结构进行阐述和分析,推动各 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的交换,实现资源利用的平衡, 通常应用在生态系统管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 领域上等。 1 景观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绿化
现代园艺
2019 年第 17 期
当代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超越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景观生态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门新兴的环保学 科,也是当代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现阶段各国环保技术水平的增强,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地提升,从科学和实践问 题的导向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并使得当代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就景观生态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展望进行研究,旨 在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景观生态学经过现代科技的介入实现了新的发 展,景观生态学同地理等学科交叉应用,可以采用现代 高科技的探测技术对某一区域的生态系统进行探测, 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区域保护的策略,首先 通过对区域的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价,然后就景观学中 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和健康。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有关地理学刊物上 发表的介绍和研究国外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概念、研究 方法和研究成果等资料,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 大量的研究文献。景观生态学本身是一门涉及地理学 科的研究领域,因此在研究上与其他科目的交叉研究, 从不同的研究立场和角度出发,能够探索出不一样的 景观生态观点,对环境保护起到促进的作用。
中国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中国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9dc4c6d27d3240c8447efb7.png)
・0 ・ 2 9
中国森林 景观生态学研 究进展
黄 桐 毅 骆 有庆 宗 世 祥 ( 京林 业 大 学省 部 共 建 森 林培 育 与保 护 教 育部 重 点 实验 室 , 京 10 8 ) 北 北 0 0 3
摘 要 : 文简要回顾 了国内外景观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 本 并指 明森林景观是其 中重要 的研 究对象。 森林景观动 态、 从 森林景观干扰和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三个方面, 综述我 国森林景观 生态学的பைடு நூலகம்究现状 , 并明确 了各领 域的发展 方向。分析 了我 国在森林景观 生态学 研究 中存在 的问题 : 森林景观的基础性研 究不足 、 究 系统性 不强, 研 方法相 对落后 、 研究质、 量有限 。 出了今后一定时期 内中国森林景观 提 生 态研 究 面临 的 主要 挑 战和 应 当重 点 开展 的研 究 工作 。 关键词 : 森林景观 ; 发展现状 ; 存在 问题 ; 望 展
龄结 构 、 间结 构 ,揭 示 森 林 镶 嵌 体 动 态 。 这 反 映 出对 森 林 动 态 变 空 1 言 (nr d cin) 前 I o ut t o 景 观 生 态 学 是 现 代 生 态 学 的 一 个 年 轻 分 支 ,是 具 有 实 用 意 义 化格 局 与 过 程 新 的理 解 ,促 进 了研 究 工 作 向 多 尺 度 综 合 研 究 发 展 , 和广 阔发 展 前 景 的 新 兴 学 科 。景 观生 态 学 的 定 义 是 : 研 究 景 观 的 使镶嵌稳态学说为更多的人 所接受。从群落梯度分析 、 ” 排序进一步 结构 、 功能 和变化 的科学 ”】 _ 由于对空间异 质性 和尺度 的强调 , l , 使 发展 到对群落 中异质嵌块 和空 间异 质性,成 为进 一步应用 景观生 研 得一 系列新概 念和新理论 、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遥感 和地理信息 系 态 学 原 理 和 方 法 , 究景 观格 局 及 其 动 态 的 起 点 和 基础 。 32森林 景 观 干扰 研 究 . 统技术手段以及动态模拟途径在其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 使景 观生 态 学 取得 了 1新 月 异 的 发 展 。 3 在生 态学 中, 干扰是 指发生在 一定地理 位置上 , 对生态 系统结 森林景观 始终 是景观生态 学的重要研 究对象 ,一些研 究成果 构造成直接损伤 的、 非连续性 的物理作用 或时间 。 对森林景观而 已经对林学 的发展产生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许多新思想 、 新观点 、 新 言 , 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来源,对其斑块 空间异质性 的研究必 在 林 范 方 法 都 是 在森 林 景 观 生 态研 究成 果 的基 础 上 形 成 和 发 展起 来 的 。 正 然 与 干 扰 研 究 相 联 系 。 众 多 干扰 因子 中 , 火 的研 究 最 为 透 彻 , 如 森 林 种 群 、 落 和 生 态 系 统 生 态 学 研 究 ,始 终 推 动着 林 学 学 科 的 兆飞 , 群 徐化 成等【等对 大兴安岭原始兴安 落 叶松林 区景观格局与动 - 6 1 发 展 一 样 , 观 生 态 学 的原 理 和 方 法 也 必 将 成 为 推 动 林 学 发 展 的 态 的研究 ,在利用航片资料对 该地 区景观格 局及其动态进 行研究 景 重 要 理论 支 柱 。 时 , 影 响 森 林 景 观 格 局 及 异 质 性 的 林 火 干 扰 与 景 观 格 局 动 态 相 联 将 2国 内外 景 观 生 态 学 源 起 ( h r i fa ra n o 系 , 主要分析 了景观组成结构 、 T e oi n o bo d a d d — gs 并 年龄结构和粒级结构及其变化 。 L 孑 me t n s a e e oo y) si l d c p c l ca g 繁 化 I 究 了 地 形 对 大 兴 安 岭 火 迹 地 森 林 景 观 格 局 的 影 响 , 现 坡 】 研 发 海 外 的景 观 生 态学 研 究 可 分 为 欧 洲 和 北 美两 大学 派 。 由于 深 厚 度和海拔是主要影响 因子 ; 王绪高【应用 L N I ・ 8 1 A DS模 拟大兴安岭图 的人 文传 统 和 景 观 与人 类 活 动 的长 期 相 互 作 用 , 洲 学 派 将 景 观 生 强林 业 局 森 林 景 观 18 年 特 大 火 灾 后 , 不 同 的火 干 扰 条 件 和 不 欧 97 在 态学视为土地评估和规划应用科学的一部分日 另一方面 , 。 由于起步 同人工更新方式模拟方案下 3 0年 的动态 变化 , 0 随后 刘志华 运用 】 较 晚 和 自然 景 观 受 人 为 干 预 较少 的 特 点 , 美 学 派 更 注 重 ” 观 空 L N I 北 景 A D S模拟大兴安 岭 5 O年严 格控火政策对林 区景观和火灾 发生 间结 构 与 生 态 系统 间 能 量 、 质 和 物 种 流 ” 间 的关 系 , F r a 几率 的影 响, 物 之 而 om n 发现灭火政策延长火烧 轮回期 , 火烧次数减少 , 灾难性 和 G do[ o rn 发展 的斑块 一廊道 一基底模式 提供 了一个 系统 的概 念 火灾发生 的机率增高 , ” 并提 出了应对措施 。从 火干扰过程与森林 景 构架 , 加速了景观生态学在北美 以至全球 的发展。辽阔的幅员和类 观异质性 的相互作 用 , 到对林 火发生周期 和行为的预测 , 在众 多森 型各异的森林 生态 系统 , 使得森林景 观研究在一开始 就成 为北美 景 林 景 观 研 究 者 的努 力 下 , 好 地 揭 示 了大 兴 安 岭地 区林 火 干 扰 的规 较 观 生 态 学 研究 的重 要 内容 。 律。 我 国 的景 观生 态 研 究 是 从 2 世 纪 8 年 代 初 大量 介 绍 景 观 生 O 0 33 城 市 森林 景 观格 局 与过 程 的研 究 . 态 学 概 念 、 论 和 方 法 开 始 的 , 伯 杰 , 笃 昌 l李 哈 滨 和 理 傅 陈 , 2 0世 纪 6 代 以来 ,由于 世 界 上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经 济 繁 荣 而 城 0年 Faki ̄ 肖笃 宁 人 纷 纷 撰 文 , 绍 景 观 生 态 学 概 念 和 方 法 。 随 市 环 境 相 对 恶 化 , 多科 学 家 提 出 发 展 城 市 森 林 。北 美 是 现 代 城 市 rnl t n, 等 介 许 后 , 量 有 关 城 市 景 观 、 业 景 观 以及 景 观 格 局 分 析 和 模 型 方 面 的 森 林 的 发 源 地 , 拿 大 多伦 多大 学 的 Ei Jr ne 授 在 16 大 农 加 r o e sn教 k g 9 5年 研 究 论 文 也陆 续 发 表 。 提出” 城市森林并非仅指对城市树 木的管理,而是指对 受城市居 民 3国 内森 林 景 观 生 态 学 研 究 进 展 (h e e p n o o 影 响 和 利 用 的整 个 地 区 所 有 树 木 的管 理 ” 城 市 森 林 景 观 格 局 与 T e d v l me t fd — o 。 me t oe tln s a e e oo y ) si frs a d c p c lg c 过程是指城 市森林 景观格局 演变 过程以及与城 市森林相关 的多种 由 于 我 国疆 域 广 袤 , 林 多 样 , 且 在 大 型 防 护 林 体 系 建 设 、 森 并 大 生态 学过程 。 于多种生态学过程 , 基 城市森林不仅具有释氧固碳 、 净 农业 、农林 复合经 营 、生态 经济 等方 面的研究 工作有雄厚 的基础 , 化大气 、 吸收污染物 、 降低 噪音 、 游憩休 闲等功能 , 而且在城 市气 候 给森 林 景 观 生 态 学 发 展提 供 了广 阔 的天 地 , 然 我 国在 2 世 纪 8 调节 、 解 热 岛 效 应 、 土 保 持 、 持 生 物 多 样 性 和 生 态 安 全 等 方 面 虽 0 0 缓 水 维 年代 才 出现 对 景 观 生 态 学 概 念 、 论 和 方 法 的 大 量 介 绍 , 经 过 短 发 挥 重 要 的作 用 I 5 理 但 2 】 。 短 2 多 年 的发 展 ,我 国 的森 林 景 观 生 态 学 的概 念 、 理 、 究 方 法 0 原 研 331 城 市森 林 的景 观 格 局 分 析 .. 已有 了很 大 的深 化 和改 进 ,并 取 得 了 一定 的研 究 成 果 , 分 显示 了 充 近年来 , 我国已进行 了大量城市森林景观格局 的分析研究, 依据 我 国在 森林 景 观 生态 研 究 方 面 的 实 力 。 国景 观 生 态 学 的 主 要研 究 研 究 地 的 不 同 可 分 为 两 大 类 。 类是 以各 大 城 市 的城 区 森林 或绿 地 我 一 领域有 : 为主 要对 象, 研究 内容 包括景观 格局 分析 与评价 、 景观多样 性与异 31森 林 景 观 动 态 的研 究 . 质性分析等 , 研究范围涵盖了从 中等尺度的城市森林 、 绿地 系统 , 到 在 继 承 群 落 生 态 和 生 态 系统 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国 内 景 观 生 小尺 度 的公 园 、 院 、 庭 单位 附 属绿 地等 [2 29 61 - 。如刘 长 富[ ] 3 研究 了 0 态 学 逐 步 将 空 问 要 素 引 入 研 究 中 来 , 徐 化 成 l 究 不 同 林 龄 的兴 19 — 0 6年 沈 阳城 市 森 林 景 观 格 局 的 动 态 变 化 。 果 表 明, 阳城 如 l 】 研 9 2 20 结 沈 安落叶松原始林空间格局 , 郭晋平等[1, 1 3针对 山西关帝 山的森林景 市森林 景观格局 的演变过程 中, 2】 - 政策 因素起 着决定性 的作用 ; 王原 】 观, 发表了一 系列论文 , 讨论 当地森林景观 的分布格局 , 空间异质性 基于 20 0 3年 Q ik Br uc— i d遥感影像资料 , 选取�
生态环境中的景观格局分析
![生态环境中的景观格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58f8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7.png)
生态环境中的景观格局分析随着经济进步和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近年来,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频繁,反映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永远是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而生态环境中的景观格局是影响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景观格局的定义、作用和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生态环境中的景观格局进行探讨。
一、景观格局的定义景观格局是指在一定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内,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共同构成的环境格局的总体表现。
它是由自然视觉影响和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多个因素相互交织而形成的。
总体来说,景观格局是指一个区域内由空间形态、物质组成和功能性质等因素共同构成的总体视觉和生态特征,包括了该区域内的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因素。
它反映了该区域内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演变和发展,是一个地区的生态形态的总和。
二、景观格局的作用1.反映生态系统功能景观格局是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一个良好的景观格局能够反映出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物种多样性、景观生态安全等重要信息。
2.影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非常显著。
一个良好的景观格局将促进该区域内土地的进行高效合理利用,保护自然生态价值和生产环境。
3.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景观格局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一个良好的景观格局可以提高环境质量,提升该区域内的生态服务能力,例如水源保护、气候调节、土地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三、生态环境中的景观格局特征1.空间尺度多变景观格局的尺度是影响其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尺度下,景观格局具有不同的特征。
小尺度下,景观格局的变化具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异质性;中尺度下,景观格局的特征主要是林地和人造景观;大尺度下,景观格局的特征由峡谷、平原和山地所共同构成。
2.地域差异显著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景观格局具有不同的生态形态。
我国森林公园研究的现状、重点内容及演进趋势
![我国森林公园研究的现状、重点内容及演进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c37133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5.png)
我国森林公园研究的现状、重点内容及演进趋势作者:周卫修新田聂晓嘉兰思仁闫晨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20年第06期摘要:森林公園以森林自然资源为依托,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重要的生态价值,是森林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森林公园研究的现状、重点内容及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态势。
研究表明:①中国森林公园研究发展态势良好,但缺乏跨团队、跨机构合作交流。
②研究的重点内容分别为: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森林公园管理与开发研究、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森林公园与城市林业研究、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研究、森林公园环境要素与公众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③森林公园研究可分为起步-快速-稳定3个发展阶段,研究演进主要受国家政策的颁布和人民生态意识的增强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森林公园;信息可视化;现状;重点内容;演进趋势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6-0030-06Abstract: The forest park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forest tourism development,relying on its natural resources that contributed to beautiful scenery and high ecological valu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domestic forest park research,CiteSpace could be used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status quo,keypoint and developing trend.The research shows that:①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forest park in China is working well,however,the cross-team and inter-agency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ing ignored.②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tourism,forest park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orest park,urban forestry based on forest parks,construction nature reserve systems involved in forest park,Cor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ublic health in forest parks.③ The evolution of forest park research could be summarized in 3 different stages,respectively influenced by the promulg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and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s ecological awareness.Key words: forest park;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status;key content;evolution trend森林公园是充分发挥森林功能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也是森林旅游事业发展最重要的阵地[1]。
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分析及优化
![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分析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8a383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5.png)
DOI:10.12233/j.gdyl.2023.04.003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分析及优化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Xiqiao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Guangdong Province罗皓 赵庆*张凌宇LUO Hao,ZHAO Qing*,ZHANG Ling-yu城郊森林公园是位于城市(城镇)及其周边,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生态环境良好,休憩健身设施完善,开展公众游览、休憩、健身、科普、文化等活动的户外特定区域[1]。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既能满足人类合理需要,又能维持其多样性和稳定性[2]。
以往研究多通过构建“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评价模型,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在林分、景观、区域尺度的健康状况[3]。
但这些研究很难定量分析森林和非森林景观、森林景观内部要素之间的差异。
景观格局是景观形状、大小以及数量等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能够充分体现景观异质性[4]。
因此,开展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能够更客观、精细地刻画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健康状况[5]。
目前,景观格局研究的内容包括景观要素的形态、空间结构关系和空间构型分析等[6],研究方法主要有景观指数法和空间统计学法[7],研究尺度涉及区域宏观尺度、景观中观尺度、乡镇或社区的微观尺度[8]。
针对城郊森林公园景观格局的研究,主要从区域宏观尺度[9]和景观中观尺度[10]开展,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景观格局特征[11]和演变特征[12],着重分析林地景观,缺少对其他景观类型的整合。
而综合考虑多种景观类型,有利于合理规划土地,实现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13]。
因此,本文以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景观类型分析其景观格局,为森林景观健康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22°55′~22°57′N,112°56′~113°0′E),占地面积约1 304.84 hm2。
森林生态知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
![森林生态知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aee199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1.png)
森林生态知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物地理区域之一,是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极为深远,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变化森林生态系统是由森林及其生物、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砍伐森林、城市化、农业扩张和建设工程等。
(1)砍伐森林砍伐森林是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砍伐森林导致森林的覆盖率下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降低、土地侵蚀加剧等问题。
大规模的砍伐森林还会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加速生态系统退化。
(2)城市化城市化是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发展而造成的一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化导致土地的覆盖率和土地使用效率提高,也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地覆盖面积减少,据统计,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每年会有3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土地被开垦为城市用地。
(3)农业扩张森林的砍伐除草除树等手段使得森林毁坏,最终会变成下草,这时候人们就会依据这些下草的地区扩展农业种植。
扩张的农田需要统干道、灌溉设施、增加化肥等,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受到干扰。
(4)建设工程建设工程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发电站、水闸、工业开发区和旅游开发等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造成影响。
这些工程从某些方面解决生产和生活需求,但同时也对于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
2.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个生物组成复杂的环境,其景观格局包括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分布和变化。
景观格局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景观格局通常由颜色、质地、形状和尺寸等元素组成。
(1)颜色和质地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地区的植被和土质差异很大,其颜色和质地也有所不同。
基于GIS的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基于GIS的森林景观格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9bd755804d2b160b4ec0bb.png)
统地 分析 了林场 的森林景观格局 ,以期在此基 础上 实现森林景观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分析 :GI S 中图分类号 : 4 ; P 9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0 2 6 2 20 )1 0 2—0 QI 9 T 7 A 10 —62 (0 80 —0 8 7
t y,Habn 10 4 Helnf n ri 5 0 0, l g a gPrvne h ia) oi o ic ,C n
Ab ta tF rs n sa ep ten i t e( r fsu yo n s a eeoo y sr c : o e tl d c p atr h 3 eo t d n l d c p c lg .Thsp p rp ee t e a s 0 a i a e rsn sad — s r t no wo— l e lsi ct ns se b sdo h 5 0 0t p g a h c r t a n h e c i i n at po e l a s iai y tm a e nt e1:0 0 o o rp i  ̄ e pa dt ed — v c f o s m
t l u cmp r n aue n aa Th h rc r n e e f a da e l n ac (k rl a e sb i d o at t me mesrme t t. ec aat d x o cp e t th 1 ec c d ei s l n e me p i ie idx fatl i ni d x ,h n sa eh tr e e yid x (d ed ni fpth d es y n e , ca d r me s n i e ) tel dcp eeo n i e e eg e s yo ac , i ri o n a g t n s t v t idx dmia c d x n h pt l orl inidx so n cp l n ( natid x cna n e ,o n ei e )a dtesai re t e e f a da ee me t c tc n e ,o t— n n ac ao n l e o g nid x ae e c dt n ls s mai l e ̄r t a dcp at e g o l gF r t i e ) r l t a a e s t t a yt o n se e o y ye cl h s l e n sa e t r o t i g ui oe p e f h Jn n n s
基于GIS的永泰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基于GIS的永泰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a260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b.png)
综合评述基于GIS的永泰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研究梁晖(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基于永泰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选取景观指数分析研究永泰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林地景观面积为184433.02hm2,占总面积的82.72%,其中乔木林地在林地景观类型中占明显优势,占林地景观面积的84.27%。
②乔木景观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破碎度最小;竹林地和宜林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小,破碎度最大;乔木林地和竹林地斑块形状复杂,迹地的斑块形状简单;各类林地景观的聚集度高,均在90%以上。
③研究区多由大的景观斑块构成,林地景观破碎程度较高,多样性较高,但林地景观分布不均匀。
关键词:景观格局;森林资源;景观指数;斑块;GIS中图分类号:S7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4382(2023)04-0021-05LIANG Hui(Fujian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Fuzhou350002,Fujian,China)Based on the second-class survey data of forest resources in Yongtai County,using GIS technology and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and methods,the landscape index was selected from the patch type level and landscape level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s in Yongtai County.The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area of forest in the study was184433.02hm2,accounting for82.72%of the total area,of which the arbor forest land has a clear advantage in the forest land type,accounting for84.27%of the forest land landscape area.②The average patch area of arbor landscape was the largest and the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was the smallest;the average patch area of bamboo and suitable forest land was the smallest and the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was the largest;the patch shapes of arbor and bamboo forest land were complex, and the patch shapes were simple;The concentration of woodland landscape was high,all above90%.③The study area was mostly composed of large landscape patches.The woodland landscape was highly fragmented and highly diverse,but the woodland landscape was unevenlydistributed.landscape pattern;forest resources;landscape index;patch;GIS收稿日期:2023-03-22修回日期:2023-05-29作者简介:梁晖(***************),工程师。
湖南望云山森林公园林地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湖南望云山森林公园林地景观空间格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92f1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3.png)
湖南望云山森林公园林地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任煜堃;唐代生;文敏【摘要】Dissovled subcompartment data based on the renewal data of Wangyunshan Forest Park in 2009, used land type classification with ArcGIS 10. 2. Next, we used Fragstats 4. 2 to calculate the forest landscape index under the suitable grain size, used the O-ring statistic in Programita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assoc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grain size of 15 m, the area of pure forest land accounted for the absolute advantage, and constitute the main forest land landscape types with the bush forest land of national special provisions and young afforested land. Landscape types of forest land are rich but dominated by a small num-ber of landscape types. The value of SHDI is 1. 0506, and SHEI is 0. 4563. Also, landscape types of forest land were significantly clumped at fine scale, and distribute uniform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cale and tend to be in ran-dom distribution finally, but the response of forest land landscape to scale change is different. There were positive ( nega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main 3 forest landscape types at fine scales, a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t coarse scales.%基于2009年望云山森林公园林地更新数据,利用ArcGIS 10.2以地类为分类单元,将小班数据进行融合,选取适宜分析粒度利用Fragstats 4.2对研究区林地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并利用Programita的O-ring统计方法对主要林地景观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 m分析粒度下,纯林地景观面积占绝对的优势,与特规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景观构成了森林公园主要的林地景观类型;森林公园林地景观类型丰富但受少数优势景观支配,SHDI值为1.0506,SHEI值为0.4563.3种主要林地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尺度变化的趋势相似,均先呈聚集分布,经过轻微的随机分布后呈现均匀分布,之后趋于随机分布,但是各林地景观对尺度变化的响应有所不同;各林地景观类型均在中小尺度上呈正(负)关联性,在大尺度上无关联性.【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7)004【总页数】6页(P150-155)【关键词】核密度分析;林地;景观格局;多尺度特征;森林公园【作者】任煜堃;唐代生;文敏【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2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变化是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类活动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我国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e87b248a8956bec0975e38c.png)
Ac or n o t e r s l fca sf d sait s h e e r h p o r s h h or n pia in n c dig t h e ut o ls ie t t i ,t e r s a c r g e s on te t e y a d ap l t s i s i sc c o df r tf ls wee a ay e d ds u s d.M o e v r h o p t n r ds o an c p a e n ie en ed r n lz d an ic s e i r o e ,t e h ts o s a d ten f l ds a e p t r r s a c a e p op s d,h ig t fe e e e c t r s rh s wh n g d n an c p p t r e e rh r r o e opn o o f r r f r n e o e ea c er o e ga e i l ds a e a e n
自 2 纪 8 代初 期景观 生态学 被引入 中国 0世 0年 以来 ,景观格 局得 到 了广 泛 的研 究和应 用 ,尤 其是 景观学学科领域 。景 观格局 研究成为景 观规划设计 、
锡 畴 、陈昌笃等介 绍 到 中国之后 ,一 系列 文献 介绍
景 观 格 局 ( a dcp at ) 指景 观 的空 间 L n sa ep t r 是 e n
我 国景观格 局 的相 关文献 进行 分类统 计 ,并 在 此基
结构特 征 ,是 景观组 成单元 的类 型 、数 目及空 间分 布 与配 置 ,是 景 观异 质 性 在 空 间上 的综 合 表 现 【 l 】 。
刘 颂 ,郭菲菲 ,李 倩
森林景观经营研究现状与展望
![森林景观经营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c84e5340912a216147929ef.png)
森林景观 ( rs l dcp ) f eta sae 是指 以森林为基本实体 , o n 与周 围环 境 所 构 成 的 视 觉 空 间 , 括 外 观 ( 形 景 物 ) 及 内 涵 包 有 以 ( 无形景象 ) 。张晓红 认为 森林 景 观是 以森 林生态 系统 J 为主体的景观 , 也包括森林在景 观整体格局 和功能 中发挥重 要作用 的其 他 类 型 的景 观。Mains 等认 为 森林 景 观 是 g i n ( 或曾经是 ) 以森 林或 林地 为 主, 产生 林产 品 和服务 的 景 能 观。森林景观是指人们在某一时空点上视野范围内以森林植 被为主体 的~种 自然景 色。这种 自然景色是在一定 的地理位 置、 气候 、 土壤 、 生物和人类 活动等多种 因素长期综合 作用 下 形 成 的 , 在 人 脑 中加 以反 映 的 产 物 ” 。森 林 景 观 是 由不 同 并 J 森林群落或森林植被类 型为主体 的土地单元镶嵌 组成 , 有 具 明显视觉 特征 , 并兼具 经济 、 生态 和美学价 值的地理 实体 J 。
R e iw he Re e c ofFo e tLa ve on t s ar h r s ndsape M an e e /Ch n Yo g,Su n c ag m nt e n n Big, L a a b io Sh o o,W a g Hay n n i o g,Fa n
森林 景 观 是具 有 高 度 空 间异 质 性 的 区 域 , 是 由 相 互 作 用 的 它 景 观元 素 或 生 态 系 统 以 一 定 的 规 律 组 成 的 景 观 J 森 林 景 。
Lmi , uC un e, h agM i e( eerhIs t e f opcl oet , hns cdmy f o s , unzo i n H ha wi Z un em lR sa tu ria Frs y C ieeA ae r t G aghu g c n itoT r oF e r y 5 0 2 . .R hn ) / o ra o N r e s F rsy U i ri . 2 1 ,8 4 . l 1 5 0 P .C i / J un l f o h at o t nv s y 一 0 0 3 ( ) 一lO~1 3 a t er e t 1
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69af7a77232f60ddcca12e.png)
森林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三月·北京前言乌兰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东部,大兴安岭南麓,毗邻吉林省,距白城市87 公里。
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公署所在地,自 1980年兴安盟复建以来,乌兰浩特市已成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规模、经济建设都有了长足发展,市内工矿企业发展迅速,建有电厂、钢铁厂等大型企业,造纸、制糖、制酒、制革等一批中等企业,目前已建成211 个轻工企业。
交通便利,白一阿铁路、111 国道、302 国道贯穿乌兰浩特市,民航直达北京及呼和浩特市。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乌兰浩特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农牧产品加工、商贸和运输仓储业为主的城市。
制造业、商贸餐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与电信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是乌兰浩特的五大经济支柱,其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6 成以上。
目前,兴安盟地区旅游业仍以以自然资源为优势的阿尔山风景区作为核心旅游目的地开发,旅游市场受阿尔山景区主导,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较弱。
受乌兰浩特市外事旅游局的委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逐步开展了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此期间,我院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进一步了解兴安盟及乌兰浩特市的发展现状及城市规划,走访了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了座谈和交流,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此,谨向为我们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协作的兴安盟及乌兰浩特市的各级政府、企业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愿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乌兰浩特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目录1. 总论 (1)1.1 基本情况 (1)1.2 项目建设的背景 (1)1.3 编制目的 (2)1.4 编制原则 (2)1.5 编制内容 (3)1.6 编制依据 (4)1.7 结论概要 (4)2. 基础资料 (6)2.1 城市概况 (6)2.2 城市历史 (6)2.3 城市性质 (7)2.4 城市经济 (8)2.5 城市交通 (10)2.6 城市文化 (11)2.7 自然条件 (11)2.8 国家区域发展政策 (14)2.9 城市产业空间的发展 (17)3. 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5)3.1 加强促进城市产业联动 (25)3.2 强化渗透城市文化基因 (25)3.3 改善提高城市空间环境 (25)4. 工程建设方案 (26)4.1 建设范围 (26)4.2 花田神骏区设计 (26)4.3 生态示范区设计 (31)4.4 自然休闲区设计 (32)4.5 配套特色商业服务区设计 (33)4.6 专项设计 (34)4.7建设工程量 (38)5. 消防 (44)5.1 建设工程 (44)5.2 供水工程 (44)5.3 其他消防设施 (44)6. 环境保护 (45)6.1 编制依据 (45)6.2 环境影响 (45)6.3 治理措施 (46)7. 节能 (47)7.1 道路广场工程 (47)7.2 排水工程 (47)7.3 供热工程 (47)7.4 电力工程 (48)7.5 能源消耗 (48)8. 项目实施与管理 (49)8.1 项目实施 (49)8.2 实施计划与进度 (49)8.3 项目采购招标 (49)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2)9.1 项目概况 (52)9.2 投资估算 (52)9.3 国民经济评价 (54)10.经济分析 (55)10.1 编制说明 (55)10.2 基础数据 (55)10.3 运营成本 (55)10.4 经济影响评价 (55)11.社会评价 (57)11.1 社会评价的含义 (57)11.2 项目实施对社会影响分析 (58)11.3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应分析 (58)11.4 社会风险分析 (58)11.5 社会评价结论 (58)12. 结论及建议 (59)12.1 结论 (59)12.2 建议 (59)附表:《投资估算表》;《工程其他费用估算表》节能登记表1. 总论1.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项目项目业主:乌兰浩特市外事旅游局实施阶段:可行性研究研究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1.2 项目建设的背景蒙东地区景区景点以草原、森林、河湖等自然资源为开发核心,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相对落后,可开发潜力大。
基于GIS的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0d302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5.png)
基于GIS的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森林景观的生态和环境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影响,森林景观生态系统功能面临严重的破坏和丧失。
基于此,进行森林景观生态规划是必要的,旨在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近几十年,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GIS技术迅速成为森林景观生态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空间分析、数据挖掘、可视化等方式有效地推进了森林景观生态规划。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运用GIS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探索一种新的基于GIS的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对森林景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和规划,以期推进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分类根据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对其进行分类与划分,为后续的评价和规划提供基础。
(2)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景观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三个方面。
(3)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推荐一套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评价方法,涵盖景观格局、景观聚集度和物种多样性等评价内容。
(4)森林景观生态规划根据实地调查和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生态规划方案,包括保护地、绿化带、景观走廊等。
2. 研究方法:(1)GIS技术运用GIS技术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展示和规划,包括数据收集、组织、导入和编辑。
(2)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3)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制约森林景观生态规划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四、预期结果与意义:本文的结果包括:建立一个基于GIS的森林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对典型的森林景观进行实践,并验证其可行性和适用性。
同时,论文在实践中总结出分类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规划方案等经验,并提出了推进森林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可行性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进展森林经理学吴兆艳 2009116022013 摘要: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景观尺度上的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的研究热点。
在阐明森林及其景观格局与过程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现在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进展情况,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有望成为今后森林景观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及在森林景观格局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森林景观;景观格局;3S技术;景观指数Abstract: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i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on landscape scale, the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forest has become the hotspot. The forest and landscape patterns and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re reviewed and the process is the research conten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rogress,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forest landscape in the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deficiencies.Keywords: Forest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pattern, 3S technology, Landscape index1.森林景观森林景观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对象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森林景观,也包括森林在景观整体格局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类型的景观。
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森林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控制机制的研究,揭示基本的科学规律,以达到对其调控的目的。
2.景观格局景观格局( landscape pattern)即景观结构,广义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景观指数是反映景观格局的重要参数,它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等方面的特征,为科学衡量景观结构提供定量化依据[1,2]。
景观生态学属于较为宏观尺度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景观生态学逐渐成为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3S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景观生态学研究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者的有机结合正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2.1景观格局分析的目的意义与作用(1)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2)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影响因素(3)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4)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过程的相互关系;(5)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6)森林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及改造研究;(7)森林边际效应及动态;(8)森林景观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9)森林景观动态模型的构建。
2.2景观格局的基本模式: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景观格局的基本模式: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地区分斑块、廊道和基质有时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这与尺度有密切关系:1、许多景观中并没有在面积上占绝对优势的植被类型或土地利用类型;2、斑块、廊道和基底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总是与观察尺度相联系;3、广义地讲,基质可看做是景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斑块,而许多所谓的廊道也可看做是狭长型斑块。
2.3景观格局分析的基本步骤:1、以研究目的和方案为指导,收集和处理景观数据(3S技术支撑);2、将真实的景观系统转换为数字化的景观,选用适当的格局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利用Fragstats软件;3、最后对分析结果加以解释和综合,并进行讨论,以至于提出更好的研究方法。
下面结合景观格局分析图示,真实的森林景观生态系统受到养分、水、光照、温度、土壤类型影响着景观系统特征。
利用3S技术,通过对真实景观的数据采集,如采集森林小班类型,树种的分布情况使得数值化。
利用景观指数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来预测景观格局的演变,生态状况以及空间异质性特征[19]。
如下图所示:图2.1景观格局分析图示3景观指数景观指数: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Turner,1990) [10]。
在景观指数分类的研究中,肖笃宁等(2003)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将景观指数分为了2大类6小类两级[11],郭晋平(2001)在研究森林景观的过程中把景观指数按其表述的意义分为了3类: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和相互关系[12]。
也有很多学者按照指标描述的对象和尺度把其分为斑块水平、景观要素水平、整体景观水平3类。
在指数统计性质研究方面, Riitters等[13]用85张土地利用图为基本数据对55个景观指数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两次维数压缩,将55个景观指标压缩成具有代表性的 5 维。
Samuel A. Cush2man[14]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49 个景观要素水平指数和54个整体景观水平的指数进行了筛选,定义出24个景观要素水平指数和17个整体景观水平指数,提出了筛选指数的要点:优势性、普遍性和相容性。
在国内,王新明[15]也用类似的方法对大尺度下13个陆地景观结构指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其余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指数间的相关性上[16-17] 。
对于景观指数敏感性的问题,部分学者使用真实或模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定性分析,如李秀珍等[18]通过对比8个景观指数对由中性随机模型产生的不同格局系列(类型数量、图区范围、分辨率、类型相对面积、聚集程度)在景观总体水平和不同类型水平上的反应,定性地描述了部分景观指数对不同格局的变化和灵敏程度,提出了慎用景观指数的建议。
以下是常用的景观指数汇总。
3.1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3.1.1景观要素斑块规模A: 斑块面积类斑块平均面积:景观中某类景观要素斑块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反映该类景观要素斑块规模的平均水平。
式中:Ni ——第i 类景观要素的斑块总数;Aij ——第i 类景观要素第i 个斑块的面积。
最大和最小斑块面积:是指景观中某类景观要素最大和最小斑块的面积。
反映该类景观要素斑块规模的极端情况。
类斑面积标准差(Si)和变动系数(Ci):是指景观中某类景观要素斑块面积的统计标准差和变动系数。
反映该类景观要素斑块规模的变异程度。
()()ij i ij i A A A A min min max max ==B: 内部生境面积类斑块内部生境总面积:该类生境全部斑块内部面积之和。
式中 AIi ——第i 类生境的内部生境总面积;Aij ——第j 类生境的斑块平均内部生境面积;EA ij ——第i 类景观要素第j 斑块的边际带面积;平均内部生境面积:该类生境全部斑块内部面积算术平均值。
实际研究工作中,某一类生境斑块内部生境面积的测度,并不通过上式计算,而是在GIS 支持下通过生成该类斑块的边际缓冲带(buffer )图层后,直接有非缓冲带面积得到。
3.2 景观要素斑块形状A:景观要素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形状指数D :通过计算某一斑块形状与相同面积的圆或正方之间的偏离程度来测量其形状的复杂程度。
以圆为参照:斑块周长与等面积的圆周长之比。
斑块周长与等面积的正方形周长之比。
P 为斑块周长;A 为斑块面积。
斑块的形状越复杂或越扁长,D 的值就越大。
B: 景观要素斑块分维数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 )分形:不规则的非欧几里德几何形状可通称为分形。
组成部分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形体称分形。
分形维数或分维数:不规则几何形状的非整数维数。
分维数的一般数学表达式:Q(L)=LD 。
式中,Q(L)是在观测尺度L 上获得的某种量(即分维变量),D是量Q 的分维数。
D 对于单个斑块: P 是斑块的周长,A 是斑块的面积,D 是分维数,k 是常数。
对于栅格()∑=-=iN j ij ij i EA A AI 12/D kAP =景观而言,k=4。
一般地说,欧几里德几何形状的分维为1,具有复杂边界斑块的分维则大于1,但小于2。
3.3景观异质性指数(1)景观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A:景观斑块密度景观斑块密度:指景观中包括全部异质景观要素斑块的单位面积斑块数。
景观斑块密度= 景观斑块总数 / 景观总面积式中:PD ——景观斑块密度PDi ——景观要素的斑块密度M ——研究范围内某空间分辨率上景观要素类型总数A ——研究范围景观总面积。
景观要素斑块密度:指景观中某类景观要素的单位面积斑块数。
类型的斑块密度(孔隙度)=类型斑块总数/类型总面积。
B:景观边缘密度景观边缘密度包括景观总体边缘密度(或称景观边缘密度)和景观要素边缘密度(简称类斑边缘密度)。
景观边缘密度(ED )指景观范围内单位面积上异质景观要素斑块间的边缘长度。
景观要素边缘密度(EDi )指研究对象单位面积上某类景观要素斑块与其相邻异质斑块之间的边缘长度。
P ij ——景观中第i 类景观要素斑块与相邻第j 类景观要素斑块间的边界长度。
(2)景观多样性A: 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景观丰富度指数(landscape richness index )景观丰富度R :景观中斑块类型的总数,R = m ,m 是指景观中斑块类型数目。
相对丰富度Rr : Rr = m / mmax丰富度密度Rd : Rd = m / Ammax 为景观中斑块类型数的最大值,即景观最大可能丰富度;A 为景观面积。
景观多样性指数(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 )Shannon 多样性指数:Pk 为斑块类型,k 在景观中出现的概率,m 为景观中斑块类型总数。
Simpson 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的信息:斑块类型的多少(即丰富度),各斑块类型在面积上分布的均匀程度。
对于给定的m ,当各类斑块的面积比例相同时(即Pk=1/m ),H 达到最大值。
景观均匀度指数(landscape evenness index ):反映景观中各斑块类型在面积上分布的均匀程度。
以Shannon 多样性指数为例:E<=1,当E 趋于1时,景观斑块类型分布的均匀程度也趋于最大。
B: 景观要素优势度景观优势度指数(landscape dominance index ):描述景观由少数几类斑块控制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