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外 多 系统 并 发 症 ,病 情 重 ( 严 重 肺 部 病 变 外 还 伴 肺 外 多 系 除 统损 害 ) ;③ 病 程 较 长 ( 般 可 >3~4周 ) 一 ,甚 至 迁延 不 愈 , 而且 其 中相 当~ 部 分 是 重症 支 原 体 肺 炎 。 日本 学 者 最 近 提 出
了 R P的定 义 为应 用 大 环 内酯 类 抗 生 素 1 或 以上 ,患 儿 MP 周

9 ・ 4
l 儿科 杂志 第 2 临床 8卷 第 1期 2 1 0 0年 1月 J Ci e i rV 1 8 Noj J n 2 1 l P da o 2 . a . 0 0 n t


பைடு நூலகம்
继 续 医学教 育 ・
儿 童 难 治 性 肺炎 支原 体 肺 炎 的 诊 治 现 状 和进 展
曹 兰芳
上海 交通 大学 医学 院 附属仁 济 医院儿 科 ( 上海
20 0 ) 0 0 1
肺 炎支原体 ( ) MP 已成 为 儿 童 呼 吸 道 感 染 ,尤 其 是 社 区
获得 性 肺 炎 的 常见 病 原 体 之 一【 l l 文 献 报 道 ,MP全 球 感 染 。据 率 达 96 ~6 . . % 67 %不 等 ,已 被认 为是 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 A ) C P 的第 三 位 病原 体 【1 有逐 年增 高 的趋 势 。学 者 发 现 ,2 0 2 ,且 l 3 07 年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 ( cpamaP e m na n u o i, Myo l s n u o i P em na e MP ) 发 生 率 已是 19 P的 99年 的 1 0倍 ,而 且 近 几 年 难 治 性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 (e at yMyol m n u oi n u o i, r rc r cpa aP e m na p em na f o s e R P ) 例 也 有 逐 年 增 加 的倾 向 。现 就 R P的病 因 与 发 M P病 MP 病 机 制 、临床 表 现 、诊 断 、治疗 及 预 后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现 状 和 进 展 作一 扼 要 介 绍 。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医院感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问题之一。

难治性支原体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病原菌,它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常常引起困扰,尤其是在医院内感染更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

支原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它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病菌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尤其是在医院环境中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支原体病菌的特点还表现在其能够长期潜伏在宿主体内,易于发生慢性感染,因而很难被完全清除。

支原体还具有变异性强、耐受性强、易感性低等特点,使得对其进行治疗时颇具挑战性。

对于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医疗环境因素,医院内的患者密集度大、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和感染者,医院内通风不良和空气污染等因素都会增加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

在医院内因为医院感染的存在,一些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药物和医疗用品也会成为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

再者是宿主因素,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免疫力较差,使得小儿更容易受到支原体病菌的感染。

一些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小儿也更容易感染支原体。

除了以上因素外,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发病也与家庭环境及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家庭环境潮湿、通风不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不勤洗手、不注意饮食卫生等都容易造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传播。

针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种感染的发生。

首先是加强医院环境的消毒管理,保持医院空气的清洁和通风,对医疗器械和用品进行有效消毒,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也可以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进行分区管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支原体肺炎的致死率和病死原因解析

支原体肺炎的致死率和病死原因解析

支原体肺炎的致死率和病死原因解析引言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病情之一。

支原体肺炎的致死率相对较低,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解析支原体肺炎的致死率和病死原因,并提供预防、治疗和后期疗养方面的相关建议。

一、支原体肺炎的致死率支原体肺炎的致死率在整体儿科感染病中相对较低,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可痊愈。

根据研究数据,支原体肺炎的死亡率通常不超过1%。

支原体肺炎的致死率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年龄:年龄越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从而增加了致死风险。

- 健康状况: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其致死率相对较高。

- 及时性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是降低致死率的关键。

二、支原体肺炎的病死原因1. 呼吸衰竭支原体感染可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导致肺功能受损,严重的情况下可引起呼吸衰竭,造成死亡。

2. 并发症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肺不张、肺脓肿、肺栓塞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导致死亡。

3. 免疫相关问题免疫系统不完善的婴幼儿容易受到支原体的侵袭,特别是早产儿或有其他免疫缺陷的患者,其抵抗力较弱,病情较为严重。

4. 合并其他感染支原体感染可同时引发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感染,增加了治疗难度和并发症的风险,导致死亡率的提高。

三、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为了降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休息、适量的户外活动等,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在封闭环境中停留,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避免接触患者:尽量避免与支原体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4.个人卫生习惯: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易感染的部位。

5.接种疫苗:目前尚无特效抗支原体的疫苗,但及时接种其他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并发症和致死风险。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诱发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以及同期收治的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参与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生化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

探究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复杂,包括患儿年龄、是否为留守儿童、肺部大片实变阴影以及胸腔积液,如果患儿WBC、PLT、CRP、IL-6、IL-10水平比较高,也容易发生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结论: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应当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据此为患儿制定针对性诊疗方案,进而显著降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指标;危险因素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炎支原体(MP)为最为常见的病原体类型,可导致患儿发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具有自限性特征,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对患儿应用各类治疗方案时,患儿病情也会逐渐改善。

但是,近年来,在儿科临床工作中,药物不规范应用问题比较常见,进而造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生率显著提升,患儿临床症状复杂,包括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脏器受累等等,患儿持续高烧,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能会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危害[1]。

因此,亟需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发生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以及同期收治的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参与本次研究,分别作为实验组和观察组。

1.2方法1.2.1资料收集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生化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

1.2.2抽血检测采集患儿静脉血液,对患儿血常规、CRP、D-二聚体、PCT、肝肾功能、心肌酶、呼吸道71种病原体核酸检测等进行检测。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摘要】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在患儿中尤为常见。

本文通过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揭示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

研究发现,感染最多的病原菌是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而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住院和使用抗生素等。

相关研究进展显示目前对该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还存在不足,建议加强病原菌监测和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综合分析得出,及时发现和治疗院内感染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进展、预防措施、临床意义、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是儿科重症疾病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和侵袭性,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并且难以治疗。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更加困难,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深入研究该疾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特点,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

2. 分析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患儿个体因素、医疗操作因素、环境因素等,为提高感染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3. 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进行全面评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病情严重并且易于发生院内感染。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院内感染已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围绕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展开分析。

病原菌分布特点:1.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细菌为主。

细菌在医疗机构中容易传播,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科、儿科病房等部门。

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呈现多样性。

除细菌外,真菌、病毒等病原体也是潜在的感染源。

在院内感染中,部分病原体的分布并不稳定,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地点进行调查和监测。

3.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由于患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各类耐药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等。

危险因素分析:1. 医护不规范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医护人员不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等规范操作,易导致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

2. 患儿自身免疫功能较弱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由于年龄小、免疫力差,容易受到各类病原菌感染。

3. 医疗设施环境卫生状况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医疗设施环境卫生状况差,易导致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大量繁殖,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4. 过度使用抗生素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患儿因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接受抗生素治疗,长期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5. 患儿家属和访客的行为是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患儿家属和访客的不规范行为,如携带病原菌进入病房、不注意个人卫生等,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表明,预防院内感染需要全面加强医疗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加强医疗设施的环境卫生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患儿家属和访客的健康教育,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第四版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第四版

胸腔积液的处理
• 少量胸腔积液不需要特殊处理
• 中等量积液伴呼吸困难或大量积液常需胸腔闭式引流
胸水<7.2、葡萄糖<40、>1000、胸水>1、有分隔、细菌培养阳性 常意味着复杂性胸腔积液,此类患儿如无有效引流,常可发展为 脓胸
• 在闭式引流基础上,可考虑胸腔内静注纤溶剂如尿激酶
• 如胸膜受累严重,经以上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胸腔镜手术、开胸胸膜剥离术
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的若干问题
• 早期足量抗治疗 • 对大环内酯类( )耐药 • 全身激素的合理应用 • 大剂量丙球的合理应用 • 并发症的处理 • 支气管镜的介入治疗 • 混合感染
肺炎混合感染
• 由于对纤毛上皮的破坏作用强,为可能的继发感染创 造条件
• 以混合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尤其应注意耐药性较高的 葡萄球菌等继发感染
激素治疗的适应症
• 下列情况可考虑给予激素: • 急性期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的肺炎 • 肺内并发症,如坏死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等 • 严重肺外表现,如脑膜脑炎
110例采用2()甲强 龙*3天的初始治 疗策略,根据治 疗反应分为无效 组和有效组
陈莉莉.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72-175
2006年和在上首次发现已经表明 是来源于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决 定因子,而非来源于人。该蛋白具有核糖基化活性并能导致细胞 空泡化,和其他细菌的毒力决定因子很不同,与P1 黏附素相比有 更强的免疫原性以及血清学转化能力。

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
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的若干问题
• 早期足量抗治疗 • 对大环内酯类( )耐药 • 全身激素的合理应用 • 大剂量丙球的合理应用 • 并发症的处理 • 支气管镜的介入治疗 • 混合感染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探索中西医结 合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有效途径。
THANKS
感谢观看
肝肾功能监测
定期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 及时发现药物性肝损伤或肾损伤

胃肠道反应预防
给予患者分次服用、饭后服用或 减少药量等措施,降低胃肠道不
适的发生率。
药物过敏反应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皮肤反应 、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处理药
物过敏事件。
04
CATALOGUE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加强儿童免疫力提升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 肺炎的诊治现状和 进展
目 录
• 引言 •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Biblioteka 01CATALOGUE
引言
支原体肺炎概述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Pneumonia Acquired in the Community ,Pneumonia in Children Acquired in the Community,PCAC)的
03
CATALOGUE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抗生素治疗方案
01
02
0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首选药物,如红霉素、阿 奇霉素等,能有效抑制支 原体生长。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等,对支原体肺炎也有较 好疗效。
多药联合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 体特点,可采用大环内酯 类与氟喹诺酮类或其他抗 生素联合使用。
辅助治疗措施
免疫调节治疗
应用免疫调节剂如糖皮质 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调 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 症反应。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支原体肺炎,又叫成为原发性的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因肺炎支原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具备感染性。

支原体肺炎这类病一般在平均气温转变的时节多发性,且这种疾病幼儿发病率较高,占到了社区获得性肺炎人数的10~40%,且发生率逐年增加,常导致严重的肺内、外并发症,如坏死性肺炎等,并且易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不张以及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

本文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支原体英文缩写为MP,其容积尺寸比病菌大可是又比病毒感染小一点,支原体是一种沒有植物细胞的微生物菌种。

支原体肺炎是由病人的唾液或是鼻孔分必物排出来随后入侵另一个人身体,进到身体后会损害呼吸系统,进而造成一系列的呼吸道症状。

和大部分的传染病一样,支原体肺炎的病发也是有危险期,一般是8~35天,在危险期时不主要表现一切病症。

病发初期大多数病人主要表现为咳嗽并且是一阵一阵的咳嗽,后边伴随着病况的加剧咳嗽越来越严重,咳出含有有血的痰。

到中后期时,也有一部分儿童病人会出現呼吸不畅、气喘的状况。

自然支原体肺炎除开咳嗽这一较为独特的病症外,也也有别的的症状表现。

一般主要表现为全身病症,如体温升高(一般为持续发热或张驰热)、食欲不佳等。

一些生病情况严重的病人还会继续出現胸腔积液叩诊时候有啰音、肺脏组织坏死的病症,临床医学上患支原体肺炎的病人一般致死率较低。

1.影像学相关数据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普通的支原体肺炎,症状并不明显,但右肺上叶病的变化比例会比普通的支原体肺炎更高,这也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普通支原体肺炎更加难治的原因。

1.症状体征不平衡有些儿童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烧不退,且发热时间大于一周,咳嗽的症状严重。

但在对患者进行听诊的时候肺部的啰音不明显,胸片内肺部的炎症变重,可以看到大面积的阴影。

1.化验检查的特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于64%,PLT计数>400×109/L、C反应蛋白(CRP)>19.5mg/L、降钙素原(PCT)>0.13ng/ml、LDH>1474.5IU/L、IL-6I>20.65pg/ml、IL-10>15.25pg/ml时,此时就需要注意儿童是否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联合治疗方案
探索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抗菌和抗炎效果。
提高诊断准确性与及时性
完善诊断标准
通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 完善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
断标准。
推广快速诊断技术
引进和研发新的快速诊断技术,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实验室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实验室的合作,共 享资源和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是常用的氟喹诺酮类 抗生素之一,对多种革兰氏阳性 和阴性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 生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且 副作用较小。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是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之一, 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咳痰等 症状。
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是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 炎、抗过敏、抗休克等多重作用。
详细描述
氧气疗法主要通过给氧设备将氧气输送给患儿,以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困难 。常见的给氧设备包括鼻导管、面罩、头罩等。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维持患儿的呼吸 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详细描述
机械通气通过人工气道或呼吸机来实现,能够为患儿提供呼 吸支持,维持通气和氧合功能。机械通气可分为无创通气和 有创通气两种方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01
通过国际学术组织和会议,建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领域的
国际合作机制。
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
02
通过发表论文、参加会议等方式,分享各国在儿童难治性支原
体肺炎领域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加强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03
加强各国间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推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
炎领域的共同发展。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菌,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约占小儿肺炎病原的10~40%[1]。

MP主要感染呼吸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并通过血行到达肺外器官或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肺外并发症[2]。

肺外并发症全身各系统均可发生,以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最为常见,其他如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粘膜等亦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由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使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难度明显增大,愈来愈受临床儿科医师的重视,对支原肺炎肺外并发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就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近年来,小儿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支原体肺炎的报导日益增多,该病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症状之外,还可引起广泛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其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为25~39.3%[3,4],也有报道达25~50%,高建华[5]报道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6%,且累及消化、血液、神经、心血管、泌尿以及皮肤黏膜、肌肉、骨骼等系统,以消化、血液系统为主,分别占39.8%和26.5%。

梁冰[6]发现支原体肺支患儿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系统的并发症,在报道的135例中并发消化系统病变占44.44%。

皮肤黏膜占28.89%,泌尿系统11.11%,血液系统8.15%,心血管系统5.9%,神经系统1.48%。

郝淑芳等[7]报告则有不同,172例中胸部疾病(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心血管系统)占44.2%,消化系统48.8%,泌尿系统16.3%,血液系统24.4%,皮肤17.4%,神经系统1.1%,其他(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0.6%。

一些研究还显示,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

徐震[8]报告6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31例同时累及两个系统(45.6%),22例同时累及三个系统(32.4%),5例同时累及四个系统(7.4%)。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接收的128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男69例,女59例,年齡3个月~14岁,平均年龄(6.3±1.1)岁。

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对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的肺部异常改变,血常规检验可见白细胞水平正常或升高。

排除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的患儿,已经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患儿。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利用IgM试剂盒对所有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抗体检测,利用全自动细菌培养仪对患儿口咽部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检测方法为免疫荧光法。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处理,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2 结果12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医院其他感染的患儿有46例,感染率35.94%。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主要为细菌感染60.87%(28/46)、病毒感染21.74%(10/46)、肺炎衣原体感染17.39%(8/46)。

单因素分析显示,生活环境、住院时间、发热天数、侵入性操作、发病季节、流行病接触史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是影响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见表1。

3 讨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一旦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将会对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很大的困难。

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程越长,患儿病情会不断加重,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明显上升,导致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显著上升,这可能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有较大关系。

本次研究发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主要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等,与杨新等[2]研究结果相一致。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其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完善,院内感染已成为临床上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一、病原菌分布特点1. 细菌(1)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在ICU等重症患儿中感染率较高。

其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院内感染具有一定的影响。

(2)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2. 真菌(1)念珠菌(Candida)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原菌,对于患儿的院内感染具有一定的危害。

尤其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呼吸机等情况下,院内感染的风险增加。

3. 病毒(1)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二、危险因素分析1. 抗生素的滥用部分患儿的家长对于抗生素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感冒发热,导致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正常的肠道菌群受损,从而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2. 呼吸机相关感染在机械通气的情况下,呼吸道的黏膜受到损伤,易于引发院内感染。

呼吸机使用不当或清洁不到位也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3. 长期留院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能需要长期留院治疗,长期留院治疗不仅会增加家长与患儿的心理负担,还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4. 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其他慢性基础疾病,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结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危险因素分析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严格执行呼吸机使用规范,减少长期留院治疗时间,同时加强患儿的免疫功能调节,以期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现状
肺炎支原体(MP)己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 是社区 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据文献报 道,MP全球感染率达9.6% ~ 66.7%不等,被认 为是CAP的第三位病原体,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2007 年MP肺炎的发生率是 1999 年的10倍,而 且近几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病例也有 逐年增加的倾向 。
诊断
病情重或出现 严重肺外并发症; 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无反应; 病程超过 1 个月仍迁延不愈; 符合《实用儿科学》 制定的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 标准; 临床上各项实验室检查对该病早期明确诊断有重 要意义。
实验室检查
肺炎支原体培养 MP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认为是MP检测的金标准。 标本来源主要有咽拭子、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 液等。但由于MP对培养条件要求苛刻,需要含胆 固醇的特殊培养基,生长缓慢,一般需 7 ~ 10 d, 作出正确判定需3 ~ 4 周,故临床应用受到一定 限制。
纤支镜
肺不张是RMPP常见的肺内并发症,以往对于 儿童肺不张以抗炎对症治疗为主,往往病程长,疗 效欠佳。 纤支镜可以直接到达病变局部,清理粘液栓, 减少阻塞,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RMPP的预后可 起积极作用。 纤支镜镜下灌洗治疗可挽救 RMPP患儿的生命, 也可使RMPP 的影像学大片状阴影迅速吸收。
实验室检查
2007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推荐确诊 MP急性感染应强调双份血清(间隔 2 周)恢复期抗 体滴度上升 4 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4或MP-IgM 抗体 滴度持续>1:160 。
实验室检查
PCR 具有实验时间短、 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等特点。 PCR 法的敏感性为 80.6%,特异性为89.3%。 但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现仅用于实验研究。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CATALOGUE目录•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概述•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案例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通常具有病情重、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同时可能伴有肺外并发症,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发病率流行病学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与流行病学危害影响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危害与影响诊断标准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持续发热、咳嗽,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已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5-7天但症状仍未缓解。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等相鉴别,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存在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呼吸衰竭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与其他辅助检查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诊断流程注意事项抗生素治疗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然而,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类药物或氟喹诺酮类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当地耐药性监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有时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增强疗效。

例如,可以同时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但联合治疗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免疫调节剂可以帮助调整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例如,可以使用胸腺肽、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来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避免过度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可能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增加其他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免疫调节剂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免疫抑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使用免疫调节剂VS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使用退热药、止咳药等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家庭护理指导合理饮食与锻炼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加强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防疫措施030201疫情监测与控制加强医疗资源建设社会支持宣传教育公共卫生干预与社会支持案例一:重症病例的诊治经验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并发其他感染,医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使用其他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等,以控制并发感染的发展。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危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危因素分析

高危 因素 进行 单 因素分析 , 然后 对单 因素分析 有显 著意 义的 因素做 多因素 L gsi 归分 析 。 o i c回 t 结 果 : 因素 分 析显 示 ; 单 年龄 ≤ 2岁 、 复 呼 吸道 感 染 ( RI 史 、 反 R ) 生活 环境 不 良、 应 性体 质 和 C 反 特 一 应蛋 白( R ) C P 水平升 高与 难 治性 MP P的发 生有 关。 多因素 L gsi o i c回归分析 显 示 , t 有统 计 学显 著意 义的 难治性 MP P危 险 因素为年龄 ≤ 2岁 、 RI R 史和 C P 6 mg L。 R ≥ 0 / 结论 : 年龄 ≤ 2岁、 并 合
1 9 48
陕 西医学 杂 志 2 1 0 0年 ¨ 月第 3 卷 第 1 期 9 l
/ J 难 治 性肺 炎支原 体 肺 炎 高危 因素分 析 ]L  ̄
陕西省 榆林 市 第一 医院儿科 ( 榆林 7 8 0 ) 杨 勇 崔 巍 王利 东 马登 勋 李 小力 1 0 0
资料 用 X 检验 , 。 然后 对单 因素 分 析有 显著 性意 义 的 因
年龄 儿童 的健康 , 因此及 时合 理 的救 治 以及高 危 因 素 的 探讨 和 防 范 是 提 高 难 治 性 MP P患 儿 治 愈 率 的关
键 。我们 对 我 院儿科 1 8例 MP 4 P患儿 进 行病 例 对 照
摘 要 目的 : 讨 小儿 难 治性肺 炎支原 体肺 炎 ( P 发 生的危 险 因素 。 探 MP ) 方法 : 1 7例 普 对 2
通 MP 患儿和 2 P 1例 难 治 性 MP 患 儿 进 行 组 间 对 照 分 析 , 可 能 导 致 难 治 性 M P 发 生 的 9项 P 对 P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在儿童中,支原体肺炎的病例发生率逐年增加,且病情严重度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介绍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特点。

1.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根据多项研究显示,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占到儿童肺炎的10%-30%左右。

尤其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更高。

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以及易感性较高有关。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季节多呈现冬春季高发的特点。

尤其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环境中,支原体感染易发生人群暴发,也容易造成病毒传播。

2.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情严重程度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呼吸症状通常为干咳、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儿童一般在感染后1-3周内逐渐恢复。

但部分患儿的病情可能较重,表现为咳嗽加重、气促、发热持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更高。

比如,儿童哮喘患者感染支原体后,容易引发哮喘加重,需要密切关注和治疗。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艾滋病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也可能较重,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3. 预防与治疗为了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等。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呼吸道感染的交叉感染也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措施之一。

对于确诊或疑似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者,临床上常采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在治疗期间,应给予充分的休息、营养支持和适当的抗炎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尤其是合并哮喘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治疗,必要时住院治疗。

支原体肺炎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支原体肺炎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支原体肺炎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挑战近年来,支原体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疾病病因和治疗方式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也逐渐深化。

然而,在疾病的防控与治疗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的研究最新进展,并探讨面临的挑战。

首先,从病因学角度来看,支原体是一种细菌样微生物,可引起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目前已分离出多个支原体亚型,其中包括肺炎支原体和生殖道支原体等。

这些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和易感性存在差异,这为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最新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在儿童中的感染率较高,而生殖道支原体则主要影响性交活动频繁的成年人。

这一发现对于制定个体化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给研究员带来了挑战,如何在不同人群中制定准确的防控措施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从诊断技术角度来看,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通常使用PCR法进行。

然而,由于该病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相似,诊断时易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新的诊断方法,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准确诊断。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外周血中IL-17水平升高,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通过检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等,来辅助诊断。

这些新的诊断方法为支原体肺炎的准确性提供了新的路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难题,如如何确保这些生物标志物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如何推广和应用这些新的诊断方法。

此外,在治疗方面,支原体肺炎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然而,由于支原体的特殊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目前对抗生素的敏感度测试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长期以来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出现,给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带来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细菌溶解酶和多肽抗菌肽等生物活性物质对支原体的杀菌作用较强,有望成为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新策略。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文献解读图文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文献解读图文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文献解读1. 引言儿童肺炎是世界各地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支原体肺炎在儿童肺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要。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或)下呼吸道感染。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和鸡蛋白感染引起的肺炎大流行之前,全球范围内儿童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难治支原体肺炎的报道较少。

2.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支原体是革兰氏阴性的细菌,它们通常在哺乳动物的呼吸道内寄生生活。

支原体肺炎不仅仅是一种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它还可以引起其他疾病,如眼结膜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等。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表现一般是发热、咳嗽、喘息、喉咙痛等症状,非典型肺炎是一种表现不典型、易突发和难治疗的肺炎,以少量黏稠浆液性或血性痰液为主要症状。

发病后呼吸道症状为慢性化,病程长,容易复发,较难治愈。

3.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难度在于其对抗生素和免疫治疗不敏感,且容易复发。

目前,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等。

3.1 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首选抗生素,但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因此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一些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治愈率在60%以下。

3.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另一种方法,但目前免疫治疗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些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患儿使用人工合成纤维素(β-(1,3 / 1,6)D-葡聚糖)免疫治疗后,他们的呼吸道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3 中药治疗目前,中药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也受到了一定关注,但其治疗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中药治疗的优点在于副作用少。

4.随着全球儿童肺炎的不断高发,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不同的治疗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且治疗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由于病原菌特点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引起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本文将从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医院感染的原因,以期能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一、病原菌特点1. 支原体的易感性支原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尤其在儿童患者中更加突出。

支原体的细胞壁不容易穿透抗生素,使得抗生素对支原体的杀灭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治疗的难度增大。

2. 迁延性感染支原体肺炎常常伴随着迁延性感染的特点,即使进行了相应的治疗,患者的症状也可能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患儿需要接受长期或反复的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3. 潜伏期长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较长,一旦患者传染给其他人,可能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已经开始传播。

这增加了感染的隐蔽性,使得医院感染的控制更加困难。

二、危险因素1. 医疗操作过程引发的感染在医院内,患儿需要接受各种医疗操作,例如插管、吸痰、血管置管等,这些操作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对于支原体这种耐药性强、易迁延的病原菌来说,一旦感染发生,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

2. 医护人员和患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作为医院内的重要传染源,有可能成为支原体肺炎的传播者,尤其在经过患者治疗后未及时进行手卫生或穿戴好防护用品时,容易将病原菌传播给其他患者,从而引起医院内的感染传播。

3. 医院环境污染医院内的环境污染也是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床单、枕头、空气等途径上,支原体可以长期存活,易引起交叉感染。

医疗设备、手术器械的污染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在患有其他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时,更容易感染支原体肺炎,一旦感染发生,治疗的难度会更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危险因素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文献报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率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左右。临床上,大环内酯类药物仍是治疗MPP的首选抗菌药物,绝大部分患儿可以经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病情恢复,但仍有少部分病例在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d及以上,仍持续发热,或者肺部影像学有加重趋势,可考虑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1]。本文就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关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一、年龄
Meijuan Wang等人[2]通过对比RMPP和一般支原体肺炎(gener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GMPP)的危险因素发现RMPP易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发生(66.6±39个月),即年龄越大,发生RMPP的几率越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学龄期的儿童比年幼的儿童免疫功能相对比较成熟,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却可引起过度的免疫应答,可使MPP进一步进展,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而免疫缺陷的儿童临床表现通常较轻。
二、CRP
血清CRP可以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是疾病急性期重要的炎症标志物。MP感染时CRP可以升高,尤其是MPP在合并肺外并发症或发生大片肺实变时CRP常明显升高。CRP的明显增高与RMPP有明显相关性,CRP越高说明炎症反应越强,病情越不易控制,发生RMPP的几率越高。刘新峰等人[3]发现CRP≥40mg/L在早期识别和诊断RMPP上有临床指导价值,是发生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有研究发现,加用糖皮质激素对CRP增高的MPP患儿有重要意义,可使CRP很快降至正常,这表明CRP明显升高并不一定是合并了其他细菌感染,而可能与支原体严重感染后免疫紊乱导致的组织损伤有关。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而且一般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但近年来发现,部分患儿虽经正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7天或以上,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仍无明显改善,甚至较前加重或出现严重合并症,导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发生。早期识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RMPP的相关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四、炎症细胞因子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MPP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炎症细胞因子参与MP免疫发病机制。RMPP可能导致细胞因子更高的的释放,如白细胞介素(IL)-6、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而有助于过度的炎症反应。Meijuan Wanga[2]等人研究发现RMPP患儿血清TNF-α浓度(中位数为114.5pg/ml,范围49.1–897.9 pg/ml)和IFN-γ(中位数为376.9pg/ml,范围221.4–1997.6 pg/ml)明显高于NRMPP组。Zhang yuanyuan[5]的研究发现IL-10和IFN-γ可作为RMPP的预测标志物。IL-10的截断值为3.65pg/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7%和49.6%,IFN-γ的截断值为29.05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6.2%和94.8%,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免疫反应复杂调控网络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发现它们呈正相关关系。国内相关研究显示,CRP、LDH、IL-6、IL-10、IFN-γ是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当CRP、LDH、IL-6、IL-10及IFN-γ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5.3mg/L、402IU/L、13.82pg/mL、5.07pg/mL、13.84pg/mL时,其预测RMPP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和79.5%、81.5%和66.3%、84.2%和63.0%、74.2%和59.6%、58.6%和79.2%。CRP、IL-6及IL-10水平越高,其免疫反应与炎性因子刺激越强烈,患者临床表现与组织病变越严重,其发生RMPP的风险越高。IFN-γ具有激活巨噬细胞以发挥其吞噬受病原体感染细胞的功能,并可破坏病原体,导致RMPP的发生。Zhang yuanyuan[5]等人还通过ROC曲线分析也发现,CRP、LDH、IL-6、IL-10及IFN-γ水平变化能有效预测RMPP的发病,且CRP≥16.5mg/L、LDH≥417IU/L、IL- 6≥14.75pg/mL是R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五、影像学表现
研究发现[4]RMPP患儿中有61.8%(47/76)影像学呈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改变,即RMPP患儿发生节段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和胸腔积液的比例比GMPP患儿更高,表明RMPP患儿的临床特征较严重。国内研究发现RMPP患儿大叶性肺炎的发生率高达92.06%,25.40%合并胸腔积液,远远多于MPP患儿,即RMPP多发生于肺部大叶性改变的患儿。RMPP常表现为肺部高密度均匀实变影,范围常超过2/3肺叶,可同时伴有胸腔积液、坏死性肺炎等其他肺内并发症。
三、LDH
最近,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被认为是早期诊断RMPP和指导激素使用的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LDH是由五种同工酶组成,总LDH水平是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在许多炎症过程中可以升高。有文献表明RMPP患儿LDH的最佳临界水平为379IU/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和85.8%。Ta-Yu Li等人[4]对比了RMPP患儿与NRMPP患儿,发现LDH最优截断值为408IU/L,其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72.2%,同时他们进一步考察了LDH同工酶在RMPP组的表达,发现尽管血清总LDH在RMPP组高于NRMPP组,但这不是所有的LDH同工酶的情况,只有LDH4和LDH5百分比发生增加,而LDH1和LDH2的相对百分比则下降。血清LDH4+LDH5 109IU / L(灵敏度75%,特异度87%)与总LDH相比,是预测RMPP发生更好的生物标志物。所以,LDH对RMPP的早期识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