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电图之心肌梗死部分PPT
合集下载
心肌梗死心电图h演示PPT
• 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阳性率约为80%。 因此,如能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 则绝大多数病人可以确诊,这对病人的治 疗、观察病情演变、发现并发的心律失常 及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 使依靠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得不到 血液供应而受损、坏死。心电图上有特 征性改变,这些变化视缺血、损伤与坏 死的范围和程度而异。
• 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心电图变化比明显, 但非心肌梗死所特有,
• 对于此类心电图如能进行仔细分析与对比,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另一类心电图变化轻微,
• 主要系非特异性ST一T变化,此类心电图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 进行判断。
1 仅有QRS波群变化
• 1. 前间壁心肌梗死表现为Rv1至Rv3,逐渐降低,或Rv4突然降 低,此种现象需除外右位心.右室肥大。
病理性Q波不典型
• 某些室间隔梗塞病例, q V5>q V5~ q V6,或者V4导联有q波而V6导联无Q波。
持续性ST段稳定性抬高
• 如ST段升高持续4个月以上,应考虑合 并室壁瘤,但需除外心肌纤维化所致 ST段抬
• 高。
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
(1)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前壁心肌梗死 V1.V2: 导联的Q波群仍呈“M”形,V3.~ V5导联出现异常 Q波,S波仍保持宽钝形态。如梗塞累及间隔,则 V1.V2的初始r波消失,呈pR型,R波粗钝。
• (2)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合并下壁梗塞 Ⅱ.Ⅲ.aVF 导联出现异常Q波,QRS波未段仍保持祖钝状态。
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
• 2. 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死 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群的初始向量已和正常情况完全不同,故合并心 肌梗死时诊断较为困难,应更多地依靠ST一T的演变, 并密切结 合临床资料来确定诊断。有人提出:① V5.Ⅰ.aVL导联出现q波(qR型),提示室间隔梗塞;② V5导联R波降低并出现S波,提示左心室侧壁心肌梗死; ③Ⅰ.Ⅱ.aVF导联出现
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 使依靠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得不到 血液供应而受损、坏死。心电图上有特 征性改变,这些变化视缺血、损伤与坏 死的范围和程度而异。
• 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心电图变化比明显, 但非心肌梗死所特有,
• 对于此类心电图如能进行仔细分析与对比,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另一类心电图变化轻微,
• 主要系非特异性ST一T变化,此类心电图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 进行判断。
1 仅有QRS波群变化
• 1. 前间壁心肌梗死表现为Rv1至Rv3,逐渐降低,或Rv4突然降 低,此种现象需除外右位心.右室肥大。
病理性Q波不典型
• 某些室间隔梗塞病例, q V5>q V5~ q V6,或者V4导联有q波而V6导联无Q波。
持续性ST段稳定性抬高
• 如ST段升高持续4个月以上,应考虑合 并室壁瘤,但需除外心肌纤维化所致 ST段抬
• 高。
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
(1)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前壁心肌梗死 V1.V2: 导联的Q波群仍呈“M”形,V3.~ V5导联出现异常 Q波,S波仍保持宽钝形态。如梗塞累及间隔,则 V1.V2的初始r波消失,呈pR型,R波粗钝。
• (2)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合并下壁梗塞 Ⅱ.Ⅲ.aVF 导联出现异常Q波,QRS波未段仍保持祖钝状态。
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
• 2. 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死 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群的初始向量已和正常情况完全不同,故合并心 肌梗死时诊断较为困难,应更多地依靠ST一T的演变, 并密切结 合临床资料来确定诊断。有人提出:① V5.Ⅰ.aVL导联出现q波(qR型),提示室间隔梗塞;② V5导联R波降低并出现S波,提示左心室侧壁心肌梗死; ③Ⅰ.Ⅱ.aVF导联出现
心肌梗死心电图PPT课件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
下壁(II、III、aVF)对应性ST-T改变
第15页/共65页
心电图表现:
①局限于几个相关导联,如下壁导联、侧壁导联, ②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 ③ST段抬高程度十分显著,有时可达10mm, ④ST段抬高呈动态变化,一般于1w左右回至基线。
第16页/共65页
特点:
第2页/共65页
一、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基本图形及机理
心肌梗死中心部分心肌发生坏死,坏死周围的心肌发生损伤和缺血。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坏死型、损伤型和缺血型改变三者的合并。
第3页/共65页
心肌缺血、损伤、坏死与心电图波形的关系
第4页/共65页
(一)缺血型改变 (myocardial ischemia)
心肌梗死时外膜下心肌缺血范围较广,该处复极延迟,复极程序与正 常不同,从内侧开始,T波向量背对缺血部位,故T波倒置、尖深二肢对称 (冠状T)。
第7页/共65页
特点:
1.暂时、可恢复的,仅影响了复极过程。 2.病理检查可无组织学改变。 3.心肌受轻而短暂的损伤,其他方式如损伤、压力、炎症也可产生同样改变。
第34页/共65页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恢复期 (3月)
II、III、aVFC呈Qr波,ST不升高,T波倒置,V5、V6呈qR波
第35页/共65页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 注意前壁对应性变化
第36页/共65页
4.愈合期
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周~数月以上。
(1)主要是病理性Q波,一旦形成很少消失。 (2)R降低,有时呈QS波。 (3)ST-T恢复正常,或者反映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特点,如ST段压低,T波倒
波倒置。
第62页/共65页Fra bibliotek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ppt课件
7
心肌复极
• 复极从心外膜→心内膜,电偶移动时电穴 在前,电源在后,心房复极时复极波很小, 心电图上很难看到,方向与心房除极波相 反,心室复极波ST-T,ST又称早期复极波。
8
9
10
常用的心电图导联
1. 标准导联 导联I:正极接左上肢,负极接右上肢. 导联II: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右上肢. 导联III: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左上肢.
32
心肌梗死的概念
•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 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 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多发生于中年以后。 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性质类似心绞痛的 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 低等症状,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可产生严 重后果。心电图和血清酶检查对诊断有重 要价值。发病后应立即进行监护救治。
3
心电产生原理
• 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心肌首先发生电激 动,在心电图与心音图同步记录时,可见 心电图QRS波起始部位比心音图起始部位 早0.05秒左右,心音图第一心音起始部在心 电图R波下降支与S波交界处
4
六轴系统-额面
-90° 上
_
_ avR
+
_ + avL
180°右
_
+I _
左 0°
_
+
+
+
23
缺血向量 背向缺血区
心外膜面缺血T对称性倒置
24
25
心肌缺血诊断
• J点后0.06s ST段水平或下垂压低至少0.1mV J点后0.08s ST段弓背向上压低至少 0.2mV ST段上升至少 0.15mV
•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其它表现有:T波倒置、 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新出现的心律 失常或传导异常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ppt课件
小Q波
当梗死面积小时.虽位于左室去极化起始 40ms处。但不能形成典型的病理Q波,仅引 起小Q波。
Takaten等对小Q波的定义是:胸前导联q波 不够病理性Q波标准,但宽于和深于下一个 胸前导联Q波: 即QV3>QV4,QV4>QV5,QV5>QV6 或V1~V3均出现q波。
进展性Q波
是指同一病人在相同体位下动态观察,原 有Q波导联上Q波进行性增宽和加深,或无Q 波导联出现新的小q波,并能除外间歇性束 支阻滞或预激。
3型心电图:非特异性异常心电图。可具有下列一 个以上特征: 1.Q,LVH,不能提示缺血或梗死的小的、非动态 变比的ST段或T波异常,如ST段压低<1mm、T波低 平或<1mm的倒置,且较以往心电图无变比,除极 异常(如异常的QRS)。 2.某些病例此种sT段冶高可为k型心电图初发,防 非能够排除力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ST段改变。
ACS的心电图类型:3型
ACS的心电图类型:4型
正常心电图。
二、心电图判定AMI的IRA
心脏的血管
判定IRA闭塞部位
下壁心肌梗死:
RCA(右冠状动脉) 1.ⅢST↑>ⅡST↑ 2.ⅠST↓
近端RCA V4RST↑+T波直立
LCX(左旋支) 1.ⅡST↑>ⅢST↑ 2.ⅠST↑或等电位线 3. V4RST↓或等电位线伴T波倒置
T波改变
Q波
R波
四、AMI的心电图预测因子
QRS波终末变形
ST 段变化导致QRS终末形态改变,正常状 态罕见或无ST段抬高的导联,见到等于R波 振幅50%或更高的J点;
在RS为主的导联S波消失。
QRS
波 终 末 变 形
诊断学 心肌梗死课件
第六节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
■ 诊断心肌梗塞依据: ■ 典型临床症状、心肌酶学、心电图改变 ■ 通常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 ■ Q波心肌梗塞 ■ 无Q波心肌梗塞 ■ 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 ■ 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塞 ■ 疑诊心肌梗塞时要反复作全导联心电图
,必要时加作右胸导联和左侧后胸导联
心肌梗塞的基本心电图表现
■ 坏死性改变的病理性Q波 ■ 在原来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呈QR或Qr型, ■原 ■ 来主波向下的导联呈QS或Qr型 ■ 损伤性改变 ST段弓背向上抬高 ■ 缺血性改变 T波倒置或高直, “冠状T”
ST段抬高的电生理机制1
ST段抬高的电生理机制2
坏死性Q波
■ 病理性Q波: ■ Q波时间≥0.04s ■ 大小≥ ¼同导联R波 ■ 出现部位: 面向坏死区的部位
ST段斜型升高持续达半年以上
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 初始向量显示心肌梗塞特征 · 终末向量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征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非透壁性心肌梗塞2
常见心电图表现: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广泛多导联ST段显著压低,T波倒置,有演变 局灶性非透壁性心梗: ¢ 心电图改变同上述典型Q波心肌梗塞 ¢ 不出现病理性Q波 ¢ 即部分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 且有演变过程 仅有T波倒置伴演变
*可能的广泛前壁非Q波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
心肌梗塞定位诊断
I II III avR avL avF V1 V2 V3 V4 V5 V6
下壁 — + + — — + — — — — — — 广泛前壁 — — — — — — ± + + + + + 前间壁 — — — — — — + + + — — —
心肌梗塞
■ 诊断心肌梗塞依据: ■ 典型临床症状、心肌酶学、心电图改变 ■ 通常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 ■ Q波心肌梗塞 ■ 无Q波心肌梗塞 ■ 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 ■ 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塞 ■ 疑诊心肌梗塞时要反复作全导联心电图
,必要时加作右胸导联和左侧后胸导联
心肌梗塞的基本心电图表现
■ 坏死性改变的病理性Q波 ■ 在原来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呈QR或Qr型, ■原 ■ 来主波向下的导联呈QS或Qr型 ■ 损伤性改变 ST段弓背向上抬高 ■ 缺血性改变 T波倒置或高直, “冠状T”
ST段抬高的电生理机制1
ST段抬高的电生理机制2
坏死性Q波
■ 病理性Q波: ■ Q波时间≥0.04s ■ 大小≥ ¼同导联R波 ■ 出现部位: 面向坏死区的部位
ST段斜型升高持续达半年以上
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 初始向量显示心肌梗塞特征 · 终末向量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征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非透壁性心肌梗塞2
常见心电图表现: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广泛多导联ST段显著压低,T波倒置,有演变 局灶性非透壁性心梗: ¢ 心电图改变同上述典型Q波心肌梗塞 ¢ 不出现病理性Q波 ¢ 即部分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 且有演变过程 仅有T波倒置伴演变
*可能的广泛前壁非Q波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
心肌梗塞定位诊断
I II III avR avL avF V1 V2 V3 V4 V5 V6
下壁 — + + — — + — — — — — — 广泛前壁 — — — — — — ± + + + + + 前间壁 — — — — — — + + + — — —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47页】
陈旧期
又称为愈合期,慢性期。常出现在心肌梗死 3~6个月之后。此期心电图图形演变过程已 经结束。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陈旧期心电图表现
ST段恢复正常 T波恢复正常或持续倒置或低平而稳定不变 坏死型Q波多数持续终身少数病人因梗死范
围小,梗死瘢痕的挛缩或周围心肌代偿性肥 大,Q波变浅,甚至消失。
第十页,共47页。
发生机制
(1)“损伤电流学说” (2)“除极受阻学说”
第十一页,共47页。
坏死型改变
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是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心肌梗死中出现异 常Q波是心肌坏死的标志。
第十二页,共47页。
坏死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
1.出现异常Q波 在原先的无Q波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
第十六页,共47页。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与分期
心肌梗死发生后,随着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 发展和恢复,根据心电图图形的演变过程和 时间可将心肌梗死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陈旧期。
第十七页,共47页。
超急性期
又称为超急性损伤期,于冠状动脉闭塞后即 刻出现,持续时间极为短暂。此期心电图最 主要的改变时T波高耸,并同时出现ST段斜 型抬高。由于急性损伤性阻滞,可出现QRS 波群振幅增高,时间轻度增宽,但尚未出现 异常Q波。
(Q/R>=1/4,Q波时限>=0.04s) 在不应该出现的q波的导联上出现q波。 原来正常范围的q波转变成异常Q波。
若在Q波或QS波上出现切迹,则更能确定为 异常Q波。
第十三页,共47页。
坏死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
2.出现等位性Q波 (1)q波 (2)进展性Q波 (3)存在q波区 (4)QRS波群起始部有切迹或顿挫 (5)R波丢失
《心肌梗死心电》课件
详细描述
右心室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可能表现出ST段压低、T波倒置,同时伴有低血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非ST段抬高 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可能表现出ST段压低、T波倒置,但无异常Q波或QS波,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诊 断。
THANKS
右心室心肌梗死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与左心 室不同,主要表现在右胸导联上。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在V7 、V8、V9导联上,常表现为R波增 高。
04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 应用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快速诊断
心电图能够快速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 梗死。
05
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 疗。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通常表现出ST段弓背向上抬高,T 波倒置,并可能出现异常Q波或QS波。这些变化有助于医生 快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无法判断梗死范围
心电图无法准确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新进展
心电图自动诊断系统
无创心电监测技术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心电图自动 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利用可穿戴设备等无创方式进行心电 监测,方便实时监测患者情况。
心电图联合其他检查
结合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心肌梗死心电》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心肌梗死概述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 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右心室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可能表现出ST段压低、T波倒置,同时伴有低血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非ST段抬高 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可能表现出ST段压低、T波倒置,但无异常Q波或QS波,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诊 断。
THANKS
右心室心肌梗死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与左心 室不同,主要表现在右胸导联上。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在V7 、V8、V9导联上,常表现为R波增 高。
04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 应用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快速诊断
心电图能够快速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 梗死。
05
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 疗。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通常表现出ST段弓背向上抬高,T 波倒置,并可能出现异常Q波或QS波。这些变化有助于医生 快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无法判断梗死范围
心电图无法准确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新进展
心电图自动诊断系统
无创心电监测技术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心电图自动 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利用可穿戴设备等无创方式进行心电 监测,方便实时监测患者情况。
心电图联合其他检查
结合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心肌梗死心电》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心肌梗死概述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 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共23张PPT)
表现为 段抬高,其 形态多样化,常见的有弓背向上 ST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常呈“不完全性闭塞”,多为白血栓(以血小板为主),溶栓治疗无益。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
型、斜升型、墓碑型、“巨 ST抬高。 R型”及凹面向上型 随着AMI早期介入治疗的开展及溶栓治疗的开展,一部分患者的心电图演变出现“加速”现象。
⑤冠造/尸检冠脉内血栓。
心电图诊断AMI的优点
① 对超急期、急性期的诊断较心肌坏死标记物敏感(心肌坏死标记物
异常升高有时间窗,在心肌坏死2-3小时出现,7-14日消失)。
② 心电图分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价值。 ③ 是评价再灌注治疗疗效的指标。 ④ 可大致判断梗死部位及梗死相关动脉。
⑤ 可诊断同时存在的心律失常。 ⑥ 检查无创、方便、普及、费用低、可多次重复。
疗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17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诊断
部位
心电图受累导联
前间壁 前壁 前侧壁 广泛前壁 高侧壁
V1、 V2 V3 、 V4 V4~V6、Ⅰ、avL V1~V6 Ⅰ、avL
下壁
Ⅱ、Ⅲ、avF
后壁
V7~V9
右室
V1、V3R~V5R
•18
冠状动脉分布图
冠状动脉分布图
1.左冠状动脉(LCA)左主干(LM)
•9
正常q波 异常Q波
•10
急性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 出现缺血、损伤、坏死的混合图形
•11
AMI的演变与分期
➢ 演变
➢ 何谓演变: AMI发生后,在心电图上出现一系列特征性、规律性 的动态改变,这一改变称为演变。
➢ 随着AMI早期介入治疗的开展及溶栓治疗的开展,一部分患 者的心电图演变出现“加速”现象。这将大大缩短急性心肌 梗死的病程,不同程度地改变心电图的表现和典型的演变过 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
型、斜升型、墓碑型、“巨 ST抬高。 R型”及凹面向上型 随着AMI早期介入治疗的开展及溶栓治疗的开展,一部分患者的心电图演变出现“加速”现象。
⑤冠造/尸检冠脉内血栓。
心电图诊断AMI的优点
① 对超急期、急性期的诊断较心肌坏死标记物敏感(心肌坏死标记物
异常升高有时间窗,在心肌坏死2-3小时出现,7-14日消失)。
② 心电图分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价值。 ③ 是评价再灌注治疗疗效的指标。 ④ 可大致判断梗死部位及梗死相关动脉。
⑤ 可诊断同时存在的心律失常。 ⑥ 检查无创、方便、普及、费用低、可多次重复。
疗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17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诊断
部位
心电图受累导联
前间壁 前壁 前侧壁 广泛前壁 高侧壁
V1、 V2 V3 、 V4 V4~V6、Ⅰ、avL V1~V6 Ⅰ、avL
下壁
Ⅱ、Ⅲ、avF
后壁
V7~V9
右室
V1、V3R~V5R
•18
冠状动脉分布图
冠状动脉分布图
1.左冠状动脉(LCA)左主干(LM)
•9
正常q波 异常Q波
•10
急性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 出现缺血、损伤、坏死的混合图形
•11
AMI的演变与分期
➢ 演变
➢ 何谓演变: AMI发生后,在心电图上出现一系列特征性、规律性 的动态改变,这一改变称为演变。
➢ 随着AMI早期介入治疗的开展及溶栓治疗的开展,一部分患 者的心电图演变出现“加速”现象。这将大大缩短急性心肌 梗死的病程,不同程度地改变心电图的表现和典型的演变过 程。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心肌梗死的定性
除典型的坏死样心电图支持心肌梗死诊断 外(50%),正常心电图(20%)、缺血、损伤 样心电图亦不能排除心肌梗死;
诊断心肌梗死证据强度坏死、损伤及缺血 样依次递减;
时刻与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互 印证。
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 联的S-T段平直压低①;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时, 面向损伤区导联的S-T段抬高②。
损伤型心电图形成的假说
损伤电流学说 除极受阻学说
ST段抬高的电生理机制1
ST段抬高的电生理机制2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更进一步的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 死,并影响其一系列的修复过程。
早期
急性期
近期
阵旧期
(数分至数小时)
(数分钟至数周)
(数月)
(数年)
变化曲线
R波
S-T段 T波
Q波
ECG波形
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emia
子正常通除当在进道心 正行极室 常,,主肌 情从而发况而要生下产复依缺,生极靠血心ST时室-更浓T,的心需度即复电将极要向梯影过量能度响程的心 是量改依室 从变依赖复 心。极 外赖的的 膜离的 各开始型而离向心子内泵膜方,向因推进此的缺。在血心后肌缺首血先时,受大影 响致可的出系现两复种极类过型的程心。电图改变。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冠心病的发病现状
据WHO报告:每年全球因冠心病和卒中 死亡的人数为1750万,预计到2020年, 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500万
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 12秒就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和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ppt课件
◦ ‘坏死型改变’:梗死部位心肌无电活动,不产生心电向量, 但正常的心肌照常除极,产生一个与梗死部位相反的综合向 量。由于心肌梗死主要发生在室间隔和心内膜下心肌-心室 起始0.03-0.04s除极向量背离坏死区-造成面向梗死区的病 理性Q波或QS波。
完整最新版课件
21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cardial infarction AMI )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的心电图诊断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主要内容: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心肌缺血
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价值
临床工作中常用心电图来评价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以及缺血 程度。 如果不结合临床病史,单纯依赖心电图来选择最合适的 处理方案是无价值的。当然若患者没有临床病史,心电图既不 非常特异也不特别敏感。
若三者同时存在,则AMI诊断基本成立。
完整最新版课件
24
心肌梗死
1)超急期变化
AMI数分钟后-首先出现心内膜心肌缺血--产生高大的 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并与高耸T波连接, 这些表现持续仅几个小时。
超急期的T波改变在前胸壁导联最明显,与以前的心电图 比较容易被发现。这种T波改变通常在心肌梗死发作后持 续5到30分钟,随后ST段发生改变。
完整最新版课件
8
心肌缺血
2)T波倒置
T波倒置
T波倒置可以是正常的:可出现在III、aVR和V1导联或V2 (仅与V1导联的T波倒置有关);
心肌缺血也可导致T波倒置,但必须记住:III、aVR和V1导 联T波倒置伴QRS波主波向下属于正常。
T波倒置深、而对称强烈地提示心肌缺血。
完整最新版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21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cardial infarction AMI )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的心电图诊断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主要内容: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心肌缺血
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价值
临床工作中常用心电图来评价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以及缺血 程度。 如果不结合临床病史,单纯依赖心电图来选择最合适的 处理方案是无价值的。当然若患者没有临床病史,心电图既不 非常特异也不特别敏感。
若三者同时存在,则AMI诊断基本成立。
完整最新版课件
24
心肌梗死
1)超急期变化
AMI数分钟后-首先出现心内膜心肌缺血--产生高大的 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并与高耸T波连接, 这些表现持续仅几个小时。
超急期的T波改变在前胸壁导联最明显,与以前的心电图 比较容易被发现。这种T波改变通常在心肌梗死发作后持 续5到30分钟,随后ST段发生改变。
完整最新版课件
8
心肌缺血
2)T波倒置
T波倒置
T波倒置可以是正常的:可出现在III、aVR和V1导联或V2 (仅与V1导联的T波倒置有关);
心肌缺血也可导致T波倒置,但必须记住:III、aVR和V1导 联T波倒置伴QRS波主波向下属于正常。
T波倒置深、而对称强烈地提示心肌缺血。
完整最新版课件
心肌梗死心电图课件
肌梗死。
定期复查
03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同时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T波。
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 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 单向曲线,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 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是 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 稳定不变,以后70%~80%永久
存在。
早期(3~14天)ST段抬高逐渐 回至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 倒置。晚期(3~6个月)T波呈 V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 ,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
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恢复。
数月后,ST段逐渐回到基线 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倒置。 病理性Q波多数永久存在。
03
心肌梗死并发症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加快,P波形态正常,PR间期固定。
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P 波,代偿间歇完全。
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等 。
心肌梗死心电图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5
CONTENTS
• 心肌梗死概述 • 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 心肌梗死并发症心电图表现 • 心肌梗死心电图鉴别诊断 • 心肌梗死心电图治疗原则 • 心肌梗死心电图预防措施
01
心肌梗死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 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心力衰竭
左心室肥大
QRS波群电压增高,电轴 左偏,ST-T改变。
右心室肥大
V1导联R/S≥1,呈R型或 Rs型,V5导联R/S≤1或S 波比正常加深,AVR导联 以R波为主,R/q或R/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梗死定位
I
II
侧壁
aVR aVL
V1
V3
V2
V4
III
下壁
aVF
V5
V6
前降支 右冠脉
心肌梗死定位
左主干病变 • 左主干病变已能诊断 • 心电图特征性表)伴Ⅰ、Ⅱ、 V4 、V5、V6
导联的ST段下移 • 敏感性高达80%~90%
右冠远端病变
心肌梗死相关表现的定义
—ESC/ACC/AHA/EHS/WHF 标准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定义 1.V2-V3导联的Q波宽度≥0.02s,或呈QS型, 2.两个相邻导联(I、aVL、V6;II,III,aVF; V4-V6)中Q波宽度≥0.03秒和深度≥0.1mV 或呈QS型 3.RV1-V2 ≥0.04s且R/S ≥1,T波直立(无传 导异常)
心肌梗死分类和分期
--临床分类法
1型 由于原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如斑块破裂、夹层)而
引起的心肌缺血相关的 自发性心肌梗死
2型 继发于心肌的供氧和耗氧不平衡所导致的心肌梗死,
如冠状动脉痉挛、贫血、冠状动脉栓塞、心律失常
或低血压
继发性心肌梗死
3型 突发心源性死亡(包括心脏停搏),有心肌缺血的
症状和新出现的ST段抬高或新的 CLBBB,和(或)
★病理学分类
★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分类
心肌梗死分类定义
--梗死面积分类法
➢心肌缺血引起的所有大小的心肌坏死均应定义为梗死 ➢现有的技术已能识别重量<1克的心肌坏死灶 ➢根据范围大小对梗死灶分类
局灶性坏死(显微镜下梗死) 小面积梗死(<左心室的10%) 中面积梗死(左心室的10~30%) 大面积梗死(>左心室的30%)
心肌梗死分类和分期
--病理学分类法
➢心肌梗死在病理学上可分三期 1 、 急性 期 Acute: 心 肌细胞 坏 死伴多 形 白细胞 浸 润
(>6h); 2、愈合期 Healing: 出现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无多
形核白细胞。 3、陈旧期 Healed: 疤痕组织,没有细胞浸润。
从急性期过渡到陈旧期常至少需要5-6周。
4.共识建议用于诊断心肌梗死的标志物首选cTn,其与核 素和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的梗死面积的相关性优于肌 酸激酶(CK)和CK-MB
新旧AMI的分类
新AMI分类 I型:自发性心肌梗死
旧AMI的分类
II型:继发性心肌梗死 III型:心脏性猝死 IV型:PCI相关性心肌梗死
NESTMI ESTMI
➢ 需要强调的是
1.ECG发生ST段升高、降低,T波倒置等变化虽然反映了心 肌缺血,但并不足以定义心肌梗死。仅凭心肌标志物或影 象学改变亦不能诊断AMI
2.在临床上,ECG已有ST段抬高和(或)出现病理性Q波的 患者,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诊治措施(溶栓或直接PCI), 而不必等待心肌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3.“后壁”一词曾用来反映比邻隔面的左心室基底段,现 已不再使用,建议使用“下基底部”
—ESC/ACC/AHA/EHS/WHF 标准
➢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定义(无LVH,LBBB) 1.相邻2个导联新发生的ST段J点抬高: V2-V3导联≥0.2mV(男性)或≥0.15 (女性),和(或)其他导联≥0.1mV 2.两个相邻导联新出现的ST段水平或下 斜压低≥0.05mV,和(或)两个相邻 导联T波倒置≥0.1mV合并R波为主或R/S>1
经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的新发血栓证据,但未及采
集血样之前或心脏损伤标志物升高之前就死亡 心脏
性猝死
心肌梗死分类和分期
--临床分类法
4a型 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4b型 经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与支架血栓相
关的心肌梗死 5型 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相关心肌梗死
CABG相关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相关表现的定义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鉴别 假阳性:(1)良性早期复极;(2)LBBB;(3)预激; (4) Brugada综合征; (5)心肌炎或心包炎; (6)肺栓塞; (7)蛛网膜下腔出血; (8)代谢 异常,如高钾血症; (9) J点异常; (10)导 联错位 (11)胆囊炎
假阴性:(1)陈旧性心梗遗留Q波和(或) ST段持续抬高;(2)起搏心律;(3) LBBB
V型:CABG相关心肌梗死 突出对临床治疗的指导
突出病因的诊断
✓两种分类标准不一样,是交叉关系
AMI—新旧标准比较
➢相同点: 1.缺血症状 2.ECG动态改变 3.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改变
➢不同点---新标准多了: 1.病理性Q波诊断AMI 2.影象学诊断AMI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 判断心梗的部位主要根据坏死型图形出现于哪些导联 • 发生心梗的部位多与冠状动脉分支的供血区域相关 • 心电图的定位基本上与病理一致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诊断学心电图之心肌梗死部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全球心肌梗死定义
—ESC/ACC/AHA/EHS/WHF 标准
➢采 用 不 同 技 术 检 查 时 的 心 肌 梗 死 定义(分类)
★根据梗死面积分类
STV1,V2↓和STⅡ,Ⅲ,aVF↑
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STV1,V2,V3↑+STaVL↑+STaVF↓,>1mm
第1对角支分出后左前降支闭塞
STV1,V2,V3↑,有下壁ST↑
左前降支近端闭塞伴室间隔前部梗塞
RBBB+V1导R波前有Q波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