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真实”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出“真实”的作文
作者:张小芳王新颜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03期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几乎囊括了知识传播、情操陶冶和创造力培养等所有领域。高考作文分值是60分,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当之无愧的压轴题。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密、语言顺畅的优秀作文,对学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多年来,许多语文教师苦苦寻求写好作文的捷径,结果却不甚理想。学生苦于没有头绪、无话可说、无章可循,写出来的文章枯燥无味;教师则绞尽脑汁试图从规律上加以归纳概括,结果学生却写成了脱离生活实践、内容空洞的八股文。作文教学是否真的如此扑朔迷离?如何才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实际上写好一篇好的作文并不难,关键在于——“真实”。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真实”的生活感悟
为了适应考试和升学的需要,教师教学生作文有时就像大人教小孩说话,教师让学生怎样写,学生就怎样写,结果使得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重复、结构相似、写法也大体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与生活本身脱节。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才是作文的主体。一篇感人的作文需要学生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独到发现,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敏感,而不是教给学生精心编排的模式,也不是教会他们如何套用模式闭门造车、无病呻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为了反映生活,二者本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感受生活而表达之,“以我手写我心”,真正摆脱应试套路的桎梏,回归到任性行文的朴素写作中来,才是发现了写作的真谛。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采取开放型自主学习的教学思路,多让学生在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去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素材,并用流畅的语言记录下“真实”的感悟。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做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作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再把作文当成是一种负担,愿意作文,写好作文。作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轻松愉快地写生活。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是作文的惟一源泉,才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和作文教学获得解放的惟一方法。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真实”的情感体验
情感和写作的关系,刘勰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尚书·尧典》也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则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真正感人的作文必须体现真挚的情感,情感对于作文极其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亲身经历的事去用心感触,因情而发,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表达欲望,然后用情组织材料,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钱谷融说:“一个作家总是从他的内在要求出发来进行创作的,他的创作冲动首先来自社会现实在他内心激起的情感波澜上,这种感情的波澜,不断激动着他,逼迫着他,使他不得不提起笔来……”朱光潜先生也认为:“文艺先需有要表现的情感。”中学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当学生有了“真实”的、非抒不可的情感以后,才能产生不竭的灵感,写出使人感动的文章。多姿多彩的生活,每天都在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我们要用心灵去品尝心中的那份情思,美好与酸楚,期盼与感动,然后尽情地释放于笔端。文贵真情,学生只有在真情实感的驱使下为文,才能真正打动自己,打动读者。所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必须“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培养学生积累这种情感,用“真实”感人的情感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真实”的个性抒发
作文教学应着手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想用的形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不人云亦云。教会学生在感悟生活的时候,对一些问题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每一个人都不同于他人而独特存在,有自己的多彩世界、喜怒哀乐和鲜明个性。作文本来就是个性心灵的释放,教师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压制这种个性,而是应该去寻找发现个性,鼓励帮助学生以个性的自我写个性的文章。我们常讲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还讲作文讲究写作方法,但无论是语言还是写作方法也都是有个性的。就写作方法而言,写作有法,但文无定法,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与作者的独特习惯、临场发挥和突然灵感等因素都密不可分。万不可忽视“真实”的个性,而逼迫学生误入僵化的“八股”。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说作文无需指导,恰恰相反,要真正实现作文的个性化,教师的鼓励引导极为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个性给学生以示范,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写作是自己的事,别人谁也无法代替,写作素材必须自己去积累,材料必须自己去组织,最终使学生养成自主写作、个性写作的习惯。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说写作要重视质朴自然,强调“真实”的个性。忽视“真实”个性的存在,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可能“真实”生动。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好奇心、表现欲都很强,他们充满希望、活力和创造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他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满腔激情和美好渴望,积极引导他们走向生活、走向社
会,轻松自由、挥洒自如地放飞自我,创造性地通过有生命力的、个性鲜明的创作,表现激荡在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不是交给他们缺乏生机的作文模式,“为赋新词强说愁”,用假、大、空的语言和套路,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地表现似有非有的虚假情感。如果这样,还愁学生写不出独具个性的好文章吗?
谈到生活、情感与个性,我们必须强调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真实”。当怀着迅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美好愿望,在作文指导课上大讲写作技巧的时候;当抱怨学生写作水平拙劣、“孺子不可教也”的时候,我们是否曾低头沉思:我们有没有真正给学生机会感受“真实”的生活?有没有真正给他们机会去写有自己“真实”个性的文章,以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