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计算机文化基础解读
计算机文化基础 山东省教育厅主编 课件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0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山东省教育厅主编 课件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0章](https://img.taocdn.com/s3/m/7784d5e08bd63186bcebbc62.png)
19
10.1.3 计算机犯罪
1. 计算机犯罪的概念
所谓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作为工 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作为攻击对象实施的严重危害 社会的行为。由此可见,计算机犯罪包括利用计 算机实施的犯罪行为和把计算机资产作为攻击对 象的犯罪行为。
2019/2/17
——大学IT——
20
2. 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 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国际标 准化组织已明确将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 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从技术角度来 讲,信息安全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系统的可靠 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确认性、可控性 等方面。
目前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有:密码技术、防 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病毒 与反病毒技术以及其他安全保密技术。 密码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的核心和关 键。通过密码技术的变换或编码,可以将机密、 敏感的消息变换成难以读懂的乱码型文字,以 此达到两个目的: 其一,使不知道如何解密的“黑客”不可能 从其截获的乱码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其二,使“黑客”不可能伪造或篡改任何乱 码型的信息。
受到外界的恶意攻击和窃取的风险越来越大。 另外,还可能存在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以及网 络软件与网络服务、口令设置等方面的漏洞。
2019/2/17
——大学IT——
13
信息安全意识
一些有代表性的软件安全漏洞
4)结构隐患
结构隐患一般指网络拓扑结构的隐患和网络硬件的 安全缺陷。网络的拓扑结构本身有可能给网络的安全 带来问题。作为网络信息系统的躯体,网络硬件的安 全隐患也是网络结构隐患的重要方面。
广泛的应用。随着各部门对其信息系统依赖性 的不断增长,信息系统的脆弱性日益暴露。由 于信息系统遭受攻击使得其运转及运营受负面 影响事件不断出现,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已经成 为政府、行业、企业管理越来越关键的部分,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成为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一 个迫切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2012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2012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c13a6d561252d380eb6e35.png)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Ⅰ. 课程性质《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全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素质课,既是文化基础、公共基础,又是技术基础,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
它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
Ⅱ.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的入门课程,教学内容以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原则,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做课程的主人,要求达到计算机教学三个层次中的第一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第三个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要求。
1.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个人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常识,掌握计算机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与计算机职业道理规范;2.熟练使用Windows XP操作平台,掌握汉字编码的概念,熟练掌握至少两种Windows XP 下的汉字输入方法;3. 掌握Office 2003的主要软件Word 2003 、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4. 掌握最新的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处理及应用技术、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常识,熟练使用Internet Explorer和Outlook Express,可以在网上查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
Ⅲ. 课程设计思路为实现计算机文化素质教育目标而设计,我们认为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于单一地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着眼于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的设计包括了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计算机科学思想、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四个方面。
从其作用来看,四个方面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将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的。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全套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4e43cbd4ba1aa8114531d96a.png)
✓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将机读数据转换成人读数据的装置。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各种数模转换器
✓ 计算机硬件系统 将控制器和运算器合在一起,组成中央处理器
(简称CPU)。CPU和主存合在一起组成主机。输 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称作外部设备。
23
第 3 章 计算机系统
➢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能够识别的程序设计语言,是从属于硬件设备的。 ② 第二代语言—— 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是用助记符代替机器语言的一种程
序设计语言。 源程序、目标程序、汇编程序
31
第 3 章 计算机系统
➢ 计算机软件系统
✓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所以
又被称为低级语言。
32
第 3 章 计算机系统
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为传染性、破坏性、 寄生性及具有潜伏期。
38
第 3 章 计算机系统
➢ 计算机软件系统
✓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操作
系统、多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操 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 系统。
39
第 3 章 计算机系统
➢ 信息的内部表示和外部形式
✓ ASCII字符的处理
通过直接译码完成。
原始数据 程序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计算结果 输出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
数据信号
控制信号
17
第 3 章 计算机系统
➢ 计算机硬件系统
✓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存储记忆装置。 存储单元、单元地址、访问(读、写) 位:(bit,缩写为b)是存储器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缩写为B)由8个位组成,是存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5b2807a5e9856a56126081.png)
第 2 章
中文 Windows
XP
Windows XP 基本知识
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 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 直接关机,久而久之会造成系统文件被破坏的 严重后果!
第 2 章
中文 Windows
XP
Windows XP 基本知识
第 2 章
中文 Windows
XP
Windows XP 基本知识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① CPU
② 存储器
ROM、RAM、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软 盘、硬盘。
③ 键盘
④ 鼠标 ⑤ 显示器
⑥ 打印机
第 1 章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
第 1 章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
第 1 章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将机读数据转换成人读数据的装置。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各种数模转换器 计算机硬件系统 将控制器和运算器合在一起,组成中央处理器 (简称 CPU)。CPU和主存合在一起组成主机。输 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称作外部设备。
冯· 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 3 点重要设计思想: ① 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 设备和输出设备5 个基本部分组成。
第 1 章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原始数据 程序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计算结果
存储器
控制器
运算器
数据信号
控制信号
第 1 章 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系统
所谓多用户系统是指能同时供多人使用的计 算机系统,由一台主机连接若干个终端组成。又 称之为分时系统。
所谓多任务系统是用户可以同时运行若干个 任务,它是一种对于任务的分时系统。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10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10章](https://img.taocdn.com/s3/m/ef7ed1c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4c.png)
18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3. 网络黑客
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程度高超的电脑专 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 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的人。目前黑客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群体,其主要观点 是:所有信息都应该免费共享;信息无国界,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获 取他认为有必要理解的任何信息;通往计算机的路不止一条;打破计算机集权; 反对国家和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黑客的行为会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 甚至会演变为犯罪。
14
4. 加强网络道德建立对维护网络信息平安有着积极的作用
1〕网络道德可以标准人们的信息行为 2〕加强网络道德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平安立法的进程 4〕加强网络道德建立,有利于发挥信息平安技术的作用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返回
15
10.1.3 计算机犯罪
所谓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作为攻 击对象施行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由此可见,计算机犯罪包括利用计算机 施行的犯罪行为和把计算机资产作为攻击对象的犯罪行为。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22
双钥加密 双钥体制的特点是密钥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可以像 号码一样进展注册公布;
另一个那么是机密的,因此双钥体制又称作公钥体制。由于双钥密码体制仅需保 密解密密钥,所以双钥密码不存在密钥管理问题。双钥密码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 拥有数字签名等新功能。双钥密码的缺点是算法一般比较复杂,加、解密速度慢。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23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密码技术
3〕著名密码算法简介 数据加密标准〔DES〕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和流行的一种分组 密码算法。它的产生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信息加密技术开展史上的两大里 程碑之一。DES是一种单钥密码算法,是一种典型的按分组方式工作的密码。 其他的分组密码算法还有IDEA密码算法、LOKI算法等。 最著名的公钥密码体制是RSA算法。RSA算法是一种用数论构造的、也是 迄今为止理论上最为成熟完善的一种公钥密码体制,该体制已得到广泛的应 用。它的平安性基于“大数分解和素性检测〞这一的著名数论难题根底。著 名的公钥密码算法还有Elgamal公钥体制等。
2012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2012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502f49e51e79b896802267e.png)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侧重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课程定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新生入校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学习其他与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
结合教育部《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要求,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本门课程定位为: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开设本门课程重在使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为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希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前导课程:无后继课程:各专业各异(三)课程设计思路以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计算机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和侧重,课程内容按项目进行设计,突出能力本位,以“教学做一体”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OFFICE软件、Internet、多媒体和网络应用;(二)职业技能目标能熟练的进行办公室自动化操作(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具有计算机自学能力;具有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具有信息素养和自觉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目标参加计算机等级一级认证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教学内容第1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和信息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及我国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2024版计算机文化基础全册课件(完整)pptx
![2024版计算机文化基础全册课件(完整)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c0f98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9.png)
计算机文化基础全册课件(完整)pptx•计算机文化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应用技能•编程语言与算法基础目录•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法律法规计算机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计算机文化是指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计算机知识、技能、思想、道德、艺术等方面。
特点计算机文化具有普及性、创新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早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使用复杂。
个人电脑时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开始普及,计算机文化逐渐进入家庭。
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学习、娱乐等。
计算机文化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积极影响计算机文化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消极影响计算机文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信息泄露问题、网络犯罪等,这些问题需要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解决。
同时,计算机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人们进行文化整合和创新。
0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二进制数的运算,通过指令和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实现各种功能。
0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02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等。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
应用软件的概念和分类应用软件是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开发的软件,可以分为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大一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
![大一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ad78e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b.png)
大一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
因此,了解计算机的文化基础知识点是大家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大一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时的知识点。
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早期计算机。
由机械计算机逐渐发展到电子计算机,再到今天的微型计算机。
从古代的巴比伦人使用算盘,到图灵的发明机械通用计算器,再到冯·诺伊曼结构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每一步都为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原理和设计。
2.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由许多硬件组件构成,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等。
了解这些硬件组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例如,理解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的。
了解内存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存储和访问数据的。
3. 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核心程序。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并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例如,了解操作系统如何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电脑文件。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互通的基础设施。
现代社会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了解IP地址和URL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上的资源是如何寻址和定位的。
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是如何进行的。
5. 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编程是将人类思想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的过程。
掌握基本的编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创造和解决问题。
智慧树知到《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ca2ed5f0e7cd18525362d.png)
智慧树知到《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诞生。
A:英国B:匈牙利C:美国D:法国正确答案:美国2、微型计算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A:内存容量B:硬盘容量C:分辨率D:CPU正确答案:CPU第一章1、以下不符合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概念的是( )A:计算机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B:程序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并按地址寻访C: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表示D:在计算机内部,通常用二进制形式来表示数据,用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指令正确答案:在计算机内部,通常用二进制形式来表示数据,用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指令2、负责从内存中按一定的顺序取出各条指令,每取出一条指令,就分析这条指令,然后根据指令的功能产生相应的控制时序的部件是( )A:运算器B:控制器C:存储器D:寄存器正确答案:控制器3、(123)10的二进制数表示是()A:1111101B:1110110C:1111011D:1101110正确答案:11110114、以下存储容量计算正确的是( )A:1MB=210KBB:1KB=220BC:1B=210byteD:1GB=220MB正确答案:1MB=210KB5、断电后会立即丢失数据的存储器是( )A:RAM和CacheB:ROM和E2PROMC:RAM和BIOSD:ROM和 RAM正确答案:RAM和Cache6、以下全部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鼠标、手写笔、绘图仪B:键盘、鼠标、扫描仪C:绘图仪、显示器、打印机D:光笔、键盘、显示器正确答案:绘图仪、显示器、打印机7、以下对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对计算机造成危害B:是一种程序C:一般都具有自我复制的特点D:只攻击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正确答案:只攻击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第二章1、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 )。
计算机文化基础(下)
![计算机文化基础(下)](https://img.taocdn.com/s3/m/a73650ea172ded630b1cb6f6.png)
人为攻击
人为攻击----黑客( 人为攻击 黑客(HACKER) 黑客 – 在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里,无网不入的“黑客”是网 在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里,无网不入的“黑客” 络安全最大也是最严重的威胁。 络安全最大也是最严重的威胁。 – 定义:“非法入侵者”;起源: 60年代。 定义: 非法入侵者” 起源: 年代 年代。 – 目的: 基于兴趣入侵,基于利益入侵,信息战等。 目的: 基于兴趣入侵,基于利益入侵,信息战等。 人为攻击方法 –非法访问:非法登录系统,非法读取系统的数据,窃 非法访问: 非法访问 非法登录系统,非法读取系统的数据, 听网络通信数据 –信息泄漏:数据泄漏,状态泄漏; 信息泄漏: 信息泄漏 数据泄漏,状态泄漏; –破坏数据:破坏系统配置数据,破坏通信数据(插入 破坏数据: 破坏数据 破坏系统配置数据,破坏通信数据( 删除、篡改)。 、删除、篡改)。 –欺骗:IP地址欺骗、身份欺骗; 欺骗: 地址欺骗、 欺骗 IP地址欺骗 身份欺骗; –抵赖:源抵赖、目的抵赖; 抵赖: 抵赖 源抵赖、目的抵赖; –系统可用性:占用资源攻击,拒绝服务攻击; 系统可用性: 系统可用性 占用资源攻击,拒绝服务攻击;
网络不安全的原因
软件漏洞:程序的复杂性和编程的多样性, 软件漏洞:程序的复杂性和编程的多样性,容易有意或无 意地留下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安全漏洞。 意地留下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安全漏洞。 – 陷门 : 陷门是在程序开发时插入的一小段程序 , 目的 陷门:陷门是在程序开发时插入的一小段程序, 可能是测试这个模块, 可能是测试这个模块 , 或是为了连接将来的更改和升 级程序,也可能是为了将来发生故障后, 级程序 , 也可能是为了将来发生故障后 , 为程序员提 供方便。一旦被利用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供方便。一旦被利用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 数据库的安全漏洞 : 某些数据库将原始数据以明文形 数据库的安全漏洞: 式存储,这是不够安全的。 式存储 , 这是不够安全的 。 应该对存储数据进行加密 保护。 保护。 – TCP/IP 协议的安全漏洞 : TCP/IP 协议在设计初期并没 TCP/IP协议的安全漏洞 TCP/IP协议在设计初期并没 协议的安全漏洞: 有考虑安全问题。 有考虑安全问题。 – 还可能存在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以及网络软件与网络 服务、口令设置等方面的漏洞。 服务、口令设置等方面的漏洞。
最全最全最新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必背基础知识点。完整版
![最全最全最新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必背基础知识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46e53cf78a6529647d53f1.png)
第一章1、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这里的符号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音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3、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体。
4、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1、广泛性。
2、传递性。
3、教育性。
4、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6、计算机是一种具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
它能接收数据,保存数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7、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8、计算机的特点: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
9、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用于处理数字数据的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与数字计算灵活结合,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
(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通用计算机:适用于解决一般问题,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专用计算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应用于如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军事等领域。
(3)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巨型机:勇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等。
如大范围天气预报、核能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和宇宙飞船等都离不开巨型机。
大型主机:硬件配置高档,性能优越,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大的存储容量。
用于金融、证券等大中型企业数据处理或用作网络服务器。
小型计算机:适合用作中小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服务器。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0章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0章](https://img.taocdn.com/s3/m/bcd8d9290066f5335a812103.png)
二、单项选择题
1.D 信息安全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确认性、可控性等方面,没有包含可行性,因此答案为D。
7.C 发送方要发送的消息称为明文,明文被变换成看似无意义的随机消息,称为密文。
8.A 非法接收者试图从密文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破译。
9.D 按照防火墙保护网络使用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网络层防火墙、应用层防火墙和链路层防火墙。并没有物理防火墙这一说法。
10.C RSA是著名的不对称加密技术
四、判断题
1.T 完整性是指网络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完整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存储和传输。
2.F 网络设备的自然老化是设备的自然特性,具有不可抗拒性,因此属于自然威胁。
3. T 所谓犯罪黑数,又称犯罪暗数、刑事隐案,是指实际已经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纳入警方记录的犯罪数量。
13.内网(涉密网) 外网(非涉密网) 因特网 物理隔离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把信息网络分为内网(涉密网)、外网(非涉密网)和因特网三类,而且明确内网和外网要物理隔离。
14.认证中心(CA)
建立CA的目的是加强数字证书和密钥的管理工作,增强网上交易各方的相互信任,提高网上购物和网上交易的安全,控制交易的风险,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5)认证中心(CA)
建立CA的目的是加强数字证书和密钥的管理工作,增强网上交易各方的相互信任,提高网上购物和网上交易的安全,控制交易的风险,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课件第10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课件第10章](https://img.taocdn.com/s3/m/c510c7e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f.png)
4.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是指一个高速度、大 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网络。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以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等多媒体方式相互传递 信息。换句话说,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 相互沟通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可以使人们 享受影视娱乐、网上购物、遥控医疗、实施远程教育、举行 视频会议等网络行为。
90.32%
(4) 列联表:用列表方式表示两个(或多个)变量(或属性)分 类时所列出的频数。若总体中的个体可按两个变量X与Y分类, Xi(i = 1,2,3,…,r)表示行变量X的第i个类别,Yj(j = 1,2, 3,…,c)表示列变量Y的第j个类别,设nij为每种组合的频次, 将r×c个nij排列为一个r行c列的二维列联表,简称r×c列联表。 其结构如表10-5所示。
第10章 信息处理技术与实务
10.1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10.2 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 10.3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0.4 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
10.1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10.1.1 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1. 信息的含义及表示形式 信息(Information)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常常把消息中
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
【例10-1】 信息运动的三个要素是信源、信宿与载体, 其中:信宿是信息的 (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 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2) ;交通信号能同时被多 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3) 。
(1) A. 接收者 (2) A. 载体依附性 (3) A. 载体依附性
B. 发送者 B. 共享性 B. 共享性
1104
62
6
合计
245
22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第二版)第1章_计算机基础概论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第二版)第1章_计算机基础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482ba6ef90f76c661371af1.png)
第1章:计算机基础概论
本章目录
第1.1节、什么是计算机 第1.2节、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第1.3节、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第1.4节、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1.5本节目录
§1.1.1 、计算机的定义 §1.1.2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1.1.3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1.1.4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1章:计算机基础概论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定义、组成及其发展历程。 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学科体系 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计算机发展概
况。 能准确描述计算机与其它计算工具的差异。 能准确描述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理解计算机作为一种文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6)
计算机硬件的进化历史
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埃德沙克计算机( EDVAC ——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电子离 散变量自动计机) ,该机器由运算器、 逻辑控制装置、 存 储器、 输入和输出装置五个部分组成,与埃尼阿克(ENIAC) 计算机相比,它采用了二进制数直接模拟开关电路的两种状 态,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并且把指令存入计算机的记忆装 置,从而保证了事先存入的程序能够自动运行。
……… ……… 现代计算机发展中的两个杰出人物 —— 冯·诺依曼 和
艾兰·图灵 ⑴ 、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人(Johon Von Neumann,1903 ~1957),第一次提出了计算机存储程序的概念,奠定了现代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7)
计算机硬件的进化历史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其设计思想 : “一是用二进制代替十 进制,进一步提高电子元件的运算速度。二是在计算机内存 储程序的思想。 ⑵ 、艾兰·图灵:英国人(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 1954年),主要贡献:一是建立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对数字 计算机的一般结构、可实现性和局限性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 响;二是提出了定义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奠定了“人工智 能”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文化基础
7
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人为威胁
1) 人为攻击
人为攻击是指通过攻击系统的弱点,以便达到 破坏、 欺骗、窃取数据等目的,使得网络信息的 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可控性、可用性等受 到伤害,造成经济上和政治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录
人为攻击又分为偶然事故和恶意攻击两种。偶
上一页 然事故虽然没有明显的恶意企图和目的,但它仍
计算机文化基础
9
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人为威胁
2)安全缺陷
如果网络信息系统本身没有任何安全缺
陷,那么人为攻击者即使本事再大也不会对网
络信息安全构成威胁。但是,遗憾的是现在所
目录
有的网络信息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安
上一页
全缺陷。有些安全缺陷可以通过努力加以避免
下一页
或者改进,但有些安全缺陷是各种折衷必须付
( 3 ) TCP/IP 协 议 的 安 全 漏 洞 : TCP/IP 协 议 在
设计初期并没有考虑安全问题。现在,用户和网络
管理员没有足够的精力专注于网络安全控制,操作
结束
出的代价。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10
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人为威胁
3)软件漏洞
由于软件程序的复杂性和编程的多样性,在 网络信息系统的软件中很容易有意或无意地留下 目 录 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安全漏洞。软件漏洞同样会影 上一页 响网络信息的安全。
下一页
结束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
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国际标
准化组织已明确将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
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从技术角度来
讲,信息安全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系统的可靠
目 录 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确认性、可控性
广泛的应用。随着各部门对其信息系统依赖性
的不断增长,信息系统的脆弱性日益暴露。由
于信息系统遭受攻击使得其运转及运营受负面
目录
影响事件不断出现,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已经成
上一页
为政府、行业、企业管理越来越关键的部分,
下一页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成为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一
结束
个迫切问题。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上一页
等方面。
下一页
同时,信息安全的综合性又表现在,它是一门
结 束 以人为主,涉及技术、管理和法律的综合学科,
同时还与个人道德、意识等方面紧密相关。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3
10.1 某些方面信息安全概述
10.1.1 信息安全意识
10.1.2 网络礼仪与道德
10.1.3 计算机犯罪
目录
上一页
10.1.3 信息安全技术下一页 Nhomakorabea结束
返回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4
10.1.1 信息安全意识
1.建立对信息安全的正确认识
当今,信息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基础设施
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信息技
术应用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学习、国家治理和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各个方面必不可少的关键的组件,信息安全的 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这关系到企业、政府的业务能 否持续、稳定地运行,关系到个人安全的保证,也
结 束 关系到我们国家安全的保证。所以信息安全是我们
国家信息化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5
信息安全意识
2. 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和惯例
信息安全包括四大要素:技术、制度、流程和人。
合适的标准、完善的程序、优秀的执行团队,是一
个企业单位信息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技术只是基础
6
信息安全意识
3.清楚可能面临的威胁和风险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来自于很多方面。这
些威胁大致可分为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自然
威胁指那些来自于自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
目录
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网络设备自然老化等的
上一页
威胁。自然威胁往往带有不可抗拒性,因此这
下一页 结束
里主要讨论人为威胁。
2020/11/17
第十章 信息安全
第10章 信息安全
10.1 信息安全概述
10.2 防火墙
10.3 计算机病毒
目录
10.4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安全
上一页 下一页
10.5 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
结束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1
10.1 信息安全概述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信息系
统在政府和大型行业、企业组织中得到了日益
11
信息安全意识
一些有代表性的软件安全漏洞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1)陷门:陷门是在程序开发时插入的一小段程序, 目的可能是测试这个模块,或是为了连接将来的更改和 升级程序,也可能是为了将来发生故障后,为程序员提 供方便。通常应在程序开发后期去掉这些陷门,但是由 于各种原因,陷门可能被保留,一旦被利用将会带来严 重的后果。
除、伪造、添加、重放、乱序、冒充、制造病毒等。 被动攻击因不对传输的信息做任何修改,因而是难以检测的,
所以抗击这种攻击的重点在于预防而非检测。 绝对防止主动攻击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需要随时随地对通信
设备和通信线路进行物理保护,因此抗击主动攻击的主要措施是 检测,以及对攻击造成的破坏进行恢复。
2020/11/17
(2)数据库的安全漏洞:某些数据库将原始数据以 明文形式存储,这是不够安全的。实际上,入侵者可以 从计算机系统的内存中导出所需的信息,或者采用某种 方式进入系统,从系统的后备存储器上窃取数据或篡改 数据,因此,必要时应该对存储数据进行加密保护。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12
信息安全意识
一些有代表性的软件安全漏洞
下一页 会使信息受到严重破坏。恶意攻击是有目的的破
结束
坏。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
8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人为攻击—恶意攻击
信息安全意识
恶意攻击又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种。 (1)被动攻击是指在不干扰网络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进行侦收、截获、窃取、破译和业务流量分析及电磁泄露等。 (2)主动攻击是指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如修改、删
保障,技术不等于全部,很多问题不是装一个防火
墙或者一个IDS就能解决的。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很重要,而如何执行这个制度更为重要。如下信息 安全公式能清楚地描述出他们之间关系:
信息安全=先进技术+防患意识+完美流程+严 格制度+优秀执行团队+法律保障
2020/11/17
计算机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