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区域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郑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对策研究

郑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对策研究

郑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对策研究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郑州市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郑州市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本文将针对郑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现状分析1.产业结构单一郑州市目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特别是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制造业为主。

这种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了郑州经济的脆弱性,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郑州市的经济就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2.创新能力不足郑州市的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模仿跟随的阶段,难以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

3.产业发展不均衡郑州市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不够均衡,南北差距较大。

南部地区产业密集、经济发展较快,而北部地区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二、对策研究1.优化产业结构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郑州市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2.推动创新驱动郑州市应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实现产业发展的均衡性,郑州市要加强南北协调发展,引导南部地区的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大对北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4.加强产业链协同郑州市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建立健全的产业链体系,促进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5.优化营商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驻郑州市,郑州市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降低税费负担,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激发企业的发展潜力。

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发展问题研究

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发展问题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462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发展问题研究朱晓燕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摘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郑州市的发展目标,更是郑州市的发展方面和发展动力,目前郑州市已具备了较大的优势,如历史发展机遇,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现代产业发展较快,人力资源丰富等,但与国家六大中心城市相比尚存在一些如现代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并从产业构建、航空枢纽打造、创新驱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现代产业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462-02一、引言中央把郑州定位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对郑州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交通枢纽寄予厚望,更是提出要早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为我国内陆省份或地区开拓摸索出适合的扩大开放的路径,也为我国早日实现中部崛起目标提供战略支撑。

在2016年河南省十次党代会上,把郑州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被首次在省内最高会议上正式提出,将集全省之力把郑州进一步打造成国际性现代化开放型创新型城市,从交通方面来说,将进一步把郑州打造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从对外开放方面要把郑州建设成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从产业支撑方面要把郑州建成全国性的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综合提升郑州市的经济、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地位,实现郑州市对全河南省整体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形象树立,区域辐射、带动、引领、集散等任务与使命,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和成都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家六大中心城市。

因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功能,全国各地不少实力较强的城市,如深圳、杭州、长沙、武汉、沈阳、西安等城市也在积极申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人口大省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调整布局成效显著,也在积极地加快郑州市现代化进程,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争取在将来最新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早日实现郑州作为国家十大中心城市之一的目标。

郑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郑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为综合承载力;Q»为参照区GDP;Q为研究区耕地面积;Q 为研究区GDP;Q„%参照区人口;Q。为参照区耕地面积。
研究区实际人口 P相对于参照区的综合承载力C,,存在 三种状态:富余状态C.-P>0指研究区实际人口 P小于综 合承载力C* ;超载状态Cs-P<0指研究区实际人口 P大于 综合承载力C,;临界状态C, —P<0指研究区实际人口 P等
郑州市是河南省内经济最发达区域以河南省为参照区郑州市相对经济承载力远高于郑州市实际人口为综合承载力贡献了极大力量反映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区域经济
郑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歌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摘要: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分析郑州市2011年〜2017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建议,以期郑州市能稳中向好发展。研究结果:郑州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载;郑州市相对经济资源承载 力富余;当以全国为参照区时,郑州市综合承载力超载,以河南省为参照区时,其尚且富余;郑州市未来发展,一方面, 要重视土地资源保护,加强节约集约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发挥经济优势,实现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于综合承载力Cs[2]。 三、2011年〜2017年郑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
分析
1.郑州市与参照区基础数据
选取全国与河南省为参照区,本研究涉及2011年〜 2017年郑州市、全国与河南省的人口、GDP及耕地面积 数据。
表1 2011年〜2017年郑州市与参照区人口、 土地与经济基础数据
人口 /万人 年份
2011-2017年间,相对于全国和河南省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状 况,判断郑州市未来发展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并提出建议。
二、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郑州城市可进入性研究 (1)

郑州城市可进入性研究 (1)

10
商品住宅市场情况
郑州市区商品住宅供求比维持在合理水平,市场火爆,8月取消限购以来,成交量 明显回升,供求比0.33 。
郑州市八区商品住宅历年供求走势
160 140
近一年住宅市场火爆,成交较好,整体市场供不应求
2.50
2.00 120 100 80 60 40 0.50 20 0 0.00
单 位 : 万 ㎡
排名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名称 上海 苏州
行政级别 直辖市 地级市
所属省份 上海 江苏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3年数据 上海市 43851 苏州市 41143 南京市 39881 杭州市 39310 无锡市 38999 长沙市 33662 南通市31059 武汉市 29821 合肥市 28083 郑州市 26615
兼顾西部发展方向
依托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荥阳、上街、巩义等 城,加强与偃师、洛阳的衔接,形成郑洛城市工业走 廊,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材、煤炭、铝加工、 制药、电缆、机械、化工等产业。
主要向东、东南两个方向展开。 东进
东部方向:依托郑东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出口 加工区、郑汴产业带,推进与开封对接,重点发展现代 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 东南方向:依托航空港、新郑州站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干线公路 物流港,大力发展航空、铁路、公路联运,重点发展航 空物流、保 税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推进与许昌对接。
60
8000
: 元 / ㎡
调控到来前,成交量价高
7500
20
7000
0
数据说明:不含保障类因素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郑州市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郑州市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V 12 o3 o 9N . . 2 1 . 0 06
郑 州市城 市社 区服务 发展 状况 的调 查与研 究
刘绍才 李霄红2 ,
(. 1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00 ,. 50 12 平顶山学院 , 河南 平顶山 4 70 ) 600
要 : 过 对郑 州市社 区服 务 发展 现 状 进 行 的调 查 , 现 郑 州市 的社 区服 务 已取 得 明显进 通 发
第2 9卷第 3期 郑州航 空工业管 理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1 0 0年 6月 Junl f hn zo ntueo e nui l n ut a ae n( oi c neE io ) ora o eghuIstt f r ata Id s yM n gmetSc lSi c d i Z i A o c r a e tn
等 。进 而促 进社 区经 济发 展 , 善社 区环境 , 高 改 提 社 区居 民的生活质 量 和生活水 平 。基 于此 目的 , 笔 者于 20 0 9年 9月对郑 州市 社 区服务 现状 以及社 区 服务功 能发挥 现状 进行 了一 次调查 , 调查 范 围就是 郑 州市发 展 比较 快 的金水 区和 中原 区 。本研 究 采
被调查者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 虽然该数据可能
不能全面反应郑州市城市居民普遍具有的文化程
度, 但居民文化程度 的提高是一个事实 , 随着城市 居 民文化程度 的不断提高 , 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 生活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 这就为社区服务提出
了更 高的要求 。
社区建设的发展 , 寻求适合的社区服务发展模式等
社 区服务起 源于西 方 , 最早是 作为 资本 主义早 期社会 福利 的一 种 形 式 来解 决 社 会 问题 。在 我 国 社 区服 务是 随着 改 革 开放 而 发 展起 来 的一 项 市 民

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

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

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1. 引言1.1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承载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功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其在全国战略布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提升河南省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国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郑州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好地协调区域内外的资源和发展需求,以实现区域和国家发展的良性互动。

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对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1.2 当前建设进展情况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承担着连接中部地区各省份的交通枢纽作用。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力争将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目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城市规划方面,郑州市政府发布了《郑州市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郑州市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一系列高铁站、地铁线路等交通设施,提升了城市的交通便利度。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郑州市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活品质提升工作也在不断进行,绿化工程、环保设施建设等举措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讨。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承担着连接中原腹地和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功能。

随着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视,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发展将直接影响中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格局。

区域金融聚集与经济发展研究——以郑州金融中心建设为例

区域金融聚集与经济发展研究——以郑州金融中心建设为例

相同, 主要是政 策倾 向、 区位优 势和商业传统 。我 国地 区经 济发展 差距 与 国家投资政 策 的倾斜 方 向、 力度 以及 资本流
动 的方 向高 度一致 。地 理 、 交通 、 区位等地 理 因素 , 政府行 为 的影响 , 观金融 政策 的影 响和经 济发展 水平 的差异 都 宏 是促 进金融产 业聚集和金 融中心形成 的动 因。 我们 来分析 下已经形成 的金融 中心 。经济增长 到一定 程度 , 对资金 有 了更多 的新 的需 求 。金融机 构根 据上 述区 位 因素 的考 虑 , 纷 来 到这个 经 济增 长地 区 , 而 形成 金 纷 从 融中心 。1 世 纪 的伦敦 就是个很好 的例子 。由于工业革命 7 的兴起 , 工业 效率 大大提 高 , 国经济 实力迅 速变 强 , 英 吸引
域分 析当 中 , 协调 区域 发展 。主要 特征是 , 区域建设倾 斜 将
和集 中化 。区域管 理是 区域 经济融入管 理学 的内容后 形成 的新 学派 , 由三部分 组成 : 区域经济 发展管理 ; 口管理 ; 人 环
境管理 。
杜朝运在 区域金融 与经济发展协 调 的模 型研 究 中提 出 我 国东 西部 之 间的差 异 与城 乡 之间 的差 异产 生机 理 大致
头号强 国 , 伦敦 也 由此成 为国际金融 中心 。
自身 的发 展 , 是强 化 金融 服务 , 而 为金 融 运行 提 供 良好 环 境, 为金 融机构 提供 良好服 务 。郑 州市 要想 成为 中原经 济 区金 融 中心 , 应该 聚集 3 金融 机构 : 类 新设金 融机构 、 型 新 金融机构 、 财务公 司等金 融机 构。河南金 融市场不仅要平稳
( ) 郑 州 建 设 成 为 中原 经 济 区金 融 中 心 的 措 施 二 把

2023郑州发展调研报告

2023郑州发展调研报告

2023郑州发展调研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扮演着重要的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也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郑州的发展进行调研,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1.2 调研目的通过对2023年郑州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希望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经济发展状况:郑州的GDP增长情况、产业结构变化等; - 人口与城市化:郑州人口规模增长情况、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等; - 城市建设:郑州的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 社会福利与教育:郑州的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发展情况等; - 文化与旅游:郑州的文化氛围、旅游资源开发等;2. 经济发展状况2.1 GDP增长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郑州市的GDP达到了X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X%。

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分别为X%、X%和X%。

可以看出,郑州的经济结构逐渐向着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型模式发展。

2.2 产业结构变化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郑州的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逐渐壮大。

未来,郑州应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人口与城市化3.1 人口规模增长在过去几年中,郑州的人口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郑州的常住人口超过了X万人,相比上一年增长了X%。

这使得郑州成为了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

3.2 城市化进程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郑州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郑州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4. 城市建设4.1 城市规划针对郑州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城市规划方案。

郑州构建多中心大都市区规划研究

郑州构建多中心大都市区规划研究

郑州构建多中心大都市区规划研究
刘宁斌;苗道华
【期刊名称】《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5)004
【摘要】分析世界大都市多中心发展的现象及其原因,结合郑州市2005 ~2014年常住人口迅猛增长的事实以及未来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2035年后郑州主城区人口将会逼近1000万.为避免单中心特大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促进郑州市和中原城市群健康发展,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在郑州市域和中原城市群两个层面,结合现状城市的基础,着力推动郑州向着多中心网络化的大都市区迈进.
【总页数】5页(P35-39)
【作者】刘宁斌;苗道华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河南城建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大都市区域农业空间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J], 金琰;卢凤君
2.大都市区规划信息平台构建探讨——以深莞惠三市规划信息共享探索为例 [J], 刘永红;刘秋玲
3.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郑州大都市区发展策略分析 [J], Wang Jiawen
4.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区建设的路径 [J], 吴国玺; 李晨旭; 刘培
5.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J], 马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郑州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郑州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郑州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带上,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东部区域作为郑州市的重要发展区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为了进一步推动郑州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至关重要。

首先,郑州东部区域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交通网络,扩大东部区域至全国各地的交通连接。

以郑州东站为中心,打通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桥梁,提升区域内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

同时,加强水、气、电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给企业和居民,吸引更多的产业投资和人才流入。

其次,郑州东部区域应产业结构升级。

依托郑州的现有产业基础和区域资源,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机制。

打造整体配套齐全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再次,郑州东部区域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制度,鼓励高层次人才、技术工人和创业者来到东部区域发展。

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

同时,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郑州东部区域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

加大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污企业的管理,杜绝污染源的扩大和流入。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保护好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郑州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人才引进和培养、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相信在规划的指导下,郑州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将会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郑州市空间发展研究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郑州市空间发展研究
期 空 间 发 展是 维 持 一 个 平 缓 的 、 渐进 的过 程 ,到 了 1 0 年 , 6 9 郑 州市 的空 间格 局 发生 了突 变 。
演化规律 。城市 的空间发展会从 区位优势较高 的地 区开始 ,
不 断 使 人 流 、 物 流 、 资 金 流 大 量 集 聚 于 此 ,产 生 自组 织 现
象 。而 随着人 类活动 的规模 加大 ,城 市 空间 不得不 向外扩
散 ,进 一 步 产 生 自组 织 现 象 。 当城 市 的某 个 产 业 快 速 崛 起 和 发 展 时 ,就 伴 随着 城 市 空 间 的更 替 ,原 来 的城 市 空 间功 能 会 被 新 的功 能 所 代 替 ,这 也 是 自组 织 现 象 的一 种 ,整 个 空 间结
步 发 展 起 来 的。 它 综 合 运 用 熵 、信 息 熵 及 涨 落 等 概 念 进 行 严 密 的科 学 抽 象 和 科 学 推 理 。 自组 织 理 论 由耗 散 结 构 理 论 、协
方战 胜另外 一 方,就会发 生演替 或者 出现二者协 同 的关
系。协 同是 系统 中各因子 之间的相互协调 、合作或联合 的集 体 行为。没有高度 竞争引起 的协 同,是没有存在的意义的。 这种 由竞争产生的组织 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基于 自组织理论 的郑州市 空间发展研究
■ 王 晓 丹 王 淼
在着很 大的差 异,因而 出现 了竞争。而竞争的存在和竞争 的
结 果 会 导 致 系统 的 更加 不平 衡 发 展 。 在 相 互 干 预 的 竞 争 中 ,

1 自组织理论 .
11 . 自组 织 的概 念
自组织理论是2 世纪6 年代末期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 , 0 O 它最早来源于物理学 ,是继系统论 、信 息论、控 制论之后逐

郑州市高新区区域发展报告

郑州市高新区区域发展报告

谢谢!
2019年4月
【四】 双湖科技城——设计 高 [C格]
场地毗邻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通过连接遗址公园、体验千年华夏文明而成为具有高文化格调[C格]的区域,同时这里配置的国际幼儿园、国际学校,将成为人才成长的最佳摇篮。 场地内规划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和展示馆使高新区的居民享文化之风,圆文化之梦。
【四】 双湖科技城 更 [健康]
【四】 双湖科技城——定位
➢ 双湖科技城是中建方程以丰富的资源整 合力与开发经验,对已成熟区域资源进 行的再创新。是全市仅有的三个由政府 主导规划、统一运营开发的区域之一。
➢ 双湖科技城位于郑州高新新城核心区, 是国家战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 心载体,占地约6平方公里,总投资超 100亿元,周边分布着北斗科技产业园、 中原科技金融港、新三板产业园等大批 高新产业园区,通过承担中央科技区 (CID)的城市定位,建设以构筑城市 整体功能为目标的智慧生态新城。
【四】 双湖科技城——设计 新 [中城]
➢ 核心区在地理和功能上将成为郑州新的中城,利用地处郑洛国家级自主创新 示范区物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周边高校云集的学术创新氛围,吸引千人计划、 黄河学者等精英人才集聚此地,积极服务周边新能源、半导体、云谷人工智 能等高科技产业园区,创造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的科技都市中心。
【三】 产业支撑
“中原硅谷”
➢ 高新区有十几家科技型主版上市公 司,新三板上市公司数量超过70家, 是河南上市公司最多最密集的区域。
➢ 郑东新区上市公司则比较少,主版 上市公司几家,新三板9家,经开 区和航空港区更少。
➢ 高新区的这些上市公司,大多掌握 核心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代表未 来的发展方向。
【四】 双湖科技城——定位

郑东新区发展历程研究

郑东新区发展历程研究

郑汴一体化的八大功能分区:
• • • • • • • • 郑东新区 郑汴产业带 开封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九龙国际产业(物流)园区 航空园区 现代农业园区 沿黄生态旅游度假带
高新技术产业 •
• •
现代制造业
• • • • • •
现代服务业
“中部崛起”
综合定位为中国 经济第四增长极
四大城市群
“中部崛起”之战 略布局
起步期(00-03年)
发展期(04-06年)
趋于成熟期(07-11年)
再度发展期(12年以后)
• 政府选址规划、基
础建设
• 高档住宅物业、写
• 确定日本设计大师黑 川纪章进行新区规划, 02年开始新区建设, 同年 • 市政府搬迁到郑东新 区。建设标志性建筑 国际会展中心,强势 启动CBD建设;道路 设施基本完善;
陆运:内环路、绕城高速、连霍高速、京 港澳高速、西南绕城公路; 航空:郑州机场.距离市区30公里,车程40 分钟;
− 郑州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由6条线路组成,总长188.25公里,为“三横 两纵一环”的网状结构。6条线路的交叉处,共设置有18处换乘车站。
− 按照计划,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年限为2009年~2013年。2号线一期工
程建设时限为2011年~2015年。
字楼启动,市政配 套完善,人口迁移
• 商业配套开业,全
• 大量外地开发商进驻, 大规模建设高档住宅, 住宅高端形象提升市 场热度;高端写字楼 建设由商务内环向商 务外环扩展;国际会 展中心竣工,开始举 办各类展会;
市价值标杆地位确 立,区域产业支撑 初步完成
• 郑汴一体化、高铁
建设开通将会助力 郑东新区新一轮的 快速发展
• 高起点规划 • 市政府搬迁拉动 • 强势启动树立新区 形象,建立信心 •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 展开

郑州会展中心及高铁周边区域产业研究及城市设计方案

郑州会展中心及高铁周边区域产业研究及城市设计方案

郑州会展中心及高铁周边区域产业研究及城市设计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城市建设愈加活跃,而郑州市的会展中心及高铁周边区域在其中也不例外。

本文将对这一区域的产业研究及城市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一、产业研究由于郑州市长期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会展中心及高铁周边区域的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首先就是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

郑州市区东部地理位置临近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等交通枢纽,使得物流行业成为了该区域的主要产业之一。

其次是信息科技和生物医药。

在政府的扶持下,该区域成功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药和信息科技企业,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展服务业。

郑州会展中心周边的商业项目以及周边酒店店铺等,都以会展经济为依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配套体系。

二、城市设计方案1. 交通设计城市交通规划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目前,郑州市已成功打通了地铁三号线、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郑州至洛阳高速铁路的交通路线,未来还有地铁四号线、七号线即将建设。

因此,在设计上,需要更好地规划交通配套功能。

2. 商务空间设计以高铁站和会展中心为核心,郑州会展中心及高铁周边区域的商务地产将成为该区域未来发展的重头戏。

为了更好地启动这一板块,设计方案需要更好地规划商业组团,比如以潘多拉城、郑州城市新中心为重要区域,并将沿高铁线布局商务配套。

3. 生态绿化空间设计随着城市规划的更新和完善,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绿化设计也将越来越重视。

因此,在未来的设计方案中,建筑必须要良好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郑州会展中心及高铁周边区域的产业研究及城市设计方案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城市设计方案更是决定着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希望该区域的建设方案不仅关注到经济发展和商业落地,更要注重优化城市建设,形成特色和生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添色彩。

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摘要】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都市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郑州大都市区的定义、发展现状以及在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并制定了评估指标。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展望未来,可以为郑州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其他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大都市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心城市、路径研究、政策建议、评估指标、未来展望、研究成果、发展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自古为商贸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郑州作为河南省唯一承担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城市,将承担更多责任和任务。

郑州大都市区是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核心区域。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郑州大都市区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郑州大都市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对郑州市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研究郑州大都市区在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深入理解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律,推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郑州大都市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推动郑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2 研究意义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都市区的发展对于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需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郑州大都市区的定义和发展现状,分析在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的发展路径,探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评估指标。

研究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在于推动郑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其在国家中心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为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郑州发展难题研究报告

郑州发展难题研究报告

郑州发展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临着各种发展难题。

本报告旨在探讨郑州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郑州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原因包括道路狭窄、路网布局不合理、交通规划不科学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首先,应加大对道路的扩建和改造力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需要优化路网布局,合理规划道路,提高交通的流畅性。

最后,需要加强交通管控,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

三、环境污染治理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郑州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建筑施工噪音等都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

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应加强环境监管,对污染企业加强排放限制和监控管理。

其次,需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还应加强噪音治理,限制建筑施工噪音的扰民效应。

四、人口老龄化挑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进步,郑州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养老设施等方面的压力。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首先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发放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需要加大养老设施的建设投入,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此外,还需要加强医疗服务的供给,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经济发展结构升级难题郑州是中原地区的经济中心,但经济结构仍然相对单一,依赖传统产业的地位较高。

这对郑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挑战。

为升级经济发展结构,郑州应加快推进产业转型。

首先,应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郑州向技术创新型城市转型。

其次,应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新。

六、结论综上所述,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郑州市产业结构评价研究

郑州市产业结构评价研究

郑州市产业结构评价研究郑州市是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其产业结构的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郑州市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结构的组成、分布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

郑州市的产业结构主要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等。

从产业结构的组成来看,郑州市的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70%,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对较弱,分别占比约为10%和20%左右。

郑州市的产业结构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郑州市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市区核心地带,包括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和政府机关等;第二产业则主要分布在市区的工业园区和郊区,如郑东新区和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第一产业则分布在市区郊区以及周边的县区,包括农田和农村地区。

产业的空间分布反映了郑州市不同部分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郑州市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服务业和高端产业的需求也会逐渐增长,这将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将成为郑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的重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传统制造业将逐渐向高科技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转型,这将提升郑州市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

郑州市产业结构是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不同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不同的地区。

未来郑州市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的增加和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上。

这些评价研究结果对于郑州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现状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现状研究

经济纵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现状研究◎马银隆(作者单位:河南省社科院)每个航空港区的发展都会经历成型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郑州航空港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其发展同样会历经这三个阶段。

本文通过研究郑州航空经济发展,判定出郑州航空港当前处于成长期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基于此提出有利于现阶段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8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生产总值达700多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达到12亿元、475亿元、14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比重为28%,同比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5亿元,是2012年的4倍,年均增长22%,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约800亿元,是2012年的5.9倍,同比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36.3亿元,是2012年的2倍,同比增长3.1%。

一、郑州航空港发展的阶段判定“许多学者指出,尽管我国临空经济发展较快,但是普遍处于成长期发展阶段,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性枢纽型空港所在地,临空经济基本处于成长阶段后期;成都、武汉、西安等地区性枢纽型空港所在地,临空经济基本处于成长阶段前期”(刘莉雪等,2015)。

下面从机场的吞吐量和产业结构方面对郑州航空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判定。

通过下面图表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郑州机场的客运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与北京、上海、广州仍有很大的差距,与西安、武汉较为接近,客货量仅为首都机场的五分之一左右,但郑州机场的客货运增长率近年来都高于图中其他七个机场,这说明航空物流业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效应显著,由此可判断郑州航空经济现阶段处于成长期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2017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81%、69%、71%,郑州市第三产业比重为52%,目前,郑州市的第三产业产值刚刚超过第二产业产值,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郑州航空经济离成熟期还有一段距离,仍处于成长初期。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郑州航空港区发展规划的三大主导产业有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区域发展研究
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地处中州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雄峙中枢,控御险要”,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物资集散中心,也是全国商贸城市、开放城市、卫生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中原地区新兴的中心城市。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目前有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六大优势产业。

氧化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冷冻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

近年来,郑州又被评为新一线城市。

面对着新的发展,郑州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未来要怎样发展,有必要对郑州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布局进行探讨。

标签:郑州;优势;产业;机遇
一、地理优势
“中部崛起”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出现在各大媒介中已屡见不鲜,中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在中部六省中,中原地区的人口占到了27%,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研究的结果相似:河南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中部六省之首。

随着全国四大经济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形成,我国提出名副其实的连接珠三角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华北经济区的“中心经济区”,是历史赋予郑州人的责任,这也是时代的重托和要求。

二、资源优势
郑州的都市区战略格局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一带,两翼”。

一主即主城区,为都市区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定位为国家及商贸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一城就是航空经济新城。

三区即东部、南部、西部三个新城区,主要承担新的城市功能,并疏散主城区人口和功能。

其中东部新城为“省级公共文化行政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南部新城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西部新城为“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新材料生产基地”。

四组团即巩义、登封、新密、新郑四个外围组团,主要承担次区域服务中心的作用。

其中巩义为铝以及铝精加工基地,文化创意旅游区。

登封定位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都市区文化,旅游服务主区。

新密定义为都市区能源,建材,原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新郑定义为食品生产基地,炎黄历史文化展区。

其余26个镇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郑州都市化发展的最基础的单元。

三、产业现状
第一产业增加值从总量来看,荥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最高,达29亿元。

从增速来看,中牟和新郑的增速最高,达到 4.8%。

从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中牟县比重最高达到8.0%,荥阳市4.2%和惠济区3.3%分列第2、
3位。

第二产业增加值从总量来看,第二产业增加值航空港区总量最高,达525亿元,位居第1位。

从增速来看,郑东新区增长27.2%,排名第1位。

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航空港区的比重为75%,位居第1位。

第三产业增加值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最高的是金水区,达到1073.9亿元。

从增速来看,航空港区增速最快,达到16%。

三产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是郑东新区、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中原区、中牟县和惠济区。

四、如何面对新机遇
(一)发展航空产业及其相关产业
引进国外先进航空制造维修业,结合郑州市的传统制造业优势,拓宽制造业领域,积极发展航空材料、航空仪表等配套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化。

(二)发挥郑州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
郑州市具有很大的交通优势,建设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使优势更加突出,发挥多层次综合交通优势,引进大型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入驻,开辟货物空陆联运专线,完善货物进出管理机制,建设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平台,完善物流配套服务,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引导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包装分拣配送报关保险等全方位物流服务。

(三)依托航空港平台发展国际贸易、国际旅游业、国际金融业务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食品药品服装等特色产品出口,扩大河南省特色产品国际知名度,将航空港區建设成郑州市的形象窗口,与旅游公司合作,开辟精品旅游线路,提升郑州市的旅游形象;同时结合公路、铁路、地铁等交通方式,针对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开发航空港工业园区等工业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置总部或分支机构,完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依托航空港区和铁路编组站,发展金融租赁、结算、保险、贸易融资等业务,吸引跨国公司设立财务中心、结算中心,开展离岸结算业务。

(四)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
郑州市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郑州市高校专业设置要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和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人才需要,为郑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和航空港的建设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人才引进要突出引进重点,创新方法,完善法规,更好地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形成一只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郑州市产业优化和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涛.郑州城市边缘地区利用与优化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2]张彩丽.郑州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作者简介:王占平,男,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学;韩文晓,女,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证券投资;王孟雪,女,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会计、证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