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培训-食品经营企业
哈尔滨市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法》培训讲稿2
![哈尔滨市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法》培训讲稿2](https://img.taocdn.com/s3/m/10bec707844769eae009ed7c.png)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9年12月3日 迟道春
讲座内容
立法背景 关于经营者法律责任
突出特点
食品生产经营的要求 零售商的权利与义务
关于经营者认识误区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法所要调整的“食品安全”是一个狭义
的概念,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 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 者慢性危害。
(六)强调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 任人。
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理解: 从正面来说,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食品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前提一定要承担起 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食品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安全、丰富、优质的 产品,以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增进社会的 福利,这样才称得上是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进 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还要尊重消费者的权利、维护消费者利益, 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及新闻媒体等的舆论监督和其它组织和个人的监 督等。 从反面来说,如果食品生产经营者出现违法行为,违反了保证食品 安全的社会责任,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理应受到法律 制裁,并对受害者承担起损害赔偿等相应的法律责任。
突出特点
(三)连带责任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
会举办者未履行法定义务,本市场发生食品
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
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 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突出特点
被吊证企业主管人员惩罚:五年不得从业,其他企业不得聘请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1073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7.png)
监管手段和措施有待加强,部 分地区监管力度不足。
企业自律意识不强,部分企业 存在违规行为。
食品安全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 强监管力度和措施。
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技 术和标准,提高食品行 业的整体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 识和知识水平,加强社 会监督。
提高食品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措施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职责;加强食 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食品生产、流通 、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建议
鼓励企业加强自律,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 会共治机制,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和展望
建议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和措施,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和展望
• 鼓励企业加强自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技术和标准。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和展望
全程监管原则
食品安全法实行全程监管,对 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 、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社会共治原则
食品安全法鼓励社会各方参与 食品安全的治理,加强信息披 露和公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共 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
02
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制度
食品生产和经营者需取得许可证
赔偿责任
食品生产和经营者应对因 违反食品安全法而造成的 消费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新《食品安全法》生产培训
![新《食品安全法》生产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a1ebd0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2.png)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3、公布抽检结果: 新《食品安全法》第87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 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 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七)严肃刑事责任 新《食品安全法》实行先刑事后行政原则。新《食品安全法》 第123条和第124条:尚不构成犯罪的……
2022/9/19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六)进一步强化声誉罚
1、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公布;新《食品安 全法》第113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 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 法行为查处等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 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 查频次,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可以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 关的金融机构。
控制制度 (十四)餐饮服务提供者原料控制制度 (十五)食品贮存、运输、装卸者食品质量安全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制度
2022/9/19
更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制度
(一)许可管理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新《食品安全法》第 35条第一款: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 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 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 不需要许可。 食品生产许可目前是按28大类(525种)分 类实施许可,企业要对28大类有所掌握,对 自己生产的类别完整掌握。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申诫罚) (二)罚款;(财产罚)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 (四)责令停产停业;(能力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能力罚) (六)行政拘留;(人身罚)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195c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2.png)
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基本要求 食品检验和监督
食品召回和处置
法律责任和处罚规定
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食品安全法》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可以增强消 费者对食品产业的信心,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 促进经济发展。
对隐瞒、缓报、谎报食品安全 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
对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不力 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
05
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宣传教育 和舆论监督
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内容
必须全面、科学、准确、及时 地宣传食品安全法,提高公众
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宣传教育形式
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册、网 络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让公众 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和标准从事食品生产经 营活动。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加强食品 安全管理。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从原料采购到销售的全程 可追溯。
食,各 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 依法履行职责。
现场控制
立即封存问题食品及相关原料,控 制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调查原因
组织开展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公开信息
及时准确公开食品安全事故有关信 息,回应社会关切。
善后处理
积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安抚受害 者,消除不良影响。
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责任追究
对未及时报告食品安全事故的 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
《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e3a0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a.png)
汇报人: 2023-12-24
• 《食品安全法》概述 •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职责 • 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与义务 • 食品检验与评估制度 • 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机制 • 法律责任追究与惩罚措施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食品安全法》概述
立法背景与意义
01 02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遵守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并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 进行分析和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全程 可追溯,便于问题产品的及时召回和处理。
推进社会共治
4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 全监管工作,形成政府、 企业、社会共同治理的局 面。
加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
监管透明度。
强化宣传教育
3 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宣
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 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Part
03
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与义务
生产经营者资质要求
科学严谨、标准引领原则
强调食品安全监管应科学严谨, 以标准为依据,推动食品产业高 质量发展。
Part
02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职责
监管部门及职责划分
农业部门
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 管,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 。
工商部门
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维 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 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法经营企业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1)
![食品安全法经营企业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ad38cb43eff9aef8941e065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考核试题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4、食品保质期,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二、填空1、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4、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
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
5、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6、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7、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8、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以下称合格证明文件)。
9、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f9b8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8.png)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资质要求
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食品生产 经营者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相关 法规要求,取得相应的食品生产经营许
可。
具备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 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 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 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
规定的距离。
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பைடு நூலகம்人 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
的规章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 健康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每 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 可上岗工作。
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 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定期对食品安全 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及时发现并处理 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 度
食品安全监管与执
04
法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机构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行“统一领 导、分级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共治 ”的原则,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 层次、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其下属的各 级市场监管部门是食品安全的主要监 管机构,负责食品生产、流通、消费 等环节的监管工作。
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与方法
食品安全日常监管
通过定期巡查、抽样检验、飞行 检查等方式,对食品生产经营者 进行日常监管,确保其遵守食品
安全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针对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开展食 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 法违规行为。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 制,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7a29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a.png)
处罚措施
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相应处罚措施,形成有效震慑。
食品安全法的投诉和处理
投诉渠道
建立便捷、畅通的投诉渠道,方 便消费者及时反映问题、提出诉
求。
处理流程
制定投诉处理流程,确保投诉能够 得到及时、公正、合理的处理。
教育内容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基 本知识、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等。
培训形式
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课程,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食品安全法的监管和检查
监管部门
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检查制度
案例三
某餐饮连锁店因食品加 工环节不规范,导致多 名顾客食物中毒,引发
社会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小型食品加工厂使用过期原料 加工食品,被监管部门查处,涉
案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
某网店销售无生产日期、无质量 合格证明、无生产厂家的“三无 ”食品,被依法取缔并处罚款。
案例三
某餐饮店未按规定建立食品进货 查验记录制度,导致无法追溯食 品来源,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强调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 生,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 输和销售等全过程的监管。
全程监管原则
鼓励社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形 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 治理的格局。
风险管理原则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 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 性。
社会共治原则
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 个环节实施全面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内容(3篇)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内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82774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6.png)
第1篇一、培训目的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法律素养,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次培训旨在全面解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使参训人员深入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法律责任和监管要求,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概述(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概念及分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分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
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1)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最高法律,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制度、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
(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对《食品安全法》的具体实施规定,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3)其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3. 食品安全监管职责(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①宣传、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②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③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④组织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保障食品安全;⑤指导、监督下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
新《食品安全法》详解 —— 食品企业的必修课
![新《食品安全法》详解 —— 食品企业的必修课](https://img.taocdn.com/s3/m/c1e291761ed9ad51f01df2e0.png)
新《食品安全法》详解——食品企业的必修课一、食品安全法出台背景与中国很多的法律法规的出台相似,2009年2月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从一开始即承载着特定的背景和期望。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食品监管体系敲响了警钟,作为众多措施之一,《食品安全法》在事件发生后半年内迅速出台。
实施了近四年后,随着公众对健康和安全需求的不断提升,政府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这也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从食品产业(企业)本身来讲近年来的的增速出现收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安全性是基础;再有《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监管体制,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的变化,需要在法治建设上应对这些变化。
因此《食品安全法》于2014年进入全面修订。
历经三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于今年4月24日颁布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如此短时间内对一部上位法律进行重大修订,反映了中国复杂食品安全状况,也凸显了中央政府强化食品监管的强烈意志。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上位法,《食品安全法》全局性统领食品监管法律体系。
对于该领域的各个主体,包括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市场主体(包括食品生产者、销售方、运输方、和其他食品相关方),新法都将带来重大的影响。
因此这次《食品安全法》出台也被称为最为周到具体、最高的处罚力度、最广泛的追责,史上最严的的一步法律。
下面从食品行业市场主体的角度,为企业理解和应对新《食品安全法》提供思路和策略上的建议,同时,根据新《食品安全法》对于企业影响程度,为企业梳理新法带来的实质性变化。
二、企业应如何看待新《食品安全法》?新《食品安全法》对原法90%以上的条文进行了修改,条款数量增加了50%。
如此多的变化,企业应如何去繁取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分清变化和继承。
新法条文的改动甚多,但实际上,新法一方面有突破,另一方面是大量继承和吸纳已有的制度和规定(比如对新食品原料申请、剧毒农药不得使用、转基因食品标签说明等等),并在继承中进行调整。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f274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2.png)
信息公开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应及 时向社会公布,保障公众的知情
权和监督权。
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实施要求
应急预案制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 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治、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措施。
演练实施
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演练过程中应注重 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
罚款
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经济制裁,根据 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 因素确定罚款数额。
03
没收违法所得
对违法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获得的非 法利益予以追缴的处罚措施。
吊销许可证
对严重违法行为采取的严厉处罚措施 ,剥夺违法行为人从事相关生产经营 活动的资格。
05
04
责令停产停业
对严重违法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要 求违法行为人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人员卫生要求
讲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的要求,包括健康检查 、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食品添加剂概述
01
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02
阐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包括必要性、安全性、适量使用
等方面的要求。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03
讲解食品添加剂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信息反馈
相关部门在处理完投诉举报后,应及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相 关部门还应对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Part
06
法律责任追究与惩罚措施
违反《食品安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
《食品安全法》培训-食品经营企业-精选文档
![《食品安全法》培训-食品经营企业-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eecd9054b73f242336c5fba.png)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法》确定的监管体制依然是分段监管,但又有特点: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各环节的监管主体,解决了职责交叉的问题 二是解决了综合监管的定性问题 三是明确了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定位
卫生行政部门:综合监管
1、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2、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 3、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负责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5、负责制定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 6、负责牵头处理食品安全事故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这些 应急处理措施包括: 1.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 2.保留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现场,控制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 及其原料流失,采集有关食品及其原料样品; 3.密切关注已食用这些食品的人员,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的,立即送至 医院救治。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1、负责食品流通许可的颁发
2、负责对食品流通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3、负责对销售食品的食品摊贩进行监管(由省人大常委会确定) 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处置 5、负责对食品流通违法行为的处罚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
2、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第二章)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风险评估定义为“特定时期内因对某 一危害的暴露而对生命和健康产生潜在不良影响的特征性描述”。食品 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本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 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 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 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90cf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3.png)
社会共治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 参与,形成政府、企业、 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 监管格局。
企业如何应对食品安全法的变化和挑战
严格遵守法规
企业应严格遵守《食品 安全法》及相关的法规 和标准,确保产品安全
。
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 制度,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创新技术与方法
积极采用新的检测技术 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必须对每批次的食品进行质量安全检验,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 全。
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后果和风险
01
02
03
行政处罚
企业如果违反了《食品安 全法》,可能会受到行政 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许 可证等。
民事赔偿
如果因为企业的食品不安 全导致了消费者的人身财 产损失,企业需要承担民 事赔偿责任。
声誉损失
企业的违规行为可能会导 致消费者和社会的质疑和 不信任,对企业的声誉造 成损失。
食品标签应真实、准确、完整地 反映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信息,不 得虚假标注。
食品广告的要求
食品广告应真实、合法,不得夸 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执法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职 责和权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执法措施
采取有效的执法措施,打击食品安全 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在加强食品安全 监管和合作。通过实施《食品安全法》,可以加强 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食品安全问题,推动全球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 完善和发展。
THANK YOU
和安全性。
强化品牌建设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abe10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3.png)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为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
为了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组成。
还包括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食品销售、食品检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内容。
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对《食品安全法》的具体细化,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等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3.配套规章制度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如《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
4.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次。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分别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
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内容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及基本内容培训应使学员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掌握《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2.食品安全标准培训应使学员了解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分类、制定程序和主要内容,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第二章)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风险评估定义为“特定时期内因对某
一危害的暴露而对生命和健康产生潜在不良影响的特征性描述”。食品
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本制度。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 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 有关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调查处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 (一)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卫生 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救治:
❖ (二)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 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本法第五十 三条的规定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
❖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 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 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食品安全风险
评估工作:
❖
(一)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
❖
为了避免与产品质量法所调整的“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交叉
重复,……法律委员会经同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农业部
反复研究认为,本法所称农产品,仅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包括在
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未经加工的以及经过分拣、清洗、切割、冷冻、
包装等简单处理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工业生产活动中以农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 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 3、扩大了监管部门的强制权
❖ 具体监管部门的监管权: ❖ 现场检查权、抽样检验权、查阅复制权、查封扣押物品权、
查封场所权
❖ 卫生部门的事故处置权
❖ 4、明确了主要的监管制度
三、四个环节之间的差别
❖ 加工食品与初级农产品的区别:
产品为原料加工、制作的产品不属于农产品。
❖
------摘自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重庵于 2006年4月
2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草
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餐饮服务的定义
❖ 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
❖ 食品经营者不安全食品停止经营制度
❖
❖
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
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 从监测的有毒有害物来源来划分,应当包括:
❖
一是食品在种养殖和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来自外界污染的有毒有
害物;
❖
二是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身所带(或被污染)的有毒有害物性质
和数量上的变化与增长;
❖ 三是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为添加的物质,如:食品添加剂和被 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物质。
❖ 3、食品安全标准在强调统一中逐步“法典化” (第三章)
❖ 4、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和危机管理制度,包括食品 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置,问题食品召回制度;包括 评估、预警、移送、调查、事故的归责和赔偿等。
❖ 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控制
❖
❖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据本法以及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食品
强调食品安全控制分工同时更注重社会协作共同应对
1、食品行业协会
2、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 宣传,并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 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消费者权益保障
❖ 第九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 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 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 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 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 1、售出的产品有问题,销售者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
险评估的;
❖
(二)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以及评价监督管理
措施的效果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
(三)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的;
❖
(四)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
(五)需要判断某一食品是否安全的;
❖
(六)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三条规定需要进行风险
评估的;
❖
(七)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的。
❖
经销商,是指从事食品批发、零售、现场制作销售等活 动的组织或个人。
❖
---摘自《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四、食品流通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 第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 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 2、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 3、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 4、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 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 食品安全监管新框架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卫生部 农业部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食品安全法》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食品安全法》确定的监管体制依然是分段监管,但又有特点:
❖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各环节的监管主体,解决了职责交叉的问题 ❖ 二是解决了综合监管的定性问题 ❖ 三是明确了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定位
卫生行政部门:综合监管
1、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2、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 3、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负责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5、负责制定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 6、负责牵头处理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事故单位的所在地以及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疗机构的所在地。
❖
所谓隐瞒,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和利益,明知食品安全事故的真实情
况,故意不按照规定报告的行为。
❖ 所谓谎报,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和利益,明知食品安全事故的真实情 况,故意编造虚假的情况报告,或者不真实地报告事故情况的行为。
❖ 所谓缓报,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和利益,明知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时 限,故意不按照规定的时限报告的行为。
❖
---摘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 本通则所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指有固定的生产加工场所、相应
的生产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制作、销售食品的企业,不包括现做现卖、 流动制作等形式的食品加工场点。
❖
---摘自《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 》
❖ 市场,是指从事食品交易活动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 (包括集贸市场、超市、百货店、仓储式会员店、便利店、 食杂店等)。
❖ 6、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 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 《草案》中的法律责任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和加强, 增强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震慑力
❖ 1、处罚额度提高
❖ 2、建立了对个人的处罚机制 ❖ 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卫 生部门
地方农 业部门
地方质 监部门
地方工 商部门
地方食品药 品监管部门
二、食品安全法的特点
❖ 1、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第二章)
❖
开展风险监测可以实现主动收集、分析食品中已知和未知污染物以
及其他有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和流行病学 信息,对食源性疾病有害因素,
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危
❖ (三)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 (四)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
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 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 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 级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
害。
❖
❖
监测的重点主要有: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是了解掌握本地区特定食品类别和特定食品污染物的污染水平,
掌握污染物的变化趋势,以便为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标准和工作规划提
供科学依据。
❖
二是对已采取防控措施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
❖
三是通过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和分析食品安全状况,利于公众加强
自身保护,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同时为政府监管
❖ 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 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 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 5、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 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 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 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 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