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精神科药物及副作用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及护理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83fc09964bcf84b9d57bda.png)
(3)迟发性运动障碍
长期(>1年)和大量服药所致
表现
停药后长期不消失
口、舌、腮三联症 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如吸吮、 鼓腮、舔舌等以及捻动 广泛性舞蹈样徐动症
机制
受体向上调节,使黑质纹状体 功能相对增强。
护理措施
•表现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 特征,最早体征常是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 震颤。 •处理: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关键在于预防 、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或换用锥体外系反应 低的药物。抗胆碱能药物会促进和加重迟 发性运动障碍,应避免使用。 •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有可能逆转迟发性运 动障碍。
(10)皮肤方面副反应
• (1)药物性皮疹 以氯丙嗪为多见。 • (2)光敏性皮炎 多在夏季日照强烈时 发生,见于躯体暴露部位。 • (3)剥脱性皮炎 以氯丙嗪引起为多, 常在服药第1月内发生。往往病情凶 险,死亡率高。
护理措施
• (1)为预防皮疹出现应嘱病人在服药期间 要避免日光直接曝晒,对服用吩噻嗪类药物 的病人尤应注意。 • (2)发现病人有散在皮疹出现时,即应报 告医生,暂缓给药。要说服病人不要搔抓皮 疹,以防止损伤皮肤并感染。 • (3)对出现剥性皮炎的病人,要实行保护 性隔离,住单间病房,病室保持一定温度, 定期空气消毒,防止合并感染,同时做好基 础护理,保持皮肤及粘膜的清洁。
(8)血液系统副反应
• (1)血小板减少症 • (2)再生障碍性贫血 • (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属严重不良反应,氯氮平引起 较为多见,为其他抗精神病药 的10倍,严重者可致死亡。
护理措施
• (1)主要表现为感染症状,如发热、咽喉炎、 支气管炎、肺炎等,若粒细胞缺乏伴有药物性 肝炎及剥脱性皮炎三联症,提示预后不佳。 • (2)发现粒细胞减少要立即停药,给上肾上腺 皮质激素、抗生素、生血药对症处理。护理上 的重点在于对病人施行保护性隔离,避免发生 感染,将病人安置在单间病房,室内空气新鲜 ,定期消毒,注意病人冷暖、营养、休息,严 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并发感染。
精神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精神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适应症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29622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f.png)
精神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精神科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各种精神障碍的药物,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这些药物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活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精神科药物,包括它们的作用、适应症、副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淡漠等症状。
抗精神病药,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药物。
常用药物有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
1、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调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活动来减轻幻觉、妄想等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影响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从而对大脑中的神经信号进行调节。
通过降低多巴胺活性,抗精神病药有助于减少异常的思维和感知,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2、抗精神病药的适应症抗精神病药适用于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相关的精神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来选择适合的药物。
3、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抗精神病药在控制精神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运动障碍、口干、体重增加等。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心脏问题或代谢紊乱,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
4、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精神病药时,有如下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耐受性进行调整,医生会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
其次,抗精神病药的治疗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患者和家属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另外,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当避免酗酒和滥用药物,以免影响疗效。
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合理使用、遵循医嘱以及定期复诊都是确保疗效和安全的关键。
二、抗抑郁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精力下降以及自我评价过低等症状。
抗抑郁药是精神科常用药物中的一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及相关的情感障碍。
常用药物有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米氮平、文拉法辛等。
常见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ppt课件
![常见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c44d8a04a1b0717fd5dd99.png)
ppt课件
(二)锥体外系症状
用药数周至数月发生。动作迟缓、
◆ 药源性帕金森综肌张合力、症增肌高肉、震面颤容和呆流板涎(等面。具脸)
◆ 静坐不能 ◆ 急性肌张力障碍
烦躁不安,反复徘徊;
一般1月或第1次用药后产生。面、颈、唇及舌 肌痉挛多见,表现口眼歪斜、斜颈、伸舌、张
口和言语障碍等症状。
12
ppt课件
多见于治疗初期、改换药物或药量骤增时,大多 在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病 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 直立晕倒以至于外伤。
刚服药时,腿部血管放松。如果突然站起,血管 来不及收缩,血液来不及供应脑部,就有可能出 现头晕、甚至昏倒。服药久了,就会适应。
19
ppt课件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措施
无需停药,出现症状时去枕平卧休息就可。 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
均衡的饮食,规律正常的生活。 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起床时缓慢地改变体位,起立不能突然,转身
缓缓而起,动作不要过猛过快,做些轻微的四 肢准备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
(二)锥体外系症状
13
ppt课件
处理措施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2样受体,纹状体DA 功能减弱而ACh功能增强所致,减量或停药
可减轻或消除。 治疗 ???
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 东莨菪碱
14
ppt课件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
长期(>1年)和大量服药所致 表现:停药后长期不消失 口、舌、腮三联症: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 动如吸吮、鼓腮、舔舌等以及捻动 广泛性舞蹈样徐动症 机制:DA受体超敏,黑质纹状体DA受体长期受药 物阻滞,使DA受体敏感性增高。
部分精神科药物副作用
![部分精神科药物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da128bec3a87c24028c4e3.png)
利培酮副作用1.与服用本品有关的常见不良反应是:失眠、焦虑、头痛、头晕、口干。
2.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疲劳、注意力下降、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视物模糊、阴茎异常勃起、勃起困难、射精无力、性淡漠、尿失禁、鼻炎、皮疹以及其它过敏反应。
3.可能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如:肌紧张、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
通过降低剂量或给予抗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药物可消除。
4.偶尔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或高血压的症状。
5.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和肝酶水平升高的现象。
6.偶尔会由于病人烦渴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SIADH)引发水中毒。
7.会引起血浆中催乳素浓度的增加,其相关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型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8.偶见迟发性运动障碍、恶性症状群、体温失调以及癫痫发作。
9.有轻度中性粒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下降的个例报导。
富马酸喹硫平副作用:本品最常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为困倦,头晕,口干,轻度无力,便秘,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以及消化不良。
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一样,晕厥、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白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以及周围性水肿的发生与本品相关。
盐酸氟西汀片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失眠、乏力,少数病例可见焦虑、头痛。
盐酸曲唑酮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疲乏、头昏、失眠、紧张和震颤等;以及视物模糊、口干、便秘。
2.少见体位性低血压(进餐时同时服药可减轻),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和腹泻不适。
极少数病人出现肌肉骨骼疼痛和多梦。
3.临床研究中曾报道一些不良反应可能与本品的使用有关:静坐不能、过敏反应、贫血、胃胀气、派尿异常、性功能障碍和月经异常等。
但见之于为数甚少的患者。
抗焦虑药丁螺环酮是第一个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与地西泮有相当的抗焦虑作用,但没有镇静、肌松、乙醇增效和滥用等苯二氮卓类药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失眠、食欲减退等。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及副反应处置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及副反应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3603bf7ffad6195f302ba65c.png)
有效剂量300-600mg/d
主要不良反应:口干、直立性低血压、心 动过速、困倦、皮疹、震颤、肌强直静坐 不能及闭经。偶尔有药物肝功能异常及粒 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副反应。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及副反应处置
缺陷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及副反应处置
氟哌啶醇(2):
氟哌啶醇葵酸酯为长效制剂(哈力多, 安度利可 ),50-100mg/月肌注,维持 治疗。
对心、肝副作用较轻,但锥外系副反应 较重,以急性肌张力障碍及静坐不能常 见。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及副反应处置
舒必利(止吐灵):
小剂量(400-600mg/d)有抗抑郁作用,治 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需较高 剂量(600-1200mg/d)。
起始剂量5mg/d,治疗剂量范围5-20mg/d。 副作用: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血糖升
高、头晕、嗜睡、口干。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及副反应处置
齐拉西酮(卓乐定、思贝格): :
起始剂量40mg/d,分2次服;推荐剂量 80-160mg/d,维持治疗预防复发4060mg/d;
不宜用于近期有心肌梗死或失代偿性心 力衰竭的病人,不应与延长QT间期的 药物连用,如硫利达嗪等。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及副反应处置
1.分类
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为代表,主 要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及继发于 其他疾病的幻觉、妄想、激越及精神运 动性兴奋等精神病性症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剂量没有或 很少有锥体外系反应,且对阴性症状有 效。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及副反应处置
2.常见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c526ceb9f3f90f76c61be5.png)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为什么会出现口干?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中枢和外周抗胆碱、抗肾上腺作用,可 表现出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加速心率、松弛支气管 和胃肠道平滑肌等。其中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可至口干。 抗精神病药的抗肾上腺作用可阻断a-受体效应,使皮肤黏 膜血管收缩也可导致口干.
坚持服药的意义:
精神疾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疾病难以根治, 长期以来治疗经验告诉我们,此类疾病唯有坚持遵医嘱服 药,积极配合治疗,才能维持健康,否则极易造成疾病复 发,病情加重。因此坚持服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定期复查心电图的意义
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人员发 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 (1)心电图异常比例增高。 (2)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及病程无关,而与躯体状 况和原有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有关。 这些病人异常心电图的发生比例较高。 (3)所用的药物中以氯丙嗪、舒必利、氟奋乃静引起心 电图改变较多见。 (4)主要改变为ST-T段的改变,QT间期延长,左心室变 电压,对心脏传导系统影响较小,未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有的病人还可出现心动过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为何定期复查血常规?
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对白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但仅 极少数出现粒细胞缺乏症。以氯氮平、氯丙嗪较多见。多 在治疗头6-12周出现,与剂量无明显关系,多数意见认为 是一种变态-免疫反应,也有认为系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 的毒性作用。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治疗中均应遵医嘱 检查血常规,发现异常,如处理及时可完全恢复。
四.维思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ESP,与剂量有关,小剂量时ESP症状少。 2、TD(迟发型运动障碍),较少发生。 3、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主要副作用为失眠、焦虑、 激越、静坐不能、头晕、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等。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ppt课件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5ad5414b35eefdc8d333ea.png)
舒必利(止吐灵):
小剂量(400-600mg/d)有抗抑郁作用,治 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需较高 剂量(600-1200mg/d)。
剂型包括口服片剂和针剂。 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变化。
-
13
五氟利多:
长效口服抗精神病药。
首次20mg,间隔7天,酌情加量,常用 治疗量40-60mg/w,好转后20mg/w 维 持。
常见不良反应是嗜睡、直立性低血压和 头晕。
不引起血液系统的副反应和催乳素水平 升高。
-
22
阿立哌唑(博思清、安律凡、奥派):
口服初始剂量10-15mg,每日1次,有效 治疗剂量在10-30mg;
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恶心、呕吐、焦 虑、失眠或困倦。
-
23
氨磺必利:
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了疗效较 好,不良反应轻;
25mg,3-4周后再增加剂量,最大不超过 50mg/2w。
-
18
帕利哌酮缓释片 (芮达):
2009年2月上市; 规格3mg、6mg、9mg; 剂量与用法:推荐剂量为6mg,一日一次,
早上服用,超始剂量不需要进行滴定。
-
19
奥氮平:
由氯氮平分子结构改造发展而来,但无 粒细胞缺乏。
起始剂量5mg/d,治疗剂量范围5-20mg/d。 副作用: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血糖升
主要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副反应,如急性 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
-
6
氟奋乃静葵酸酯
肌内注射:12.5-25mg。以后根据病情需 要与耐受情况每2-4周重复一次。巩固治 疗时,可根据病情需要与耐受情况,每 3-4周肌内注射50mg。
常用于维持治疗。
-
7
硫利达嗪:
精神科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精神科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bce650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6.png)
6.恶性综合征
• 表现:高热、肌紧张、EPS加重、心动过速、尿潴留等
• 处理:停药与抢救、对症治疗
7.肝脏损害
• 表现:一过性肝酶增高
• 处理:多可自行恢复,服用保肝药并检测肝功能
谢谢聆听!
• 处理:先减少药物剂量,若不减轻,可考虑换用第二代药物,如阿立哌唑等
3.过度镇静
• 表现:困倦、乏力、头晕
• 处理:缓慢加量、睡前服用、避免危险操作
4.肾上腺素阻断作用
• 表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悸 • 处理:缓慢加量、卧床
5.抗胆碱能作用
• 表现:口干、尿潴留、便秘、加重青光眼
• 处理:减药或换药
精神科抗精神病药的作用与不良 反应及处理
传统抗精神病药(又称神经阻滞剂(NEUROLEPTICS)、典型抗精神病 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1.药理作用
1〉阻断大脑多巴胺D2受体 2〉抗精神病作用(中脑边缘系统) 3〉锥体外系副作用(黑质-纹状体通路) 4〉催乳素增高(下丘脑漏斗结节投射) 5〉药源性阴性症状(额叶皮质投射)Fra bibliotek2.分类
1〉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等 2〉硫杂蒽类:氯普噻吨(又名泰尔登)等 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等 4〉其他:舒必利等
3.受体占有率与疗效和副作用
(只有在一定的药物治疗窗内才能保证疗效和不发生药物 副作用)
4.不良反应与处理: 1〉锥体外系反应(EPS)
2〉血泌乳素升高
• 表现:闭经、泌乳和性功能改变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医学课件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387a09c77da26924c5b0b0.png)
改变如QT间期延长较多见 ,治疗中需 监测ECG。
哌泊噻嗪:
? 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常用于精神分 裂症的维持治疗。
? 其长效制剂哌泊噻嗪棕榈酸酯(尼蒙 舒),每次 50-100mg肌肉注射,每四 周一次,常见副作用为锥体外系副反应。
1.分类
? 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为代表,主 要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及继发于 其他疾病的幻觉、妄想、激越及精神运 动性兴奋等精神病性症状。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剂量没有或 很少有锥体外系反应,且对阴性症状有 效。
2.常见典型抗精神病药
? 氯丙嗪:主要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 症及具有精神运动兴奋症状群的其他疾病。 对消除幻觉、妄想、思维、行为异常疗效 显著。
有效剂量 300-600mg/d
主要不良反应:口干、直立性低血压、心 动过速、困倦、皮疹、震颤、肌强直静坐 不能及闭经。偶尔有药物肝功能异常及粒 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副反应。
奋乃静:
? 适用于老年或伴有心、肝、肺、肾等躯 体疾病者。
? 常用剂量12-40mg/d,维持量10mg/d左右 ? 主要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副反d。 ? 小剂量氟哌啶醇 2mg/d,常用于治疗注意
缺陷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
氟哌啶醇(2):
? 氟哌啶醇葵酸酯为长效制剂(哈力多, 安度利可 ),50-100mg/ 月肌注,维持 治疗。
? 对心、肝副作用较轻,但锥外系副反应 较重,以急性肌张力障碍及静坐不能常 见。
精神科常用药物介绍 及副反应处置
常用精神科药物主要分四类 :
? 抗精神病药物 ? 抗抑郁药物 ? 心境稳定剂 ? 抗焦虑药物
精神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课件
![精神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325e024b35eefdc9d3330e.png)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苯异恶唑类(利培酮 risperidone), 苯异硫唑类(齐拉西酮ziprasidone) 二苯二氮卓类(氯氮平clozapine、奥氮平olanzapine), 二苯硫氮卓类(喹硫平quetiapine), 喹诺酮类(阿立哌唑aripiprazole)
10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四、体重和代谢内分泌的副 作用
体重增加、催乳素升高、性欲丧失、 勃起困难、射精抑制
五、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头晕、迟钝、失眠、焦虑和不安
六、其他副作用 对肝脏的影响 转苷酶升高, 其他罕见变态反应
13
祝:各位病友早日康复, 谢谢!
14
一、锥体外系反应
急性肌张力障碍
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 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 张、脊柱侧弯等
静坐不能 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 走动、原地踏步
类帕金森症
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体征:手足震颤、肌张力增高、僵硬、佝偻姿势 慌张步态、面具脸、粗大震颤、流涎、皮脂溢出。
心
静
,
则
自 由
1
常见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物 抗焦虑药物 心境稳定剂 抗精神病药物
2
抗抑郁药物
常用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fluoxetine百忧解)、舍曲林 (sertraline左洛复)、帕罗西汀(paroxetine赛乐特)、西酞普兰 (citalopram)、氟伏沙明(fluvoxamine)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venlafaxie(文拉法 辛),duloxetine(欣百达)
3
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头晕、头痛、麻木、乏力、疲劳和注 意力不集中等。多为经过性,随着服 药时间的延长或减量后症状缓解。
常见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与处理A
![常见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与处理A](https://img.taocdn.com/s3/m/5a8e7729f12d2af90242e69d.png)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措施
无需停药,出现症状时去枕平卧休息就可。 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 均衡的饮食,规律正常的生活。 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起床时缓慢地改变体位,起立不能突然,转身 缓缓而起,动作不要过猛过快,做些轻微的四 肢准备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
◆ 静坐不能 ◆ 急性肌张力障碍
一般1月或第1次用药后产生。面、颈、唇及舌 肌痉挛多见,表现口眼歪斜、斜颈、伸舌、张 口和言语障碍等症状。
(二)锥体外系症状
处理措施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2样受体,纹状体DA 功能减弱而ACh功能增强所致,减量或停药 可减轻或消除。
治疗 ???
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 东莨菪碱
谢 谢
ppt资料
2019
放映结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欢迎批评指导!!
44
其他
(一)药源性精神症状
过度镇静 情绪抑郁
焦虑激越 紧张症状群 谵妄状态
原有精神病 性症状加重
症状与药物副作用的自我鉴别小技巧
往往在精神病情严重时,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显不出来。一旦病情好转后,副反应就明显了, 病家不必紧张,这些并不是病情恶化。 如果是病情恶化,患者不会向你诉说,不会要 求治疗。 如果是患者向你诉述的、或祈求你或医生解决 的,大多是药物的副反应。 当然问题是症状和药物副作用还是要由医生来 下判断和处理。
(五)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和Q–T 延长)。
心肌损害时需予营养心肌药改善心功能,必 要时需停止用药或换药,同时合并抗心律失 常药治疗。
(六)恶性综合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不良反应
恶性综合征、癫痫发作、血液系统改变、剥脱性皮炎、 严重心电图 改变、5-羟色胺综合征、药物过量中毒等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1
嗜睡/过度镇静
• 睡前服用可避免或减轻白天的过度镇静
与剂量相关,多见治疗 • 严重者应减量或换药 开始或增加剂量时,几 • 告诫患者勿从事过度镇静可产生危险的活 天或几周后常可耐受 动,如驾车、操纵机器或从事高空作业
氟哌啶醇癸酸酯
注射液(哈利多)
50,100
12.525
2550 12.525
50100mg/2-4周
50200mg/月 12.550mg/2-3周
6
棕榈哌泊塞嗪注射液 50,100 癸氟奋乃静注射液 25
常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起始剂量和治疗剂量
药名
氯氮平 利培酮 奥氮平 喹硫平 齐拉西酮 阿立哌唑 帕利哌酮
能自行恢复
低效价药物及氯氮平常见
注意事项(1)
一般人群
按医嘱服药、勿擅自减药或停药
勿饮酒、少吸烟
•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 酒精导致中枢抑制 • 吸烟加速药物代谢 ,降低药物浓度, 影响疗效
密切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
老年人群
小剂量,缓慢加,种类少 常伴躯体疾病合并用药,注意药物间相互关系
• 必要时换药
需监测的不良反应及处理2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定期监测心电图,发现异常 建议专科机构就诊
心电图改变:如QTc间期延长
(男>450ms,女>470ms )、 传导阻滞等
肝脏不良反应
常见无黄疸性肝功能异常,多
可合并保肝药物治疗并定期 复查肝功能,发现异常建议 专科机构就诊
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 五氟利多、氟哌啶醇癸酸酯注射液、棕 榈酸哌普噻嗪注射液、氟奋乃静癸酸酯 注射液、氟哌噻吨癸酸酯注射液等
5
氯氮平不作为 一线用药
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 、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氨磺必利 、帕利哌酮、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等
常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起始剂量和治疗剂量
氨磺必利
50,200
100200
12.525mg/2周
阴性症状100400;
阳性症状 400800 2550mg/2周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棕榈酸帕利哌酮 注射液
25,37.5,50 75,100,150
第 1天第 1针 150mg;第 8天第 2针 100mg(三角 肌);第 35 天第 3 针 75150mg (三角肌或臀 肌),随后每月注射1次
静坐不能
来回走动、不能 坐定、无法控制 的烦躁不安 可减药或使用β 受体拮抗剂、安 定类治疗
急性肌张力障碍
眼上翻、斜颈、 吐舌、张口困难、 角弓反张等 可减药或使用抗 胆碱能药物如东 莨菪碱治疗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3
泌乳素水平升高
选用对泌乳素影响小的药物,尤其是对于 临床可表现为泌乳、 青年女性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必要时可减药、换药
巩固疗效 预防复发 维持社会功能
维持期
预防复发 维持正常生活 促进康复
药物使用原则(2)
有条件地区推荐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长期服药依从性
特殊情况推荐采用长效针剂
治疗依从性差
家庭监护能力弱或无监护的
具有肇事肇祸风险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安全性
精神科药物
第二代抗精神病 药物 第二代抗精神病 药物 氯氮平 奥氮平 降压药物
直立性低血压
服药后改变体位时血压
骤然下降,可引起猝倒
• 平卧,头低位,监测血压,必要时静脉 注射葡萄糖 • 严重者应减量或换药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2
流涎:氯氮平最常见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类帕金森反应
静止性震颤、运 动迟缓、面具脸 震颤可合并苯海 索(安坦)治疗
不主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建议睡眠 时侧卧位,以便口涎流出,防止吸入气管
精神科药物没有激素
包括血糖升高,血脂升高,腹型肥胖等
• 预防为主,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 详细了解患者及亲属有无肥胖史、糖尿病史
• 监测体重、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
• 注意有无高血糖临床症状(如口渴、多尿、乏力等) • 帮助制定预防计划,如合理饮食、实施运动锻炼计划等
• 如怀疑发生代谢综合征,建议内分泌科会诊,共商治疗方案
处方由精神科 执业医师出具
安全、早期、适量、全程、有效、个体化
一旦确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单一用药、小剂量起始,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 足量足疗程,巩固期和药物剂量尽量与急性期治疗剂量相同 维持期不提倡联合用药 持续数月至数年
全 程 治 疗
急性期
快速缓解症状 减少伤害 尽快恢复功能
巩固期
注意事项(2)
妊娠期妇女
药物对胎儿存在潜在不良影响
患者、家属和医
生共同慎重权衡 利弊,决定孕期 继续用药或停药
精神障碍本身对胎儿有较大不良影响
中断治疗会使患者面临复发风险
儿 童
对药物敏感,谨慎选择药物 起始量低,缓慢加量
美国FDA对孕期用药分级
A级:妊娠期安全,对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 B级:尚无证据证明对人类有不良反应; C级:不能排除存在不良反应; D级:已有证据证明有不良影响; X 级:妊娠期禁用。 抗精神病药除氯氮平为B级外,其他均为C级; 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均为D级,而拉 莫三嗪、奥卡西平为C级; 绝大多数抗抑郁药为C级,米帕明、去甲替林和帕罗西汀 为D级 ; BZD药物中,艾司唑仑、氟西泮、三唑仑、夸西泮、羟基 西泮为X 级,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 奥沙西泮、咪达唑仑为D 级;非BZD 抗焦虑药如唑吡坦 、扎来普隆、佐匹克隆为C级,仅丁螺环酮为B级
月经紊乱等
抗胆碱能反应
外周作用:口干、视物模糊、 便秘和尿潴留等
对症处理,如服用肠道软化剂、 泻药,补充含纤维较多的饮食等
中枢作用:意识障碍、谵妄 和认知功能受损等
立即减药或停药 多见于老年人、伴脑器质性和 躯体疾病患者,避免与抗胆碱 能作用强的药物联合使用
严重不良反应及处理1
重在预防 早期识别 迅速转诊
重在预防 早期识别 迅速转诊
血液系统改变
白细胞数常突然降
低,有致命危险
• 氯氮平较常见,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猝死
• 用药前询问病史,详细体格和心电图检查 昏厥、抽搐、发绀 • 治疗中定期检查心电图 • 高危人群(年长、肥胖、有心脏病史者) 、心跳呼吸骤停 谨慎用药
需监测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
体重增加及代谢综合征
7
常用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既往称抗躁狂药,除抗躁狂作用外,对双相
情感障碍有稳定病情和预防复发作用,又称情感稳定剂。 碳酸锂---注意监测药物浓度 1.4mmol/L
抗癫痫类药物
(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托吡酯、拉莫三嗪等) 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 (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
药物使用原则(1)
说明书、文献!
躯体病治疗药物 不良效果
加强降压效果, 导致低血压
红霉素、西咪替丁 增加抗精神病药物 浓度 肝素、华法林 加重骨髓抑制作用 环丙沙星、酮康唑 增加奥氮平浓度
重视患者躯体疾病,详细询问患者躯体疾病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
措施:对症治疗,必要时 减药、停药或换药
可防 可控
急性期:过度镇静、体位性低血压、胃肠道反应、流涎、锥体外系 不良反应、泌乳、月经不调、抗胆碱能反应等 巩固期和维持期:体重增加及糖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和肝功能异常等 措施:及时转诊和处理;预防为主, 定期体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 心境稳定剂 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 其他
什么是抗精神病药物
能控制精神病性症状和缓解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一类药物
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激越、思维紊乱等 精神运动性兴奋指随意性的动作和言语显著增多
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其它伴有精神病性症
状的障碍 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规格(mg)
25,50 1,2 5,10 25,100,200 20 5,10 3,6,9
起始剂量(mg/d) 常用治疗剂量(mg/d)
12.525 0.51 2.55 2550 4080 1015 3 200450 26 1020 300750 80160 1030 312
小结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保证和坚持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重在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初步处置 安全性
精神科医师与精防人员点对点技术支持 是基础和核心
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家属、患者沟通技巧
以患者为中心,保持良好的医患(家属)关系 可从疾病的损害、特点入手,向家属和患者宣传 坚持用药的必要性 可从惠民政策入手向家属介绍免费服药政策 结合免费体检内容向家属和患者讲解监测药物浓 度、血常规、心电图、血药浓度的必要性 结合同伴支持或有效案例,请同伴现身说法,消 除患者和家属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