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政论文——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90232f0f964bcf84b9d57b83.png)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新型安全观基本对策摘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也就更没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不会有“中国梦”之伟大构想。
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决策都应受到国家安全战略指导并与之协调。
但是,现如今,不论是就国际安全环境来看,还是就国内安全环境来看,我国国家安全环境形势都不太乐观。
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必须清晰认识我们现在的处境,培养国家安全战略意识,武装自己,为将来充满信心地接过社会主义事业接力棒打下坚实基础!正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战略的定义:是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重大的、全局性的、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谋划。
它不是一个局部的、战术性的、非核心的谋划,而是从宏观上谋划全局、整体性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
现代以来,战略一词逐渐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战略一词逐渐演变为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质的、决定全局的一种谋划。
而将战略一词应用到国家安全领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它关系到各部门、各阶层,是真正的国家“大战略”,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一、周边安全环境所谓国家安全战略就是要应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此首先要分析的是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安全形势,在这种安全形势下需要什么样的对策。
那么我国现在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的形势具体怎样呢?(一)从外部来看第一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侵害。
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主权,能不能独立地做出决策;第二个是管辖权,这个管辖权体现为领土完整,国家的独立意志能不能触及这个国家所有的角落;这两者是核心。
第三个是国人的安全。
从传统国家安全观来说,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前两个。
主权和领土完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见解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见解](https://img.taocdn.com/s3/m/5a95952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6.png)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词:国家安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摘要;我国的安全战略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维护海洋权益。
维护安定国内环境与和平,稳定周边和亚太地区环境;反对霸权和强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经济新秩序。
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比较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危机是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下,中国周边的国家正蠢蠢欲动;机遇是把握好和周边国家的尺度,就能使中国的利益最大化。
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高度筹划和知道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
国家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治军事、外交、外交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都应受其指导并与之协调。
我国的国家的安全战略的特点是内向型、防御性、和平型的。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领土。
主权的完整和统一;维护海洋权益。
维护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稳定周边和亚太地区环境。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维护世界的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国家安全的特点就决定了中国的国家的对外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永远也不会欺侮别人,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国来干扰中国的内政。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可以说是,卫主权,求和平,保稳定,谋合作,促发展。
卫主权是中国不容许任人、任何事而动摇的决心,国家领主和主权完整是一个国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主权和领土不完整的国家定然会被其他国家不耻,也没有资本和其他国家进行平等交易与交流。
求和平,保稳定,谋合作和促发展是中国现在最需要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他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饱和,可中国不同,中国改革开放60余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现在也是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好好发展的和平环境,以求可以缩小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所以中国尽量要是自己国家内部政局稳定,国家周边环境稳定,和周边国家和西方大国保持一个合作的关系,谋求共同发展。
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五篇)
![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22a41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a.png)
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五篇)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篇1沧海桑田,历史不停地荡涤着世界,人们忘却了黄土高原上的郁郁苍苍的树木,忘却了戈壁滩上曾经的绿草如茵,忘却了楼兰不再的风情,但有些东西却比钢铁还坚固地镌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渗透在我们的血液中,使我们无法忘却——战场上英勇的战士们。
屡屡不断的战争,带给无数人们深重的灾难,又有多少无辜的生命葬送在其中,更有多少英勇奋进的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富强而牺牲在战场上。
今日,我们生活在这样美丽和谐的世界上,是否会时常记起那历历在目的往事?是的,这让我又想起了那难以忘却的魔鬼般的军训……经过充分的准备,我们落脚于东方绿舟,在这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我们抛开了平时繁复的学习,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素质拓展训练。
从换上迷彩服的那一刻起,我们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那是体力上的挑战,更是意志上的考验。
头天下午,我们便开始进行卧倒训练。
看着教官那标准的动作,让我感到恐惧,一个字就是“难”。
我们在熊熊的烈日下,听着教官的口令,一步步地做着动作,只听一声令下,我们便和这片绿地来了一个“亲切的拥抱!”“二”,又一声令下。
“啊!”手划破了,好痛啊!我看到了所有的同学都很苦很累,可是我没有听到任何的抱怨声,每个同学的膝盖都被蹭得又红又肿,可是没有听到任何的埋怨声。
当我们端正地坐在台下观看演出时,教官还不忘训练我们的军姿。
什么“背要挺直,两手要平放在膝盖上,两腿要平时前方……”,似乎至今还在我耳边萦绕。
当我们看动那些为纪念长征70周年的老艺术家们在台上出色的表演时,当我们在东方绿舟听他们讲红军战士不畏艰难过草地的时候,我深刻体会了长征精神的可贵。
“星影摧残苍穹莲,东方航守护前河,伫风红旗未改颜。
”这一切展现出的正是那些革命烈士的不屈精神。
在这片绿洲里,我亲身体验到了作为一个战士的英勇、体验到了严格的纪律。
之所以我们能身处这样的一个和平时代,正是得益于战士用他强健的体魄在保卫着我们的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2000字论文
![总体国家安全观20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da3f4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a.png)
总体国家安全观2000字论文一、背景和意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对外关系的不断发展,国家安全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和严峻。
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实施,旨在全面把握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有效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服务于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基本原则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安全是综合的、整体的,是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外交安全、社会稳定、科技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统一。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安全、系统安全、全局安全、长远安全和共同安全。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实施1. 加强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长期安全、全局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坚决捍卫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确保政治安全。
2. 健全国防安全国防安全是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安全的重要保障。
应当全面加强军事建设,提高国防力量现代化水平。
3. 促进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全面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应当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4. 保障外交安全外交安全是国家长远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支撑。
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5. 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应当扎实推进依法治国,确保社会各界和谐稳定。
6. 加强科技安全科技安全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依托。
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
7. 保护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在要素。
应当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8. 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是人类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和展望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安全需求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c143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8.png)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一、引言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国家独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旨在建立科学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本文将从定义、意义、目标、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进行探讨。
二、定义国家安全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等方面,不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威胁的危险,并能在保持独立、稳定和繁荣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为了实现国家安全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思路、方针和计划,是国家在防范、化解和应对安全威胁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三、意义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意义在于:(1)加强国家安全意识,认识和分析国家安全形势,防范安全风险,确保国家长期稳定发展;(2)促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应对全球化安全挑战的能力;(3)推动国家对外交往,增进各国相互信任和合作;(4)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秩序建设和维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四、目标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目标是:(1)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安定和发展;(2)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战略应对能力;(3)深化对外合作,扩大国际影响,为国家安全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4)推动国际秩序建设和维护,维护全球安全。
五、原则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原则是:(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核心;(2)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4)坚持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六、方法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方法是:(1)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家安全形势,识别安全威胁和风险;(2)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加强国家安全治理;(3)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水平;(4)深入开展安全外交和国际安全合作,推动建设全球安全体系。
论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范文(通用3篇)
![论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dd454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3.png)
论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范文(通用3篇)第一篇:论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中国学界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近年来,学术界加强了对该问题的研究并取得明显进展,现将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对于如何解释和界定意识形态安全,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认识。
代表性的见解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一种状态或能力。
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有学者更具体地指出,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受来自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威胁、侵蚀以至同化,并能保持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
我们强调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并不是要求全体民众在政治认识上高度一致,在行为方式上整齐划一,而是要求思想上、政治上、价值观念上的个性和分歧从属于共同的社会信仰、政治理想和主导价值。
也有学者指出,所谓安全的意识形态,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指的是一个群体或集团所接受的思想体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稳妥的物质生活水平、稳定的人身安全以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睦相处及互通有无。
第二,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有层次性。
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面也是核心的层面,即意识形态与社会客观规律的契合程度。
第二个层面,意识形态对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良性互动需求的满足程度。
第三个层面,意识形态与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的协调程度。
第四个层面,意识形态与精神世界其他领域的兼容程度。
这四个层面通常是相互关联的。
大致可以认为,前两个层面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多是由于意识形态内生的原因导致的,是因为意识形态本身存在根本性问题,而后两个层面则可能是外生的或先在的原因导致的,如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制度所带来的压力等。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78683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b.png)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文化安全为支撑,以社会安全为保障,以生态安全为依托,全面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思想。
首先,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没有政治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政治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才能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其次,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没有经济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经济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保障,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
只有坚持发展经济,加强经济建设,才能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再次,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没有军事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军事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实力,才能确保国家军事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此外,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撑。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撑,没有文化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文化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支撑,是国家安全的支撑。
只有加强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再者,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没有社会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社会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只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确保国家社会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最后,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依托。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依托,没有生态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生态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依托,是国家安全的依托。
只有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才能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文化安全为支撑,以社会安全为保障,以生态安全为依托,全面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思想。
大一国家安全教育论文(四篇)
![大一国家安全教育论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4f179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a.png)
大一国家安全教育论文(四篇)大一国家安全教育论文一一、内容丰富涵盖了国家安全的十一个领域新国家安全法共分七章(84条),即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第三章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第四章国家安全制度;第五章国家安全保障;第六章公民、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第七章附则。
对我国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所保护的对象涵盖了国家安全方方面面;既包括军事、政治等传统安全,又包括经济、文化、科技等非传统安全。
当前,我国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非传统领域安全日益凸显。
新国安法以国家生存和发展安全为最基本前提,把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主动适应了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形势新要求,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法。
二、学习贯彻新国家安全法要把握的五个重点新国家安全法与旧国安法及反间谍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学习贯彻时需要把握好五个重点:(一)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
在总则中明确了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等概念。
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目标是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新国家安全法强调,国家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经济利益安全。
同时还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对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特定物项和关键技术等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三)确保文化安全。
明确了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75b1b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b.png)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保障国家安全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
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是研究国家安全发展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过程,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是一个大国,从历史上铁证众多的事实来看,古代中国一直以来就很重视国家安全问题,而现代中国也不例外。
对于中国而言,国家安全是保持国家统一、发展、稳定的基石,是一个更加强大、富裕、民主、文明的中国的基本保障。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的历史性时期。
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外安全形势的深刻演变,中国国家安全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军事安全”,而是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安全。
因此,我们在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和法规,不断强化法制的保障,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安全的法律保障。
同时,还需要将法制建设同国家安全战略相互结合,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国家安全的保障水平。
二、加强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外安全形势的深刻演变,我们需要重视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战略研究机制,加强对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指导,确保国家安全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加强国防建设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强大的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发展现代化武装力量,提高国家安全防卫能力。
同时,还需要注重发展实用性、新技术的武器装备,加强中国军事科技的研究和发展。
四、加强战略合作外交战略和安全战略是相互依存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是中国加强国家安全的一个有效途径。
我们需要发挥国际合作的积极作用,推进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以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五、加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文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dbbd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c.png)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家间关系的日益紧密,国家安全问题愈加凸显。
一些威胁不断涌现,例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等。
如何全面科学的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
本文旨在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期能够在全面分析和理解国内外形势及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阐明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其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理念。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对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表述。
其内涵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外交安全八个方面。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领域重要的新理念。
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国家安全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实践具体实践应汲取中国里程碑式的改革实践,按照自身国情加以改造。
应当加强打击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规制度体系,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安全合作,充分发挥外交手段,积极争取和维护国际安全环境。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观,将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世界舞台做出重要贡献。
特殊应用场合1:国际安全合作应增加的条款针对国际安全合作的特殊场合,可以增加以下条款:1.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安全合作,加强安全合作与共建,共同维护全球和地区安全。
2.关注国际安全事件的发展和趋势,及时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
3.充分发挥外交手段,积极争取和维护国际安全环境,推进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践。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国际安全问题涉及多种各异的意见和利益,如何协调合作成为难点。
解决方案:要密切关注变化,研判形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拓宽各方合作的空间。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e2e5d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3.png)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五篇)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篇1没有国家安全,哪有人民的幸福安康?国家安全实际上就是最大的民生福祉。
对仅知道“皮毛”的民众来说,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不能仅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天,而是应该每天都要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以防患于未然。
在去年_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就曾做出重要指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夯实国家安全社会基础,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明了行动方向。
国家安全事关国家的兴旺,因此,也就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相关。
事实上,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每个公民自身的利益;国家利益受损,个人利益就谈不上。
当前,危害国家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有些人甚至稀里糊涂地被人利诱,成了国家的罪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是的,面对国家安全这件“头等大事”,你我他都不是旁观者,应该是参与者。
而一提起国家安全,不少人马上会想到“军事”或“间谍”之类的神秘字眼儿,认为那都是与国家安全部门有关。
不错,国家安全当然离不开安全部门,但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既然如此,任何公民都不可能是局外人。
我国国家安全法中对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义务有明确规定,如“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以及“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等。
这充分证明,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对国家安全承担起法律责任来,认为国家安全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2023年时政小论文范文(通用9篇)
![2023年时政小论文范文(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29563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7.png)
由于您未给出具体的时政主题,我将以“国家安全”为主题为您生成一篇时政小论文。
论文标题: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与实践摘要:国家安全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安全观也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分析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实践中的体现,以期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内涵;实践一、引言国家安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从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1.总体国家安全观。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强调国家安全是全方位的、全局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科技等诸多领域。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内外平衡,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2.人民安全。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精神安全。
3.发展安全。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认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4.制度安全。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强调制度安全的重要性,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确保国家制度安全。
5.网络安全。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将网络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强调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三、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实践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分析研究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695be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9.png)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分析研究国家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安全问题也不断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安全观的转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安全观也在不断转变。
从一开始的安全重心放在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上,到现在更加注重的是全球安全治理和合作。
这一转变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同时,随着国家发展,对于安全威胁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
除了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和政治安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经济、环境和网络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新型安全威胁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二、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为了确保国家安全,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是强化国防建设,提高武装力量的现代化水平。
其次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促进互利共赢的道路上共同面对挑战。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国家安全法制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完善对于安全威胁的预警和应对机制。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加强网络安全,加强个人隐私保护,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侵扰;加强经济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产业升级转型。
三、中国国际安全合作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一直强调合作共赢的理念。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并在多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中国推进核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全球安全治理、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海上护航等领域的行动。
在非洲等地区,中国向当地政府提供援助和支持,维护当地的安全与稳定。
这些行动充分证明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地位和力量。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国家发展和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未来的安全创新也将呈现更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构建更加稳固的国家安全体系。
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论文四篇
![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论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2986f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f.png)
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论文四篇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下是我整理的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论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论文1今天是第_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午的班队会课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电视就开始播放时,教室顿时安静下来,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瞪大眼睛集中注意力看起了电视。
这部交通安全教育片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电视里的场面让我们触目惊心,那真是血的代价,是用生命来唤醒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这部教育片主人公是个朝气蓬勃的中学生,追逐速度,为了抢一时之快,窜红灯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让疼爱他的爸爸妈妈等亲人伤心欲绝。
给双方家庭流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因此我们小朋友更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红灯停绿灯行”不能只成为一句口号。
要安全出行,又有好多中小学生能遵守交通法规呢?爸爸妈妈经常会对我不厌其烦地在我耳边叮咛:过马路一定要走横行道,红灯停,绿灯行等等一些基本的常识,可是生性顽皮的我根本不放在心里,总是右耳进,左耳出,当作耳边风。
我想看过这部交通安全教育片我一定会遵守交通法规,在过斑马线一定做到:“一看、二观、三通过,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愿生命斑马线让每个人都熟知、遵守,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永远生根、驻扎,代代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
这部交通安全教育片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会引以为戒,从我做起。
学习交通法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更想向所有人呼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携起手来重视交通法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爱自己的生命,让悲剧不再重演!再翻开历史的新画卷,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国防强大了,科技发展了,中国强盛了,世界上再也没有国家敢来侵略中国了。
回顾二零零九年的阅兵仪式:海陆空二百三十万雄兵。
在海面上,一艘艘军用船只飞驰而过。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bfbf3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d.png)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加强,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安全问题上更需要保障自身国家安全,并面临更多各种各样的安全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和挑战,中国需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效的国家安全战略,运用各种安全手段,保障国家安全。
一、什么是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和行动计划,对于国内外的安全威胁进行研判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预案,保证国家的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等基本权利。
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和遏制安全威胁,在多方面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中国国家安全的挑战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各种威胁和挑战。
首先,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新型安全威胁时有发生,他们不断进行网络攻击,破坏网络安全;其次,海洋权益问题,中国需要强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海洋利益;此外,台海问题、边境问题也持续存在着,随时可能引发国家安全危机。
三、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了切实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中国必须制定并且实施一系列的国家安全战略。
首先,中国政府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国内外安全形势,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体制。
其次,加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防技术水平,保障国家安全。
建立严格的人员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国家机密被泄露。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国家安全。
例如,推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金融安全的保障,以有效应对安全威胁。
同时,加强海上保安,展开海军建设,有效维护中国近海的安全和海洋利益。
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进行有效的平等合作,共同应对国际安全威胁。
最后,积极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实力,因而达到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
四、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在未来面临的安全威胁将更加复杂和多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必须坚持稳步前进,大力发展各个领域的安全措施,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国家环境。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论文800字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论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d79a60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5.png)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论文800字一、引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论,是指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筹内外安全,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发展、增进国际合作为目标的一种国家安全战略,是中国特点、中国贡献、中国方案。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全面开启了新的国家安全发展道路。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提出的。
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等新趋势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挑战,考验了国家安全的力量和意志。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树立和实施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的新国家安全战略。
在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与实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进行思考后形成的。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代表了中国特色、中国贡献、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论。
总体国家安全观突破传统国家安全观念,不是简单地关注国家领土、国家政权以及国家军事力量的安全问题,而是注重人民安全和发展安全的有机统一。
总体国家安全观追求的是全球安全和共同发展的格局,这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的战略思路,以和平、发展、合作的道路,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稳定的国际秩序。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在于,能够全方位、多领域地把握和展示中国安全发展的战略意图。
总体国家安全不仅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也包括生态安全、民生安全、文化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也有助于中国在问题领域协调推动地区及国际社会形成更具公平、合理、互信、共赢的安全合作格局。
四、总结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论,是中国特点、中国贡献、中国方案。
总体国家安全观旨在全方位、多领域地把握中国安全发展的战略意图,旨在追求全球安全和共同发展的格局。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实践对于促进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殊应用场合1:国际安全合作会议针对国际安全合作会议这一特殊场合,建议在文本中增加以下条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部分,增加介绍其他国家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方面的实践和成果,有助于展示中国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和贡献。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34581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9.png)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践与思考国家安全一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是国家利益的最高体现。
如今,随着世界发展进入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显。
因此,制定一项科学、合理的国家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
首先,国家安全战略需要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
不同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必须以本国实际为基础,结合时代背景、发展趋势、国际形势等全面把握大局。
例如,中国提出的“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方面作出了许多新探索,提出了“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共处等重要理念,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国家安全战略需要注重内外联动,充分发挥国内和国际之间协同作用。
国内方面,法律法规、组织机构等需要不断完善,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加强边境管控,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工作也需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建设、外交外贸往来等相结合,实现互动联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安全防线。
国际方面,则需要积极发扬国家特色、推进多边合作,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确保能够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对运动变幻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再次,国家安全战略需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出发点,注重民生保障。
国家安全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危,如果不能切实保障民生,安全工作便失去了意义。
因此,国家安全战略必须在国家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最后,国家安全战略需要注重创新和应对风险。
对于在国家安全领域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积极地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和信息技术应用,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手段和方法来应对各种安全风险,提高国家安全防范的现代化水平。
同时,还需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充分的预测和预警,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3000字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2f98c4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6.png)
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3000字本文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其意义和内涵,探讨了构建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应对各类安全威胁的战略措施。
文章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国家保障全面安全的宏观战略观念,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建构和完善。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和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全面、科学、系统的战略观念,是国家保障全面安全的宏观战略。
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信息、生态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比发展更重要国家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是各项发展的根本保障。
发展是以安全为前提的,而安全是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体国家安全观认为,安全比发展更重要,应该把安全作为国家和人民的第一要务。
(二)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统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认为,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国内安全是国际安全的基础,国际安全是国内安全的保障。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安全形势的演变相互作用,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处理好国内和国际安全的关系,统筹解决各种安全问题。
(三)发展是为了安全,安全是为了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认为,安全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发展是为了实现安全,而安全是为了推动和保障发展。
这意味着,国家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防范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二、构建、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方法(一)从战略高度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础,要在战略高度上理解其意义和内涵。
只有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才能切实贯彻落实。
(二)增强危机意识,提高防范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增强危机意识,提高防范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国家要加强各种安全风险的预警和防御能力,做好各类安全事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国家的危机管理水平和能力,形成一支强大的应对危机的力量。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5b27dac276eeaeaad1f330ee.png)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词:国家安全;国际形势;战略设计摘要随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的调整,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议题迅速扩展,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和挑战趋于复杂,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维护受到更多制约和挑战。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化,应以国内安全为基石,持续夯实国家实力基础,并力争将国家实力转化为国际影响力,致力于成为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塑造者。
一、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理论和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决定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是内向型、防御型、和平型的。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永远不会欺侮别人,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决不容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
这是我国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和西方大国外向型、进攻型、扩张型的安全战略根本不同之处。
[1]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可概括为:“卫主权、求和平、保稳定、谋合作、促发展”。
卫主权,即捍卫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捍卫和维护海洋权益。
求和平,既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周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
保稳定,即确保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致力于稳定周边环境。
谋合作,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谋求与所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环保、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促发展,即以加快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国防力量,发展民族团结,发展生态环保工程,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与挑战中国正在从一超多强的格局中脱颖而出,国际影响力开始出超,成长为世界强国的战略谋划已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主要大国的关注重心,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国际战略的优化引动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调整,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议题因之迅速扩展,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和挑战亦趋复杂。
随着中国国家利益触角的延伸,当今世界的主要政治、经济、安全热点问题均处于中国国家安全维度之内,且其关联性趋于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关键字:中国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观历史演变
摘要:国家安全从古至今一直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占据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理解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对于国家安全的思想认识层出不穷,这些都可以给现在的我们很好的借鉴与参考,并在此之上发展出与时俱进的新型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从古至今一直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占据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理解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对于国家安全的思想认识层出不穷,这些都可以给现在的我们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一、历史上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回顾
(一)古代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这个词是近些年才开始出现的,古时候没有这种说法,但这并不妨碍古人对此进行研究,国家安全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中国一向有着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这使得古代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中的一些即使放在现在也是行之有效的。
《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是古人得出的最重要的国家安全观念。
孟子也提到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战乱动荡的时期,武备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和平年代,维持武备同样重要。
战事的爆发往往是意外而凶猛的,只有在平时做好准备,才能及时应对战争,维持王朝的统治。
其次,是注重防御,维持和平。
中原地处平原,东南临海,西南蛮荒,西北大漠,北面是茫茫草原,都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中原文明并没有扩张的欲望,没有强烈的侵略性。
而且相比于战乱,和平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的发展,所以中国一直是处于战略防御之中。
中国特有的“强烈反弹,有限扩张”的防御策略,则使得中国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并不是一味消极防守,而是能够主动出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占据并扼守战略要地,以最小的代价进行防御,使得中原腹地更为的安全稳定。
第三,是深入人心的“大一统”观念。
自秦至今,追求统一成为了天下共识,“大一统”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为根本的政治追求。
天下的统一才能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稳定,国家和社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是以实现统一和维持统一为目标。
周边小国也在此影响下,与中国形成了独特的藩属国的关系。
这并不是西方的那种殖民统治,相反,中国在这种关系中并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好处,只是为了获得属国对中央帝国“大一统”的认可罢了。
“大一统”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得庞大的中华帝国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分崩离析,强大的凝聚力使得中华文明传承至今。
最后,是对军事的重视。
在历史上的很长的一些时间段里,中国的军队规模一直是世界之最,百万规模的常备军队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想象的。
与此同时,这些庞大的军队始终牢牢掌握在帝国中央政权的手中,这也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想象的。
拜占庭帝国的农兵制虽然也造就了庞大的军团,但是指挥权大多落在了地方贵族的手中,中央甚至抵不过地方军区的联合。
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的统治者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
中央政权的稳固统治也是建立于军事力量稳固的基础之上,政治斗争的胜利往往也是军事斗争的胜利。
像《哈姆雷特》那样的政变,在中国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对于军队建设以及控制的重视,使得中央政权能够维持住几百年的统治,而在这漫长的统治时间里,中央又可以举全国之力,修建战略性的国防工程,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
(二)近代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古代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维持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延续,但是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随之落后的,还有中国的国防。
沿用了几千年的国防战略,对付得了游牧民族寇边,镇压得了农民起义,却对自海上而来的坚船利炮无可奈何。
这些把天堑变为通途的不是以往的蛮夷狄戎、蕞尔小国,而是拥有近代科学技术和先进制度,拥有强大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西方列强。
在这“千年未有之变局”前,中国需要新的国家安全战略。
为了应对西方列强的压迫,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方列强比我们强大,那么就学习他们,学到了他们的长处来强大自己,这样才能和列强抗衡,甚至打败他们。
这一点,曾经是蕞尔小国的日本就做的非常好。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全方面学习西方,逐渐走向强大,最后一跃成为列强的一员。
但是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受于当时认识方面的局限性,并没有把握到西方文化的真正精髓之所在,不了解“夷之长技”究竟是什么,舍本逐末,学了些皮毛,其结果自然是不甚理想。
中国继续在走下坡路,而日本固然一度强盛,最后在二战中自取灭亡。
正确的战略却没有得到正确的执行,或者说无法得到正确的执行,这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安全战略
在熬过了百年的屈辱历史之后,中国人民又重新站起来了。
建国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牢记历史,把握现在,着眼将来,始终重视国防建设和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都是从革命的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且政权甫立,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国际局势由于“冷战”的开始也难以平静。
这一切,使得毛泽东同志做出了“战争不可避免”的判断,“战争与革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方针。
国家在进行恢复生产和工业化改造的同时,积极建设军事力量,时刻在为应对可能爆发的边境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做准备。
这使得中国虽然弱小,但世界上却无人敢轻视。
同时,毛泽东同志也十分重视外交的力量,提出并实施了多项正确的外交政策,维护并逐渐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之后,国际局势虽然趋于稳定,但是毛泽东同志认为“战争可以推迟”,并没有放松国防建设,并针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采取了全民备战,“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措施。
这虽然加强了国防力量,但却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朝鲜的现状,从某些方面可以说就是当年的写照。
不过,这也为中国的国防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则是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
在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上,邓小平同志产生了从“战争可以推迟”到“战争可以避免”的转变,和平发展才是时代的主流。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军和军事开支缩减。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防力量的减弱。
军队的精简反而强化了其战斗力,同时节省下的开支则进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了国家利益的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不以意识形态论亲疏”等多个国家安全战略,大大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开始了腾飞,社会更加趋于稳定。
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的稳定又成为了国防力量的有力支撑,中国的军力虽未有明显提升,但是国力大大增强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处在了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家安全关键的转变需要及时的应对,面对挑战,把握机遇,及时转型,方可使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之后,国家开始大力推进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换装武器装备,强调质量建军。
空有强大的国力是无法维护国家安全的,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方能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
此外,国家还开始重视蓝水海军的建设,积极维护南海、钓鱼岛等海上岛礁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多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二、新时期的中国国际安全战略展望
新时期的国家安全已非以往简单的国防之概念。
战争的威胁越来越小,而一些非战争的手段却层出不穷。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
中国必须做好应对各方面挑战的准备工作。
以领土安全和主权安全为例,日本的所谓钓鱼岛国有化和越南菲律宾在南海的各种小动作就是对着两种安全的威胁。
针对领土争端,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但这有一个最根本的前提就是“主权在我”。
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必须毫不让步,方能真正维护国家安全。
此外,一些新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
在生态安全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不能用生态环境换发展,为了眼前利益而遗祸子孙后代。
在文化安全领域,我们要提防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斗争,做好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宣传。
在信息安全方面,我们是处于弱势地位,但是也要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积极应对网络战的可能。
国家安全重如泰山,只有实行科学、先进、可行的国家安全战略,才能维护国家安全,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参考文献:
[1]巴忠倓.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底蕴.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法制与社会》.2014-1(中).P139-140
论文:
[1]朱永彪.中国国家安全观研究(1949-2011).兰州大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