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3试题大全73773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3试题大全

高中物理选修3-3试题大全

一、分子动理论(微观量计算、布朗运动、分子力、分子势能)1、用油膜法测出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 A 、摩尔质量B 、摩尔体积C 、体积D 、密度2、将1cm 3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 200cm 3油酸酒精溶液。

已知1cm 3溶液中有50滴。

现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 上,随着酒精溶于水后,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

已测出这薄层的面积为 0.2m 2,由此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10-10-9-9A 、2X 10 mB 、5X 10 mC 、2X 10 mD 、5X 10 m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体积 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质量4、若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 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 p 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加德罗常数,m 、V 。

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1) N^ —m⑵匸二」(3) m 二也(4) V 。

二工其中( )N A V 0 N A N AA . (1 )和(2)都是正确的B • (1)和(3)都是正确的 C . (3 )和(4)都是正确的D . (1) 和(4)都是正确的5、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D.在00C 的环境中, 布朗运动消失 6、关于布朗运动,卜列说法中止确的疋( )A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D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7、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这些微粒的运动是( A .是布朗运动B .空气分子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D .是由气体对流和重力引起的运动8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所示. 图中记录的是()A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 一时间图线D •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9、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B.液体难以被压缩表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存在 C.气体分子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引力10、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 f 引和斥力f 斥两部分组成,则()A . f 引和f 斥是同时存在的B . f 引总是大于f 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C .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 引越小,f 斥越大D .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 弓越大,f 斥越小 11、 若两分子间距离为r o 时,分子力为零,则关于分子力、分子势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 o 时,分子力为零,也就是说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 B .分子间距离大于r o 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力一定增大C .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间斥力变大,引力变小12、两个分子开始时相隔 10倍分子直径以上的距离,在它们逐渐被压缩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3、a 、b 两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略,设 a 固定不动,b 逐渐向a 靠近,直到很难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N A 为阿伏D .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r 0,还是r<r 0,斥力总是比引力变化快, ( )A .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 .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D .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A、分子力总是对b做正功B、b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4、 关于热量、功和内能三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量、功和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相同,只是说法不同 B 、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C 、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不同D 、功由过程决定,而热量和内能由物体的状态决定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7.0X 104J,气体内能减少1.3X 105J ,则此过程()55A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0 X 10 JB 、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2.0X 10 J 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0 X 104 J D 、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6.0 X 104J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守恒B •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C •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都是可以自发进行的D •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7、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圭寸闭在气缸中,用力迅速向下压缩活塞,会观察到气缸内的消化棉被点燃的现象;在气体压缩过 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每个气体分子动能均增加B 、气体压强保持不变C 、 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 、活塞对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对于理想热机,若无摩擦、漏气等能量损失,就能使热机效率达到 100 %B 、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一切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D 、 由热力学定律可推断出某个物理过程是否能自发进行三、气体的性质1、 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C 、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分子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D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产生的,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 2、 关于气体的状态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决定B .体积就是气体所有分子体积的总和C .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D •压强在数值上就等于气体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压力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E 、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作用力C 、b 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 b 做正功 14、分子间的势能与体积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间势能增加。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高中物理 第7章 分子动理论限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3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用筷子滴一滴水,体积约为0.1cm 3,这一滴水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1023mol -1,水的摩尔体积为V mol =18cm 3/mol)( )A .6×1023个 B .3×1021个 C .6×1019个 D .3×1017个答案:B解析:n =VN A V mol =0.1×6×102318个≈3×1021个。

2.(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有关布朗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 D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答案:A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而微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所以布朗运动不是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 错误。

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所以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B 正确。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激烈,布朗运动越显著,故D 正确。

悬浮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撞击的冲力越不平衡,布朗运动越显著,故C 正确。

3.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和m kg 水中所含氢原子数分别是( )A.M N A ,19mN A ×103B .MN A,9mN A C.M N A ,118mN A ×103D.N A M,18mN A答案:A解析: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故其分子质量为M N A ;m kg 水所含摩尔数为m ×10318,故氢原子数为m ×10318×N A ×2=mN A ×1039,故A 选项正确。

高中物理选修3-3(解析版)

高中物理选修3-3(解析版)
故选AC。
6.如图,一开口向上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间无摩擦。现用外力作用在活塞上。使其缓慢下降。环境温度保持不变,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在活塞下降过程中( )
A. 气体体积逐渐减小,内能增知
B. 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内能不变
C. 气体压强逐渐增大,放出热量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答案】ABE
【解析】气体分子在空间可自由移动,因此气体体积应是气体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A项正确;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项正确;气体压强的大小等于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与失重、超重无关,C项错误;气体吸收热量的同时可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D项错误;气体等压膨胀,由 = 可知温度一定升高,E项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C.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D.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E.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答案】ABE
【解析】
A.由理想气体的 图可知,理想气体经历ab过程,体积不变,则 ,而压强增大,由 可知,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由 可知,气体一直吸热,故A正确;BC.理想气体经历ca过程为等压压缩,则外界对气体做功 ,由 知温度降低,即内能减少 ,由 可知, ,即气体放热,故B正确,C错误;DE.由 可知, 图像的坐标围成的面积反映温度,b状态和c状态的坐标面积相等,而中间状态的坐标面积更大,故bc过程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故D错误,E正确;故选ABE。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章末质量评估(第七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A. 长期放煤的地方,地面下1 cm深处的泥土变黑B. 炒菜时,可使满屋子嗅到香味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的热运动来解释的是()C.大风吹起地上的尘土到处飞扬D・食盐粒沉在杯底,水也会变咸解析:长期放煤的地方,地面下lcm深处的泥土变黑,炒菜时,可使满屋子嗅到香味,食盐粒沉在杯底,水也会变咸,都属于扩散现象.答案:C2.下述现象中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作用的是()A.两块纯净铅柱的接触面刮平整后用力挤压可以粘在一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C.磁铁能吸引小铁钉D.自由落体运动解析:把接触面磨平,使两个铅块的距离接近分子间引力发生作用的距离,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两个铅块的分子之间就存在着引力,故A正确;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是静电吸附,故B错误;磁铁能吸引小铁钉,为磁场力作用,故C错误;自由落体运动为万有引力作用,故D错误.答案:A3.关于分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数相同的任何物质,分子数都相同B.摩尔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子质量一定相同C. 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不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D. 密度大的物质,分子质量一定大解析:不同物质分子质量不同,质量数相同的不同物质,分子数不一定相 同,A 错;摩尔质量相同,分子量也相同,分子质量一定相同,B 正确,C 错 误;密度大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大,但分子质量不一定大,D 错误.答案:B4. 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颗粒越大,与颗粒撞击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 如果没有外界的扰动,经过较长时间,布朗运动就观察不到了D. 温度高低对布朗运动没有影响解析:布朗运动是由微粒周围的液体分子对微粒作用的不均衡性引起的, 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因此A 正确,B. D 错误;布朗运动 永不停息,C 错误.答案:A5. 同学们一定都吃过味道鲜美的烤鸭,烤鸭的烤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 只是在烤制之前,把烤鸭放在腌制汤中腌制一定时间,盐就会进入肉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让腌制汤温度升高,盐进入鸭肉的速度就会加慢烤鸭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鸭肉里C. 在腌制汤中,有的盐分子进入鸭肉,有的盐分子从鸭肉里面出来D. 把鸭肉放入腌制汤后立刻冷冻,将不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解析: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的扩散,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A 错 误;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因为分子引力,B 错误; 盐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有的进入鸭肉,有的离开鸭肉,C 正确;冷 冻后,仍然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只不过速度慢一些,D 错误.A.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B.答案=C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A. 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变化,则()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D.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选B.答案:B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是可能的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C.温度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D.0 °C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 °C的水的内能大解析:A正确,因为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分子动能又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所以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那么物体的内能当然也不可能为零;B不正确,因为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来决定与物体运动的宏观速度无关;C也不正确,原因同上;由于0 °C的冰的体积比0 °C的水大,温度相同,有的同学错认为D正确,实际上有较为复杂的反常膨胀的现象,我们用体积来讨论其内能是不适合的,可以从能量角度来讨论,因为0 °C的冰熔化为0 °C的水要吸收热量或对它做功,所以冰溶化为水内能增加,所以0 °C的水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 °C的冰的内能大,该题正确的选项为A.答案:A&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m (平衡位置)变为10心的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解析:分子间距r=r 0时,分子力F=0;随尸的增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当/ = 10/0时,F=0,所以F 先增大后减小.在分子间距由心至10心的过程中, 始终克服分子引力做功,所以分子势能一直增大,所以B 正确,其他选项错误.答案:B9.有甲、乙两个物体,已知甲的温度比乙的温度高,则可以肯定()A. 甲物体的内能比乙物体的内能大B. 甲物体含的热量比乙物体含的热量多C. 甲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乙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D. 如果降低相同的温度,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而内能则是所有分子动能、势能的总和,故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A 错 误、C 正确;热量是热传递过程内能的迁移,与内能的多少无关,故B 错误; 降低温度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及比热容有关,与温度高低无关,D 错误.答案:C10・两个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的分子在靠近的过程中A. 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B.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C. 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作用力F 和分子间的势能Ep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F 不断减小,目不断减小F 先增大后减小,Ep 不断增大F 不断增大,血先减小后增大F 、Ep 都是先减小后增大A. B. C. D.解析: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做正功.分子间的距离一直减小,则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当距离减为m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做负功,随距离的减小斥力增大.故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当距离减为m时,分子势能最小,故选B.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1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A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错误.答案:AD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等于这个物体的动能B.物体的分子势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C.自行车轮胎充气后膨胀,主要原因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D.物体的内能和其机械能没有必然联系,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解析:所谓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的宏观运动的动能,而非微观的分子的动能,故A错.物体的分子势能由物体的体积决定,故B错.自行车轮胎充气后轮胎膨胀,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对轮胎有压强,故C错.答案:ABC13・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气体可以充满整个空间B.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最后气体很难被压缩C. 给热水瓶灌水时,瓶中水也很难被压缩D. 万吨水压机可使钢锭变形,但很难缩小其体积解析: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打气时,需要用力是由 于要克服气体压强的原因.答案:CD14. 在显微镜下观察布朗运动时,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 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与悬浮颗粒中分子的大小有关,分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与观察时间的长短有关,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越趋平稳 解析: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碰撞悬浮颗粒引起的,温度一定,布朗运动 的激烈程度就不变,与运动的时间无关.答案:A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照 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9分)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 积.改正其中的错误: A. B.C.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D.(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 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X10—3皿匚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 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解析:(1)②由于一滴溶液的体积太小,直接测量时相对误差太大,应用微 小量累积法减小测量误差.③液面上不撒痒子粉时,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酒精挥发后剩余的油膜不 能形成一块完整的油膜,油膜间的缝隙会造成测量误差增大甚至实验失败.(2)由油膜的体积等于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内纯油酸的体积可得: 7 4・8><10一叹10*0・10% d=S = 40X10"4答案:(1)②在量筒中滴入N 滴溶液③在水面上先撒上库子粉(2)1.2X10—9 16. (9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 为每2 000 mL 溶液中有纯油酸1 mL ・用注射器测得1 mL 上述溶液有200滴, 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痒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l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________ m.解析: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由题图可知油酸膜的面积是41 cm 2, m = 1.2X 10-9m.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mL,油酸膜的面积是 cml 据上述 17= ------- X y 2 000 ^^mL = 2.5X 10_6mL.由公式d=右得d=6.1 X 10_10in.答案:2.5 X10"6 41 6.1 X1O"1017.(10分)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6.4X10—2 kg/mol,密度为8.9X103 kg/m3,18. (13分)2009年末,世界环境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引起全球关注,环 境问题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我们知道被 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害处更大.试估算一个高约2・8 m,若只有一人吸了一根烟(人正常呼吸一次吸入气体300 cm 3, 一根烟大约吸10次).(1)估算被污染的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2)另一不吸烟者一次呼吸大约吸入多少个被污染过的空气分子?解析:(1)吸烟者抽一根烟吸入气体的总体积为10X300 cm 3,含有空气分子 数为 X 6.02 X 1023 个=8・1 X 1022个. 办公室单位体积空间內含被污染的空气分子数为 8 舄°X2.8个/米3=2.9X1021个/米打每个污染分子所占体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X1023 mol 1,试估算铜原子的直径(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每一个铜原子的体积为 M 殊 6・4><10一2=P^V A =8.9 X103 X 6.0 X1023in %L2X1°积约10 m?的办公室, 10X300X1Q-6=22・4><10一3 每一个铜原子的直径为 答案:3X10_10m7=2.93所以平均距离为Z=VP=7X10-8m・(2)被动吸烟者一次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分子数为2.9X102,X300X10'6个=8.7X10” 个.19. (13分)将甲分子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乙分子答案:(1)7X10_8m (2)8.7X IO"个间作用力与距离间关系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若质量为加= 1X10—26 kg的乙分子从尸3(心=12〃,〃为分子直径)处以r=100 m/s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向甲分子飞来,仅在分子力作用下,则乙分子在运动中能达到的最大分子势能为多大(选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解析:在乙分子靠近甲分子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又因为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当r=r3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可认为为零,所以当速度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大.即Ep m=|//w2=|x 10_26X 1002 J = 5X10-23 J.答案:5X10—23 J章末质量评估(第八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A.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D.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解析:纸片燃烧时,罐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将罐压在皮肤上后,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再改变,温度降低时,由牛=C(恒量)知封闭气体压强减小,罐紧紧“吸” 在皮肤上,B选项正确.答案:B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发生变化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强和体积都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不可能不变B.压强和体积都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减小C•压强增大,体积减小时,其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变D•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增大解析: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分子总数不变,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小;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根据气体的压强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可判知A、C> 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答案:B3.—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朝下浸入水中,在某一深度恰好能保持静止.如果水面上方大气压突然降低一些,玻璃管在水中的运动情况是()A.加速上升,直到玻璃管一部分露出水面B.加速下降,直到水底C・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至某一深度平衡D.仍然静止解析:上方大气压突然降低,玻璃管中的气体体积增大,将管中的水挤出一部分而上升,上升过程中压强进一步减小,管内气体进一步膨胀,继续加速上升,直到玻璃管一部分露出水面,A正确.答案:A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正确的是()A.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情况几乎不变B.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减弱了C.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增多了D.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撞击次数减少了解析:由表中数据知,7月份与1月份相比,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使气体分子热运动更加剧烈,空气分子与地面撞击一次对地面的冲量增大,而压强减小,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的冲量减小.所以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的撞击次数减少了,因而只有D项正确.答案:D5•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温装置.如图为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变化.已知A. 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 °C, A. D间刻度均匀分布.由图可知,A. 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分别为()A ・ 20 °C> 80 °C 、64 °CB. 20 °C 、80 °C 、68 °CC ・ 80 °C. 20 °C 、32 °CD ・ 80 °C 、20 °C 、34 °C解析:由热胀冷缩原理可知力点为80 °C, D 点为20 °C,由题意可知,每 格表示4 °C,则有色水柱下端表示32 °C,选C.答案:C6.已知湖水深度为20 m,湖底水温为4 °C,水面温度为17 °C,大气压强 为1.0X10' Pa ・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m/s 2, 〃水=l ・0Xl ()3kg/m3)( )解析:湖底压强大约为p.+p 水劝,即3个大气压,由气体状态方程得洋磊 =17^2739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3・1倍,选项 C 正确.答案:c7•用活塞式抽气机抽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玻璃瓶中抽气,第一次抽 气后,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到原来的要使容器内剩余气体的压强减为原来的抽气次数应为( )A ・12.8倍 C ・3・1倍B. 8.5 倍D. 2.1 倍A.2次B.3次C.4次D.5次解析:设玻璃瓶的容积是匕 抽气机的容积是卩o, 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pV=^ W+S, 5=寸匕设抽n 次后,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m , 由玻意耳定律,可得4抽一次时:pV=p\ (K+l^o ), P\=W ,抽两次时:p {v=p 2 (r+Fo ),⑷2得02 =同P ,则 n=4. 答案:c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缸套与活塞无摩擦,活塞截面积为(大气压强为內, 则() A.气缸内空气的压强等于"o+讐B.气缸内空气的压强等于必一赞C.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加)g&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 加,缸套质量为M,通过弹簧吊放在地上,气缸抽〃次时:<7777777777777/ OD.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加g 解析:对缸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力的平衡: pS=poS+Mg 9 所以p="u+讐, A 对、B 错;内外空气对缸套和活塞的作用力为pS-p^S=M gj 所以C 、D 均错.答案:A9.如图为一注水的玻璃装置,玻璃管D 、E 上端与大气相通,利用玻璃管 C 使/、〃两球上部相通,D. C 、£三管与两球接口处紧密封接.当/、B 、D 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时,E 管内水面相对B 中水面的高度差h 应等于()B ・0.5米D ・1.5米解析:表面看,1区、2区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但1、2区以管C 相通, P1=P2=PC ・即 P\=P^pgh\, Ai = 1.5 m,Pi =P\ =Pa+pgh ,则 A = 1.5 m, D 正确.注意:若液柱倾斜,仍有p=po+pgh,而〃为液柱竖直高度.A. 0米 C. 1米答案:D10•如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 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A ・温度降低,压强增大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C. 温度升高,压强减小D. 温度不变,压强减小nl/ T解析: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牛=C,得出卩=弔•当温度降低,压强增 大时,体积减小,故A 正确;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时,体积增大,故B 错; 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时,体积增大,故C 错;当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时,体 积增大,故D 错.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压强不变而温度由100 °C 上升到200 °C 时,其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 倍B.气体由状态1变到状态2时,一定满足方程卩[=營体积增大到原来的4倍,可能是压强减半,热力学温度加倍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C.D.压强增大到原来的4倍,可能是体积加倍,热力学温度减半解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号f=绘中的温度是热力学温度,不是摄氏温度, A错误,B正确;将C、D中数据代入公式中即可判断C正确,D错误.答案:BC12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V图线,若其状态由且A-B等容,B-C等压,C-力等温,则气体在ABC三个状态时()A.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n A=n B=n c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A>v B>v cC.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巧>F B,F B=F C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N A>N C 解析:由图可知B-C,体积增大,密度减小,A错.C->/等温变化,分子平均速率血=%, B错.而气体分子对器壁产生作用力,B-C为等压过程, P B=P C,F B=F C,F&>F B, C正确.A^B为等容降压过程,密度不变,温度降低,N A>N B,为等温压缩过程,温度不变,密度增大,应有M>Nc, D正确.答案:CD13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管内有水银柱封住一段空气柱, 如果沿虚线所示的位置把开口一侧的部分截掉,保持弯曲部分管子位置不动,则封闭在管内的空气柱将()左解析:设玻璃管两侧水银面高度差是乩大气压为內,封闭气体压强p=p. -h9沿虚线所示的位置把开口一侧的部分截掉,h变小,封闭气体压强p=p Q 一方变大;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变大,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封闭气体体积变小,故A、C正确,B、D错误.答案:AC14•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为A. 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 B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 匕、A V B9压强变化量Ap八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AF/、A F B,则()A.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B.卜V A<、V BC・、P B~P AD ・ A Fx = A F B解析:假定水银柱不动,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气体力:幷=纬=算同理知";2_f =齐又因为P A>P B9故P A"—P A>P B"~P B9所以水银柱向上移动,水银柱上下液面压强差更大,所以△ pipB,因此A、C两项正确;因为水银不可压缩,故5=5, B项错误;因为△巧=皿・S A, A F B=、P B・S B,故D项错.故正确答案为A、C・答案:A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6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保持不变时,其压强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因 答案:(1)每个分子每次碰撞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2)单位时间内对器壁 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增多16. (9分)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以/>、K 卩三个状态参量中的两个为 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上描点能直观地表示这两个参量的数值.如 图甲、图乙和图丙所示,三个坐标系中,两个点都表示相同质量某种理想气体的两个状态.根据坐标系中不同点的位置来比较第三个参量的大小・(2)V-T 图象(图乙)中C 、Q 两个状态, _____ 状态压强小.解析:图甲画出的倾斜直线为等容线,斜率越小,体积越大,所以V B >V A . 图乙画出的倾斜直线为等压线,斜率越小,压强越大,所以p D >p c .图丙画出的 双曲线为等温线,离原点越远,温度越高,所以*>7>・答案:(1M ⑵C (3)F 17. (13分)如图所示,长31 cm 内径均匀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 齐口水银柱封住10 cm 长的空气柱,若把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缓慢转动180。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D . 1 kg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 解析: 1 m3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μ 铜原子的质量为 m0 = , B 正确.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NA 1 NA 正确 .1 kg 铜所含原子数目为 n= ・ N = , D 错误. μ A μ 答案: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热的物体中的分子有热运动,冷的物体中的分子无热运动 B.气体分子有热运动,固体分子无热运动 C .高温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比低温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激烈 D .运动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比静止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激烈 解析: 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以及温度高低,分子都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只是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答案: C
最新人教版高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选修
3-3 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分子动理论
满分: 100 分 )
单元测评 ( 一 )
( 时间: 90 分钟
第 Ⅰ卷 (选择题,共 48 分 ) 一、选择题 ( 本题有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kg/mol,铜的密度是 ρ N A mol ,铜的摩尔质量是 μ ) ρN A μ
cd
・ L cd= F
ac
・ L ac,所以
60 ℃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
A . 41 ℃ C . 35 ℃
解析:此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41 ℃时, 它上升的格数为 41- 20= 21(格 ) , 对应的实际温度应为
60 同理,当实际温度为 60 ℃时,此温度计应从 20 开始上升格数 = 36(格 ) ,它的 5 3 示数应为 (36+ 20) ℃= 56 ℃ . 答案: C
a= 100 m 的长方形厚油层.已
-3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第七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笫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口耍求,第4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冃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C.与固体微粒相碰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D.液体的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激烈解析: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的运动,而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悬浮在液体屮的固体微粒,受到周围分子碰撞的力不平衡,因而向受力作用较小的方向运动。

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分了运动的无规则性。

在相同的时间内,与固体微粒相碰的液体分子数越多,说明固体微粒较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多,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不明显,加之固体微粒越人,其惯性就越人,因而布朗运动不是越明显,而是越不明显。

既然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液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从而它所引起的布朗运动也就越显著。

答案:B2•下而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丝分子间存在引力B.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C.将打气悖的出口端封住,向下压活塞,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这一事实说明空气分了间表现为斥力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解析: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I'可存在斥力,B不正确。

无论怎样压缩,气体分子I'可距离一定人于©,所以气体分子间一•定表现为引力。

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很难再压缩,不是因为分子斥力的作用,而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活塞产生压强的结果,应该用压强增大解释,所以C不止确。

磁铁吸引铁屑是磁场力的作川,不是分了力的作用,所以D也不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题及答案3套.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题及答案3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题及答案3套期中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驱,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和加kg水中所含氢原子数分别是()A.炸,*”N A X10‘B・MN A9mN A C.炸,令加N A XIO’ D.労, 伽iN»2.关于分子I'可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水分子间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B.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表现为斥力C.一般悄况下,当分子间距厂v厂。

(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当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3.下列说法不符合分子动理论观点的是()A.用气筒打气需外力做功,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作用B.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显著,说明悬浮颗粒的分子运动剧烈C.相距较远的两个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D.相距较远的两个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先增大后减小4.关于物体的内能,正确的说法是()A.温度、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等的内能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C.机械能越大的物体,内能也一定越大D.温度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5.关于液晶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态只是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圉内才具有的状态B.因为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发光,所以可以用來做显示屏C.液品表现各向同性的性质D.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吋,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种颜色6.下列情况晾出的湿衣服最不容易干的是()A.气温5°C,绝对湿度5.058X 102 PaB.气温10°C,绝对湿度6.754X 1O2 PaC.气温15°C,绝对湿度1.023XIo 3 PaD.气温20°C,绝对湿度2.320X 10’Pa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状态,要使它的压强经过变化乂冋到初始状态值,用下列哪些方法可能实现()B. 先保持温度不变,使它的体积缩小,接着保持体积不变而降低温度C. 先保持体枳不变,升高温度,接着保持温度不变而使它的体枳膨胀图18. 如图1所示,a, b, c 三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一端封闭,管内各用相同长度的一段水银柱封闭了质量相等的空气,a 管竖直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b 管竖直向上做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运动,c 管沿倾角为45。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试题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试题大全,推荐文档

一、分子动理论(微观量计算、布朗运动、分子力、分子势能)1、用油膜法测出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 )A 、摩尔质量B 、摩尔体积C 、体积D 、密度2、将1cm 3 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cm 3油酸酒精溶液。

已知1cm 3溶液中有50滴。

现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后,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

已测出这薄层的面积为0.2m 2,由此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A 、2×10-10mB 、5×10-10mC 、2×10-9mD 、5×10-9m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C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体积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质量4、若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0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1) m V N A ρ=(2) 0V N M A =ρ (3) A N M m = (4) A N V V =0其中 ( ) A .(1)和(2)都是正确的 B .(1)和(3)都是正确的C .(3)和(4)都是正确的D .(1)和(4)都是正确的5、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温度越高, 布朗运动越剧烈D.在00C 的环境中, 布朗运动消失6、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D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7、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这些微粒的运动是( )A .是布朗运动B .空气分子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D .是由气体对流和重力引起的运动8、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所示. 图中记录的是 ( )A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 .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9、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B.液体难以被压缩表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存在C.气体分子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引力10、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 引和斥力f 斥两部分组成,则( )A .f 引和f 斥是同时存在的B .f 引总是大于f 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C .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 引越小,f 斥越大D .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 引越大,f 斥越小11、若两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力为零, 则关于分子力、分子势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 0时,分子力为零,也就是说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B .分子间距离大于r 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力一定增大C .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间斥力变大,引力变小D .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 >r 0,还是r <r 0,斥力总是比引力变化快,12、两个分子开始时相隔10倍分子直径以上的距离,在它们逐渐被压缩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B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C .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13、a 、b 两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略,设a 固定不动,b 逐渐向a 靠近,直到很难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 )A、分子力总是对b做正功B、b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b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b做正功D、分子力先对b做正功,然后b克服分子力做功14、分子间的势能与体积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间势能增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2018-2022)高考物理真题及其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2018-2022)高考物理真题及其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2018-2022)高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1.【2022全国甲】[物理——选修3-3](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其过程如p T -图上从a 到b 的线段所示。

在此过程中________。

A.气体一直对外做功B.气体的内能一直增加C.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D.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对外做的功E.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内能的增加量(2)如图,容积均为0V 、缸壁可导热的A B 、两汽缸放置在压强为0P 、温度为0T 的环境中;两汽缸的底部通过细管连通,A 汽缸的顶部通过开口C 与外界相通;汽缸内的两活塞将缸内气体分成Ⅰ、Ⅱ、Ⅲ、Ⅳ四部分,其中第Ⅱ、Ⅲ部分的体积分别为018V 和014V 。

环境压强保持不变,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忽略摩擦。

(i )将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求B 汽缸中的活塞刚到达汽缸底部时的温度;(ii )将环境温度缓慢改变至02T ,然后用气泵从开口C 向汽缸内缓慢注入气体,求A 汽缸中的活塞到达汽缸底部后,B 汽缸内第Ⅳ部分气体的压强。

2.【2022全国乙】[物理——选修3-3](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其过程如T V -图上的两条线段所示,则气体在________。

A.状态a 处的压强大于状态c 处的压强B.由a 变化到b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C.由b 变化到c 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由a 变化到b 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E.由a 变化到b 的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增加的内能(2)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汽缸由两个粗细不同的圆柱形筒组成,汽缸中活塞I 和活塞Ⅱ之间封闭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用一轻质弹簧连接,汽缸连接处有小卡销,活塞Ⅱ不能通过连接处。

活塞I 、Ⅱ的质量分别为2m m 、,面积分别为2S S 、,弹簧原长为l 。

初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0.1l ,活塞I 、Ⅱ到汽缸连接处的距离相等,两活塞间气体的温度为0T 。

教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3复习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教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3复习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教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3复习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本文介绍了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NA计算分子微观量的方法。

其中,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M 时可计算出分子质量m,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VA时可计算出一个分子所占据的体积V,若物体是固体或液体,可估算出分子直径d,已知物体的体积V和摩尔体积V A时可求物体的分子数N,已知物体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时可求物体的分子数N。

最后,以水的密度ρ、摩尔质量M 为例,计算了1 g水中所含水分子数目、水分子的质量和水分子的直径。

使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原理是:油酸分子的一部分和水分子有很强的亲和力。

当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酒精会溶于水或挥发,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酸薄膜,这个薄膜可以认为是单分子油膜。

通过将水面上形成的油膜形状画到坐标纸上,可以计算出油膜的面积。

根据纯油酸的体积V和油膜的面积S,可以计算出油膜的厚度d,即油酸分子的直径。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向1mL油酸中加入酒精,直至总量达到500mL。

然后,用注射器吸取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将其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1mL。

接下来,往边长为30-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然后均匀地撒上痱子粉或石膏粉。

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

最后,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N,小方格的边长l为20mm。

为了显示单分子油膜的形状,需要在水面上撒上痱子粉或石膏粉。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为2×10^-5mL。

根据大于半个方格的算一个,小于半个方格的舍去,油膜形状占据方格数大约为115个,故面积S=115×20×20mm^2=4.6×10^4mm^2.因此,油酸分子直径d约为4.3×10^-7mm,即4.3×10^-10m。

高中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汇总

高中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汇总

p/ atm A
3
2
B
1
0
12
C
V/L 3
C.(选修模块 3-5)( 12 分)
( 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现象.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

( A)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 B)反向截止电压
( C)饱和光电流
(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1
2
mv0 (1 分 )
v0
2
2
4W m
(1 分 )
四、
①【答案解析】 AC ( 4 分,答案不全对得 2 分)。根据液晶它具有流动性,各向异性的特点, A 正确;
但微粒越大,撞击微粒的液体分子数量越多,它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布朗运动赿不明显,
B 错;太空
中水滴成球形, 是液体表面张力所致, C 正确; 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
NA=6.0 ×1023mol-1 。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①被分解的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
N;
②一个水分子的体积 V。
C.(选修模块 3-5)(12 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链式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C.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小,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
×
10
23
mol
-1
。求:
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②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C.( 选修模块 3- 5) ( 12 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含模块综合测试题,共5套阶段验收评估(一)分子动理论(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8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就是布朗运动B.布朗运动是扩散现象的特例C.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D.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剧烈解析:选D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不同的固体间、液体间、气体间均可以发生。

扩散现象可以是分子的扩散,也可以是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扩散,是由两种接触物质的浓度差引起的。

同种物质间无所谓扩散运动,但同种物质内分子也存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的运动。

它是由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的无规则的碰撞不平衡引起的,并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扩散现象。

但是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2.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则分子平均动能越大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当某物体的内能增加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解析:选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A正确,B错误。

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内能的变化与分子动能、势能都有关系,C错误。

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甲物体分子平均动能比乙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由于不明确甲、乙物体分子质量的大小,无法判定两者分子平均速率大小,D错误。

3.A、B两个分子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若将B分子向A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分子力做功及分子势能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始终对B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B.B分子始终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C.分子力先对B做正功,而后B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B分子先克服分子力做功,而后分子力对B做正功,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选C由于两分子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即r=10-9m,则将B分子向A分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对B分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配套试卷(24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配套试卷(24份)

课时跟踪检测(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多选)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A .油酸未完全散开B .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C .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个的方格D .求每滴体积时,1 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解析:选AC 油酸分子直径d =V S,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V 取大了或S 取小了。

油酸未完全散开,所测S 偏小,d 偏大,A 正确;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不影响测量结果,B 错;若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个的方格,使S 偏小,d 变大,C 正确;若求每滴体积时,1 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使V 变小,d 变小,D 错。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体积为V 的某种油,形成一圆形油膜,直径为d ,则油分子的直径近似为( )A.2V πd 2B.πd 22VC.πd 24V D.4V πd 2 解析:选D 油膜的面积为π⎝⎛⎭⎫d 22,油膜的油分子的直径为V π⎝⎛⎭⎫d 22=4V πd 2,故D 对。

3.根据下列物理量(一组),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C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解析:选C 由气体的立方体模型可知,每个分子平均占有的活动空间为V 0=r 3,r 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摩尔体积V =N A V 0=M ρ。

因此,要计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r ,需要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摩尔质量M 和该气体的密度ρ。

4.最近发现的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棱长为1 nm 的立方体,可容纳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 m)的数量最接近于( ) A .102个B .103个C .106个D .109个解析:选B 把氢原子看做是小立方体,那么氢原子的体积为:V 0=d 3=10-30 m 3边长为1 nm 的立方体体积为:V =L 3=(10-9)3 m 3=10-27 m 3可容纳的氢分子个数:n =V V 0=103 个。

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

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

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的〔〕A.摩尔质量B.摩尔体积C.体积D.密度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以下哪些过程,其压强有可能回到初始压强的是〔〕A、先等容降温,后等温压缩B、先等容降温,后等温膨胀C、先等容升温,后等温膨胀D、先等容升温,后等温压缩3 .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悬浮微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C.气体分子的运动是布朗运动.液体中的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不明显4.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间〔〕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在这整个过程中,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是〔〕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不断增大 D .不断减小在两个密闭的容器中分别存有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不考虑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它们的温度也相等,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氢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分子的平均速率B.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平均动能C.氢气的分子总动能大于氧气的总动能D.氢气的内能大于氧气的内能7.一定质量的00C的水变成 00C的冰,体积膨胀.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分子平均动能减少,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少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D.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少如图,在甲、乙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那么( ) A.甲片一定是晶体 B .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 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9.如图〔a〕所示,金属框架的 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使金属框架布满肥皂膜,然后将P和Q两局部肥皂膜刺破后,线的形状将如图〔b〕中的〔〕10.如下列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二.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选不全得2分〕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铜的摩尔质量为M〔kg〕,密度为〔kg/m3〕,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3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B.1个铜原子质量为A.1mC.1个铜原子的体积是D.1kg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N A12.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局部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如下列图,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a处由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b点合外力表现为引力,且为数值最大处,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乙分子在 a点势能最小B.乙分子在 b点动能最大C.乙分子在 c点动能最大D.乙分子在 c点加速度为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过程如下列图〔CA是双曲线的一段〕,在此过程中〔〕A.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向外放出热量,内能不变C.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A,温度升高,内能增大1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液晶具有流动性,光学性质各向同性B.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C.机械能可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D.液体外表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局部子间距离,所以液体外表存在外表张力19.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外表张力作用的结果B.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第二类永动机虽然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也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部分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部分测试题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部分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2.如图所示,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在水中.纱布中的水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不变,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温度计示数减小,则:A. 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B. 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增大C. 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减小D. 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增大3.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V图中从a 到b的直线所示。

在此过程中:A.气体温度一直降低B.气体内能一直增加C.气体一直对外做功D.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E.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4.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5.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C.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7.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8.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 到达状态b ,再经过等温过程bc 到达状态c ,最后经等压过程ca 回到初态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过程ab 中气体的内能增加B .在过程ca 中外界对气体做功C .在过程ab 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 .在过程bc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E .在过程c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9.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汽,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汽的变化情况为:A .压强变小B .压强不变C .一直是饱和汽D .变为未饱和汽10.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分子质量为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体积
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质量
4、若以 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 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 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
NA 为阿伏
加德罗常数, m、 V0 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
(1)
NA
V m
(2)
) D、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2、对温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温度的高低由人的感觉决定 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 、分子平均速率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 D 、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
3、对于一定质量的物体(

A 、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只要物体的体积、温度变化,内能一定变化
C、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可能不变
14、用密闭活塞封闭在汽缸内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C.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 .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15、一定质量的气体处于平衡态 I, 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增大 ,达到平衡态 II, 则 :( )
B 、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 、活塞对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对于理想热机,若无摩擦、漏气等能量损失,就能使热机效率达到
பைடு நூலகம்100%
B、.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一切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D、 由热力学定律可推断出某个物理过程是否能自发进行
三、气体的性质
M
(3)
m
M (4) V0
V 其中


N AV0
NA
NA
A .( 1)和( 2)都是正确的
B.( 1)和( 3)都是正确的
C.(3)和( 4)都是正确的
D.( 1)和( 4)都是正确的
5、关于布朗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 , 布朗运动越剧烈
)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在 00C 的环境中 , 布朗运动消失
一、分子动理论(微观量计算、布朗运动、分子力、分子势能)
1、用油膜法测出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

A 、摩尔质量 B、摩尔体积 C、体积 D 、密度
2、将 1cm3 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 200cm3 油酸酒精溶液。 已知 1cm3 溶液中有 50 滴。现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
3


A .由 A 至 B 状态变化过程
B.由 B 至 C 状态变化过程
C.由 C 至 D 状态变化过程
D .由 D 至 A 状态变化过程
1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 经历了图示 A → B→ C→A 的循环过程, 则(

A .气体在状态 C 和状态 A 的内能相等
B.从状态 C 变化到状态 A 的过程中,气体一定放热
C.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都是可以自发进行的
D .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
7、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中,用力迅速向下压缩活塞,会观察到气缸内的消化棉被点燃的现象;在气体压缩过
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每个气体分子动能均增加 C、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6、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D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7、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这些微粒的运动是(
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4、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 N 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
)
A .当体积减小时, N 必定增加
B.当温度升高时, N 必定增加
C.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 N 必定变化 D.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则(
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使其压强增大,则在这一过程中气体(

A .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对外界做了功
C .密度增大
D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12、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上
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密度增大
B 、气体的压强不变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 、气体分子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数目增多
9、封闭在气缸内的一定质量的气体, 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 当温度从 300K 升高到 600K 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气体的密度增大一倍
B .气体的压强增大一倍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一半
1、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
C.当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分子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D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产生的,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
2、关于气体的状态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决定
D 、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4、关于热量、功和内能三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量、功和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相同,只是说法不同
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不同
D 、功由过程决定,而热量和内能由物体的状态决定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的器壁的分子数不变
10、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对外界做了
0.6J 的功,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可
视为理想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要减小 C.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 0.6J
B.气体体积要减小 D .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 0.6J

N 可能不变
A .压强增大时,气体的内能增加
B .压强增大时,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D .温度降低时,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6、如图,一个固定且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内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体积为
V 、压强为 p。现用力 F 缓慢推
活塞使气体体积减小到 V/3 ,设环境温度不变,则缸内气体(
)。
A .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 .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13、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B、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C、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D 、在体积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A. 状态 I 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 II 时气体的密度大
B. 状态 I 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 II 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小 C.从状态 I 到状态 II 过程中气体要向外放热 D.从状态 I 到状态 II 过程中气体要对外做功
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当它发生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时 ,哪一个状态变化过程中 ,气体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对外界做功

A .是布朗运动
B.空气分子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 .是由气体对流和重力引起的运动
8、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所示.
图中记录的是 (
)
A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线
D .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9、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11、若两分子间距离为 r 0 时,分子力为零 , 则关于分子力、分子势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的距离为 r0 时,分子力为零,也就是说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
B.分子间距离大于 r0 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力一定增大
C.分子间距离小于 r0 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间斥力变大,引力变小
D.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 r>r0,还是 r <r 0,斥力总是比引力变化快,
上,随着酒精溶于水后,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已测出这薄层的面积为
0.2m2 ,由此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 A、 2×10-10 m B 、 5× 10 -10m
C 、 2× 10-9 m D 、 5× 10-9 m
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7.0× 104J,气体内能减少 1.3× 105J,则此过程 ( )
A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0×105J
B 、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2.0×105J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0× 104 J
D 、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6.0×104J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