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医学免疫学概述
医学免疫学概述课件
![医学免疫学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92dd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6.png)
•医学免疫学简介•免疫系统概述•抗原与抗体目录•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医学免疫学应用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到免疫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免疫细胞的种类、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健康和抵御疾病中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遗传学、免疫病理学等分支领域。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基因敲除和单克隆抗体等技术。
医学免疫学的重要性医学免疫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实践和疾病治疗的关键领域。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成果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等。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为医学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医学免疫学的历史与发展010203免疫系统的细胞与分子基础T细胞、B细胞、NK细胞、DC细胞等执行免疫应答的细胞类型。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炎症反应免疫记忆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的分子基础。
当机体组织受到损伤时,免疫系统会引发炎症反应,吸引免疫细胞聚集到受损部位,促进修复。
部分免疫细胞可以记住曾经遇到过的病原体,当再次接触时,可以更快地响应,提高免疫力。
抗原的基本性质抗原的种类抗原的性质与种类抗体的基本结构抗体是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值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由重链和轻链组成的二硫键非共价结合的单体分子。
抗体的功能抗体具有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穿过胎盘和黏膜、诱导吞噬细胞吞噬等功能,同时还能调节B细胞活化和记忆细胞的产生等。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抗原-抗体反应的机制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抗原-抗体反应的机制与特点屏障和吞噬作用补体系统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炎症反应固有免疫应答记忆免疫记忆免疫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机体在初次接触抗原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可以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被迅速增强。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7361832af90242a995e529.png)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医学免疫学概论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一、免疫的概念和功能1、传统免疫的概念:免除疾病;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机体一定有利现代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的三大功能1)免疫防御:机体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中和其毒素的保护性免疫。
(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2)免疫自稳:免疫系统自身精细的网络调节,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
(自身免疫性疾病)3)免疫监视:免疫系统识别体内不断出现的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
(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二、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1)特征:(1)种系进化中逐步形成;(2)可以遗传;(3)对一切异物均发挥作用;(4)各个体间免疫能力仅有强弱之别 2)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1)屏障作用①皮肤粘膜屏障:阻挡微生物侵入(机械阻挡);化学物质抑杀微生物②血脑屏障:阻挡微生物或其他大分子异物从血入脑组织或脑脊液③胎盘屏障:阻挡母体微生物进入胎儿(2)非特异性免疫分子:①补体系统;②防御素;③溶菌酶;④细胞因子(3)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细胞①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全过程:接触、吞入、杀灭吞噬作用的后果:完全吞噬——异物被消化破坏;不完全吞噬——异物不被杀灭,反而得到庇护在吞噬细胞内增殖。
②NK细胞2、特异性免疫:接触抗原后产生;仅对相应抗原有免疫;有明显个体差异;不能遗传特点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性免疫应答先天后天迅速潜伏期非特异性特异性黏膜和上皮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无须增殖分化,作用迅速,无免疫记忆抗原特异性细胞克隆增殖和分化,有免疫记忆作用时间短作用时间长即刻至96小时内96小时后第二节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1、骨髓:1)主要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3)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2、胸腺:1)结构和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2)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3)形成自身耐受二、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分化的场所1、淋巴结:1)T、B细胞定居的场所;2)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4)过滤作用2、脾脏: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1)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60%,T细胞—40%2)是免疫应答的场所;3)合成免疫活性物质:抗体、干扰素、补体;4)滤血3、黏膜免疫系统:包括黏膜淋巴滤泡和弥漫淋巴组织1)特点:(1)人体近50%淋巴组织存在于粘膜系统(2)人体粘膜表面积400平方米,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医学免疫学》课件
![《医学免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e7a6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4.png)
原体进行识别、杀伤和清除。
免疫应答的调节
免疫调节的机制
免疫调节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对免疫 细胞的调节、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节等。
免疫调节的意义
免疫调节对于防止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导致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
影响免疫调节的因素
影响免疫调节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等,这些 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肿瘤免疫治疗
1 2 3
治疗方法
利用免疫系统的特性,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 疫反应来攻击肿瘤细胞,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 查点抑制剂等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肿瘤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多种实 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肿瘤治疗提 供了新的选择。
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不断 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 多希望。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类型
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 病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所致。
诊断与治疗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指标,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采 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手段控制疾病进展。
预防与控制
加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类疾病的认知和预防 意识,同时加强相关研究,为治疗和控制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医学免疫学的重要性
疾病预防和治疗
医学免疫学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自 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为开发新型疫苗、免疫疗 法和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公共卫生
生命科学研究
医学免疫学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促进了基 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 领域的发展。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精选全文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2ffd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c.png)
第二节 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 因素
一、异物性 1.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异种物质、异体
物质) 2.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
物质。(隔绝的自身成分和修饰的自身 成分)
医学免疫学全套
二、理化状态
(一)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
质是良好的抗原。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TD-Ag + TI-Ag
医学免疫学全套
三、半抗原-载体效应
半抗原+蛋白质载体
人工复合抗原 免疫 动物
产生针对半 抗原的抗体
产生针对载体 蛋白的抗体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T细胞 识别载体表位。并以此将T、B细胞连接起 来,共同发挥效应。
医学免疫学全套
抗原
医学免疫学全套
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1.含有不同化学基团的复合抗原只能与相
免疫动物
抗BSA抗体 针对BSA的效
应淋巴细胞
天然BSA 结合抗BSA的抗体
刺激T细胞增殖
加热变性BSA 不结合抗BSA抗体 刺激T细胞增殖
表明TSA中含有两类不同性质的表位,分别 称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医学免疫学全套
1. B细胞表位 (B细胞决定基) ①构象决定簇或顺序决定簇; ②一般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呈
应抗体特异性结合。 2. 同种化学基团由于连接位置不同所获
得抗体也只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强结合反 应。 3. 同种化学基团的空间构象不同特异性 亦不同。
医学免疫学全套
医学免疫学全套
五、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 两种不同的物质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 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其他抗原
第1章 免疫学概论
![第1章 免疫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7e0a274f242336c1eb95ed5.png)
E.Jenner(1749一1823)
接种天花痘浆
6周后
不患天花
群众中开始了大规模的牛痘疫苗的接种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
1675 Leeuwenhoek
1877 德国 Robert Koch
俄国
1892 伊凡诺夫斯基 烟草花叶病毒
(一)科学免疫学的兴起
1857年 法国Pasteur 发现 酿酒过程中的发酵和腐败 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 创立了巴氏消毒法; 1881 年 发 现 炭 疽 杆 菌 , 发 明炭疽减毒活疫苗及减毒 狂犬病毒疫苗
复习题
1.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2.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球蛋白 补体分子 细胞因子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生理性反应 (有利) 免疫防御 免疫监视
清除病原微生物 及其他抗原
清除突变或肿瘤细胞 清除衰老或损伤细胞 对自身成份耐受 内环境稳定
病理性反应 (有害)
免疫缺陷病(感染) 超敏反应
恶性肿瘤
免疫自稳
自身免疫病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种类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获得形式 发挥作用时相 固有性(或先天性) 早期,快速(数分~4天) 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获得性免疫(接触抗原后) 4~5天发挥效应 特异性 有,产生记忆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1)识别阶段 (2)活化增殖阶段 (3)效应阶段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三个特点: (1)特异性 (2)耐受性 (3)记忆性
三、免疫性疾病
四、免疫学的应用
1.传染病预防:如接种疫苗 2.疾病治疗:抗体、细胞因子 3.免疫诊断:抗原抗体反应用于ABO血型
鉴定。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医学免疫学笔记汇总(1~15章)
![医学免疫学笔记汇总(1~15章)](https://img.taocdn.com/s3/m/8bd5908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4.png)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能力过弱可发生免疫缺陷;过强可导致超敏反应 ②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③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 ):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实现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适应性免疫具有三大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免疫学发展时期可分为: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2.1 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bone marrow ){ 血窦造血组织{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提供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由基质细胞产生的造血生长因子(GM-CSF, SCF, IL-3、4、6、7)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
HSC {髓样SC →RBC 、PLT 、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样SC →B 细胞、T 细胞、NK 细胞人HSC 表面标志:CD34、CD117【骨髓的功能:】①产生各类免疫细胞和血细胞②B 细胞、NK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二、胸腺(thymus ){ 胸腺细胞: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T 细胞胸腺基质细胞(TSC ):TEC 、DC 、M∅皮质内多为胸腺细胞(85~90%);髓质内多为上皮细胞,常见胸腺小体。
胸腺微环境——决定T 细胞增殖、分化和选择性发育的重要条件【胸腺的功能:】①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③免疫调节作用(胸腺基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可调节外周免疫器官)2.2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一、淋巴结(lymph node ){ 浅皮质区(B 细胞区)副皮质区(T 细胞区)髓质:髓索+髓窦:有DC 、HEV淋巴结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75% B :25%)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接受抗原刺激、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部位之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过滤作用(滤淋巴液)二、脾(spleen ){ 白髓:中央动脉+(PALS 、脾小结、边缘区)红髓:脾索+脾血窦脾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40% B :60%)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主要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③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和细胞因子等)④过滤作用(滤血)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的主要部位。
免疫学 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
![免疫学 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523c42676eeaeaad0f330d6.png)
第四节 免疫学展望
一、现代免疫学的研究特点
➢ 传统的免疫学基础课题的研究,仍然是免疫学今 后研究的主要内容。
➢ 基础理论的研究蕴藏着巨大潜力,其成果可以推 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 运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对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疾 病的防治,也是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 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成果,从实验室直接转向生物 技术产品的开发,这种转化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 着。
12
3、近代免疫学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 1942 年,英国的 Chase 揭示了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功能;
1945 年,英国的 Owen 发现天然免疫耐受现象; 1953 年,英国的 Medawar 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 1956 年,丹麦学者 Jerne 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1957 年,澳大利亚免疫学家 Burnet 提出了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
➢ 免疫学的发展正以一种崭新的“基础研究—应用 研究—高技术开发”模式,将科学研究成果迅速 转化为生产力,
17
第四节 免疫学展望
二、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1、免疫学与生物学 2、免疫学与生物技术
3、免疫学与医学 。
18
思考题
1.免疫、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和免疫学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细胞以及被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性保护作用。 丧失:机体突变细胞失控,可能导致肿瘤发
生或出现病毒的持续感染。
8
9
第二节 免疫的发展史 一、免疫学的发展
免疫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免疫学经验时期( 11-17 世纪); 经典免疫学时期( 18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叶); 近代免疫学时期( 20 世纪中叶); 现代免疫学时期(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
医学免疫学概述
![医学免疫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7ca12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3.png)
识。
02
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
01
02
03
04
胸腺
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 熟的主要场所,对维持机体免
疫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骨髓
是造血器官,负责B淋巴细胞 和血小板的生成,同时也是免
疫细胞的重要来源。
淋巴结
是免疫系统的哨所,能够过滤 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和抗原, 并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脾脏
是血液中抗原和免疫细胞的主 要过滤器,能够清除衰老的红
细胞和血小板。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细胞免 疫应答,包括细胞毒性和调节性T细胞。
负责体液免疫应答,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 ,参与抗原识别和清除。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能够非特异性地杀伤被感染的细胞和肿瘤 细胞,对机体防御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吞噬、消化和清除病原体、死亡细胞 和异物,并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
为了解决免疫疗法耐药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肿瘤细胞逃避 免疫系统攻击的机制,并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此外,联 合使用多种免疫治疗手段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
新型免疫疗法研究
随着医学免疫学研究的深入,新型免 疫疗法不断涌现。例如,过继性细胞 疗法是一种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免疫 细胞输注给患者的方法,其中包括 CAR-T细胞疗法和TCR-T细胞疗法等。 此外,还有基于肿瘤疫苗、小分子抑 制剂等新型免疫治疗方法。
医学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01
免疫学初创期
19世纪初,人们开始认识到免疫现象的存在,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
02
经典免疫学时期
20世纪中叶,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经典免疫学得到迅速发展,为现代免疫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22aaa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1.png)
不同类型的免疫分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抗体可 以识别并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等。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免疫分子可分为调理素和效应分子 。调理素包括抗体、补体等,效应分子包括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等。
免疫应答
定义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外 来抗原的过程。
过程
免疫应答包括感应阶段、传导阶段和 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是指抗原被免疫 细胞识别并产生免疫信号的过程;传 导阶段是指免疫信号被传导至效应细 胞,诱导其分化、增殖并产生效应分 子的过程;效应阶段是指效应分子与 靶细胞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或被吞 噬的过程。
肿瘤疫苗
通过接种肿瘤疫苗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从而预防或治疗肿瘤,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 种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阻断肿瘤细胞表达的免疫抑制分子,恢复机体 的免疫攻击能力,是另一种有效的肿瘤免疫治 疗方法。
移植和免疫遗传学
要点一
移植中的免疫学问题
要点二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供体 和受体的免疫匹配问题,以避免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学与纳米科学、生物材料学的交叉研究, 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的新型纳米材料 和药物载体。
免疫学与工程学、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研究, 设计和开发新型的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和治疗方 法。
THANKS
免疫治疗策略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旨在抑制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减轻或消除组织损害,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 疗等。
免疫治疗药物
针对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不同的免疫治疗药物可供选择, 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生物制剂等。
肿瘤的免疫治疗
1 2 3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概述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8b1d0817375a417876f8f36.png)
25
Splenic Structure and Germinal Centers
ma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2)产生分泌型IgA
Intestine
M cells and IgA inductive sites27
免疫细胞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Bone marrow/fetal liver Thymus
Naïve, resting lymphocytes in lymph nodes,
spleen
Adaptive
Innate
免疫分子
Immunoglobulin(Ig) Cytokines(CK) Complement(C)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 T cell receptor(TCR) B cell receptor(BCR)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
• 但骨髓移植配型未成功。
3
4
5
• 大卫6岁时收到了美国宇 航局给他定制礼物。
• 大卫12岁时进行了骨髓
移植,走出气泡,但身
体非常虚弱,经常细菌
感染。不久,又患上淋
巴瘤,仅仅活到12岁。
6
MEDICAL IMMUNOLOGY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机体免疫 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
胸腺的功能
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建立自身 耐受维持自身稳定
16
17
18
《医学免疫学》课件
![《医学免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db4c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6.png)
肿瘤抗原是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关键,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 新的肿瘤标记物和疫苗候选分子。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 瘤细胞,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感谢观看
THANKS
04
免疫活性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它们参与免疫应答和炎 症反应。
免疫细胞
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种,根据 其功能和分化阶段可分为辅助 性T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调节 性T细胞等。
B细胞是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细 胞,负责产生抗体,参与体液 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是一种重要的抗原提 呈细胞,能够吞噬、处理和提 呈抗原,激活T细胞和B细胞。
基因变异与免疫疾病
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基因变异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 对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
免疫基因组学
研究免疫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有助于发现新的免疫治疗靶点 ,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学
蛋白质组学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用于研究免疫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和功能,揭示免疫应答和免疫疾病 发生的机制。
《医学免疫学》课件
• 医学免疫学概述 • 医学免疫学基础知识 • 医学免疫学功能与机制 • 医学免疫学应用 • 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
目录
01
医学免疫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旨在揭示免疫系统 在维持健康和抵御疾病中的作用。
特点
医学免疫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涉及到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多个领域;同时 ,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医学、生物制品、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所有病原体都具有的 基本防御能力,主要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炎 症反应等组成。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讲课文档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a320338bb4cf7ec4afed0fb.png)
5、分化群(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是用单克隆 抗体识别鉴定的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D3分子 与TCR非共价键结合组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其主 要作用是转导TCR识别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同时也是 T细胞表面特有的、能与其它免疫细胞相鉴别的标志。
8
第八页,共23页。
(四)免疫的主要功能及其表现: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识别和清除病原 生物和其他抗原性异物的功能。该功能若有缺陷,可反复 发生感染,出现免疫缺陷病,若反应太强,可引起超敏反 应。
2、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识别和清除 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进行免疫调节,维持自身稳定的功 能。若该功能紊乱,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见第七章)。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泛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
体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T、B淋巴细胞、NK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和树突状细胞。
4
第四页,共23页。
1、参加固有(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粒细胞和 B1细胞等。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等非己异 物的识别缺乏专一性,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抗原性异物 均可识别,并迅速产生免疫应答,发挥吞噬、杀菌等非特异性 抗感染免疫作用,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和效应阶段也发挥 重要作用。B1细胞是执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B淋巴细胞,主 要识别某些病原体表面共有的多糖抗原,产生以IgM类抗体, 发挥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效应。
医学免疫学名解
![医学免疫学名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d6ab77ce2f0066f4332286.png)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机制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2、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形成免疫耐受,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第三章:抗原1、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产生抗体或致敏T细胞)3、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4、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一种抗原决定基(表位)决定一种特异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
5、T细胞决定基:T细胞决定簇位于抗原分子内部,必须由APC将抗原加工处理为小分子多肽并与MHC分子结合,然后才能被TCR所识别,为线性决定簇。
6、B细胞决定基:BCR能与未经APC加工的抗原发生反应,其识别的靶结构主要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表位,为构象或线性表位。
7、共同抗原表位:存在两种不同抗原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8、交叉反应: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除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反应外,还与其他相关的抗原发生反应9、异种抗原10、同种异性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抗原。
11、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正常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12、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13、佐剂:属非特异免疫增强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物质称免疫佐剂。
14、丝裂原:有丝分裂原,非特异性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有分泌型和血清抗体膜型。
第一章免疫学概述
![第一章免疫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4da71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9.png)
3.免疫监视
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基因 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凋亡细胞。 该功能发生异常时,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或病毒持 续性感染。
6
表现
生理性
病理性
分类 免疫防御
抗病原体及其它抗原性 超敏反应(过高)
异物侵袭
免疫缺陷病(过低)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通过建立自身免疫耐受 和免疫调节达到内环境
-代表人物
Robert Koch:提出病原菌致病、预防免疫的概念; 制备了狂犬疫苗
Louice Pasteur:制备炭疽病减毒活疫苗;
24
科学免疫学时期
•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 -代表人物
Metchnikoff:发现了吞噬细胞;提出炎症并不是单纯的 一种损伤,也是保护机体组织的一种机制;
Berhing,Kitasato:白喉抗毒素(抗体),血清疗法; Jules Bordet:发现补体; Charles Richet:异常的免疫应答(超敏反应);
31
思考题 •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 免疫学应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32
14
15
• 贝伐单抗:2004年2月26日获得FDA的批准,是 美国第一个获得批准上市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 药。通过体内、体外检测系统证实IgG1抗体能与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并阻断其生 物活性。
• 曲妥珠单抗: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 单克隆抗体,它通过将自己附着在Her2上来阻止 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在Her2上的附着,从而阻断癌 细胞的生长 。
11
两者关系
• 固有免疫为第一道防线,亦是适应性免疫 的启动因素;
• 适应性免疫亦可促进固有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8afddb0482fb4daa48d4b8d.png)
名词解释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及衰老、死亡细胞。
3.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免疫耐受。
4.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5.免疫功能: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衰老细胞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的总称。
6.免疫:对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免疫力。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中枢免疫器官(处理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2.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和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包括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胃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带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
4.M细胞: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无微绒毛,不能分泌消化液和黏液。
5.造血干细胞(HSC):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体内血细胞均由其分化而来。
6.造血诱导微环境(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造血生长因子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生存、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
7.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8.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1.免疫原性: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与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比较
固有免疫 获得形式 发挥作用时相 适应性免疫
固有性(或先天性) 获得性免疫 无需抗原激发 需接触抗原 早期、快速(数分钟-4 4-5天后发挥效应 天)
免疫原识别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
免疫记忆 举例 无 抑菌、杀菌物质,补 体,炎症因子,吞噬 细胞、NK细胞、NKT 细胞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 体 有,产生记忆细胞
免疫耐受的发现
• Owen的观察 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 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Ag所致的免疫耐 受现象
异卵双生的牛
红细胞嵌合体
(四)免疫系统的全面认识
T细胞 B细胞 NK细胞 树突状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三、 现代免疫学时期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1978年发现抗体基因重排是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 样性的原因 T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克隆
二、 科学免疫学时期
(一)科学免疫学的兴起: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 的推广
• Pasteur观察到细菌、发明培养基、制备疫苗;
• Koch提出病原菌致病的概念 19世纪中叶,显微镜的改进使人们可在镜下直接观察到细 菌,导致病原菌的发现。 1850年,首先在感染羊的血液中看到了炭疽杆菌。
Pasteur证明实验室培养的炭疽杆菌能使动物感染致病,并 且发明了液体培养基,以培养细菌。
•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 用;
• 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抗菌物质。
(一)固有免疫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e Response)
• 特点:是生物体接触抗原前就具备, 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无记忆性 和特异性; • 效应细胞:吞噬细胞和NK细胞。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当病原体进入机体以后,被免疫细 胞识别,激活T、B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和 体液免疫应答,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疾 病的痊愈以及防止疾病的再发生。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 —— 特点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特点:特异性;多样性,免疫记忆性,自 我耐受,特化作用,自我限制 效应细胞为:T、B淋巴细胞。
抗原的结构与抗原特异性
Landsteiner(1910)等人首先应用偶氮蛋白的人 工结合抗原,研究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化学 基础开始的。认识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很小的 分子,他们的结构不同,使其抗原性不同。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
20世纪30年代,通过电泳证明,抗体是γ-球蛋白
抗体四肽链结构的阐明
T细胞(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等) B细胞(体液免疫抗体)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Antigen
Th cell Antigen processing, Th1 presenting
Th2
B cell
APC CTL plasma cell Antibody
固有免疫应答是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并启动和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B细胞的主要定居地 T:35%、B:55%、Mφ:10%
淋巴结 对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和
T细胞的主要定居地 T:75%,B: 25% 。
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MALT)对局部抗原产生免
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一、淋巴结
1. 淋巴结的结构 皮质区
浅皮质区(非胸腺依赖区):B细胞 初级淋巴小结—含静止的初始B细胞 生发中心(次级淋巴小结)--增殖分化的 B淋巴母细胞 深皮质区(胸腺依赖区):T细胞、毛细血 管后微静脉 髓质区:髓索(淋巴细胞)和髓窦(巨噬细胞)
3. 胸腺的功能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若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可导致T细胞缺乏和细胞免疫 功能缺陷。
免疫调节
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淋 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免疫应答的主要 部位。 脾脏 对血源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和
三、免疫性疾病
四、免疫学应用
• 免疫学的研究与应用,使严重的传染病,如鼠疫、 霍乱等得以预防和控制,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征服 疾病的最杰出成绩。
ABO血型的发现,血液定型成为普遍应用的常规,输血挽救了无数病人。
抗体的发现和生产,不仅成为直接治疗疾病,或经携带药物定向选择地 杀伤肿瘤,且发展为多种类型的药盒,以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点为诊断各 类疾病提供独特的方法。
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
多能干细胞
HSC
髓样祖细胞 MSC
淋巴样祖细胞
LSC
NK
单核细胞
肥大细胞
B 红细胞 血小板
T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树突状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三)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
造血干细胞的起源 卵黄囊 肝 脾 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1)CD34 2)CD117 3)Lin-细胞
免疫学(Immunology)源于疫苗的研制和各种传染病的特 异预防,进而以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对非己抗原(包括肿瘤) 的应答及其机理、免疫生理和病理的细胞及分子基础为基本 内容。
随着20世纪生命科学取得巨大进展,分子生物学与免疫 学的交融、渗入,免疫学被推到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 它不仅是一门人类征服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揭示生命奥秘 必不可少的学科,而且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独具活力的生长 点。
一、骨髓
(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
红骨髓、黄骨髓 造血组织:由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组成 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 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
(二)骨髓的功能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发生再次体液免疫 应答的主要部位
骨髓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细胞的生成
二、胸腺
是T淋巴细胞,尤其是αβ+T细胞发育、分化、 成熟的场所。
1 .胸腺的结构
(1) 皮质:浅皮质层、深皮质层 (2.)髓质
2. 胸腺微环境:胸腺基质细胞(胸腺上皮细胞)、 细胞外基质 1)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SCF、IL1、IL-2、IL-6、IL-7、GM-CSF、胸腺素、胸 腺肽等 2)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通过黏附分子及其 配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Koch发明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杆菌成功,提出病原 菌致病的概念。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Robert Koch 1843-1910, Nobel Prize in 1905 for his work on tuberculosis, Anthrax, Cholera, Tubercule bacilluHC限制性的发现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信号转导的研究
第三节 21世纪免疫学发展的趋势
基础免疫学 临床免疫学 1. 诊断 2. 预防 3. 治疗
中枢
免疫学概述 免疫器官/组织
外周
免疫效应分子
医 学 免 疫 学
基础免疫学
NK细胞 免疫细胞 APC T/B细胞
抗原 抗体 补体 细胞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
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耐受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 免疫缺陷 肿瘤免疫 移植免疫
临床免疫学
免疫学技术的应用
学习的方法
特点:新、深、头绪多,难理解
搞清概念→整体理解→融会贯通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免疫器官及免疫 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在功能上是由各 种免疫细胞协同完成。 免疫器官按功能分: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 扁桃体、粘膜淋巴组织)
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免疫学的科学奠基理论
Burnet 学说及其对免疫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① 体内存有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在其细胞表面有识别 抗原的受体 ② 抗原使免疫细胞活化、增殖最后成为抗体产生细胞及免 疫记忆细胞 ③ 胎生期免疫细胞与自己抗原相接触形成天然自身耐受状 态(禁忌细胞系) ④ 免疫细胞系可突变产生与自己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系可 形成自身免疫反应
Emil von Behring 1854 - 1917, Nobel Prize in 1901 for demonstrating that circulating antitoxins against diphtheria and tetanus toxins conferred immunity.
1959年,Porter 和Edelman对抗体结构进行研究证明
(三)免疫学重大学说和理论
体液免疫学派与细胞免疫学派的争论推动 免疫学发展
20世纪,创立了免疫学三个重要的理论
1897年 Erhlich 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 1957年 Burnet 1974年 Jerne 克隆选择学说 免疫网络学说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王 勤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简介
物理
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刺激
化学
生物
应答
神经 内分泌 免疫
免疫(Immunity)是从拉丁语Immunitas而来, 其原意是指免税(Except from “charges”),引 伸为免除疾病。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如 多种微生物后),产生一种特异性排除这些抗 原异物的保护性生理反应。机体识别和排除抗 原性物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