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收支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或在某一个时段里,为了结清国际债权、清偿其国际债务而发生的对外货币收支的综合情况。

2.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年、一季度或一月)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国际经济交往的系统记录,并对各笔交易进行分类汇总的一种统计报表。

3.自主性交易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4.补偿性交易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等。

5.周期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6.收入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化,使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动,从而造成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7.货币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是指由于货币价值的变动而使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的不平衡。

8.结构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二、填空题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事后的概念,它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其范围局限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的是会计上的复式记账原理,其中任何一笔交易的发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所有账户可分为三大类,即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

其中,经常账户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账户。

4.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5.金融账户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类。

6.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7.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周期性因素、收入性因素、货币性因素、结构性因素以及偶发性因素。

8.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率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长期、持久的性质,因此被称为持久性不平衡;其他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因此被称为暂时性不平衡。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
15
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向E国提供无偿援助,
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药品援助。
借:经常项目-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经常项目-货物出口
60万美元
5、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
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
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的分析(原因\影响) *国际收支调节方法 *国际收支理论
1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一、国际收支
• 1、起源与发展:
外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并可用 于国际结算的信用票据、支付凭
证、有价证券及外币现钞。

对外贸易差额——外汇收支总和——国际收
40(6)
-40
100(1) 10(3)+40(6)
-50
25(5)
240
40(4)
190
-65+50=-15
+15
-50
17
例2
1.中国向泰国提供100万美元的10年期贷款, 泰国存入中国银行。 2.上海某厂出口100万美元货物到泰国,泰用 中国银行的存款支付。 3.一对中国夫妇到泰国旅游花了1万美元,用 中国银行的支票支付。 4.美华人为中国希望工程捐款10万美元,用 花旗银行的支票支付。
29
2、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贸易、服务、收入、经济转移差额总和
▲ 反映实际资源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让净 额,即一国国外财富净额的变化
▲ 常用来表示一国国际收支目标
30

第一章国际收支

第一章国际收支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包括各级政府转移和其 他转移。
• 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货价格,卖 方负责在规定的港口和期限内把货物装上买方 指定的船只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由此形成 的价格。
• CIF(Cost, Insurance & Freight):成本加 运费和保险费价格,是指以卖方负责将货物装 上船只+运费、保险费的价格。
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
货物和服务 16585
资本账户 -14850
初次收入 -2987 二次收入 -637
12961
金融账户 1888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7733 储备资产 29621
-12962
误差:-1
16
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格式简表 (根据第五版)
贷方(+)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收入
1.商品(有形贸易(FOB):一般商品、货物、非货 )
(三)流量的概念:区分国际收支和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也称作国际投资头寸,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 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
区别: ①国际收支是流量(Flow)而国际借贷是存量(Stock) ②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
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 关系的交易,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 支中。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
• 1、某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该企业在海外银行的存 款相应增加;
• 2、某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该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 款中扣除;
• 3、某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用于当 地再投资,50万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 币;

第一章 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第一章  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法(Double Entry)来编制的。复式簿记法是国际会计的通 行准则,其基本原理是:任何一笔交易发生, 必然涉及借方(Debit)和贷方(Credit)两个方面, 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因此任何一笔交 易都要以同一数额记两次,一次记在借方,一 次记在贷方。凡是引起外汇收入或外汇供给的 交易,即资产减少、负债增加都列入贷方,或 称正号项目(Plus Items);凡是引起外汇支出 或外汇需求的交易,即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都列入借方,或称负号项目(Minus Items)。
发达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和特点表现为:第 一,商品、劳务、资本输入过多或不足的直接原因主 要是国际竞争力、利润率和未经抵补的利息率的变化。 第二,资本项目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资本 输出、输入频繁且不稳定。第三,由于高度一体化的 全球国际金融市场上资金对有资信的国家来说是充裕 的,因而较易发生的是国际储备过多(而不是不足)的 情形。
(一)贸易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是指一国进出口收支差 额。尽管贸易项目仅仅是国际收支的 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代表国际收支的 整体,但是,对于某些国家来说,贸 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相 当大,以至于经常性的把贸易收支作 为国际收支的近似代表。
(二)经常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 收入和经常性转移收支,前两项构成经 常账户收支的主体。虽然经常账户的收 支也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综合 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包括服 务贸易),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 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 要依据。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收支危机开始 频频爆发,货币危机理论迅速成为理论界关 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学家先后建立了三代国 际收支危机模型(或货币危机模型)。

1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指在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内 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指在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 是一个经济概念 永久或长期居住并受其法律管辖和保护的自然人和法人, 永久或长期居住并受其法律管辖和保护的自然人和法人,具 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非盈利团体。非居民则指短 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非盈利团体。非居民则指短 不超过一年) 期(不超过一年)居住于经济体境内和居住于境外的自然人 和法人。 和法人。 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属于所驻国家的非居民; 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属于所驻国家的非居民; 属于所驻国家的非居民 官方居民包括在其境内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其所属部门, 官方居民包括在其境内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其所属部门,还包 包括在其境内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其所属部门 括设在境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军事机构等。 括设在境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军事机构等。 个人居民:自然人在某国居住1年以上便是该国居民; 个人居民:自然人在某国居住1年以上便是该国居民; 法人居民:在该经济体领土上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 法人居民:在该经济体领土上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 国际性机构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国际性机构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5 355
60 40 355
五、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 ★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了复式记账的 原则,因此从总体上说总是平衡的。 原则,因此从总体上说总是平衡的。但就具体 账户或项目而言,借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 账户或项目而言,借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 双方抵消后,会产生一定的差额。 双方抵消后,会产生一定的差额。 (一)贸易账户差额 (二)经常账户差额 (三)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 (四)误差与遗漏账户差额 (五)综合账户差额

国际金融 第一章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 第一章国际收支
易。
• ⒋是一个事后概念,定义中的“一定时期”一般指过去会计年度。
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履行价值标准、支付手段、储藏手段职 能的货币可称为国际货币。
黄金
国际货币的形式
信用货币
主权国家的货币,如美元
•超国家的国际货币,如特别提款权
在国际收支计量中常用的货币是美元
IMF国际收支概念中的经济交易包括以下几类: ① 交换 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以货币 为媒介商品和劳务的买卖; 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如物物 交换的易货贸易; 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如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②转移: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了经济 价值,但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包括: 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如对外实物 援助、实物赠与。 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如对外货币援 助、侨汇。
⒊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 一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 内(一年、一季度、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 IMF的国际收支概念是以交易为基础(on Transaction Basis)
• 四、国际收支的特征:
• ⒈是一个流量概念 • ⒉反映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 • ⑴国际收支的计量货币--国际货币 • ⑵IMF国际收支概念中的经济交易 • ⒊只有居民(resident)和非居民(non-resident)之间的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
• 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国际交往的频繁性和广度不同,国际收支有不同的包 括范围,
• 国际收支包括的范围是逐渐扩大的。 • 以贸易为基础的国际收支幻灯片 4 • 以支付为基础的国际收支幻灯片 4 • 以交易为基础的国际收支幻灯片 5
⒈在重商主义时期国际收支指对外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因为贸易盈余可以带来黄金内流。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  国际收支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实例
1.美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 1.美国企业出口价值 美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 其他投资 分录: 分录: 商品 $ 100 万 $ 100 万
2.美国居民国外旅游$30万美元,从其海外存款账户扣除 2.美国居民国外旅游 30万美元 美国居民国外旅游$ 万美元, 分录: 分录:服务 $ 30 万 其他投资 $ 30 万 3.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美国,兴办企业 3.外商以价值 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美国 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美国, 分录: 分录:商品 $ 1000 万 直接投资 $ 1000 万
11.3.7 19
(2)长期存在的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影响: )长期存在的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影响: A.本币对外升值,鼓励进口,加重国内的失业 本币对外升值, 本币对外升值 鼓励进口, 问题; 问题; B.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加剧; 货币供应量增加, 货币供应量增加 通货膨胀加剧; C.加剧国际摩擦。 加剧国际摩擦。 加剧国际摩擦
11.3.7
贷方( ) 贷方(+) 1.出口商品 出口商品 2. 本国常住者为外国人 提供劳务或从外国取得 投资及其他收入 3.本国常住者得到对外 本国常住者得到对外 国的单方面转移 4.外国常住者获得本国 外国常住者获得本国 资产或对本国投资 5.外国人偿还债务 外国人偿还债务 6.官方储备减少 官方储备减少
balance -870 -890 -30 150 -100 870 -75 1000 -40 -100 70 15 0
15
C. Financial Account
-240 Direct investment aboard -75
Direct investment in US Portfolio investment assets -40 -100 Other investment assets Other investment liabilities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1.2.1 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国际收支最后总是平衡的,这种平衡是会计意义 上的平衡。但在实际当中,国际收支经常存在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 的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disequilibrium)的含义。 为了深入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我们引入两个概念: 1、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亦称事前交易(exantetransaction). 2、调节性交易,也称补偿性交易(accommodating or compensatory transaction)或事后交易(ex-post transaction).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1.1.1 国际收支的概念
一、国际收支的产生 国际收支是由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往来活动而引起
的。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日益增多,国际 交往日益密切,从而在国际间产生了货币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在 一定日期内进行清算与结算,由此产生了国际间的货币收支。
1.1.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居民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记载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计价原则
国际收支原则上按成交时的市场价格来计价。 3、权责发生制原则
一旦经济价值产生、改变、交换、转移或消失,交易就被记录 下来,一旦所有权发生变更,债权债务就随之出现。 4、复式计帐原则
1.2.2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结构性失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 二、周期性失衡(cyclical diseguilibrium) 三、收入性失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四、货币性失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 五、政策性失衡(policy disequilibrium)

国际金融学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学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自主性国际经济交易“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答案: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国际收支平衡表——又称国际收支账户。

是指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

国际收支失衡——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

静态失衡是指在一个时点上,如一年的年终,一国国际收支总体的失衡。

这种失衡是否必须调节取决于失衡的程度、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能力大小而定。

动态失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总体出现的失衡,它反映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实力的动态变化。

自主性国际经济交易——也称事前交易,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它是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主要标志。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提出的关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即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这样,在开发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

“丁伯根法则”——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的,是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

该模型指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经常项目——是指在国际收支统计表中,用于反映一国经常发生的、较传统的对外经济交易情况记录的项目。

它是一国国际收支统计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的项目。

资本金融项目——指在国际收支统计表中,用于反映一国对外资本流动和货币交易情况的项目。

二、填空题1.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项下包括的经济交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 国际收支

此概念: 此概念:
未能包括全部的国际经济交易。 未能包括全部的国际经济交易。如:易货贸 无偿援助,记账贸易,补偿贸易等。 易,无偿援助,记账贸易,补偿贸易等。
(二)广义国际收支
第三阶段:国际收支指全部国际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上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 外经济往来的货币记录(未涉及货币收支 的往来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 要理解此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国际收支是流量概念,不同于国际借贷。 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国际经济交易。 一国国际收支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是该国 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
经验法则:
凡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 入贷方(+), (+),凡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 入贷方(+),凡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 出的交易记入借方(-), (-),这笔货币收入 出的交易记入借方(-),这笔货币收入 或支出本身则记入相应的借方和贷方。 或支出本身则记入相应的借方和贷方。 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记入贷方, 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记入贷方,形成 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记入借方。 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记入借方。
2192298 2034600 157698 126332 31366 30673235 1037124
69893
69893 69601 293 31075843 5931860 2290528 91621 2198907
83356
1382669 150500
83356 392166 561602
1232169 1423900 834762
经济体 :国家、单独财政核算的地区 居民:经济概念,指在本国有经济利益中 指在本国有经济利益中
心,居住时间在一定期限以上的个人和组 织。可分为——个人、政府、企业、非盈 利团体等。 以交易者的经济利益中心所在地, 以交易者的经济利益中心所在地,而非以 国籍或法律为依据。 国籍或法律为依据。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  国际收支

3、供给管理政策
(1)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 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达 到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2)包括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等 第一,科技政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推动技术进
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第二,产业政策
二、国际收支理论
要收入差额

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金融账户(扣除储备 资产)差额

综合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
附: 我国的国际收支(差额)情况(亿美元)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经常项目差额 370 315 157 205 174 贸易差额 462 466 362 345 340 442 447 590 1342 资本与金融项目差 总差额 额 210 580 -63 252 233 224 522 677 986 1793 2238
供给管理政策
科技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 政府通过动用外汇储备资产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的政策。 2、需求管理政策 第一,支出增减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过程。
第二,支出转换政策(调节社会需求的内部结构)
主要是指汇率政策、直接管制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
注意: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五、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一)临时性不平衡 (二)货币性不平衡 (三)周期性不平衡 (四)结构性不平衡 (五)其他原因等
六、 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

第一章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

第一节汇率决定问题概述
一、货币制度的演变 二、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
第二节购买力平价说
一、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二、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 三、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检验与评

利率平价说
一、套补的利率平价 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 三、远期外汇市支说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 活动
第一节外汇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 第二节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 第三节国际金融创新 第四节国际资金流动
第三章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简单商品 市场的均衡
一、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二、贬值的经济效应 三、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
说明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国内支 出可以不必相等。
当支出超过产出的产品与服务时,通过进口国 外产品与服务来满足。
----CA顺差说明国民收入超出国内支出 ----CA逆差说明国民收入小于国内支出 -----CA经常账户余额反映的是国民收入与国内
吸收之间的关系
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
一、开放经济下的IS、LM、CA曲线 二、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第四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金 流动
第一节国际资金流动下的宏观 经济平衡
一、概述
二、资金流动下的开放经济平衡:流量观 点
三、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 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
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思考题:
1、中国向美国出口小麦10万美元,中国将美元存在美银行 2、中国由墨西哥进口5万美元纺织品,3个月后支付货款 3、某中国人在美国旅游,使用旅行支票支付食宿费1万美元 4、中国政府向阿富汗提供10万美元谷物援助 5、中国政府向阿富汗提供10万美元货币援助 6、中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汇回红利5万美元 7、美国居民购买10万美元的中国股票 8 、中国政府在美国销售了20万美元的10年期公债

第1章 国际收支(国际金融)

第1章 国际收支(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五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狭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
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 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 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
对照课本P.10. 分析
课堂练习

(1)Y国出口价值为500万美元的商品,国外进口商 以当地银行短期存款支付货款。 (2)国外旅游者在Y国旅游,Y国旅游部门在该年 收到各种类型的外汇旅行支票为200万美元。 (3)Y国居民向定居在国外原亲属汇款5万美元。 (4)Y国进口部门该年共进口国外商品700万美元, 国外出口商将这笔款项存人Y国银行短期账户。 (5)国外居民购买Y国某公司的长期债券400万, 用在Y国银行的存款支付。 (6)IMF将与500万美元等值的特别提款权调换成 Y币存放在Y国银行该基金账户上。 要求编制Y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 1.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汇率政策
4.直接管制政策
5.供给调节政策
6.政策搭配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调节
依据进行政策协调的程度,国际间政策
协调可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信息交换。 第二,危机管理。 第三,避免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 第四,合作确定中介目标。
第五,部分协调。
(一)经常账户:是指实质资源的流动 1.货物(Goods) 2.服务(Service) 3.收入(Income)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指资本账户项下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 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 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账户。

汇率与国际收支

汇率与国际收支
1英镑 = 2.5 ± 0.025 美元
思考:为什么英镑汇率不可能超过上述区间?
纸币制度下,货币与黄金完全脱离了联系。此时,形成汇率的基本依据应是两种货币各自的对内价值,即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各自的购买力。
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可视为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汇率与物价水平之间有直接联系。
美国上月贸易逆差数据低于预期值。
美联储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的政策。
欧洲金融市场上的危机可能有加剧的趋势。
市场预测欧洲央行可能进一步降息。
思考:某日,报纸财经报道有如下几条新闻,它们分别将对美元汇率造成什么影响? (短期分析)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以本币贬值为例)
01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02
a. 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 在符合马歇尔-勒纳 条件,及国内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本币贬值一般能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 。
第一章 外汇、汇率与国际收支
本章主要内容: 外汇、汇率的概念。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方法、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外汇(Foreign Exchange):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可用作国际支付,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01
短期因素:
01
利率差异 一国利率水平比外国高,则资本流入增加,资本流出减少,该国货币汇率趋于上升。
02
中央银行的干预。
一国中央银行若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买入本币,则本币汇率上升。
反之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买入外汇,则本币汇率下跌。

国际金融第一章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第一章国际收支
2、国际收支的狭义概念 狭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以支付为基础(On Payment Basis),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 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的收入与支出。仅包含已实 现外汇收支的交易。
4
3、国际收支的广义概念 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 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是以交易为基础(On Transaction Basis),不仅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 而且还包括资本的输出输入,既包括已实现外汇收 支的交易,也包括未发生外汇收支的交易。那些不 引起现金支付的交易,如补偿贸易、易货贸易、实 物形式的无偿援助以及清算支付协定下的记帐贸易 等,都没有被包括在外汇收支里,但都属于国际收 支广义概念的范畴。
• 错误和遗漏项目 :由于从事国际交往的行 为主体成千上万,统计时难免发生差错, 因而,一切统计上的误差均归入错误和遗 漏账户。
28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技术性调整 ——错误和遗漏
• 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有的数据 甚至还来自于估算,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如有些数据 须保密,不宜公开),平衡表实际上就几乎不可避免的 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经常转移排除下面三项所有权转 移(即资本转移)
• ①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 • ②同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
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 ③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25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 资本和金融帐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记录因为资产所有权买卖活动发生的外汇收支。
• 基于会计上的需要,一般就人为设置一个项目,以抵消 上述统计偏差,即“净错误和遗漏”(Net Errors and Omissions)科目。

国际金融第一章

国际金融第一章

国际金融第一章第一章国际收支思考题:1、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衡量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2、国际收支失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有何影响?4、纸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5、一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

6、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第一节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变:贸易收支→外汇收支→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二)对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两个不同但易混淆的概念国际投资头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简称IIP)是反映特定时点上(如年末)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余额)的统计报表。

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由特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引起。

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就是净头寸,表明此国家或地区是对外净债权国还是净债务国。

它们的区别在于:①国际收支是流量(Flow)而国际投资头寸是存量(Stock)②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不包括在国际投资头寸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

2、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经济交易的分类①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商品和劳务的买卖;②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物物交换;③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④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⑤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3、经济交易必须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发生一国居民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居住期限达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居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

01 国际收支

01 国际收支
货 物
服 务
经常账户 收 益 经常转移 国际收支账户 资本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
错误与遗漏账户
货物出口
货物
货物进口
服务
运输、旅游、通讯、 金融、保险、 计算机服务、 其它商业服务
支付给非居民的雇员报酬
经常账户
收益
与投资收入有关的对外金融 资产和负债的收入与支出 除了资本转移以外的各种转移
经常转移
借:商品进口 50万 官方储备 25万 对外长期投资 75万 贷:投资收益 150万
本国居民动用海外存款40万以购买国外股票。
借:证券投资 40万 贷:在外国银行存款 40万
项 一、经常帐户 A、货物 B、服务 C、收益 D、经常转移

借方(-) 1000+50 30 100
贷方(+) 100+60 150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方法
国际收支账户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即每 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 表示,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记入借方;资产减 少、负债增加记入贷方。 两个经验法则:
1.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 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而这笔 货币收入或支出本身则相应记入借方和贷方。 2.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入贷方,凡是引 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
综合差额为正号,则储备资产记负号, 表示储备资产增加;反之亦同
动态分析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变化趋势
500,000,000 400,000,000 300,000,000 200,000,000 100,000,000 0 -100,000,000 -200,000,000 -300,000,000 -400,000,000 -500,000,000 -600,00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投资由逆差转顺差。2004年其它投资项下顺差 379.08亿美元。
三、储备资产较大幅度增加 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 2004年我国国际储备快速增长,其中,特别提款权增加 1.61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4.78亿美元,外 汇储备增加2066.8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增加1168.44亿 美元的水平。截至200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 6099.32亿美元。 四、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贷方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方法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04 年的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贷方,为270.45亿美元,相当于 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40%,在国际公 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
根据下列数据制作甲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1、甲国某公司出口价值200万美元的商品, 收入存入海外某银行。 2、甲国政府向非洲某国提供无偿援助,其中 动用外汇库存80万美元,另有人道主义救 援物资60万美元。 3、法国商人以价值8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 国,兴办合资企业。
4、甲国某公司海外投资所得利润200万,其 中100万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60万美 元购买原材料,40万美元汇回国内售给政 府换取本币。 5、一甲国旅行者到澳大利亚观光,共花费20 万美元。 6、甲国居民购买德国某公司的欧元债券,折 合价值100万美元,购买某公司股票,用去 50万美元。
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服务领域的对外开 放以及人员、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扩 大。2004年我国服务项下的收入与支出分别达到624.34亿 美元和721.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30%。服务项 下逆差呈现扩大趋势,达到96.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
收益项下逆差规模有所下降。2004年,我国收益项下收 入205.44亿美元,同比增长28%。支出240.67亿美元,同 比增长1%。2004年,我国持有的对外资产收益增长较快。 同时,随着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收益项下 利润汇出有所增长,但收益再投资规模较小。收益项下收 入大增和支出缓慢增长使2004年我国收益项下逆差35.23 亿美元,逆差同比下降43.16亿美元。
具体地说,可按以下规则记录: (1)进口商品属于借方项目,出口商品属于贷 方项目; (2)非居民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 得收入,属于借方项目,本国居民为非居民 提供劳务或从外国取得收入,属于贷方项目;
(3)本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属于 借方项目,本国居民收到国外的单方向转移, 属于贷方项目; (4)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属于借方项目,外 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属于贷 方项目;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有所增长。2004年,我国实际吸 引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新增60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撤资清算等资金流出56.94亿美元,外 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54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证券投资项下顺差大幅上升。2004年,我国证券投资 项下呈现196.90亿美元顺差,同比增长72%。其中,我国 对外证券投资资金净回流64.86亿美元,吸收境外证券投 资资金132.03亿美元。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账户(又称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 指将国际收支根据一定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 来的报表。 (一)账户设置与结构 1、经常账户(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1)货物 (2)服务 (3)收入 (4)经常转移
(1)货物(goods) 货物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 一般商品; ② 用于加工的货物; ③ 货物修理; ④ 非货币黄金。
2、周期性不平衡 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 衡。 3、结构性不平衡 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及 其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货币性不平衡 指一国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化引起国家物 价水平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5、收入性不平衡 通指一国经济条件、经济状况的变化引起国民 收入变动从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2)服务(services) 服务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运输、旅游、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 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 特许费等
(3)收入(income) ① 职工报酬 ② 投资收入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
政府的无偿转移 私人的无偿转移
2、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1)资本账户(资本项目): ①资本转移 ②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或放弃 。
(5)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属于借方项 目,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属于贷方项目; (6)官方储备增加属于借方项目,官方储备 减少属于贷方项目。
简便的记忆方法: 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经济交 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向国外进行货币 支出的经济交易记入借方,而这笔货币收入 或支出本身则记入相反的借方或贷方
经常转移项下流入增长较快。2004年,经常转移顺差 规模达到228.98亿美元,同比增长30%,大大高于往年水 平。其中,经常转移收入243.26亿美元,支出14.28亿美元。 我国居民个人来自境外的侨汇收入增长,是经常转移呈现 大幅顺差的主要原因。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规模大幅上升 2004年资本与金融项目实现顺差1106.60亿美元,较上 年同期527.26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增长110%。该项下的主 要特点是: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1、货币——价格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的较早阐述者是18世纪英国 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其论述被称为“价 格——现金流动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和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主要区别是货币形态。 在休谟的时期,金属铸币参与流通,而在当代,则完 全是纸币流通。不过,这两种机制论述的国际收支自 动调节原理是一样的。
3、亚洲金融危机 98年初与97年7月1日相比,新加坡、泰国、 印尼、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货币对美元的贬值 幅度分别为:12.29%、56.29%、 84.8%、43.37%、48.3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国际收支理论 2、外汇与汇率理论 3、国际储备问题 4、国际金融市场 5、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6、国际货币体系
1、贸易差额=货物收支差额 2、经常帐户差额=货物收支差额+服务收支 差额+收益项目差额+经常转移收支差额 3、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资本帐户差额+金 融帐户差额 4、综合差额=经常帐户差额+资本和金融帐 户差额(不包含储备资产变动额)
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 续保持顺差。其中,经常项目实现顺差686.59亿美元,同 比增长5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同比 增长110%;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 下,外汇储备增长2066.81亿美元。 一、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快速增长 货物项下顺差规模较2003年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 径,2004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589.82亿美元,同比增长 32%,其中出口5933.93亿美元,进口5344.10亿美元,同 比分别增长35%和36%。
例4:某中国居民在新加坡旅游,花费5000 美元的费用,记: 借:服务进口 5000美元 贷:其他投资 5000美元
例5:某中国居民向在马来西亚的亲戚汇款 1000美元,记: 借:经常转移 1000美元 贷:其他投资 1000美元
例6: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600000美元向 某国提供无偿援助,并提供200000美元 的粮食援助,记: 借:经常转移 800000美元 贷:储备资产 600000美元 货物出口 200000 美元)
第二节 国际收支调节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 性目的(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 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 而发生的交易。
Hale Waihona Puke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1、临时性不平衡
指由短期的、非确定的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 际收支不平衡。 特点:一般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 可逆性。
— 140
+ 560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官方储备 三、总计 四、净误差与遗漏
100 …(4)
150 …(6) 200 …(1) 40 …(4) 1510 0
800 …(3)
—— 20 …(5) 150 …(6) 80 … (2) 1510 0
+ 700
— 150 — 30 + 40 0 0
三、国际收支差额
在国际收支中反映的交易包括四类: (1)交换,即等价交换的交易; (2)转移,即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3)移居,即由于移居使移居者对外的 债权债务关系发生变化; (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如国 外直接投资者收益的再投资。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 非 居民之间的交易。
第四,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
我国面临的国际金融领域的主要问题 1、我国的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问题 2、人民币汇率问题 3、我国的外汇管制问题 4、我国的外债问题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 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量 的系统记录。
定义理解: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第二,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经 济交易。 国际收支是以经济交易为基础,不是以收支 为基础。
国际收支逆差 → 货币外流增加,货币存 量减少 → 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 → 出口商品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增加 → 贸易收支改善 2、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 → 货币外流增加,货币存 量减少 → 本国利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 收益率上升 → 资金外流减少,外国资本 流入 → 国际收支逆差减少
(2)金融账户(金融项目) 1)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2)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3)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4)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3、错误与遗漏帐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