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性研究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关系研究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c7ee28192e45361066f5ee.png)
20 年 第 l 06 0期 总第 18 4 期 源自黑 龙 江 对 外 经 贸
HH oe nE o o i eain F ri c n m cR lt s& T ae g o rd
N 1 20 o.0, 0 6 Sr l o 18 ei .4 aN
形式 , 分析 了服 务业 F I D 迅速增长的原 因及对世界和 中国
经济的影响 , 并提 出了若 干政 策启示 , 比如 国际服务业 市
场是 2 世 纪 世 界 经济 发 展竞 争 的战 略 制 高 点 , 务业 l 服 FI D 为发展中国家 大力 发展服 务业 提供 了机遇 也带 来 r
李慧 中(0 2通过 两部门模 型的理 论分析 , 20 ) 解释 了制 造业 与服务业劳动生产 率的差异 是造成 发达 国家服务价 格高于发展 中 国家的 主要原 因 , 并且 得 出发 达 闰家对发 展中国家服务业 的 F I D 主要 集 中在两类具 有相对 垄断性
一
上升 , 18 从 90年的 1. %上升到 20 31 03年的2 . %。 93 20 年 和 20 02 0 3年 已经 成 为世 界第 一大 F I 收 困。如 ・ D 接
后 的状态 , 开放 时 间较晚 , 放程 度较 低 , 资的影 响程 开 外
优势的服务产 品 』, 二 即传统 劳动 密集 型 的消费 者服 务 中 品质特别优秀的服务产 品和更具有 现代 意义 的作 为 中间
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类产 品。
俞梅珍 (0 3指 出, 20 ) 跨国并购成 为服务业 F 1 D 的主要
、
我 国 F I 服 务 业 发 展 相 关 理 论 综 述 D与
胡小娟 、 李波(0 1研究 了利用 F I 务业 的特征及 20 ) D服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OLS估计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OLS估计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171a14a76e58fafab003fc.png)
营 的全球化趋势 ,外商直 接投 资与服 务贸易 的联系 越来
越 得 到证 实 和肯 定 ,这 一 观 点 在 Mak sne 1 ( 97 r ue t . 19 ) a 和 D e (0 1 e 2 0 )的 论 文 中也 提 到 。姚 黎 (0 9 ③ 对 我 国 20) FI D 和服 务 贸 易 出 口 、进 口及 进 出 口 总 和 进 行 了实 证 分
“ evcsT ae nd S rie rd a
Sa f Ree r h P p r I d sr tf sa c a e , n u ty
C mmi in ( a bra o s o C n er:Au tai o en n u sigS rie) . s srl G vrme t Nihn evcs n a P
析 ,得 出结 论 : 务业 的 F 与 我 国 服务 贸易 出 口 、服 务 服 DI
年 和 20 0 7年增长率分别高达 3 . 和 3 . 。因此无论 36 28
从 绝 对 的 数 值 看 ,还 是 从 服 务 出 口 和 进 口 的 增 长 率 看 ,
我 国 服 务 贸 易 的 发 展 都 是 非 常 有 潜 力 的 。这 与 全 球 服 务 贸 易 的快 速 发 展 趋 势 是 完 全一 致 的 。据 WTO统 计 ,2 0 06
影 响 关 系有 多 大? 为 此 ,本 文从 18 - 20 95 0 9年 的数 据 出发 ,对 外 商 直接 投 资和 服 务 贸 易发 展 这 两 个 变 量 建 立 线 性 回 归模
型 ,结果发现 : DI F 对我 国服务贸易增 长起 着正向的重要 的作 用,但并不是 全部作 用,还有其他 因素 的影响。它们对我 国
贸 易 进 口存 在 一个 长期 稳 定 的关 系 。 在 关 于 服务 贸 易与 投 资 相 关 性 的研 究 中 ,D n ig的 un n 国际 生 产 折 衷 理 论 ( eE l t er fItrainl Th ce i Thoyo nent a cc o P o ut n rd ci )较 为 全 面 。 D n i ( 9 7 o u nn 17 )在 该 理 论 中指 g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实证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实证](https://img.taocdn.com/s3/m/39e8970576c66137ee061920.png)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实证研究赵培华(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对外经济贸易系,河南郑州451464)[摘要]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还存在加工贸易增值率低、加工贸易关联度差以及容易导致贸易摩擦的问题。
为了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提高内资企业的配套能力,加大跨国公司的本地采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内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Em 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 ent on China's Processing TradeZHAO PeihuaAbstract:Thoug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rings about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s processing trade,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erms of low value added rate and relational degree in trade processing and frequent trade frictions.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omestic funded enterprises shall improve their support capability to attract more local procurement from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upgrade the products to increase the added value,and encourage domestic funded businesses to develop processing trade.Key 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processing trade,empirical study[收稿日期]2012-11-05[作者简介]赵培华(1978-),女,河南鹤壁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经济学硕士。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2c98f6700abb68a982fb3c.png)
Ab t a t h u b e k a d e tn i n o tr ain n n il r i r d a y e p s s te p o lmso rin dr c v s n xs— sr c :T e o tr a n x e so f n en t a f a ca i sga u ] x o e h r b e f o eg i t n e t t it i ol i cs 1 f e i me e e iaSfr in t d . e e p o lmsae man yl w v l e a d dp o u t. mi n p r dn f o s cp o u t t c r ; n d i Chn 。 o eg a e Th s r b e r il au - d e rd cs 1 t g u g a i go me t rd c r t e u — n r o i i d i su u b ln e o v s n l c t n a e t g b a c d d v lp n f oeg a e w re i g te c n io so h n ' fr i rd , d aa c f n e t i me t l a o , f c n a n e eo me t r i t d ; o s nn o d t n fC i a o g t e a ao i i l e of n r h i s en a n i c e sn a e f cin ec C re p n ig y t e r lv n e a t ns o U o e n n h u d p r c a d r g l t n o i n ra i g t d r t , t . o r s d n l , h ee a t p rme t f r g v r me ts o l ef t wsa e u a o st r i o o d O e l n i m— p o eta ee vr n n , n ra e p l yg i a c o h l aa c d d v lp n ffr int d , n r a et eq ai f oeg n e t r v r d n i me t i c e s o i u d o c n et ep b n e e eo me t o eg r e i c e s h u l yo fr ini v s- l o a t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28955c3c1ec5da50e27028.png)
资 的现 象 ,因为 改革 开放 以来 ,随着我 国 经济形 势的好转和政 局的稳定 。撤 资现象 很少 。还 有 个 因素就是存在较高 的退出
成本 。从 实际发 生的数据来看 。不考 虑撤
益的递增。F I D 也有着促进贸易的作用。近 些年来 。 贸易理论将产 品的差异, 新 公司战
加拿大经济学家Mud l n e从赫克歇尔赫 l
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出发 , 为如果满足要素 认 均等化以及两个有相 同的生产函数的条件 , 贸易资本 的流动有完全 替代的关系。 资本 流 动越 自由。 对国际贸易的替代 作用越大。并 直接起着使得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的作用。以Mu d l n e 为代表 的关于 F I D 对国 际贸易的替代理论有效解释了二战前各国之 间的直接投资 。Ma D u al 出, D 对国 c oq l 指 FI 际贸易的替代作用就体现在F IB D  ̄资本的跨 国流动 ,从资本富裕 国家到资本稀缺 国家 , 直 至两国问的资本边 际报酬率相等 的过 程 中, 会大大减少东道国和投资母 国的贸易总
■ 王瑞鹏 ( 南大学商 学院 江 苏无锡 江 24 1 1 12)
量 。贸易替代理论 也得到 了一些 实证 上的
内 容 摘 要 : 本 文拟 将 时 滞 因 素 引入 多 元回 归模 型 ,以 中国为研 究对 象井展
开分析 ,探讨 F I 中国对 外 贸 易的 关 D 和
外商直接投 资的数额。F ,l , x M ,分 别表 示 中国上 年的出 口额、进 口额 。1 表示 . 上一年 中国地 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扣 除利用外资形成 的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额。
一
营销体 系与渠道 , 因此我们 用F , DI 来表示 它进行 并购重组后对 出 口作用 的影 响的时
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b872731711cc7931b716bd.png)
在 四方面 : 1 贸易 替代 效应 。一 种商 品可 以通 过贸 易 ()
或 投 资 方 式 进 人 一 国市 场 , 择 了直 接 投 资 , 会 替 代 贸 选 便
资本流入国之 一。2 0 0 5年我 国再 次成 为 全球 发展 中 国
家 中最大的外 国直 接投 资 目的地 。2 0 0 5年我 国 吸收外 商直接投资( D ) F I 总额 为 63 0 0 . 0亿美 元 , 出 口总额 为 进 167亿 美元 , 上 年增长 2 . % 。其 中, 口 99 70 较 38 出 6 1亿 美元 , 增长 2 .% ; 口7 1 72 进 9 6亿美元 , 长 2 . %。出口 增 00 大于进 口 17 7 5亿美元 , 比上年增加 7 5亿美 元。外资持 5 续 稳定 的流入对 中国贸易 增长发 挥 了巨大推 动作用 , 这
F I R DE 势 图 D 与T A 趋
国经济 已经具有明显 的外 向型经济特 征 , 国利用外 资 我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国直接 投资 和进 出 口贸易 规模逐 外
年 扩 大 , 济 水 平 一 直 保 持 稳 步 增 长 , 连 续 1 列 发 经 已 3年
展 中国家及亚洲国家 F I D 流入 国首位 , 是全球 最大 的 也
关键词 : 引力模 型 ; 商直接投 资; 出口贸易 外 进
中 图分 类 号 :7 0 F4
引言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0 9 20 )3 0 0 5 17 —640年代 我 国实行改 革开 放政 策 以来 , 我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8e1455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f.png)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二)对出口的影响1.促进商品出口。
外商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从外资投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与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相关性中可以得到证明。
比如从1988年到1996年9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了2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54.5%;同期全国出口贸易增长了2.2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6.4%。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出口贸易增长,因此到90年代中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贸易额已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40%以上,全国出口贸易增加值的87%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出口创汇25亿美元,比1987年翻一番,出现了一批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吸收外商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1998年,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三资企业已达到54家。
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也使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全球贸易增长速度。
2.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具体表现为,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品成为第一项出口商品。
外资企业在我国主要机电产品出口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品成为第一项出口商品。
外资企业在我国主要机电产品出口上所占份额十分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电子工业,外资企业出口已占绝对优势。
199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上升到34.6%,崦同期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所占比重降为23.6%。
这主要是因为90年代以来,在国家机关政策的鼓励下,外商对华投资猛增,与此同时,外商投资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增长,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3.由于出口替代作用,对国内企业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许多港台和东南亚的企业在我国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生产的多是以与内资企业竞争的产品,当进口国按原产地原则对进口商品实行配额等限制时,这些三资企业出口增加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国内企业可使用配额的减少,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的出口对内地企业的出口增加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国内企业可使用配额的减少,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的出口对内地企业的出口具有相当的替代作用。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784af0941ea76e58fa048c.png)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通过收集我国1987—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回归(var)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长期平稳的互补关系,并且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最后根据模型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以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向前。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 var模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其中出口贸易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近年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向前的两大动力,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不可忽略的相互影响。
而在我国,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是相互替代还是相互促进,它们之间的影响程度等问题至今没有较统一的结论,因此,研究两者之间关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蒙代尔较早提出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理论,他认为关税等贸易障碍的出现会对不同国家的资本边际收益产生影响,因此会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以克服贸易障碍对资本效率的抵消作用,表现为投资对贸易的替代。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投资国的对外投资应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吸收和普及,使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
可见,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存在互补关系。
在国内研究方面,蔡锐(2004)、刘泉(2004)运用岭回归方法,利用1990-1999年间的数据,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于进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不大,与出口的关系则不显著;我国对非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累计对于进口没有影响,而对出口有一定影响。
张如庆(2005)对1982至2002年的fdi与ex、fdi与m等时间序列进行经济计量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29b662011ca300a6c39023.png)
L D 一17l 4 — .24 — .3 4 FI . 0 309 38 0
△L) 一 . 2 9 — .2 4 — .3 4 IF I 3 2 0 30 9 38 0 LX E —1 9 — .5 l - . 0 . 41 8 36 9 45 0 0 △L X 一3 9 0 — .2 4 — - 0 E . 3 6 30 9 3 8 4 3 LM I 一2 43 9 36 9 - . 0 . 6 — .5 1 45 0 0
注 :使 用 的统 计 软件 是 E— i ws . ;检验 形 式 ve 31 中的 c和 t表 示 带 有 常 数项 和趋 势 项 ,k 表 示 滞 后 阶
数 ,k 的选择标 准是以和值 最小为 准则。
2. 整 检 验 。 为 了分 析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与 我 国 出 协
口、进 口的 长期 关 系 ,我 们分 别对 LFDI 与 LEXt t 、 LF t与 LI DI Mt的关 系 进行协 整 检验 。J h n o o a s n协 整
外 商直 接 投 资与 中 国进 出口 贸 易
关 系 的 证 研 究 实
杨 庆 王 志 江
( 侨大 学 经济 与 金融 学 院 福建 泉 州 3 2 2 ) 华 6 0 1 摘 要 :本 文 运 用 协 整 分 析 方 法 和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对 外 商直 接 投 资 与我 国进 出 口 贸 易增 长 的 均衡 关 系
检 验 从 检 验 不 存 在 协 整 关 系 这 一 零 假 设 开 始 逐 步 检 验 ,检 验 结 果 见表 2 。从 零 假 设 H0 = :r 0开始 ,因为 似 然率 L 1 .5 3 R= 5 4 ,大 于 5 显 著水 平 的临界 值 l . 3 % 2 5 ,表 明应拒 绝 零假 设 ,认为 L DI 和 L Xt 之 间 3 F t E 存 在协 整 关 系 。进 一步 检验 ,由于 似 然率 L 2 1 0 R= .4 6 小 于 5 显 著 水 平 的临 界 值 3 8 % . 4,因此 在 5 的 显 著 %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性研究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bed799daef5ef7ba0d3c52.png)
彭 佳
( 南开 大学经济 学院 , 津 307 ) 天 0 0 1
摘 要: 通过综述外 商直接投资与 国际贸易之间的理论关系, 发现大 多数研 究都 以二者 的总额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得 出结 论。本 文选取 18- 2 0 9 5 0 8年作 为研究时问段, 首先定 性分析外 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 外贸易之 间的关 系, 然 后通过建 立时间序列模 型验证其结论, 并利用 E G两步法进一步定量分析二者之 间的相关性。最后深度考察 外 —
( ) 一 外商 对 华 直接 投 资与 中 国对 外 贸 易之 间的
第 三 . 商 直接投 资 与 国际贸 易问 的替代 与补 充 相 关性 外 交织 性 。Maksn V nbe 19 ) rue& eal(98 在解 释外商 直接投
资与 对外 贸易 问 的关 系时 。将投 资分 为 国 内投 资 、 垂 直 型投 资和 水平 型投 资 3种方 式 垂直 型投资 与国际 贸 易产 生互 补效 应 . 平型投 资 与 国际贸易 产生替 代 水 效应 . 而各 国知 识资 本 禀赋 的差异 使外 商直接 投 资与
动 可 以弥补 和调 节各 国间需求 与供 给 的不平 衡 . 到 达 世 界 均衡 .并 导致 资 本要 素 价 格 和商 品价 格 的均 等
三、 计量 建模
利 用 18- 20 9 5 0 8年 数据 进行 计 量分 析 。模 型 中
化 而 当生产要 素 由于某 些原 因不能 在 国际 间发生 转 用 F I 示 中国实 际利用 外资 额 . 国进 出 口贸 易额 D表 中
移 . 不 存 在任 何 贸 易障 碍 的情 况下 , 且 只要 资源 禀 赋 用 Ta e表示 。 D 企业 贸 易额用 n’ rd FI 表示 。扣除 F I D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因素的回归分析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因素的回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ab5206ba0d4a7303763a30.png)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因素的回归分析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正在加速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外国资金流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本文先论述了外商对华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三个阶段,然后对影响外商对华投资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由此提出几点更为有效提高外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对策。
标签:投资回归分析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投人中国,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不可否认,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即(1)促进我国现有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使经济建设当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缓和。
(2)使我国国内产业的技术含量得到提高,促进了当地产业的科技水平的提高并促使东道国的产业升级。
(3)外国直接投资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5)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二、影响外商对华投资的经济因素分析外商选择投资国时,主要会考虑如下因素: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投资环境。
首先是成本因素。
古典区位理论认为成本最小化是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标准。
包括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成本中的劳动力工资成本。
劳动力工资成本与外商投资成负相关的关系。
我国具有突出的劳动力工资成本比较优势,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投资者。
其次是市场因素。
Woodwardard(1992)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以及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位置,与该地区的外商投资成正相关。
一些相关的研究也表明,市场容量及人民消费水平是决定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经济因素。
第三是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要素,它包括投资具有影响的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基本物质条件等各方面的内容。
对投资环境的选择,首要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结构,其中包括发达的交通网络,通讯网络以及水电煤等的供应状况。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6457611eb91a37f1115c36.png)
■ 李 中尧 郭 健 全
摘要: 本 文 通 过 建 立 时 间序 列 。 运用
平稳性检验 、 协整检验 、 Gr a n g e r因 果 检 验
很 大程 度 的 发 展 。 尽 管 如 此 。 由 于 我 国的 来 探 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与 服 务 贸 易 之 间 的 服 务 贸 易 发 展 基 础 较 薄 弱 .起 步 也 较 晚 . 关 系。
口的 Gr a n g e r 原 因. 货 物 贸 易 出 口是 服 务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资 源 配
影 响 一 国 服 务 贸 易 出 口 的 因 素 有 很
置方式 . 无论 是对 投 资 国还 是 对 被 投 资 国 多 。 一般 主要 有经济发 展水平 、 货 物 发 展 的 经 济 发 展 都 有 重 要 的 影 响 改 革 开 放 以 水 平 、 服务业开放度 、 F DI 等。 本 文 根 据 相
二、 理论假定 、 模 型及 数 据 选 取
( 一) 理 论 假 定
及误 差修 正模 型等 计 量 方 法 .对 我 国 和 其 他 的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相 比服 务 贸 易 还
1 9 8 9  ̄ 2 0 0 8年 的 相 关 数 据 进 行 分析 分 析 较 弱 。 结 果 表 明 .我 国服 务 贸 易 出 口 与服 务 业 F DI 、 货 物 贸 易 出 口之 间存 在 一 个 长 期 稳 定 的 关 系 :服 务 业 F DI 不是服务 贸易 出
组 织的双重影响下 . 我 国 的 服 务 贸 易 有 了
写 写
口 。如 果 促 进 效 应大 于替 代效 应 , 将 促 进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关联性研究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关联性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e3fd95f0029bd64793e2cef.png)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关联性研究综述杨湘玉㊀㊀随着世界生产体系整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F D I)和国际贸易不断增长,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出口的相关性研究近几十年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达国家F D I与该国的出口之间具有替代还是互补关系,其实质是国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和销售会促进还是阻碍本国的出口.这个问题影响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㊁技术跨国扩散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下面我们以纵向F D I和横向F D I作为划分标准,总结和评析基于该理论的各种模型及相应的实证支持.其中横向F D I指企业在国外投资设厂,生产的产品旨在满足国外的消费者.如果把F D I企业生产的产品返销回母国,则被称为纵向F D I.一㊁纵向一体化跨国公司模型(一)理论研究纵向一体化跨国公司模型通常都假设存在要素禀赋差异,早期的结论基本上都是F D I和贸易呈替代关系,近来一些研究得到互补关系的结论.H e l p m a n(1984㊁1985)主要关注要素禀赋差异对跨国公司的产生以及对贸易的影响.在该模型中,跨国公司的出现是为了利用要素禀赋差异,寻找最低的生产成本.他们把差异化产品的生产划分为几个阶段,跨国公司总部为各个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和中间产品.因此,两国要素禀赋差异越大,贸易量就会越大.但是,在既定的要素禀赋差异下,跨国公司的出现却导致东道国进口总量的减少.G r o s s m a n& H e l p m a n(1989)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内生增长贸易模型,来研究研发带来的比较优势对国际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在该模型中,企业不断进行创新以开发新产品,由于产品创新和产品生产的成本结构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就有动力将不同技术含量的产品分别通过F D I和贸易来实现收益最大化,因此F D I的出现是由模型内生决定的.在该模型中,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从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差异化产品的净进口国,同时专业出口总部服务和中间产品.如果将此模型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F D I和进口的关联,我们就会发现两者的负相关关系.K o n a n(2000)拓展了G r o s s m a n&H e l p m a n (1989)的研究,考虑了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纵向一体化生产的情况,引入了跨国公司内生化问题.当存在跨国公司内生化问题的时候,利润和福利函数都不再连续.跨国公司的出现会使这些函数出现跃变,从而对贸易产生影响.在其模型中,东道国相对母国拥有充裕的熟练劳动力,产业结构有中间品市场和最终消费品市场,其中中间品同质,市场垄断竞争,密集使用非熟练劳动力,而最终品是寡头市场,密集使用熟练劳动力在母国生产.因此,母国的企业需要决定中间品的外包.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和工资差异决定企业需要在F D I和邻近贸易之间选择.垄断竞争的程度取决于跨国公司对中间产品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当两国工资差距足够大的时候,跨国公司会以F D I来代替临近贸易.因此,在垄断竞争利润给定时,工资差异越大F D I会越多,因此贸易就会减少.但这种替代关系的结论主要取决于两国要素价格的差异和上下游产业的竞争结构.A i z e n m a n&N o y(2005)的纵向F D I和贸易关联的理论模型逻辑比较具有代表性.在该模型中,跨国公司将产品生产分散化,将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放在劳动力充裕的国家进行,从而获得成本优势.由此将导致双向贸易:初级和中间产品进口增加,最终产品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本的积累㊁干中学或更好的制度而得以快速进步,从而吸引到更多的纵向F D I,并因此增加国际贸易.而贸易量的增加会增加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提高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回报,从而提高熟练工人的供给,吸引更多的F D I.但该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的描述过于简单,整个结论依赖于一个关键假设,即设立了一个非熟练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转换成本函数,解释力有限.(二)实证支持111«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4期纵向F D I与贸易的实证研究除日本之外几乎全部支持互补关系.S w e n s o n(1997)发现,日本F D I汽车制造者进口大量日本零部件,不愿用F D I 的零部件替代进口的零部件.除此之外,以下实证研究均支持互补关系.L i p s e y㊁R a m s t e t t e r&B l o m s t r o m(2000)分析了日本㊁美国和瑞典母公司的出口和就业与该公司在国外F D I产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均呈正相关,因此支持了F D I和贸易的互补关系.H e a d&R i e s (2001)使用932家日本制造业25年的数据,发现日本制造业中F D I和贸易总体互补,其中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表现出互补关系,横向一体化的企业表现为替代关系,而前者的影响超过后者.A m i t y(2003)研究美国向36个国家的出口与投资成本的交叉价格弹性,发现降低F D I成本对出口的影响依赖国家的特征和贸易的成本.当国家之间存在要素禀赋差异且贸易成本比较低的时候,F D I能促进出口,反之则会替代出口.当美国企业把非熟练劳动力密集的下游制造业放在国外生产时,在外国的下游制造业会促进美国上游投入品的出口,因此两者呈互补关系.但如果F D I的动机是为了避免贸易成本,则可能是替代关系.H e a d㊁R i e s&S p e n c e r(2004)分析了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向26个汽车生产国家的纵向一体化F D I,发现美国对外F D I促进了零部件的出口.二㊁横向一体化跨国公司模型由于发达国家之间以横向F D I为主,而绝大多数F D I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因此横向F D I近20多年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下面我们以不完全市场和临近/集中权衡理论为主线,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和分析.(一)理论研究1.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横向F D I.外部规模经济也叫做不完全契约,是指规模经济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还扩展到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经济体中.即使不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如果存在产品或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和外部规模经济,则要素的流动也会促进产品贸易.E t h i e r(1986)在D u n n i n g的O L I框架基础上考虑具有类似资源禀赋国家之间的横向一体化跨国公司模型,解释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其带来的F D I和贸易同时增长的现象.该模型把不完全契约纳入讨论的范围,认为不完全契约的存在使成本内部化比市场交易更为有力,因此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会产生双方向的直接投资.内部化不仅是决定F D I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国际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在E t h i e r的模型中,存在两个国家㊁两种要素和两种产品.要素禀赋不能贸易.两种产品中,一种是初级产品,另一种是差异化制造品,后者是一系列差异化产品,包括三个生产阶段:研究㊁上游生产和下游生产.企业的研究活动决定了上游产品的质量.作者假设下游产品不能贸易,以此来刻画本地化生产的优势.根据这些条件,当两个贸易国的要素禀赋差异足够大,所有研发活动都在母国发生,因此没有F D I,此时产业间贸易将发生,资本充裕国家将成为研发密集产品的净出口国,成为初级产品的净进口国.然而,当相对要素禀赋类似且产品种类很多时,跨国公司在外国进行F D I来生产一些产品.因此,要素禀赋的类似将导致产业间贸易的减少,推动F D I和产业内贸易的增长.由于差异化产品的种类很多,该模型推导出要素禀赋类似的国家F D I和贸易流都较高,因此表现为互补关系.这与H e l p m a n (1984㊁1985)模型得出的结论正好相反,后者认为两国要素禀赋越相近,F D I-贸易的替代关系越强. W o n g(2000)的横向F D I模型包括两个部门,其中一个部门具有外部规模经济,部门之间不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该模型的结论是,当F D I为外生变量时,F D I的规模较小时,F D I的增加会促进贸易的发展;当F D I为内生变量时,母国的出口能使F D I 增加,且F D I-贸易呈互补关系.2.基于临近/集中权衡理论的横向F D I.当贸易成本超过企业在多个市场同时生产的运营成本时,企业就会选择F D I而放弃贸易,这种选择被称为临近/集中权衡.该理论认为,每个企业都面临通过F D I还是出口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选择,F D I的优点是变动成本较低,但投资设厂的固定成本较高,出口则正好相反.H o r s t m a n n和M a r k u s e n(1987)考虑了古诺竞争下的临近和集中权衡,假设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设立工厂生产相同的产品,生产技术具有多工厂的规模经济,运输成本越高,企业越倾向进行F D I.研究结论是,F D I与贸易呈替代关系.B r a i n a r d(1993)是此领域的代表人物.她指出,在跨国公司存在的三种理论解释(规模经济㊁内部化和邻近消费者)中,只有前两者与贸易理论的联系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因此,她将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与贸易理论联系在一起,明确提出了邻近/集中权衡理论.在她的企业选址模型中,企业在规模经济和邻近消费者之间进行权衡.该模型建立了一个两要素-两国模型,差异化产品部门规模报酬递增,211企业在出口和F D I之间选择.运输成本不仅限于运输费用,还包括一系列的隐性成本.因此运输成本也可以用来代表F D I的一系列好处,包括节约运输成本㊁仓储成本㊁加强售后服务㊁了解消费者需求等等.通过对模型和参数值的一系列假设,她得到了跨国公司出口/(出口+F D I销售额)的比例.该比例随着出口贸易摩擦下降,例如交通和关税成本,而随着企业固定成本而增加.因此该模型的结论是,当临近优势比集中优势更显著的时候,企业倾向于用F D I来代替出口,双向产业内贸易完全代替了部门之间的贸易,即F D I与贸易呈替代关系.M a r k u s e n等(2000)在H-O模型中引入了垄断竞争㊁运输成本和跨国公司,进一步验证了B r a i nGa r d的临近/集中权衡模型,认为国家的相对和绝对资源禀赋越相似,企业越可能进行F D I,而跨国公司的出现会降低贸易量并提高世界的福利.H e l p m a n(2004)分析了横向F D I的临近/集中权衡,其结论支持邻近-集中权衡理论的推测结果.他认为,当运输成本较高且工厂的规模经济较小时,两者呈替代关系,且当企业异质性程度较高时,出口在与F D I销售额的权衡中占据上风.(二)实证支持1.替代关系.根据临近/集中权衡理论进行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例外地得到替代性的结论.B r a i n a r d(1997)使用美国外向F D I企业的销售额和出口来检验临近/集中权衡模型,检验了F D I企业产量/出口与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关系.她发现该值随着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而上升,因此支持了两者的替代关系.B e l d e r b o s和S l e u w a e g e n(1998)研究了日本在欧洲F D I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35种电子产品的企业层面的数据,发现自愿出口限制㊁反倾销活动和传统的关税壁垒对日本向欧洲F D I 的促进作用,因此支持F D I和出口的替代作用.H e l p m a n㊁M e l i t z和Y e a p l e(2004)用38个国家的52个产业的数据,分析贸易摩擦㊁规模经济和企业异质性(用行业内企业的分散化程度来衡量)对出口与F D I销售额关系的影响,发现了两者的替代关系.2.互补关系.由于外部经济无法度量,因此只有用效率指标来衡量.基本上所有研究都支持互补关系.L i p s e y(1981,1984)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此后的实证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研究把美国1970年向44个国家的出口额作为被解释变量,把美国在当地拥有的分支机构在当地生产产品的销售额作为解释变量,并且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组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研究中没有明显区别,在尝试的多种回归模型中,大部分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作者因此得出了海外生产与母国的出口互补的结论.B r a i n a r d(1997)用美国投资的F D I企业在东道国的销售额来衡量F D I,用美国的出口总额衡量出口,回归的结果是两者正相关,取自然对数之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3,且统计显著.L i p s e y和R a m s t e t t e r(2003)使用日本跨国公司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日本外向F D I 对日本出口总量的影响.他们用雇员人数作为衡量F D I的变量,研究在日本和美国F D I都活跃的第三国中F D I与贸易的关系.研究发现,日本制造业的出口与在东道国F D I的雇员人数正相关,与美国F D I雇员人数负相关,因此支持互补关系.A i z e nGm a n和N o y(2005)发现,贸易与F D I的相关系数,在发展中国家显著为正,在工业化国家则不太明晰.三㊁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评析通过分析上述理论和实证的理论基础㊁研究方法㊁关键假设和结论,我们可以发现在跨国公司一般均衡贸易模型的框架下,研究方法和结论之间存在一些规律性及其经济学意义,结论如下:1.纵向F D I和贸易表现为互补关系基本上得到理论和实证的一致支持.在理论研究中,纵向F D I 的一个关键假设就是要素禀赋差异.跨国公司利用要素禀赋差异发挥两国的比较优势,总部在上游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为F D I企业提供服务和中间产品,而F D I企业则从干中学㊁专业化生产和本地化生产中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生产力和需求的增长促进了F D I和贸易的互补关系.纵向F D I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得到大量的实证支持,从直觉上这一点也容易理解,因为对国外下游制造业的F D I可以推动国内上游投入品的出口,从而导致互补关系.而之所以得到少量支持纵向F D I-贸易替代关系的实证结果,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具体行业的情况,而这些行业同时又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例如,日本汽车产业由于受到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选择用F D I来代替出口.2.理论和实证上的冲突主要发生于横向F D I和贸易的关联问题.且这种冲突不仅限于理论和实证之间,横向F D I理论和实证各自内部都存在不同的观点.在理论方面,基于不完全市场的横向F D I模型一般都得到F D I-贸易的互补关系,而基于临近/集中权衡理论的横向一体化跨国公司模型一般都会推导出替代关系.前者考虑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情况,企业必须内部化生产才能获得全部受益,因此要311«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4期素(F D I)的流动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因此也会促进产品贸易.而后者侧重于两者优劣势的权衡,得到替代结论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此类模型没有考虑要素禀赋㊁国家需求等方面的国家特性差异,因此没有体现F D I的本质特征,解释能力有限.在实证方面,支持互补关系的研究一般都采用了国家层面的数据,而支持替代关系的研究采用的则是行业甚至企业层面的数据.因此,从国家整体上来考虑,F D I 对贸易有促进作用,而从单个行业或企业层面考虑, F D I替代了贸易.3.横向F D I对贸易的带动作用随着两国要素禀赋的相似性而增加,而纵向F D I对贸易的带动作用随着要素禀赋差异性而增加.因此,根据不同的条件,F D I可以促进或替代贸易.至于具体的结果是替代还是互补,要取决于母国和东道国的市场结构㊁技术水平和要素的差异化程度,而这些特征对横向F D I和纵向F D I与贸易的关联会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具体结论需要得到实证的支持.参考文献:A i z e n m a n,J.&I l a nO o y(2005), F D I a n d t r a d e:T w ow a y l i n k a g e s?"NB E R W o r k i n g P a p e r,N o:11403.A m i t i,M.&K.W a k e l i n(2003), I n v e s t m e n t l i b e r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Gi c s61(1):101-126.B e l d e r b o s,R.&L.S l e u w a e g e n(1998), T a r i f f j u m p i n g F D I a n de x p o r t s u b s t i t u t i o n:J a p a n e s ee l e c t r o n i c s f i r m s i n E u r o p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I n d u s t r i a lO r g a n i z a t i o n 16:601-38.B l o n i n g e n,B.A.(2001), I n s e a r c ho f s u b s t i t u t i o nb e t w e e n f o r e i g n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e x p o r t s",J o u r n a l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53(1):81-104.B r a i n a r d,S.L.(1993), A s i m p l et h e o r y o f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c o r p o r a t i o n s a n d t r a d ew i t h a t r a d e-o f f b e t w e e n p r o x i m i t y a n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N B E R W o r k i n g P a p e rN o.4269.B r a i n a r d,S.L.(1997), A ne m p i r i c a la s s e s s m e n to ft h e p r o x i m i t y-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t r a d e-o f f b e t w e e n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s a l e s a n d t r a d e",A m e r i c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87(4):520-44.C a n t w e l l,J.&C.B e l l a k(2000), E c o n o m i c i n t e g r a t i o ni n t r a d ea n df o r e i g nd i r 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J o u r n a lo f I n t e r n aGt i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3(2).E i t h e r,W.J.(1986), T h e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f i r m",Q u a r t e r l y J o u r n a l o fE c o n o m i c s101(4):805-834.G r o s s m a n,G.M.&E.H e l p m a n(1989), P r o d u c t d e v e l o pGm e n t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T h e J o u r n a l o fP o l i t i c a lEGc o n o m y97(6):1261-1283.H e a d,K.&J.R i e s(2001), O v e r s e a s 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 f i r me x p o r t s",R e v i e wo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 s9(1):108-22.H e a d,K.&J.R i e s(2004), E x p o r t i n g a n dF D I a s a l t e r n aGt i v e s t r a t e g i e s",O x f o r dR e v i e wo f E c o n o m i cP o l i c y20(3).H e a d,K.,J.R i e s&B.S p e n c e r(2004), V e r t i c a l n e t w o r k s a n dU Sa u t o p a r t s e x p o r t s:I s J a p a nd i f f e r e n t?"J o u r n a l o f E c o n o m i c s&M a n a g e m e n t S t r a t e g y13(1):37-67.H e l p m a n,E.(1984), As i m p l e t h e o r y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 w i t h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c o r p o r a t i o n s",J o u r n a lo fP o l i t i c a lEGc o n o m y92:451-471.H e l p m a n,E.(1985),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c o r p o r a t i o n sa n dt r a d e s t r u c t u r e",T h eR e v i e wo fE c o n o m i cS t u d i e s52(3):443-457.H e l p m a n,E.,M.J.M e l i t z&S.R.Y e a p l e(2004), E x p o r t v e r s u sF D Iw i t h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f i r m s",T h eA m e r i c a nEGc o n o m i cR e v i e w94(1).H o r s t m a n n,I.J.&J.R.M a r k u s e n(1987), S t r a t e g i c i n v e s tGm e n t s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s ,I n t e r n aG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28(1):109-121.D.E.K o n a n(2000), T h ev e r t i c a l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e n t e r p r i s e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R e v i e w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Gi c s8(1):113-125.L i p s e y,R.E.&M.Y.W e i s s(1981), F o r e i g n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e x p o r t s i n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i e s",T h eR e v i e w o f E c o n o m i c s&S t a t i s t i c s63(4):488-94L i p s e y,R.E.(1984), F o r e i g n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e x p o r t s o f i nGd i v i d u a l f i r m s",T h eR e v i e wo fE c o n o m i c s&S t a t i s t i c s66(2):304-8.L i p s e y,R.E.,E.D.R a m s t e t t e r&M.B l o m s t r o m(2000), O u t w a r d F D Ia n d p a r e n te x p o r t sa n de m p l o y m e n t:J aGp a n,T h e U n i t e dS t a t e s,a n dS w e d e n",N B E R W o r k i n g P a p e r,N o.7623.L i p s e y,R.E.&E.D.R a m s t e t t e r(2003), J a p a n e s e e x p o r t s, MN Ca f f i l i a t e s,a n dr i v a l r y f o re x p o r tm a r k e t s",J o u r n a l o f t h e J a p a n e s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e s17:101-17.M a r k u s e n,J.R.&A.J.V e n a b l e s(2000), T h e t h e o r y o f e nGd o w m e n t,i n t r a-i n d u s t r y a n d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J o u rG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52(2):209-234.S w e n s o n,D.L.(2004), F o r e i g n 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 t h em e d i aGt i o no f t r a d e f l o w s",R e v i e w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12(4):609-629.W o n g,K a r-y i n(2000),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a n df a c t o r m o b i l i t y u n d e r e x t e r n a l e c o n o m i e s o f s c a l e",m i m e o,U n iGv e r s i t y o fW a s h i n g t o nM e l i t z,M.J.&S.R.Y e a p l e(2004), E x p o r tv e r s u sF D I w i t h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f i r m s",A m e r i c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94(1):300-16.(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责任编辑:李仁贵)411。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12bcb7c77da26925c5b0db.png)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摘要: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将采用1992-2010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累积额,通过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日本对华直接投的资贸易效应无论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都表现为互补效应,并且前者的效应大于后者效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日投资与贸易发展之间的启示。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互补效应替代效应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是一国融入全球化的主要渠道,两者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替代还是互补其实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将以日本对华的直接投资为例,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其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到底是替代、互补还是兼而有之,这将对我国如何进一步调整中日贸易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现状分析作为贸易关系密切的中日两国来说,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间的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一)贸易规模扩大,但比重不断下降2002年以来,中国对日本的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分别从534.66亿美元和484.34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945.68亿美元和1482.98亿美元,但是其占中国对世界进出口额的比重却分别从18.11%和14.88%降至11.16%和7.81%。
(二)中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中日间贸易呈现逆差,并且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见表1),其贸易逆差的产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从2002年开始实现顺差,但是远不能弥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逆差。
(三)机械器具、电气设备成为进出口主要商品2002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制成品中以纺织品和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为主,近10年一直保持在50%以上,其中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至2011年达到36.40%;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主要为塑料及其制品、钢铁、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器设备及零件,其中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器设备及零件的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50%左右。
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关系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3abf6025c52cc58bd6be55.png)
对我 国的贸易效应到底是怎么同事? 易与投资应该 是完全替代 的。国际贸易是商 品和服 务的交流 ,
会 。 l 7 年 代 以 后 理 论 上 关 于 F I 国 际 贸 易 相 互 关 系 的 研 90 D和 究 从 相 瓦 替 代 转 移 到 互 补 关 系 上 来 ,D u 1 s . P r i 和 o g a D w r S
中国 资 2 2- o  ̄明 总 2 期 1 第6 5
j
_
…
d : 0 9 / i n14 1 . 1 5 1 i i 3 9j s . 0 8 6 0 . 0 o .6 . s 0 ~4 22 .7
r
外商直接投 资和进 出 口的关系研究
复旦 大学经济 学院 杨超
摘 要:本 文利用2 0- 0年 的月度 数据建  ̄ A M 模型 和误差修正模型试 图来解释 出口,进 1和 12 9 0 0 , RA - : 2 FI D 的关 系,并从长期和短期 的角度来考察这种关系。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AM 误差修正模型 脉 冲响应 RA
A d a S h i z 1 9 ) 出 ,F I 方 面 可 以提 高 东 道 国 出 口 n r w c m t (9 4 提 D一
认 为 在 外 国 直 接 投 资 与 我 国 的 出 口之 间 存 在 着 长 期 的 均 衡 天 用 。外 国直 接 投 资 对 出 口的 弹性 约 为 12 3 , 出 口每 增 加 1, .4 9 即 %
E= o ̄ F I 2 x 一1+ a D 卜 1+c 1 x + z D + E ( )  ̄F I )e ()
I=pnpF I 口h (I  ̄ D ( 1 £() m + D+ n } F I一 】 12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通过综述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理论关系,发现大多数研究都以二者的总额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得出结论。
本文选取1985—2008年作为研究时间段,首先定性分析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验证其结论,并利用E-G两步法进一步定量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最后深度考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FDI企业贸易额、剥离出FDI企业贸易额后的对外贸易额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二者的相关性得出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结论。
关键词:FDI;对外贸易;相关性
一、理论基础
第一,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互补性。
1978年,小岛清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利用其标准化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在东道国和母国经济结构互补的前提下,这种来自于母国失去比较优势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流向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增强双方的贸易基础,因此具有“贸易创造”效应。
第二,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替代性。
1957年,蒙代尔在《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一文中,假设在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技术下,通过一个模型,从静态角度考察了贸易和投资相互替代的两种极端情况,即禁止性投资如何刺激贸易,已经禁止性贸易如何刺激投资。
分析了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当商品贸易存在障碍时,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弥补和调节各国间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达到世界均衡,并导致资本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均等化。
而当生产要素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在国际间发生转移,且不存在任何贸易障碍的情况下,只要资源禀赋有相对差异,两个国家之间就必然会发生贸易,其结果是实现世界均衡和商品及要素价格均等。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间的替代与补充交织性。
Markusen&Venable(1998)在解释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的关系时,将投资分为国内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水平型投资3种方式。
垂直型投资与国际贸易产生互补效应,水平型投资与国际贸易产生替代效应,而各国知识资本禀赋的差异使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交织存在。
Patrie(1994)根据投资的动机,将外商直接投资分为市场导向型、生产导向型和贸易促进型3类,并提出市场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而生产导向型和贸易促进型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二、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1985—1991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规模较小,年均在30亿美元。
1992~200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处于成长阶段,规模大幅提升并呈不断上升趋势。
2002年至今,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高速发展时期,其增速大幅提升;中国对外贸易总额1985—2001年一直呈平稳上升趋势,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更是呈快速增长态势,且增速远远高于入世以前。
从直观数据来看,中国引进的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偶尔也有替代效应,但总体上表现为显著的互补效应和相互促进关系。
三、计量建模
利用1985—2008年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模型中用FDI表示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用Trade表示,FDI企业贸易额用FT表示,扣除FDI企业贸易额后的中国对外贸易用NT表示。
(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相关性
1.中国对外贸易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系数
(1)通过观察二者的散点图和相关图,建立模型:
LnFDIt=1+2LnTradet+3AR(1)+4MA(1)+t(1)
LnTradet=1+2LnFDIt+3AR(1)+t (2)
(2)采用E-G两步法分析LnFDI与LnTrade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用ADF单位根方法对其平稳性进行检验。
原假设H0:=0(序列非平稳)。
由检验结果可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LnGDPC和LnIMU均为一阶单整序列,两者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对式(1)进行协整分析,解释变量难以通过显著性检验,去掉漂移项,重新回归得:
LnFDIt=0.7046LnTradet+0.8535AR(1)+0.9846MA(1) (3)
(11.6451) (8.5969)(31.1635)
R2=0.981173DW=1.714253
方程(3)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方程的拟合优度也很高,方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对回归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其残差在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平稳性检验。
对式(2)进行协整分析,解释变量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即LnFDI的变动不会引起LnTrade的变动,因此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再进行Granger检验。
原假设H0:1=2…k=0(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当F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原假设,即X是Y变化的Granger原因。
由结果可见,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并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四、结果分析
第一,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二者之间存在互补性。
中国对外贸易每增长1%,外商对华投资增长0.7045%。
第二,虽然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协整结果显示其影响系数为0.7045,但中国对外贸易并不是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变动的Granger原因。
第三,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协整结果显示其影响系数并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不是中国对外贸易变动的影响因素。
五、拓展研究
上述结论从总量上貌似揭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长期影响关系虽然存在,但彼此不互为其变动的Granger原因。
但如果在分析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背后,强劲的FDI企业拉动原因,或许我们能对FDI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梳理得更为清晰。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FDI企业对中国进出口的拉动和贡献度不可小觑,如表1所示。
因此,进一步分析要把FDI企业的进出口单独划分出来,重新建模回归,以观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FDI企业贸易额、剥离出FDI企业贸易额后的对外贸易额之间的关系。
(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FDI企业的贸易额之间的相关性
1.ADF平稳性检验
对二者取对数后进行ADF检验,结果如下:
二者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一阶平稳,可进行协整分析。
2.协整分析
以LnFT作为解释变量,LnFDI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结果:
LnFDIt=0.7717LnFTt+0.7021AR(1)+0.9576MA(1) (4)
(19.99)(3.42) (14.59)
R2=0.981722, DW=1.535725
对回归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其残差在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平稳性检验。
以LnFDI作为解释变量,LnFT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其影响系数不显著。
3.Granger因果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