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曲的保护_扶持和振兴_汪人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总第85期
HUNDRED SC HOOLS I N ART
6
文章编号:1003-9104(2005)05-0006-03
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
汪人元
(江苏省文化厅艺术处,江苏南京210005)
摘要:今天在对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中,我们认为应该由政府起到主导角色的作用,从业人员起到主体作为的作用,全社会承担隐性义务,即全社会对昆曲扶持有着发自心
底的文化认同,如此才能使昆曲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昆曲;主导角色;主体作为;隐性义务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The Protection,Develop m ent and V italizati on of the K unqu Opera
WANG R en-yuan
在全国范围来谈昆曲保护问题,似乎缺乏普遍、
共同关注的兴趣。其实不然。如何对待昆曲乃至戏
曲,其实质,就是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对此,张
庚先生曾说:/不要以为只有我们这个国家才有这个
问题,可以说,它是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都必须面对的
一个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文化传统越悠久,解决这
个课题的难度就越大。而且,对待的态度也大都有一
个过程0。[1]
昆曲最初只是一种地方戏,以地名而称昆山腔,
也就自然带有了江南文化温婉轻灵的特色。但经过
全国性的流播并在历史上一度曾左右社会风尚和时
代主流,特别是经过漫长历史文化的沉积,它在很大
程度上已经走出狭隘的地域性格,以它卓越的艺术成
就和丰厚的文化含量而成为民族戏曲的典范,成为民
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代表。这种代表性并不因为它
在今天流播地域的收缩而消解和丧失。相反,随着昆
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
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0,它的意义更
远远超出作为我国一个古老剧种的范围,而进一步引
起世界性的关注。
那么,今天在对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中,应由
谁来承担责任和义务?如何来做较为理想?我们认
为应该完整地体现于:政府的主导角色,从业人员的
主体作为,全社会的隐性义务。
一
政府的主导角色,就是确立起由国家政府扶持昆
曲事业的方针。昆曲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国家形
象0,动用国家力量对其扶持,这在今天经济全球化
的格局中,对维护民族文化独特个性和传统经典的尊
严,对增强民族的内聚力和创造力,都有着重要的象
征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4年3月,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对昆曲作出
/抢救、保护、扶持0的重要批示。其后文化部专门组
织调研并出台5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
实施方案6,当年即召开全国昆曲工作会议。财政部
又决定连续五年以每年1000元万元投入昆曲事业。
这些都堪称为是一个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令世人瞩
目的卓异之举。
江苏是昆曲的发源地,对昆曲的传承保护更有义
不容辞的职责。江苏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做
好传承、以创新意识促进发展0的基本思路,将此工
作纳入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并积极争取在江苏
建立中国昆曲博物馆、固定在江苏举办中国昆曲艺术
节。去年省委宣传部出台5江苏省保护和振兴昆曲
艺术工程方案6,明确了有关保护和振兴昆曲的六件
实事:推出100出昆曲上演剧目;挖掘10出濒临流失
的传统剧目;拍摄10位昆曲艺术家名剧名段音像片;
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总第85期
HUNDRED SC HOOLS I N ART
组织50场昆曲演出进校园;举办系列昆曲艺术学习班;拓展昆曲演出点、扩大宣传平台。
省演艺集团成立后,特别是去年8月全面启动/事转企0改革后,省政府又特别加大了对昆曲的扶持力度,为省昆剧团设立了每年200万元的昆剧专项资金,用于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演出。
苏州市政府则专门出台了5苏州市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十年规划纲要6和5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办法6。建立了两个/五位一体0格局的保护思路和工作体系,即在构筑起/节0(中国昆剧艺术节和虎丘曲会)、/馆0(中国昆曲博物馆)、/所0(苏州昆剧传习所)、/院0(苏州昆剧院)、/场0(一批演出场所)五位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昆曲研究中心,申办中国昆曲学院,打造昆曲之乡和活跃曲社活动,建立昆曲网站,成立昆曲演出传播及海外交流机构,制定昆曲保护法规这样又一个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这一切,都成为保护昆曲切实有力的主导性支撑。
二
从业人员的主体作为永远是艺术传承发展的根本。江苏昆曲界是敬业的、积极的、焦灼的,他们对这份珍贵遗产的保护怀有极大的热情、责任感和危机感,他们采取的最重要方式就努力让昆曲在教习、排练、演出、与各界观众的交流等活的艺术生命运动中保持生机。
省昆剧院改革以来大大增加了演出场次,近三年来每年均在200场以上,演出剧目也达100多出,包括5窦娥冤6、5十五贯6、5风筝误6、5牡丹亭6、5朱买臣休妻6、5桃花扇6等。同时开辟周末/兰苑昆曲公益场0和/一月双星0青年个人专场演出。作为对演出的鼓励,集团也给昆剧院每场4000元的演出津贴。在人才培养上,除了多演出外,也加强对青年演员传授传统剧目数十出。目前,在张继青、张寄蝶、黄小午、林继凡、石小梅、胡锦芳等一批梅花奖演员之后,江苏省昆剧院第三代演员如柯军、孔爱萍等已日趋成熟,而第四代戏校一批毕业生单雯、罗晨雪等一批青年也很有光彩,形成了可喜的梯队。
苏州昆剧院近年来不仅抢救复排了10余台经典名剧和240余出传统折子戏,还有意识地采取社会运作方式,引进海外资金,集合两岸三地力量打造5长生殿6和青春版5牡丹亭6。前者在北京保利剧场连演3天的热烈场面曾让一些昆曲专家流下激动的泪水。后者自去年在台北首演轰动以来,已连续演出了9轮,一年内参加了全国所有一流的艺术节,最高票价达1600元,创下了昆曲演出史上的奇迹。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把苏州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结合起来、把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把基地演出与海外拓展结合起来,使昆曲演出的场次猛增,去年竟达2000
场左右。去年除赴台、港、澳外,还出访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大大拓展了昆曲的国际舞台。
江苏昆曲界努力在活的艺术生命运动中保持昆曲的生机,同时也追求原生态的保护思路。这是建立在再度认识遗产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的,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在对待遗产的理性和情感上,人们的区别往往很大。当年张庚先生在检讨对/推陈出新0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时就自责了文化界那种习以为常的偏狭:/总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全新的,也就是说唯有今人创造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社会主义文化领地。而从前的东西,包括5西厢记6、5红楼梦6在内,不管怎么优秀,都属于封建文化性质,或者说是封建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抱着这样的观点去理解-推陈出新.的-推.字,势必是推掉,推倒,推光。而且,永远也推不完了。因为昨日之新,乃今日之陈,而今日之新,又为明日之陈了。0[1]我们对此深以为然。鉴于此,江苏才会明确提出昆曲工作中应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尤为强调对传统的继承,甚至在新创作品中,也努力把创新与继承的工作结合起来。比如苏州昆剧院请张继青、汪世瑜给青春版5牡丹亭6排戏,就并不只是在导演一个新戏,而是在创作中传授,又在继承中出新,把创作和继承结合、融通起来。那么,原生态的保护思路又如何体现昆曲的当代价值呢?我们认为,作为遗产,它的当代价值,首先应该就是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次才是它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对时代的适应和创新智慧的积累。那种不能表现工农兵就不能为工农兵服务,不能表现当代生活就不能为当代服务、也就没有当代价值的形而上学观点人们早就抛弃了。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得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靠创造、保持和改造(改编)这种遗产的群体的人(代表人物)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使用)来保护的。昆曲作为活的舞台表演艺术,它本身就具有流动而不可重复的性质。博物馆式的保存本身只是一种幻想。创新是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是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自觉:一是主动地追求创造,二是把握规律地创造。因此在新编昆剧中,那种一味只被内容更新牵着鼻子走、而在表演形式上继承和发展都不足,以致少了昆曲味,诸如角色写实而生活化,表演上克服程式束缚的同时却没有建立起新的、自成一体、严谨的表演语汇,对白过多而使载歌载舞的昆曲演出日益沉闷起来,类似话剧加唱的现象,都是大家尽力规避的。
三
社会的隐性义务,在对昆曲的保护中很容易被忽
略掉,但实际上是必要和重要的。今天有多少人对昆曲还持有着发自心底的文化认同?这难道不关系、乃至决定昆曲的保护与生存吗?其实,昆曲的危机不自今日始。当年为人称道的/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