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
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含义。
2. 让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含义。
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砝码、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
2.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详细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含义和微观解释,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3. 实验演示: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对实验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和安全指导,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作业练习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
2. 搜集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
十、教学资源:1.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供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指导。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5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②学会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③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②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拓宽学生的思路。
③让学生充分经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感受科学结论得出的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崇敬科学家的态度。
一、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难点:对控制实验条件的理解。
三、教学器材:四、教学过程:量守恒定律吗?对学生的方案给予师生、生生评价及提出改进方案计实验然后发表意见课堂小结讲述三位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知识方面、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小结本节课学次收获或体会板书设计:课题:质量守恒定律NaO H + CuSO4 --- Na2SO4 + Cu(OH)2白色固体蓝色固体白色固体蓝色固体无色溶液蓝色溶液无色溶液不溶于水NaOH + FeCl3 --- NaCl + Fe(OH)3褐色固体白色固体褐色固体无色溶液红褐色溶液无色溶液不溶于水NaCl + AgNO3 ----NaNO3 + AgCl白色固体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无色溶液无色溶液不溶于水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3、应用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有关计算的桥梁,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新学的一种化学用语。
本节课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课题2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兴趣盎然,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课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是学好本课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案和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案和反思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和反思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成物质量测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2、能⽤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通过对实验的操作与观察,培养学⽣的实验操作能⼒及观察分析能⼒。
(⼆)过程和⽅法:1、使学⽣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的观点,进⾏探究活动。
2、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测定,培养学⽣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和逻辑推理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主动与他⼈讨论和交流,表达⾃⼰观点,让学⽣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普遍意义的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
三、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电脑、实验仪器和药品四、主要教学⽅式实验探究五、主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活动设计思想引⼊新课[导⼊]分析下⾯这个化学反应:点燃碳 +氧⽓⼆氧化碳C O2 CO2在这个变化中,什么发⽣了改变?肯定学⽣的各种答案,引出问题。
学⽣思考、回答:1.物质发⽣改变2.分⼦发⽣改变3. 状态改变……复习旧知识,便于新授课的讲授。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提问]以上分析了化学变化中“质”的变化,那“量”是否改变呢?你认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会怎样变化?[展⽰]⼆三百年前两位科学家的“争论”,他们谁对谁错呢?今天让我们像科学家⼀样,⽤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联系与猜想:化学应前后质量会减少化学应前后质量会增加化学应前后质量会不变初步判断让学⽣提出假设,激发求知欲,进⼊主动探究的状态。
产⽣探究的愿望实验探究收集证据探究过程1、教师演⽰,提供⽀持2、展⽰实验基本操作天平的使⽤药品的取⽤3、⼩组成员分⼯合作,设计实验⽅案,按⽅案实施(动⼿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组内讨论、得出结论指导学⽣分组实验、分析实验,形成结论。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我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同时,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5.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这种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培养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质量守恒定律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实验环节,我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在实验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他们评价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发现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尝试,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此外,我还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会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从而培养他们坚定的学习信念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意义。
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2. 利用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存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砝码、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等。
3. 教学课件及素材。
【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它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作用?【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课堂讨论】1. 提问: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个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2.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及效果。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 通过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它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互动环节】1.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 学生分享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感悟。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案】学科:化学年级:中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2.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及材料:称量瓶、试管、氢氧化钠固体、硫酸铜、干燥剂。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导入,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
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质量无法消失或增加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简明扼要地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等。
第三步: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步骤:1. 在两个称量瓶中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硫酸铜。
2. 将两种物质分别与一种干燥剂一同加热,保持一段时间。
3. 对两个称量瓶进行称量,记录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
第四步:实验讨论(15分钟)学生观察实验结果,结合实际数据进行讨论,回答一些问题,如:1. 实验结果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2. 实验中涉及到哪些物质的化学反应?第五步: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实验验证的重要性,并与化学方程式进行关联。
第六步:拓展应用(25分钟)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意义。
例如: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为什么制药公司要进行质量控制?第七步: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并进行批改。
第八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应用,加深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记忆。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
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一方面经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认识物质的基本思路,并且对化学用语有大致的了解,这些是进行化学思维分析的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抽象思维相对集中的学习过程,有必要通过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来调动和发展学习兴趣,从而在新的认知框架上形成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发展态势。
【设计思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无一例外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当面对这一统辖所有化学变化的定律时,难道我们对此不感到惊奇吗?如果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如上一些体验,那是我们所盼望的。
我们渴望本课题的教学能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发展到树立观念,产生体验的水平。
如何才能产生体验?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生产“质量守恒”这一知识结论的快乐。
二是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
重温历史,让同学们回到了2百多年前,与拉瓦锡一同思考,一同实验,感受拉瓦锡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观点的重要性,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一个在新观念支配下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探究过程。
三是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
当多数同学从“化学反应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而同意“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观点时,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从而很自然的迸发出寻求原因的欲望和动力。
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质量守恒定律》第一章:引言1.1 目的: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产生兴趣,并了解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概念。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物的质量?”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的现象。
1.4.2 讲解: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强调质量守恒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4.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概念,如氢气和氧气反应水的过程。
1.5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二章:质量守恒的实验探究2.1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守恒的现象,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的实验探究。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4 教学步骤:2.4.1 实验准备:介绍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
2.4.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2.4.3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2.5 作业布置:第三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1 目的: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化学反应计算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3.2 教学内容: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计算和化学方程式平衡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3.4.1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应用,如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3.4.2 方程式的平衡:介绍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平衡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范例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范例教案标题: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化学反应相关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2.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实验室实验器材;2.相关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3.实验任务单和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导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质量是否会改变?2.学生发表观点,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3.将学生的观点引入到本课的学习内容中,引入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PPT或黑板等方式,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条件。
3.分析说明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的原因。
三、实验操作(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3-4人,进行实验。
2.实验目标: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实验步骤:a.实验前的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草稿纸。
b.实验操作:将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测量溶液的质量。
c.制备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实验前后溶液的质量。
d.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进行结果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四、实验分析(15分钟)1.撤下学生的实验结果,并进行整合。
2.引导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3.学生分组进行结果讨论和归纳。
五、课堂讨论(20分钟)1.提问:为什么质量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够保持不变?2.学生自由发言,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3.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与物质的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六、练习与评价(15分钟)1.分发练习题目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
2.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并进行讲解。
3.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个别学生的表现。
七、课堂总结(10分钟)1.进一步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内容。
2.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二、猜想与假设生—生:分组交流,讨论。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三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正确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生一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地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生—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做小结,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生:三个组的小结情况:一组:磷燃烧后有白色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CuSO4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然不变。
三组:无色NaOH溶液与蓝色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密闭容器、天平、砝码、化学试剂等。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验证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实验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如何分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案、PPT、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化学试剂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2. 讲解: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实验方法和步骤。
3. 演示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5. 练习与应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自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2. 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质量守衡定律化学教案一等奖3篇
1、质量守衡定律化学教案一等奖教学目的:1、知识;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具: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 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学过程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学生首先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克。
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
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相等的关系。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归纳实验事实,总结实验规律。
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质量守恒定律讲授新课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联系实际,讨论、体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学会运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做课堂练习一P70页1大题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初步理解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后,小结:2、几点说明:(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表述方式。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表述方式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变化。
2.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讨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3.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方式,并解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学生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比。
5.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教学拓展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核反应、粒子物理学等。
2. 探讨质量守恒定律与其他科学定律的关系,如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九、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砝码、滴定管等。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篇一: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竞赛经典《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目的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缘故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4、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化学征询题(二)过程与方法目的1、通过分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理解研究化学征询题的思路2、通过CuSO4、NaOH 与Na2CO3、稀H2SO4 实验学会运用比拟、归纳、总结、概括等加工信息的方法3、通过对化学反响本质与质量守恒本质缘故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才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学习,树立“物质是永久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历程的科学史料,体验科学家提示自然规律的艰苦和曲折二、教学内容分析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响中质量关系的理论按照,其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反响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响,即从“质”到“量”的过渡。
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因此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质量同生成物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事实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考虑,得到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
由此来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关键是要做好探究实验。
三、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储藏分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3
5.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难点:1.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质疑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新课导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点燃P2O5;铁和硫酸铜反新物质。
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O2−−→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CuSO4→Cu+FeSO4。
这些物质在质上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物质在量上是否发生变化了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物质在反应前的质量跟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讲解新课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猜想]学生甲: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过渡]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活动与探究]实验分两大组进行,A组进行实验一,B组进行实验二。
实验一:比较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注意事项](1)称量前天平应注意调平。
(2)加热铜粉时,锥形瓶应放在陶土网上加热。
(3)在铁与硫酸铜反应前,铁钉要先用砂纸打磨干净。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学生操作,必要时对一些错误进行纠正。
[交流讨论]由学生陈述实验结果,其他人进行意见补充。
[实验一]在加热铜粉的实验中,铜粉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易错提醒: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尤其注意不要忽略了生成的沉淀、气体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7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7篇)《质量守恒定律》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从而实现本节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3、疑点: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镁条燃烧质量增加”,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教学设想]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分为二大组,每一大组分四小组,每一大组做不同实验)。
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同时也体验质量守恒的存在。
2、借肋多媒体教学,通过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运动, 从微观角度人性化地设计出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实验准备] 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实物投影仪。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教案名称: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教案目标:1. 确认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相关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包括总质量不变和物质的转化。
2.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践应用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测量和结果分析。
3. 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化学反应、物质混合等。
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 实验设计和数据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1.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阅读相关知识。
2. 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天平、试管、试剂等。
3. PowerPoint演示文稿。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话题,如:你们认为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 回顾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展示一项相关实验,如酸碱反应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和思考。
2.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其他实验或现象中的应用。
五、设计实验(15分钟)1. 随机分发给每个小组一道实验题目,让他们设计实验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以确保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六、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
2. 老师适时提醒和指导学生注意实验步骤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4、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思路
2、通过CuSO4、NaOH 与Na2CO
3、稀H2SO4实验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总结、概括等加工信息的方法
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本质原因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学习,树立“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历程的科学史料,体验科学家揭示自然规律的艰辛和曲折
二、教学内容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其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即从“质”到“量”的过渡。
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事实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
由此来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关键是要做好探究实验。
三、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储备分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物质的构成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对化学变化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天平使用技能。
已有生活经验分析:对化学反应变化过程中质量守恒存在质疑,蜡烛越烧越短、樯橹灰
飞烟灭,这些生活常识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道理: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质量不一定守恒。
认知过程分析:就物质来看,是从单一物质的质量到各物质质量总和最后到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就对理论认知看,从实验证明守恒到从微观和本质角度去理解守恒。
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从分步称量到整体称量的实验“思维”转换;从物质质量到微粒质量的理性思维转换。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六、教学模式
本节课以主动探究知识、发展智能为旨的探究教学模式为主,便捷的掌握系统知识的接受教学模式为辅。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
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
整个设计不仅注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体现教学的双边性。
七、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上课制
八、教学准备
1、用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课件
2、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硫酸
3、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托盘天平、镊子、气球
九、教学思路
十、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