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55f59c4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1.png)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注重对文学经典的解读和文学鉴赏,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但对于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却有所欠缺。
在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写作和表达的能力,包括书写简历、撰写工作报告、进行演讲等实际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融入。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升自己的运用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写作活动,如写求职自荐信、参加写作比赛等,从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结合企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已成为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种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口试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注重学生就业素养的培养。
中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中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就业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素养。
可以开设相关的就业素养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撰写简历、如何进行面试、如何进行工作交流等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e1173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3.png)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将对以
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进行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语言能力。
相较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更注重实用性,突出职业技能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
丰富的实际案例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语言技能,如书信写作、电话沟通、口头表达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这些实用语言技能,并将其
运用到职场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
中职教育强调
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选择与职业相关的文本材料,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还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
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
领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职教育注
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其中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还
会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并具备在职场中进行有
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29bce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7.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而接受培训的,教学应该更加贴近实际职业需求,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职场要求。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进行浅谈。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明确教学目标。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语文素质,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在职场上胜任语言沟通和写作表达等任务。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并能够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相匹配。
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职场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职场交际技巧等。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本上的文学作品展开,而这对学生的实际职场需求帮助不大。
在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中,教学内容应该更贴近实际职业需求,包括职场交际、职业写作、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选取一些职场文书、面试技巧、工作报告等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比较被动,缺乏实践和应用。
在职场中,语言沟通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提倡学生参与互动,进行讨论和实践操作。
可以开设一些与职业相关的项目,让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注重评价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以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职场中,学生需要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仅仅通过考试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评价方法应该更加多样化,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价;可以开展小组合作项目,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简析就业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简析就业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4d3005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b.png)
简析就业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职业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就业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使得职业高中的语文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文将从就业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角度进行简析,探讨如何将就业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以期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就业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就业教育的渗透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就业教育的融合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应当注重就业教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并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写求职信、自我介绍等实用文本,帮助学生提高求职和沟通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求职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技能。
还可以利用职业故事、职场案例等教材,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和职场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应当注重就业教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方法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在评价方式上,可以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而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应当注重就业教育的渗透。
学校应当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就业教育的理念,使语文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就业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简要谈谈就业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ab5e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5.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将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方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和职业技能。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需求,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也能积累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还可以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实施双师制教学,由企业的专业人士和学校的语文教师共同执教,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场环境和工作内容,提前适应职业生活,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
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职业知识和技能,如参加实习活动、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评价方式
还可以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评价,由企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学生的评价工作,对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和素养进行全面测评,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评价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实际水平和就业需求,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d65fd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7.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摘要】中职语文教学中,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拓展就业视野,注重职业素养培养,这些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对中职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就业导向、学生就业需求、实际案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就业视野拓展、职业素养培养、积极意义、竞争力提升、实践能力。
1. 引言1.1 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包括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强调学以致用、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
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中职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职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中职学生通常具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特定的职业需求,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挑战。
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中,强调实用性和职业性,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就业为导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激烈化,中职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就业并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
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情况,掌握就业技能和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职场规则和要求,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拓展就业视野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1e92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d.png)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一、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语文运用能力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
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文言文的阅读和硬性背诵,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际工作中,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如模拟面试、写作比赛、辩论赛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二、结合行业需求,开展专业化语文教学当前,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专业化的语文教学。
不同行业对语文运用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中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泛泛的语文知识教育,而是应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相关的口语表达课程;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网络写作和推广方面的教学。
通过专业化的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综合能力除了语文运用能力,现在的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
职业素养包括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而这些都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
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职业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注重跨学科教学,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实际就业中,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也应该注重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可以将语文教学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相结合,开展相关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73d9e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f.png)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作为中职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看看在中职教育中,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
中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能够胜任一线技术工作的人才,因此就业是中职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紧密结合专业技能,将语文知识与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写作能力相结合。
在机械专业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关领域的专业文献和标准,让学生了解行业规范和标准化语言。
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加顺利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语文教学改革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学生中,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语文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来提高语文能力。
比如可以开展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写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
也可以在语文课程中引入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写作技巧、口才表达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也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拓展。
比如可以引入一些新媒体文化和网络语言,让学生了解并适应当下社会的语言环境。
也可以开展一些与互联网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于网络语言和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也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和分享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d45bb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3.png)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数希望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在实际的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课程内容大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知识性学习上,缺乏与实际生活和就业需求的结合。
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抱有消极的态度,认为语文学习和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就业无关。
而事实上,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正确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胜任各种语文相关的工作。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了解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培养正确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应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强化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兴行业和新兴职业层出不穷,对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能够与时俱进,跟上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技能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 强化就业导向。
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加大对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力度,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
可以通过“职业规划”等模块的设置,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就业准备能力。
2. 拓展教学内容。
除了传统的语文知识学习外,可以引入一些与实际职业需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职场沟通技巧、商务写作技能等。
这些内容既能够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251dc94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1.png)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就业是每个中职学生最终的出路和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和创新。
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是指学生在就业和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态度。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语文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如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比如在写作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训练,如写求职信、写工作报告等。
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实践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了解就业需求和竞争情况,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呼声。
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实践教学和与行业对接,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希望教育界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浅谈职业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
![浅谈职业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74c7da59eef8c75fbfb3db.png)
浅谈职业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07年8月,我开始担任幼教专业就业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
在此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把教参上的内容教给学生的语文教学到底能让学生提高哪些语文能力?三年的学习又能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多少?就业班的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哪些东西?这样的思考伴随了我三年,三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让我理想中的就业班语文教学日渐清晰。
今天,我就把我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一、语文教学应该用美去吸引学生有不少人认为语文课是学生都喜欢的课,其实不然。
语文老师都很清楚,语文课不但不是香饽饽,甚至可以说,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上与不上、听与不听是无所谓的事。
由此可见,语文课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吸引力。
而缺乏吸引力的课是很难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的。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挖掘语文课本身的魅力因素,用美去吸引学生。
08年春季开学,语文组在全校开展了古诗文背诵活动。
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要求自己和学生一起背诵。
在读背的过程中,诗歌美的内涵让我一次次体验到美的愉悦。
在学生抱怨内容太多太难背的时候,我就把我的新感受讲给他们听。
例如,我告诉他们,陆游的《梅花》诗,写梅花多不写梅花树有多少多少棵,却用“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来表达,这是何等的含蓄,而含蓄本身就是一种美。
在要求学生背诵《春江花月夜》时,我告诉他们,理解诗歌靠的是多读、多思、多想象,老师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诗时,读到第四遍才体会到这首诗的美。
诗的第三层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两句,明写月光,实写思念,明写家人对游子的思念,其实表达的是游子的思念。
本来是自己在思念别人,却不写自己的思念,而去写想象中别人对自己的思念,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方法。
可能在这一学期这样的内容讲得较多,学期快结束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刚品出语文的美,这学期就结束了。
”学生满脸的遗憾让我感到欣慰。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c159a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9.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是指将就业作为教学目标,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就业需求的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及时了解到各个行业的就业需求,将这些需求纳入到教学内容中,从而使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就业需求更加贴近。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将这些能力与实际就业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职业挑战的能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工作和职业生涯中所需具备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方面的素质。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职业技能和职业规则等方面的素养,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应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积极采用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36077a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5.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中职学校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因此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成为了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目标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下,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明确化、个性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而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下,除了注重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包括学生的职业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只有让学生具备了更多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他们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顺利就业。
二、教学内容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下,教学内容需要更贴近社会实际、贴近职业需求。
除了传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内容外,中职语文教学还需要包括职业文化、职业规范、行业知识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职业生活,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并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还能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下,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实践应用。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中职语文教学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可以通过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锤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2a994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5.png)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与此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也在面临着不断改革和提升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了解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以从事技术技能类工作为主,因此他们对语文教学的需求也与普通高中学生有所不同。
在就业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明确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
二、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技能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文学经典和语言规范的传授,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语言进行职业实践和应用。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运用得当。
三、融合职业素养教育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还需要融合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通过融合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他们在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四、注重实践与实训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还需要注重实践与实训,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与实训,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职业生活,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只有通过实践与实训,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种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0db90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1.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背景情况、存在的问题意识以及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分别从就业导向教学的概念、重要性、实施方法、效果评估和案例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总结了就业导向教学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加深对于中职语文教学中就业导向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就业、导向、教学方式、概念、重要性、方法、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意义、发展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中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背景,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当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就业导向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从就业导向教学的概念、重要性、实施方法、评估效果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问题意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中职学生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
许多中职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存在着能力不匹配、就业技能不足的情况。
这也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更加需要关注就业导向,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问题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匮乏,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胜任理想的工作,这直接反映了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着就业导向不足的问题;二是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三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学校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导致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脱节。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85b6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f.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就是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态度。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了解市场需求,让学生明白在就业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
还可以通过模拟面试、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真实职业环境,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还可以开设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职业技能,如计算机操作、会计软件使用等。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职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可能多样化,不同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和追求各不相同。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多样化的就业信息和资源。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能够及时了解职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并能够教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
中职学生的时间有限,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大量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9840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0.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对中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中职语文教学需要着重关注就业导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就业目标。
本文就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展开讨论。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应该突出语文知识的实用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一些实用性高、能够帮助学生日后就业的语文知识进行讲解和训练,如写作技巧、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增强就业能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成功的就业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启发,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语文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方式还包括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现实工作中,人们很少是独自工作的,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与他人合作。
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这不仅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如学生社团、实践项目等。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方式需要突出语文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目标,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全国各中职学校能够重视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方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45b86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5.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作为中职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来支撑他们在职场上的表现。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中职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交际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上所需的道德、文化、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应当结合职业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相关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开展团队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还要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信息素养是学生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信息文本、进行信息筛选和处理、提出信息整合和应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为他们日后在职场上的应用奠定基础。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关注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培养。
在职场上,很少有工作是单一的,而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外拓展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方式应当以培养实际能力、职业素养、信息素养和跨学科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更具备了适应职场的综合素质。
希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7a0e6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0.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中职教育中核心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三个方面来谈一下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所突破。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某些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就业需求的把握,选择与各个专业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
对于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注重商务信函的写作和商务英语的学习;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注重美术史的学习和艺术作品的欣赏。
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就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以“懂、会、用”为核心目标,强调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
但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和职场实训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学习商务信函写作时,可以邀请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来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要求和规范;或者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一些企业,学习他们的管理和运营方式。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传统的教师通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接受。
而在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给予他们合适的指导和建议。
某个学生对美术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他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4903f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d.png)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中职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
中职语文的就业导向教学方式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
就业导向的教学方式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业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中职语文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就业导向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写一封求职信、写一篇实习报告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就业时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要求,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就业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成为了就业市场对人才的一个重要要求。
中职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创新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题材,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就业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的职业人才,而就业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业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3-04-23T13:08:29.20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梁永红[导读] 喜欢美的东西、追求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如果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之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语文
梁永红(新密市职教中心河南新密452370) 07年8月,我开始担任幼教专业就业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
在此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把教参上的内容教给学生的语文教学到底能让学生提高哪些语文能力?三年的学习又能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多少?就业班的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哪些东西?这样的思考伴随了我三年,三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让我理想中的就业班语文教学日渐清晰。
今天,我就把我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我
们能共同努力,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一、语文教学应该用美去吸引学生
有不少人认为语文课是学生都喜欢的课,其实不然。
语文老师都很清楚,语文课不但不是香饽饽,甚至可以说,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上与不上、听与不听是无所谓的事。
由此可见,语文课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吸引力。
而缺乏吸引力的课是很难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的。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挖掘语文课本身的魅力因素,用美去吸引学生。
08年春季开学,语文组在全校开展了古诗文背诵活动。
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要求自己和学生一起背诵。
在读背的过程中,诗歌美的内涵让我一次次体验到美的愉悦。
在学生抱怨内容太多太难背的时候,我就把我的新感受讲给他们听。
例如,我告诉他们,陆游的《梅花》诗,写梅花多不写梅花树有多少多少棵,却用“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来表达,这是何等的含蓄,而含蓄本身就是一种美。
在要求学生背诵《春江花月夜》时,我告诉他们,理解诗歌靠的是多读、多思、多想象,老师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诗时,读到第四遍才体会到这首诗的美。
诗的第三层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两句,明写月光,实写思念,明写家人对游子的思念,其实表达的是游子的思念。
本来是自己在思念别人,却不写自己的思念,而去写想象中别人对自己的思念,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方法。
可能在这一学期这样的内容讲得较多,学期快结束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刚品出语文的美,这学期就结束了。
”学生满脸的遗憾让我感到欣慰。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喜欢美的东西、追求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如果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之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语文。
当然,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就必须改变那种掰开了再揉碎的解剖式的语文教学,就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特别是不要给学生背别人长篇大论的东西。
老师应该像一个导游,对待课文要像对待一个园林、一个旅游点,语文教学就是领着学生进入旅游圣地,一路介绍,至于美在何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
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孔庆东老师的这个观点值得我们学习。
二、语文教学应该用习惯去培养学生
一篇对在中国设立读书日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的文章中提到,在美国、日本的地铁站,总能看到不少在等车的时间里看书的乘客,日本人在出门时爱在兜里揣上一本书,这几乎都成了一种习惯。
而在中国,这种现象却很少见。
其实,想想我们身边,只看专业书甚至只看教科书的人大有人在,书店里学生学习用的教辅资料最多,看书的人里学生最多。
这一现象暴露出来的是中国人在读书方面功利目的太强,而读书习惯养成不足。
我印象中,60后爱看的书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杨家将》、《胡延庆打擂》、《封神榜》等,70后爱看的书是琼瑶的言情小说和香港的武打小说。
也许是在那些时代娱乐活动少,再加上了解世界的渠道也太少,所以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爱看书的比较多。
可在咱们的90后学生中,爱看书的人已经很少了,你若问起四大名著中的成语典故,一大半的学生都会说不知道,没听说过。
我经常想,基础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而语文老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再讲《红楼梦》,我应该改变以往把学生想知道的都告诉他们的习惯,我要学那些说书人的习惯,只讲那些能吊人胃口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欲知后事如何,自己看书去。
三、语文教师应该用“变”去适应学生
职业学校就业班的学科教学,由于没有升学压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就容易做到丰富多彩。
用曾经在我们学校讲过课的郑州外国语中学的卢臻老师的话说: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我们的天堂。
所以,根据不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成了我三年就业班语文课教学的主旋律。
为了弥补以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听说方面训练不足的缺陷,07年开始,在语文课堂上,我就让学生听下载的学生感兴趣的凄美爱情故事,听完后要求学生按老师介绍的方法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
去年让现在教的这届学生听同样的故事时,这届学生不但没表现出09届学生的喜爱和感动,还表现出了不在意。
于是,我就让学生讲电影故事。
刚开始,学生不太情愿,慢慢地,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自己不知不觉就投入进去了,有时流下伤心的泪水,有时用愤怒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主人公的不满。
这时我赶紧因势利导,慢慢地,这种情绪又感染着其他的同学。
再以后,教室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下课铃响了,学生们都还沉浸在故事中不能自拔,有的捶胸顿足,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满脸深沉。
为了弥补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的不足,我在讲授《公寓生活记趣》和《小狗包弟》的基础上,在网上找了一篇评论张爱玲散文的文章和两篇评论巴金《随想录》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分析。
在学生看过09年几部电影大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上网搜影评并在班上阅读,我自认为学生搜索选择的过程就是阅读思考学习的过程。
有感于一些学生看书多却收获甚少的情况,我去年以《阿Q正传》为例给学生讲了小说欣赏方面的知识,并把它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
但考试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讲过的内容几乎有一半多的学生还是没掌握。
所以,在春季开学以后上课时,我先出思考题让学生做,做完后老师批改,而且要求同学之间不能有雷同的答案,老师只讲学生普遍都不会的内容。
这样做有助于发现纠正学生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但进度太慢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业班的语文教学没有了应试这个目标,就只能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这应该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我们的教学如何真正体现这个目标,应该是我们就业班老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中学习、思考、研究、实践的重点。
祝愿我们的职业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