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上机报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信号处理

大作业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

姓名:***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连续信号、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

采样是连续信号数字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对连续信号()a x t 进行理想采样的过程可用(1.1)式表示:

()()()ˆa a x

t x t p t =⋅ 其中()t x

a ˆ为()a x t 的理想采样,()p t 为周期冲激脉冲,即 ()()n p t t nT δ∞

=-∞

=

-∑

()t x

a ˆ的傅里叶变换()j a X Ω为 ()()s 1ˆj j j a a m X ΩX ΩkΩT ∞=-∞

=-∑

进行傅里叶变换,

()()()j ˆj e d Ωt a a n X Ωx t t nT t δ∞

∞--∞=-∞⎡⎤=-⎢

⎥⎣⎦

∑⎰ ()()j e d Ωt

a

n x t t nT t δ∞

--∞=-∞

=

-∑⎰

()j e ΩnT

a

n x nT ∞-=-∞

=∑

式中的()a x nT 就是采样后得到的序列()x n , 即()()a x n x nT =

()x n 的傅里叶变换为

()()j j e e

n

n X x n ω

ω∞

-=-∞

=∑

比较可知

()()j ˆj e a

ΩT

X ΩX ωω==

为了在数字计算机上观察分析各种序列的频域特性,通常对()

j e X ω在[]0,2π上进行M 点采样来观

察分析。对长度为N 的有限长序列()x n ,有

(

)()1

j j 0

e

e

k

k N n

n X x n ωω--==∑

其中2π

,0,1,,1k k k M M

ω==⋅⋅⋅-

一个时域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m y n x n h n x m h n m ∞

=-∞

=*=

-∑

上述卷积运算也可以转到频域实现

()()()j j j e e e Y X H ωωω= (1.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认真复习采样理论、 离散信号与系统、 线性卷积、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及性质等有关内容, 阅读本

实验原理与方法。

(2) 编制实验用主程序及相应子程序。

① 信号产生子程序, 用于产生实验中要用到的下列信号序列: xa(t)=Ae-at sin(Ω0t)u(t) 进行采样, 可得到采样序列

xa(n)=xa(nT)=Ae-anT sin(Ω0nT)u(n), 0≤n<50

其中A 为幅度因子, a 为衰减因子, Ω0是模拟角频率, T 为采样间隔。 这些参数都要在实验过程中由键盘输入, 产生不同的xa(t)和xa(n)。 b. 单位脉冲序列: xb(n)=δ(n) c. 矩形序列: xc(n)=RN(n), N=10

②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序列产生子程序。 本实验要用到两种FIR 系统。

a. ha(n)=R10(n);

b. hb(n)=δ(n)+2.5δ(n-1)+2.5δ(n-2)+δ(n-3)

③ 有限长序列线性卷积子程序, 用于完成两个给定长度的序列的卷积。 可以直接调用MATLAB 语言中的卷积函数conv 。 conv 用于两个有限长度序列的卷积, 它假定两个序列都从n=0 开始。 调用格式如下:

y=conv (x, h)

(3) 调通并运行实验程序, 完成下述实验内容: ① 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

a. 取采样频率fs=1 kHz, 即T=1 ms 。

b. 改变采样频率, fs=300 Hz , 观察|X(ej ω)|的变化, 并做记录(打印曲线); 进一步降低采样频率, fs=200 Hz , 观察频谱混叠是否明显存在, 说明原因, 并记录(打印)这时的|X(ej ω)|曲线。 ② 时域离散信号、 系统和系统响应分析。

a. 观察信号xb(n)和系统hb(n)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利用线性卷积求信号xb(n)通过系统hb(n)的响应y(n), 比较所求响应y(n)和hb(n)的时域及频域特性, 注意它们之间有无差别, 绘图说明, 并用所学理论解释所得结果。

b. 观察系统ha(n)对信号xc(n)的响应特性。 ③ 卷积定理的验证。 (4)主程序框图

①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

②时域离散信号、系统和系统响应分析

③卷积定理的验证

四.实验程序

1.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

a. 取采样频率fs=1 kHz,,即T=1 ms。

b. 改变采样频率,fs=300 Hz,观察|X(e^jω)|的变化,并做记录(打印曲线);进一步降低采样频率,fs=200 Hz,观察频谱混叠是否明显存在,说明原因,并记录(打印)这时的|X(e^jω)|曲线。

A=444.128;

a=50*sqrt(2)*pi;

m=50*sqrt(2)*pi;

fs1=1000;

fs2=300;

fs3=200;

T1=1/fs1;

T2=1/fs2;

T3=1/fs3;

N=30;

n=[0:N-1];

x1=A*exp(-a*n*T1).*sin(m*n*T1);

x2=A*exp(-a*n*T2).*sin(m*n*T2);

x3=A*exp(-a*n*T3).*sin(m*n*T3);

w=linspace(-2*pi,2*pi,10000); %设置w的范围X1=x1*exp(-j*n'*w);%对x1(n)做DTFT变换

X2=x2*exp(-j*n'*w);%对x2(n)做DTFT变换

X3=x3*exp(-j*n'*w);%对x3(n)做DTFT变换figure(1)

subplot(2,3,1);

stem(x1);

xlabel('n');ylabel('xa(n)');

title('采样频率为1000HZ时的理想采样信号'); subplot(2,3,2);

stem(x2);

xlabel('n');ylabel('xa(n)');

title('采样频率为300HZ时的理想采样信号'); subplot(2,3,3);

stem(x3);

xlabel('n');ylabel('xa(n)');

title('采样频率为200HZ时的理想采样信号'); subplot(2,3,4)

plot(w/pi,abs(X1));%绘制x1(n)的幅度谱

xlabel('\omega/π');ylabel('|H(e^j^\omega)|' )

title('采样频率为1000Hz时的幅度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