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坡面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路基坡面防护
第一节概述
路基坡面防护主要是针对受自然因素作用易产生不利于稳定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边坡坡面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达到保持边坡的长期稳定和安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的目的。
易于冲蚀的土质边坡和易于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施工后如果长期裸露,在自然风化营力和雨水冲刷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冲沟、溜坍、剥落、掉块和坍塌等坡面变形,影响边坡稳定。同时,剥落或冲蚀的碎屑物,对路基本体而言,往往堵塞侧沟,使排水不畅,造成路基翻浆冒泥;对社会环境而言,边坡水土流失,冲毁耕地、农作物及房屋等建筑物,造成环境污染及财产损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坡面防护措施,防止和消除上述不利影响。
坡面变形的轻重程度与边坡的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当地的气候环境、边坡方位、边坡坡率和高度等密切相关,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宜的防护类型。
本章内容系一般情况下的路基坡面防护,凡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坡面防护,详见本手册各有关章节。
第二节设计原则
一、坡面防护设计的一般要求
1.凡易风化的或易受雨水冲刷的岩石和土质边坡及破碎的岩石边坡,均应及时加以防护。
2.软硬岩层相间的路堑边坡,应根据岩层情况采用全部防护或局部防护措施。
3.在多雨地区用砂类土、细粒土填料填筑的路堤,其路肩和边坡易受雨水冲刷流失,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坡面防护。
4.路基边坡防护,当其岩土性质及气候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采用植物防护,并设置骨架。
5.坡面防护结构一般不考虑边坡地层或人工填土的侧压力,其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但护墙可用于极限稳定边坡的情况。
6.护面要紧贴边坡;基础要牢固并与护面本体很好衔接;顶部及两侧边缘适当嵌入边坡内,并整修与坡面齐平,防止雨水自接缝渗入。
7.采用封闭式坡面防护(喷护、挂网喷护及浆砌片石护坡和护墙等)应在防护体上设泄水孔和伸缩缝。当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应采取措施将水引出。
8.对于高而陡的防护结构物,应在适当高度处设置耳墙及平台,并应设置便于检查维修用的安全设备。
二、常用坡面防护措施的选择原则
路基边坡坡面防护类型、结构形式,应根据边坡的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边坡坡率及地区气候条件等按表6-1的规定选择确定。
第三节坡面防护设计
一、植物防护
植物防护是一种简便、经济和有效的坡面防护措施。植物能覆盖表土,防止雨水冲刷;调节土壤湿度,防止裂缝产生;固结土壤,防止坡面风化剥落,同时还能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为防止采用植物防护的路堑边坡坡脚因列车震动和雨水冲蚀作用而先破坏,从而导致整个防护工程的破坏或出现边坡坍塌,一般宜在坡脚处设高1~2m浆砌片石护坡或护墙。
(一)撒种草籽(植草)或喷播植草
1.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25,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
2.草种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草种的适应性,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播种草籽一般在春、秋两季,以雨季来临前10~15天较好。有条件采用人工降水时,可不在雨季播种。当雨季雨量较大,对边坡易形成冲刷时则宜在雨季前3个月播种。
4.播种草籽分单播和混播,撒种量取决于种子质量、混合组成、土壤状况和工程性质等。
5.路堤的路肩和路堑的堑顶边缘应埋入与坡面齐平的,宽0.2~0.3m的带状草皮,堑顶外设不小于1.0m宽的绿化带。
(二)铺草皮(现在基本不采用)
1.采用铺草皮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强风化的软质岩块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1,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8m。
2.草皮的草种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草种的适应性,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切取的草皮规格宜大小一致,厚薄均匀,不松不散,便于搬运。草皮宜为人工草皮,如为天然草皮则应符合有关环保要求。草皮铺种施工应自下向上顺铺。挖方边坡应铺过边坡顶部不少于1.0m,草皮端部应嵌入地面。
3.铺草皮一般应在春季或初夏进行,气候干燥地区则应在雨季进行。草皮铺种后应立即浇灌,加强保护和管理。草皮应与坡面密贴,块与块之间留有一定间隔。草皮宜用竹(木)钉与坡面固定。
(三)种植灌木(用于草灌结合)
1.采用种植灌木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5,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对经常浸水、盐渍土及经常干涸的边坡不宜采用。
2.树种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并能迅速生长的低矮灌木,常用的灌木树种有紫穗槐、夹竹桃、黄荆、野蔷薇、山楂等。
3.灌木的分布形式有梅花型、斜列型、斜线型和方格型四种,其防护效果以梅花型最佳,斜列型次之。在选用斜线型和方格型时,带间应种草防护。
4.一般栽灌木的坑深为0.25m,直径0.2m。应在当地植树季节栽种。
(四)客土植生
1.客土植生是对各种表层土质不宜于植物生长的边坡进行植物防护的一种方法,即采取在边坡坡面上铺设或置换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混合料)作为种植土(客土),然后植草的方法。其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1,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8m。
2.种植土(客土)应尽量破碎均匀,最大粒径应小于30mm。种植土(客土)应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平衡养分和矿物元素,且应具有保水、保温和便于养护等性能。客土作为类似表土的表层结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且对维持自然生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所需主要材料的要求如下:
(1)以天然有机质土壤改良材料为主体,混入含有各种对植物生长有效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材料;
(2)采用木质纤维作为养生材料,增加混合料强度及孔隙率,使其稳定性增强;
(3)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及天然植物加工而成粘结剂,使客土混合料相互紧密连接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并与坡面表面粘结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
(4)采用高效化学合成肥料及缓效肥料,提供植物生长不同时期所需营养。
3.种植土(客土)厚度应视边坡岩土质、高度、坡率及草种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小于5cm。铺设或置换的种植土(客土)应与边坡坡面密贴连接,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增加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