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培养驯化手册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法生化系统的调试首先是投加高效菌种进行接种。

高效菌种可以大大缩短污泥培养驯化的时间。

培养驯化在好氧池内进行。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正式投产之前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和驯化污泥。

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细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保证需要的营养物质、氧气供应(曝气)、合适的温度和酸碱度,使其大量繁殖,形成活性污泥,并最后达到处理污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活性污泥的驯化,就是使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适应需要处理的污水的水质水量。

在污泥驯化过程中,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发生两个变化。

其一是能利用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不能利用的逐渐死亡、淘汰。

其二是能适应该水质的微生物,在废水中有机物的诱发下,产生能分解利用该种有机物的诱导酶。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操作(1)污泥的培养将菌种用污水稀释捣碎,滤出其中的杂质,投放好氧池中,投放时好氧池水位调整至正常水位的1/2左右,投加完毕后,将好氧池中污水水位增至正常水位,投加菌种时曝气系统开始进行运行,并进行闷曝(即在不进水和不排水的条件下,连续不断的曝气),经过数小时后,停止曝气,沉淀排掉半池上清夜,再加入污水,闷曝数小时后,停止曝气,沉淀排掉半池上清夜,再加入污水,重复进行闷曝换水,期间注意观察污泥的性状,以及溶氧的控制,保持在2—4mg/L间。

直到出现模糊状具有絮凝性的污泥。

培养期间主要采用生活污水,如为工业污水,需注意污水中各营养物质平衡比例。

当好氧池出现污泥绒絮后,就间歇地往曝气池投加污水,往曝气池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池体容积的1/2,随着培养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达到每天更换一次。

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2小时左右就开始回流污泥。

(2)污泥的驯化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

污泥驯化

污泥驯化

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4L废水,再加入4L自配水。

7天后,污泥颜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浊,测量MLSS、SV的值,反应过程中pH值、COD、NH3-N 浓度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培养出的细菌量较少。

14天后,污泥呈浅黑色,沉淀时泥水界面由开始模糊逐渐变得边缘清晰,镜检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漫游虫、裂口虫、吸管虫等。

随着生物相逐渐变好,预示菌种培养出来了。

测量MLSS、SV的值,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43%和10%,污泥活性还不强,需要继续培养。

此后,每天运行两周期,每周期曝气10h,静置2h。

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小时,上清液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

测量污泥MLSS、SV的值,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较强,至此认为培养阶段结束。

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

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

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

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COD、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

(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

污水处理污泥驯化方案

污水处理污泥驯化方案

污水处理污泥驯化方案
驯化培养
1,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当做不到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气化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作为直接培养水,需要加以稀释,一般控制COD负荷不高于1000-1500mg/L为宜,这样需要按1:1(清水:废水)或2:1配制作为原始驯化水,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00C,投加葡萄糖或者面粉补充碳源。

驯化采取连续闷曝3天,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查进出水COD 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

2、驯化方式:驯化条件具备后,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化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d内完成,递增比例为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很多,一般应控制挥发酸(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值应保持在6.5-7.5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可慢慢递增。

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

3、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工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培训资料—活性污泥驯化技巧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培训资料—活性污泥驯化技巧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培训资料—活性污泥驯化技巧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污泥负荷污水处理中进行活性污泥驯化时,也可采用体积负荷法来进行驯化,可根据化验数据、进水指标、系统指标、构筑物体积推算出单位时间的系统污泥负荷。

1好氧处理菌种的投加与培养一、菌种培养时构筑物的选择:方便加菌种、有曝气装置、有搅拌、方便进原水或营养液二、菌种的投加方案的确定根据现场具备的条件综合考虑。

如场地、人工、运输车辆、临时电源、临时泵及管道、水枪、高差、过滤等因素三、菌种的粉碎对于压缩污泥应考虑污泥的粉碎问题,应根据现场的条件确定粉碎方法。

粉碎方法选择的顺序为水枪---泵循环+滤网冲击---曝气、搅拌。

四、菌种活性的恢复菌种加入后,首先是恢复其活性,由于菌种脱离其原来的好氧环境往往已有较长时间,因此,菌种运输到现场后应尽快加入培养构筑物,并且加入时,使构筑物处于曝气过程,每批加完后继续曝气,一方面淘汰厌氧菌,另一方面将构筑物内的营养物质消耗,恢复其活性五、菌种的培养在活性恢复后即进入培养阶段,目的是使活性污泥尽快生长,以达到一定的数量级。

菌种活性恢复期间,同时自身也有部分增殖。

菌种的培养可单独进行,也可与驯化同步进行,通常是以培养为主,即污泥量增加为主,兼顾驯化。

如原水浓度较高或毒性较强,培养时应以加营养液或生活污水为主;如原水基本无毒性,碳氮比适当,可在培养阶段以原水为主。

2好氧处理活性污泥的驯化一、活性污泥驯化应遵循的原则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精心控制二、活性污泥驯化的方法与技巧如果培养期间加入的主要是生活污水,应逐步减少生活污水的加入量,并逐步增加原水的进水量,每次增加的进水量为设计进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应稳定2-3个周期或2天左右,发现系统内或出水指标上升应继续维持本次进水量,直至出水指标稳定,如出水指标一直上升,应暂停进水,待指标恢复正常后,进水量应稍微减少,或略大于上周期进水量。

以此类推,最终达到系统设计符合。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的培养是增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使其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

驯化则是对微生物进行诱导和淘汰,使适应污水特性的微生物得到增殖和发育,而使不适应环境条件和所处理污水特性的微生物受到淘汰或抑制。

培养活性污泥需要菌种和菌种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于含有粪便水的生活污水,其中的菌种和营养物质都已基本具备,可直接用来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

将生活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控制BOD5浓度在
500mg/L左右,进行静态“闷曝”培养,经1~2天的曝气后,曝气池内就会出现大量的絮状物,活性污泥开始形成。

为补充营养和排除对微生物生长有害的代谢产物,曝气池中的混合液经沉淀后,应将相当于曝气池容积50%~70%的上清液排掉,再将污水引入曝气池。

然后继续曝气,经过数次“闷曝”和换水后,活性污泥便逐渐培养成熟,直到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比达到15%~20%时为止。

对于工业废水,在培养的初期除用一般的菌种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培养足够量的活性污泥外,还应对所培养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使活性污泥微生物逐渐形成能够代谢工业废水的酶系统,并具有某种专性。

驯化生物过程是在进水中适当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开始时,工业废水的加入量控制在设计流量的10%~2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后,再继续增加比例,直至满负
荷时为止。

通过驯化,使工业废水中的特种微生物得到增殖和发育,从而使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具有处理该种工业废水的能力。

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范本(2篇)

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范本(2篇)

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范本引言:污水处理是当代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污水处理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驯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对菌种的驯化,可以提高其处理效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方案旨在探讨____年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

一、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成本高、效果有限,而生物处理方法是一种相对廉价且有效的处理方式。

因此,菌种驯化成为了污水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驯化目标1. 提高菌种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能力2. 提高菌种的耐受性,使其能适应不稳定的处理条件3. 控制好菌种的生长速率,避免过度繁殖4. 优化菌种的协同作用,提高整体处理效能三、驯化方法1. 应用微生物驯化技术,通过分离和筛选得到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优势菌种。

2. 通过菌种间的混合培养,达到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菌种的降解能力。

3. 引入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基因的诱导和改造,增强菌种的降解能力和耐受性。

4. 优化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浓度和氧气含量等,使菌种能适应不同的处理条件。

5. 建立稳定的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对驯化后的菌种进行监测和管理,避免菌种突变或失活。

四、实施步骤1. 收集不同污水处理站的菌种样品,选择具有潜在降解能力的样品。

2. 进行优化的分离和培养,筛选出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优势菌种。

3. 实施菌种间的混合培养,通过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降解能力。

同时,进行对比实验确定最佳比例。

4. 引入基因工程技术,对菌种进行基因诱导、改造和突变。

5. 优化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浓度和氧气含量等,使菌种能适应不同处理条件。

6. 建立稳定的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对驯化后的菌种进行监测和管理。

五、预期成果1. 菌种的降解能力明显提升,污水处理效果显著改善。

2. 菌种能适应不同处理条件,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3. 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得以优化,处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2024年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2篇)

2024年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2篇)

2024年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效果有限,而带菌种的驯化技术成为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针对2024年污水处理站的菌种驯化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菌种筛选和收集菌种的筛选和收集是菌种驯化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进行菌种的筛选和收集。

1. 采集现有环境中的菌种我们可以通过采集现有环境中的水体、土壤和植物等样本,进行菌种筛选和收集。

通过分离和培养可以得到大量的潜在有益菌种。

2. 数据库搜索和筛选利用现有的菌种数据库,我们可以对相关菌种的特性进行搜索和筛选。

选择那些适应污水处理条件的菌种作为潜在的驯化菌种。

3. 合成生物学技术选育菌种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设计合成DNA序列,构建带有特定功能的菌株。

这种方法可以针对特定的污水处理需求,进行菌种的定制。

二、菌种驯化与培养菌种驯化与培养是确保菌种的高效活性的关键。

以下是菌种驯化与培养的关键环节。

1. 适应性培养将采集到的菌种进行适应性培养,让其在目标环境中逐渐适应并增殖。

适应性培养的温度、pH值等条件要与目标污水处理站的实际条件相符。

2. 中间环节优化根据菌种在不同环节中的生长特性和代谢途径,进行适应性优化。

比如,针对污水处理中的有机物降解需求,可以通过调整菌种的代谢通路和酶系增强其降解能力。

3. 纯化培养通过纯化培养,筛选出表现出优异性能的菌株。

同时,对菌株进行进一步培养和优化,确保其在污水处理站中的稳定性和活性。

三、菌种应用菌种驯化与培养完成后,需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污水处理中。

以下是菌种应用的几个关键步骤。

1. 菌种投放将驯化培养好的菌种投放至污水处理站的适当位置。

投放密度和投放时间需要根据污水处理站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进行适当的监测和调控。

2. 监测和调控定期对菌种进行监测,了解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表现和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控措施,确保菌种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

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

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方案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菌种驯化则是污水处理站中的关键环节。

菌种驯化是指通过优选和培养特定的微生物菌种,使其在特定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污水处理站菌种驯化的方案。

一、菌种筛选1. 目标菌种的选择:首先需要选择适合污水处理的目标菌种。

目标菌种应具有以下特点:能耐受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能高效降解有机物质,能生长繁殖快速,能适应不同的处理条件。

2. 样品采集:从现有的污水处理站中采集样品,包括进水和出水样品。

对进水样品进行初步筛选,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

3. 筛选方法:利用不同培养基和条件进行初步筛选。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平板培养法、液体培养法和筛选营养平衡培养基等。

4. 筛选指标:根据污水处理的要求,可以根据降解效率、生长速度、耐受性和稳定性等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最具有潜力和优势的菌种。

5. 筛选结果分析:根据筛选结果,对菌种进行分析和鉴定。

可以利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如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等,确认菌种的身份和特性。

二、菌种培养1. 培养基选择:根据菌种的特性和培养要求,选择适合菌种生长和营养的培养基。

培养基应具有适当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以满足菌种的生长需求。

2. 培养条件控制:菌种的培养条件对于菌种的繁殖和代谢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等条件对于菌种的培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方法:菌种可以通过连续培养、间歇培养或固定化培养等方法进行培养。

其中,连续培养可以保持菌种的稳定性和活力,间歇培养则利于菌种的产量和积累。

4. 培养过程监测:对菌种的培养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包括菌种的生长曲线、各种代谢产物的产量和菌种的稳定性等。

三、优化菌种的降解能力1. 进一步筛选: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对菌种进行再次筛选和排序。

可以根据菌种对不同污水组分的降解能力进行评价。

2. 遗传改造:对菌种进行遗传改造,增加其降解特异性和降解速度。

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

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

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1、活性污泥的培养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在曝气池中接种污水处理厂的多余污泥形成处理废水所需浓度和种类的微生物(污泥)。

营区污水处理站的培菌一般采用闷曝法,在温暖季节向曝气池内充满生活污水,为提高营养物浓度,可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或米潜水等,开启曝气系统,在不进水曝气数小时后,停止曝气病沉淀换水。

经过数日曝气、沉淀换水之后既可连续进水,约7・10天后在显微镜下可在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中看到活动的微生物,此时可加大进水量,提高污泥负荷,使曝气池污泥浓度和运行负荷达到设计值,即使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所需的水质指标,但在培菌初期,由于活性污泥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较低,且活性较低,故系统运行负荷和曝气量需低于正常运行期的参数。

通过循化过程能使可利用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增加,不能利用的则逐渐死亡、淘汰,最终使污泥达到正常的浓度、负荷,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有机污染物一般都能被微生物代谢吸收,简单的有机物可被细菌吸收利用,而复杂的大分子有物或有毒性基因的有机物,必须首先被细菌分泌出的〃诱导酶〃分解转换成简单的有机物才能被吸收,凡能分泌出这种诱导酶的细菌,就是能适应该种废水水质特征的优势菌种,这种细菌的产生、富集、迅速繁殖的过程就是污泥的训话。

2、活性污泥的评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微生物的活性。

因此,运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和检测活性污泥的性状和微生物的组成与活性等。

如污泥的沉降性能,污泥的生物相等。

3.活性污泥性状的观测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新鲜的活性污泥略带混土味。

当曝气池内充氧不足时,污泥会发黑、发臭;当曝气池充氧过度或负荷过低时,污泥色泽会较淡。

4、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生物相的观察,是已经普遍采用运行状态观察方式。

了解活性中微生物的状况需观察了解泥水混合物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等,及时掌握生物相变化和运行状况及处理效果,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存在的问题,对运行管理予以指导。

污水处理—SBR工艺培养驯化调试方案

污水处理—SBR工艺培养驯化调试方案

污水处理—SBR工艺培养驯化调试方案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SBR(Sequence Batch Reactor,顺序批处理反应器)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在SBR工艺中,通过顺序地进行污水进水、搅拌、静置沉淀、上清液排放等步骤,最终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和排放。

下面是一份针对SBR工艺的培养、驯化和调试方案。

1.培养阶段在开始使用SBR工艺处理污水之前,首先需要培养好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指一种富含各种微生物的混合物,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培养活性污泥的主要步骤如下:1.1污泥接种将已经培养好的活性污泥接种到SBR反应器中,污泥的接种量通常为反应器总容积的1-5%。

1.2初始调节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适当调节反应器的水质参数,如溶解氧浓度、温度、pH值等。

同时,根据水质参数的变化,适当调整搅拌和通气的方式和强度。

1.3进水将污水逐渐加入到SBR反应器中,初始时进水量可以较小,逐渐增加,以适应活性污泥的适应过程。

在进水的同时进行搅拌,以确保反应器内的污水均匀分布。

1.4静止沉淀在进水一段时间后,停止搅拌,使污水在反应器内静置沉淀,以便活性污泥可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1.5上清液排放通过控制反应器中的排放设备,将上清液排出反应器,以去除降解后的废水。

1.6污泥浓缩为了保持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浓度,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将污泥浓缩,去除部分无关物质,同时回流一部分浓缩后的污泥回到反应器中。

2.驯化调试阶段在培养阶段完成之后,需要进行SBR工艺的驯化调试,以确保其有效的处理污水。

驯化调试的主要步骤如下:2.1调整进水流量与进水时间根据SBR工艺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处理能力,逐渐调整进水量和进水时间,以使反应器内的水质参数保持在设计范围内。

2.2优化搅拌与通气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搅拌和通气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强度,以确保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和混合度达到最佳状态。

2.3调整沉淀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静置沉淀时间,使活性污泥有足够的降解有机物的时间,同时避免沉淀过长导致污泥浓度过高。

环境微生物之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介绍课件

环境微生物之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介绍课件

04
营养物质:提供充足的营养 物质,如氮、磷、钾等,有 利于微生物生长
06
接种:接种适量的活性污泥, 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驯化
监测污泥性能
污泥浓度:监 测污泥浓度, 确保污泥浓度 在合理范围内
污泥沉降性能: 监测污泥沉降 性能,确保污 泥具有良好的 沉降性能
污泥生物相: 监测污泥生物 相,确保污泥 中含有丰富的 微生物种类
04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有助 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境修复工程的应用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污水处理:好氧活 性污泥法在污水处 理中的应用,可以 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有机物、氮、磷等 污染物。
土壤修复:好氧活 性污泥法在土壤修 复中的应用,可以 有效去除土壤中的 有机污染物,改善 土壤质量。
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群体, 主要由细菌、真菌、原生 动物等组成。
02 好氧活性污泥具有分解有
机物、去除污染物、净化 水质等作用。
03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
化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重 要环节,直接影响污水处 理效果。
04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
化需要控制合适的温度、 pH值、溶解氧等条件, 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和繁殖。
污泥脱水性能: 监测污泥脱水 性能,确保污 泥具有良好的 脱水性能
防止污泥流失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控制污泥浓度: 保持适当的污泥 浓度,避免污泥 流失
调整曝气量:根 据污泥生长情况, 调整曝气量,避 免污泥流失
控制污泥回流比: 合理控制污泥回 流比,避免污泥 流失
定期监测污泥沉 降性能:定期监 测污泥沉降性能, 及时发现并解决 污泥流失问题

(完整word版)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验收指导手册

(完整word版)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验收指导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目录宗旨 ................................纲目 ................................三、细则 (3)1、调试条件 (3)2、调试准备 (3)3、试水(充水)方式 (4)4、单机调试 (4)5、单元调试 (5)6、分段调试 (5)7、接种菌种 (5)8、驯化培养 (6)9、全线调试 (7)10、抓住重点检测分析 (7)11、改善缺陷、补充完善 (8)12、试运行 (8)13、自验检测 (8)14、交验检测 (8)15、竣工验收工资料 (9)总论宗旨本手册是针对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工作编写的,可供安装、调试及营运工作人员使用,亦可作为建设方、施工方施工验收之参考。

纲目手册含以下主要内容:调试条件、调试准备、试水方式、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分段调试、接种菌种、驯化培养、全线连调、检测分析、改进缺陷、补充完善、正式试运行、自行检验、正式提交检验、竣工验收。

三、细则1、调试条件(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2)设备安装完成;(3)电气安装完成;(4)管道安装完成;(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2、调试准备(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2)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3)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置、准备;(4)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赌塞管道的沙袋等;(5)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PH 计、试纸、COD 检测仪、SS);(6)建立调试记录、检测档案。

3、试水(充水)方式(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实验概况表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了解SBR培养活性污泥的基本构造和运转管理基本方法。

3.观察活性污泥的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SBR法培养驯化污泥,引进菌种,在培菌开始时,连续曝气。

连续曝气,是为了充分供氧,达到细菌代谢生长需要的溶解氧量,同时能沉淀留泥,使菌种间歇缺氧,利于其耐受度和污泥絮状的形成。

好氧的活性污泥法必须保持合适的溶解氧。

培养初期活性污泥少,细菌消耗的营养和溶解氧少,因此溶解氧在1~2mg/L左右为宜,随着活性污泥的增加,后期可控制在2~3mg/L。

溶解氧过高,细菌过度氧化,絮体容易被吹散;溶解氧不足,细菌厌氧,妨碍正常代谢,孳生丝状菌。

因此最好2小时左右测定一次溶解氧,及时调整,保证适宜的溶解氧量。

培养阶段尤其要控制住水温,一般水温在20~30℃较好。

在培养初期,进水要严格控制pH值范围即控制在6.8~7.8。

但是活性污泥能转化一些有机物为酸,使生化池内pH下降。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实验材料菌种(实验室贮存的活性污泥)、河中的废水、驯化所用废水是人工配置的模拟生活污水。

2、实验仪器和设备:量筒(100ml)、大烧杯(3L)、烧杯、玻璃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胶头滴管、洗耳球、铁架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烘箱、冷凝回流装置、真空抽滤机、布氏漏斗3、实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硫酸镁和氯化铁等微量元素、重铬酸钾、试亚铁灵指示剂、硫酸亚铁铵、硫酸硫酸银溶液、量筒、载玻片、香柏油、擦镜纸、吸水纸、二甲苯、浓硫酸、1%淀粉溶液、碳酸钠四、实验内容以人工配制的污水作为营养液(3L),通过控制温度(20℃左右)、pH(6.5~7.5)、溶解氧(2~6 mg/L)等试验条件来进行污泥的逐步培养驯化,主要探究在培养期间活性污泥浓度(主要测其MLSS)、对COD的去除效果、30分钟沉降比和活性污泥微生物相随培养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与驯化出来的。

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殖,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驯化则是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淘汰和诱导,使具有降解废水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

1.1 菌种和培养液除了采用纯菌种外,活性污泥菌种大多取自粪便污水、生活污水或性质相近的工业废水处理站二沉池剩余污泥。

培养液一般由上述菌液和诱导比例的营养物如淘米水、尿素或磷酸盐等组成。

1.2 培养与驯化方法1.2.1 有异步法和同步法。

异步法主要适用于工业废水,程序是:将经过粗滤的浓粪便水投入曝气池,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成BOD5~300-500mg/L,加培养液,连续曝气1~2d,池内出现絮状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1.5h,排除上清液(约池容的50%~70%);再加粪便水和稀释水,重新曝气,待污泥数量增加一定浓度后(约1~2周),开始进工业废水(10%~20%),当处理效果稳定(BOD去除率80%~90%)和污泥性能良好时,再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每次宜增加10%~20%,直至满负荷。

处理城市污水时可采用同步法,即曝气池全部进废水,连续曝气,二沉池不排泥,全部回流。

1.2.2 在培养和驯化期间,应保证良好的微生物生长条件,如温度15~35℃,DO0.5~3mg/L,PH6.5~7.5,营养比等。

2.正常运行工艺控制2.1 曝气系统控制2.1.1 一般,负荷较小时,MLVSS较高,DO也应相应提高;当DO不变时,空气量Qa主要取决于入流BOD5。

2.1.2 实际曝气量估算公式 Qa=f0(S0-S e)Q/300Ea式中f0为耗氧系数,指去除单位BOD所消耗的氧量,与F/M有关。

当F/M0.2~0.5KgBOD/(KgMLSS·d)时,可取1;当F/M<0.15KgBOD/(KgMLSS·d)时,可取1.1~1.2。

Ea为曝气效率,与扩散器的种类等有关,一般在7%~15%之间。

污水处理站SBR池及反应器污泥接种、驯化方案及注意事项

污水处理站SBR池及反应器污泥接种、驯化方案及注意事项

污水处理站SBR池及反应器污泥接种、驯化方案及注意事项一、培养、驯化调试方案的制定:1、总则:SBR 反应器运行方式应根据废水的性质确定,易降解的有机废水宜采用限制曝气进水方式,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宜采用非限制进水方式。

其周期各工序的时间控制与最终处理指标要求有关。

如:若处理中仅考虑CODCr和BOD5的处理效果,曝气时间可适当减少,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若考虑N、P的去除,曝气时间至少需2.5小时;本工艺处理的氨氮废水运行方式采用短时间的搅拌加上长时间的曝气交替运行。

不同的污水处理工程其调试方案及操作步骤各不相同。

本工艺主要处理气化等生产、清洁废水和全厂生活污水等,特制定适合本工艺的调试方案。

2、接种:根据反应器有效容积及污泥浓度(一般1—2g/l)计算所需接种污泥总量。

SBR池有效池容为:3600m3。

2、培养与驯化:a、配料:配料本应该在调节池中进行,但是目前调节池氨氮浓度超标,COD也非常高。

因此直接在SBR池中进行营养物质的添加。

外加营养物质进行调配,需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甲醇、磷肥)、(刚开始时一般要求其CODCr=600—800mg/l,PH=6—9 ,温度15--35℃),碳源由甲醇提供,氮源由调节池提供,磷源由磷酸二氢钾提供。

由于开始培养、驯化时候需要较多低浓度的污水(氨氮小于20mg/l,COD小于200mg/l),才能有进有出,而调节池超标严重,因此需要引进其它浓度较低的水进行培养,以保证培养时候及时换水。

b、进料运行:料配好后即可直接在SBR 反应器中曝气,每个SBR池需要进低浓度水150m3,然开始连续曝气约1—3 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以接种污泥恢复活性为准)。

c、排水:当污泥恢复活性,停止曝气,静沉2.5 小时。

放出上清液,约150m3。

d、重复上述a、b、c 步骤。

换料间隙为1 天1 次或2次。

e、当污泥活性明显增强,沉降性能良好,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菌胶团和纤毛类原生动物,如种虫、等枝虫、盖纤虫等,SV=10---30%时,表明污泥已经成熟,培养期基本结束。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一、活性污泥概述1.定义:活性污泥是污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的聚合体,是指微生物在贮存器潜育生存的体形和状态。

2.组成:活性污泥主要由泛类细菌、短杆菌、放线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

3.特征:活性污泥具有吸附性、降解性、沉降性及厌氧性等特征。

二、活性污泥培养1.活性污泥培养的目的:培养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具有良好的污水降解能力。

2.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活性污泥常用的培养基有17#苹果基、一个液体培养基等。

3.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DO值等条件。

4.培养方法:常见的培养方法有悬浮培养法、固定化培养法、连续培养法等。

三、活性污泥驯化1.活性污泥驯化的目的:通过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污水的处理要求。

2.驯化方式:常见的驯化方式有物理驯化、化学驯化和生物驯化等。

3.驯化条件的控制:驯化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曝气量、营养物质浓度等条件。

4.驯化指标:驯化活性污泥的指标主要有COD去除率、NH3-N去除率、生物毒性等。

四、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的应用1.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2.生物能源: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产生甲烷等生物能源,利用活性污泥进行沼气发酵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3.土壤修复: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对于土壤修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结: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污染物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控制好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驯化方式,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污水降解能力和适应性。

此外,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和土壤修复等领域,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处理工业废水所用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驯化

处理工业废水所用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驯化

处理工业废水所用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驯化
陈晋波;杨小姣;王传宝;于磊娟
【期刊名称】《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3)004
【摘要】本实验从工业废水混合菌种中分离筛选出细菌,培养后对其驯化,以提高处理废水的能力.在细菌的分离纯化过程,使用平板分离法,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气等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目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杂菌.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目的菌株.分离出的细菌经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后,加入工业废水中进行驯化,定期测其CODCr值.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陈晋波;杨小姣;王传宝;于磊娟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8
【相关文献】
1.加载絮凝磁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襄垣煤矿电厂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为例 [J], 阚术铖
2.茂名石化炼油厂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生化系统细菌的培养与驯化 [J], 王培风;黎松强;陈建军;李德豪;钟华文;沈豪祥
3.含盐工业废水生化处理耐盐污泥驯化及其机制 [J], 何健;李顺鹏;崔中利;陈立伟;顾向阳
4.不同工业废水驯化处理方法综述 [J], 段萌;田文瑞;王栋;孟新;刘智峰
5.驯化耐盐活性污泥处理高盐度工业废水 [J], 王基成;王建娜;潘咸峰;周彦波;鲁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培养驯化手册
培菌方法:
1、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

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 控制。

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

(3)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ºC,适宜温度为15-35º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4)酸碱度:一般PH为6-9。

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2、培菌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

引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为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浓度。

特别注意,培菌时期(尤其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低,故应控制曝气量,应大大低于正常期曝气量。

(2)干泥接种培菌法:最好取水质相同已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脱水后的干污泥作菌种源进行接种培养。

一般按曝气池总溶积1%的干泥量,加适量水捣碎,然后再加适量工业废水和浓粪便水。

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并增加至所需浓度
(3)数级扩大培菌法: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的特点,仿照发酵工业中菌种→种子罐→发酵罐数级扩大培菌工艺,分级扩大培菌。

如某工程设计为三级曝气池,此时可先在一个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种条件下,在一个曝气池内培菌,成功后直接扩大至二三级。

(4)工业废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业废水,如罐头食品、豆制品、肉类加工废水,可直接培菌;另一类工业废水,营养成分尚全,但浓度不够,需补充营养物,以加快培养进程。

所加营养物品常有:淀粉浆料、食堂米泔水、面汤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体情况应按不同水质而定。

(5)有毒或难降解工业废水培菌:有毒或难降解工业废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后再将工业废水逐步引入,逐步驯化的方式进行。

(6)直接引进种菌种培菌:有些特殊水质菌种难于培养,还可利用当地科研力量,利用专业的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培养菌种后再接种培养,如PVA(聚乙烯醇)好氧消化即有专门好氧菌。

此法,投资大,周期长,只有特殊情况才用。

3、驯化:在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营养物量,逐渐减少,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转为受纳工业废水,这个过程称为驯化。

理论上讲,细菌对有机物分解必须有酶参与,而且每种酶都要有足够数量。

驯化时,每变化一次配比时,需要保持数天,待运行稳定后(指污泥浓度未减少,处理效果正常),才可再次变动配比,直至驯化结束。

运行管理:
1、巡视:指每班人员必须定时到处理装置规定位置进行观察、检测,以保证运行效果。

2、二沉池观察污泥状态: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粒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浮¬----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3、曝气池观察:曝气池全面积内应为均匀细气泡翻腾,污泥负荷适当。

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鲜乳白色泡沫。

曝气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表明液面下有曝气管或气孔堵塞;液面翻腾不
均匀,说明有死角;污泥负荷高,水质差,泡沫多;泡沫呈白色,且数量多,说明水中洗涤剂多;泡沫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长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应增加排泥;泡沫呈其它颜色,水中有染料类物质或发色物污染;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气泡较粘,不易破碎。

4、污泥观察:生化处理中除要求污泥有很强的“活性“,除具有很强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外,还要求有良好沉降凝聚性能,使水经二沉池后彻底进行“泥”(污泥)“水”(出水)分离。

(1)污泥沉降性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体积少,沉降性好,城市污水厂SV30常在15-30%之间。

污泥沉降性能与絮粒直径大小有关,直径大沉降性好,反之亦然。

污泥沉降性还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有关,数量多沉降性差,数量少沉降性好。

(2)污泥沉降性能还与其它几个指标有关,它们是污泥体积指数(SVI),混合液悬浮物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浓度(MLVSS)、出水悬浮物(ESS)等。

(3)测定水质指标来指导运行:BOD/COD之值是衡量生化性重要指标,BOD/COD≥0.25表示可生化性好,BOD/COD≤0.1表示生化性差。

进出水BOD/COD变化不大,BOD也高,表示系统运行不正常;反之,出水的BOD/COD比进水BOD/COD下降快,说明运行正常。

出水悬浮物(ESS)高,ESS≥30mg/l 时则表示污泥沉降性不好,应找原因纠正,ESS≤30mg/l则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5、曝气池控制主要因素:
(1)维持曝气池合适的溶解氧,一般控制1-4mg/l,正常状态下监测曝气池出水端DO2mg/l 为宜。

(2)保持水中合适的营养比,C(BOD) N P=100:5:1
(3)维持系统中污泥的合适数量,控制污泥回流比,依据不同运行方式,回流比在0-100%之间,一般不少于3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