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厅的声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报告厅声学设计

报告厅声学设计

报告厅声学设计室内音质设计因在进行建筑声学设计前,报告厅土建结构及网架屋盖已经完成,而且内装修设计方案已完成且正式通过甲方认可,因此,在本室内音质设计的重点是,在不变更原结构形式和原装修风格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吸声结构和吸声材料如矿棉吸音板、木质吸音板、布艺吸音板等,保证达到中频1.0s的混响时间设计指标。

报告厅设计装修形式为:吊顶中间部分为正方形铝格栅吊顶内嵌灯带,四周为平面吊顶;舞台后墙0.3m 以上为软包材料,下做木墙裙;舞台两侧音控室墙面为通高装饰榉木板;两侧墙及后墙1.4m以上为软包材料,1.4m以下为石材墙裙,墙上通高装饰柱为石材。

室内座椅为软座倚。

根据装修方案及声学指标要求,各部分材料及做法说明如下(详细设计见声学设计图):吊顶四周部分采用纸面石膏板吊顶(基本无吸声性能);栅格吊顶上部加装一层经防火处理的穿孔五夹板吊顶(用以吸收低频),孔径5mm,孔中-中间距20mm,穿孔率1.8%,五夹板后放25mm厚容重24Kg/m3玻璃棉板;舞台地面采用架空实木地板(可少量吸收低频);舞台部分天花吊顶采用纸面石膏板实贴矿棉吸音板(用以防止舞台天花和地板之间产生颤动回声);舞台后墙采用25mm厚玻璃棉防火软包材料,后留空腔250mm(用以吸收中高频,控制混响时间,并防止颤动回声);舞台两侧音控室墙面采用做防火处理的两层三夹板叠和,后留200mm空腔(用以吸收低频)。

两侧墙及报告厅后墙软包部分采用25mm厚玻璃棉防火软包材料,后留空腔250mm(用以吸收中高频,控制混响时间,并防止颤动回声)。

地面和墙裙为石材(基本无吸声作用)。

报告厅座椅为软座椅,因数量较多,对室内吸声影响很大,根据设计,座椅需采用中频吸声量为0.3-0.4m2的软座椅。

设计时,甲方尚不能决定采用何种座椅,故座椅的声学数据为推算得来。

为了保证声学效果,在大厅装修工程完工后,座椅未安装前,应对大厅空室混响时间进行测量,并对所采用座椅的吸声量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确定所采用座椅是否能够满足声学要求。

建筑声学设计_报告厅声学改造设计

建筑声学设计_报告厅声学改造设计

建筑声学设计作业
姓名:
学号:
2013年5月
学院专教报告厅声学改造设计
基本情况
1.现状功能为阶梯教室。

2.现状可容纳听众人数为140人,座椅为木质座椅,占地面积74㎡。

3.现状材料见下表
不考虑黑板,不考虑空调送风口。

设计要求
改造为报告厅,主要满足学术报告,讲演,考虑语言声及自然声为主。

座椅为针织面料软座。

设计内容
1.计算现状情况的各频率满场空场混响时间
2.自行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声学改造,使室内声环境符合相应的功能要求。

3.列出计算过程(混响时间计算表)
4.绘制相应的平立剖面及室内透视图(计算机绘图,图幅A2)
参考材料:
2.不同材料吸声系数见附件。

报告厅声学设计范文

报告厅声学设计范文

报告厅声学设计范文
报告厅装饰设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事情,声学设计和装饰效果。

声学设计有助于解决报告厅存在的声学问题如回声、多种回声、听音不清晰等问题,解决了报告厅存在的声学问题是为了让报告厅的功能不受影响能够正常使用。

其实报告厅装饰设计最主要的就是声学装饰设计,现在的声学设计基本上也是将声学和美学想结合的。

能够在解决空间存在的声学问题的同时让空间拥有很好的空间美感,达到客户的预期需求。

报告厅的主要特点是内部空间大导致的混响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声学缺陷。

其次报告厅内部为公众活动场所,对环保消防条件要求高,因此报告厅装饰设计就是声学装饰设计,这是最重要的。

使用优质的声学材料不仅可以解决报告厅的声学缺陷问题,满足空间的装饰需要,还可以满足报告厅的消防环保要求,一举多得。

报告厅的声学装饰设计一般需要到达,全频混响均衡、无频点落差、全场声能分布合理而均匀、无回声、颤动回声、无声聚焦问题、无驻波现象。

当然具体的方案是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去合理制定。

但是报告厅装饰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声学装饰设计了,在做项目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呦。

(完整版)报告厅的声学设计

(完整版)报告厅的声学设计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一、报告厅的声学设计的特点:报告厅声学设计的特点是由会议本身的规模、使用范围和要求所决定的。

其特点有如下几方面:1.报告厅规模(容积和容量)的差异比所有会堂都大。

小至十几人,能容纳100m3左右;大的可容纳万名听众,容积为100000m3用乃至更大规模的报告厅,差距达千倍。

因而相应的混响时间差别也很大,必须根据容积确定混凝土响时间值,通常在0.5-1.8s范围内;2.报告厅的等级、用途和标准的差异很大,如有本部门或本系统的报告厅,也有供国际会议使用的各类报告厅、室。

由于等级、用途和标准不同,所用扔设备、内装修和声学处理,显然也有较大的差别。

3.由于报告厅均采用强吸声、短混响的声学处理方式,因此,体形在声学上作用不大,选择比较自由。

4.报告厅根据容量和用途可采用扩声系统,也可用自然声,这在建筑设计和声学处理上也将区别对待。

由于报告厅以上的特点,相应地在声学设计上引出有别于其它会堂的特点。

二、报告厅最佳混响时间的选择根据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扩声系统设计的需要,应尽可能采用短混响。

但在大容积的报告厅内选用短混响,特别是控制低频混响,就会增加投资,同时也难以实施。

因此,确定既能满足语言的良好听闻,又能节约投资的合理的最佳的混响时间值,应根据容积大小而定。

有关报告厅的最佳混响时间,很多文献内有介绍,但有较大的出入,特别在大容积报告厅内,国内外提出的推荐值,差距较大。

对此,我们通过对国内42个大小报告厅(或以会议为主的会堂)的声学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随容积变化的混响时间建议值。

建议值允许有±0.1s的变动范围.此外,当容积小于30m3时,不必低于0.4s,当容积大于40000m3时,不应大于1.9s。

根据调查,当大容积报告厅,混响大于 1.9s时,语言清晰度都较差.必须通过分散式扩声系统,即每个座位的椅背上配置小功率扬声器,满足其听闻效果,这时还须设置声延迟系统.这无论在增加投资和日常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三、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在报告厅内吸声材料和结构具有控制混响时间和音质缺陷的双重功能。

博物馆大学术报告厅声学设计

博物馆大学术报告厅声学设计

博物馆大学术报告厅声学设计维也纳声学郎宇福一、项目概况本大学术报告厅为省博物馆大学术报告厅,主要用于学术会议报告使用。

建筑面积约为300㎡,容积约为3100m³,座位244人,每座容积约为12.7m³/人。

该项目中,我公司担声学顾问,提供建声设计和施工做法建议。

大学术报告厅效果图和平面图如下。

大学术报告厅效果图大学术报告厅平面图二、主要参考标准(1)《剧院、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2)《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10(3)《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三、项目分析根据大学术报告厅的用途,声学要求上属于以语言使用为主的厅堂,需要使用电声。

首先需保证厅内的语言清晰度,即在厅内各个位置上应具有足够的声音响度和较高的语言清晰度。

因此该报告厅混响时间宜偏短,不仅改善厅内语言使用的声环境,还为电声增加混响时间留出足够的可调空间。

大报告厅的声学设计指标要根据使用功能及厅堂规模确定,并且要注意设计结果不能出现明显回声、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

混响时间:按照大学术报告厅使用要求,混响时间确定要根据《剧院、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规定,会堂、报告厅和多用途礼堂室内最佳混响时间范围如下图所示。

本学术报告厅容积约3100m³,按照规定中频(500Hz-1000Hz)混响时间为1.0±0.1s,其余各频段混响时间相对于中频(500-1000Hz)的比值如下表所示,允许低频混响时间稍长,高频混响时间稍短,整体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平直,且各频率的混响时间允许有10%的误差。

表1频率(Hz)各频段混响时间相对于中频(500Hz-1000Hz)的比值125 1.0-1.3250 1.0-1.1520000.9-1.040000.8-1.0声场分布指标:在自然声源的条件下,厅内声场不均匀度应≤±4dB,即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8dB。

河北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

河北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

河北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引言河北省报告厅是政府重要会议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在报告厅的装修设计中,声学装修是一个关键的方面。

声学装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会议和活动中的语音传播、听觉感受和环境舒适度。

本文将探讨河北报告厅声学装修的相关设计原则和技术。

1. 声学原理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传播、产生、接受和处理的科学。

在报告厅的声学装修设计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声的反射、吸收、传播和衍射等现象。

1.1 声的反射声音在遇到墙壁、地面、天花板等硬面时会发生反射。

合理的声学装修设计应该使大部分的声波能够被吸收,减少反射带来的混响和噪音。

1.2 声的吸收声的吸收指的是声波能量被材料吸收的能力。

选择合适的吸音材料和吸音结构,能够减少声音的反射,提高听音效果。

1.3 声的传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考虑声音在报告厅内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能够使声音能更好地覆盖整个报告厅,保证各个座位处的声音均匀。

1.4 声的衍射声的衍射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弯曲的现象。

通过合理的报告厅布局,在衍射方面进行设计,能够减少声音的干扰和反射。

2. 声学装修设计在河北省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合理选用吸音材料报告厅内墙面、天花板、地板等应选择合适的吸音材料,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混响。

常见的吸音材料有吸音板、吸音砖和吸音毡等。

根据不同区域和需求,选择不同密度和厚度的吸音材料。

2.2 控制声音反射通过设计合理的墙壁曲线、天花板形状等,能够减少声音的反射。

可以采用声学软包、装饰板等材料进行装修。

2.3 优化声音传播路径设计合理的报告厅座位布局,使声音能够均匀传播到各个座位,避免声音的局部聚集和片段感。

2.4 控制声音衍射通过合理的布局、隔断和装修等方式,控制声音的衍射现象,减少干扰和反射。

需要考虑到报告厅的大小、高度和形状等因素。

3. 声学装修技术在河北省报告厅声学装修中,可以使用一些先进的声学装修技术来优化设计效果。

音乐厅声学设计分析报告范文

音乐厅声学设计分析报告范文

音乐厅声学设计分析报告范文概述音乐厅是一种专门用于演奏音乐的场所,为了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音乐厅的声学设计非常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音乐厅声学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采用的解决方案。

建筑结构音乐厅的建筑结构对声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首先,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布局直接影响声音的传播和反射。

各种材料如木材、石材、玻璃等都有不同的声学性质,需要根据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材料。

此外,建筑的形状和尺寸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路径和反射情况。

音乐厅通常采用长方形或圆形的布局,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观众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并减少噪音和回声的干扰。

定位和分布音乐厅为了满足观众对音乐的听觉需求,座位的定位和分布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一般来说,座位应该呈半圆形或抛物线形,并且与舞台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观众可以听到音乐的平衡声音。

此外,座位之间的距离也需要合理安排,既要考虑观众的舒适度,又要避免声音的干扰和衰减。

声音反射和吸收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合理控制声音的反射和吸收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厅应该具备良好的声音反射和吸收性能,以确保观众能够获得适当的音频效果。

对于声音的反射,应尽量减少短时间内的多次反射,避免产生明显的回声和混响。

这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来实现,例如使用吸声材料进行墙面和天花板的装饰,并通过合理安排吊顶和墙壁的凹凸形状来控制声音的反射方向。

对于声音的吸收,应考虑到不同频率的声音对吸声材料的要求。

低频声音通常需要较厚的吸声材料,例如布艺等,而高频声音可以使用较薄的吸声材料,例如泡沫塑料。

此外,音乐厅还可以通过在座位和地板上安装吸声材料,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声音吸收效果。

音响设备和布局音响设备的选择和布局对音乐厅的声音表现力和传达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音响设备的选择应根据音乐厅的尺寸和特点进行合理搭配,确保能够覆盖整个空间,并保持音乐的平衡和纯净度。

其次,在音响设备的布局上,应根据观众的位置和场地的声学特性进行调整,以保证每个观众都能够得到清晰的声音,并在整个空间内实现声音的均衡分布。

报告厅声学设计

报告厅声学设计

报告厅声学设计维也纳声学郎宇福一、设计依据《剧院、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GB/T50356-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二、报告厅介绍报告厅是用于召开各类会议、学术讨论、演讲、报告、新闻发布、多媒体教学培训、观看电影等活动的独立空间。

现在的报告厅具备先进的多媒体显示系统、专业的音响扩声系统、高清的录制直播系统、丰富的舞台灯光照明系统以及智能化的集中控制系统。

三、主要声学技术指标根据报告厅的使用功能,要确保厅内的语言清晰度,故需要采用强吸声短混响的建声设计。

设计后要使观众能够获得足够的声压级和声场分布,保证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和共振等声学缺陷,并且不受设备噪声、放映机房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

为满足观众厅的听声要求,观众厅的容积超过1000m³时宜使用扩声系统,并应把扬声器位置作为主要声源点。

声场不均匀度应控制在±4dB以内,干扰噪声的声压级应低于语音最低声压级10dB以上动态范围合适。

根据《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中规定,不同体积会议厅、报告厅和多用途礼堂最佳混响时间如图1。

图1 报告厅最佳混响时间根据《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中规定会堂、报告厅和多用途礼堂的厅内噪声限值,采用自然声时,会议室厅内背景噪声应满足应满足NR-30,采用扩声系统时,会议厅内背景噪声应满足NR-35.根据《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中规定会堂、报告厅和多用途礼堂的观众厅和舞台内无人占用时,在通风、空调设备和放映设备等正常运转条件下噪声级的限值如表1;采用自然声时,报告厅内背景噪声应满足应满足NR-30,采用扩声系统时,报告厅内背景噪声应满足NR-35;自然声报告时,厅内噪声级不大于30dBA;采用扩声系统时,应低于40dBA。

报告厅会议室声学设计

报告厅会议室声学设计

报告厅会议室声学设计声学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原理和技术手段,优化室内环境的声学特性,使得听觉效果更加优良。

报告厅会议室作为专门用于举办各类报告、演讲和会议等活动的场所,其声学设计尤为重要。

以下是报告厅会议室声学设计的一些建议。

首先,报告厅会议室的尺寸和形状应当合理。

报告厅会议室的尺寸和形状会对声音的传播和反射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报告厅会议室的长宽比宜为1:1.4,同时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平行面,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共鸣现象。

其次,报告厅会议室的内部装饰和材料选择也需要考虑声学效果。

报告厅会议室内部的装饰和材料选择应当具有一定的吸声性能,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共鸣。

例如,可以使用吸音板、吸音织物和吸音天花板等材料进行装饰。

此外,地板和墙壁的材料也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声效果,避免声波的过度反射和回音。

第三,报告厅会议室的声学隔离性也应予以关注。

报告厅会议室应当具备一定的声学隔离性,以避免外界噪音的干扰,同时避免场内声音泄露到外部。

为了增强声学隔离性,可以采用隔音门、隔音窗和隔音墙等措施。

此外,报告厅会议室的声学系统设计也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厅会议室应配备适当的音响设备和录音设备,以满足各类报告和演讲的需求。

音响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报告厅会议室的尺寸和形状,以及预计的人员容量。

同时,在安装音响设备时,应注意其位置和方向,以便实现音频的均衡和清晰传播。

最后,报告厅会议室的人员流动和座位布置也需要考虑声学效果。

人员在会议室内的流动和座位的布置会对声音的传播和听觉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会议室内的过道和座位数量应合理安排,以确保听众能够获得较好的听觉体验。

总之,一个合理的声学设计能够提升报告厅会议室的声学效果,使得参与者能够更好地聆听和理解演讲内容。

通过合理的尺寸和形状、吸音装饰和材料选择、良好的声学隔离性、合适的声学系统和人员流动布置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报告厅会议室的声学环境,提高听众的听觉体验。

厅堂建筑的声学设计

厅堂建筑的声学设计

厅堂建筑的声学设计作为听音场所,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等厅堂建筑的听音质量是第一重要的,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建筑声学设计,确保其音质。

这些建筑物往往投资巨大,动辄数亿乃至数十亿元,假设音质不佳,就会造成资源和经费的极大浪费。

1962年,美国林肯中心音乐厅建成时,就是因为音质欠佳,结果推倒重建,直至音质满意为止。

这是厅堂建筑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

美国等兴旺国家在进行厅堂建筑设计时,均要由建筑师、声学参谋和剧场参谋组成联合设计组,从工程立项开始就一道工作,直至工程完工。

这是国外厅堂建筑之所以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只有明了建筑声学设计的程序和工作内容,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惯常做法,方能保证我国的厅堂建筑具有良好的音质。

一般而言,建筑声学设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噪声控制和音质设计两大局部。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级与投资规模,参照国际或国家标准来确定建筑物室内噪声标准,是噪声控制设计的首要内容。

通常音乐厅、剧场等厅堂都要求很低的室内背景噪声,因此,这些厅堂的选址很重要,应尽可能远离户外的噪声与振动源。

另外,还要进行场地环境噪声与振动调查、测量与仿真预测,目的是为进行厅堂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提供依据,保证厅堂建成后能到达预定的室内噪声标准。

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分为空气声隔声设计及固体声隔声设计两局部,均包括隔声量的计算、隔声材料的选择以及隔声构造设计等内容。

除理论计算外,经常需要进行隔声构件的实验室或现场测量,来确定其各频带的隔声量。

噪声控制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针对厅堂建筑内部的噪声振动源进行控制。

这些噪声振动源包括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变压器、某些灯光设备、舞台机械设备以及来自相邻房间通过空气及固体传声传入的噪声和振动等,都将对观众厅的安静造成干扰。

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声学参谋就必须介入,以便审视建筑内部各种房间的平、剖面布置是否合理,尽可能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将可能的噪声振动干扰减至最低。

此外,建筑声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室内音质设计。

声学设计案例范文大全

声学设计案例范文大全

声学设计案例范文大全案例一:音乐厅声学设计在音乐厅声学设计中,主要考虑音乐的传播和反射效果,以确保观众能够得到最佳的音乐体验。

以下是一个成功的音乐厅声学设计案例范文:背景这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新建音乐厅项目,拥有2000个座位。

业主要求设计一个能够容纳多种音乐表演的多功能音乐厅,同时要求音乐的声音质量和观众的舒适度达到最优化。

设计过程1.初始分析:首先进行了场地的初步分析,包括场地的大小、形状、材料等。

还分析了城市环境噪音的水平和音响设备的需求。

2.声学模拟:基于场地分析的结果,使用声学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布局和材料的情况下的声学效果。

通过对比模拟结果,找到最佳的声学设计方案。

3.材料选择:根据模拟结果,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如声学隔离材料、吸音材料、反射板等,以控制声音的传播和反射。

4.空间布局:设计师通过对音乐厅空间的布局和形状进行调整,使得声音能够均匀地传播到每个观众席位,并避免声音的反射和共振。

5.声学处理:在设计中采用了合适的声学处理技术,如吸音板、吸音井、声学罩等,以优化音乐的声音质量。

6.噪音控制:通过使用合适的隔音材料和噪音控制设备,使得音乐厅内的环境得到有效地噪音控制,保证观众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音乐。

结果通过以上的声学设计过程,这个音乐厅取得了以下成果:•音乐的声音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音乐能够清晰地传达给观众,每个座位都可以获得优质的音响体验。

•观众的舒适度得到了保证,音乐厅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观众在长时间的演出中也能够感受到舒适。

•城市环境噪音的干扰被有效地减小,观众能够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专心地聆听音乐。

案例二:办公室声学设计在办公室声学设计中,主要考虑工作效率和员工的舒适度。

以下是一个成功的办公室声学设计案例范文:背景这是一个位于商务大楼的办公室项目,共有40个工位。

业主希望设计一个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办公室,同时要求员工能够在一个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中工作。

设计过程1.声学测量:首先进行了办公室的声学测量,包括环境噪音水平和工作区域的声学特点。

报告厅会议室声学设计

报告厅会议室声学设计

报告厅会议室声学设计一、建筑概况及使用要求会议厅以会议报告为主,同时考虑小型演出及影片的放映。

使用时以电声为主。

二、建筑声学设计相关规范:GBJ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T50356-200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J57-2000《剧场建筑设计规范》GBJ16-3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三、报告厅建筑声学设计的指导原则根据其使用功能的声学要求,建筑声学设计的指导原则如下:1、合理的室内混响时间设计;2、保证有足够的响度、良好的语言清晰度;3、合理的声反射扩散设计;4、声场分布均匀,无对听音形成干扰的音质缺陷。

按照上述要求,建筑声学设计主要包括:报告厅的混响时间控制、无声缺陷。

四、建筑声学设计指标根据使用要求,为了保证会议语言清晰饱满,根据设计规范结合现有体型,确定本会议厅的最佳混响时间为中频1.0±0.1秒(500Hz)为宜,低频允许20%提升。

五、现有状态分析:吸声:会议厅的墙面采用木质穿孔吸声板和吸声软包结合的处理方式,选择合适的穿孔率和构造做法,总体能够满足吸声的要求,根据以往经验,木质穿孔吸声板虽然装饰效果较好,但其基材一般使用密度板,经开槽打孔后,甲醛释放量较大,尤其在一些相对密闭的环境,味道很难散发出去,给领导以及与会者带来一定影响。

另外密度板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变形,遇水后容易腐烂,建议找一些防水、环保的材料替代。

另外在施工时要根据选用材料的声学检测报告作出适合的结构设计。

软包表面包敷的布料建议做防火阻燃处理,填充材料宜根据声学要求选用一定厚度和容重的吸声棉扩散:会议厅后墙建议使用一些扩散材料,一是增强后排听众的一次反射声,二是使整个会场的声场更加均匀。

防止后墙反射声对观众席前排产生影响。

舞台:在舞台的侧墙和后墙也做一些吸声处理,吊顶选用吸声吊顶,以满足小型演出的需要。

六、室内噪声控制为了创造安静的环境必须做好会议厅的噪声控制。

揭阳多功能报告厅声学设计

揭阳多功能报告厅声学设计

揭阳多功能报告厅声学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声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多功能报告厅这种需要承载大型演讲、音乐会、剧场等活动的场所中,良好的声学环境对于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揭阳多功能报告厅的声学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多功能报告厅作为一个多用途的场所,需要满足不同活动的声学需求。

设计的目标如下:1. 提供较长的混响时间以增加音乐会的氛围感,同时保证演讲清晰度。

2. 控制声音的反射,以避免声音产生明显的杂音和回音。

3. 减少场所内部的声音传播,以避免干扰其他活动。

4. 提供灵活的声音调整和调节能力,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音质要求。

设计方案为了满足上述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设计方案:吸声材料的选用为了增加混响时间和减少杂音回音,我们在报告厅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采用了吸声材料进行覆盖。

吸声材料通常包括吸声板和吸声降噪墙纸等。

通过正确选择吸声材料,并将其合理布置在各个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音现象,提供清晰、纯净的声音。

悬吊式天花板的设计为了进一步控制声音的反射,我们设计了悬吊式的天花板。

这种天花板可以增加声音的散射和分散性,使得声音不会集中在某一处产生明显的回音。

同时,天花板的悬吊设计可以为该报告厅提供更好的隔音效果,减少声音传播对其他活动的干扰。

声学隔断的设置为了防止报告厅的声音传播到其他区域,我们在厅内设置了声学隔断。

这些隔断可以有效地阻隔声音的传播,保证不同活动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先进的调音系统为了满足不同活动对音质的要求,我们配置了先进的调音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调整音频的均衡、混响和音量等参数,使得音质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得最优。

结论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方案,揭阳多功能报告厅可以提供良好的声学环境,满足演讲、音乐会和剧场等各种活动的声学需求。

这不仅提升了活动的效果,也提升了观众的体验。

在未来的设计中,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声学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报告厅的声学质量。

学术报告厅建筑声学环境细部设计

学术报告厅建筑声学环境细部设计

学术报告厅建筑声学环境细部设计摘要:学校一般会运用学术报道厅来开会、演讲、比赛等等,主要是由于学术报告厅能够容纳许多人。

为了使学生都能够在学术报告厅听到讲话的声音,应该对其采取独特的声学设计,使其能够更加清晰的听到声音。

一般学术报道厅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校课余的文化生活,所以对声音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主要研究了学术报告厅的设计要点和建筑声学设计的方法,并根据设计实例增强对学术报告厅建筑声学环境的设计。

关键词:学术报告厅;建筑声学;声学环境;细部设计一、学术报告厅的设计要点(一)具有均匀合理的声压级学术报告厅是应用语言,并且可以进行多媒体电化教育。

一般学校对学术报告厅的音质要求是使学生能够听清楚、听明白,所以在学术报告厅的声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将观众席能够听到的声压调整到70分贝至75分贝之间,声场的之间的调度应该在4分贝左右。

在学术报告厅内部产生噪音的声压级别应该将其控制在不超过最低声压的10分贝以上。

为此,应该严格控制学术报告厅的容积、形状。

需要根据学术报告厅的容积确定座位的数量,根据房间的形状确定长宽高之间的比例能够合理。

除此之外,应该对学术报告厅进行建声设计,使自然混响产生声音的时间与音响产生混响的时间相近,并且音响还需要使其能够在学术报告厅内部均匀的扩散。

(二)要有较小环境噪音和本底噪音音响应该摆放在噪音较小的位置上,或是能够对地板、各种管道、墙面、门等进行隔音处理的地方,并且将本底噪音控制在不要超过35分贝。

环境噪音一般都会难以控制和估计的,噪声可能是来源于环境噪声,也可能是本底噪声。

例如学术报告厅内部通风设备噪声较大,就会对导致学术报告厅里面的学生难以辨别声音的内容,也会对报道厅的音响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采用电声的手段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噪声,但是也会使原有的声音经过传播之后降低声音的清晰度,难以实际控制噪声的发生,所以在进行学术报告厅建筑设计时,可以采取一些隔音和隔离震动的措施。

江西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

江西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

江西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1. 前言报告厅是举办各类会议与演讲的场所,而声学装修设计则是为了确保在此类场所中的音频传播质量以及声音的清晰度。

江西地区的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注重于提供优质的声音体验,以满足听众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江西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和建议。

2. 设计目标声学装修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声音传播和音质,使得报告厅内所有听众都能够清晰地听到发言人的话语。

同时,还需要考虑报告厅的空间布局和声学效果的平衡,以确保声音的均匀分布和减少不必要的回音和噪音。

3. 设计方案3.1 声学材料的选择针对报告厅的声学装修设计,应优先选择适合的声学材料,如声学吸音材料和声学隔音材料。

可以考虑在报告厅内壁面、天花板和地面上使用吸音板,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音,并防止声音能量的损失。

同时,在报告厅的墙壁和天花板之间使用隔音材料,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3.2 空间布局报告厅的空间布局也是声学装修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报告厅的座位布置应遵循声学原理,使得在任何座位位置都能够清晰地听到发言人的声音。

此外,应注意避免产生声音的聚集区,以防止噪音的干扰。

同时,在空间布局中增加合适的隔墙和隔音门,以减少外界噪音对报告厅的干扰。

这些隔音措施可以有效地消除外界噪音,提高报告厅内声音的清晰度。

3.3 声音系统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还需要考虑声音系统的选用。

合适的声音系统将为报告厅带来更好的音质和声音传播效果。

应根据报告厅的大小和形状,选择适宜的扬声器和音响设备,并确保其位置和布局合理,以实现声音的均匀分布。

3.4 智能控制系统声学装修设计的最后一环是智能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根据报告厅内人员的数量和空间布局,自动调整声音音量和方向,以提供最佳的听觉体验。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活动需求,自动调整音频效果,从而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4. 建议和总结江西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空间布局、声学材料、声音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报告厅声学设计是指在报告厅建筑内对声学环境进行设计和控制,以实现良好的音响效果和舒适的听觉体验。

报告厅声学设计要考虑到声波的传播、反射、吸收和扩散等因素,结合建筑和材料等参数,以达到优化声学效果的目标。

在报告厅声学设计中,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声学反射和吸收:报告厅内部建筑构造和材料的选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起着很大的影响。

要尽量避免声波在空间内反射过多,避免干扰听者对原始声音的感知。

同时,报告厅内部应具备一定的吸音能力,以减少声音的余响和混响,提高音质和语音的清晰度。

2.声学扩散:为了使声音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声障和声影等问题,报告厅内部应设计合适的声学扩散装置,以确保各个座位都能够听到清晰而均匀的声音。

3.噪声控制:报告厅周围环境噪声的控制也是声学设计的重要部分。

要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有效地隔离外部噪声的干扰,以保证听者在内部环境中能够聚焦于演讲者的声音。

4.频率响应均衡:报告厅内的声学设计应考虑到不同频率的声音处理,以保证整个频谱能够得到均衡而准确的传播,确保听者能够听到真实的声音。

5.控制声音反射:报告厅内的墙壁、地板、天花板等结构物的材料和表面处理也会对声音反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声音的反射特性,降低反射导致的声音混响和失真。

在具体的报告厅声学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声学调控手段,如使用声学吸音板、声学隔音设备、扩音系统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来控制声音传播方向和路径,以达到最佳声学效果。

总之,报告厅声学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材料、声音反射、吸收、扩散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声学效果和听觉体验。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使报告厅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声学效果的演讲和演出场所。

某报告厅声学设计装修设计施工图纸

某报告厅声学设计装修设计施工图纸
Drawing TitleDate / D:M:YDesign Pevision Supervisor设计图纸尺寸以现场丈量数据为准设计图纸内容仅供本公司内部施工使用校 对Proofived By日 期比 例Scale专业审核图 号Drawing No.图纸内容设 计Designed ByDrawn By绘 图GRACE江苏东恒国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传真/Fax:025-84661213-301Project TitleAproved By Client日出东方 服务永恒电话/TEL:025-84804745,85951885地址/ADD:江苏省南京市太平门街2号4楼 江苏东恒装饰Job No.客 户 号客户确认工程项目EAST HIGH图例名称嵌入日光灯管筒灯吸顶灯空调回风口暗藏灯槽舞台灯米白色大理石嵌入音箱浅色木饰面米白色大理石嵌入音箱浅色木饰面浅色木饰面高木踢脚米白色大理石浅灰色地胶垫高木踢脚高木踢脚高木踢脚浅灰色地胶垫121211121a-a1b-bc-c112图例名称空调回风口12150 12钢筋间距150×150木工板基层防火漆三遍蓝灰色地毯3D影院A立面大样e-ee-eSCALE 1:5填C25混凝土\C3木工板基层防火漆三遍木工板基层防火漆三遍小型砖砌体1211a-ab-bc-c1分项工程名称图纸编号图幅分项工程名称图纸编号图幅南厅.东厅总平面图南厅.东厅屋顶总图01020304050605-205-107101111-109-209-1090821222326252411-22019161718151413123434-134-22730292830-13133-13332356061625151-154535255595857495048-14445464847-147434240-14141-14039383736A3A3A3A3A3A3A3A3A3A3A3A3A3A3A3

报告厅建筑声学分析报告

报告厅建筑声学分析报告

中南建设集团报告厅建筑声学分析报告目录1、概述 (3)2、参考依据 (3)3、功能要求 (4)4、音质指标 (4)5、建声理论 (5)6、吸声材料 (7)7、针对扩声场所的一般性建声环境处理办法 (8)8、本次报告厅改造的针对性建议 (9)9、其他说明 (18)10、附件内容 (18)1、概述建筑内部装修对场所声音质量的好坏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建筑声学是电声学的基础,恶劣的建声环境给场所内部扩声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没有良好的建声环境,单纯的依靠电声系统是难以拥有良好的表现的。

声学中一个重要参数标准就是声压级,声压级指的是实际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20倍的对数值,单位为分贝(dB)。

对于扩声效果的评价,人们首先关心的就是扩声情况,而其中可以定量分析的重要指标就是厅堂的声压级,厅堂的声压级又决定了音箱功放等设备的选型,声压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概念。

建声评判标准中,非常重要指标就是RT60(混响时间),混响时间指的是一个稳定的声音信号突然中断后,厅堂内的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它跟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若混响时间短,有利于语言扩声的清晰度,但过短的时间则会感到声音干涩和响度变弱;混响时间长,有利于声音的丰满度,但过长则会感到声音分辨不清,降低了听音的清晰度。

2、参考依据本次报告主要参考依据如下:《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GYJ-2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键鼠升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及现场的建筑设计平面图及使用功能定位。

3、功能要求3.1 场所各个听音位置应具有良好的听闻条件,达到较高的语言清晰度;3.2 场所内部声场均匀,避免明显的回声、颤动回声、及声聚焦等音质缺陷;3.3 厅堂内声场不受设备噪声、机房及外加环境噪声的干扰。

(需其他系统专业建设方进行配合)4、音质指标报告厅的混响时间须参考GB/T 50356-200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湖北报告厅声学设计

湖北报告厅声学设计

湖北报告厅声学设计引言声学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对于报告厅这样的场所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湖北报告厅作为这个省内重要的场所之一,其声学设计必须兼顾舒适性、语音传输的清晰度以及听众的听觉享受。

本文将对湖北报告厅的声学设计进行探讨。

设计目标湖北报告厅声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有:1. 声音的均衡分布,确保整个报告厅内听众都能听到清晰的声音,无论其所在的位置。

2. 利用吸音材料和反射面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和回音,以提高听众的听觉体验。

3. 控制声音的扩散,避免出现声音过度扩散的情况,从而造成听众困扰。

4. 设计适当的声音反馈系统,确保讲者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以便调整音量和语速。

材料和结构声学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和结构对于声音的传输、吸收和反射具有重要影响。

在湖北报告厅的声学设计中,以下材料和结构被采用:1. 吸音材料:报告厅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覆盖着吸音材料,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音。

常用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瓦和吸音布等。

吸音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吸音系数和耐久性。

2. 反射面:为了保持声音的均衡分布,报告厅内的一些结构和装饰物采用了反射面,可以将声音反射到不易接收声音的区域。

常用的反射面材料包括玻璃、木材和金属等。

3. 隔音材料:为了避免噪音的干扰,报告厅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之间采用了隔音材料,以减少外部噪音的传入。

常用的隔音材料包括隔音板和隔音膜等。

声音扩散为了控制声音的扩散,湖北报告厅的声学设计采用了以下措施:1. 扩音设备的位置:扩音设备的位置决定了声音的传播方向和范围。

在报告厅内设置了几个扩音设备,以确保声音能够覆盖整个报告厅,并将声音投射到听众所在位置。

2. 悬挂式音箱:为了改善声音的扩散效果,报告厅采用了悬挂式音箱。

这种音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控制声音的扩散范围。

3. 声音反射板:报告厅的墙壁上安装了一些声音反射板,可以将声音反射到听众所在的位置,从而改善声音的扩散效果。

声音反馈系统为了确保讲者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并根据需要调整音量和语速,湖北报告厅的声学设计考虑了声音反馈系统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
一、报告厅的声学设计的特点:
报告厅声学设计的特点是由会议本身的规模、使用范围和要求所决定的。

其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报告厅规模(容积和容量)的差异比所有会堂都大。

小至十几人,能容纳100m3 左右;大的可容纳万名听众,容积为100000m3 用乃至更大规模的报
告厅,差距达千倍。

因而相应的混响时间差别也很大,必须根据容积确定混凝
土响时间值,通常在0.5-1.8s 范围内;
2.报告厅的等级、用途和标准的差异很大,如有本部门或本系统的报告厅,也有供国际会议使用的各类报告厅、室。

由于等级、用途和标准不同,所用扔
设备、内装修和声学处理,显然也有较大的差别。

3.由于报告厅均采用强吸声、短混响的声学处理方式,因此,体形在声学上作用不大,选择比较自由。

4.报告厅根据容量和用途可采用扩声系统,也可用自然声,这在建筑设计和声学处理上也将区别对待。

由于报告厅以上的特点,相应地在声学设计上引出有别于其它会堂的特点。

二、报告厅最佳混响时间的选择
根据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扩声系统设计的需要,应尽可能采用短混响。


在大容积的报告厅内选用短混响,特别是控制低频混响,就会增加投资,同时
也难以实施。

因此,确定既能满足语言的良好听闻,又能节约投资的合理的最
佳的混响时间值,应根据容积大小而定。

有关报告厅的最佳混响时间,很多文献内有介绍,但有较大的出入,特别
在大容积报告厅内,国内外提出的推荐值,差距较大。

对此,我们通过对国内42 个大小报告厅(或以会议为主的会堂)的声学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
随容积变化的混响时间建议值。

建议值允许有±0.1s 的变动范围.此外,当容积小于30m3 时,不必低于
0.4s,当容积大于40000m3 时,不应大于1.9s。

根据调查,当大容积报告厅,
混响大于1.9s 时,语言清晰度都较差.必须通过分散式扩声系统,即每个座位的椅
背上配置小功率扬声器,满足其听闻效果,这时还须设置声延迟系统.这无论在增加投资和日常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三、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
在报告厅内吸声材料和结构具有控制混响时间和音质缺陷的双重功能。

由于报告厅采用短混响,因此,必须选用强吸声的结构。

又因强吸声处理,因此建筑师经常采用各种容易引起声学缺陷的体形,如圆形、椭圆形、卵形平面、穹形屋顶等。

而控制音质缺陷的措施,除了配置扩散结构外,通常用强吸声方法,因为它同时起到控制混响时间的作用。

报告厅吸声结构的配置和选择要根据它的容积标准(即装修要求)而定:在100m3 左右的特小型会议室内(一般的圆桌会议),如果室内陈设有地毯、窗帘和沙发座,通常不需另作吸声处理,即可达到预计的混响时间值。


200m3 以上的报告厅,一般都应配置吸声料或结构。

吸声材料(或结构)的类别很多,形式也有多种多样。

但从内装修的形式上可归纳为下述三类:
1.暴露型:即吸声材料直接配置在会议室内表面。

如在墙体或吊顶的龙骨下设置矿棉吸声板、织物毯、玻璃棉板(有薄膜贴面)和钻孔声结构等。

2.装饰型:即在吸声材料的表面作各种满足装修要求的饰面材料和结构,如在吸声泡沫塑料外蒙阻燃织物、锦缎、喇叭布或设置木条、金属管等。

3.隐蔽型:在透声的屏障后配置各种吸声材料或结构。

上述几种形式的选用,要根据吸声和装修要求,投资,以用建筑师的爱好而定。

在大、中型报告厅内控制混响的难点是低频混响时间。

由于厅内的观众、座椅、地毯、门窗帘幕和多数建筑材料,都在中、高频范围内显示其较好的吸声性能。

因此,如不对低频作有效的吸声处理,势必造成低频混响过长而影响语言清晰度。

目前,适合于报告厅用的低频吸声结构有如下三类:
1.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用胶合板(5-7mm 厚)作木护墙,离刚性墙面
100-200mm 的结构是控制低频混响有效措施,同时,也有很好的装修效果,最适合于报告厅内使用。

但需做防火处理。

2.共振吸声器,即亥氏共振器,这类结构可将其共振频率设计在欲控制的
范围内,会获得显著的效果。

它的表面形式可以是穿孔板,也可做成共振吸声砌体。

3.大空腔吸声结构,即在厚度较大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后面设置符合控制低频所需的空腔。

在报告厅的控制中、高频混响时间,除了主人依靠听众本身和座椅的吸声外,应根据混响计算,确实在墙面配置强吸声材料,这对平行侧墙和凹弧形墙面来说,还可消除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缺陷。

作为墙面控制中、高频的吸声材料,通常有玻璃棉、矿棉板,外设阻燃织物或壁毯,也可配置钻孔吸声结构(铝板或纤维板钻孔)或织物包阻燃泡沫塑料等构造。

报告厅讲台的后墙,也应作适当的吸声处理,以免后部反射声,引起讲台上传声器的声反馈;在放映电影时,则由于后墙反射声与扬声系统直射声的相位差,引起不利的声干扰。

报告厅的顶部,当厅内的声吸收是以控制混响时间达到设计值时,通常不作吸声处理。

而作为反射面。

四、配合扩声系统设计、建筑专业应考虑的问题
报告厅的扩声系统设计是声学专业或广播部门的工作范围,但建筑师必须在初步设计时就应考虑有关的配合问题:
1.确实声控室的面积和位置,以及声、光控制室之间的隔离问题;
2.根据扬声器的尺寸和配置部位,预留足够的安装和调试的面积,并统一考虑装修处理;
3.按同声传译系统的标准要求,确定所需的房间的数量、面积和部位,以及内装修的要求;
协调建声与扩声设计之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