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色彩的运用及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中国画中,对色彩的调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之所以欣赏它,就源于它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最直白的就是色彩视觉。

任何一位画家,对中国画色彩的运用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特色,这些绚烂的色彩构成了中国画之魂,让中国画的内涵得以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运用特色
在中国人的心里,对色彩有着强烈的感觉,这是与民族习惯、风俗传统乃至时代精神都息息相关的,中华文化绵延千年,从古至今,对色彩的运用一直就有迹可循。

中国画在中华文明史上历来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借画作传承精神乃是画家们苦心孤诣的造就,到了今天,中国画仍然能带给世人强烈的视觉欣赏,传播美的精髓。

在中国画中色彩的运用及特色也是大家一直广为关注的话题,正是由于这绚烂色彩的堆积与协调运用,才构成了美丽的中国画。

一、中国画的用色之道
中国画泛指中国绘画,它与西方绘画不同,更为注重的是意境,人们都说,欣赏中国画其实就是在看故事,画家通过那么一幅画展示出来的是很多意思,或高山,或流水,或草木,或飞禽走兽,等等,各种色彩的搭配与协调,构成了泼墨重彩的画作,传达出另一番风景。

从战国时期的帛画开始起算,作为国粹之一的中国画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若是要从原始岩画就开始考究,那么中国画已经经过了五千多年的洗礼。

这是怎样的文化瑰宝啊!中国画在用色方面很是讲究,它不会简单地只是用某一种纯色,但也不会乱七八糟地使用各种彩虹色,不求斑斓,但求绚烂。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跟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华夏民族骨子里流动着的是低调却也张扬的血液,这种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在中国画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也正是由于中国画这另类的用色之道,借色彩的完美配置表达各种藏于画家心中的感情,注重色彩却不限于色彩,所以它才可以历经这么多年的风霜雨雪,今天才会在世界画廊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1]。

二、中国画的用色特点
中国画能够绵延千年不绝,经历各种各样的战争与灾害还能呈现在今人的面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

不仅我们国人对中国画有着深刻的感情,外国友人对它也是充满了赞赏与崇拜之情。

对于中国画中色彩的运用,一直就是大家甚为重视的关注点,毕竟这种搭配不是随便就能够做好的,它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有不同于他物的特点。

仔细研究中国画,我们其实也能发现中国画的用色特点。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它鲜明的艺术特点,这与中国画的用色之道有关,先设色,后来才有水墨,而在设色中也是先有重彩,后有淡彩。

换言之,画家在绘画时,不是为了画画而画,更为注重的是突出它的艺术特点,打开一幅中国画,迎面扑来的艺术气息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还有,中国画特别讲究平稳沉和,它在用色方面力求各种色彩的和谐搭配,纵观任何一幅中国画,我们都能发现它在色彩方面不会有一些突兀现象,给人的感觉就是浑然天成,不会出现那种刺激性的视觉冲击。

三、中国画与西洋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区别
在世界美术园林中,除了中国画,还有西洋画,这两者迥然不同,在色彩运用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首先,他们的颜料不同。

西洋画的颜料都是化学品,是后天合成的。

而中国画的颜料来源有两种,一是从植物中得来的,比如花青、胭脂等,另一种是从来矿物中得到的,比如朱砂、石黄等。

西洋画与中国画的颜料不同,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就不一样,运用方面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西洋画注重考虑环境色对物象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西洋画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冷暖色,他们很重视色彩冷暖的对比效果,会刻意处理这种对比所带来的一些细致的变化,也就是善于从色彩细节处入手。

可是中国画就与之不同,它不关注所谓的色彩冷暖搭配,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抒情写意方面,它注重写真,各种色彩的运用,都是为了呈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中国画的细致在于它传达出的意思。

在绘画中,不是依据固定的客体,而是凭借记忆及主观臆想进行敷色,更多的还是来源于画家脑海中的色彩。

概括来说,
就是西洋画在色彩运用方面是以客观色彩为主,看到的是什么样,画纸上呈现出的就是怎样,没有掺入一些作者的情感进去;中国画在色彩运用方面注重的是主观色彩,是为了抒情写意,画家在创作的时候,自己脑海中也有了这样的一幅构思图,中国画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故事。

所以,中国画与西洋画在色彩运用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2]。

四、中国画色彩的运用
(一)随类赋彩
中国画在色彩运用方面最为普遍的就是随类赋彩,也就是根据事物的种类进行色彩的运用,它忽略一些自然的阴影、反光、周围事物色彩的影响等光色变化,而是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它的固有本色上。

这也可以理解为画家不是根据眼前所见而画,而是根据脑中所现而画,他们不是很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更愿意承认心中给出的色彩,这就注定了中国画意境深远的特点。

换言之,画家在绘画时,不再仅仅只是与事物的表象进行交流,而是升华到与它的精神内在进行对话。

随类赋彩,跳出了眼睛看到的实景的樊笼,超脱出事物的表象,画家有自己对色彩的独特理解,掺杂的是多年的生活经验和感情寄托,这样最终展现给世人的,也不会是模仿性的作品,而是赋予了生命与内涵的佳作。

中国画在色彩运用上倡导随类赋彩,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国画的精神,赋予它自己的生命力,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同时,就是在读一个故事。

(二)悟得活用
中国画是有深远意境的活体,这是中国画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在色彩运用上就更为关注悟得活用。

画家其实是最有艺术气息的,他们用手中的画笔与颜料,通过一些线条的勾勒及色彩的搭配,展现出活灵活现的画作,表达出独特的中国画内涵。

因此,任何一个好的中国画画家,必然在色彩运用方面讲究悟得活用,多感悟理解,对客观事物有一种真切的体悟,懂得把握它的内在本质,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运用,灵活多变,不会局限于某一方面。

也正是这种用色方式,才让中国画展现出的是别样的感觉,虽立足于实物,却有了超脱于实物的展示。

中国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悟得活用,使得中国画的意境更为深远,给我们更多的美的欣赏[3]。

结语:既然各式各样的色彩及其完美运用构成了美丽的中国画,那么对色彩的探究自然就成为了研究中国画的主要内容。

探寻中国画的用色之道,深入了解它的用色特点,将其与西洋画在色彩运用方面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区别,研究中国画色彩的运用,知道了随类赋彩和悟得活用这两种方式。

正是由于这详尽的探索与研究,对中国画色彩的运用及特色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我们才更加喜爱中国画,热爱这民族之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