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2 i、u、ü(二)__一年级语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拼音 2 i、u、ü(二)__一年级语文教案
山东省曲阜实验小学孔为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i、u、的读音及四声。
(二)学习正确掌握i、u、的笔顺,认识拼音字母基本笔画“丨”竖,“·”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书写i、u、,除讲清笔画笔顺和在四线格的位置外,要注意:上面的点要在靠近第二线的地方写。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i、u、的读音和四声。
(二)教写i、u,正确掌握笔顺及书写格式。
1.教写i。
(1)指导学生看书,知道i的笔顺,找准书位置。
指导观看书上四线格字帖和下面长方格的笔顺。
提问:谁知道i应该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竖,再写点)提问:字母i在四线格中占什么位置?看看竖在什么地方?点儿在什么地方?(竖占中格,点儿在上格中间对齐竖的位置)
(2)教学生写i,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笔顺和占格,并提醒学生点儿是个小圆点儿。
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再在教师带领下在本子上写字头。
2.教写u。
(1)指导学生看书,知道笔顺及占格。
提问:谁能说说u占哪格?应该先写哪笔,后写哪笔?(u占中格,先写“”竖弯,后写“丨”竖,两笔写成)
(2)教学生写u,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再带写一个字头。
△课间休息。
(三)教写,正确掌握笔顺及书写格式。
1.指导看书,提出看书要求:①看清的笔顺;②看清在四线格中占的位置。
2.指导书写。
提问:仔细看字母和u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u多两个点儿)提问;谁知道几笔写成?(四笔)提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什么地方写?(先写一个“u”,写在中格,再在上格中间比两竖稍靠里点写两点儿)
3.学生练写。
在老师带领下一笔一笔写在本上。
(四)巩固练习。
1.读带调的i、u、单韵母卡片。
2.看看左边这幅图上有哪几个单韵母,按发音口形大小排列好,写在四线格中。
3.在老师指导下,用单韵母口头组词语。
(未完待续)
一、教材分析:
1、《小熊住山洞》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20课。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以流畅简洁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大森林美丽的景色之中,主要讲小熊一家一直住在山洞里,于是想造一间木房子。
可当他们走进森林,却始终舍不得砍树。
许多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表达了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愿望,最后以动物对小熊一家的感激结尾,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本课是不注拼音的,可以鼓励学生用“猜读”,看生字表,请教别人等多种形式独立识字、阅读。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理解“一直”、“感激”等词语。
2、正确流利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3、在读中领悟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的原因。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三、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四、教学准备:
森林四季景色的图片或.课件;文中小动物的头饰;轻快音乐音乐磁带。
五、教学时间:3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画面出现美丽的大森林,老师讲解:“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绿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快乐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
”这时,小熊从山洞里走来高兴地对大家说:“嗨,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家要造木头房子啦!从此,就不用住在又阴暗,又潮湿的山洞里了。
到时候,请你们都到我家来作客,好吗?”
2、板书课题,读一读。
3、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熊吗?自由说一说。
二、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第20课,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2、课文没注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想办法:查课后生字表,问老师,问学习伙伴,根据上下文猜读都可以。
3、检查: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要求读通顺。
(2)齐读全部生字(带拼音)。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
再次齐读全部生字(不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师问: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入情入境,读懂课文。
引入:刚才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房子了吗?它们住在哪儿?你们是从课文哪一段知道的?
1、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一直”这个词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朗读。
2、看图学习第1-2自然段。
小熊家一直住在山洞里,难道它们不想住房子吗?从课文哪里得知?
(1)指名读。
(2)指导读出熊爸爸的语气。
小熊听爸爸说要造房子,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通过看图说、动情读理解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的原因。
学习3-6自然段。
(1)“舍不得”是什么意思?你有过这种心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
(2).课件播放,小熊边走边说:“小朋友们,我们一直没有砍树造房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先跟我一起走进大森林看看吧!”(.课件播放森林四季的美景)。
森林里的环境美吗?你有什么想法愿意和大家交流?看图说话,自由发表意见。
(3)练习读:
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舍不得”要轻轻地读,还要读出景色之美。
)
用同样的方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
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
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
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4)指名读,同桌评读,竞赛读。
(5)配乐读3-6自然段,评议。
(6)看四个季节的图片,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当小熊舍不得砍树的时候,小熊和爸爸会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春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夏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秋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冬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森林里的景色太美了,为了小动物,为了大森林,所以多少年后,小熊一家仍然住在山洞里。
4、学习第8自然段。
(1)这段中有两个生字我们没学过——“感激”,有人认识吗?你是怎么认识的?你知道“感激”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
(2)动物们是怎么感激小熊一家的?
(3)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
(重点是长句的朗读指导)
(5)变一变,说一说:假如现在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那么,你在送花时,会对小熊一家说什么呢?
(6)学生想像小动物的表现,播放音乐,戴上头饰,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表演。
四、以情激情,升华主题。
1、.课件播放: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我家一直住在山洞里,所以没有邀请你们,你们会怪我吗?”
2、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呢?
3、最后,再播放.课件:小熊说:“小朋友们,森林是我们大家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都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吧!”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实践活动。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注意量词叠用的方法和它与事物名字的搭配。
2、请你为小熊设计新房子,可以试着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
七、设计理念:
1、开头的导入我是以这个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就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与大自然、动物的距离,开始了与小熊一家的交流。
2、在识字这一重要环节中,提倡让学生自主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
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
最后的一个提问增强了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3、课堂是学生的,我们应该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说出来,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抒发。
如: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熊啊?你看了森林的美景有什么想法吗?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这只可爱的小熊说呢?由此,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指导美美地读、配乐朗读来抒发情感,让学生融入其中,把对自然美的感受,对小熊行为美的认同与赞扬都包含在美读中。
5、环保的主题是永远的主题,在最后让学生变成其中献花的一名小动物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使心灵得到一次震撼,对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德,油然而生尊敬之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米与白鹤》的教学设计
湖南省澧县城关中学刘银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生字词。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朗读欣赏
小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继续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章主题,努力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生活中善于感受爱,表达爱,付出爱。
教学重点
分析真实细腻的的心理描写,理解课文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理解文章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法、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采用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解读文本、拓展文本、质疑文本,提示学生圈点、批注,感悟小说丰富的内涵。
教学流程
一、导新课
(课前出示课题、作者,播放翁倩玉《爱的奉献》)
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你讨厌的人?(有)有没有你喜欢的人?(有)那你有没有过对一个人由讨厌到喜欢的情感经历呢?说说你的故事,并想想是什么促使你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学生说自己的经历)
有一个叫山米的美国小男孩,他也有着和××同学一样的心路历程,就让我们跟随美国儿童文学家贝特西·贝尔斯走进《山米与白鹤》,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打开书第136页)
二、查预习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看看谁落实得好。
1 、(给出灯片)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 、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呢?请同桌间先相互复述一下故事情节,老师再寻找一个“讲故事能手”上台来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上台复述)
谁能用小标题来概括一下故事的情节?
(灯片给出板书:山米出逃→祖孙捉鹤→祖孙喂鹤)
这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部分。
三、读内心
山米和外祖父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他的情感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细细揣摩山米的心理活动。
(学生先找再读,小组内交流探究,分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
四、评人物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山米怎样的性格?
山米的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主要得益于(文章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这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用细腻的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那么文中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山米的情感世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谁能用几个关键词语概括出来?
(灯片给出板书:怨恨——共鸣——理解——深爱)
五、探主题
你觉得是什么促使山米的感情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回答后小结)外祖父对动物的挚爱之情,深深地感动了山米。
使他由无知到成熟,由仇恨一切到充满爱心,跨入人生的一个新高度。
他终于懂得了如何去爱别人,爱小动物,爱生命,爱一切值得爱的东西。
(黑板板书:爱)
(播放韦唯《爱的奉献》)
六、谈收获
(点出灯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七、辩观点
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帮忙:
爱是外祖父用来融化小山米心灵坚冰的冬日暖阳,爱是山米走向人生新起点的一座桥梁,爱让山米学会了爱别人,爱动物,爱生命,可他却用青蛙来喂白鹤,这对青蛙的生命来说,公平吗?
(教师相机组织好辩论)
八、写作业
请同学们就刚才辩论的话题写一篇简单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支持你的观点的理由——事实依据或理论依据,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人教版小语第一册(国标本)复习三第三、四题教学设计
福建肖俊宇
--------------------------------------------------------------------------------
设计理念
本设计致力于体现新课程概念:结合儿童熟识的生活材料、生活经验,充分利用识字资源;力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设计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识字。
具体思路如下:
一、学习的开放性
上课伊始,老师兴致勃勃地与同学们一道认读教室四周布置的汉字:“汉语拼音字母表、图书角、学习栏、第一组、部分同学的名字、课程表、语文、数学”等,认出一字词,全班同学跟读两遍,同时让同学把课外认识的字拿到班上交流,对识字多的同学要予以奖励。
评点这一环节,看似与教材无关,实则是引导孩子在生活环境中识字,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关注生活,留心观察,处处皆语文,这就是母语学习的优势,是建构大语文教学观的主旨。
二、学习的情境性
根据汉字较易理解的实际,本设计的“情境”着重在营造学习气氛上下功夫。
创设合作情境。
老师事先把“爸爸、妈妈……”等12个词条装入信封,每小组一袋,组员轮流当小老师抽出卡片,组内认读、相互评价或纠错或奖励,让组员在气氛热烈而有序的情境中实践识字。
创设检测情境。
在小组认读的基础上,每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老师抽测,看哪组最佳。
创设竞读情境。
分两步:A.老师抽卡片,学生大声读。
B.老师抽卡片,让学生轮读。
此时,学生个个注意力高度集中,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学生兴致空前,识字效果也非常明显。
评点这一环节三个步骤,人人是自豪的小老师,人人是待命的竞赛者,人人又是细心的倾听者、评价者。
三种情境围绕轻松乐学这一主旨,充满了交流、合作和竞争。
三、学习的探究性
在前面认读的基础上,老师要求各小组给这些词条排队,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思考、分辨、组合。
组一: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为一组(称谓);小鸡、小鱼、河马、水牛为一组(动物);读书、画画、骑车、洗衣服为一组(活动)。
学生清晰的思维,精当的概括令人满意。
组二:弟弟、小鸡、小鱼为一组(比较幼小);爸爸、妈妈、哥哥、河马、水牛为一组(比较大);其他为一组(活动)。
真是出乎意料,孩子有孩子特殊的眼睛!
组三:爸爸喜欢读书,是一组;妈妈常洗衣服,是一组;哥哥爱骑车,是一组;弟弟爱画画,是一组;小鱼、河马在水中,是一组;小鸡、水牛在岸上,是一组。
言之成理,简直就是创造!
评点这一环节,关键是一个“放”字,让学生放飞思维,任意驰骋。
通过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是多元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学习的联系性
在给词语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用上其中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来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或编一故事,试举两例:
例一:爸爸在读书,小鸡在旁边玩;妈妈在画画,小鱼在画中游。
例二:哥哥和弟弟骑水牛,摔到小河里,小鱼吓跑了。
爸爸赶来,妈妈也赶来了。
等他们回到家里,小鸡却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评点这一环节重在培养运用汉字说话的能力。
一般的学生说一句话,较好的学生说几句话,优秀的学生编一个故事。
体现新课程“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精神。
五、学习的创新性
教学“拼一拼”这首儿歌应把握三点:一是借助拼音读通儿歌;二是利用圈和线拼图形;三是模仿儿歌编儿歌。
教学时,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黑板上拼小鸡、小鸭、小兔,教师鼓励学生想像拼图。
有的拼出大碗,有的拼出袋鼠,有的拼出长颈鹿……老师进一步启发:能给自己的作品配上儿歌吗?学生很快编出了:拼出大碗,嘴巴宽宽;拼出袋鼠,袋子鼓鼓;拼出长颈鹿,脖子长长……
评点这一环节,孩子们动口动脑又动手,他们的模仿力、想像力是神奇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不时闪现。
人教版小语第一册(国标本)复习三第三、四题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