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历史与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岭历史与文化
一、基本历史沿革:
铁岭历史悠久,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活动。

有文字记载历史约4000年。

夏、商、西周时期,铁岭地区境域属青州。

春秋战国时期境域南部属辽东郡,北部为东胡辖地。

秦、两汉时期,境域大都属辽东郡。

东汉、三国、西晋时期境域南部属玄菟郡,北部开原、昌图属扶余。

东晋时期境域属玄菟郡。

南北朝时期,境域处于契丹领地。

隋朝时期,境域属高句丽辖地。

唐朝时期境域南部属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属枯漠都督府,昌图曾归渤海鸭绿府、扶余府管辖,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唐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富州,即今铁岭城。

917年,辽太祖在此地冶炼银子,故将富州改为银州,辽朝时期境域大部分属东京道辽阳府。

金朝时期,境域南部属东京路咸平府,西部属北京路,东北部属上京路会宁府。

元朝时期,境域西部属中书省会昌路,其余属开原路咸平府。

明朝时期,在银州设铁岭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徙铁岭卫于沈阳、开原间古银州之地,境域南部属辽东都指挥使司铁岭卫,西部属辽河套扶余卫,北部属三万卫。

清朝时期,清初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先后在东北设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于奉天设奉天府。

康熙三年(1664)废卫设县,铁岭、开原县属奉天府辖地,时铁岭境域东北部(西丰)被封禁为大围场,西部、北部为内蒙古科尔沁部。

清朝的后期境域内建置比较多,光绪三年(1877)
改昌图厅为昌图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废奉天将军,设置奉天巡府,改为行省,铁岭境域属东三省总督。

清朝末年,境域内铁岭、开原、昌图、康平、西丰五县属奉天省。

民国2年(1913)实行省县制,境域南部属奉天省辽沈道,西部、北部为洮昌道。

民国17年(1928),张学良举行东北易帜,1929年2月5日改奉天省为辽宁省,铁岭境域属辽宁省。

民国21年(1932),伪满洲国成立后,改辽宁省为奉天省,铁岭隶属奉天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岭境域属辽西省。

1954年9月1日,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铁岭境域隶属辽宁省。

1956年2月8日辽宁省设铁岭专员公署,辖铁岭、开原、西丰、昌图、康平、法库、新宾、清原县。

1959年1月5日,铁岭专署撤销,除新宾、清原县划归抚顺市外,其余各县划归沈阳市领导。

1964年2月12日,沈阳专员公署成立,铁岭境域各县为沈阳专员公署所辖。

1966年7月,沈阳专员公署迁入铁岭县银州镇。

1968年12月26日,沈阳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铁岭专区革命委员会,辖铁岭、开原、昌图、西丰、康平、法库、新民、辽中、台安、新宾、清原县。

1970年7月25日,铁岭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铁岭地区革命委员会,辖铁岭、开原、西丰、昌图、康平、法库县,新宾、清原县划归抚顺市,新民、辽中、台安县划归沈阳市。

1984年9月20日,省辖铁岭市成立,辖银州、铁法、清河区,铁岭、开原、昌图、西丰、康平、法库县。

1992年12月,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

2002年末,铁岭市辖
银州、清河2区,调兵山、开原2市,铁岭、昌图、西丰3县和铁岭经济开发区。

二、历史与文化特色:
铁岭的历史,就特色而论,以辽金与明清历史最具特色,明清时期堪称独特。

明代辽北地处“九边之端”,昌图、法库一带为蒙古部族,西丰、清何为海西女真,东与建州女真为邻。

这样的历史地理位置是独特的,由此形成许多独特的历史文化。

明在辽北置兵备道,设卫、所,屯重兵以防卫;设安乐州、自在州,调处民族关系。

筑边墙,修城堡,置关隘,通商贸;辽北境内长城达235公里,烽火台182座之多,这一历史地理区位在辽宁乃至全国都堪称独特。

明清时期,铁岭是蒙、汉、女真聚居之地,是满族成长的摇篮之一;清代西丰围场,封禁300年;铁岭、开原封为旗地,亦是当年贡品主要采集地之一,从而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铁岭独特的人文历史。

明清两朝,铁岭是朝廷流放重犯的地方。

几百年间,许多达官、重臣、哲人、学者因忤犯朝廷而被流放发配到铁岭;其知名者如:明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陈循,清御史郝浴,吏部侍郎董国祥,翰林院编修陈梦雷等。

这些当时全国一流才子被流铁岭,后来许多人收门生,以教书为业;这一独特的历
史条件,客观上为铁岭培育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土壤。

铁岭从历史到今天多出名士,与铁岭独特的人文历史不无关系。

铁岭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山代有才人出,领风骚者不绝于史。

以铁岭区区之地,历史上出将帅数十人,进士数十人,贡生数百人,足堪人文大观;更有誉冠中外的时之骄子,如明太傅李成梁,指画大师高其佩,续写“红楼”的高鹗,勇冠三军的僧格林沁,诗、书并著的魏燮均,文学大师端木蕻良,还有现今妇孺皆知的赵本山、阎红、孙福明、刘宏宇等等。

数不胜数的铁岭名人,是世不多见的独特人文景观。

这独特的历史,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使每一个生活在铁岭的人为之动容,为之骄傲。

三、铁岭历史上的名城、名景、名人
(一)、著名古城:
铁岭古城:明代建,地址在今铁岭银州区内。

公元926年,辽平灭渤海国,渤海国富州兴银冶,辽太祖“以银冶更名”富州为银州,后迁于今铁岭卫之地,名银州。

金废银州改为新兴县。

原为土城。

明迁铁岭卫于此后,在其旧址修筑砖城。

据《全辽志》载:“铁岭卫城,即辽金时银州故城。

城周围四里六十步,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周围五里有奇。

门四,东扶夷,西承恩、南庆云、北威远。

角楼四”。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七月,努尔哈赤率清兵攻陷铁岭,卫城被毁。

清康熙三年(1664)建铁岭县。

清乾隆四十六年(1772)重修铁岭城,据民国六年《铁岭县志》载:清修铁岭城周围789丈3
尺5寸,高2丈,底宽2丈,顶宽1丈2尺。

四城门,东门名德安,南门名熏阜,西门名孚泽,北门名瞻斗。

门外各有瓮城,瓮城南北门皆东向,东西门皆南向,城门上有楼。

光绪末年,重修四门时,将楼拆除改为平台式。

民国六年时,古城城墙已颓但四门尚存,民国10年(1921)西门、东门被拆,民国21年(1932)北门、南门被拆。

现城中有古圆通寺塔、圆通寺、银冈书院等古建筑遗址(已重修)。

(二)著名古塔:
铁岭白塔:原名圆通寺塔,铁岭白塔为其俗称。

此塔位于铁岭市区内银州贸易城东南侧,古铁岭城西北隅,是辽北现存最早的古塔。

一些书刊文章言其为唐代所建,主要依据圆通寺石碑刻《重修圆通寺塔记》,该碑刻载该塔建于唐太和二年。

但据考证,银州历史并非始于唐,另参照多种史料,铁岭白塔亦不具唐代塔的特征,该塔建筑所用之砖考古称为沟纹砖,为辽代特征砖,辽以前没有这种砖,此有文物部门鉴定,唐代不可能用辽砖来修塔,故石碑所刻年代,不足凭信。

据日文版《满洲写真帖》记此塔为辽塔,也有文章言及此塔为金大定年间建,但无论如何此塔不会早于辽代。

该塔在明代即已破败不堪,明万历十九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夫人出资,予以修缮。

此塔为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塔身为青砖垒造,略成锥形。

塔顶刹杆有铜盘和宝珠,塔座八面嵌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八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并饰宝盖。

第一级塔身南部是神佛像,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塔基和塔身有砖雕装饰。

每层塔
檐都悬挂铜镜和铃锋,塔身涂白,故称白塔。

古时此塔为城中最高建筑,《志书》记为“二十里外能望而见之”。

每当雨后,塔高云低,云飘塔间,故有“白塔横云”之美称。

古人曾用“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散;忽见白塔尖,钻入青天半”的诗句赞美白塔的秀丽景色。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波及铁岭,将白塔上面串葫尖震落,因刹杆有铁链相系,故刹尖斜插入第三级塔身南侧檐上。

1987年,铁岭市对塔进行修复,但由于没完全按照文物修复办法,新修复的白塔虽展新姿,但文物价值恢复不够理想。

铁岭龙首山秀峰塔:秀峰塔,原名秀峰寺塔,位于铁岭龙首山慈清寺东南侧。

此塔旁之慈清寺在明后期名水潮寺,在明前期名秀峰寺,塔以寺名。

后来寺名几改,而塔名未改,仍名秀峰塔。

该塔建于明弘治二年(1488),距今已有500余年。

塔由当时信士高景斥资建造,主要目的是“为此寺状色”。

此塔为密檐式九级八角八面实心佛塔,为砖石结构,底座高约3米,第一层八面各有座佛一尊,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大字,各角上有兽头和风铃风鸣钟计72个。

阵阵微风吹来,塔铃叮咚作响,优美动听。

该塔筑55年后,即嘉靖二十二年(1544),由高景的后人出资进行修缮。

此后又48年,至明万历十九年(1591),该塔已坍塌日甚,在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授意下再次重修。

至清末民初,塔已严重剥蚀,民国初年由民间集资再次修整。

“文化大革命”中,塔上佛像及文字全部被砸掉。

改革开放以后,铁岭市人民政府拨专款予以修缮,基本恢复外观,
可惜的是,修整时塔身表面用水泥敷盖,文物价值有了折扣。

1983年,铁岭市人民政府定秀峰塔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山郭朝烟:山指龙首山,郭指铁岭城郭,朝烟,早晨的炊烟。

此景指早晨在龙首山上鸟瞰铁岭城郭,居高远眺,但见万户炊烟袅袅,低空盘旋,亭台楼榭,时隐时现之景观。

现今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市区之内,高楼林立,昔日旧景,已非其景。

旧《铁岭县志》记曰:城东龙首山,朝唯初上,万户炊烟,灿烂索绕,互相辉映,登山一望,可称奇观。

明代流放到铁岭的大学士陈循有诗咏《山郭朝烟》:“依山附郭居,一片朝烟合;人家辨不真,苍茫见孤塔。


柴河晚渡:旧时龙山下的柴河无桥,在今水上乐园处有舟摆渡两岸人过河。

每当傍晚,远山夕照,近水泛波,船夫荡桨,一幅悠然景象,故被称为一景。

今哈大公路、柴河大桥每日通车无数,柴河晚渡已不复存在。

但登上龙山之巅,伫立秀峰塔下,远望工人疗养院红楼,隐现在山腰绿荫丛中;近有水上乐园,荡舟泛桨,冲浪嬉水;柴河两岸,田畴如画;柴河如带,长桥卧波;哈大路汽车如蚁,南北奔驰,亦是一景。

《旧志》记曰:柴河逼临山下,昔无桥梁,以舟济人,每当夕阳在山,归人唤渡,前呼后应,往来不绝,亦成佳景。

附《柴河晚渡》诗:“柴河水清浅,茶带苍咽下。

夕阳唤无舟,晚渡看车马。


蓬渡风帆:指的是铁岭马蓬沟辽河渡口。

当年马蓬沟渡口是辽河水运的主要集散地,南达营口,北抵通江口,每年过往船只一万多艘,帆樯竞日,景色颇为壮观。

1903年东清铁路南满线通车,航运渐衰,蓬渡风帆景观不复存在。

《旧志》记曰:城西马蓬沟,乃辽河古渡,昔日粮船、货船帆樯如织。

登高远眺,势若浮沤,北极风沙,南连云树,极目之力,颇称大观。

附《蓬渡风帆》诗:“往来渡口船,风利乃得骋。

遥遥数片帆,吹没远天影。


帽峰云树:帽峰,指今位于铁岭开发区内的帽峰山;距铁岭城6公里;云树,指经常有白云缭绕于山峰树丛之间,是可以远望体味,亦可近寻之景,山西侧有石棚,幽静可息;现今夏季经常有去彼作郊游者,今仍为铁岭佳景。

《旧志》记曰:即城南之帽峰山,山顶如帽,云树迷离,城中亦能望见。

《帽峰云树》诗:“帽峰多白云,云杂帽峰树。

云深山更深,谁识仙源路。


龙首寻秋:指龙首山秋日景色。

龙首山为铁岭名山,著名景区。

山于平地兀起,南北走向,绵延约5公里,其势如龙。

其北临柴河处,山势突起,如龙昂首,故名龙首山。

山中层峦起伏,树木繁茂,树种类不下数十;春夏之季,蜂花不断,香气袭人;秋日红叶满山,层林尽染。

龙首寻秋堪称铁岭八景之首。

其既重自然景观,更重寻秋意境。

今龙首山上古典建筑有慈清寺、秀峰塔、魁星楼、陶然亭、滴翠亭等。

近年在山上辟有星桥、虹桥、龙园、周总理诗碑等新景点。

现今龙首
山是铁岭人四季游览最热门去处,早晚登山往游者如织。

《旧志》记曰:龙首山树木葱笼,凉秋九月,红叶满山,令人神往。

旧有《龙首寻秋》诗:“霜林变丹红,秋高天气通。

幽人植杖来,踏遍碧峰顶。


鸳湖泛月:鸳湖,指鸳鸯湖。

古时铁岭有两处鸳鸯湖,一处在铁岭城西南,今凡河乡五角湖一带,另一处原址在今龙山宾馆下边的老干部楼处,据旧县志载,鸳湖泛月系指龙山宾馆下的鸳鸯湖。

此湖原为两个相连的小水泡,人称鸳鸯湖。

湖内有莲,周围有柳,月圆之时流涟湖旁,波光月影,恬静怡人。

此湖因经年累月,黄土淤积,水浅荷残,终于荒废。

20世纪60年代垫为平地,80年代在此建老干部楼,现已成为住宅区。

1985年胡耀邦笑着说:“好哇,那就叫鸳鸯楼嘛”。

《旧志》记曰:鸳鸯湖位于龙首山西,天主教堂南,一东一西,呈鸳鸯状。

水深丈余,可泛扁舟,期满荷花,周围绿柳成荫。

每当夜晚,明月映入湖中,清风徐徐吹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波浪,漫步湖畔可观驾潮泛月之景。

旧有《鸳鸯泛月》诗:“湖上横秋烟,鸳鸯时出没。

中有荡舟人,高歌弄明月”。

白塔横云:白塔,指位于铁岭银州贸易城路南左侧的圆通寺塔,因塔身涂白,俗称白塔。

白塔横云须站在龙首山上,登高西望。

特别是当夏秋季节,积雨初晴,俯视铁岭城,可见高塔耸立,如带白云飘于塔际,擦绕塔顶,宛如云横塔上,诚为美景。

现今铁岭城内高楼林立,白塔已被楼包围,白塔之高已不明显,白塔横云之景黯然失色。

旧有《白塔横云》诗:“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散。

忽看白塔尖,钻入青天半。


红崖积雪:红崖,指位于铁岭县城西10公里处的大青乡红崖村中的一处山崖,名红崖咀。

其崖体裸露,呈微红色,侧面铁岭方向。

旧时冬雪大,每至冬季,登龙首山西望,只见漫天皆白,唯其一崖微红,背对夕阳,红白分明,别有情韵。

如今红崖依旧,但雪已极少,加之大气污染,能见度很低,已难赏此景。

《旧志》记曰:城西20里有红土崖,南北长约10里,每逢冬季,积雪满山,红白相间,加以日光掩映,亦称奇观。

旧有《红崖积雪》诗:“崩崖渍殷红,积雪留残白;夕阳山背来,寒光照赤壁”。

(四)著名书院:
银冈书院:清康熙十四年(1675)郝浴创建,今为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郝浴,字雪海,冰涤,号复阳,直隶定州人。

清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八年改湖广道御史。

十一年,因遭吴三桂诬,被流尚阳堡;十五年五月迁居铁岭城南门右侧,择地筑室,额书“致知格物之堂”,讲学授徒,说礼乐,教诗书。

清康熙十四年(1675),因吴三桂叛,朝廷遂平郝浴之冤,以原职召还。

行前赠其宅院为书院,额书“银冈书院”于室外,又赠土地22.5垧作为办学资助。

以后书院曾作孔庙,亦被旗丁占用。

康熙四十九年,新任县令焦献猷到任。

根据郝浴次子郝林(时任奉天府尹)“谆嘱”及邑绅徐元弼关于银冈书院被占情况的呈请,焦献猷主持进行书院财产清理及归还事项。


熙五十一年,经盛京户部和府尹衙门断令,银冈书院原有财产全部回归,并购下旗丁所建厢房三间,空地一段。

光绪四年,书院斋长、邑绅左联甲等人力求整顿书院,新购书院东邻王家地皮一块,增建学舍供书院学生寄宿。

新民举人李百川、宁远举人李崇瑞先后任书院主讲。

光绪十五年,县令陈士芸劝募邑绅杨生春、陈熙载各捐东钱壹万缗,合并于郝浴遗产地租等,发商生息,做为书院基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同时,在训导鹿兴世的倡议下,书院得到了邑绅刘春烺、曾宪文和书院主讲臧耀辰等人的大量捐赠书籍。

光绪二十九年,书院内始设小学堂,成为辽北地区最早开设现代教育的学校。

(五)铁岭历史上的名人:
宁远伯李成梁(1526——1615):字汝器,号银城,明辽东铁岭卫人。

高曾祖李英“以军功授铁岭卫指挥佥事”,曾祖李文斌、祖父李春美、父李泾皆历袭指挥佥事。

李成梁从小习武读书,考取生员,嘉靖四十五年,由生员袭铁岭卫指挥佥事。

继尔以军功升为辽东险山参将、都督佥事。

万历二年,李成梁率军击败被朝廷视为辽东大患的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受朝廷嘉奖,成为镇守辽东总兵,总辖辽东兵马,人称李大帅。

时辽东战事迭起,女真、蒙古等部不断进犯明边,李成梁亲率大军屡屡出击,平定周边,使辽东地区安息多年,一时名震辽东,女真、蒙古闻之胆寒。

由此深得万历皇帝器重。

万历三年加授太子太保;万历六年大破蒙古泰宁卫后,加太保;当年十二月,大胜土蛮部后,加封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宁远伯”。

赐大红蟒袍,食禄一千六百石。

万历八年,明神宗皇帝亲命在今北宁市为其建“宁远伯李成梁石坊(至今仍存),赐甲第于京师。

此为李成梁最为辉煌时期。

万历十二年(1584),李成梁以年事已高由向皇帝提出“乞休”请求,万历皇帝以其“身经百战,屡建战功,衡边大将,难以轻易”未准。

此后,李成梁在辽东大修边备,其间曾增筑了铁岭卫。

万历十八年,蒙古土默特部兵袭辽沈,李成梁出击遇伏,死愈千人,反以胜报功,巡按御史胡克俭弹劾辽东总兵李成梁以欺罔罢任。

李成梁卸职回京师。

李成梁离开辽东后,辽东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益弛,战事迭起。

为此大学士沈一贯上书万历皇帝,让李成梁复镇辽东,获准。

此时李成梁已75岁,时为万历二十九年(1601)。

此时女真势力渐强,辽东地区危象环生。

宽甸等地一些城堡已在女真包围之中。

万历三十四年,李成梁以辽东宽甸六堡孤堡难守,决定弃堡,徙居民于内地,致使辽沈失去可资防御之前卫,给努尔哈赤的壮大造就了有利之机。

次年,李成梁以议弃六堡被劾罢官。

于万历四十三年病殃。

万历皇帝钦赐祭葬、谕祭二坛,葬京北仰山(今万寿山)。

白头进士高鹗:高鹗,字兰墅,兰史,别号红楼外史,又称梦觉主人。

清代奉天铁岭人。

隶汉军镶黄旗。

铁岭望族,后去北京,诗文仍常署名“铁岭高鹗”。

高鹗一生,治学不循常法,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求功名却屡试不中。

直至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科春试,才得一展才华,以57岁高龄得中三甲一名进士;复试卷文理清顺,
列为二等二名。

同年四月授内阁中书。

嘉庆六年(1801),嘉庆皇帝钦点高鹗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九年任内阁典籍,十三年任内阁侍读学士,十四年由内阁侍读放任督察院江南道御史、署给事中,嘉庆十八年(1831)掌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

此时高鹗已76岁高龄。

两年后卒。

一般认为,曹雪芹所作80回《石头记》由高鹗续写并刊印成120回本《红楼梦》,使这部宏伟巨著成为首尾完整的作品,并得以广为流传。

但由于高鹗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一生坎坷,穷困潦倒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大不同类,其补写的《红楼梦》,宝玉“中乡魁”|贾家“延世泽”、“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等情节,使书的前后思想显现现偏离。

高鹗多才多艺,能言善辩,他不仅能写小说、诗词,而且还工于曲、绘画,对“金石之学亦靡不通晓。

”高鹗的许多诗文都漾溢青春的才气和颇为顽皮的风格。

他的大部分著述都是在考取功名之前所作。

著述颇丰,已知有《高兰墅集》、《兰墅诗钞》、《兰墅砚香词》等。

“祖籍铁岭”曹雪芹: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人,举世公认的文学巨匠。

曹雪芹以其卓越的文才与思想,为世人留下《红楼梦》这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从而使他的名字与雨果、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世界文学巨匠一起并列于世界文化之巅。

《红楼梦》一书从问世起,不知风靡多少代人;人们在欣赏这部文学经典的同时,对这部文学著作所描写的人物、环境、时代等等也产生了极浓的兴趣。

从乾隆十六年(1751)脂砚斋对《石头记》的初评起,至今二百多年的时间,竟形成了一种新的学科:红学。

作者的家世,也是红学研究之一;正是这一研究,使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与铁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作出这一历史贡献的是铁岭学者李奉佐先生。

1997年,李先生发表了轰动整个红学界的学术专著《曹雪芹祖籍铁岭考》,此后又有《曹雪芹真祖地》、《曹雪芹家世新证》问世。

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资料、文物进行考证论证,认定曹雪芹关外祖籍在铁岭。

据该书所言,曹氏远祖曹端广于明初由关内丰润入籍辽东铁岭,端广子曹俊以军功获武职,在辽东先后历端广、俊、升、智、口、佐、口、簠、世选,共九世,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攻陷铁岭三岔儿堡等大小十一堡,时驻防铁岭腰堡百户城的曹世选被俘,沦为正白旗“包衣”奴隶。

世选之子振彦跟随多尔衮征战,并离开辽东入关;曹振彦因建有军功,几经升迁,至浙江盐运使;从而将曹家带入官场。

曹雪芹父曹頫、祖父寅、曾祖曹玺,高祖曹振彦;居铁岭腰堡的曹世选为其太高祖,至曹雪芹辈已历六世,故称铁岭为其祖籍。

关于曹雪芹祖籍,同红学中其他观点一样,也存在不同的说法,如丰润说、辽阳说等等。

公元2001年8月16日,全国红楼梦文化研究会在铁岭召开,一些著名红学专家学者对曹雪芹关外祖籍铁岭说表示首肯,同时朝拜了建于铁岭县腰堡镇范家屯的曹雪芹祖居故里碑。

“字震九州”魏燮均:魏燮均(1812——1889),铁岭人。

初名昌泰,字子亨,又名伯阳,公隐,号耕石老人,别号铁民、九梅居士。

因慕郑板桥(郑板桥名郑燮),遂改名燮均。

魏燮均少年读书,平生好学。

喜古文、善书法,更好写诗。

咸丰年间为县学贡生(秀才),曾在司马台府上做五年书记,而后回铁岭在城南红杏村置田数十亩,一边躬耕农事,一边寄情山水,写诗作画。

历时30余年,成诗3000余首,著有《九梅村诗集》、《香雪斋笔记》、《梦梅轩杂著》、《荒史纪闻》等。

清同治三年(1864),已52岁的魏燮均踌躇满志地赴京赶考,欲取功名,但未能如愿。

虽科考落第,但考官对其书法却评价甚高。

魏燮均书法以宁黄庭坚和明画家董其昌为宗,善楷书,精行草,笔势流畅、笔力遒劲、笔意精到,俊逸超群。

考官在他的卷上写下“字震九州”的批语。

一时间,“字震九州魏燮均”成为“文压三江王尔烈”齐名之士,竟成为民间传诵一时的楹联。

魏燮均一生攻诗,却以书法广闻于朝,在东北更是名闻遐迩。

魏燮均老年隐居山村,不履城市,经常策杖于山间,日常以教书为乐,甘当穷秀才,不争名利,种花习字,直至光绪十五年(1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