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电气设计论文六篇

电气设计论文六篇

电气设计论文六篇电气设计论文范文11.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充分满意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物的电气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满意人们对于消费品的使用功能。

一般考虑到的使用功能有:照明的亮度、显色指数;运输通道的畅通,色温、空调温度的舒适度等,也包括一些特别的工艺要求。

这些大大小小的全部的要求都需要在建筑电气设计时得到充分的考虑,设计成果要充分的保证这些功能能够得到满意。

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电量会有所提升这一点要做出肯定的猜测,电气的设计要留有肯定超额设计。

不能够过于紧凑,以防消失用电高峰期或者突然的超负荷工作。

充分考虑经济条件和节能环保在当今世界,节能环保是社会进展的主要趋势,所以在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节能问题,以节能环保为设计理念和主要的原则。

但是在节能设计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经济性。

在节能设计和经济效益之间肯定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来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避开一边倒的情形发生。

比如一些电气设计对于建筑功能的发挥没有多大好处,那么这些电能的损耗就是无用的,所以设计时要实行合适的方法来避开这些不必要的损耗。

这也使得建筑电气的设计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和更好的发挥建筑本身的功能。

2.建筑电气设计需要实现的目标分析总体来说,建筑电气设计是为了满意使用者的需求。

建筑电气的设计是以肯定时间内,使用者使用电负荷作为建筑用电数据作为参考,也要有肯定超负荷的猜测,合理的设计出将来的电路。

要确保电气设计能够使得电力设备正常的运作,并且在电力设计有效期内不会消失大量的电路的更改。

同时对于建筑电能质量,建筑物内部用电设备工作状况要保证其正常的运作,以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二、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1.平安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基础电力供应配置电力是建筑一切电气设施的动力源泉。

没有了电力,建筑也就是去了很大的价值。

电力是稳定供应才能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在现代化的建筑电气设计一般都至少有两个独立电源来确保电力的供应。

电子类论文范文

电子类论文范文

电子类论文范文电子类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行业特点,培养学生应具有两个方面的职业能力:一是具有电子产品和设备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和制作能力;二是具有电子产品和设备的设计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子类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子类论文范文一:数字电子技术思维导图教学研究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通信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文章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了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新方法,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探讨。

经实践表明,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思维导图;教学案例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后续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该课程具有自身的系统性和实践性,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点的掌握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容易造成“断章取义”、“不求甚解”的现象。

因而,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思想、新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1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各高校均开设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大部分仍然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的一些体会,认为存在如下几个共性问题:(1)教材知识脉络不够清晰。

应用型本科院校选用的教材大都是围绕数字逻辑基础、基本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几大部分,各自独立成为章节,逐层递进、由浅入深、依次学习。

这样的编排虽然较为全面,但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前面学了后面忘”的现象。

(2)课程信息量大,笔记跟不上。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即教师边讲解边使用ppt课件播放教学内容,这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具有其优越性,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重点内容一闪而过,学生记笔记跟不上,课后对照课件进行复习,又加重了学习任务。

电子技术论文2篇

电子技术论文2篇

电子技术论文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以及电子系统的科学与技术。

它在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医疗、能源等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将分别从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篇:电子器件电子器件是指能够在电子电路中起到特定功能的元件。

它们可以分为被动器件和主动器件两大类。

被动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主动器件则包括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这些器件在电子电路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如信号处理、信号放大、信号开关等。

在电子器件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如何提高器件的性能与可靠性。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控制来改善器件的性能。

例如,使用高纯度的硅材料可以降低晶体管中的杂质含量,从而提高晶体管的工作效率。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器件的结构来优化其性能。

如改变晶体管的结构可以增加其开关速度和放大倍数。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来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器件材料与结构,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体积。

同时,我们还可以研究如何将电子器件与其他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如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等,以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

总之,电子器件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第二篇:电子电路电子电路是由多个电子器件和连接器件的电路组成的。

它可以实现电流、电压和信号的控制与处理。

电子电路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类。

模拟电路主要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电路则处理离散变化的信号。

在电子电路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从功能需求出发,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结构。

其中,我们可以使用模拟电路设计方法或数字电路设计方法,根据输入输出关系来选择适当的电路结构。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电路分析来验证电路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通过电路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从而评估电路的工作状况,调整电路的结构或参数,以优化电路性能。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热敏电阻测温电路设计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热敏电阻测温电路设计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B组)热敏电阻测温电路设计第三十组K3队组队成员:顾代辉黄龑罗程2010年5月23日摘要:科技发展,很多工业化的生产都需要温度测量,这使得温度测量仪器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下面我们将题目所给的温度测量电路进行分析和改动设计。

题目所给图是一个在工业场合的温度测量系统,采用RTD 电阻温度检测器。

通过分析可知,ref R 两端分到的电压即为ref V ,Vo3输出的电压即为NTC 两段分到的电压。

而要求我们设计的电路所用的是NTC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题目要求我们将电流产生电路的电流控制在0.1m A 。

这里我们简单的将r ef R 改成25k 。

对于滤波电路,我们设计各个参数使得其截至频率在100Hz 左右,就能滤掉1000HZ 的干扰信号;对于基准源,我们都用基本的连接方法,输出电压为2.5V ;对于稳压管,输出电压为恒定的5V ;对于串口连接,我们用到MAX232芯片其中一个接口,与单片机的RXD/TXD 连接传输数据。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 A VR 串口显示I .电路分析(1)电流产生电路分析:首先对于运放A1,由虚短和虚断,可知111211120V V II === 有:11212210O V V V R R --= 可解得:1121122=O V V V =即第一个运放功能为将信号放大两倍。

对于运放A2,同理,有212221220V V I I ===有:221O V V =可见,运放A2是一个电压跟随器。

又:24211234()2REF O REF O O V V R V V V V R R -⨯+=+=+ 11122O REF O V V V V ==+故:REF R 两端分到的电压为122R O REF REF O O REF V V V V V V V =-=+-=由此可见:REF R 两端分压恒为基准电压REF V ,只要基准电压和REF R 的值不变,则通过REF R 的电流REF REF V I R = 2.512.5mA k==为恒定值,该电路的作用为产生恒定电流。

集成电路封装工艺(毕业学术论文设计)

集成电路封装工艺(毕业学术论文设计)

集成电路封装工艺(毕业学术论文设计)本文旨在介绍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以及阐述本论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封装工艺对于保护集成电路的完整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封装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变得越发重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封装工艺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引言:介绍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说明本论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相关工艺:介绍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封装材料、封装方法等。

封装工艺优化:探讨封装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方法。

实验与结果:介绍针对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结论: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优化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详细介绍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定义、组成和基本流程,包括设计、布局、封装材料选择、封装技术等内容。

集成电路封装工艺是将裸露的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在一个外部封装材料中,以提供保护和连接功能的一种技术。

它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封装工艺的组成部分包括设计、布局、封装材料选择和封装技术。

设计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设计阶段涉及到确定芯片封装的物理特性和封装类型。

封装设计需要考虑到芯片的尺寸、引脚数量、电气性能、散热需求等因素。

布局封装布局是将芯片和周围器件的引脚连接起来的过程。

在布局阶段,需要精确安排引脚的位置和间距,以确保信号传输效果和封装可靠性。

封装材料选择在选择封装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导热性能、机械强度、耐化学性等因素。

常用的封装材料包括塑料、陶瓷和金属等。

封装技术封装技术涉及到将芯片与封装材料进行物理连接的过程。

常见的封装技术包括焊接、黏贴、球栅阵列(BGA)等。

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设计、布局、材料选择和封装技术。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源设计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源设计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源设计作者: 日期:交流电 220V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J 主DC-DC 升压 副DC-DC 降压供电.…补…偿 _______ :j 控制器 -I-样 <—过流保护键盘设定 液晶显示I in = I L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根据题目要求,总体设计方案如下:将交流电 220V 送进隔离变压器,一级 输出18V 交流电。

通过整流滤波,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进行 DC-DC 升压和降 压。

副DC-DC 实现的降压值为5V ,用于给单片机控制系统供电。

通过键盘可以 对主DC-DC 升压的输出电压进行设定和步进调整,并由 AD 对输出进行采样, 通过在单片机内预置的算法对输出进行补偿调整, 同时从液晶屏上数字显示出电 流和电压值。

当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电流达到上限时,启动过流保护; 当故障排除 后,开关电源恢复正常工作。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 1.1所示。

开关稳压电流图1.1系统总体框图2•主DC-DC 升压电路设计方案DC - DC 升压电路采用自举式升压方式,如图1.2所示,当晶体管导通时, 电感与电源接地端直接相连,形成回路。

随着能量存储到电感的磁场中, 流过电 感的电流斜线上升,磁力线增强当晶体管截止时,磁场开始消失。

随着它的减弱,会切割电感的导线,产生 一个电压。

由于磁场的运动方向与磁场建立时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压反向。

从而实现升压的过程。

晶体管截止时电流方向。

匚I inC outU 0f 2晶体管导通 时电感充电-V-图1.2 自举式主DC-DC 回路拓扑图3•控制方法及实现方案对主DC-DC 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采用硬件闭环控制为主、 软件补偿和测量 相结合的方法对DC-DC 的输出进行精确控制。

硬件控制采用国家半导体公司的 LM2587-ADJ 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组成对输出主回路的电压闭环控制,实现对系统:方案论证的粗调。

软件控制选用STC12C5412AD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系统的显示、按键、A/D、D/A全部集中在核心控制板上,通过预置算法实现对系统的精调。

简易门铃电路的设计《电子线路CAD》课程论文_2

简易门铃电路的设计《电子线路CAD》课程论文_2

《电子线路CAD》课程论文1 电路功能和性能指标电路的功能:一款能发出声的简易门铃的电路图,它由分立元件和中规模集成芯片的构成,主要采用NE555定时器电路和扬声器组成门铃,利用多谐振荡电路来制作一简易单音门铃电路。

它主要由一个NE555、一个0.022uf的电容、一个22uf电容、一个10uf电容、一个3kΩ的电阻、一个68kΩ的电阻、一个喇叭、一个开关和一个4.5v电源组成。

NE555作为多谐振荡器,发出脉冲波。

与传统的门铃相比,其可靠性、抗干扰性都较好,应用领域也相对较广泛。

电路的性能指标:设计一个简易单音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发出持续的声音,再按一下按钮停止发出响声。

电路要求功耗低。

2 原理图设计2.1原理图元器件制作自制元器件如图1,图 1简要步骤:File→New→Schematic Library→save as→MySchLib.schLib Tool→Rename Component→NE555P→OK定义元器件名称如图2。

图 2制作完元器件后,一定要制作元器件的封装,并将二者关联起来,这样原理图导入PCB时元器件才不会丢失。

2.2 原理图设计原理图的设计步骤: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Add New to Project→Schematic→save as“简易门铃电路图”。

原理图如图3。

图3编译:Project→Project Option.首先设置错误报告类型如图4。

图 4Project→Complie PCB Project→system→Messages.图5为编译后的Messages工作面板图 5生成元器件库:原理图界面下Reports→Simple Bom。

如图6为生成的元器件库。

图 6生成的元器件库必须在项目文件中。

2.3 原理图报表生成原理图的网络表操作步骤:Design→Netlist For Project→Protel。

毕业设计(论文)-白光LED灯驱动电路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白光LED灯驱动电路设计

白光LED灯驱动电路设计摘要对于一般照明而言,人们更需要白色的光源。

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白光LED更具有无污染、长寿命、耐震动和抗冲击的鲜明特点。

虽然白光LED的发光效率正逐步提高,但是LED灯配套的驱动器性能不佳,故障率高,成为了LED推广应用的瓶颈。

本文介绍了一种照明用LED高效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本设计采用单独的驱动电路。

通过脉宽调制方式来调节LED灯的亮度;采用开关电源供电方式,输入电压范围广、抗干扰性好、驱动效率高,保证了该驱动板在不同场合、不同区域都能正常使用。

关键词:LED;照明;高效;驱动White LED lamp driver circuit designAbstractFor general lighting, people need more white light sources. As a new light source, white LED with pollution-free, long-life, vibration and shock resistant to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the luminous efficiency white LED is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device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the incandescent lamp, but the fact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that the LED lights and supporting, the driver did not keep up with a timely manner, the drive circuit poor performance, fault Rate is high and promote the use of LED become the bottleneck, there are many technical issues need to study and solve.This paper introduces a kind of LED lighting efficiently driving circuit design method. This design USES the separate drivers circuit. Through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ay to adjust LED lamp brightness, Using power switch mode, the input voltage range, anti-jamming good, driv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guarantee the driven plate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different regions can normal use.Keywords: LED; Lighting; High-efficiency; Driver目录摘要 (1)引言 (3)第一章绪论 (4)1.1 LED的结构以及发光原理 (4)1.2 LED用途介绍 (4)1.3白光LED灯的特点 (6)1.3.1 白光LED灯的优点 (6)1.3.2 白光LED灯的缺点 (6)1.4 我国白光LED发展前景 (6)第二章白光LED灯驱动电源 (8)2.1 LED驱动电源要求 (8)2.2 LED电源的分类 (8)2.3 恒流驱动的理由 (9)第三章 LED驱动器 (12)3.1 白光LED驱动器的要求 (12)3.2 驱动器的分类 (12)3.2.1 恒流源 (13)3.2.2 电荷泵 (13)3.2.3 开关电源 (14)3.3 驱动电源效率 (15)第四章 LED驱动电路设计 (17)4.1 芯片LM3402/LM3402HV电路性能 (17)4.2 PWM调光 (18)4.3 输出开路 (18)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1)附件一实物照片 (22)引言“绿色照明”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照明领域的新方针,它是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的。

毕业设计(论文)-DC-DC变换器电路设计及仿真

毕业设计(论文)-DC-DC变换器电路设计及仿真
第一章
1.1 研究背景
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力已成为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在各个场合,人们都需要各式各样的电力来为其服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电力都能在一开始就能满足需要,于是就要求有电力变换的过程。在电子设备领域中,通常将整流器称为一次电源,而将DC/DC变换器称为二次电源。一次电源的作用是将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网变换成安全的直流电源。目前,在电子设备中用的一次电源中,传统的相控式稳压电源己被高频开关电源取代,高频开关电源通过MOSFET或IGBT实现高频工作,开关频率一般控制在50kHz~100kHz范围内,实现高效率和小型化。电子设备中所用的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其电源电压也各不相同,在电子供电系统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频DC/DC隔离电源模块,从中间主线电压变换成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可以大大减小损耗、方便维护,且安装和增容非常方便。一般都可直接装在标准控制板上,对二次电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因为电子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其电源容量也将不断增加。
负载电流平均值I=Ud/R(2-2)
电流断续时,Uo平均值会被抬高,一般不希望出现
斩波电路三种控制方式
a脉冲宽度调制(PWM)或脉冲调宽型——T不变,调节ton,应用最多
b频率调制或调频型——ton不变,改变T
c混合型——ton和T都可调,使占空比改变
图2-1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
a)电路图b)电流连续时的波形c)电流断续时的波形
1.2 课题意义
(1)DC/DC变换器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的直流电压,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轨电车、地铁、列车、电动车的无级变速和控制,同时使上述控制具有加速平稳、快速响应的性能,并同时收到节约电能的效果。用直流斩波器代替变阻器可节约20%~30%的电能。直流斩波器不仅能起到调压的作用(开关电源),同时还能起到有效抑制电网侧谐波电流噪声的作用。

基于multisim的电路设计与仿真 (毕设)

基于multisim的电路设计与仿真 (毕设)

学生姓名:冯晓萌 专 业:通信工程 学 号:101041306 指导教师:石庆研 学 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4 年 6 月
中国民航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创见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均加以特别标注并在此表示致谢。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论文所做的任何贡献也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 Multisim 的电路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 冯晓萌 专 业: 通信工程 学 号: 101041306 指导教师: 石庆研 所属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
中国民航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 Multisim 的电路分析与设计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 Based on the Multisim
II
第 1 章 绪论




要.....................................................................................................................................I 绪论........................................................................................................................ 1 论文的背景意义................................................................................................... 1 Multisim 简介....................................................................................................... 1 Multisim 特点....................................................................................................... 2 Multisim 与 Labview 的联合............................................................................... 2 论文研究内容....................................................................................................... 3 Multisim 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4 基本放大电路的仿真........................................................................................... 4 2.1.1 2.1.2 2.1.3 2.1.4 2.2 2.2.1 2.2.2 2.2.3 2.2.4 2.3 2.3.1 2.3.2 2.4 2.4.1 2.4.2 2.4.3 2.4.4 2.4.5 2.5 2.5.1 2.5.2 2.5.3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4 两级放大电路............................................................................................ 7 差分放大电路............................................................................................ 8 负反馈放大器电路.................................................................................. 12 低通滤波器.............................................................................................. 15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17 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 18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 20 过零比较器.............................................................................................. 22 滞回比较器.............................................................................................. 22 RC 正弦波振荡器....................................................................................24 方波发生电路.......................................................................................... 25 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26 三角波发生电路...................................................................................... 27 锯齿波发生电路...................................................................................... 28 正弦波振荡信号的产生.......................................................................... 31 模拟乘法器.............................................................................................. 33 高频小信号功率放大器........................................................................ 33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电子电路模型的光伏系统功率预测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电子电路模型的光伏系统功率预测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2012 年 6 月基于电子电路模型的光伏系统功率预测学生姓名:学号:200857050201班级:055710802所在院(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2年6月15日基于电子电路模型的光伏系统功率预测摘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这就带来了一系列能源的耗尽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太阳能作为一种优越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以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理论、仿真和实现等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大,因此,预测其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比较曲线的三个点:开路点,最大功率点和短路点,求解非线性I-V参数方程。

该方法考虑了其参数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相互影响,保证该模型的最大功率与真实阵列的最大功率相匹配,实现功率的准确预测。

最后在不同光照度和温度等环境下,利用Matlab工具,得出光伏阵列电流、电压及输出功率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尤其在最大功率点处的误差很小,由此验证光伏模型的有效性,有效预测其最大功率。

该模型简单、快捷、准确、易使用,是可以通用的预测方法。

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I-V方程参数;光伏阵列;电子电路模型BASED ON THE ELECTRONIC CIRCUIT MODELFOR PHOTOVOLTAIC SYSTEM POWER PREDICTIO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nowdays,more and more traditional energy will be on demand,which bring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As a predominant energy,solar energy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every country and will be a potential new energy.With the solar power system to study,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t for carrying out the theory ,simulation, realiza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As photovoltaic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is larger,therefore,the power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PV system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fi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nonlinear I–V equation by comparing the curve at three points: open circuit, maximum power, and short circuit. The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f its parameters,and the effect of the series and parallel resistances, and warranties that the maximum power of the model matches with the maximum power of the real array.At last, with using simulation tool to build a model in the MATLAB environment,we can obtain PV array current , voltage and output power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V model,the error is very small especially in the maximun power point ,thus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V model,effective predict the maximum power. The modeling method is a common prediction method which is simple,fast,accurate,and easy-to-use .Key wor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I-V equation parameters;PV Array;Electronic circuit model目录1 绪论 (1)1.1 引言 (1)1.2 光伏系统研究历史与现状 (1)1.3 光伏系统功率预测方法 (2)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2 光伏发电系统 (4)2.1 概述 (4)2.2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 (4)2.3 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6)2.4 太阳辐射 (7)3 光伏系统模型分析 (10)3.1 理想光伏系统模型 (10)3.2 实际光伏系统伏安特性方程 (11)3.3 光伏系统参数描述 (12)4模型参数的求解 (13)4.1 光生电流的计算 (13)4.2 反向饱和电流的计算 (13)4.3 串并联电阻的迭代优化 (14)4.4 确定串并联电阻的最小值 (17)4.5 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优化计算 (17)5模型的验证 (21)5.1预测效果的验证 (21)5.2 预测误差的验证 (23)6 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8)附录 (29)附录A 京瓷KC200GT 型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参数输入程序 (29)附录B Solarex MSX60型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参数输入程序 (30)附录C 串/并联电阻的并行迭代计算 (31)附录D 输出电流-电压和功率-电压曲线 (33)附录E 文献[12]中的算法程序 (35)1 绪论1.1引言当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等)频频告急,新一轮的能源问题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到现在为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即太阳能发电资源的开发。

驱动电路毕业设计论文

驱动电路毕业设计论文

驱动电路毕业设计论文驱动电路毕业设计论文引言:驱动电路作为电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信号源和负载的桥梁角色。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各种驱动电路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本篇论文将探讨驱动电路的设计原理、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驱动电路的设计原理驱动电路的设计原理是构建一个能够将输入信号转换为适当电压或电流输出的电路。

其核心目标是保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在设计驱动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输入信号的特性: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对于模拟信号,需要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对于数字信号,需要进行逻辑运算、时序控制等操作。

2. 输出负载的特性:驱动电路的输出负载可以是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也可以是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

不同的负载对驱动电路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3. 电源电压和功耗:驱动电路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电源电压,并考虑功耗的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权衡电路的性能和功耗之间的关系。

二、驱动电路的应用场景驱动电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电机驱动:电机驱动是驱动电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无论是家用电器、工业机械还是交通工具,都需要电机来实现各种动力输出。

驱动电路可以根据电机的类型和工作要求,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流输出,实现电机的正常工作。

2. LED驱动:LED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LED驱动电路可以控制LED的亮度、颜色和闪烁频率等参数,实现多样化的照明效果。

3. 传感器驱动:各类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器械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驱动电路可以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流,确保传感器的准确、稳定地工作。

4. 激光驱动:激光技术在通信、医疗、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驱动电路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流和脉冲信号,控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频率,实现高效的激光工作。

三、驱动电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驱动电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PCB (毕业设计论文)

PCB (毕业设计论文)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者丰彬学号 30712P24 系部微电子学院专业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题目 PCB生产质量检测与管理指导教师陈和祥评阅教师完成时间:2010年 5 月 6 日题目:PCB生产质量检测与管理摘要:在印制电路板生产的整个工序中,质量检测对于生产的重要性。

因为只有时刻追踪产品质量才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合格性,要达到时刻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达到更高的生产要求和产品的最高工艺性。

本文主要关于印制电路板在整个生产中的质量追踪,通过不同的物理检测方法保证产品的质量控制,以时刻检测作为产品的保证,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保证产品质量。

通过论文的完成,加深对PCB生产质量检测与管理的理解,掌握一些专业技术性标准数据,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质量检测管理Title:PCB production quality testing and management Abstract:I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production in the entire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control for production.Because only moments to track product quality, can guarantee the final product eligibility, To achieve always a problem to solve the problem, so that will achieve higher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and products of the highest technology.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production, the quality of the entire track, through different physical detection methods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to time test as a product guarantee for find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problems in the form of guaranteed product quality. Through the completion of papers to enhance production quality of the PCB testing and managemen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some of the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data, exercis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Keywords:quality testing management目录1 引言2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及重要性2.1 质量检测理论2.2 质量控制理论2.3 质量保证理论2.4 质量监督理论3 物理实验室的基本检测3.1 热负荷测试3.1.1 漂锡测试3.1.2 TG测量 (DSC)3.1.3 Tg和Z轴膨胀系数(TMA)3.2 机械负荷测试2.2.1 小刀测试2.2.2 十字砍测试2.2.3 铅笔测试2.2.4 簧秤测试3.3 其他测试3.3.1 X-Ray测试3.3.2 背光测试3.4 金相切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1 引言现代质量管理在其生产和发展的历程中,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内容,其理论日趋完善,实践日益丰富,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电子电工论文3篇

电子电工论文3篇

电子电工论文【第一篇】电子电工专业概述电子电工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涉及电子、光电、微电子、计算机控制、信号处理、通讯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电子电工行业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它日益成为新技术领域的核心,广泛应用于工业、通讯、医疗、信息、环保等多个领域,被认为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电子电工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电路设计、模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建模、软件设计、控制算法、测试和维修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电路原理、控制原理、信号处理原理及其相关的工具和技术,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研发、生产、测试和维修等工作,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电子电工专业涉及面广、应用领域多样,在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子电工领域也将继续蓬勃发展,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也为电子电工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就业前景。

【第二篇】电子电工的职业发展电子电工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电工的职业发展也变得愈加重要。

电子电工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电子电工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电路原理、控制原理、信号处理原理及其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并有较好的实践能力。

电子电工人员的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工程师开始,已经是技术领袖、技术专家、技术经理、部门经理,再到公司的CTO。

这些是相对稳定的职业进阶方式。

其次,电子电工行业本身具有高科技含量,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中,电子电工行业人才的发展也将会有新的机遇和助力。

另外,电子电工行业还有很多创业机会,创新和创业也是电子电工职业发展的另一条重要路线,这将会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业发展模式。

电力电子论文

电力电子论文

电力电子论文电力电子技术产业作为当代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接口,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力电子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力电子论文篇1浅析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摘要:在现代社会科技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诸多新的电子材料、设备以及技术的运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本文就对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应用0 引言作为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技术平台,电力电子技术其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内容。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极大幅度地推动了我国电力能源领域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整个发电、配电、输电已基本检点的环节当中,是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变电控制的整体效果。

我国电网建设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对于变电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高质量、高精度、高性能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工作难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容错效果,减少了后期管理维护的难度和成本,让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结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让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收集和处理,通过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管理决策的制定和计划的编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1 发电环节的应用电力系统的发电环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其中存在多个发电组和相关设备,设备的结构相对复杂,并且整体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分类垃圾箱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rash收稿日期:2010-11-27基金项目:电子电路设计作者简介:,,本科,。

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E-mail:自动分类垃圾箱[摘要]本课题基于单片机对电子电路项目“自动分类垃圾箱”的控制展开。

我们对“垃圾箱”实现的功能做了整体构想,并通过学习新华龙单片机C8051F310的研究学习后设计了外围控制电路,并对芯片编程以实现预定设想。

我们具体实现了“自动分类垃圾箱”的设计思路,方案、器件的选择,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系统综合调试和PCB制版,设计结果等重要过程。

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研制出自动分类金属与非金属的垃圾箱。

当垃圾被送到垃圾箱的入口时能够自动感应垃圾,并对其进行自动分类,该产品具有智能化与人性化的特点,实现了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并有效地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垃圾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其分类与处理已迫在眉睫。

以往人们对垃圾的分类一直依靠手工,显得效率很低,特别是各种垃圾存在的条件下,操作人员要面对的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如果都利用小型自动分类垃圾箱把有回收价值的垃圾自动分类筛选,就可减少操作人员在垃圾回收中的劳动,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减小垃圾的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传感器;电机驱动电路;检测电路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rashAbstract:The subject of electronic circuits based on single chip project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trash" control started. We are “trash”to achieve the function to do the overall vision, and by learning a new research study Hualong C8051F310 microcontroller designed by the external control circuit, and chip programming to achieve the intended vision. Specifically, we realized the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rash," the design ideas, program, device selection,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systems integration debugging and PCB plate design results and other important processes. After much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 and finally developed the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metal and non-metallic trash. When the waste is sent to the trash can automatically sense when the waste import, and its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the produc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ce and humanity to realize the recovery and reuse of resources,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waste pollution becomes more serious,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is urgent. People in the past has reli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waste by hand, appear inefficient, especially under the 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waste, the operator has to face the environment is poor, labor-intensive. If you areusing a small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rash to the garbage recycling value of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screening, can reduce the operators in the recycling work, improve their working environment, reduce waste pollution, has a high practical value.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sensor; motor drive circuit; detection circuit1 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1.1 设计思路为了实现垃圾箱能自动感应被送到的垃圾,我们在垃圾箱的上盖安装一个红外传感器来感应人手这一热源。

用一个直流减速电机来驱动上盖,并与霍尔开关配合使用,完成上盖的自动开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我们在垃圾箱内设计了一个翻斗,并在其内安装了传感器,在没有垃圾时它处于水平状态,当有金属物体进入其中时,他将会向左边翻转,当垃圾被送入箱内时翻斗将自动回位,反之他将会向右边翻转并自动回位从而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

我们所设计的智能系统使用新华龙的C8051F310单片机,该单片机可以在线编程而且25个端口线均耐5V 电压。

为了造价低廉我们采用了红外传感器与LJ12A3-4-Z/BX金属传感器,而且使用霍尔开关与直流减速电机配合使用来控制电机翻转角度。

1.2 设计方案的确定1.2.1 微处理器采用新华龙的C8051F310单片机,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⑴具有高速、流水线结构的8051 兼容的CIP-51 内核;⑵全速、非侵入式的在系统调试接口(片内);⑶高精度可编程的25MHz 内部振荡器;⑷工作电压为2.7V - 3.6V,用普通的干电池为其供电;⑸含有FLASH 存储器,可在系统编程,擦写次数高。

1.2.2 电机驱动电路为了更好的控制电机,我们采用H桥电路来驱动直流减速电机,并采用集成芯片SI9928来替代其中的场效应管,使电路性能更加的稳定。

R(电机右转)、L(电机左转)、U(电机上转)、D(电机下转)、R与L配合使用来调节箱内的电机转向,D与U配合使用来控制上盖里德电机转向。

1.2.3 感应电路感应电路包括红外传感器与外围电路,由于其输出为数字量,所以外围电路只需一个电阻即可。

1.2.4 金属检测电路金属检测电路包括金属传感器与外围电路,为了使外围电路电路简单,我们选用金属传感器LJ12A3-4-Z/BX,该传感器输出为数字信号,因此其外围电路也只有一个电阻。

1.2.5 位置检测电路为了电路简单,系统造价低廉我们选用了霍尔开关作为其内的核心元件,该元件输出信号也是数字量,即其外围电路也只有一个电阻。

2硬件电路的设计2.1电路总框架图2.2元器件简介为了更好地叙述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电路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2.2.1金属传感器LJ12A3-4-Z/BX传感器是一种电感式的金属接近式开关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应用方便,稳定可靠等优点。

产品参数如下:⑴工作电压:DC6~36V;⑵工作电流:0.5mA~3mA;⑶负载能力:200mA最大2.2.2直流减速电机GB37Y550电机内置减速装置,可通过给定电压的大小来调节电机的转速。

其特点如下:⑴工作电压范围DC3~12V;⑵直径:37mm, 6V下空载转速8rpm。

2.3 硬件系统的设计电路硬件系统包括:单片机电路、金属传感器电路、红外传感器电路、霍尔开关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稳压电路六部分。

2.3.1 单片机电路为了更好的控制电机,我们选用单片机来控制电机的启动与停止,上盖中的电机两输入分别与单片机的P2.3和P2.2口相连(下面介绍的U和P输入口),实现对上面的电机的控制。

箱内的电机与单片机的P2.0和P2.1口相连(下面介绍的R、L),控制驱动翻斗的电机。

其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2.3.2 稳压电路2.3.3电机驱动电路我们用H桥电路作为电机驱动电路,其原理是通过U、P两输入端分别来控制电机两个输入口电压。

当U为高电平时电机1口输入为高电平,P同时为低电平时,即电机2口输入为低电平。

此时电机向右转动,反之向左边转动。

当U和P同时为高或低电平时,电机停止转动,同理R和L也如此。

其原理图如下所示:2.3.4 传感器检测电路我们为了传感器检测电路简单,都选用数字传感器。

检测电路只有一个电阻。

其中红外传感器把检测数据送入单片机的P2.6口,上盖里的霍尔传感器分别把数据送入单片机的P2.4和P2.5口,垃圾箱内的两金属传感器分别把数据送入到P3.4和P2.7口,共同来检测翻斗内是否有金属物体。

箱内还有两个霍尔传感器与单片机的P0.5和P0.4口相连。

传感器的外围电路如下图所示:3PCB制版3.1 PCB制版的主要步骤如下:⑴根据调试好的电路,在Protel中绘制出电路原理图;⑵根据需要在元件上加上网络标号并对所设计的原理图进行电器规则的检查并生成网络表;⑶为元器件添加封装;⑷调入网路表;⑸摆放元器件、布线;⑹放置泪滴、敷铜;完成以上步骤就可做出一块电路板了,交由专门的厂家印刷即能得到所需的电路板。

将所有的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最后把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就完成了这一完整的系统。

3.2 PCB图4程序流程图4.1上盖程序流程图设计图1上盖流程图4.2 箱体程序流程图设计图2 箱体流程图5结语本文设计了一个自动分类垃圾箱,详细的介绍了设计思路、电路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制作过程及程序设计。

经过调试垃圾箱能够实现简单的自动分类,电路板制作、电路合格,并制作成品一份。

致谢:在本次电子电路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自学了一些目前在教学中还未学到的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首先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有很大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