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

合集下载

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

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

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作者:宋蕾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8期摘要:本文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学理论的译学构想切入,分别以奈达、威尔斯、卡特福德和费道罗夫四位重要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为例,目的是研究奈达翻译学派所做的语言学探索,并探讨其贡献和不足之处。

因为任何翻译活动都需借助于语言,所以语言要素对于建立翻译学理论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为了在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方面有所创新,有必要对翻译理论家们为译学研究所做的语言学探索展开研究。

关键词:翻译理论;语言学;译学研究随着国内不断引进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国内的翻译研究学者在上世纪末对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有所创新并提出了中国本土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

语言学和翻译密不可分,通过研究两者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翻译的语言学途径。

一、奈达和威尔斯的译学研究著名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威尔斯提出,现代的翻译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奈达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1947),它是随后奈达的《翻译科学探索》(1964)一书的铺垫。

在《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这本书中,奈达使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观点,对翻译中的各种问题做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翻译是一门科学。

他的这一观点在其所著的《翻译科学探索》以及《翻译的理论和实践》(1969)中再次出现,并被进一步详细解释为:翻译不仅是一门艺术以及一门技巧,同时也是一门科学。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可以通过“采用处理句法结构的科学方法,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意即翻译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语言学的和描写的途径。

其二,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所以“对不同语言中包含的相应信息间的关系所进行的任何描写和分析,都必须是语言学的科学描写和分析”。

确定的一点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奈达的翻译理论的基础,尽管奈达声称其翻译理论产生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之前,但仍然可以认为两者仍有一定联系,因为奈达1964年出版的著作《翻译科学探索》在发表时间问题上,很明显晚于乔姆斯基在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引言翻译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它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翻译的过程和结果,翻译研究领域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理论。

其中,功能语言学途径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它对理解翻译现象和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一、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功能语言学是一种以语言功能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它强调语言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它认为语言是一种实现交际目的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规则系统。

功能语言学主张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通过分析语篇、场景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文本的意义。

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语篇分析和语用分析等。

文本分析关注词汇、句法和语言结构等内部元素;语篇分析则关注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语境;语用分析则研究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功能语言学可以揭示语言的多样功能和交际背景,从而更准确地解读和翻译文本。

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1. 语言策略的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不同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

通过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可以分析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技巧。

比如,翻译家为了更好地传达源语言的含义,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词汇、句式和语气。

通过分析这些语言策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翻译家的意图和目的,以及他们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时所做的选择。

2. 文化背景的分析翻译研究中经常涉及到跨文化的比较和交流,而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理解和传达至关重要。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家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3. 交际功能的分析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而这种交际是基于语言使用者的共同理解和参与。

功能语言学可以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和参与者的角色来揭示交际功能的实现方式。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一、本文概述《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在交际中的实际功能和效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然后阐述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词汇、语法和篇章层面上的功能对等,以及文化因素的处理。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将展示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实践中的有效性和优势。

本文还将讨论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研究中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二、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功能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在实际社会交流中的功能和作用,而非仅关注语言的形式或结构。

这一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下,翻译不再仅仅是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文字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旨在实现特定交际目的。

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强调语言的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这些功能在翻译过程中同样适用,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概念意义,还要考虑到原文的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以确保译文在目标文化中能够实现与原文相似的交际效果。

语篇分析则关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分析原文的语篇结构,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语义联系,并在译文中保持这种连贯性和衔接性。

这样,译文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并接受。

功能语言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和语篇分析的要求,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这一理论也提醒我们,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需要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背景。

三、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是一种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它强调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而非仅仅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翻译规范是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决定了翻译规范的多样性。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还要文化背景的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探讨翻译规范的定义、分类及其研究途径,旨在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一、翻译规范的定义与分类翻译规范是指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这些原则和标准可能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

根据其性质,翻译规范可分为以下几类:1、语言规范:涉及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词汇、语法和句法转换的规范。

这些规范确保了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文化规范:涉及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尊重和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同时将其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中。

3、社会规范:涉及社会习惯和礼仪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循目标语言的社会习惯和礼仪,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期望。

4、心理规范:涉及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分析和把握原文作者和目标读者的心理活动,以确保翻译的有效性和说服力。

二、翻译规范的研究途径要研究翻译规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词汇、语法、句法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与相似之处,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2、语料库研究法:利用语料库资源,对大量的翻译实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翻译规范和技巧。

3、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手段,对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揭示翻译规范的实际情况和应用效果。

4、跨学科研究法:将翻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进行跨学科研究,深入探讨翻译规范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翻译规范的应用与评估翻译规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包括准备阶段、翻译阶段和审校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翻译规范都发挥着指导作用,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翻译规范的应用进行评估。

评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准确性评估:译文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是否避免了歧义和误解?2、流畅性评估:译文是否通顺、易读?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3、文化适应性评估:译文是否适应该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是否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4、社会认可度评估: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社会的价值观和习惯?是否得到了目标读者的认可?总之,了解并遵循翻译规范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完整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完整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

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

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

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

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从语言分析角度论文学翻译中的科学途径FromViewpointofLinguisticAna..

从语言分析角度论文学翻译中的科学途径FromViewpointofLinguisticAna..

第12卷第4期2012年12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Vol 12No 4Dec.2012文章编号:1673-0453(2012)04-0040-08从语言分析角度论文学翻译中的科学途径戴玉群1,李 静2(1.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03;2.哈尔滨市第二十六职业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 要:翻译的科学性即翻译的语言学特征。

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争由来已久(尽管以不同形式出现),至今仍未平息。

虽然科学派和艺术派互相排斥不利于翻译理论的发展,但从某种意义来说,这场争论也使学界对翻译活动的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翻译实践证明,任何文体的翻译都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只存在科学性而没有艺术性的翻译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

文学文本的翻译虽然更注重艺术层面的再现,但绝不能因此就排除文学翻译中存在的以语言分析为特征的科学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科学性;艺术性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自有翻译理论之初,译经高僧们就一直围绕文质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持续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没有尘埃落定。

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除了翻译活动本身极具复杂性之外,千百年来科学和艺术两派的相互排斥也像顽固的眼疾一样模糊着人们的视线,使之不能正确认识翻译的本质。

固然,要谈及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人们会视之为不言而喻、理所当然;可要谈起其科学性,仍然有不少人对之难以认同。

当今,即使在知名翻译家和学者中间,科学派和艺术派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

情况何以至此?究其原因,主要是自有翻译理论以来,中西方译者长期各执一端,胸中无全象,都未看到二者是翻译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开创性地把语言学途径引入到翻译研究中,这种局面才出现本质性的改观,但争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途径认知翻译学是当前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当前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力求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并结合英汉/汉英翻译实例,试图构拟认知翻译学的基本框架与途径,最后得出结论:等值翻译只是相对的、近似的,不等值才是绝对的;翻译中的等值只不过是认知经验结构的相似性,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标签:认知等值体验哲学识解趋同度一、引言翻译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之间进行文化与文明交流的桥梁,只要有不同种族人类交际与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翻译活动。

没有这种交际活动,人类文化传播和人类交流很难进行。

翻译活动是多类型的,对翻译的定义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的面很广,除了本体论外,还从不同的学科(如:语言学、哲学、文化学、符号学、文学、传播学、社会学、美学以及最近的认知科学等)中吸取营养与精华,为我所用,发展成熟。

翻译学是一门经验性学科,国内外无数优秀的翻译理论家与实践家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并总结出翻译方法,为翻译学理论的探索和建立提供了基础和立论依据。

传统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语码转换实现的一种语言活动。

然而,现在认知语言学已经揭示出:语言是心智的表征,语言结构映照了人类经验结构。

翻译活动中的语码转换,就是对心智的解读和解码,因此翻译活动必定反映心智活动的规律,翻译决不可忽视对心智的研究。

正如杨自俭、刘学云(1994)早先预言:“翻译不但是语言活动,而且是心理活动。

联系翻译转换过程、研究心理机制是翻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认知为出发点,探究译者是怎样运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抽象,以及怎样通过认知加工,运用概念范畴和语言符号来实现翻译交际活动,这是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在翻译活动中,不同的概念范畴可以围绕原型来建构,可通过词汇和概念来进行再现。

然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概念和抽象的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再现又比较困难,而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隐喻、原型以及意象图式理论给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解释力。

语篇语言学和翻译

语篇语言学和翻译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作者:张美芳提要:翻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自已学科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一向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密切,当代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因为当代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

本文概述了语篇语言学概念,比较它与传统语言学的异同,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翻译研究;语篇语言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needs to draw on findings and theorie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formalize its own methods.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linguistics has a great deal to offer to the budd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t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language both in its own right and as a tool for generating meaning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modern linguistics, which no longer restrict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structures, but rather relates to the world around and to other disciplines as well as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ext linguistics is review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and text linguistics are briefly examined, and research areas and theories relevant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are then discussed.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ext-linguistics research scopes research methods引言美籍荷兰学者James Holmes在“翻译学的名与实”(1987)一文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部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见张美芳2000a);我们认同Holmes的观点:翻译学实质上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学科,其目标有二:(1)描写客观翻译现象(翻译过程、翻译作品及其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2)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PPT课件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PPT课件
三种翻译标准:
+ 1)前期标准:对原文版本、译文文体、风格 等的选择;
20
20世纪末译学界--女性主义批评家
+ 女性主义的观点: 1)译作与原作的地位问题。 “翻译像女人,忠实的不漂亮,漂亮的不忠
实”,不仅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而且也 包含着对译作的歧视 2)猛烈抨击在翻译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男性 话语。(300妇女+1只公猫)
的8
+ 彼得·纽马克 补充奈达理论的不足
交际翻译(交际途径):相对意义 翻译
语义翻译:绝对意义
9
+ 卡特福特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提出翻译理论的使命就在于确定等值成分
的本质和条件。
+
10
+ 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
+
优点: 直观、科学
6
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理论
罗曼·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在符号学立场理解翻译:“两种不同语符中的 两个对等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
广义: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翻译
+
狭义:语际翻译
7
+ 尤金·奈达 在交际学(语言的交际功能)理论的基础
上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 翻译等效=信息 +语言的各种功能 翻译的效果取决于花最小的功夫接受最大
12
《翻译的艺术》
书中提出了12条(实际上是六组相互矛盾的) 原则 + 1)翻译必须译出原作的文字; + 2)翻译必须译出原作的意思; + 3)译作必须译得读起来像原作; + 4)译作必须译得读起来像译作; + 5)译作必须反映原作的风格; + 6)译作必须反映译者的风格; + 7)译作必须译得像原作同时代的作品一样;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本文由huanqi2332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年! 月卷第?期中国翻译# ?% &(?1? 2 /. 0 ? & + , 6.33,4碎 53)+ & ( + ?.,( ?, ? 7. ?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黄国文4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8,广东广州 ?,9: ?;。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问题尤其涉及到时译文的评论这在国内外都不多见本文时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尝试做了简单的句画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文章通过举例说明这种功能语言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者通过 = 讨论表明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路向与功能语言学的路向是不同的既不能够把它们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用甲的标准 4规则 ; 来衡量乙的做法 = = =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汉诗翻译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 + , Γ % . &<文章编号<9 + ??&一: ΑΒ4;一9?一Υ0Δ%( ? %Φ(22? .0 + &. )+ & ( ,+ ? . & %1 ? 0 Γ %? (>ΔΖΗ .&41 ? ? . . , . ? Υ. ? ? %Δ &Π( ? + ?? < ?Γ+ &Υ+Δ(,一 10 Κ +? (?& Λ & %Μ ? ? (%? ΖΝ,& +ΓΔΟ ?.(9. & &:?,#?% &+;+& &)% 2+ 2(? + ,们。

?3. ? 2.2. (? +& 0. & + % ,Γ%&0 Δ+ &% %(? ? (. & ?%&? ? ? ( ?+Φ + ?. + ?? +(<2. Φ ?( (΢?+Δ0 ?(? ? ? + ???9Ρ& (. ???2 +2 ?. + ? ? 2 + 2&.. + ?..?+ & (,+ % ?. &(0 ? Γ%.ΠΝ0 ,% % Δ+&( Θ% %Ρ 2 ?.( (Μ + ? Δ ? ( %& Μ . , ? Γ %( ( 0 ? ( ??,+???& +( +? . &, %Γ ? ?& +( +, ?%.0 ? Γ %? ( + Γ ? & ?+& +Η%.,, + Φ5?ΝΗ. ?ΓΥ0 &+ &<, Γ %&0 Σ 0 Δ%?%?( ? ,? 3+ %( ? %? ( < ?? + & ( , ?%.Λ ? Γ %? ( = ?+& ( +, ?%.# ? %&(?2.Ρ(<Γ %( Φ. 0 ? (?& ++, ( %( Ν。

翻译学概论阅读笔记

翻译学概论阅读笔记
将翻译粗略地分为三类:逐字翻译、意译和拟作
翻译的三分法突破了传统二分法的局限
亚历山大·泰特勒
历史学教授
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其《论翻译的原则》一书是西方第一部翻译理论专著
克罗齐
美学家和文学评论家
文学翻译不可能完美地再现原作
认为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存在本质区别
本雅明
翻译理论家
认为源语和译语背后存在更高级的“纯语言”;
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翻译策略:for whom; what;how(三个基本任务)
如:归化和异化
翻译方法(相比翻译策略,翻译方法更具体):如直译和意译
讨论翻译方法时可以引入“翻译单元”的概念,包括音素、词素、词、词组、句子以及整个文本。
翻译的价值: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理论价值
翻译学的研究范围:
一套完整的翻译理论应当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阐明翻译的实质;(2)描述翻译的过程;厘定翻译的原则和标准;(4)描述翻译的方法;(5)描述翻译中的各类矛盾
佐哈尔:多元系统
多元系统是针对文学系统而言的?
列维:翻译是一个决策过程,所有的抉择都处以完全可预测和完全不可预测区间;波波维奇:进行觉着是,除了主观意愿外,译者还面临着源语和译语的规范和习俗。
因而,翻译实际上是在规范制约下的抉择活动
图里、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
操控与重写
翻译研究的哲学途径
现代解释学
解释学(或称阐释学、释义学或诠释学)翻译研究
提出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原则
奧古斯丁
神学家和哲学家
将译文的风格和译文的读者联系起来;
应用亚里士多德的符号学理论,区分意义和语言形式;
强调词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更倾向于直译,强调形式和结构的对称

学习翻译的四条途径和三个层面

学习翻译的四条途径和三个层面

学习翻译的四条途径和三个层面1.“互文性”对翻译学习的启示一个语篇至少在三个方面与其他语篇产生联系。

第一,它与某些语篇共同遵循着某种格式和结构规范;第二,它的内容和某些语篇的内容有联系,包括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其他语篇;第三,它与某些语篇属于同一文化/宗教/思想传统。

这在诒篇语言学了被称为互文性。

互文性的概念向我们提示了语篇的两个重要属性:一、主篇是聚合成不同类型的,各自发挥不同的交际功能;同类语篇共同遵循在套行文和交际规范;二、语篇间相互依存,形成交际参与者所共享的一套知识结构和交际语境。

将这一思想运用于翻译,便呈现如下的互文关系:world of SL texts←→ST←→TT←→world of TL texts原文(ST)是源语语篇世界(world of SL texts)中的一员,与其中某些语篇具有密切的互文关系;原文(ST)引发译文(TT)的生成,两者间存在渊源关系;而译文(TT)的生成受到译语语篇世界(world of TL texts)的导向和制约,这又是一层互文关系。

用这一思想指导翻译学习,可提出以下四条有效的途径。

2.四条途径目的语阅读:阅读与所译语篇同一/相似类型的目的语语篇。

译文,作为在新的语境中行使交际功能的语篇,它的互文性首先体现在要适应译文读者的预期上。

因为译文一旦进入目的语,便成为目的语语篇世界中的一员。

它必须与目的语中的原创语篇,尤其是同一类型的原创语篇相比照而存在,要有效地心向往之交际功能,它就必须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目的语同类/相近语篇的写作规范。

而掌握这种规范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充分的目的语阅读。

另外,译文还会与业已存在的同一/相似类型的翻译语篇相比照而存在,阅读此类翻译语篇有助于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摸索和确立自己应遵循的目的语语言、语体和语用规范。

在阅读的基础上还不妨进行少量目的语写作练习。

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A.Lefevere将翻译看作是一种“重写”(rewriting)过程。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课件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课件
奈达的学术活动及成就是多方 面的, 但他的翻译理论最引人注目, 在西方翻译界, 甚至在东欧、苏联和 我国翻译界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中国,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当代 西方翻译理论中介绍得最早、最多, 影响也最大。他主要的理论贡献 “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 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 以增进 人类之间的相互语言交流和了解”。
在这本著作中, 他立足于社会符 号学的翻译理论, 强调与译文有关的 一切都具有意义。他认为形式具有 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 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用“功 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 法, 使含义更加清楚;同时又将意义 重新细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 词汇意义, 各类意义又各分为指称意 义与联想意义两个层次。还阐述了 意义与大脑、意义与心理的关系, 提 出了意义产生过程中的“同构” (Isomorph)概念。
3.语言的口头形式优先于书面形 式
奈达提出语言的口头形式优先 于书面形式, 主要受到翻译《圣经》 的目的与经验的影响。为了译文听 众更好的了解文章内容, 奈达认为译 者要尽量避免使用含义模糊的词、 发音容易引起误解的词、书面形式 并不一定粗俗但发音粗俗的词以及 双关语等等, 以使译文简明易懂。译 文如果能听懂, 那么就肯定能看懂, 这就是在翻译时优先考虑口头形式 的一个最大的好处。
需要说明的是,奈达翻译定义 中的“信息”一词应该包括原语传 达的各种信息: 语义的、文体的、文 学形象上的、情景的和心理效果方 面的等等,也包括作品本身成功的 或不成功的信息。同时,这一定义 也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
1)传达信息;
2)传达作品的精神和风格;
3)语言顺畅自然,完全符合译 语规范和惯例;
这一阶段的主要论著有《论翻译的社
会语言学理论》、《修辞学与文化》、 《符号、意义和翻译》、《译意》以及与 他人合著的《跨文化表达意义》、《文体 与话语》、《论翻译》、《从一种语言到 另一种语言》。其中, 1986年出版的新作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集中反映了 他的最新理论成果, 对以前的观点有所改 变和发展。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张美芳黄国文A Text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提要:翻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自已学科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一向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密切,当代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因为当代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

本文概述了语篇语言学概念,比较它与传统语言学的异同,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翻译研究语篇语言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needs to draw on findings and theorie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formaliz e its own methods.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linguistics has a great deal to offer to the budd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t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language both in its own rightand as a tool for generating meanings.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modern linguistics, which no longer restrict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structures,but rather relates to the world around and to other disciplines as well as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In this paper,the concept of text linguistics is reviewed,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and textlinguistics are briefly examined,and research areas and theories relevant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are then discussed.Key words:translation studies text-linguistics research scopes research methods1.引言美籍荷兰学者James Holmes在"翻译学的名与实"(1987)一文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部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见张美芳2000a);我们认同Holmes的观点:翻译学实质上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学科,其目标有二:(1)描写客观翻译现象(翻译过程、翻译作品及其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2)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

浅谈语言学与翻译

浅谈语言学与翻译

句法 结 构 (yt【 , 义 学 (锄 ats , 用 学 s玎 ) 句 a) s nc ) 语 i
(rg at s等 。 pam ni ) c
2 翻译学研究 的对象
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他们都 是以语 言为载 体的人类社会活动 , 具有广泛的内在联系 。 关键词 : 语言学 ; ; 翻译 语言活动
中图 分 类号 : 93 c 1
l 语 言学 研 究 的对象
从宏观角度 , 也就是从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
系来 看 。分为 宏观语 言学 ( aml gii ) 心理语 m c i usc , n ts
甘肃科 技 Βιβλιοθήκη G n u S in e a d T c n a s ce c n e h 0
0 2 r . 5 Ⅳ0 1 f .O 2o 09
浅 谈 语 言 学 与翻 译
张荣臻
( 合作 民族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 , 甘肃 合作 7 7 o ) 4 o 0 摘要 : 语言学 , 顾名思义 , 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 是语言学 研究 的对 象。翻译是运用 一种语言把 另一种所表达 的
言学 ( sc o n usc ), pyhl g iis 社会 语 言学 ( 0i i us i t sc l g i on -
在译语 表达 形式上 。语义 翻译要 求译 文接近原 文形
式, 在结构和词序安排上力求贴近原文 ; 交际翻译则 注重接受者的理解和反应 , 即信息传递的效果。交 际翻译 要求译 者重 新组织 语言结 构 , 以便译 文地道 、 流畅 。奈 达 提 出了“ 等效 ” 翻译 理论 , 但有 人认 为 其 忽视了形式意义 , 有其局限性 , 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 篇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Product-oriented 产品导向研究
Process-oriented 过程导向研究
Function-oriented 功能导向研究



“霍姆斯把翻译研究分为纯研究和应用研究两 大部分。纯研究又划分为翻译理论研究和描写 翻译研究。功能导向研究属于描写翻译研究的 范畴之下。此外,描写翻译研究还包括产品导 向研究和过程导向研究。” “霍姆斯提出的功能导向翻译研究指的是翻译 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并非一种翻译原则或 翻译策略。更不是一条研究途径。 所关注的是译文在目的语文化社会中的作用, 即翻译与文化建设的联系。
翻译研究的 “功能”概念

霍姆斯的“功能导向翻译研究”;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语篇分析为基础的“功能途径”; 由德国学派创建的“功能主义”理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功能对等”理论的前身是“动态对 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与 “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 相对 应; 奈达的“功能对等”是一种翻译理念;或 者说是一种基本导向(basic orientations) 视点是译文在读者中引起的效果。
本讲主要内容:

霍姆斯/图瑞译学图 霍姆斯的“功能”概念 其他“功能”概念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研究
Pure 纯研究 Translator Training 译员培训 Function Oriented 功能导向
Applied 应用研究 Translation Aids 翻译辅助 Translation Criticism 翻译批评

3. Equivalence and equivalent effect 4. The translation shift approach 5. 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6. Discourse and register analysis approaches 7. Systems theories 8. Varieties of cultural studies 9. Translating the foreign: (in)visibility of translation 10.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11.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n interdiscipline

翻译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翻译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一 为 什 么 翻 译 研究 的 发 展 迟 缓 呢 ? 主 要 是 因 为 当前 翻 译 研 究的 方 法 和 角度 比较 单 不 够 多 样

,
,
化 大 家 习 以为 常的 翻 译研 究方 法 即语 言 外 壳 和 美 学 相 统 一 的方法 把 翻 译 行 为 看 作 是 机 械 的 语


,

要通 俗 易懂
”一

三百
多年的时

流逝
,
,


了 翻译学 的发展 尤其是 翻译理 论的发展 远远落 在其 它后起 学科的 后面 社 会学 已 经演 化和 衍生
为 人 口 学 、 公 共 关 系 学 、 协 调 学 、 服 务 学 、 行 为学 、 文 明 学 、 信 息学 … … 心 理 学 产 生 了 诸 多 的 分 支 学


我 国 是 一 个 翻 译 历 史 悠 久 的 国 家 最 早 的 翻 译 活 动 可 追 溯到 周代 汉 人 与各异 族 的 交 往 经 过
几 次大 的 翻 译 浪 潮 , 到 目 前 改 革开 放 全 方 位 的 口 笔 中外 互 译 , 涉 及 语 种 (包 括 各 少 数 民族 语言 ) 之
.
T h e y d a e e u s e h i m o f t a k in g b r i be s
.
,
另 外 同 一 单词 与 不 同 词 搭 配 意 思也 不 同
,
(前 面 已 有 实 例 ) 再 举
u nc
on
ce
m ed
为 例 . u nc on -
或 d e e r n e in (
,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是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

翻译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不同学科的合作交流中不断发展,其中功能语言学途径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功能语言学途径是指通过语言的功能来理解和描述其结构和使用的方法。

这种途径强调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关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在翻译研究中,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翻译过程和成果,揭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首先,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翻译中的语言功能。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传递过程,语言的功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功能语言学途径,研究者可以分析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功能差异和转化,深入探讨语言之间的关系和交流方式。

例如在汉英翻译中,中国人倾向于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而英语则更注重直接表达,这种功能差异对翻译过程和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和意义。

其次,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翻译的整体效果和目的。

翻译的目的通常是将一个语言文化转化为另一个语言文化,以实现沟通和理解。

通过功能语言学途径,研究者可以关注翻译的效果和目的,分析翻译中所使用的语言手段和策略。

例如,在音乐翻译中,翻译者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得目标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源语言歌词的意义和情感。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选择的背后逻辑和目的。

再次,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和变化。

翻译涉及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和转化,语言的变异和变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功能语言学途径,研究者可以探讨翻译中语言变异的原因和意义,揭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例如,在汉英翻译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有些表达方式无法直接转换,需要通过其他语言手段来进行转化。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变异和转化的规律和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mmary of Chomsky’s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model 1 Phrase-structure rules generate an underlying or deep structure which is 2 transformed by transformational rules relating one underlying structure to another, to produce 3 a final surface structure, which itself is subject to phonological and morphemic rules kernel sentences: the most basic of such structures; they are simple, active, declarative sentences that require the minimum of transformation.
PPT模板下载Meaning is broken down into: linguistic meaning: borrowing elements of Chomsky‘s model referential meaning: the denotative ‗dictionary‘ meaning emotive (or connotative) meaning
Cultural references
Nida considers that ‘give one another a hearty handshake all round’ quite naturally translates ‘greet one another with a holy kiss’
1.


2.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lation depends above all on achieving equivalent response, it is one of the ‗four basic requirements of a translation‘, which are: making sense conveying the spirit and manner of the original having a natural and easy form of expression producing a similar response 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 must have priority over correspondence in style if equivalent effect is to be achieved
Nida‘s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into his ‗science‘ of translation


He sees that it provides the translator with a technique for decoding the ST and a procedure for encoding the TT He reverses the model when analyzing the ST, thus form a three-stage system of translation: analysis, transfer, and restructuring –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ST is analyzed into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deep structure; these are ‗transferred‘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hen restructured semantically and stylistically into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TT
Formal equivalence & dynamic equivalence (Nida)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Newmark) Natural equivalence & directional equivalence (Pym) Vinay & Darbelnet’s model (Munday) House’s model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he implausibilities The im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equivalent effect when meaning is bound up in form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may stand in a contradictory relation with dynamic equivalents
What are ―kernels‖?



Kernels ‗are the basic structural elements out of which language builds it elaborate surface structures Kernels are to be obtained from the ST surface structure by a reductive process of backtransformation Kernels are the level at which the message is transferred into the receptor language before being transformed into the surface structure in three stages: literal transfer, minimal transfer, and literary transfer
Criticisms Equivalence is still overly concerned with the word level (Lefevere, 1993:7) Equivalent effect is impossible (van den Broeck, 1978:40 & Larose, 1989:78) Equivalent response is implausible (Qian Hu, 1993) Dynamic equivalence serves the purpose of converting the receptors, no matter what their culture, to the dominant discourse and ideas of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The examples The effect of word orde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specially in literary works The Chinese ‘over-translations’ of English words animal, vegetable, and mineral
Formal equivalence
Dynamic equivalence
Definition: It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message itself, in both form and content … One is concerned that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should match as closely as possible the different element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Explanation: it is thus keenly oriented towards the ST structure, which exerts strong influence in determining accuracy and correctness
Importance Nida went a long way to producing a systematic analytical procedure for translators working with all kinds of text He factored into the translation equation the receivers of the TT and their cultural expectations His systematic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has been influential on many subsequent and prominent translation scholars, among them Peter Newmark in the UK and Werner Koller in Germany



2.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referential and emotive meaning include:


hierarchical structuring: it differentiates series of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level componential analysis: seek to identify and discriminate specific features of a range of related words semantic structure analysis: to encourage the trainee translator to realize that the sense of a complex semantic term varies and most particularly is ‗conditioned‘ by it contex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