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强度曲线
劳动力需求分析
K Ke2 Ke1 e2 b e1 Q0 W1 e2 W0 Q1 b e1 DL
Le2 Lb
Le1
L Le2 Lb
Le1
L
产品价格和资本价格不变,且W=W1,企业生产均衡点为a,要素 需求为(L1,K1)。当W1提高到W2,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调整分两 步:首先,K1不变,劳动力需求减少到Lb,依据的原则是 MRP=VMP=W2,;其次,再用资本替代劳动,原则是 MPK/R=MPL/W DS3 DS2 DS1 W3 W2 W1 e c b a
•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MR=P
•应该有MRP=VMP
MP,VMP VMP
MP
L 完全竞争厂商边际产品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在边际生产率递减区,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要素成本时利润最 大化 即:MRP=MP(L)*P=MFC= W •MFC是每增加一个劳动力所增加的成本,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 场上,劳动力价格W是既定的。 •所以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数量取决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W的 临界点,即劳动力需求量由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的临界点决 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品的价格是抽象的价格,而不是实际市场 价格。如服装厂出售一件衬衣50元,消费者购买时这个价格既 包括劳动成本,又包括其他所有成本、费用。而我们这里的抽象 价格把一切的转移费用都不包括在内。
D
Lb
Lc
2
La
L
3.5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是劳动经济学 中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广泛应用 :为达到理想的就业水平,一国的 工资水平如何调整?政府制定的最 低工资水平对就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某些行业的工资补贴政策对该行 业的雇工规模有何影响,等等,这 些问题的回答都要应用到劳动力需 求的工资弹性概念。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需求曲线上弹性差异
0 10 20 30 40 50 60 L(人.时)
工资从8元将至6元,下降了25%而企业的雇工数量从20人升至40人, 上升了100%,则劳动力需求弹性为:
E=100%÷25%=4 如果工资的初始水平是3元并由3元降至1元,下降了67%,企业的雇 佣数量相应的70人升至90人,上升了28.6%,则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密集性行业 (2)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提高,产品市场价格将增加,产品需求减少。产品需求的价格弹 性越大,产品需求减少越多,就业减少量越大。对农村劳动力需求数量减少越多。
产品差异小的行业
替代效应:甲种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导致它的 相对价格上升,从而给企业带来一种用乙种劳动力来替 代甲种劳动力的动力,结果,企业对甲种劳动力的需求 量下降,对乙种劳动力的需求量上升。
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 劳动力需求缺乏弹性
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估计
规模效应:保持生产技术(资金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 既定百分比的工资率变化所导致的雇佣量变化百分比。 短期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仅仅包含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指保持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既定的工资率变化 百分比所导致的雇佣数量变化百分比
与技术工人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相比,非技术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在 生产过程中更有可能是相互替代的。
传统的微观分析告诉我们,联邦政府强制最低 工资法将会导致失业增加
自从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会导致超额供给 的员工,那是失业。
剩余劳动力
S
wm
w0
D
L1
L0 L2
• 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劳动力的需求? • 确定最低工资的大幅度增加会降低雇佣水平,但是最低工资
小幅度上升会对雇佣水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 劳动力需求对于工资变化的响应,一般用弹性来测量。
劳动力供给和工资关系曲线
劳动力供给和工资关系曲线
劳动力供给和工资之间存在着曲线关系,这被称为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工资水平下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力数量。
通常情况下,劳动力供给曲线呈现正向斜率,即工资水平上升时,劳动力供给量也会增加。
这是由于高工资能够提供更多的经济激励,使人们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然而,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减缓或停止。
这是因为一些劳动力供给是有限的,例如受教育水平、技能和可用的劳动力人口等因素都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限制。
此外,个人的时间和收入偏好也会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
例如,如果工资过低,可能会导致劳动力缺乏激励去提供更多的劳动力;相反,如果工资过高,某些人可能会选择减少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
总之,劳动力供给和工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劳动力供给曲线能够反映出劳动者对不同工资水平的反应。
同时,其他因素如教育水平、技能和个人偏好等也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需求分析
总效应
工资率提高,在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 同作用下,劳动力需求下降;反之,如果 资本的价格不变,工资率降低了,同样会 产生上述两种效应,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三)短期与长期的差别
假设: 在短期内企业只能改变劳动力使用量, 不能改变资本。 在长期内企业能同时改变劳动力与资 本的使用。 (短)只有规模效应,弹性小 图 (长)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同时作用,弹 性大 图
2)运用:
提高青少年工资政策对成年人就业的影响: 青少年工资率↗,用资本或其他劳动力替代――对青 少年需求量下降,成年人就业量上升。 替代效应越大,总替代就越充分 青少年工资率↗,成本↗ 价格↗ 对产品需求量↘― 规模效应―青少年就业量↘ 成年人就业量↘ 规模效应越大,总互补越充分
如果替代效应>规模效应,总效应是替代, ε>0 W同方向变化 如果替代效应<规模效应,总效应是互补, ε<0 W反方向变化
(2)运用:最低工资立法
假定:最低工资率为W1,则该类劳 动力均衡工资率即市场工资率为W, W比W1低
结果:W↗ L↘
W1 W0
作用:就业总量减少,在业人员工 资收入增加
L1 L0
分析:
︱ε︱<1,该类工人工资问题增加,就业损失数 少。社会会认为这样做是很值得。对于失去工作的人可 通过过其它途径给予补贴。 ︱ε︱>1,很多人失去工作,工资总量减少,人 们会认为该项立法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它未缩小贫 富家庭之间的差距。
工作 时间L (小 时) 1 2 3 4 5 6 7 边际产 出MP (千字 ) 10 9 8 7 6 5 4 总产 量Q 产品价格 P (元/千 字) 3 2.9 2.8 2.7 2.6 2.5 2.4 总收 益 R 30 55.1 75.6 91.8 104 112.5 117.6 总成 边际收益产 品 MRP=MR· M P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形态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形态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形态通常被称为劳动力供给函数,它描述了在不同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提供数量。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取决于劳动者个体和市场的特征。
1. 正斜率的供给曲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正斜率的。
这表示随着工资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也会增加。
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更愿意参与到工作中,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2. 水平的供给曲线:在某些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可能是水平的。
这意味着工资的变化对劳动力的供给没有直接的影响。
可能的原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劳动力供给受限或者劳动者难以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等。
3. 负斜率的供给曲线:在罕见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可能是负斜率的。
这表明当工资增加时,劳动力的供给减少。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工资增加无法激励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工作中。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在现实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育水平、技能需求、就业机会、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等。
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可能会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发生变化。
2015年经济师《中级人力》知识点预习:第十二章 劳动力需求曲线
规律只要其他生产要素(通常指资本)的数量不变,随着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每一单位追加的劳动力为总产量所带来的增加量即它们的边际产出量会出现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甚至为负的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边际产出量最终将要下降,并不是因为新增加的工人本身技术较差,而是因为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资本变得相对短缺.生产过程本身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劳动力短期劳动力需求(1)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2)工资率与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因而劳动力需求曲线应是下倾的,即斜率为负,这就是说.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规模效应又称产出效应,指工资率变动首先直接作用于生产规模或产出规模,然后再进一步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替代效应指工资率变动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相对投入比例而对劳动力需求量产生影响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长期劳动力需求结论(1)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即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减少,反之亦然(2)工资率变动对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两种效应所引起的变化之和(3)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走向是向右下倾斜,其斜率为负【例10?单选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只要其他生产要素(通常指资本)的数量不变,随着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追加的劳动力为总产量所带来的增加量即它们的边际产出会出现的规律是()。
A.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点为止B.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点甚至为负C.先下降为零.而后逐渐上升.直至行业最低点D.先下降为负,而后逐渐上升,直至行业最高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变化情况。
随着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出量会出现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到达零甚至为负的规律。
【例11?多选题】关于长期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劳动力负荷曲线的绘制方法( )。
劳动力负荷曲线的绘制方法( )。
劳动力负荷曲线是用于描述企业或组织内部劳动力运营状况的一种工具。
在实际操作中,绘制劳动力负荷曲线对于优化企业或组织的人力资源分配非常重要。
绘制劳动力负荷曲线的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 确定时间范围:首先要确定绘制劳动力负荷曲线的时间范围,比如一周、一个月或一年等。
2. 收集数据:收集各个部门或岗位在每个时间段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可以通过员工出勤记录、工作量统计表等方式获取数据。
3. 绘制曲线: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将其以时间为横轴、人力资源数量为纵轴,绘制劳动力负荷曲线。
4. 分析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找出出现违反效率的情况以及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段,然后对实际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不断优化企业或组织的目的。
总之,绘制劳动力负荷曲线需要严谨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只有准确地了解人力资源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或组织内部的运营需求。
用斯勒茨基方程推导劳动供给曲线
用斯勒茨基方程推导劳动供给曲线
按斯勒茨基方程推导劳动供给曲线,是指利用斯勒茨基方程研究决定劳动供给
的主要因素和规律的过程,用于衡量由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决定的短期劳动力价格的关系,以及劳动力价格与劳动供给之间关系的研究。
斯勒茨基方程,是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斯勒茨基拉胡特在一系列研究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又称斯勒茨基理论。
斯勒茨基方程推导劳动供给曲线,假定劳动力价格影响劳动供给,即劳动力价格越低,劳动力准备出售的工作时间越长:
斯勒茨基方程的数学公式为:L=f(P,Y),其中:L为劳动力的供给量,P为给
定期间的劳动力价格,Y为准备出售劳动力在该期间可获得的潜在收入。
根据斯勒茨基理论,潜在收入越高,劳动力会准备出售更多的劳动力量,而劳
动力价格越低,劳动力准备出售的劳动力量也越多,因此斯勒茨基方程推导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呈正比变化趋势。
受潜在收入和劳动力价格的双重影响,斯勒茨基方程推导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呈
螺旋分型形状:当潜在收入持续增加时,劳动力供给增加,其曲线呈正比变化;当潜在收入达到最大值时,劳动力价格开始发挥作用,抑制了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市场,劳动力供给急剧下降,其曲线呈负比变化。
通过斯勒茨基方程推导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可以更准确地研究劳动力价格和劳
动力供给之间的关系,指导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实现劳动市场的健康稳定。
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极其经济学的含义: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规律。
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它表明,在某一工资率水平(图中为)之下,工资率的上升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而在此工资率水平之,工资率的上升反而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1.收入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者相当于获得了一种“非劳动收入”,而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回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共给时间,多享受闲暇。
相反,工资率下降的收入效应则导致劳动者好像失去了某种非劳动收入,从而导致劳动者为了维持原有的收入水平而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
2.替代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消费闲暇的机会成本,因此会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转而增加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相反,在工资率下降的情况下,替代效应则回导致劳动者增加闲暇时间的消费,而减少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
当工资率上升的时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反之,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与工资率上升的情况相对应,当工资率下降的时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反之,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通常的情况是,在工资率比较低的时候,劳动者的总收入水平较低,因而他们的需要层次也相应地比较低,满足物品或服务需要的愿望比较强烈。
(二)市场或单个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几种基本情况:(1)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在劳动者可以在行业和职业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行业(或职业)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这种劳动力供给曲线所反应的是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情况。
在劳动力可以在行业或职业之间流动的情况下,劳动者很容易根据各行业之间的工资率对比关系来调整自己的劳动力供给的行业,因而,对于任一行业来说,若本行业的工资率相对于其他行业有所提高,便会从其他行业吸引来较多的人到本行业提供服务:反之,若本行业的工资率相对低于别处,则愿意向本行业提供服务的劳动者减少,部分人流向其他行业。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又被称为“耶克斯曲线”,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理论模型,用来描述人们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它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贝尔曼·耶克斯多德森于1930年提出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证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和政策制定。
耶克斯曲线的基本原理是,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供给也会相应增加,而劳动力需求则会减少。
这是因为较高的工资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而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
同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
这种供需关系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即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状态。
耶克斯曲线的形状通常是一个倒U型曲线,如下图所示。
曲线的左侧表示工资较低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曲线向右上方弯曲,表示供给增加但需求减少。
最终,当工资达到一定水平时,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曲线开始向右下方弯曲。
耶克斯曲线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在劳动力市场中,政府和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曲线来预测和调整劳动力供需关系,以实现市场的平衡。
例如,当劳动力供给过剩时,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以及提供创业支持,来促进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而当劳动力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减税或提供贷款等措施,来刺激企业招聘和扩大生产。
此外,耶克斯曲线也可以用于研究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当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时,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即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劳动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和转职业指导等措施,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衡。
然而,耶克斯曲线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等。
其次,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可能会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因为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和政策环境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模型,用于描述劳动力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劳动需求曲线异同PPT课件
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 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 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
种效应的变化之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 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5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6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 需求分析
•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7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卖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
在劳动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由于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 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然等于不变的工资率。 但由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其产品价格不 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 量。因此,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 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W,MLC
•
•
W1
•
W0
•
E
MLC
W(L)
L0
12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供给与需求曲线
由于买方垄断企业是劳动市场上的唯 一购买者,因此它所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与 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致的,而且劳动的 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劳动的供给曲线之上。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是不存 在的。
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而长期劳动需 求曲线则较为平坦。原因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 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短期调整。
4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 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
应和规模效应。
• 替代效应就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需求分析
(3)政策启示: 如果规模效应足够大,资本与劳动力之间 虽是相互替代的关系,但总体来看,可能 是互补的。 资本替代劳动力可能减少某非技术工人的 岗位,造成某些行业萎缩,但其他产业会 产生扩张,因此,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 并不为永久的减少工作机会,它只是使就 业地点从一个产业移向另一个产业。
作业 :
2)运用:
提高青少年工资政策对成年人就业的影响: 青少年工资率↗,用资本或其他劳动力替代――对青 少年需求量下降,成年人就业量上升。 替代效应越大,总替代就越充分 青少年工资率↗,成本↗ 价格↗ 对产品需求量↘― 规模效应―青少年就业量↘ 成年人就业量↘ 规模效应越大,总互补越充分
如果替代效应>规模效应,总效应是替代, ε>0 W同方向变化 如果替代效应<规模效应,总效应是互补, ε<0 W反方向变化
劳动力需求 L
一、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 (二)推导 1、概念:企业劳动力曲线是在模型假设范 围内,在不同的市场工资率下,企业愿意 雇用的劳动力人数的连线。
当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将如何变化?
需求理论:
一般消费品需求:
P↗――替代效应――需求量↘ P↗――收入效应――需求量↘
闲暇消费品需求:
W↗――替代效应――需求量↘ W↗――收入效应――需求量↗
工资率↗ 其他生产要素需求↗ 其他生产要素价格↗ 其他生产要素供给量↗ 劳动力需求量↘ (替代效应)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用供给理论推导
供给: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每一个价格水 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和劳 务的数量。
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 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这种商品 的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 曲线。
用需求理论推导:(推导的可能性?)
如果把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劳动力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 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 系,这个函数称为劳动力供给函数。
S=f(X1,X2,X3,…..,Xn)(i=1,2,3……n)
只考虑劳动力供给 与市场工资率之间的 工 关系,假设其他条件 资 不变,市场工资率是 率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惟 一因素。以W代表市 场工资率,则在该模 型基础上分析劳动力 供给曲线。
2、较高保留工资的影响。保留工资指个人愿提供工作时 数的最低工资水平。对于保留工资较高的人来讲,工资 率太低时,他们不愿提供市场工作,但他们的行为并不 会改变供给曲线的走向。当工资率较高时,工资率增加, 对他们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将无限的增加他 们愿意提供的工作时效。
企业、行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经验描述:
W
W2
S
W0
W1
L
典型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在工资率较低情况下,替代 效应的作用更大些,在工资 率较高情况下,收入效应更 大一些。
经济理论不能确定从哪一点 由斜率转向负斜率,这取决 于个人偏好,但转变是不可 避免的,原因:无论你多么 实利主义,一定会有一个较 高的工资率,你可以比现在 工作的少一些,但仍然有一 个奢侈的方式消费。
第二章 析
劳动力供给分
用斯勒茨基方程推导劳动供给曲线
用斯勒茨基方程推导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劳动者在不同工资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劳动力数量。
斯勒茨基方程是一种经济学模型,可以用来推导劳动供给曲线。
本文将详细介绍斯勒茨基方程的原理和推导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斯勒茨基方程的基本原理。
斯勒茨基方程是由经济学家约翰·斯勒茨基(John R. Slesk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假设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水平和其他因素。
斯勒茨基方程可以表示为:Ls = Ls0 + b(W - W0)其中,Ls表示劳动供给的数量,Ls0是劳动供给的基本数量,b是一个正数,表示工资水平对劳动供给的弹性,W是工资水平,W0是基本工资水平。
根据斯勒茨基方程,当工资水平高于基本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会增加,当工资水平低于基本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会减少。
斯勒茨基方程考虑了劳动者对工资变化的敏感度,当工资水平变化较大时,劳动供给的变化也会较大。
接下来,我们将用斯勒茨基方程来推导劳动供给曲线。
为了简化推导过程,我们假设劳动供给的基本数量为零,即Ls0 = 0。
这样,斯勒茨基方程可以简化为:Ls = b(W - W0)现在我们来分析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
当工资水平低于基本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为负数,这意味着劳动者不愿意提供劳动力。
当工资水平等于基本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为零,劳动者不愿意提供额外的劳动力。
当工资水平高于基本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为正数,劳动者愿意提供劳动力。
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由参数b决定。
当b较大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较高,劳动供给曲线较陡峭。
当b较小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较低,劳动供给曲线较平缓。
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如果劳动者有其他收入来源,他们的劳动供给可能会减少。
此外,劳动供给还受到个人偏好、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斯勒茨基方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推导劳动供给曲线的方法。
通过考虑工资水平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市场的运作。
劳动需求曲线
劳动市场的均衡
Wage (price of labor) 工资(劳动的价格)
供给
0
Quantity of Labor
劳动量
什么引起劳动供给曲线移动?
嗜好变动 可供选择机会的改变 移民
劳动市场的均衡
工资调整使劳动的供求平衡。 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值。
其它生产要素: 土地和资本
资本 是指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 筑物的存量。
经济中的资本表现在正用于生产新物品和 劳务的过去生产的物品的积累。
其它生产要素: 土地和资本
土地和资本的价格
– 购买价格 是一个人为了无限期地拥有 那些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价格。
– 租赁价格 是一个人为了在一个有限时 期内使用那些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价格。
工资
(b) 摘苹果工人市场
供给
W
需求
需求
0
Q
苹果的数量 0
L
工人数量
劳动需求
大多数劳动服务不是作为最终产品供消费者 享用的,而是投入到其它物品的生产中。
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
生产函数 说明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 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竞争性企业如何决定雇佣工人的数量
ÀÍ ¶¯ µÄ ±ß
L1
L2
劳动量
劳动供给的移动
劳动供给移动 :
导致劳动过剩; 引起工资下降的压力; 使企业多雇佣工人有利可图; 导致工人的边际产量递减; 降低了边际产量值; 达到新的均衡。
劳动需求的移动
工资 (劳动的价格)
供给
W2
W1
2. …工资 上升…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0 0 2 4 6 8 10 闲暇小时数 12 14 16 18
收入效应占优
不同行业劳动力供给表格 行 业 工 资 率 工 时 数 8 10 农业 13 17 22 制造业 18 20 23 27 32 金融业 22 25 29 34 40
1
3.2Hale Waihona Puke 4.86.48
1
3.4
5.7
7.8
9.3
1
2.8
4.2
6.7
7.8
不同行业劳动力供给曲线
45 40 35
工资率(元)
30 25 20 15 10 5 0 0 1 2 3 4 制造业
工资率(元)
工时数(小时)
收入(元) 闲暇小时数
192 2
124 4
86 6
U1 效用 64 8 U2 效用 85 8
56 10
48 12
36 14
30 16
收入(元) 闲暇小时数
210 2
136 4
98 6
65 10
54 12
46 14
40 16
250
收入效应
200
收入(元)
150
100 N2 N1 50 U2 U1
工资率(元)
60 50 40 30 20 10 0 0 2 4 6 8 10 12 14 基层 中层
工时数(小时)
年 龄 段 工 资 率 工 时
青年
中年
老年
20
23
26
29
32
32
35
38
41
44
16
18
20
22
24
1
3.5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