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及其应用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d5902958fb770bf78a55ad.png)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作者:孙海晶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信息技术、航空技术和空间定位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采用航空摄影手段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平台上用全数字化和自动化方法快速生成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并从正射影像上自动或人机交互式地提取各种专题信息,然后将这些结果直接送入GIS数据库,以实现GIS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这将是未来测绘行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阐述了生成数字正射影像的原理及制作正射影像的全过程,以及数字正射影像在国民生产及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正射影像图,遥感影像,数字正射纠正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在通过航空摄影或由卫星传感获取地面影像时,由于摄影瞬间无法保证摄影机的绝对水平,得到的是有一定角度的倾斜的影像,影像各部分的比例尺不一致。
另外,摄影机在成像时为中心投影,地形起伏在像片上会引起投影差。
我们使用的地图都是正射投影,要使影像具有地图的正射投影的特性,需要对影像进行倾斜纠正和投影差的纠正,经改正消除各种变形后得到的影像称为正射影像,数字正射影像就是经过平面纠正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的影像地图。
1.1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目的是改正原始影像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
它的基本环节有两个,一是象素坐标变换;二是象素亮度重采样。
1.1.1数字图像纠正的处理过程图1-1 数字图像纠正的处理过程(1)准备工作包括图像数据、地图资料、大地测量成果、航天器轨道参数和传感器参数收集分析以及所需控制点的选择和测量等。
(2)原始图像输入若是卫星图像数据,可按规定的格式用专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若是硬拷贝透明像片,则要利用数字化扫描装置按选定取样间隔对影像数字化扫描后,输入计算机系统。
(3)纠正变换函数的建立纠正变换函数用以建立影像坐标和地面(或地图)坐标间的数字关系,即输入影像和输出影像间的坐标变换关系。
正射影像生成步骤
![正射影像生成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9cb77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1.png)
正射影像生成步骤
正射影像生成是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摄影测量学原理和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将地图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使得每个像素在地图上的位置与其在真实地面上的位置一一对应。
正射影像生成的步骤包括:
1. 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2. 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云层、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
3. 对DEM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错误数据、插值填充缺失
数据等。
4. 使用摄影测量学原理进行影像定位和定向,将遥感影像与DEM 数据进行匹配,确定每个像素在地面上的位置。
5. 将地图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像素在地面上的位置计算其
在投影平面上的坐标。
6. 进行正射校正,将地图按照相应的投影方式进行校正,确保
每个像素在地图上的位置与其在真实地面上的位置一致。
7. 进行后处理,包括去除图像噪声和伪影等,使得正射影像更
加清晰和准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生成高质量、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灾害监测等领域。
- 1 -。
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
![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a06c36a32d7375a4178087.png)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第5期姜淼等: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1532)正射影像的生成生成正射影像所需要的DEM,一般可以通过编辑视差曲线来得到。
由于DEM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成的正射影像的质量,所以DEM要尽量的精确。
首先进行的是匹配前预处理。
VirtuoZo摄影测量工作站用于自动影像匹配前的预处理,主要是针对某些匹配比较困难的地区所作的一些处理。
例如:山脊、沟谷,被黑影遮盖地区、大片居民区、水域等,还有一些影像质量较差、色彩或灰度不一致的影像等,这些地方匹配结果可能不好,在影像匹配之前作预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匹配结果,从而可减少匹配编辑的大量工作,可大大提高效率。
预处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在立体模型上针对这些地区,测出一些特征点、线、面。
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匹配结果和精度,还可以引入测图数据事.XYZ。
预处理结束后,就可以进行影像匹配以及对匹配结果进行编辑。
当自动匹配工作完成后,应利用VirtuoZo摄影测量工作站中的模块对各个立体模型的自动匹配结果进行立体编辑。
编辑程序提供了在立体模型中显示视差断面或等视差曲线以及系统认为是不可靠的点,以便发现粗差进行编辑。
交互式机助编辑包括点、线、面等方式的立体编辑。
需要进行编辑的情况有以下几种:①由于影像中常有大片纹理不清浙的影像,如湖泊、沙漠、雪山等地方出现大片匹配不好的点,则需要进行编辑。
②由于影像的不连续、被遮盖及阴影等原因,使得匹配点没切准地面,则需要进行编辑。
③城市的人工建筑物、山区的树林等,使得匹配点不是地面上的点,而是物体表面上的点,则需要进行编辑。
④大面积平地、沟渠及比较破碎的地貌需要进行编辑。
根据影像匹配的视差数据、定向结果参数就可以得到生成正射影像的DEM。
对于生成模型的DEM,可有两种处理方式:①在单个模型DEM的基础上进行拼接:首先建立每个模型的DEM。
再将这些模型的DEM拼接起来,建立图幅(或区域)的DEM。
②直接自动生成大范围(含多个立体模型)的DEM。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在土地利用现状中的应用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在土地利用现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f5c7e2e009581b6bd9ebbe.png)
和 A c I 软件 平台( rG S 评测版) 来实现更新 土地利 用现 状图 . , 查清监 测 区的土地利用现状 与环境 监测 、 质 灾害 地 情 况。为今后 高效 、 客观 、 准确地开展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环境 保护_ 作 奠定 坚实的基础 和做 好技 术储备 。主 7 - - 要任务利用近期航 空遥感数据制作监 测区 l2 0 :00~15 0 :00标准分幅 D M; O 提取监测 区土地 利用现状 图成 图及
( vla o d i ) i odr oud t cr n ln ti tnm p , o vr th rsn i ao faduizt n h oko cv E a t nE io , re p a ur taduiz i a l koe epee t t t no l ti i .t w r f ni ui tn n t e e l ao o at su i n la o e —
其 至今 的 土地 利 用 变化 信 息 ; 环 境 监 测 、 市 可持 续发 展 、 究 城 市发 展 的 动 态监 测 等 提 供 依 据 。构 建和 更 新 为 城 研 监 测 区土地 资 源 管理 数 据 库 中 的 土地 利 用现 状 数 据 库 。 关键 词 : D M; 感 监 测 ;土 地 利 用 现状 ;环 境 监 测 O 遥 中 图分 类 号 : 8 X7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7— 30 (0 I 0 0 2 0 A 10 0 7 2 1 ) 6— 07— 3
u ec a g s ok a de v o m na m n} n ok wt i f c n yo jc vn s a dpe i n s .Ma i :0 0~1 5 0 tn ad s h n e w r n n i n e t o l r gw r i hg e i c be t e es n r s e s r l o i h h f e i i ce k g120 n :0 0 s d r a
如何进行地形图与正射影像的制作
![如何进行地形图与正射影像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645f17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7.png)
如何进行地形图与正射影像的制作地形图与正射影像的制作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与正射影像的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首先,我们来了解地形图的制作过程。
地形图是表达地表地貌特征和地势高程分布的专业地图,通常用等高线表示地形高程。
制作地形图的基本步骤包括:地形数据获取、预处理、地形数据处理、地形渲染与符号化。
地形数据获取是制作地形图的基础,常用的数据获取方法有地面测量、航空摄影与遥感技术等。
在获取到地形数据后,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解译与数字化。
然后,通过地形数据处理,可以提取出等高线和地势高程信息。
最后,进行地形渲染与符号化,采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来表达地势高程。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正射影像的制作过程。
正射影像是将倾斜或斜面拍摄的影像,经过几何纠正和色彩校正处理后得到的具有一定地理位置和比例的影像。
它广泛应用于地形分析、土地利用监测等领域。
正射影像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影像获取、几何纠正、色彩校正和镶嵌处理。
影像获取是正射影像制作的基础,常用的方法有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
几何纠正是将影像与地面坐标系统对应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同名点法和数字高程模型法。
色彩校正是为了准确反映地物的真实色彩,常用的方法有直方图匹配和多尺度空间域方法。
最后,通过镶嵌处理将多幅纠正后的影像拼接成全景正射影像。
在地形图与正射影像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一些关键技术和工具。
首先是地形数据获取的技术,常用的方法有航空摄影、卫星测绘和激光雷达等。
航空摄影技术通过飞机高空拍摄影像,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卫星测绘则利用卫星携带的遥感器获取地表信息;激光雷达则通过激光束扫描地面,获取地表高程信息。
其次是地形数据处理的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地形插值、地形分析和地形建模等。
地形插值是通过已知点的高程信息,推算未知点的高程信息的过程,常用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权重法和克里金法;地形分析是对地形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可以得到地形参数和地势特征;地形建模是将地形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的过程,可以通过地形建模软件来实现。
正射影像图
![正射影像图](https://img.taocdn.com/s3/m/83f45c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c.png)
正射影像图概述正射影像图是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真实影像数据相结合,通过数学算法将不同分辨率、不同采样和不同倾斜角度的影像数据转换为统一平面坐标系下的正射影像。
正射影像图具有以下特点:•正射影像图将影像数据在地面上进行了纠正,可以实现真实的地球几何变形,使得影像上的每个像素点都具有相同的比例尺;•正射影像图能够消除影像的地形变形,使得影像上的每个像素点都位于地面上对应的真实位置;•正射影像图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无缝集成,方便进行地图制图和空间分析。
正射影像图生成流程正射影像图的生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影像预处理:对原始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边缘裁剪、去噪、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影像质量;2.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利用光学立体影像或雷达高程数据,通过插值算法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也可使用现有的DEM数据;3.影像校正:将原始影像与DEM进行配准,利用校正算法将像素从影像坐标空间转换到地面坐标空间,生成正射影像;4.投影变换:对生成的正射影像进行投影变换,将其转换为特定的地理坐标系统,以便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叠加和分析;5.影像融合:将多个波段的正射影像进行融合,生成多光谱正射影像,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地物信息。
正射影像图的应用正射影像图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地图制图正射影像图可以作为地图的底图,利用其真实的地理参考信息,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地物边界和地形特征,使得制作的地图更具真实感和可读性。
土地利用规划正射影像图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利用信息,包括城市建设、农田、湖泊、森林等地物类型的分布和空间位置,为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正射影像图可以捕捉到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可以用于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植被生长情况等环境指标的变化,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灾害评估正射影像图能够提供灾害区域的细节信息,如洪水淹没范围、地震破坏情况等,可以用于灾害评估和紧急救援的预判和决策。
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及其应用
![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e974cf08a1284ac8504342.png)
—
厂a( - q ( -r +c(  ̄ , ) b z-z ) x 2 + ,r D i
为纠正单元 利用反算公式计算该单元 4 “ 个 角点” 的像点坐标 , 再沿 X和 Y方 向 . “ 在 面元素 ” 内线性 内插求得 纠正单元 的坐 制作数 字正射 影像 图通常使用 基于 D M 的纠正方 法基 E 标, 求得像点坐标后 , 再内插其灰度 。其实质仍为线元素纠正 。 于 D M 的纠正又分 为两种方法 : 一是单 片纠正 : E 其 其二 是全 1 制作数字正射影像 图还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 问题 . 2 数字摄影测量方法 如果某个测区已经有 D M数据 即可 以 E 1 .参数设定 .1 2 使用单片纠正的方法 但就 目前来看 。 E D M还没有覆盖大部分 影像 扫描分辨率 、 成图分辨率 、 出片分辨率 、 E D M格 网间 区域 , 因此很多生产单位都使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全数字 隔 、 匹配参数等 。 摄影测量方法利用全数字摄影测 量系统 .首先根据影像 纹理 1 . D M 的生 成 .2 E 2 配成立体像对 . 生成数字高程模 型 . 然后对每一个像元根 据其 根据影像纹理 .计算机 自动生成一定密度 的数 字高程模 高程进行数字微分 纠正 . 生成正射影像 图。使用这种方法能保 型 .但为 了保证精度 .必须在立 体下进行粗差检测 和接边检 证成果的质量 . 它的成 图周期 相对较长 . 但 对作业员 的综合 素 测 . 以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 。 质要求比较 高。作业员应该对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比较熟悉 . 1 . D M生成等高线 . 3由 E 2 而且应该了解计算机 图形 图像处理方 面的知识 其等高线数 据量过大 . 必须编程解决数据压缩问题 。 11 . 正射影像 图的制作原理 1 . A tC D 4中利用 A S编程生成图廓 、注记等 , . 4在 uo A I 2 D 可以使 用全数字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各 种 比例尺 的数字正 以用于影像 的迭合 射影像 图 , 基本原理是进行数字微分纠正。根据有关 的参数 和 1. . 5矢量图数据导 出. 2 与影像 的迭合 。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决较大测 区生产 时. 2 影像地 图的拼接边问题 . 包括 数字地面模 型( T , D M)利用相应 的构 像方程式 , 或按一定 的数 几何接边与影像灰度接边 。 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 .从原始的非正射投影 的数字影像获取 1 . 3数字正射影像 图的技术流程 正 射影像 . 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 多微 小的区域逐一进行 . 1 .技 术 流 程 框 .1 3 且使用 的是数字方式处理 .称为数字微分 纠正 具 体原理如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2b24be561252d381eb6e92.png)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数字正射影像图是航空航天遥感、计算机科学等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可自动或人机交互式地从其中提取各种专题信息,并直接进入GIS 数据库以实现其自动建立与更新。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原理。
标签:数字正射影像航片数字正射影像图简称DOM,是利用航摄底片扫描数据,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利用数字高程摸型DEM,逐单片数字微分纠正影像处理、数字镶嵌及接边检查,生成DOM数据文件,以特有的数字影像景观直观展现各种地表特征.该图数字信息量丰富,比例尺和相关位置准确,精度高,图面美观易读,能满足用图者多种需求,应用领域广泛,具有快速更新特点。
1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基本原理近代航空、航天遥感技术中许多新的传感器出现,产生了不同于框幅式航摄像片的影像,使原有光学纠正仪器难以适应这些影像的纠正任务。
随电子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发展,使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不仅便于影像增强、改变反差等,且可灵活地应用到影像几何变换中。
因此形成了数字微分纠正技术,为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奠定基础。
1.1数字微分纠正据有关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构像方程式,或按一定数字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此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区域逐一进行,且使用的是数字式处理,这叫做数字微分纠正。
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原始图像和纠正后图像这两个图像间几何变换。
用很多小区域作为纠正单元,利用该纠正单元地面实际高程控制纠正元素,从而实现从中心投影到正射投影变换。
1.2影像镶嵌影像纠正过程中地面控制点精度或纠正方法本身有局限性,可造成同一地面特征在相邻影像上有几何错开现象;传感器成像时间、地面形状、太阳高度角及大气环境等因素影响,可使相邻影像出现不同幅射特征等情况。
因此镶嵌必须要消除相邻影像几何错开和幅射特征上的差异,以实现影像无缝拼接,使影像色彩平衡、接边区域影像匹配、影像镶嵌等技术。
2数字正射影图制作2012年我们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设备,完成了甘肃河西某地测区1:10000黑白数字正射影像图420幅。
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优势与实际应用案例
![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优势与实际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6a7765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2.png)
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优势与实际应用案例正射影像测绘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或无人机影像,并进行数学投影处理得到与地面坐标一致的影像的测绘方法。
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带来诸多优势。
本文将探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优势,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来说明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首要优势是高分辨率影像的获取。
卫星和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成为可能。
利用这些影像进行测绘,可以获得很高精度的地理数据,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利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地貌、道路、建筑物等信息,为城市规划者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使规划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方法,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实现远程获取地理数据,不需要现场人员进行实地测量,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
同时,正射影像测绘技术的快速处理能力,使得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例如,在林业资源调查领域,利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森林分布和树种信息,从而提高调查的速度和准确度。
此外,正射影像测绘技术还具有多源数据的整合能力。
在进行测绘时,可以通过整合多种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如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航空影像等,从而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地理信息。
例如,在资源管理中,通过整合不同时间、不同源头的正射影像数据,可以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帮助决策者制定有效的资源管理策略。
实际应用中,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环境保护方面,利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对污染源的定位和监测,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
例如,利用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可以对工业排放口进行精准测算,帮助环保部门实施精细化排污管理。
在农业领域,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确的土地利用信息和农作物生长状态,从而帮助农民科学管理农田。
测绘技术正射影像处理方法
![测绘技术正射影像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b7f2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6.png)
测绘技术正射影像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地球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其中,正射影像处理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测绘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为地理数据的提取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的正射影像处理方法,包括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射影像处理方法是通过将航空或卫星影像进行数字处理,使其在地图上以固定的比例尺已经各种几何形变矫正。
这样,通过地理参考系统(GIS)的辅助,可以准确地将影像上的地物位置投影到地表上。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影像中的畸变,提高地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正射影像处理方法中,关键的一步是对影像进行几何纠正,以消除影像中的像素扭曲和地形变形。
通常,这一步骤涉及影像的平移、旋转和缩放,以使得影像上的每个像素与地面上的一个点对应。
通过图像匹配和控制点的选择,可以实现准确的几何纠正,从而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可应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正射影像处理方法被广泛用于地图制作、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监测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首先,它能够为地图制作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
通过正射影像处理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地物边界线和地物分类信息,从而制作出更加精确和真实的地图。
其次,它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正射影像进行处理,可以获得城市建筑物的分布和高程信息,有助于城市规划师进行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空间设计。
此外,正射影像处理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土地利用监测和环境监测中。
通过对正射影像的处理,可以准确地提取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等信息,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尽管正射影像处理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正射影像的处理流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为了获得准确的几何纠正,需要收集大量的控制点和地形数据,并进行复杂的图像匹配和纠正操作。
这对于资源有限的测绘机构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另外,正射影像处理方法对于地形和地貌差异较大的地区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正射影像生成步骤
![正射影像生成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f95017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c.png)
正射影像生成步骤
正射影像是一种通过对地面图像进行校正和投影处理,使其在地图上呈现出真实比例和几何形状的图像。
正射影像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农业、林业等领域。
下面是正射影像生成的步骤。
1.获取原始影像数据
首先需要获取原始影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卫星、无人机、航空摄影等。
原始影像数据通常是非常大的,需要进行预处理和裁剪,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2.获取地面控制点
地面控制点是指地面上已知位置的点,可以用来校正影像数据。
获取地面控制点的方法包括GPS测量、地面测量、数字高程模型等。
3.进行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是指将原始影像数据校正到地面坐标系中,使其在地图上呈现出真实比例和几何形状。
几何校正的方法包括多项式拟合、三维仿射变换等。
4.进行辐射校正
辐射校正是指将原始影像数据进行辐射校正,使其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拍摄的影像数据具有可比性。
辐射校正的方法包括大气校正、地表反射率校正等。
5.进行投影变换
投影变换是指将校正后的影像数据投影到地图上,使其在地图上呈现出真实比例和几何形状。
投影变换的方法包括UTM投影、Lambert 投影等。
6.生成正射影像
最后,将投影变换后的影像数据进行拼接和融合,生成正射影像。
正射影像可以用于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农业、林业等领域。
总之,正射影像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多个步骤的处理和校正。
通过这些步骤的处理,可以生成真实比例和几何形状的正射影像,为各种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浅谈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与应用
![浅谈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9982f8ba0d4a7302763a83.png)
浅谈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与应用摘要:数字影像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地图之一,结合了传统线划地图与正射影像的优点,将清晰直观的正射影像与准确标注的地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文就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应用前言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复合型、专业化和实用性阶段,传统单一的地理信息生产模型已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而要求我们提供更加及时准确、高精度、复合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目前,我国各省、直辖市已经或正在建立多种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作为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然后对其数据进行进一步的产品化加工和更深层次的、更广泛的、综合性开发,制作出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需要的数字或模拟地图产品。
数字影像地形图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相关数据间、或与专题数据进行进一步开发而生成的数字测绘产品。
它开发利用较早,在测绘产品中应用也较为广泛。
目前,笔者单位与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合作,已编制完成了温州市龙湾城市中心区71平方公里的数字影像图。
本文以数字影像地形图的数据采集和应用为例,分析和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中复合型数字产品的开发应用。
一、数字影像地形图的形成获取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的图形数据后,把二者进行叠加,形成数字影像地形图。
在叠加的过程中,容易引起不同数据源同名地物的位置偏差,一般以现势性、精度、需突出的数据形式(影像/矢量/专题数据)为依据,以某一种数据为准调整其他数据,使之准确叠加;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选取数字线划图中不同的分层要素进行叠加。
初步形成的数字影像地形图应进行数据编辑、图廓整饰以及检查和修改,最终形成所需的数字影像地形图数据和图形成果。
二、DOM的制作原理所谓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就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像片或遥感影像,经过逐像元进行处理,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影像数据。
使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不仅便于影像增强、改变反差等,而且可以非常灵活地应用到影像的几何变换中,形成数字微分纠正技术。
真正射影像制作及后处理应用
![真正射影像制作及后处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b2c6b40242a8956bece4e8.png)
框幅式中心投影的数字微分纠正
基本方法:根据DEM和像片的有关参数, 利用相应的构像方程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 从原始的数字影像出发,通过解析计算和 灰度赋值得到相应的正射影像。
直接法数字微分纠正
X = φx (x,y); Y = φy (x,y)
间接法数字微分纠正
x = fx (X,Y) ; y = fy (X,Y)
采用的是DEM 未顾及目标高度
遮蔽的实质是投影差;在城市大比列尺影像上尤为 严重;使得正射影像不是严格的“正射” 。
正射影像上遮蔽的利弊分析
不利之处
遮蔽的存在影响了正射影像的地图功能 影响了被遮蔽区域的信息获取和解译
正射影像上遮蔽的利弊分析
有利之处
遮蔽的存在增加了影像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有助于目标物体的解译 有利于目标物体的三维建模和几何量算(通过 生成立体匹配片构成可量测虚拟现实)
制作真正射影像的理论流程
基本流程如下:
1)根据完整的数字地表模型(DSM)进行数字微分纠正, 消除原始影像中由于成像投影产生的几何形变与位移;
2)检测并标识地表成像时的遮挡区域,确保在微分纠正 中采集正确的纹理信息;
3)为了信息完整和影像美观,需要保证遮挡区域的纹理 正确与完整,对遮挡区域进行补偿处理。
c
b a
S
原始影像
A
C B
A0
纠正影像
正射影像制作
关于影像镶嵌:一张正射影像一般不能 覆盖一幅图(标准分幅)的范围(除非小 比例尺的卫星影像),因此,将多张像片 拼成整幅影像图的过程称为影像镶嵌。
正射影像制作
影像镶嵌内容: 几何镶嵌 辐射镶嵌(又叫匀光处理),是重点和难
点之一,特别是对彩色影像。匀光处理主要 是利用直方图进行,看直方图分布是否协调 一致。
正射影像制图的测绘技术指南
![正射影像制图的测绘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cefe9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f.png)
正射影像制图的测绘技术指南正射影像制图是一种常用于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
通过使用无人飞行器、卫星或航空飞机等设备拍摄大范围的地面影像,并利用这些影像进行测绘和地理空间数据的提取。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正射影像制图的测绘技术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项技术。
1. 正射影像的基本概念正射影像是指将倾斜飞行影像或卫星影像进行校正,使其在水平方向上像素大小均匀,像素间距等比例,并在垂直方向上去除地面的角度影响,使得影像与地面上的对象垂直对齐的一种影像。
它提供了更准确的地理空间信息,可以用于制图、定位和地物分析。
2. 正射影像制图流程正射影像制图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选择合适的采集设备(如无人机、卫星等),进行高空或高速飞行拍摄。
(2) 影像处理:对采集的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扭曲、校正颜色等。
(3) 影像控制点定位:在影像上选择一些已知地理位置坐标的控制点,通过与实际地理位置对齐,进行准确的地理坐标校正。
(4) 影像配准:利用控制点对影像进行配准,将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与影像像素位置对应。
(5) 影像融合:将校正后的影像与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更具地理空间准确性的正射影像。
(6) 地物提取:根据需求,利用专业软件对正射影像进行地物的提取,如建筑物、道路、水体等。
3. 正射影像制图的应用领域正射影像制图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正射影像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情况,从而帮助规划师进行土地开发和规划。
(2) 环境保护:利用正射影像可以监测环境变化,例如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湖泊水域的扩张等,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3) 城市规划:借助正射影像,城市规划师可以获得城市建筑、道路等地理空间信息,帮助设计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4) 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正射影像可以用于监测灾害发生后的灾情评估和应急响应,例如地震灾害后的建筑物损毁情况等。
如何使用正射影像进行数字地形图绘制
![如何使用正射影像进行数字地形图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f33fad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0.png)
如何使用正射影像进行数字地形图绘制正射影像是一种通过航空摄影测量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提供真实地表特征的视觉呈现。
在地形图绘制中,正射影像被广泛用于获取地表地貌的形态和背景信息。
本文将从数据获取、处理和绘制三个方面介绍如何使用正射影像进行数字地形图绘制。
数据获取方面,正射影像可以通过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
航空摄影是指利用航空器进行摄影测量,通过航摄仪器采集地面的影像数据。
而卫星遥感则是利用卫星进行遥感测量,通过接收卫星传回的影像数据来获取地表信息。
在获取正射影像数据时,需要注意获取较高分辨率的数据以保证地表细节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方面,正射影像的数据通常包括影像文件和地面控制点文件。
影像文件中包含着真实地表的影像信息,而地面控制点文件则包含着已知地理坐标的点,用于校正影像的几何位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将影像的像素坐标转化为真实的地理坐标。
这可以通过地面控制点的对应关系来实现,使用相应的几何校正软件完成。
接着,需要进行影像配准,将不同影像的几何位置进行匹配,消除影像之间的偏差。
最后,通过影像处理软件进行影像的增强和修正,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数字地形图的绘制是利用处理好的正射影像数据来提取地形信息并绘制出来。
在绘制过程中,可以使用地图绘制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来实现。
首先,需要进行地形特征的提取,以识别出不同地貌要素的位置和形态。
这可以通过遥感图像分类或人工解译等方法进行。
遥感图像分类是根据影像的灰度、频率、纹理等特征,利用分类算法将影像像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而人工解译则是通过查看影像并识别出不同地貌要素的形态和特征。
绘制数字地形图时,需要将提取出来的地貌要素进行符号化和标注。
符号化是指根据地貌要素的不同类型和特征,选择相应的图式或符号进行绘制。
标注则是将地貌要素的名称或属性信息添加到地图上,以提供更详细的地理信息。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地图进行图层管理和样式设置,以便更好地表达地形信息和呈现效果。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正射影像的制作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正射影像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a1387d7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8.png)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正射影像的制作制作地形图和正射影像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地形图和正射影像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表上的各种地理现象。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形图和正射影像的制作。
一、地形图的制作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地理图件,可以清晰地给人们展示一幅地区的地貌特征、地势高低以及地表水系的分布情况。
制作地形图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地形图的制作需要获取高程数据。
常用的方式有GPS测量、航空雷达探测和卫星遥感影像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以确保高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2. 数据处理:采集回来的原始数据通常需要做一些处理,以去除噪声和提高数据的质量。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滤波、插值和数据平滑等。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地形图所需的信息。
这包括计算等高线、坡度和坡向等。
地形图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地形特征,因此数据分析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4. 绘制地形图:绘制地形图是将分析得到的地形信息可视化并加以标注,以便更好地传达给使用者。
绘制地形图时,应确定绘图比例尺、选择适当的符号和颜色以及标注必要的地理要素。
二、正射影像的制作正射影像也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图像,它结合了高程信息和图像信息,形成了平面的、能够正射到地表的图像。
制作正射影像的步骤如下:1. 影像采集:制作正射影像需要获取航空影像或卫星影像等高分辨率图像。
这些图像通常包含地表纹理和颜色信息。
2. 几何纠正:获取的原始影像可能存在几何形变,需要进行几何纠正。
这可以通过选取控制点、定位参考和数学模型等方式来实现。
3. 辐射校正:影像的亮度可能会受到大气散射和光照条件的影响,需要进行辐射校正。
常见的校正方法包括大气校正和反射率校正。
4. 色彩增强: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目的,可以对影像进行一定的色彩增强,以提高影像的可视性和信息表达能力。
5. 制作正射影像:经过上述步骤的处理,可以得到准确的正射影像。
如何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
![如何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https://img.taocdn.com/s3/m/825bd8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e.png)
如何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正射影像图是一种利用航空摄影或遥感图像对地面进行测量、绘制的工具。
它采用垂直拍摄的方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无畸变的影像,非常适合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制图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正射影像图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首先,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的前提是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
现代卫星和航空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轻松获得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卫星遥感图像是通过卫星搭载的相机对地面进行拍摄,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量大的特点。
而航空摄影则利用低空飞行的飞机或无人机进行图像采集,具有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的优势。
选择适合的遥感图像数据是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地面控制点的收集和标定。
地面控制点是用于定位和减小地面特征在遥感图像中的位置误差的点。
收集地面控制点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这样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坐标信息。
标定地面控制点是指通过测量控制点在遥感图像中的位置,建立地面坐标与图像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地面控制点的收集和标定,我们可以在遥感图像上进行地理坐标的定位,从而实现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的准确性。
在控制点收集和标定完成后,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空间几何校正的方法进行正射投影。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增强、过滤和融合等操作,提高正射影像图的质量。
空间几何校正则是调整遥感图像的几何形状,使之与地球真实的地理坐标一致。
这一步骤需要借助地理配准算法来实现,包括尺度变换、旋转、平移等操作。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空间几何校正,我们可以得到高质量、无畸变的正射影像图,为后续的测量和制图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进行大规模测量和绘制正射影像图的关键在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存储和分析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及其应用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地形图更新速度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航空摄影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在数字正射影像地图上进行各种专题地图和对地形图的更新应用。
【关键词】DOM;数字微分纠正;影像镶嵌;DOM应用
0.引言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是以航摄影片或遥感影像为基础,经扫描处理并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按地形图范围裁剪成的影像数据,并将地形要素的信息以符号、线画、注记、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等形式填加到该影像平面上,形成以栅格数据形式存储的影像数据库。
它具有地行图的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
数字正射影像图和通常我们所接触的地图不一样,不存在变形,它是地面上的信息在影像图上真实客观的反映,但是所包含的信息远比普通地形图丰富,而且其可读性更强。
DOM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制作周期短。
它可作为背景控制信息,评价其它数据的精度、现实性和完整性,也可从中提取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为防灾治害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等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原理是依据其特点应用专业的地理信息遥感软件对原始感遥影像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后,消除各种畸变和位移误差而最终得到具有包含地理信息和各种专题的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地图。
DOM具有一定几何精度的影像。
影像植被信息齐全饱满,整体色调清晰均匀,反差适中。
1.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原理
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通常使用基于DEM的纠正方法基于DEM的纠正又分为两种方法:其一是单片纠正;其二是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
如果某个测区已经有DEM数据。
即可以使用单片纠正的方法。
但就目前来看。
DEM还没有覆盖大部分区域,因此很多生产单位都使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
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首先根据影像纹理配成立体像对,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然后对每一个像元根据其高程进行数字微分纠正,生成正射影像图。
使用这种方法能保证成果的质量,但它的成图周期相对较长,对作业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作业员应该对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比较熟悉.而且应该了解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
1.1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原理
可以使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各种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基本原理
是进行数字微分纠正。
根据有关的参数和数字地面模型(DTM),利用相应的构像方程式,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的非正射投影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逐一进行,且使用的是数字方式处理,称为数字微分纠正。
具体原理如下:
1.1.1 计算地面坐标
设正射影像上任意一点(像素中心)P的坐标P(X′,Y′),由正射影像左下角图廓点坐标(X0,)与正射影像比例尺分母M,计算P点对应的地面坐标(X,Y):
X=X0+M*X′, =I*△Y=Y0+M*Y′, =J*△
1.1.2 计算像点坐标
应用反解公式计算原始图像上相应的像点坐标p(x,y),在航空摄影测量情况下,反解公式即为共线方程:
式中,Z是P点高程,由DEM内插求得。
应该注意的是,得到的像点坐标p(x,Y)应该再转换成像元素坐标或扫描坐标(I,J)。
式中,L1.....L11为定向变换参数。
1.1.3灰度内插
由于所得的像点坐标不一定落在像元中心,为此必须进行灰度内插,一般可采用双线性内插,求得像点P的灰度值g(x,y)。
1.1.4 灰度赋值
最后将像点P的灰度值G(X,Y)赋给纠正后像元素P,即G(X,Y)=g(x,y)。
依次对每个纠正像素完成上述运算,即能获得纠正的数字图像。
数字纠正从原理上来说,是属于点元素纠正,但在实际的软件系统中,均是以“面元素”作为纠正单元的,一般以正方形作为纠正单元。
利用反算公式计算该单元4个“角点”的像点坐标,再沿X 和Y方向,在“面元素”内线性内插求得纠正单元的坐标,求得像点坐标后,再内插其灰度。
其实质仍为线元素纠正。
1.2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还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1.2.1参数设定
影像扫描分辨率、成图分辨率、出片分辨率、DEM格网间隔、匹配参数等。
1.2.2 DEM的生成
根据影像纹理,计算机自动生成一定密度的数字高程模型,但为了保证精度,必须在立体下进行粗差检测和接边检测,以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
1.2.3由DEM生成等高线
其等高线数据量过大.必须编程解决数据压缩问题。
1.2.4在AutoCADI4中利用ADS编程生成图廓、注记等,以用于影像的迭合。
1.2.5矢量图数据导出,与影像的迭合。
1.2.6解决较大测区生产时,影像地图的拼接边问题,包括几何接边与影像灰度接边。
1.3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技术流程
1.3.1技术流程框
图1流程图(下转第26页)
(上接第27页)1.3.2 正射影像的生成
生成正射影像所需要的DEM,一般可以通过编辑视差曲线来得到。
由于DEM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成的正射影像的质量,所以DEM要尽量的精确。
首先进行的是匹配前预处理。
VirtuoZo摄影测量工作站用于自动影像匹配前的预处理,主要是针对某些匹配比较困难的地区所作的一些处理。
例如:山脊、沟谷,被黑影遮盖地区、大片居民区、水域等,还有一些影像质量较差、色彩或灰度不一致的影像等,这些地方匹配结果可能不好,在影像匹配之前作预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匹配结果,从而可减少匹配编辑的大量工作,可大大提高效率。
预处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在立体模型上针对这些地区,测出一些特征点、线、面。
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匹配结果和精度,还可以引入测图数据*.XYZ。
预处理结束后,就可以进行影像匹配以及对匹配结果进行编辑。
当自动匹配工作完成后,应利用VirtuoZo摄影测量工作站中的模块对各个立体模型的自动匹配结果进行立体编辑。
编辑程序提供了在立体模型中显示视差断面或等视差曲线以及系统认为是不可靠的点,以便发现粗差进行编辑。
交互式机助编辑包括点、线、面等方式的立体编辑。
对于生成模型的DEM,可有两种处理方式:
i在单个模型DEM的基础上进行拼接:首先建立每个模型的DEM。
再将这些模型的DEM拼接起来,建立图幅(或区域)的DEM。
ii直接自动生成大范围(含多个立体模型)的DEM。
输入DEM的坐标范围(通常是图廓范围)及覆盖该DEM范围的全部立体模型(已作过匹配处理及必要的编辑),然后选择生成DEM,系统将自动建立各模型对应的DEM并将其自动拼接成用户所需的DEM。
拼接后要求片与片之间的接边误差满足规范要求,无明显拼接缝。
3.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应用
数字正射影像技术利用了计算机图像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先进技术,淘汰了传统光学机械制作模拟正射影像图的方式。
数字正射影像技术通过高精度的图像扫描仪将航空摄影像片扫描输入计算机,以像元为基础把每张航空摄影像片数据纠正到数字地面模型上,消除航摄像片倾斜误差和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再经过镶嵌、切割,从而直接得到一种全新的数字测绘产品——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
数字正射影像是一种新型数字测绘产品,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过逼真的影像、丰富的色彩客观反映地表现状,与线划图相比具有地面信息丰富,地物直观,工作效率高、成图周期短的特点。
同时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数据也便于应用。
它不仅可用于对数字线划地图数据的更新,提高数据的现势性。
加快地形图的更新速度,也可作为背景图直接应用于城市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与线划图、文字注记进行叠加形成影像地图,丰富地图的形式,增加地图的信息量,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分析、绿地调查、地籍测量等方面;利用数字正射影像与数字地面模型或者建筑结构模型可建立三维立体景观图,丰富城市管理、规划的手段与方法。
■
【参考文献】
[1]孙家捅.遥感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剑清,潘励,王树根.摄影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富强,凌冰.数字正射影像的原理与生产流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