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专题10 交通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原卷版)
![专题10 交通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2e091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05.png)
专题10 交通提分突破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频率有所增加,尤其是新高考地区考查频率较高。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考生丢分比较多的部分,考生应明确社会经济的需求是决定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
易错点01 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易错点02 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及其发展方向易错点03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易错点04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易错点01 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023·广东·高考)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第1小问考生易因没有看懂图表而导致错误;第2小问考查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南岸总体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较北岸较短,结合长江两岸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可知南岸地区经济略高于北岸,可推知南岸公路网更为完善,考生如若不能结合实际的经济的发展状况,则容易导致错误。
一、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1)地形:①平原: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少,选线时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线路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2)水文: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涵总长度。
(3)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在开凿隧道时,要选择背斜构造,避开断层和向斜构造。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3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3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66da23631126edb6f1a106c.png)
第3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考目标定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考纲知识梳理】一、交通运输与聚落1、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方便、快捷、但运量小、运费较高,适应性强,门到门的服务。
铁路运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但造价较高。
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运费高。
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安全、方便、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
2、运输方式合理选择的方法(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而不能只考虑速度、运量、运价等因素中的某一个。
(2)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必须考虑它们的特点。
各种运输方式一般又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
①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舒适等因素考虑,远距离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乘轮船。
②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3、二条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是目前亚欧大陆最为近便的通道4、交通运输方式与聚落(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在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古代,北方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
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分布现代,北方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聚落多呈带状的布局形态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其区位布局都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线”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沿线经济的发展(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的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等。
交通运输布局大大单元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布局大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ce774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2.png)
交通运输大单元教学设计交通运输包括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和交通运输点的布局,两者差异很大,但是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3.港口布局的区位因素4.航空港(机场)布局的区位因素例题(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
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
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图2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主城区位置关系图。
(1)受双流国际机场的影响,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
从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角度,简述该机场布局的优势。
(2)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1所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
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析该机场吞吐量大的原因。
【答案】(1)西南与城市距离适中,减少对城市干扰;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城市发展相协调(2)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造价高;滩多水急,较难发展水运。
(3)人口稠密,产业集聚;西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密集【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考查对知识的调用和运用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区位因素。
据材料,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
机场位于主城区西南方向,因此,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机场布局的优势在于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减少对主城区的干扰,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又有交通相连接主城区——与主城区联系便捷。
(2)本题考查服务业区位因素。
本题需关注亮点,一是图示区域是指云贵川地区,地形复杂,二是关注“运输方式选择”关键词,说明本题需从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角度分析。
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来分析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1
![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来分析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1](https://img.taocdn.com/s3/m/6b091eadf46527d3250ce0b8.png)
2.修建南昆铁路对沿线资源有什么意义? 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为什么过去没有修这条铁路,到了1997年才修成?说明影 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还是自然因素 ?对全国铁路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南昆铁路途径19 个县(市),全 长898.6千米,吸 引范围共计29个 县(市),人口 约0.2亿,其中包 括了十多个少数 民族。这里是我 国贫困人口较多 的地区。
南昆铁路经过的 地区,地势上有 多次大的起伏, 地质条件极为复 杂。在这种条件 下修铁路,必须 依靠科学技术。 南昆铁路是我国 国内科技含量最 高的铁路之一。
过去科技不发达无法克服自然条件的障碍, 以及社会经济不是很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 求不够大。
所以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 要因素。
对全国铁路网而言,布局更加合理。Βιβλιοθήκη 影响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是:
自然因素:
1、经过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 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矿产、旅游等资源种类多,存储量丰富, 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有利
南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在西南地区新开通的一条 现代化铁路。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 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是对南昆铁路建设具有 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南昆铁路把资源 丰富但无出海口 的西南内陆,同 有绵长海岸、便 捷通道的华南地 区连成一体,使 资源优势同区位 优势结合起来。
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以南昆铁路为例
(一).读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 地形:南昆铁路经过哪些地形区?地形起伏状况如何?对修建铁路是 否有利? 2. 地质:该条铁路经过什么特殊地貌区?位于什么板块交界附近? 地质 条件如何,是否有利于修建铁路? 3. 气候:该地区以什么气候为主,降水有什么特点?对修建铁路有利吗? 结合地形气候分析该地还容易发生什么地质灾害? 4. 水文:铁路穿过的河流多吗?水能资源丰富吗?对建设铁路有利吗? 5. 资源:这些地区有哪些资源?对交通运输来说有利吗?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含答案)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a0ffba336c1eb91b375dce.png)
【地理素养】2020年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及其影响】1.各种交通运输线建设考虑的区位因素2.运河线路的布局(1) 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工程量小;山地——工程量大。
水文:沿途水量多少及变化;尽可能利用原有河流、湖泊、湿地,减少工程量。
生态环境:注意减少沿途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社会经济条件:沿途人口、城市数量,经济发展水平。
3.桥的建设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影响工程量、技术条件→建设成本。
(2)社会经济条件:修建长度→工程量大小;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运输成本;原有运输方式、经济发展水平→需求量大小,收益的大小。
4.隧道的布局地形、地质构造、资金、技术、原有线路状况、人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5.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主要从线路数量 ( 密度 ) 、线路类型、线路分布与走向、是否形成交通运输网等方面分析。
例题 1: (2019 ·太原市二模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里程最长 ( 全长 55 千米 ) 、施工难度最大、投资最多、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于 2009 年 12 月 15 日动工建设, 2018 年 10 月 24 日正式通车,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达 1269 亿元。
港珠澳大桥将珠海、澳门到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从三小时缩短到四十五分钟。
下图示意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
(1)推测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6 分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成本高的自然原因。
(4 分)答案: (1) 夏秋季节多台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风雨;珠江入海口,泥沙淤积,地基不稳;珠江口外海区,多风浪、潮汐、大雾等。
(2)海域宽,大桥长度 ( 跨度 ) 大,且集桥—岛—隧于一体,工程量大,设计、施工难度大;海域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设计和施工对环境 ( 生态 ) 保护的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知识点和记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知识点和记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32267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4.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知识点和记忆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 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适合短程、量小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适合大宗、笨重、长途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连续性差,适合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适合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合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
2. 交通运输网:是由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的。
按照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交通运输网可以分为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以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经济因素如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社会因素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技术因素如科学技术的进步等;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经济格局、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记忆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记住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实际问题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趋势:需要理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包括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需要掌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并理解它们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机制。
4.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需要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经济格局、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便能够全面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布局的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9fccfdd6f1aff00bed51ef1.png)
一、交通线布局(一)、铁路、公路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1、自然因素:尽量布局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山地地区应布局在河谷或山间盆地)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避开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多发区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尽量缩短线路,但尽量多通过城镇。
(山地地形区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上呈“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2、社会经济因素:①连接____和_____地区,加强两地间交流合作。
完善_____交通运输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②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拉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发展。
③加强区际联系,加强民族团结。
③促进落后地区对外开放,加快脱贫致富。
④巩固国防3、科学技术因素:(是重要的保证因素)(二)航道建设:内河航道网由天然水系的航道和运河组成。
对内河航运价值的评价:一般从河流的水文状况(含沙量、水量、流速、冰期等)和河网疏密、人工运河和沿线的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三、交通点布局:1、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1)自然因素:①水域条件:港深水阔,无结冰期;位于海湾或有天然避风条件。
②陆域条件,土地平坦广阔。
港口设备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③河流条件,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可为船舶提供淡水,实现河海连运,但容易产生于淤积。
(2)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腹地(决定港口的兴衰)②城市依托2、航空港建设(1)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道建设、保证飞机安全升降),坡度适当(利于排水)。
②地质: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
③气象:能见度好地势较高的地区(不宜建在多雾多大风暴雨的地段);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2)与城市的距离:①一般位于郊区(航空港骚扰性)较大,要求视野开阔,周围树木和高层建筑要少。
②与城市要有快速交通干道与城市连接3、汽车站建设(1)自然条件:地形平坦、面积较大,以利于汽车进出站和停放。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2d791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1.png)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交通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效率、降低交通拥堵、改善出行环境,因此,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包括地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期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地理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交通运输线布局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起始点、路径和终点。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交通运输线与主要市区或商业中心的相对位置,以便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
2. 地形和地势地形和地势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的平缓程度和山脉的分布,直接影响交通线的选择和建设难度。
在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的布局相对较容易;而在山区或高原地区,需要通过隧道或桥梁等工程来克服地形的挑战。
3. 气候和气象条件气候和气象条件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也有影响。
例如,气候干燥的地区会导致土地易于沙化,从而影响交通线的建设和维护。
此外,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也会对交通线的使用和维护产生一定影响。
三、经济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交通运输线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市场需求来规划交通线的起止点和经过城市的路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 资金投入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在交通运输线布局中,需要考虑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等经济因素,以便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交通线路。
3. 产业分布产业分布也会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产生影响。
不同产业的聚集程度和分布密度,决定了交通线路的繁忙程度和通行量。
因此,在布局交通运输线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产业的分布情况,以便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四、社会因素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人口稠密的地区交通需求相对较大,因此,交通运输线的布局需要考虑到人口分布的集中区域,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0dc0570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f.png)
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1.将下列情境与最优的交通运输方式连线。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提示: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布局原则3.发展特点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在平原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一定低吗?提示:不一定。
一般而言成本较低,但像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样河网密布、有大量农田的平原,则需要建设桥梁,建设成本会增加。
2.增设广州地铁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增设的地铁线是客流量大即需求量大的线路。
所以地铁线的增设考虑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
[微点拨]自然因素始终影响甚至制约着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和发展,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自然因素对于交通运输布局尤其是交通运输线的阻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命题视角(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演绎法学习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长途运输的货物,如矿石、金属、木材、牲畜等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河运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海运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运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气体或液体状货物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1)客运:人们旅行时对所乘交通工具的选择,大多从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
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46f820a910ef12d2bf9e7e7.png)
因 技 平 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素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
选 址 要 求
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 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 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
通干道系统相连
数量、密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规模受经济发 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 展水平的制约 为有利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
与市内干道系 当;低云、雾和暴雨较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命题视角二 聚焦著名交通建设,考查交通区位及其影响 2018 年 10 月 23 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10 月 24 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 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 55 千米,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 海底隧道长约 6.7 千米。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对香港、澳门、珠海 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影响深远。据此完成 4~6 题。
9.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将( ) 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
(2)当区域发展至一定水平,政府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水平。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
A.加快四川天然气开发 B.加快四川农产品的外运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2)线: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才能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 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材料、工程等
数水量域①、 条密件区度要、利域规于模航交受行经、通济停发泊运展;水输平的布制约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因素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13525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1.png)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答案 路网特点:路线较少 (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 海港口。 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 进口商品的运输。
解析答案
(2) 指 出 尼 日 利 亚 拟 建 沿 海 铁 路的布局特点。
答案 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 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 (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 成铁路网。
(3)有人提议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 未获支持。分析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 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 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 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 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 基础设备差,运输费用高; 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 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 高。
一般答题思路
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
思考方向
自然 因素
地形
水文 地质 气候
满分术语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 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尽量少占用耕地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
社会 经济 因素
人口 经济 里程
社会
环境 技术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 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
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 沿线地区人员、物质、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 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181d6e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f.png)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体系架构]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基本概念]交通枢纽、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方式。
[基本原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交通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
②人文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一般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4)变化: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需求特点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实例需求量大小需求量决定交通线的标准和场站规北京站、广州站规模大,而一般的模: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县级火车站规模很小;京沪高铁线路标准高,时速可达350 km/h,而西部山区标准较低需求量的区域差异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布局的重点: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所以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北京、天津两个大城市之间建有高铁、高速公路等多种、多条交通线路;京沪高铁只在重点城市设置车站需求本身的差异性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要求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衔接、转运,实行联合运输,发展综合运输从北京南站去首都国际机场需要长距离中转,效率低下;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高铁与航空便利转运需求的增长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运输需求增加,则交通布局必然随之增加线路和站点的密度、提高建设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民航机场才得以建设,并不断扩建需求的分布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非洲铁路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1)资金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站点的等级、规模: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人教部编版初二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44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二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44完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a571580740be1e650e9afa.png)
政治(战略)意义: ①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交通运输线建成后的意义答题模式
1、有利于完善交通网; 2、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3、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经济
联系; 4、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外向型经济); 5、有利于社会稳定; 6、有利于巩固国防; 7、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
4、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明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
5 、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 风情和 民族特 色,既 暗示了 本文人 物之间 的关系 ,又营 造了浓 郁的抒 情氛围 。
地方性公路(村道)
省 平昌县 道
202 达 州 至 平 昌 段
达Hale Waihona Puke 市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 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 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地图册P175
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昆明 路南石林
煤 石油 铝 磷矿 峰林 溶洞 水电 站
1、经过云贵高原和 广西丘陵,地势起伏大
•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南宁
穿出隧道
穿越山谷
从上面两幅图片中可以看出南昆铁路经过的区域地势起 伏大还是小?
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昆明 路南石林
煤 石油 铝 磷矿 峰林 溶洞 水电 站
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的布局的区位因素的总结
![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的布局的区位因素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0a3609e87101f69e31955b.png)
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的布局的区位因素的总结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布局的原则是人文地理中的一个难点之一,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有很大的难度。
在这里我把几个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和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的原则总结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把条理理顺清楚,从而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部分的难点。
一.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二.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3、尽量穿过居民点。
三.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二是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
三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四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五是上海港还通过长江干支流与铁路、公路与全国各地相连接,集散客货流。
四.航空港选址的区位因素:1、地质: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
2、风向:飞机要逆风起飞,跑到要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3、水文与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好有利于排水。
4、有一定的净空条件(高度和宽度)。
5、与城市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噪音等对城市污染,同时与城市之间要有便捷的联系。
6、从气候条件上看应该选择在低云,低雾和暴雨出现频率最少的地方。
五.汽车站选址的区位因素:1、面积较大,地形平坦。
2、要远离市中心,防止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
3、与城市干道,火车站,港口等有便捷的联系。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知识点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d39a0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1.png)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知识点一、概述在交通运输网中,点的位置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通常我们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两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交通设施、运输线路、载体、服务设施等,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围绕着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展开阐述。
二、内部因素1.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点位置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着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
例如,高速公路在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除了基本的快速连接要求外,还要考虑其他一些更为复杂的因素,如地貌、气候、环保、美学等。
2.运输线路运输线路是体现交通运输网中点位置布局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路和交叉口之间的空间布局规划,也是研究交通运输网络的工程与管理领域研究的基础。
线路的设计应考虑到空间需求、行车速度、安全程度、交通需求、容量等多种因素,以保证交通运输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并尽可能降低成本。
3.载体运输所需的载体可以从多种角度考虑,主要涉及到交通运输工具的种类、规格尺寸及运输品质量。
合理的载体选择,能够使得交通运输网络的运作效率和运输成本都得到最优化,同时也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4.服务设施服务设施在交通运输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加油站、修理厂、物流仓库、停车场、过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网络的资源利用需求,使得交通运输网络更加完善,运输效率更高。
三、外部因素1.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网络中点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气象、土地规划等,会对交通运输网络的维护、管理和行车安全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在山地区和海岸线区域运输,需要考虑地质环境与自然环境,更加谨慎安全进行运输。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网络中点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因素关系到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成本、运输服务价格、运输效率及成果。
例如,运输中物价、税收、汇率等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影响交通运输网络的服务价格,或者说网络的服务价格又会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成果。
2022高考地理考前突破专题必考点15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试题
![2022高考地理考前突破专题必考点15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3080e6f18583d0496459fb.png)
必考点15 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考向1 影响交通的区位因素1.(2022·新课标全国文综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以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答案(1)D (2)B (3)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兰新铁路大致与天山南麓的1 000 m等高线大致平行,且所经过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铁路的修建和建成后的行车平安;铁路没有经过城镇,且该区域河流水量小,耕地很少,故聚落、河流、耕地都不是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
第(2)题,由比例尺可以推知,兰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使铁路促进城镇开展的作用大大减弱,这是其不合理之处。
第(3)题,兰新铁路并没有吸引城镇沿铁路线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而绿洲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城镇分布最理想的地区。
2.(2022·北京文综)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
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
答案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
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解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应从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方面分析;交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经济(促进经济开展)、社会(加强联系、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开展)两方面分析。
3.(2022·北京文综)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22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154836c281e53a5802ff75.png)
第1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背景材料,或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等为载体,体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正在朝着□12________、大型化和□13________方向发展。
命题角度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经典例题](2014·四川高考)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 700~900 kmB. 600~800 kmC. 500~700 kmD. 400~600 km(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 高速公路B. 普通铁路C. 航空D. 水路[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图示反映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的变化状况。
2. 图像信息获取3. 推理分析(1)读图可以看到在600~800 km处高速铁路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所以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的运距是在600~800 km之间。
其他距离变化幅度小。
(2)甲运输方式在远距离运输上占有明显优势,应是运输速度快、效率高的运输方式,可以减少旅客旅途辛苦,减少周转时间,提高效率。
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航空运输方式。
高速公路、普通铁路在远距离运输中,市场占有率低。
水路运输速度慢,一般以货运为主,远途客运占有率很少。
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主要交通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小试牛刀](1)________ (2)________[方法归纳]针对性归纳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快速、便捷地进行货物运输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
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时通常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只有通过比较,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特征,才能充分利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战略)意义: ①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交通运输线建成后的意义答题模式
1、有利于完善交通网; 2、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3、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经济
联系; 4、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外向型经济); 5、有利于社会稳定; 6、有利于巩固国防; 7、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南昆铁路建成后的意义
昆明 路南石林
煤 石油 铝 磷矿 峰林 溶洞 水电 站
南宁
经济意义 交通线路修建的 社会意义 意义(积极影响)
政治(战略)意义
南昆铁路建成后的意义
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西南地区资源的开发和外运,将资源优势转变 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发展边境贸易,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脱贫速度
南宁
穿出隧道
穿越山谷
从上面两幅图片中可以看出南昆铁路经过的区域地势起 伏大还是小?
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昆明 路南石林
煤 石油 铝 磷矿 峰林 溶洞 水电 站
1、经过云贵高原和
广西丘陵,地势起伏大
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
地貌崎岖不平
南宁
昆明
南宁
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3、多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 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练习】 P92 T9—11 P90 T11—12 P83 T11—12 P79 T4 P75 T2—3
地方性公路(村道)
省 平昌县 道
202 达 州 至 平 昌 段
达州市
地方性公路选线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 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 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地图册P175
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昆明 路南石林
煤 石油 铝 磷矿 峰林 溶洞 水电 站
1、经过云贵高原和 广西丘陵,地势起伏大
三、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铁路
公路
航线
江汉平原
武广高铁
以桥代路
E——H——F
“之”字形
S形公路
S形公路
盘山公路
铁路隧道
避开河流
避开沼泽
路基
涵洞孔径大小根据暴雨强度设计
铁路
高速公路
国道
南充
国道318渠县至南充段
渠县
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 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若公路或铁路经过了资源丰富的地区,则 8、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输出,将资源优势 转变为经济优势; 9、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 业的发展
若新建交通线的延伸方向与已有交通线相同, 则 10、有利于减轻XX线路/XX方向的运输压力
地图册P175
对新建交通线建成后能缩短运距的,则 11、有利于缩短运输距离,缩短运输时间, 提高运输速度/减少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 益/有利于节能减排
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昆明 路南石林
煤 石油 铝 磷矿 峰林 溶洞 水电 站
南宁
影响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
不利因素:
1、经过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地势起伏大 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地貌崎岖不平 3、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4、经济落后、资金不足、科技水平低
有利因素:
1、沿线资源丰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3、加强民族团结 4、技术保障
昆明 路南石林
煤 石油 铝 磷矿 峰林 溶洞 水电 站
1、经过云贵高原和
广西丘陵,地势起伏大
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
地貌崎岖不平
南宁
影响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
不利因素:
1、经过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地势起伏大 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地貌崎岖不平 3、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4、经济落后、资金不足、科技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