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库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2005年5月
一、背景 (3)
(一)、我军实现信息化是必然趋势
(二)、高技术战争下的军事物流
二、目标和原则 (5)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原则
三、总体方案 (8)
(一)、网络中心
(二)、仓库
(三)、管理机关
(四)、局域网络
(五)、软件
(六)、自动测量系统
(七)、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集成设备识别系统
四、功能特点 (17)
(一)、实现全面信息化,整合全部管理功能
(二)、软硬件紧密结合
(三)、软件功能随要求灵活变化
(四)、管理报表和数据统计分析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
(五)、业务流程自动推送让管理更加智能
(六)、为部队专门提供强大的安全体系,保障数据安全
(七)、部队之间可以实现业务对接和上下级集群应用
(八)、根据部队需要提供价格低廉的实施方案
五、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体系 (23)
六、总结 (25)
- 2 -
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客观要求快速、准确、有效的对信息进行获
取、加工、存储,并进行表达。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已经有效的推动了各个领域发展。有鉴于此,党中央在十六大中指出: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在所有领域中,军事对于技术的应用始终走在最前沿。在目前形
势下,我国的国防建设始终关注信息化,我军在《2004年中国的
国防》白皮书中强调:人民解放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
战争的目标,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积极
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仓储、物流与军事密切相关。事实上,物流的概念也诞生于军事
领域。根据所处的状态不同,军事物流可分为日常军事物流和战时军
事物流。日常军事物流是指和平时期,与军事有关的物资管理、运输
调度、维修保养、分级管理、后勤支持等方面的物流管理内容。而战
时军事物流,则指在战争状态或战争演习状态下,所开展的军事物流
管理。由于战时军事物流具有物流规模大、时间要求紧、不确定因素
多等特点,而被视为物流管理的最高水平,对物流管理技术和手段有
极高的要求。
高技术战争是典型的高消耗战争。以海湾战争为例,在42天的战
- 3 -
争期间,多国部队耗资达600亿美元,平均每天耗资约14.3亿美元。整个战争,美军武器装备、弹药、油料和各种物资的消耗,单兵平均
每日200余公斤,是二战时的10倍,越战时的4倍。如此庞大的物资消耗,以及品种繁多的物资种类,对军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军队物流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物流的现代化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对我军尤为重要,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物流最核
心的基础和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仓库。仓库能否实现信息化直接决定
了部队能否实现物流信息化。
有鉴于此,我们推出了针对部队仓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希望能够通过一个整体的方案,有效地帮助我军迅速提高仓储和物流
的管理水平。
- 4 -
根据我们对信息化的理解,结合部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建
设一个仓库信息系统,能够集指挥、信息管理、安全监控、测量控制、
决策支持和自动化办公于一体。在该系统中,包含仓库的物资调拨管
理、出入库管理、财务管理、文件管理等日常管理作业;还包括网络
化仓库监控系统,能够通过网络实施库房24小时自动监控;以及使
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仓库物资自动化标识和测量;最后将以上各个部
分有机的集成在一起,在上端构建智能作战指挥系统。实现仓库的指
挥、管理、测量、监控一体化,为各级领导提供指挥决策支持。以此
为我军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
我们首先考察了国内现有信息系统的特点,从中发现和总结出如
下不利于部队实施信息化的问题:
1、目前大多数的信息系统对安全性重视不够,仍主要采用用户名
和口令的方式作为验证使用者的手段,在网络传输方面,也主要依靠公开的协议和技术,没有过多考虑安全网络传输。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网络安全日益成为信息系统的严重威胁。
2、现实环境要求部队能够快速、灵活的对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进
行变化和调整,以适应现代战争快速多变的特点。但目前大多数的软件系统不具有这种调整能力。很多系统宣称具有二次开发能力,但仍然需要开发商通过调研、设计、编码、调试等等诸多手段才能为使用- 5 -
者添加必要的功能。受制于软件技术的限制,信息系统开发的速度不但远远慢于硬件系统,而且也远远慢于使用者的需求变化。
3、用户为了各项管理功能购臵了各种软件系统,但是在目前的技
术条件下,这些系统很难互联互通。导致的结果是使用者部门内部一个个“信息孤岛”的出现。而现实环境中,一个单位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部门的简单累加。靠一个个独立的软件系统无法完成整体信息化的目标。
4、使用各种信息系统后,业务的流动和验证转为计算机控制。原
本透明的运作过程被信息系统掩盖起来。各级领导对人的控制转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而信息系统往往会掩盖业务的过程(往往只提供业务运行的结果)。导致各级领导有可能丧失对所属部门运作过程的控制。
5、缺乏软硬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仅依靠
硬件或者仅仅依靠软件都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只有将二者结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