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直面三大发展瓶颈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直面三大发展瓶颈

Private Foundation Bottleneck 作者: 雷建华;彭迪
出版物刊名: 社会与公益
页码: 63-6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公募基金 教育基金会 公益基金会 信息披露 农村发展 发展论坛 慈善组织 北京市企业 独立性 项目
摘要:2010年10月28日,"第二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0年会"在京举行。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凯风公益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上海增爱基金会、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华民慈善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北京光。

ngo发展简报(简报,发展)

ngo发展简报(简报,发展)

ngo发展简报(简报,发展)正文第一篇:中国草根ngo筹款的abc 发展简报筹款文章20XX1120中国草根ngo筹款的abc- iwrm筹款工作坊的启发我的ngo生活始自20XX年7月。

一些个人发展上的想法,一次偶然的谈话,使我下定决心离开原来的企业,开始到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

接手这个工作的源动力来自于我对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但三年多来,我的收获却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

一方面,我对于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进而抱有极大的期望,另一方面,也对现实中ngo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尤其是筹资困境,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ngo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在所有ngo面临的所有问题里面,资金的问题也永远是最大的问题,即使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ngo,对资金的问题也永远不会掉以轻心。

但是,从一个积极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资金的来源,ngo往往会更为主动的调整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甚至从新审视自身的使命与愿景。

因此,为了ngo的健康、有序和迅速的发展,所有ngo领域的从业者和期望以志愿或捐助等形式参与到ngo工作里的朋友,都应该一起关注一下中国ngo的筹款问题。

凡是好事总要有个善缘。

20XX年5月间,在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我和天下溪的郝冰老师赴马来西亚参加了一期关于ngo资源调动的工作坊。

工作坊的全称为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或称“资源调动国际工作坊”。

这个工作坊的组织者是一个在英国注册的、专门为ngo提供专业化资源调动培训的慈善机构,叫resource alliance,或称“资源联盟”()。

目前,这个工作坊已经发展为“资源联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培训产品品牌”,每年的5、6月间都会在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

20XX年我参加的那次是第八届工作坊了,在马来西亚举行。

20XX年的第九届是在印度举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国家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2.02.22
【实施日期】2012.02.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1%。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6.5%。

表1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

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

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评估指标是对基金会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的依据,有效的评估指标能够帮助基金会更好地发展和提高社会影响力。

以下是一份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评估指标的征求意见稿,欢迎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一、组织运作方面的评估指标:1. 使命与愿景:基金会的使命和愿景是否明确,是否与社会需求和公益领域发展趋势相契合?2. 管理团队:基金会的管理团队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否有有效的领导能力,是否能够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3. 组织结构:基金会的治理结构是否健全,决策是否透明、民主,是否具备高效的执行力?4. 资源管理:基金会的资金、人力、物力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和管理,是否能够持续为公益行动提供支持?二、项目运作方面的评估指标:1. 项目设计:基金会的项目设计是否体现了针对性、可行性和创新性,是否有效解决了社会问题?2. 项目实施:基金会的项目实施过程是否规范、高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成果和影响?3. 合作伙伴:基金会与合作伙伴(包括政府、企业、NGO等)的合作模式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4. 监测与评估:基金会的项目监测与评估机制是否完善,是否能够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和效果,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三、影响力评估方面的指标:1. 社会影响力:基金会的项目是否产生了社会影响,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可持续性?2. 创新性与复制性:基金会的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是否能够为其他公益组织提供借鉴和推广的经验?3. 合作与分享:基金会是否能够与其他社会组织、学术机构等开展合作与分享,是否能够推动公益领域的共同发展?4. 反馈机制:基金会与受益人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反馈机制是否完善,是否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进而改进自身工作?以上是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评估指标的征求意见稿。

欢迎广大公众和非公募基金会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为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和提高社会影响力贡献力量。

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oc

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oc

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摘要: 自2004年6月实施《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态势犹如雨后春笋,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然而,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亟待破解,这些障碍性难题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基金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使其羁绊于内外纠葛的现实困境中。

面对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实际,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应积极加强内部建设并逐步优化外部环境,确保自身的健康发展。

转型发展是高校教育基金会摆脱当下问题,实现自身价值,有效应对未来的理性抉择。

关键词: 高校教育基金会转型发展高校教育基金会是高校依法成立的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以募集教育资金支持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

近年来,我国为适应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高校教育基金会悄然兴起并蓬勃发展,据基金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7月底,在国家民政部或省级民政局正式注册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已近300家,其中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由教育部主管的基金会有9家,“985高校”全部成立教育基金会。

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起步较晚,与欧美国家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相比,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人员配备、项目管理等方面均有很大差距。

因此,对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必须冷静地分析现状,取长补短,实现长远发展。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客观地讲,我国高校基金会是在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兴起的。

随着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2005年《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当前,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快速发展并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多重困难。

无论在基金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方面,还是在其团队的建构和专业化程度方面及基金会的项目管理和资金运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的空间。

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的比较

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的比较

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的比较蔡雅洁(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摘 要]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作为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在慈善事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两者在实际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差别。

文章在对我国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比较分析过程中发现两种基金会的发展有趋同现象,在捐赠结构和信息披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区别比较;趋同[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37 1361 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区别比较我国于2004年通过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对基金会进行了分类规制。

条例第三条规定:“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金会)。

”可见两者在定义上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得以向公众开展募捐活动,即是否有资格向公众募集资金的权力,这种权力差异直接导致了两者在资金来源上产生了差别,而这一差别使得实际运作过程中产生区别。

1 1 能力要求的标准不同对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能力的要求不同。

这种差异是工作重心的差别导致的,公募基金会的工作重心就是筹款,在项目执行和项目的设计方面一定是要抓住社会公众关注和认可的问题。

非公募基金会在项目执行方面更多的是要满足投资方的要求。

公募基金会在能力方面更注重培养项目设计,筹款和推广传播,建立好公众关系。

2013年,雅安地震时,中国红十字会开展了多方面的宣传报道,包括电视和网络媒体,最后共收到捐赠款物达2 36亿。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募基金会在推广传播方面能力较强,也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

非公募基金会能力方面,更注重选项目,选合作伙伴,甚至可以和公募基金会合作,在传播方面可能没有像公募基金会那么高的要求。

1 2 社会分工的程度不同非公募基金会项目和筹款先后顺序不一样,非公募基金会一般是先有资金,再去选择项目。

公募基金会一般在筹款之前要做好项目设计。

中国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财务特征比较

中国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财务特征比较

中国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财务特征比较刘燕梅;周咏梅;田青【摘要】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首次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两类.论文通过对我国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不问财务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提出未来促进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建议.【期刊名称】《学会》【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6页(P13-18)【关键词】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财务特征【作者】刘燕梅;周咏梅;田青【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2004年6月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打开了民间资本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大门。

在此后的短短几年里,中国的非公募基金会大量涌现、飞速发展。

根据《2010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1年10月,全国的基金会数量为2457家,其中公募基金会1178家,非公募基金会1279家。

从以上数据分析,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公募基金会,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作为设立背景不同、筹资要求不同的两类基金会,其财务特征会表现出什么不同呢?论文试从基金会的原始基金规模及其分布、资产规模与结构、资金来源渠道、支出构成及各支出比例等方面比较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的差异,并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寻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几条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建议,以促进非公募基金会更加稳健的发展。

2004年以前,我国基金会并无公募与非公募之分,2004年发布的《条例》中对基金会进行了分类规制,把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实行分类管理。

《条例》第三条规定:“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金会),两者在定义上的区别在于是否得以向公众开展募捐活动。

根据《条例》的具体内容,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的差异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原始基金的最低规模要求不同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得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全国性的公募基金会其原始基金不得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的公募基金会其原始基金不得低于400万元人民币。

中国慈善服务发展报告

中国慈善服务发展报告

中国慈善服务发展报告一慈善服务概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不断转变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日益重视,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慈善机构建设、慈善组织服务、政府法律政策支持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日益增强,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向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领域延伸,一些慈善服务项目和活动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理论界公认的社会服务现实是,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但是政府自身在财力、人力、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缺陷,不可避免地产生失灵现象。

而公共服务的完全市场化也难以解决市场机制自身的失灵问题,也有悖于公共服务的公共精神与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

因此,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是弥补政府失灵的有益探索,也是改善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渠道。

社会组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具有非营利性和服务性特征,有利于公共服务宗旨的实现,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社会组织作为慈善服务的主体,一般是指以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民间组织或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的群众团体或组织,其法定类型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等。

社会组织作为与政府、市场一起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参与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反映公众利益需求、化解基层矛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报告所指的慈善服务概念特指以慈善公益类组织为服务主体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对于慈善与公益的概念关系不再区分。

而慈善公益类组织也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概念,其特指社会组织中具备慈善公益宗旨和行为的组织类型。

本报告研究对象为当前中国慈善服务事业的发展情况,从慈善服务的领域、类型分类、服务主体、项目执行等各个方面,通过定量的分析描述,来呈现当前慈善服务的整体发展情况。

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其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主要数据来源:2009~2011年历届中华慈善奖的申报项目数据和全国每年度慈善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其中有效慈善项目2009年为302个,2010年为437个,2011年为311个。

企业捐赠行为分析

企业捐赠行为分析

20092010A-企业捐赠行为分析2009-2010节选自:《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发布方:社会资源研究所作者:李志艳吴晨责任编辑:杨旸设计:李婧瑜版权声明该报告作为重要章节被《2011年慈善蓝皮书》收录。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CC)进行许可。

引用或转载请标明来源和作者。

关于·社会资源研究所社会资源研究所(SRI)是一家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咨询机构。

我们为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提供调研、评估、咨询和分享服务,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社会和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7号院212室 (100048)电话/传真:(86) 10 68437211电子邮箱:**********************网址: 目录摘要 (4)企业捐赠的特征 (6)一、民营企业是捐赠主力 (6)二、房地产企业与垄断性行业是主要捐赠方 (7)三、基金会成为主要受赠方 (9)四、企业捐赠资金主要流向救灾领域 (10)企业捐赠行为案例分析 (12)一、企业捐赠数据披露情况 (12)二、企业捐赠的流向 (15)三、捐款以外的企业公益方式 (17)四、企业捐赠方向 (19)五、企业捐赠管理 (20)六、公益国际化 (22)企业捐赠的主要挑战 (23)年度企业捐赠大事记(2010) (26)参考文献 (27)企业捐赠款物在国内慈善领域持续占据着主导份额。

频发的自然灾害事故,吸纳了大量来自企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同时企业也开始以专业的服务技能和员工的志愿时间来参与社会事业。

通过对2009-2010年度企业捐赠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救灾、健康和教育领域成为企业捐赠款物的主要流向,民营企业在慈善领域中持续领先,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表现活跃。

同时,企业也开始通过建立企业基金会等形式,对公益资金进行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并确定与自身业务有相当关联度的资金捐赠方向。

我国基金会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金会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益. 胜支 出调整为本年公益性支 出, 人为调整会计数据 , 以达到 条 例 规定标准 。 针对 以上 问题 , 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财务管理 , 让 基金会的财务管理更规范 , 财务信息更准确 、更透 明: 1 、配备专职财务人员 。我们发现很多基金会没有专职财务人 员, 一般是委派上级单位的财务人员兼职或返聘 退休的会计人员。 在 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 2 0 1 2 ) 中也指出我 国基金会专职人员为 8 5 3 2 人, 平均每个基金会专职人员/ t  ̄ : f 3 . 6 名。美国基金会平均工作 人员数5 . 6 人, 非公募基金会平均工作人员更达到7 . 9 人。在专职工 作人员严重匮乏的情况下, 一个人要担任几个人的工作量 , 造成 “ 有 心无力” , 也严重影响了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工作。 2 、提 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我国基金会的财务人员 中年龄 在5 5 岁 以上 的达到5 9 . 6 9 %, 财务 人员年龄整体偏高 , 专业知识 陈 旧, 按 照老的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做账 , 导致 财务信 息不准确 , 更 不谈上财务管理。 因此 ,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 加强财务人员业 务培训 , 更新财务人员知识结构 , 才能做到基金会的财务信息准确 无误 , 保证基金会的资金充分利用 , 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 。 3 、充分发挥监事的财务监督作用。在 条例 第二十二条 , 基 金会设监 事。监事依 照章程规定 的程序检查基 金会 的财务 和 会计 资料 , 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 的情 况 监事列席 理事会 会议 , 有权 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 , 并应 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 务 主管单位以及税务 、会计主管部 门反映情况 。在实 际工作 中, 基金 会监 事一 般 由上级单位领导兼任 , 或返聘 已退休领导 。兼职 监事都有 自已的工作重心 , 他们对整个基金 会资 金运作 、项 目管 理 并不了解 , 只是巡例参加理事会 , 充当 “ 旁听者” , 因此并没有 真正 的起到财务监督作用 , 只有 明确监事工作职责 , 加强监事的财 务 、审计知道 才能提 高监事的财务管理能力 , 提升监事在基金 会

非公募基金会的社会资本探究

非公募基金会的社会资本探究

非公募基金会的社会资本探究 (1)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分析 (3)非公募基金会的社会资本探究一、基金会资金的募集答:《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金会)。

第二十五条规定: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组织募捐、接受捐赠。

公募基金会组织募捐,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

公募基金会资金的筹集:公募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的捐赠,其获得捐赠的方式就是开展募捐。

《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

筹集方式:传统筹款方式有(一)政令式筹款;(二)关系筹款;( 三) 项目筹款;( 四) 突发灾害筹款;( 五) 大型公益晚会筹款;( 六) 公益拍卖筹款;(七)募捐箱筹款;( 八) 劝募函筹款新型筹款方式有( 一) 专项基金筹款;( 二) 短信筹款;( 三) 网络筹款;( 四) 银行卡筹款;( 五) 产品附捐筹款;(六)媒体合作筹款;(七)明星合作筹款(刘选国,2012)存在问题:一是民众的慈善观念落后,慈善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捐赠的主体,基金会筹集资金困难;二是政府对捐赠的鼓励性政策制定不足,制度建设不够;三是募捐范围狭窄解决办法:一是政府要引导、激励社会慈善行为,提出有感召力的价值主张;二是提高捐赠方的参与度和组织的透明度,与现代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为公民参与慈善搭建平台;三是各类媒体要加强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宣传,将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的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奉献,全社会参与的公益事业发展氛围;四是为捐赠方创造价值,给予捐赠者以回报。

非公募基金会的筹集: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于私人捐助,这里的私人不仅包括特定的个人,还包括企业。

个人捐款设立基金会是对个人财产的一种处分方式,由于个人对其财产享有所有权,因此他可以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设立基金会,作为处分自己财产的一种方式。

大额捐款

大额捐款

大额捐款:公募基金会“傍大款”时代或将终结发布时间:2011-04-06 13:40 文章来源:公益时报作者:徐辉杜志莹王烨网络编辑:谢永利中国慈善排行榜办公室调查企业大额捐款时发现,大多数进行大额捐赠的企业(企业家)选择将款项捐给社会组织(主要是公募基金会),让基金会来实现款项的公益用途。

近日,经中国慈善排行榜办公室进一步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公募基金会至少70%的善款都来自于企业(企业家)的捐赠,除了极少数几家公募基金会在动员公众捐款方面取得不错成绩,绝大部分的公募基金会来自公众个人捐款的数额相对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会也纷纷开始搭建各类公众募捐平台,来促使机构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实现机构稳健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现状80%以上资金来源于企业捐赠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刚成立一年多,秘书长时正新告诉记者,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捐赠收入90%以上来自于企业捐赠,他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捐赠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2010年的募捐总额为4626万元,秘书长李伟粗略估计,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企业捐赠的比例不低于90%,个人捐赠比较少。

此外,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10年筹款总额超过2.1亿元,秘书长秦国英也告诉记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来自企业的捐款超过了80%。

“今年情况不好说,但从过去来看,企业捐赠收入占到了80%。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坦承。

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相似,在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捐赠收入中,企业捐赠收入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8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现实,让基金会的掌门人意识到“经济命脉”掌控在企业手中的风险性,也早已明白公众募款的重要性。

“来自于公众募款的比例越高,基金会的生命力越强,企业的捐赠给基金会一种…有今天没明天‟的感觉,会给基金会带来资金延续性的问题,而稳定的公众捐款有利于基金会的资金链不断。

”秦国英表示。

2010年曾去美国考察的秦国英很清楚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美国公众慈善意识的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捐款已经成为美国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我国非公募体育基金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非公募体育基金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非公募体育基金会现状及发展对策赵子江【摘要】我国非公募体育基金会运作在资金募集渠道、运行效率、效绩、收支状况等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出资方控制商业化的投资导向;第二,基金会自身保值增值造血机能不足;第三,存在“因需而捐”和“净资产不增值”的方式;第四,信息公开体现在低层次上.我们应有的对策是:积极引导慈善资金流向、不断提升非公募基金会组织的公信力、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进一步的宽松条件,形成与公募体育基金会发展相得益彰的两条腿,建立我国体育基金会完整的生态结构.【期刊名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8)006【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会;现状;对策【作者】赵子江【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基础部,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提出对各类基金会依据资金来源方式实行分类管理的原则,由此非公募基金会独立出来。

我国基金会分为两类: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

我国非公募基金经过10年的发展,迅速成长,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慈善力量。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共有非公募基金会2564家,占基金会总数的63.4%。

非公募基金会资产总额已达739.6亿元。

迄今为止,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墓体育基金会全国有14家。

体育类基金会最早成立于1986年,四川省的职工体育基金会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成立的第一家非公募体育基金会。

从上世纪80年代至2004年以前,我国只有2家体育基金会。

2004年实施《基金会管理条例》之后,又陆续成立了12家体育基金会。

虽然经历了10年的发展,体育基金会并未像其它领域基金会那样大量出现。

体育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是各地方体育局和民政部门,少部分是地方工会或其他部门。

我国目前体育基金会共有37家,其中非公募体育基金会有14家。

[1]非公募体育基金会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尚有一定差距。

关于公募非公募基金会比较

关于公募非公募基金会比较

关于公募非公募基金会比较艾若一、基金会定义在中国,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根据募捐方式的不同,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

二、基金会历史基金会是非营利组织中古老的一员,它起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欧洲,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今天,各类数以万计的基金会遍布世界各国,活动领域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宗教、慈善事业等诸多领域。

通过这些基金会,每年有数百亿美元的资金被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基金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从卡耐基洛克菲勒,从福特到凯洛格,从索罗斯到比尔与梅琳达·盖茨,美国各大基金会影响到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活。

基金会在社区服务、教育、社会福利、科学研究、医药卫生以及有关可持续性发展等多个领域,不但对美国社会有深刻影响,而且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基金会在中国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历经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中国的基金会仍未能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民营企业对企业资金的支配权越来越大,他们渴望通过奉献爱心,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有的也想通过私立基金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点燃更多人投身慈善事业的热望。

新《条例》鼓励私人成立基金会,引导公民特别是先富起来的公民自愿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捐出来,用于扶贫、支教、环保、社区建设、艾滋病防治、弱势群体保护等公益事业,为“私领域”参与公共服务领域开辟了通道。

四、中国非公募基金会高速发展2009年7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发布的《2008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

2005年-2008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年增长率超过50%。

中国基金会发展十年回顾

中国基金会发展十年回顾

中国基金会发展十年回顾现代慈善基金会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之后100年里,对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公民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整个非营利领域不可或缺。

我国基金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不同于美国。

早期基金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数据也缺乏可靠来源。

我国政府2003年才开始收集基金会数据。

一些学者将中国基金会发展比喻成高速和低速发展交替的几个阶段。

[1][2]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那些由于无法达到注册要求而解散的基金会,也不能解释为何基金会在限制性法规(1988年《基金会管理办法》和199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会管理的通知》)出台的年份反而加速增长的现象。

所以,目前相对可靠的数据只能从2003年算起。

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是中国基金会发展的分水岭。

自颁布以来,基金会迅速发展,十余年内数量至少增长了3倍,为我们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政治和经济制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目前关于基金会的学术文章不多,由于数据稀缺,实证研究更是屈指可数。

笔者在核心期刊上找到的相关定量实证研究不足10篇。

为解决这一问题,几位中国非营利学者于2015年创建了中国基金会研究基础数据库(Research Infrastructure of China Foundations;简称RICF)[3],为实现运用大量数据进行定量实证研究创造了条件。

目前,RICF记录了2014年之前成立的3344家基金会信息,与同期《中国统计年鉴》的3549家和基金会中心网的3627家接近。

RICF的数据库结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参见马季等编写的数据库使用手册。

[4]本文由于写作需要在RICF基础上添加一家,总样本包括3345家基金会。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不同标准对基金会进行分类,利用大量数据较为客观地描述我国基金会的整体情况,深入探讨每一类基金会的特点,并分析基金会的发展趋势。

由于未囊括所有基金会,读者可以将本文部分数据折算成百分比以助于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作权说明:本报告属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所著,研究观点仅代表著作者,不代表第三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

致谢:首先感谢委托方及资助方——第三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和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两家轮值主席单位。

组委会始终大力支持、协调研究工作的开展,在为研究提供了很多积极性、建设性参考意见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第三方开展研究的独立性,这点难能可贵。

研究工作得到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北京市民政局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四川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深圳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及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的大力支持。

这里对他们的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调研和访谈的案例来源于多家全国不同地区的非公募基金会,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谢谢他们的支持、配合与分享。

过去的两年中,有59家北京市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参加了北京市民政局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基金会评估,我们作为基金会评估的执行团队与这些基金会进行了深度交流接触,得到了许多非公募基金会的基础性信息,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中有少部分数据便来源于他们,在此表示感谢。

此外,研究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基金会从业人员、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及MPA 学生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帮助,这里一并感谢他们。

目录序言 (6)一、研究背景 (6)二、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7)第一章、2010年全国非公募基金会现状 (8)一、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分析 (8)二、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资产状况 (12)三、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收入状况 (16)四、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支出状况 (21)五、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专职人员状况 (25)六、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地区特点 (27)章节小结 (28)第二章、2005-2010: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状况 (29)一、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变化 (29)二、非公募基金会原始基金的变化 (29)三、非公募基金会资产变化情况 (30)四、非公募基金会各类收入变化情况 (34)五、非公募基金会各类支出变化情况 (35)六、非公募基金会工作团队的变化 (37)七、不同非公募基金会的变化趋势与特点 (38)章节小结 (42)第三章、不同主导力量进入非公募基金会领域 (43)一、四种不同主导力量 (43)二、不同力量主导下非公募基金会的差异 (45)章节小结 (50)第四章、非公募领域面临的挑战 (51)一、社会选择机制尚位于初步的阶段 (51)二、非公募领域:需要公益性鉴证机制 (52)三、非公募领域:需要专业性的提升平台 (53)章节小结 (55)图目录 (56)表目录 (57)序言一、研究背景2004年6月颁布执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打开了民间资本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大门。

此后的短短几年,中国的非公募基金会大量涌现,从2005年的253家迅速增长到目前的1279家1,成为社会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筹集社会资源、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创新方面显示出了强大活力和发展潜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有志于追求机构卓越和行业发展的非公募基金会于2009年自愿发起了一个非正式网络——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以下简称“非公募论坛”)。

论坛的宗旨是加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和公益行业的发展。

论坛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进行,并接受公众、企业和其他社会部门的监督。

论坛每年召开一届年会和若干次沙龙,探讨非公募基金会规范发展的策略,建立非公募基金会与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媒体、政府等进行对话、交流和合作的渠道。

同时,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还发布《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年度报告》展示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现状,推广非公募基金会运作和管理的先进经验,传递非公募基金会的呼声和诉求。

2009年,第一届非公募论坛发布《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2008》,报告呈现了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制度困境及前景展望,主要用到的支持性数据为2005年-2008年在民政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年检基本数据。

这是第一份关于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报告,让公众对非公募基金会有了基本的了解,提升了整个行业在公众中的认知程度。

2010年,第二届非公募论坛发布《2009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非公募基金会内部治理研究》,报告聚焦于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内部治理问题,通过对国内18家非公募基金会的分析及研究,展示非公募基金会在机构内部治理方面的现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1年,第三届非公募论坛报告将聚焦于三个方面:一、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社会无法确知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整体状况与格局。

第一届非公募论坛报告中,除了全国各地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数据外,主要用2005年到2008年民政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第二届非公募论坛报告并未涉及非公募基金会现状描述。

一些相关的研究也受限于方便抽样和目的性抽样带来的数据局限性。

本次研究首先将焦点关注于全国基金会发展的整体状况,尤其是2010年全国非公募基金会的现状,采用对全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将全国各地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资产情况、收入支出情况等的实际状况呈现出来。

二、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变化发展趋势。

研究同时从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至今,非公募基金会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状况,主要从数量、资产变化情况、收支变化情况、工作团队及基金会类型特点上进行描述分析与解读。

三、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挑战。

在前两部分的内容基础上,看一下不同背景的主导力量进入非公募基金会领域的情景及目前非公募基金会社会环境的现状,提出非公募基金会可能或已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中国基金会中心网2011年10月13日数据2英文名称为China Private Foundation Forum(CPFF)最后,对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这些挑战进行解读并提出建设性看法。

二、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本研究主要采用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基金会基本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呈现其基本状况。

同时辅助质的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定性分析,对非公募基金会现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所收集的资料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统计数据(1)2010年全国非公募基金会数据该数据包含全部参加全国各级登记管理机关2010年年检的非公募基金会,涉及在民政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及新疆建设兵团登记参检的1065家非公募基金会。

(2)2005-2010在民政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年检数据该数据为历年民政部登记参检的非公募基金会,其中2005年17家、2006年20家、2007年29家、2008年39家、2009年48家、2010年52家。

(3)2010年及2011年北京市基金会评估数据该数据为两年来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在评估过程中收集的第一手数据,共59家在北京市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

2、案例资料(1)各地登记管理机关访谈包括民政部,北京市、四川省及深圳市登记管理机关的访谈材料。

(2)各地基金会调研访谈资料涉及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及四川省共12家非公募基金会。

(3)北京市基金会评估资料涉及北京市登记的59家非公募基金会资料,部分使用。

3、文献资料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及研究的文献。

第一章、2010年全国非公募基金会现状这一章主要呈现截至2010年底全国非公募基金会的现状,主要包括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资产状况、收入支出情况及人员情况,通过这些基本信息从一个全局性的视角,展现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整体格局。

这部分所使用的数据为全国1065家参加2010年年检的非公募基金会基本数据。

一、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分析1、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增长趋势图1、全国基金会数量增长趋势注:2004年之前没有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之分。

该表2009年及之前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组织网,2010年数据来源于民政部2010年全国基金会年检数据,2011年的实时数据来源于基金会中心网。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的实时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13日,全国的基金会数量为2457家,其中公募基金会1178家,非公募基金会1279家。

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公募基金会,并呈现一个稳定的持续增长的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基金会数量从2004年开始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增长过程,2004年全国基金会总数为954家,截止到201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2457家,7年时间共增加了1503家基金会,其中的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非公募基金会。

2004年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辟了民间资本进入基金会领域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通道,此前基金会并无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之分。

《条例》出台后对基金会进行了重新划分,将2004年之前成立的少数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机构以及个别以人名命名的基金会归为公募基金会,大部分基金会属于公募基金会。

2005年非公募基金会只有253家,数量远远少于公募基金会。

而到2011年,非公募基金会已经达到了1279家,增加了1026家。

而公募基金会从2005年的721家到2011年1178家,只增长了457家。

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速度之快。

虽然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迅速,但在资金规模上与公募基金会还有一定的差距。

截至2010年底,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在数量上基本持平,但从原始基金数额上比较,公募基金会是非公募基金会的1.31倍;总资产方面,公募基金会是非公募基金会总资产的1.79倍。

在收入与支出方面,两者的差距更为明显,公募基金会的总收入是非公募基金会总收入的2.65倍,公募基金会的总支出为非公募基金会的4.22倍。

表1、2010年全国基金会年检情况(资金单位:万元3)206个、支出数据缺失值259个。

收入、支出缺失值多为当年新注册或待撤销的基金会产生。

2、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分布根据各级基金会登记管理机关上报的2010年基金会年检数据(图2),截止到2010年,全国非公募基金会为1065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各省和直辖市数量较多,其中江苏176家、北京116家、广东105家、福建93家、浙江75家位列非公募基金会数量的前五。

而中西部地区的非公募基金会数量较少,青海、新疆、甘肃、新疆、西藏、贵州等省份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仅为个位数。

此外,可以从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占基金会总数量的比例来分析各省市非公募基金会发育的状况(图3)。

首先来观察公募及非公募基金会总数位居前列的几个省份:江苏、广东、浙江、北京、民政部、湖南、福建,其中福建的非公募基金会比例最高,达到了83%;其次是北京,达到77.3%;江苏、广东也都在50%以上,超过了公募基金会的比例。

而民政部和浙江的非公募基金会比例较低,分别为38.8%和3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