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砖雕的美学价值研究
砖雕艺术的名词解释
砖雕艺术的名词解释砖雕艺术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利用砖块进行雕塑创作。
相比于传统的石雕或木雕而言,砖雕艺术以砖块作为基础材料,通过雕刻、雕凿、砌筑等方式,将砖块打磨成精美的雕塑作品。
一、历史渊源:砖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砖雕艺术的发端可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文明。
早在商代和西周时期,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宫殿、陵墓、城墙等建筑中。
而对砖进行雕饰则成为一种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
这种装饰砖雕的技法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但直到汉代,砖雕艺术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砖雕艺术不仅在建筑装饰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还在工艺品制作中被广泛应用。
宋代时期,砖雕艺术达到顶峰,尤以泉州砖雕最为著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砖雕艺术逐渐传播到周边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等。
二、砖雕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砖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巧而著称。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砖雕作品所用的砖块质地坚硬,经久耐用,使得作品能长时间地保存下来。
2. 雕刻技巧:砖雕的制作过程需要通过切割、雕刻、打磨等环节完成。
艺术家们巧妙地利用凿子、刀子等工具,在有限的材料上创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3. 色彩:通过选择不同颜色的砖块,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砖雕艺术不仅以建筑装饰的形式存在,也可独立成为艺术品。
从小尺寸的壁饰、摆件到大型的雕塑作品,砖雕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除了常见的人物、动物形象外,砖雕作品还可以创造抽象的艺术形象,给人以深深的想象空间。
三、砖雕艺术的现代发展和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砖雕艺术在表现手法和技术上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在建筑领域,现代砖雕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传统束缚,开始注重与建筑整体的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砖雕建筑。
砖雕立面、墙面等作品成为城市中的独特风景,展示着砖雕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
在艺术品市场上,砖雕作品也成为艺术收藏的热门之一。
砖雕作品以其独特风格和工艺技巧吸引了众多的艺术收藏者,成为收藏市场中备受青睐的艺术品。
砖石雕刻的美学意义及文化内涵
砖石雕刻的美学意义及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建筑砖雕艺术是不同于传统的雕刻类型与美术现象,古典砖雕的使用是创作者有意识的叙事创作的择取,它所呈现的形象方式主要表现为“雕”在砖上,而不是“再现”在砖石上,由原来的“口头讲述”转换为“呈现”,当然这种“雕作”艺术曾经被称为建筑等级的一个标志。
它是一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的贵族装饰之法,它在很大的造型空间中,依据建筑构件材料与成型的需要,大多数的砖雕采用浮雕式样等雕刻形式,这些雕刻工艺技术的形成我们还要追溯到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
中国古典砖石雕刻艺术是从中国文化、历史以及民俗内涵为发展依据的,它也是建筑砖石雕刻艺术的一个基本而且重要的表现内容。
这种表现是以砖与石这两种材料雕刻为主,内容也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整体内容形象以写意为主,把握主体的意象,不刻意去追求形象的比例与解剖关系,而转向注重气、韵、生动以及神的凸显,注重砖石雕刻本身所具有的一定空间的形式比例美。
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空间形象的变化已经超逸于自身的所追求的内在的世间理念,同时在文化的个性的基础上,更加致力于探索本身的自我延伸,积极地寻觅着在现实世界对内在情感召唤的更好的多元社会题材,从而促成了不同时期适用于各自性格特征的多元文化风貌。
作为建筑装饰艺术一部分的古典建筑雕刻艺术文化价值,对它的研究与认识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轨迹和发展历史,更好地继承传统的建筑雕刻中的审美特色,为理解建筑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提供了强大的艺术平台。
从另一方面讲,它不论从历史价值、考古价值、宗教价值、功能价值还是审美价值,也包含着创作者对于“本元文化”的最大渴求和对精神家园的心灵寄托的描绘,都极大地表现出自身在装饰艺术领域非凡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以浓厚的民间艺术情调带给受众以美的熏陶和启迪。
中国古代城邑中的聚居单位称作“里",“里”是封闭性的,有墙有门,里门叫“阊”,北魏以后,“里”改称“坊”。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徽州祠堂门楼是徽州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门楼上的砖雕艺术更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中国古代砖雕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一、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特色徽州祠堂门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通常由门楼、照壁和祠堂三部分组成,是徽派建筑的特色之一。
而门楼作为祠堂的入口,是祠堂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而门楼上的砖雕艺术则是徽州祠堂门楼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在题材上通常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传记等等,内容丰富多样,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在造型上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层次的分明,雕刻出的人物形象或图案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术和惊人的艺术水平。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在风格上注重对称与谐调,整体布局严谨有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不仅在艺术性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建筑文化中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砖雕艺术的杰作,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和民俗文化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给当代的启示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是可以启示当代的。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好传统文化,使之在当代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使文化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砖雕影壁文化的寓意和由来
砖雕影壁文化的寓意和由来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们研究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外观、结构等等,更涉及到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传承。
在我国的古建筑中,有一种被称为砖雕影壁的建筑装饰文化,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建筑,更有着深厚的寓意和由来。
砖雕影壁是一种在建筑外墙上利用砖块雕刻而成的壁面艺术品。
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园林、庙宇、古街等地方。
历史上,这种装饰形式非常流行,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场所。
它可以用来装饰门面、外墙、庭院等等,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砖雕影壁的寓意很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寓意就是祈求吉祥、美好。
砖雕影壁往往会体现出一些象征着美好寓意的图案和字眼,比如喜鹊、团圆、吉祥等等。
这些图案和字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信仰。
另外,砖雕影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由来,就是古代建筑师为防止建筑污染而创造的一种策略。
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污染是很容易发生的。
为了保护建筑免受污染,古代的建筑师就设计了这种砖雕影壁,利用砖块的孔隙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避免室内环境受到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在古建筑的外墙上看到这种装饰的原因。
砖雕影壁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它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首先,需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用手绘图或电脑绘图的方式完成设计。
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砖块材料,并按照设计图案的要求加工成具有特定形状的砖块。
然后,需要有一位熟练的雕刻师,根据设计图案一点点将砖块雕刻成具有艺术价值的砖雕。
最后,需要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安装师,将砖雕固定在建筑外墙上。
整个过程需要各种专业技能的共同配合,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施工都需要十分严谨的流程和操作。
总之,砖雕影壁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装饰形式,更是一种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和科技思维的高级艺术品。
在现代化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这种文化传统和技艺保留下来,并融入到我们的建筑设计中。
【古建鉴赏】砖雕技法
【古建鉴赏】砖雕技法作为建筑学专家,对古建筑进行鉴赏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
而其中的砖雕技法更是古建筑中的一种珍贵艺术。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从砖雕技法的流程入手,详细讲述这一技法的历史、特点以及在古建筑中的应用。
砖雕技法起源于古代中国,大约始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它是一种用烧制的砖块雕刻出各种图案、花纹和文字的技法。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砖雕技法被广泛应用,包括宫廷、寺庙、城墙、宅院等各种建筑中。
砖雕技法的流程非常严谨,一般分为设计、制模、制砖、雕刻、烧制五个过程。
首先是设计,这一过程通常由艺术家负责,设计图案、花纹和文字等,确定整体的风格和色调。
其次是制模,根据设计图,把模型制作出来,模型的大小、形状和比例要与最终雕刻的砖块一致。
然后是制砖,制砖的原料、质量和烧制温度等都要按照特定的标准来进行,以保证雕刻后的砖块质地坚硬、色泽温和。
接着是雕刻,这是砖雕技法的核心环节,艺术家根据设计图案,把砖块进行雕刻,将图案、花纹和文字等形象地呈现出来。
最后是烧制,雕刻好的砖块要经过高温烧制,使其质地更加坚硬,保证能够用于建筑中。
砖雕技法的特点在于既注重形式美,也注重实用性。
它既体现了艺术家的创意和艺术表现力,又能够满足建筑方面的实际需要。
在古代中国,砖雕技法主要应用于建筑的装饰方面,如在宫廷和寺庙中使用,突出了建筑的气势和气韵。
而在城墙和围墙等公共设施上,砖雕技法则强调了其实用性和防御功能。
砖雕技法通过精湛的工艺和优美的形式,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砖雕技法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大珍贵艺术,其鉴赏不仅需具备建筑学知识,也要兼有艺术家的审美素养。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我们也要注重借鉴砖雕技法,让其成为建筑结构与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
砖雕技法在当今社会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传承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以推动中华文化的振兴和发展。
砖言瓦语谈砖雕
砖言瓦语谈砖雕□胡利清摘要:砖雕由东周瓦当、汉画像砖等发展而来,是中国建筑雕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砖雕瓦当建筑装饰砖雕技艺一、中国传统砖雕之美中国砖雕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文化载体,它的内涵不仅仅指砖雕作品的造型和题材,更多体现了人心灵的向往和情绪寻求。
确切地说,它是人自身精神领域的写照。
中国砖雕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审美体系。
它就像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是中国一种古建筑装饰艺术,主题多为喜庆、吉祥、年年有余(鱼)等。
砖雕题材多样,情趣丰富,清新俊逸,质朴自然,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特色。
砖雕雕刻工艺是一门优秀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在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和艺术价值。
作为传统建筑中的砖雕装饰构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播着瑰丽的民间艺术。
砖雕雕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技艺,有别于其他传统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砖雕雕刻的美是一种感受,是雕刻工匠匠心的外在表现,源于工匠对生活的感悟。
正因如此,砖雕雕刻才受到了人们的欣赏和青睐。
砖雕艺术融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同时代的砖雕可以反映不同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民族风貌和不同的民族精神。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不仅昭示了中国砖雕雕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而且体现了人们生活中情感的凝聚。
中国砖雕紧密结合建筑风格和各种构件的造型,巧妙布局,精心雕琢,赋予了建筑生命。
砖雕雕刻工艺复杂、细腻,以人物、祥禽瑞兽、花卉、吉祥图案等题材为主,主要分布在门楼、影璧、楼栏、屋脊、牌坊等几大建筑类型中。
如果说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砖雕则是这首音乐中最美的旋律之一。
二、砖雕的发展历程早期砖雕雕刻技艺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采用竹刀等工具在砖坯上进行纹略设计与刻制,晾干后再入窑烧制。
历经一代代匠人的努力钻研与改进,不断改革与创新工具和技艺,砖雕雕刻行业的发展有了一次次质的飞跃。
在砖与古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砖雕打破传统,展现出日新月异的精彩,彰显了匠人对手工艺的热爱与坚守,使近代艺术雕刻与传统雕刻工艺相辅相成,并延续至今。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徽州祠堂门楼是徽派建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徽派建筑的代表性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宗祠和家庙的建筑中。
其中,门楼的砖雕艺术尤其引人注目。
这些门楼砖雕富有地方特色,表现出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通过刻划传统故事、形象和符号来传达一种丰富的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源于徽派建筑的传统文化。
徽州地区素有“砖雕之乡”的美称,这里的砖雕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门楼砖雕是在徽派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在构造上具有实用性,还在艺术上具有美的感染力。
门楼的砖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形式来传达文化信息,它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图案、主题和风格,将传统文化融入建筑之中。
门楼砖雕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们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门楼上的图案和主题往往寓意深刻,反映出徽派文化的特征和整个古代社会的精神内涵。
例如,门楼上的龙虎斗图案代表着权势的争斗,寓意着一种使徽派文化沿袭下来的力量。
而门楼上的人物形象,则表达了徽州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仪式习俗。
在这些丰富的图案和主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徽派社会的传统文化,并揭示其中的深层含义。
门楼砖雕对于认识徽派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门楼砖雕的历史沿革和风格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徽派文化的变化和演进。
例如,明代门楼砖雕通常采用简约的线条,强调结构,出现镂空或附饰,但到了清代门楼砖雕就出现了更加细腻华丽的纹饰,技艺日臻成熟和完善。
门楼砖雕的历史变革不仅反映出徽州地区的地方特色,也反映出它们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联系。
门楼砖雕艺术是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凝聚力。
徽派建筑的砖雕工艺被大量应用于祠堂门楼的建筑中,它们富有地方特色,反映出徽州地区的文化遗产和艺术风格。
这些门楼砖雕不仅是建筑的装饰,更是传承和发展徽派文化的一种方式。
在徽派祠堂和家庙的门楼上,我们可以从精妙的砖雕中发现丰富的文化信息,了解古代徽派文化的传统和精神,这些都让人们感受到道德、文化和历史的魅力。
徽州古建筑砖雕艺术之美
第27卷 第6期Vol.27 No.6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19年6月Jun.2019徽州古建筑砖雕艺术之美刘咏松(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淮南232007)摘 要:徽州砖雕作为 徽州三雕”之一,常用于徽州古建筑门罩门楼装饰㊂砖雕门罩门楼是明清时期徽派建筑典型的装饰艺术处理手段,在技艺层面代表着民间雕刻的最高水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㊂本文从徽州古建筑砖雕艺术的功能与审美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徽州古建筑雕刻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㊂关键词:徽州古建筑;砖雕艺术;功能;审美中图分类号:J31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626(2019)06⁃0013⁃03 在我国,砖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源远流长㊂徽州砖雕常用于徽派建筑不同功能部位或结构构件的装饰上,在徽州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传统建筑采用的砖木结构是分不开的㊂春秋战国时期,宫殿建筑中已初步出现瓦当㊁画像砖等砖雕雏形,秦汉时期的瓦当㊁画像砖㊁画像石雕刻技术已比较成熟,唐宋时期砖雕主要用于陵墓装饰,至明代,砖雕已成为官方认可的成熟的建筑装饰形式,清代砖雕艺术进入鼎盛时期,砖雕技艺不断精进,砖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之中,但风格趋向繁缛㊂明清时期,砖雕分布于湖南㊁江苏㊁浙江㊁江西㊁安徽㊁陕西㊁北京等广阔的地域,品种繁多,技艺精湛㊂受地域㊁风俗㊁建筑风格等因素影响,徽州古建筑砖雕以其广泛的题材㊁丰满的内容㊁完整的构成㊁丰富的形态㊁精湛的技术在众多砖雕派别中最负盛名,影响最广㊂徽州砖雕多用于装饰建筑的门楼㊁门罩,是徽州古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色,其题材广泛,有山水㊁人物㊁传说㊁风俗和故事小品等㊂在今天的皖南古村落中,依然保留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遗存,众多的砖雕艺术作品,形式多样㊁精彩纷呈,其功能与形式之美令人赞叹㊂一㊁功能之美在徽州古建筑中,砖雕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其发挥的作用不同,大体上包括门窗装饰㊁屋檐屋顶装饰以及照壁牌坊装饰三大类,具体形式有门罩㊁门楼㊁门楣㊁窗楣㊁照壁㊁镂窗㊁檐口㊁屋脊等㊂这些砖雕作为建筑构件,功能性毋庸置疑,它们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性作用,或加固㊁或支撑㊁或遮挡等,集功能与审美为一体,历经千年的发展,已成为徽派建筑不可或缺的结构语言㊂门,尤其是大门,是徽州古建筑营造中最为看重的部分之一㊂大门的形式有八字门㊁牌楼门㊁垂花门㊁字匾门㊁拱形门等㊂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门,也不论是官宦门第还是豪门富户,亦或是普通人家,门罩或门楼的营造都是其建筑装饰的重点(图1)㊂门罩位于大门上部,一般都是凸出于墙面,用水磨青砖堆砌的特定形状,有 荤罩”和 素罩”之分㊂荤罩”一般为祠宅大门㊁仪门门罩,有精美的雕刻,顶上做出瓦檐㊁鳌鱼等造型, 素罩”青砖不加雕刻,无论哪种形式的门罩,都反映了徽州人对门面的重视和待客的礼数;门楼,仿造牌坊的样式,用雕刻过的水磨青砖营造出柱枋斗拱㊁配以匾额㊁重檐等类似牌坊的结构造型㊂常见门楼的形式有一间三楼㊁三间五楼等形式㊂门罩和门楼的作用除了彰显屋主的身份地位㊁门第观念㊁等级位序之外,还有建筑结构与功能上的考虑㊂徽州古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粉墙黛瓦㊁马头墙,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突出的屋檐,墙头的瓦片仅伸出墙外20厘米左右,屋檐对墙体的遮罩功能极为有限㊂为了保持大门周边外墙免受雨水侵蚀,不影响美观和人员出入,门罩客观上发挥了一定的防护和加固功能㊂ 收稿日期:2019⁃01⁃09基金项目:徽州古建筑雕刻的图像学研究(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6A0130)㊂图1 门罩门楼砖雕 窗楣和镂窗,其作用与门罩类似㊂窗楣安装于窗户上方,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砖雕形式,与现代的窗户雨篷功能类似,主要是遮蔽雨水,防止雨水侵蚀窗户的木质结构,当然通过精美的雕刻装饰,同时也是对建筑的一种美化㊂镂窗,就是窗户的一种形式,是建筑构件的一种类型,在功能上与其他的窗户并无二致㊂照壁在徽州建筑中也比较常见,它是中国古建筑中常用的一种营造结构,最突出的功能就是遮蔽功能㊂徽州古建筑运用砖雕营造的照壁,除了发挥建筑装饰作用之外,还可以用来分隔建筑空间,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之景,有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的功能㊂可见,砖雕作为徽州古建筑雕刻的重要类型,是建筑不可或缺的功能性元素,融入建筑的结构之中,不仅起到装饰建筑外观的作用,更体现出功能性的美感,完美阐释了砖雕在徽州古建筑之中的功能之美㊂二㊁形态之美徽州砖雕作为徽派建筑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倍受推崇㊁广为流传,与之所展现的形式之美是分不开的㊂其形式美离不开徽派建筑黑㊁白㊁灰的构成规律,并依据内容的需要,遵循美的基本法则,灰色系的砖雕构造,既是建筑功能的需要,也是黑瓦与白墙的最好过渡,体现了古徽州人民对于建筑营造的审美情趣㊂其形式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整体的形式美徽州砖雕利用徽州青砖独有的材质本色,实现徽州建筑黑㊁白㊁灰体系的构建,是徽州建筑特有的表现手法,是徽派建筑形式美的重要特征之一㊂徽州砖雕在徽派建筑上的存在主要是门罩㊁门额㊁窗楣㊁镂窗㊁檐口㊁照壁㊁牌坊等形式,注意整体的形式美感是徽州砖雕的重要特征㊂以乐叙堂正堂门楼砖雕为例,乐叙堂又名众家堂,是汪氏宗祠,位于宏村月沼北畔的北岸正中,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是村中唯一现存的明代建筑㊂乐叙堂由门楼厅㊁前院㊁议事厅㊁享堂等四部分组成,是家族开会㊁祭祀㊁议事㊁惩罚以及婚嫁的重要场所㊂因乐叙堂是一座公共建筑,其正堂门楼是典型的四柱三间五分贴墙门楼(又称三间五楼)㊂乐叙堂门楼宛如一座被嵌入建筑正面的牌坊,构图完整大气,为三重檐,檐角处有鳌鱼,龙头鱼尾,各部分构件错落有致㊂门楼正中写有 恩荣”和 世德发祥”的字幅,彰显着家族繁荣昌盛㊂字幅四周皆是精美砖雕,思荣”二字两侧的 双龙抢珠”是整个门楼砖雕的精华;上枋刻麒麟㊁凤凰,下枋刻狮子戏绣球;砖雕的鸟兽㊁植物以及几何图案,作为檐口㊁斗拱㊁边框㊁坊间的衔接也不失精彩㊂此例可以看出,徽州砖雕极其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贴合㊂为展现完整的视觉美感,营造者将徽州砖雕均衡的构图㊁鲜明的主次㊁优美的轮廓等完美的展现在众人面前㊂(二)局部的造型美埃及㊁希腊等西方的建筑与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而中国的雕刻往往借鉴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利用线条的流动性,在打破团块的束缚同时重组线条,从线条中透露出形象的姿态,从而成为最有表现力的美的形象㊂徽州古建筑砖雕形象造型无论表现的是具象的生活场景还是抽象的精神世界,都经过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㊂如安徽博物院所藏‘游春行乐图“门罩砖雕,该门罩整体形势美观㊁结构合理,由顶部瓦檐㊁梁柁㊁额枋㊁雀替等部分组成,属于清水墙门楣式门罩㊂‘游春行乐图“门罩砖雕精彩的部分包括 渔” 樵” 耕” 读”四块高浮雕梁柁,两块 太师少师”高浮雕雀替以及由八个单元组合而成的‘游春行乐图“高浮雕人物故事通景画卷(图2)㊂渔” 樵” 耕” 读”四块高浮雕砖雕梁柁,借鉴徽州木雕构图与局部雕刻手法,每个主题画面内41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图2 ‘游春行乐图“砖雕 人物㊁场景布置合理,层次丰富,造型美观,线条流畅,雕刻技艺娴熟㊂太师少师”高浮雕砖雕雀替,画面繁复而不凌乱,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以流动的曲线展示主题形象狮子的活力与动感,配以卷云纹和几何纹浮雕边饰,各种表现手法兼具,巧夺天工㊂‘游春行乐图“高浮雕人物故事通景画卷砖雕采用散点透视,借鉴中国画长卷的形式,平列展开画面,由一池清水㊁郊野踏青㊁古松流云㊁风吹杨柳㊁催马加鞭㊁诗文会友㊁花亭小憩㊁尽兴晚归等部分组成,构成一幅完整的人物故事通景画卷㊂‘游春行乐图“采用高浮雕㊁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每个局部砖雕人物情节安排上,有的以人物为主,有的以景为主,人物神态毕现,马匹栩栩如生,真切动人㊂三㊁工艺之美(精工细作的技艺之美)徽州古建筑砖雕用料精良㊁工序考究㊁雕刻精美,处处体现出徽州砖雕精工细作的技艺之美㊂徽州砖雕制作主要包括窑前工艺和窑后工艺两部分,窑前工艺部分包含洗料㊁制坯㊁入窑烧制等环节㊂徽州古建筑砖雕选用的水磨青砖是以当地 千斤泥”为原材料,具体做法是将泥料碾碎㊁入池反复沉淀之后,将去除杂质的黏土,再利用人和牲畜(牛㊁马)长时间的踩踏㊁揉和,使之变成具有良好韧性的 熟泥”㊂将 熟泥”制成砖坯,湿砖单层隔空晾晒,待半干稍有韧度之时,交叉堆叠码放,上方覆盖稻草阴干(以避阳光免暴晒,水分蒸发过快而使砖面开裂)㊂待砖坯晾干后,便入窑烧制,精准掌握火候和浸水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工作,烧出的青砖需确保色泽青纯㊁软硬适度,即便是烧窑老师傅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成功㊂徽州砖雕的窑后工艺部分包含水磨㊁打坯㊁出细等环节㊂首先将出窑的合格青砖挑选出来并进行打磨,带水研磨,使砖面平整如镜为止㊂砖雕创作的第一道工序 打坯”,一般由技术高超㊁经验丰富的老艺人操刀,根据砖雕在建筑上所处的位置㊁功能及内容要求,安排画面的情节与具体元素,凿刻出画面的轮廓㊁层次和深浅等㊂第二道工序便是出细,雕刻者利用平雕㊁浮雕㊁高浮雕㊁透雕等雕刻技法,最终创作出精彩绝伦的砖雕作品㊂在徽州古建筑砖雕艺术发展中,最为称道㊁最为显著便是雕刻技艺(刀法技艺)㊂作品呈现出雕琢者在创作工程中执刀游刃有余㊁刀随意动㊁意指刀达的高超技艺,展现出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㊂如‘郭子仪上寿“㊁‘百子图“,均为徽州古建筑砖雕门楼额枋通景图,现藏于安徽博物院㊂这两组砖雕作品,青砖质地细腻㊁色泽青润,数块砖拼接而成,画面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人物神态生动,线条流畅活泼,在厚不及寸的砖坯上,透雕六七个层次,并利用自然地光影,展示出高低错落㊁深浅有致的画面层次效果,极具雕琢之美,算得上是徽州古建筑砖雕的上乘之作,显示出砖雕匠师的高超技艺㊂四㊁寓意之美艺术不仅满足美的追求,而且满足思想的追求,要能从艺术中认识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即艺术性和思想性㊂徽州古建筑雕刻每件作品都保留着徽州文化㊁民俗的印记,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砖雕亦是如此㊂徽州古建筑砖雕的题材内容多种多样,常常借助象征的手法,体现了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㊂有与传统民俗结合的,如 八仙过海” 和合二仙” 琴棋书画” 渔樵耕读”等;有与封建伦理观念结合的,如 忠孝节义” 三纲五常”等;有与家族繁荣昌盛愿望结合的,如 蝙蝠(变福)”㊁ 双鱼吉庆(鱼者,裕也㊂余出)” 如意” 双钱” 福禄寿喜”等㊂它们表达的寓意或是对子孙后辈寄予厚望,或是通过寓教于美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化众生,将审美中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伦理自然融合㊂这类形象传递出的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信息,也使人领略到儒家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㊂这种负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生动感性形式的符号,传达出鲜明的文化意境,映(下转第25页)51第6期刘咏松:徽州古建筑砖雕艺术之美资者的加入还改变了以往联通集团不管在股权结构还是董事会结构中一股独大的现象,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各个产权背景的董事会结构也可以很好的降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㊂弊端则在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产生负面作用㊂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改革后的中国联通无论是对节能减排专项投资,还是对提速降费的国家政策响应都开始降低,国有企业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与福利的功能出现了减弱的趋势㊂这是在后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引起重视的方面,即避免战略投资者与国有企业产生博弈,最终导致社会责任的承担成为国有企业的 可选项”而不是 必选项”㊂参考文献:[1] 刘运国,郑巧,蔡贵龙.非国有股东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吗?[J].会计研究,2016(11):61⁃68.[2] Barry Naughton.The Current Wave of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inChina:A Preliminary Appraisal [J].Asian Economic PolicyReview,2017(7):282⁃298.[3] 齐平,池美子.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探析㊁演化机理与模式创新[J].求是学刊,2019(1):62⁃72.[4] 王欣,韩宝山.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治理效应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6):125⁃131.[5] 谢海洋,曹少鹏,秦颖超.股权制衡㊁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绩效[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3):76⁃82.[6] 刘汉民,齐宇,解晓晴.股权和控制权配置:从对等到非对等的逻辑 基于央属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8(5):175⁃187.[7] 李秉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关键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8(6):2⁃7.[8] 蔡贵龙,柳建华,马新啸.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企高管薪酬激励[J].管理世界,2018(5):137⁃149.[9] 洪正,袁齐.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企分红 兼论混合所有制改革[J].商业研究,2019(1):39⁃48.(责任编辑:谢蓓 ) (上接第15页)照出中国式的美学本质,彰显徽州古建筑砖雕丰富的内涵与寓意之美㊂五㊁结语徽州砖雕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它作为徽派古建筑装饰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才智的象征,具有独特实用功能和完美的审美价值㊂砖雕饰件与建筑结构巧妙融合,展现出古徽州建筑与雕饰艺人高超的技艺,彰显了古徽州人世俗享乐的审美情趣,形成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装饰文化㊂徽州古建筑砖雕所展现的功能之美㊁形态之美㊁工艺之美以及寓意之美,值得今天的技艺传承者和学者注目仰视,更值得传承与发扬㊂参考文献:[1] 田慧子.论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美学特征和语言符号[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3(6):5.[2] 单德启.安徽民居[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5.[3]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51.[4] 北京艺术博物馆,安徽博物院.神工意匠 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4:144.[5] 安晓东.汉赋与瓦当艺术相似性的比较[J].社会科学家,2013(3):118⁃121.[6] 詹学军.徽州砖雕的源流与艺术特点[J].美术大观,2012(4):70⁃71.(责任编辑:谢蓓)52第6期王鹏飞:产权分配㊁非国有股东治理与企业绩效。
晋中民居砖雕艺术在民宿设计中的传承论文设计
晋中民居砖雕艺术在民宿设计中的传承摘要在民宿设计的诸多要素中,传统文化元素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是晋中民居砖雕艺术,这种文化元素在民宿设计中的传承。
此次的课题是对晋中民居砖雕艺术的探究,从而知晓了山西晋中民居砖雕是来源于东周的空心砖、瓦当和汉代画像砖,他们砖雕的纹饰与寓意在后世继续传承沿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砖雕是三晋地区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民俗、艺术、文化、先民情感的融合体,积淀着三晋人民的传统观念和历史文化。
通过研究晋中砖雕的由来和结构造型,分析砖雕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密码”信息,借鉴前人之见和审美规律,将这充满历史回忆的砖雕灵活巧妙运用到我们现代建筑中,来体现砖雕与民宿结合的设计美感。
关键词:晋中民居砖雕; 民宿; 传承The inheritance of brick carving art in the design of Jinzhong residential buildingsABSTRACTAmong the many elements of residential design,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play an extraordinary role. This study is the Jinzhong residential brick carving art, this cultural element in the residential design heritag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brick carving in Jinzhong residence, we know that the brick carving of Shanxi Jinzhong residence is developed from the brick carving of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the hollow brick and the portrait brick of the Han Dynasty. In a sense, brick carving is the epitom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Sanjin area, and it is the fusion body of folklore, art, culture and the feelings of the ancestors, which accumulate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and historical culture of the people of Sanjin Dynasty. Through the study of brickwork in Jinzho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de" information of brick carving, draws lessons from the forefathers' views and aesthetic laws, and applies this brick carving full of historical memories to our modern architecture to embody the aesthetic sen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brick carving and lodging.Key words: Jinzhong residential brick; Residential accommodation; Inherit目录引言 (1)第一部分课题分析 (2)一、晋中民居砖雕艺术在国内的现状分析 (3)二、设计方向 (3)三、设计思路 (4)四、设计意图 (5)第二部分调研分析 (6)一、趋势调查 (8)二、处境调查 (9)三、市场调查 (9)第三部分方案绘制与设计提案 (10)一、设计定位 (12)二、设计系列草图 (13)三、方案效果图 (16)四、最终成果展图 (17)五、周边产品设计 (19)第四部分延展性课题分析 (20)一、创作经验分析 (21)二、未解决的问题 (22)三、展望 (22)结论 (20)参考文献 (23)致谢 (24)引言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逝去,再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建筑结构里很多都被赋予了雍容华贵的装饰元素,在设计中很多时候忽视了我们传统的文化元素与艺术。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一.前言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早在商周时期,砖雕就已经成为皇室建筑的主要材料,但是这个时期的砖雕都是通过模印之后烧制而成,导致其形式千篇一律,基本以龙纹、凤纹等浮雕为主。
而砖雕在两宋时期的发展达到了巅峰,不同于前期的仿制,而是直接用砖或半圆形雕刻镶嵌在周围的墓墙上。
宋代以后,民族传统的砖雕在一般民间建筑中依旧十分发达,其中工艺最为考究的属明清两代的砖雕。
元代则继承了宋代传统,流行用砖雕来修饰砖制墓室。
明清两代砖雕已经发展成型,砖雕艺术遍布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广东,江西等地,并各自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而徽州砖雕作为中国砖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雕、石雕并称为“徽州三雕”,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继承了传统砖雕艺术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以及艺术特征。
徽州砖雕民间素有“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无宅不雕花”的美誉。
徽州砖雕由于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内容,大小和层次,需要不同的雕刻技术手法,即使在雕刻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也需要不同的技法。
本文在阐述徽州砖雕发展历史的同时,分析了它的艺术特征以及现状,并探讨了徽州砖雕艺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
二.砖雕的发展历史2.1 砖雕的初期形态——商周方砖。
砖的历史追溯至约公元前1600年,商周已经运用到房屋建造的材料中。
其可以分为方砖、条砖(小砖)、空心砖三种主要类型,当时人们将方砖用于铺设建筑物的地面和基层;将小砖用在水系疏通和密实建设中;空心砖用于墙体的构造之中。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砖雕技艺慢慢走上历史的舞台。
2.2 砖雕的一次飞跃——秦砖。
“秦砖汉瓦”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客观上推动着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临夏砖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临夏砖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对于临夏砖雕的独特艺术风格和鲜明民族特色深感着迷。
临夏砖雕源自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种结合了古典中式建筑、民族传统文化和雕塑艺术的独特艺术形式。
其精致的质感和精美的细节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认可。
在本文中,我将会更详细地讨论临夏砖雕的历史背景、原材料、制作流程和现状,并对其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展开说明。
一、历史背景临夏砖雕起源于中国明朝时期,是古代宫廷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之一。
在当时,临夏砖雕被广泛应用于皇家宫殿、名门豪宅和名胜古迹的修缮。
在清朝时期,临夏砖雕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进,成为了现代砖雕的基础。
此后,临夏砖雕逐渐由官方文化向民间艺术发展,成为了临夏地区和回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临夏砖雕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二、原材料临夏砖雕的原材料主要是化学组成稳定、耐高温的云南白草灰。
此外,还需要使用红砖、黄砖、黑砖、白砖等不同色彩的砖块作为衬托。
三、制作流程1.设计:在制作之前,需要进行规划和设计。
设计师首先需要进行图纸绘制和立体造型,然后做出精确的模型。
2.制模:根据设计图纸,制作与图纸等比例的木模,然后使用云南白草灰制作石膏模。
3.刻凿:将石膏模放在专用的工作台上,然后用锤子、凿子、刻刀等工具对砖块进行刻凿和切割。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线条和曲度的细节和准确性。
4.烧制:将刻好的砖块放置在竹节空心窑里,随后进行烧制。
烧制完成后,将砖块进行清洗和打磨,并将它们放回原来的木模上进行拼接。
5.上色:在砖雕完成后,需要进行上色。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涂刷和调色板将颜色涂在砖雕上。
四、特点临夏砖雕的最大特点就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临夏地区人民的审美和情感。
与其它砖雕相比,临夏砖雕更加精细、宏伟和生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砖雕照壁有哪些作用
砖雕照壁有哪些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外立面的美化和装饰要求越来越高。
砖雕照壁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装饰元素,具有很多作用。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增强建筑的立体感砖雕照壁作为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元素之一,可以为建筑增添不同层次的立体感,让建筑更具有张力和美感。
通过砖雕的设计,可以使建筑的外墙线条更加优美,让人们对建筑有更深刻的印象。
提升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其中很多建筑都是有历史价值的。
而在这些古建筑中,通过砖雕照壁的装饰,可以直观地展现出古代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力的表现。
因此,砖雕照壁也可以为建筑增添文化气息,让建筑蕴含更多的历史陈迹和文化价值。
提高建筑的艺术性和装饰性作为一种装饰元素,砖雕照壁的作用是为建筑增添艺术性和装饰性。
通过细腻的雕刻和协调的色彩搭配,可以让建筑变得更加美观、富有生气和个性。
而对于现代设计风格的建筑,砖雕照壁也能够为这些建筑增添一些自然的、手工的韵味。
改善建筑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砖雕照壁的雕花尺寸通常比较小,而且表面有很多小孔,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透气性。
这对于建筑的环境调节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砖雕照壁的构造也能够增加墙体的厚度,从而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保护建筑的外墙砖雕照壁不仅可以美化建筑外立面,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由于砖雕照壁的表面经过了特殊的工艺加工,可以提高砖墙防水性能,从而减少外墙的受损和水渍的产生。
此外,砖雕照壁的厚度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减少对于外墙的撞击和损伤。
结语总之,砖雕照壁的作用非常广泛,既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和装饰性,又可以为建筑提供一些实质的保护和改善。
因此,在建筑的设计和选择上,砖雕照壁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
古建中国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徽州砖雕
古建中国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徽州砖雕古建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代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而建筑的雕刻艺术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中国古建筑的雕刻艺术中,徽州砖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通过独特的流程手法、精湛的技艺和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创作风格为中国建筑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徽州砖雕的流程徽州砖雕,是安徽省徽州地区砖雕文化的代表。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兴起于南北朝时期的砖雕艺术也在这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徽州砖雕所使用的材料是粘土制砖,经过后期的精心加工和制作,呈现出精美绝伦的形式。
徽州砖雕的创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设计、制作、安装。
设计:徽州砖雕的设计是它产生的第一步,一切都源于设计。
设计应该包括了丰富的谋划、构思、策划,良好的设计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建筑的文化内涵,更能够充分考虑雕刻的位置、规格、大小、风格等因素,保证最终的成品达到美学的高度和人们预期的要求。
制作:徽州砖雕的制作是一个工艺复杂、时间紧迫的过程。
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砖坯、打包机、铣槽机、雕刻刀以及其他的雕刻工具,而每一个加工的环节都需要经过耐心的抠细节、雕纹精细、打磨平滑等工序,以达到最终艺术成品的完美。
安装:徽州砖雕的安装非常重要,安装前要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策划,以确保雕刻品牌正常使用,并能在不同的角度下完美呈现优雅的姿态。
安装过程中,需要现场调整位置、平衡角度、加强固定、检查质量等步骤,以确保安装质量和稳固可靠。
二、徽州砖雕的艺术特点徽州砖雕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湛的技艺:徽州砖雕工艺复杂、操作难度高,需要经过严格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徽州砖雕工艺的独特性在于其具有高度可塑性,创作者可以通过掌握特定的技巧和工具,让每一块砖头呈现出不同细节和纹理,以展现出完美的美感。
2. 强烈的地域特色:徽州砖雕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徽州地域强烈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徽州砖雕不约而同地融入了徽派建筑和徽派文化的元素,使徽州砖雕具有了精美独特的特色风格,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雕刻艺术的重要代表。
中国传统砖雕“和”的审美内蕴——以亳州花戏楼砖雕为例
奂。 其 中尤 以参天地和大关帝庙两大序列砖雕所蕴含的“ 和” 之
审美表征较为突出。
参 天地 中的 “ 和” 之 审 美 表 征
毫州花戏楼位 于老城区 , 该城区是 当时 的政 治 、 经 济与文 化 中心 , 而花戏楼则 既是 当时富豪商贾 聚会 之地 , 也是 人们祭 祀跪拜神灵的圣地 , 荟萃了南北砖雕 文化 的精华 。花戏楼景 区 包括火神庙 、 朱公 书院 、 岳 王庙 、 张 飞庙 和大关帝庙五大部分 ,
州师专外语系讲师 , 主要 从事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与跨文化交 际学研究( 安徽毫州 , 2 3 6 8 0 0 ) 。
[ 基金项 目]安徽高 校省级科学研究项 目“ 毫州花戏楼砖雕 文化解谗及英语译介研究 ” ( 项 目编号: S K 2 0 1 3 B 3 0 4 )  ̄“ 皖北毫文 化英语译介 与传
文史 博 览( 理论 )
2 0 1 3年 6月 C u l t u r e A n d Hi s t o r y V i s i o n ( T h e o y) r
中国传统砖雕 “ 和’ ’ 的审美 内蕴
以亳州花戏楼砖Βιβλιοθήκη 为例 张 辉 胡 明涛
[ 摘
要] 砖雕是 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不仅艺术语言丰富 , 而且还 浓缩着 中华文化的精 华。亳州花戏楼 精湛的砖雕 艺术
关帝庙是主建筑。
一
、
花戏楼砖雕是花戏楼 三绝 ( 铁旗杆 、 砖雕和木雕 ) 中的第二
绝 。花戏楼正面的山门是 三层牌坊式建筑 , 上面镶嵌着立体水
磨砖雕 , 共有作 品 5 2 幅。 砖雕 内容 丰富, 题材广泛 。 以人物 、 吉 祥 图案 、 宗教 、 自 然花 草等 为主 , 利用谐音 、 象征 、 联想、 隐喻等 手法 向人们传达 出中国文化所蕴含 的伦理文化 和审美价值观 。 以一种寓教于美的形式赋予雕刻 艺术惩恶扬善 、 伸张正义的社
关于山西砖雕的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砖雕的调研报告山西砖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源自山西这片古老而独特的土地。
砖雕技艺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唐代,达到鼎盛于明清时期。
砖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山西砖雕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砖瓦制作工艺,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山西砖雕艺术风格。
山西砖雕的材料主要是红砖和白瓷,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方便雕刻各种样式。
而山西砖雕的主要工艺有浮雕、透雕、圆雕、平雕等多种形式,多数作品以人物、鸟兽、花鸟等为主题。
在山西的寺庙、园林和民居等地,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绝伦的砖雕作品。
例如,山西壶口瀑布附近的木塔,这座古老的木质建筑上饰有大量的砖雕作品,这些砖雕作品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同时,平遥古城也是山西砖雕的一片热土,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其中不乏砖雕的身影。
而广灵寺是山西砖雕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寺庙之一,充满了山西砖雕的独特魅力。
山西砖雕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湛的功夫赢得了广大人民的青睐。
它不仅可以用于建筑的装饰,还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山西砖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融合了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山西砖雕风格。
而闻名于世的平遥砖雕正是山西砖雕的代表之一,它以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表达,展现了山西砖雕的独特之美。
然而,山西砖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传统砖雕技艺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正在逐渐消亡,山西砖雕也不例外。
许多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砖雕技艺,这导致了砖雕工艺的丧失。
其次,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也给砖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现代建筑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效益,而不注重艺术表达和人文内涵,这使得砖雕在建筑中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为了保护和传承山西砖雕这一传统工艺,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砖雕技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砖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形容砖雕的美-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砖雕的美-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砖雕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形式,以砖块作为材料,通过雕刻和切割的方式进行造型和装饰。
它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技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而具有辨识度的艺术形式。
砖雕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意蕴,成为了建筑艺术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砖雕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美术形式,不仅仅是美的展示,更是一种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表现形式。
它不仅可以在建筑中作为装饰来提升整体的美感,还可以通过雕刻的手法来表达丰富的意境和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砖雕被广泛运用于宫殿、寺庙和园林等重要建筑物的装饰,使得这些建筑更加独具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砖雕的美不仅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砖雕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传递着一种深深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的展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演绎。
通过砖雕所刻画的形象和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使得人们在观赏砖雕作品时产生共鸣和思索。
在建筑中应用砖雕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砖雕作为一种装饰元素,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墙、门窗等部位进行装饰,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美观精致。
通过砖雕的艺术化处理,可以使得建筑的外观更加丰富多样,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
砖雕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美感,还可以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雕刻技法,展示建筑物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它既是一种装饰手法,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
总的来说,砖雕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一种令人惊叹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通过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造型,展示了建筑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同时,砖雕还通过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使人们在欣赏时有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砖雕都具有持久的魅力,令人为之倾倒。
它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建筑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
探寻古建筑材料砖雕的历史与发展
探寻古建筑材料砖雕的历史与发展古建筑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便是砖雕。
探究古建筑材料砖雕的历史与发展,能够从一个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完整地呈现砖雕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并纵向展示砖雕在不同时期的造型特点,以及技术与材料上的变化。
下面将就这一话题展开阐述,并就砖雕的历史演变流程进行说明。
一、中国建筑史中的砖雕中国砖雕艺术是以砖为原料,以雕刻、浮雕、贴花等形式在建筑中进行装饰的一种传统工艺。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砖雕用于建筑物的外部和内部装饰,是展现中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砖雕技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时期,而在汉代,砖雕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隋唐朝代,砖雕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中的一个重要装饰形式,它既可以影响建筑整体的风格,同时又能够为建筑物增添艺术的美感。
二、古代砖雕的形制特点在建筑史上,砖雕的形制特点表现为:①用红砖、黄砖等砖块切割成不同的大小规格后,用石刀、石斧等工具进行雕刻、凿刻和浮雕;②设计风格多样,既有线条简朴、雕刻细致的汉代宫殿,也有堂皇雄伟、豪华富丽的唐代寺庙;③造型以人物、动物、花鸟、云霞、山水、建筑等题材为主,表现技法以基础几何图案、楼台亭阁、缠枝花叶等手法构成,刻画出的景物以纤致细腻,线条流畅见长。
三、古代砖雕的材料演变中国古代建筑砖雕的材料,曾经固定于某一材料的使用时间。
汉代前期多为土砖,东汉后晋、南朝宋代起逐渐采用黄土胎中混施小块拼砌的混合砖。
唐代以后使用红砖黄砖贯穿全中国建筑历史,直至清末时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通行化。
这便是中国砖雕历史中材料上的演变,不同年代、不同风格对应着不同的砖材。
四、砖雕的技艺流程1.设计,打算好砖雕要塑造的形体、线条、方位、色彩等,拟造出一个大致的作品草图;2.制作粘土原版,为了在原版上打湿灰泥,可将其置于水中,或用喷枪喷水,使灰泥受湿;再用锡丝或木条等填补原版易受开裂之处;3.制作或选用砖,砖可根据要求定制,如大小、颜色、材料等;4.描图,用铅笔等工具,在砖面上描出草图的轮廓,用尖工具将轮廓掏空;5.切削雕刻,用刀子等工具,对轮廓进行逐步的雕刻,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成型的雕刻作品能够采取喷涂颜料或裱金等。
闽南红砖建筑砖雕艺术探究--以馆藏
闽南红砖建筑砖雕艺术探究--以馆藏«八仙过海»组雕为例林珊娜【摘要】Located at the southeast coast of Fuj ian province,Quanzhou is one of the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ies in China,and well known for its richness in cultural deposits,the start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East Asia City of Culture,which shows its district core in cultural aspect,especially its red brick architecture.And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d brick architecture of Quanzhou have made itself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in Fujian brick architecture system.However,the arts of brick carving are facing the predicament of disappearance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The article here takes group carvings of “the eight immortals soaring over the ocean”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rts and values of brick carving in south-Fujian buildings in order to promote more researches and protec-tions for the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文化底蕴丰厚,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闽南文化核心区域,具有丰富的建筑遗产,当中的红砖建筑尤为突出。
浅谈繁塔塔砖的美学意义
意
动兵变,旋即黄袍加身,登基称帝, 真、神态各异,具有很高的艺术
天清寺又成了赵宋王朝的皇家寺 性和美学价值。
义
院,为彰显明德,赵匡胤重修天
(一)释迦牟尼佛造像
□
陈
清寺。据北宋王瑙所书《北道刊
众所周知,佛教徒把佛教的
春
兆
误志》记载,宋开宝年间重修天 创始人、古印度王子乔达摩·悉
清寺时,在寺内兴建了一座砖塔, 达多尊称为释迦牟尼。繁塔塔砖
纸 贵
8
浅
是汴京城南的土坡,五代时期, 的历史价土坡阅兵 雕中佛像题材砖石内容有佛像、
繁
讲武。后来,后周世宗柴荣在显 菩 萨 像、 罗 汉 像、 伎 乐、 瑞 兽
塔
德二年,于繁台兴建寺院。在柴 等十数个种类。下面着重介绍其
荣的生辰之日——“天清节”, 中的佛像和菩萨像的艺术风格和
塔
寺院恰巧落成,他大喜之下,敕 美学特点。
砖
赐名为“天清寺”。自此后,“天
二、繁塔塔砖的佛像造像美
的
清寺”就成了后周的皇家寺院, 学分析
香火极旺。柴荣在北伐契丹的道
繁塔外墙中的佛像有释迦牟
美
路上,病死困龙台,其子柴宗训 尼、无量寿佛、弥勒佛、药师佛
学
即位。次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 等砖雕形象。佛像的艺术形象逼
繁塔是开封现存的为数不多 日晒、战火损毁、岁月磨砺,加 上,让信众对于释迦牟尼坐禅修
的宋代建筑。繁塔位于开封南郊 之人为破坏,大部分外墙砖已经 行的圣像有真实而直观的体会。
的高台——繁台上,形成了与铁 破 损, 由 现 代 修 复, 而 二 层 以 造像的僧衣也尤为出色,特别是
塔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的局面。据 上,由于人高不及,保留较为完 没有襟带,全靠雕刻凹凸表现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砖雕的美学价值研究
作者:张念伟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第06期
摘要:徽州古建筑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等因素创造了中国传统的美学价值。
砖雕作为古建筑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手段,也体现出具体的艺术特色。
以徽派古建筑中的砖雕艺术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徽州砖雕的历史及发展进程,通过美学的视角展现砖雕在古建筑装饰外在形式之中的传统文化美学内涵和精神气质,从而品味徽州砖雕和谐美、形式美、寓教美、实用美、趣味美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徽州;砖雕;美学价值
砖雕,作为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的表现形式相结合,通过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情感、精湛的艺术工艺手段与设计等,在中国古建筑的艺术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砖雕与石雕、木雕并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三雕”,作为古建筑上一种职能重要的装饰性手段,其制作工艺是以青砖为基础,在青砖上进行创作雕刻,展现出山水、人文、花卉等描述性图案,其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寺庙、民居建筑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
徽派古建筑中的砖雕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很高的美学价值。
这些美学价值的艺术特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交融,并有机地形成了徽州砖雕艺术的美学整体。
通过对砖雕艺术创作的深入研究和利用,为现代的建筑艺术特色提供了深刻的现实美学价值和借鉴。
一、历代砖雕发展概述
早在秦代就出现了著名的秦砖,秦砖的出现让砖雕艺术得以发展和进行。
春秋战国时期的砖雕主要使用在陵寝和墓室之中。
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标志着砖雕艺术在中国发展史上走向成熟。
魏晋南北朝期间,因当时政策的推崇,佛教、道教等宗教建筑快速兴起,使砖雕得到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和载体。
唐宋时期的砖雕盛极一时,逐步成为了社会等级象征以及砖雕艺术高峰时期。
明清时期砖雕艺术融入民间,跃于巅峰,应用广泛。
近代时期砖雕中西融合,呈现低迷的态势。
砖雕因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生活特点的不同,在各个地方的艺术特征也不同。
北方的砖雕构图大气、装饰纹样多样,雕刻手法浑厚质朴,体现出浑然天成的粗犷风格。
岭南一带的砖雕艺术在艺术手法上强调自由,题材内容要求丰富,民居风格趣味浓厚。
在中国的砖雕艺术流派中,徽派砖雕的发展最完善、成就最高。
二、徽州砖雕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徽州砖雕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地区,包括我国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及婺源县等地。
它的风格和造型主要体现在传统民居、祠堂、庙宇、牌坊等建筑实物中。
直到今天,徽州地区仍有大量徽派古建筑遗迹存在,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城镇和村落。
自宋代以来,随着徽商及徽商文化的兴起,建造祠堂、园第,成为了当时徽州的主流。
经过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和工匠师的辛勤雕刻与创作,使得徽州砖雕艺术精益求精的艺术风格得以展现,从而促进了整个徽州文化的繁荣昌盛。
到了明代,在朝廷大力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徽商及徽州文化也进行到快速发展的时期,砖雕艺术继续跟随徽州文化得以发展。
清朝时期,徽州地区社会政治、自然经济在相对稳定中持续发展繁荣,徽商文化从此走向历史的高峰。
尤其在清中后期,侈靡之风曾盛极一时,徽州砖雕在设计和工艺技法中体现了注重繁文缛节,追求富丽典雅、绚丽多姿的特征。
清末至民国初年,徽州砖雕艺术己处于鼎盛时期,砖雕艺术呈现出细腻复杂、富丽精妙的特点。
徽州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审美文化特征,其生动的装饰形象、精湛的手工工艺、高超的艺术形式以及巧妙的手段与徽派建筑内外空间融为一个整体,共同展现了灿烂辉煌的徽州建筑文化,造就了徽州砖雕自然、古朴的艺术特点,从而成为砖雕留存至今,影响深远且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砖雕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
三、砖雕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一)砖雕艺术的范围与题材
徽州砖雕广泛地用于古老民居、祠堂、牌楼等建筑物的门楼、门楣、屋檐等处,砖雕的运用让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大方。
砖雕的题材范围也非常广泛,主要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包括神话故事、戏剧人物、飞禽走兽、花草鱼虫、吉祥图案等,几乎无所不包,并具有浓郁的民俗风采。
(二)砖雕艺术的材料与制作
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
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30多个环节。
首先是烧出青砖就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肧、凉肧、入窑、看火、出窑九道工序,再经过打磨、勾勒、凿、画面层次,最后再根据轮廓进行雕刻、局部细化、图案凸现等一系列的制作工艺。
(三)砖雕艺术的风格与特色
砖雕在不同历史时期也逐步发生演变,宋代时期砖雕简朴、自然、明朗。
到了明代逐渐、端庄、浑厚。
清代则注重繁缛的细节表现,追求一种富丽高贵、多姿多彩的鲜明装饰艺术特征。
民国初期又呈现了细腻典雅、美丽精致的艺术特点。
四、徽州砖雕中的美术价值分析
比利时艺术家格里森在Chinese Architecture 著述中写道:“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建筑是中国人思想感情的具体表现方式,寄托了他们的愿望,包含着他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国人也在他们的艺术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征和理想。
”徽州古建筑中的砖雕是有着丰富的美感表现的,其主要美感形式来自于对人们对于选材、形式、色彩、使用、教育等美的方面来体现出砖雕的美学价值,使徽州砖雕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和谐美
东方美学有“道法自然“”的悠久传统,道家创始人老子就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以审美的“复归于朴”来使天下太平。
徽州老建筑上的砖雕作品一直保持选择其天然质地,很少用涂饰的方法,坚持自然材质的天然纹理和其原始的色彩。
如门楼上的砖雕无论雕刻得如何精细、美丽,但从不用色勾画,给人一种朴素、庄重的和谐美感。
(二)形式美
从形式上来看,在徽州古建筑高挑的双檐加上层层叠叠的砖雕把一个建筑物的大门装饰得气派十足、庄严典雅。
同时,在建筑的空白墙面与门楼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差别和疏密对比,通过借景的功能,让墙面与建筑的室内空间相互照应,生活在建筑室内的人们更容易怡然自得。
(三)寓教美
徽州的砖雕还十分重视选择的题材,对人们伦理关系和社会教育的意义,并将此作为善、恶、美、丑的标准之一,具有一定的教育性。
徽商力图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在封建社会的身份地位。
因此砖雕内容形式和审美格调均自成一体,他们欲借此方式抬高自己的地位,并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对于后代的期盼及对社会道德的想法,借砖雕艺术装饰形式融入人们的意识形态,把自身的感情、情感、道德、伦理等社会形态融合在一起,把枯燥的说理和教育转化为艺术的启发和教导。
(四)实用美
徽州砖雕的这种装饰构件,在使用中处处体现着实用功能。
如极具特色的徽州门楼砖雕,砖雕在门楼的地方运用的很多,人们重视门楼的门面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徽州门楼常常被自然雨雪侵蚀,使用砖雕就比木雕更加耐久和实用,在门楼的造型上,因两檐高挑的门罩最为突出,因而能够把雨水抛得更远一些,从而使得门楼减少受到风雨的侵蚀。
(五)趣味美
徽州的砖雕,似乎每一个作品都向我们讲叙着一个生动的故事,给予我们启示,给我们留下有趣的回忆,让人们在看到砖雕之后也能流连忘返,趣味十足。
如莲花,以其出污泥而不染、内空外直,象征着气节、纯洁;瓶,象征着和平、平安,它常与擂花组成图案。
如瓶里装着四季花,便象征四季平安等。
五、结语
徽州砖雕艺术的美学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徽州民俗相结合的整体性传统文化,是古徽州人文环境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结晶。
概括起来,徽派砖雕的美学价值有三个趋向:一是和谐流畅、统一规划的细致美;二是寓教于乐、趣味十足的象征美;三是清雅简淡、功能审美的朴素美。
从客观角度来看,砖雕是历史的表现,体现着文化轨迹;而从主观角度看,砖雕是一个时期社会审美情趣的缩影,徽州砖雕无疑展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意境美,其所折射出的美学意境也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思想。
参考文献:
[1]高峰.徽州民居门罩雕饰美学价值[J].文艺争鸣,2010,(22).
[2]董黎.格里森:中国建筑艺术[J].华中建筑,1997,(04).
[3]纪敏.浅谈无锡李公祠的徽派建筑风格[J].山西建筑,2009,(25).
[4]王劲韬.论传统民居的砖雕艺术[J].装饰.2006,(02).
[5]宗华婷.徽州建筑雕刻的工艺特点及其审美价值[J].唐山学院学报,2003.
[6]杨欢.徽派建筑中砖雕的艺术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15.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