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课件(共34张PPT)

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课件(共34张PPT)

1、社会现实
①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 ②新政、预备立宪的失败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必 须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2、革命准备
组织: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政党建立 理论:三民主义 军事:系列武装起义加速革命进程
3、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兵力空虚
四川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是清末四川人 民维护路权的斗争运动。四 川人民自办铁路,清政府迫 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要将路 权收归,四川人民奋起反抗。 清廷派湖北新军前去镇压, 造成武昌空虚,为辛亥革命 首役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

山雨欲来风满楼 惊天动地谱春秋 尘埃落定留遗憾
话背景 看过程


言结局 谈评价

是非成败后人究
革命非天雄 大黄之猛剂, 而实补泻兼备 之良药矣。
——章太炎

材料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图1
背景
图2
1、社会现实:①民
族危机严重,清政府 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
列强:你的地 盘我做主
图3
结合材料一的三幅图思考,清 政府当时面临怎样“病情”?
内容
主权: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 人权:自由平等,否定等级制度 政权: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的灭亡 和…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6.(2011年江苏高考 6题)辛亥革命爆发后,美 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 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 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 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5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5张PPT)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专家马勇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革命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 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
社会史观 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
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21
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辛亥革命 留给中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 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这 些启迪在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中被淹没了 掩盖了,辛亥革命最大的启示就是妥协 。
湖 北 军 政 府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 非借黎元洪资望可。……借黎 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 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 人不敢轻视。 ”
临时大总统办公楼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 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 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 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 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国社科院专家马勇
“怎么样理解妥协和不彻底?作为一种革命运动, 或者作为一种政治的博弈,可能需要对立双方有 一个适当的妥协或者适当的让步,所以这个如果 从政治学角度来理解,其实也是具有它一定的合 理性。”
——中国社科院民国史专家汪朝光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 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 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 色。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3二-辛亥革命(共42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3二-辛亥革命(共42张PPT)
(2)组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3)宣传革命思想: 湖北革命团体_共__进__会__和__文__学__社__坚持在
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4)发动武装起义:
1911年4月的__黄__花__岗__起_义_____,鼓舞了全国 人民的革命斗志,加强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一、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1、准备阶段: (1)组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挽救封建 客统旧观样治上式危促统机进民治,族下慈资去禧本了大主。后义1的感9发0到1展再年。也,不清能政照府 宣布实培养行了“众新多政的”具,有新内思容想有的奖青励年学实生业; 兴办新和知学识堂分,子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 制,
编新练军逐新渐军成等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旧课回顾
1851—1864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前期: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 后期:1859年提出《资政新篇》 历史评价:性质、意义、时代新特点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课导入
1851—1864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的主要成员。
④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_创__立__民__国_,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 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学习思考 (课本50页)
一、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1、准备阶段: (1)组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 》课件 (共54张PPT)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 》课件 (共54张PPT)
兴中会成立宣言
同盟会的建立
时间:
1905年8月
地点:
日本东京
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明确的革命纲领 2:统一的领导机构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 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 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材料四能体现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 有各项自由权。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 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哪些原则或特点?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原因三:立宪派拥护、革命派的软弱
1、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军权
主观原因
1)原因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2)过程: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5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5张PPT)
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否定封建专制,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 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 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辛亥革命的结果
这是清朝 最后一个皇 帝—
辫子的“革命”
革除了一些封建风俗和陋习,促进社会风俗的变化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缠足与天足
服饰的改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
主权在民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 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 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自、由信平仰等等自由。
袁世凯实力强大,最终窃取了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失败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表 现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教 训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 不通
感悟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 富
一百周年
感悟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汉 满 蒙 回 藏
2、南京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
(1)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发展民族资本 主义的法令、措施
(2)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3)承认清朝与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继续有效
目的何在?说明了什么 实质问题?
清朝推翻,各地大力劝禁足
民国初,颁布了《剪 辫通令》、《服饰条 例》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

责任内阁制
第十九条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
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
为有谍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以上皆选自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
材料国二革:命1的9政 主1进5年共治步,打和上袁开国:世①了,凯闸推民公门翻主开,君复—共使主辟—反和专帝动江观制制统泽念,治制民深遭秩在度入到序中,全人再共创国也心十建人无五。民资法大的稳产的强定报阶烈下告级反来民对。, 83天后被②迫沉取消重帝打制击。了19封17建年,主军义阀和张帝勋国拥主戴清义朝在废中帝国溥的仪统登基, 在全国人治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人复民辟版丑高剧一草历草史收必场修。一专题三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
口诀记忆法
历史功绩: 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专制 建立共和国,人民得权利 共和入民心,复辟难成立 打击代理人,间接来反帝 促进资发展,风俗有进步
探究四: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成
功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革命尚未成功, 成功说:革命党人的直接目标基本实现。
请产回阶答级: 民主革命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
材料国二革:命1的9政 主1进5年共治步,打和上袁开国:世①了,凯闸推民公门翻主开,君复—共使主辟—反和专帝动江观制制统泽念,治制民深遭秩在度入到序中,全人再共创国也心十建人无五。民资法大的稳产的强定报阶烈下告级反来民对。, 83天后被②迫沉取消重帝打制击。了19封17建年,主军义阀和张帝勋国拥主戴清义朝在废中帝国溥的仪统登基, 在全国人治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人复民辟版丑高剧一草历草史收必场修。一专题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16张PPT)
么? 5、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为何会失败?
一、辛亥革命共的和背之景 梦
为什么在民2族0世危机纪加初剧的;中清国政会府爆内外发交辛困亥,革丧命失?民心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等多次武装起义
文学社、共进会
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共和之路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辛亥革命中有哪些重大事件?
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
6、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 碑。
共辛和亥革之命殇失败 梦破灭了
袁世凯
1、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 合绞杀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
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民取主消共帝和制。观1念91深7年入,人军心阀张勋拥
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 复辟丑剧草草收场。——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
追 梦 赤 子
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的油画 孙中山1原9名05孙年文同,盟会18成66立年留出影生于广东香 山翠亨村1。912年担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 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 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 系列斗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颁布《南京临时约法》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课件:二 辛亥革命(共23张PPT)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课件:二 辛亥革命(共23张PPT)
民族危机表现? 反动卖国体现? 应运而生?(经济、阶级、组织、军事等基础)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十一国《辛丑条约》签订
血铸中华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过程篇)
惊天动地谱春秋——革命过程篇
快速阅读课本P50-53,找出下列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辛亥革命背景篇)
朝 吾 成 ( “ 立 人 等 指 自 日 矣 之 同 今 ) ! 非 盟 日 始 ” 清 会 *

孙中山为什么说自己 不是清朝人?
同盟会成立图
山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背景篇
背景 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清政府反动卖国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辫子剪了,小脚放了”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法令。如:通令剪辫子;禁止 缠足。留在男子脑后长达三百余年的发辫及妇女缠 足陋习终被革除。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 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中山装五个扣代表立法、司 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孙 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立国四 维:礼、义、廉、耻。
《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 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 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 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 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 的老把总。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 什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 如何结果?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 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 ,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 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2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2张PPT)
南京新街口孙中山先生像
前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拜谒中山陵并题词
辛亥革命
本课目标:
知道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历程(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的爆 发、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体会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辛亥革命”概念
任命
袁世凯
军政 事治 进讹 攻诈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分裂 立宪派旧官僚
三、评价篇:变与不变
材料一:
大清皇帝:宣统帝
普通公民:溥仪
一 变
问题:观察图片,溥仪身份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政治上:清朝覆亡,帝制的终结
三、评价篇:变与不变

变 材料二:(甲)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
,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 ;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 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 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问题:说明促使“民主”“民权”等类型报纸大量出现 的因素 ?这反映民初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变化?
二、过程篇:帝制的终结
读书人:简单讲,还有这些不同:第一,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而 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皇帝一个人的;大家都一律平等;不管你干什么职 业,只要是国民,都可以选举别人做官,别人也可以选举你,不像以 前只有“老爷”才有资格当官。第二,国家不再要皇帝,以前是皇帝 一个人统管大权,现在分给三个部门去管理,叫做“三权分立”。第 三,国家最高长官叫做总统。但他不是皇帝,他由选举产生,有任期。 处理国家日常事务的是内阁和内阁总理,也是选举产生的,所以也不 要当成是以前的宰相。 清朝遗少: (痛苦的表情)变了,一切都变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快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1894 1905 1911.4 1911.10.10 1911.12 1912.1.1 1912.2.12 1912.3 1912.4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颁布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一、背景 3.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发动
(1)组织上: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2)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3)导火线: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
时间:1911年
目的: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修筑铁路的 主权。
影响:清派兵镇压四川保路运,造成武汉地 区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有利时机。
保路运动纪念碑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些现象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何关系?
一、背景 1.社会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
政府反动卖国本质。
2.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改革,客观上
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 的初步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发动
(≠封建制度)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
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 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
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变化?
而是通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和平价值,以逊位禅让的方式,把一个现代共和国的
宪法性蕴含呈现出来。 (3)通过谈判和平移交政权,使民众少受战乱之苦,使国家免于 分裂。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课件(共48张PPT)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课件(共48张PPT)
(民国建立)
巩固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节 敢教日月换新天 巩固政权:191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 及被选举等权利。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思想进步——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四节 :中山伟业传千秋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 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 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 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 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问题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辩一辩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呢?
第四节:中山伟业传千秋 (功绩)
第四节 :中山伟业传千秋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 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 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三权分立 材料三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 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9张PPT)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9张PPT)
1912年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 取了辛亥革命的胜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无力挽救危机。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可能性
4、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
左图和右图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
告的变化折射出
c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治档意识,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我们一般是从事件的 背景(原因)、经过、影响(意
义)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894年,孙中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第二年革命党人建立中华民国,并颁 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C.③④
D.①④
• “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
给人类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
之兵’,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下列理解最符合论
D 者本意的是( )
• A.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 目标
• B.优待皇室是尊重清王朝,南方这种妥协是为国家为未来作出 的牺牲
沉重打【击史了论封认建知主】义辛和亥帝革国命主推义翻在的中是国封的建统君治主;专建制立政资体产,阶级 共和国并;非整个封建制度。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 经济上:促进了性中质国,民中族国资依本然主是义半经殖济民的地经进半济一封工步建业发社化展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4张PPT)

(1)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1)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规定体现了什么原则? “主权在民” 原则
(2)材料二中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3)两则材料体现了《临时约法》的性质如何?
中国第一部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材料二:随着民主革命形势的高涨,清政府迫于压力进行政治改革。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但借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这引 起立宪党人的不满,他们先后掀起三次国会请愿运动,都遭到压制。1911 年,清政府成立了“皇族内阁”,并指斥立宪党人“欲借立宪倾陷”。立 宪党人发布“告全国书”,指出“希望绝矣”。
(1)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为什么袁世凯能成功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1)历史功绩
(1)历史功绩 (2)局限
表现:
1.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被袁世凯的专制所取代 2.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材料三: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 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其中,棉纺织业的发 展尤为突出,1899年全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近一倍
黄兴、陈天华等人在长沙建立华兴会 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建立光复会
改良派
核心问题 暴力革命 共和政体
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 主观原因:1.资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式的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 立足实际、切合中国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 义才是指引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熟悉应用历史
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 母”,这主要是因为 ( )
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 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D.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
材料二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
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
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
实。”
——孙中山
材料一、二中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
试结合相关史实作一说明。
●纪念与反思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各地将举 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请你想一想:纪念辛亥革 命105周年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右图是在重庆市云阳县发现的一张孙中山先生 亲笔签署的委任状,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 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 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
A.清朝已覆灭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 “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 “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 食”,这主要是缘 ( )
《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失败
深刻理解历史
一组数字的启迪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 用了8小时。 41天:武昌起义到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44天: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时间为44天 这一组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必然性 政 清朝反动卖国暴露 治 无遗——民心所向 经 甲午战后资本主义 济 的发展
思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 想 传播 组 第一个资产阶级政 织 党的领导
其 黄花岗起义等一系 它 列起义
偶然性
武汉地区兵力空 虚——有机可乘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 地位
民主思想传播有限, 尤其是广大农村
主要领导不在场、 起义匆促(爆炸)
发展迅速
斗争激烈
●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 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 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 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 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 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吗?为什么?
——林觉民《与妻书》
《与妻书》表达了革命志士,不惜牺牲、奋 不顾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和爱国 情怀。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 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 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 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 加在中国之上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 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 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 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扎实了解历史
找出下列时间发生的历史大事
1894 1901 1905 1911.4 1911.5 1911.10.10 1912.1.1 1912.2.12 1912.3 1912.4
兴中会成立——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 《辛丑条约》——反动卖国本质暴露 同盟会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黄花岗起义——鼓舞革命斗志,加速革命进程 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武昌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成立——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清帝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没有完成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肯定与否定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
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
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
பைடு நூலகம்
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
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
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
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
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
A.满清政府
B.封建制度
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 是( )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