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1)

合集下载

【免费下载】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免费下载】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穿膜层数
进出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 组织细胞(1)=7 层
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 肾小管壁细胞(2)=7 层
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 进出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9 层;若被利 用+进线粒体(2)=11 层;CO2 运输主要不经红 细胞,所以相应减少 2 层膜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_血__浆___ _淋__巴__液__、__血__浆__
3.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
蛋白质 无机盐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 代谢废物
(2)①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 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 ②本质: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 盐溶液 。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溶液渗透压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有关。细胞外液渗透 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3.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 渗透压 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 温度 和 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 血糖浓度 和 氧气含量 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稳态概念的发展 分裂和分化
结构与功能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10“思考·讨论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 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 小 , 内环境 中 的水将较多地通过 渗透 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 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因此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 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 些 电解质(或无机盐) 。
①内环境中的成分
归纳 总结
②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归纳 总结
(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①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 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 的水肿现象。
归纳 总结
②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
归纳 总结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1:内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脑脊液也属细胞处液。

思考1:在下列方框中画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思考2:写出下列细胞所处内环境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大多数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血浆或淋巴注意:a.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b.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虽然来自于体液,但它们只是在体内暂存,能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体液,也就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

【典例1】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感2、内环境的成分水(90%)(1)血浆无机盐(约1%):其中Na+、Cl+含量较多。

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似。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少。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典例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D)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质、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典例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D)①抗原与抗体结合②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A.①②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④⑥【典例4】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A.肝糖原的形成发生在③中B.图中①中含有胰高血糖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典例5】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复习课教学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复习课教学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课教学设计新余四中黄汝榕一、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重点确定: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它让每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所以要掌握人体稳态,必须先掌握人体细胞稳态。

而细胞稳态又依赖于其生活环境的稳定。

所以本章的复习重点是“内环境”与“稳态”两大核心概念的理解。

2、教学方法确定:以“人体内环境模式图”为核心进行”一图多问”,即:通过“问题教学法”,将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通过“生疑——探疑——释疑”的复习过程,查漏补缺,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特性,理解稳态意义,知道水肿现象的根本原因。

2、能力目标:训练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识图析图能力、设计实验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组织水肿学习使学生感悟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体验图解表达生物知识的好处。

三、考试要求1、能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理解内环境在细胞活动和细胞代谢中的功能。

2、理解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内维持内环境稳态方法,理解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意义。

四、命题研究五、具体教学过程附录1:【高频考点】1.内环境成分的判定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2.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健康的关系3.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相关实验设计 附录2:判断内环境: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①②④⑤⑥⑦⑧)①肺泡腔内的气体 ②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③心室腔内的血浆 ④膀胱腔内的尿液 ⑤唾液⑥泪液⑦ 汗液⑧皮脂腺的分泌物 附录3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内环境1)血细胞直接生活环境是 血浆2)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在 淋巴或血浆 3)肝、口腔上皮等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组织液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血浆和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淋巴和组织液 附录4问题2、辨认内环境的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CO2、尿素、激素、抗体、组织胺、淋巴因子、神经递质、血红蛋白、H2O2酶、呼吸氧化酶、转氨酶、转录翻译酶、解旋酶、DNA 连接酶、聚合酶等附录5附录6问题3、判断下列那些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消化液消化食物、抗体的合成、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淋巴因子作用与相应的淋巴细胞、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神经递质的作用、激素的作用、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附录71.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docx

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一人体的内环境1.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知识点二内环境的稳态1.填写体液组成示意图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据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图)填空(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表示的液体名称:a.血浆, b.组织液,c.细胞内液, d.淋巴。

(2)内环境是由图中a、b、d等共同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3.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血红蛋白②尿素③CO2④麦芽糖⑤胰岛素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⑦氨基酸⑧抗体⑨载体⑩消化酶?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②③⑤⑦⑧??。

(填序号)4.判断有关内环境叙述的正误(1)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2015·海南卷,T2-D)(2)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2015·海南卷T16-C)(√)(3)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2015·海南卷T16-B) (4)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2013·海南卷T20-B)(5)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1.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举例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2.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易误提醒]关注三组易混淆的概念(1)血液≠血浆: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教案.doc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教案.doc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教案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

本模块为《稳态与环境》,因此,应该让学生开始本模块的学习时,就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

本章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能力方面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

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本章题图由3张图片组成: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巡逻、工人在炼钢炉前工作、抗洪战士在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

章引言则就这3种场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内环境”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这样做,是从宏观方面引入,从外在现象入手,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压图诗是本章的点睛之笔,具有统领全章内容的功能。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

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探讨”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围绕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的生活环境的差异展开讨论。

因为对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细胞的生存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

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教案

人体内环境和稳态高考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一、内环境的概念细胞内液(2/3)1. 体液(体内的液体)细胞外液(1/3)2. 内环境是一个整体特殊细胞的内环境:肝细胞(组织液)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3. 内环境的化学组成(1)血浆的成分:水无机盐(Na+ Cl+ HCO3-)蛋白质(血浆蛋白)糖类脂质气体激素维生素代谢废物(尿素)抗体酶思考:血浆中不含有哪些成分?(血红蛋白胃蛋白酶细胞呼吸酶神经递质)(2)组织液的成分:与血浆相比,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少。

(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很相近。

例: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例: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二、内环境的功能:物质交换的媒介辨析: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错)消化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体液。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思考: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肌肉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多少层生物膜?思考: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三种途径,哪种途径见效最快?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温度:37℃左右。

2. 酸碱度:pH7.2—7.4。

3. 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NaCl)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归纳: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增高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毛细淋巴管壁堵塞局部组织代谢旺盛过敏肾小球肾炎四、内环境稳态1. 稳态的概念: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 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新人教版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展示]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体温调整(Ⅱ) 3.水盐调整(Ⅱ) 4.血糖调整(Ⅱ)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其关系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23。

(2)a 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 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 处,a 处的养分物质含量高于b 处,b 处CO 2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于a 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上图中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4)毛细淋巴管末端是闭合的;毛细血管末端是开放的。

2.不同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生活的干脆内环境 组织细胞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①细胞呼吸②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③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④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⑤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⑥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⑦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上述生理过程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有________。

提示:②⑤⑥⑦4.内环境的组成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5.内环境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是细胞生活的干脆环境(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推断与表述]1.推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血浆和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提示: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于组织液。

(2)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

(×)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第24讲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

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内环境各部分间的物质交换关系(1)组织液、血浆间的双向交换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大部分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因此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进行双向物质交换。

(2)组织液、淋巴间的单向交换及淋巴、血浆间的单向交换小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因此,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血浆中酸碱度(PH):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5、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770kPa。

6、人体正常的温度:370C左右核心突破:正确区分体液、内环境及其所含成分(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高考生物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考生物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3 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一、知识要求1、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1)描述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2)描述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3)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4)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5)概述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6)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7)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8)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9)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10)简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二、能力要求能够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的媒介作用、内环境的稳态及生理意义三、基础知识及应用(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直接排入水中。

2、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内含有大量以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内环境: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命题方向一:理解体液内环境等概念1.(高考试题:2006上海)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答案】C2.(07模拟:北京东城一模)3.右图为哺乳动物某组织示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经过体外细胞培养即可形成细胞株B.组织胺能使①通透性增大,从而导致⑤中液体减少C.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③中,③和⑤的成分有区别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④【答案】D命题方向二:内环境中生理过程1.(06模拟:盐城高三上期末)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淀粉水解成麦芽糖B.氨基酸的缩合反应C.抗毒素中和外毒素D. 丙酮酸+水→CO 2+氢+能量【答案】C2.(高考试题:2007全国理综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答案】D3.(高考试题:2007上海生物)19.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答案】A4.(06模拟:金太阳一次联考)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B. 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C.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答案】A3、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约有 为水,其余10%分别为 , ,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 (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要求] 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4.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5.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 1.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间通过物质交换实现稳态(生命观念) 2.结合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稳定的实例得出结论(科学思维)3.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社会责任)考点1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液,④细胞外液。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的,b处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如图中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4)各类细胞生活的内环境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①各种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②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很少。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概念: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②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③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④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血浆的正常pH:7.35~7.45,这与其含有HCO-3、HPO2-4等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教案.doc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教案.doc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15第15单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三维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简述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三【教学难点】简述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四【教学方法】练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五【教学工具】学案、PPT六【教学时数】1标准课时七【教学过程】1基础知识梳理1.1细胞生活的环境1.1.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1.2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在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1.1.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7.35~7.45。

温度:人的体温维持在37 ℃左右。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2.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变化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导致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变化。

(2)具体表现: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1.2.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与体内HCO -3,HPO 2-4等离子有关,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点1:内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脑脊液也属细胞处液。

思考1:在下列方框中画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 思考2:写出下列细胞所处内环境
注意:a .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b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虽然来自于体液,但它们只是在体内暂存,能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体液,也就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

【典例1】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 .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 .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 .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感
2、内环境的成分

(90%)
(1)血浆 无机盐 (约1%):其中 Na +、Cl +含量较多。

蛋白质 (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似。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 蛋白质含量比血浆少。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典例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D)
A .O 2、CO 2、血红蛋白、H +
B .H 2O 2酶、抗体、激素、H 2O
C .纤维蛋白质、Ca 2+、载体
D .Na +、HPO 42-、葡萄糖、氨基酸
【典例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D) ①抗原与抗体结合 ②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④⑥
【典例4】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 .肝糖原的形成发生在③中
B .图中①中含有胰高血糖素和血浆蛋白
C .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 .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
【典例5】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 、b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 处
C .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大多数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血浆或淋巴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0.9%的NaCl溶液(即生理盐水)(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Cl+;Na+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溶液、低渗溶液)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血浆的PH值为7.35-7.45,维持稳定的缓冲对主要为H2CO3/NaHCO3和Na2HPO4/NaH2PO4(即与HCO3-和HPO42-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37o C左右
【典例6】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C)
①HC O-3、HPO2-4等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内环境的作用
由图示可知: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直接参与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器官有一个:皮肤【典例7】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血浆与呼吸道交换气体只需通过毛细血管壁
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
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组织水肿及其成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另外毛细胞血管壁破损,血浆中的蛋白质等流出也会导致组织水肿。

【典例8】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D)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细胞穿膜层数分析(注意是膜层数还是磷脂分子还是磷脂双分子层)
(1)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了7和11层生物膜。

(2)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分别在肺泡、组织细胞。

【典例9】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生物膜(B) A.5层B.3层C.6层D.4层
知识点2: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理化性质及成分发生变化的原因:细胞的代谢活和外界环境的变化)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其中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必须依赖免疫系统发现并清除
3、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失调,细胞代谢出现紊乱。

(中暑、过度饥饿等)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成分相对稳定:保证机体代谢所需反应物(血糖稳定——维持能量供应)
②理化性质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正常代谢酶的活性
【典例10】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典例11】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的躯
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典例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D)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