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关于恒定电流电路中重要的部分。本节教材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欧姆定律,二是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欧姆定律,教科书先用演示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U-I图像处理的方法得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通过图像的斜率的意义,然后定义电阻。在此基础上,通过因果关系、适用用条件的分析等,得到欧姆定律(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以后学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打下基础;最后是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研究,尤其是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使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更加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及电阻的单位,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性质所决定;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形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应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用图像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知识在实际中由很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条件。

2、运用欧姆定律、伏安特性曲线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欧姆定律是初中欧姆定律知识的复习和拓展,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还没弄清定律的由来和定律里的因果关系。学生在有了比值定义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下,有一定的能力进行探究,从而得出电阻。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实验法,讲解法和归纳法

2、学法

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和比较总结法。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初中的知识。

1、电流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产生电流的条件

①内因:要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 ②外因: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在导体内建立电场。

既然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 [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实验原理:用电流表测导体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观察和记录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U-I 图像进行探究,找出规律 实验电路图: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处理:做U-I 图象

分析图像:1、U-I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同.

得出结论:R 是一个只跟导体本身性质有关,而与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无关的物理量。

观察试验数据记录表,对于电压相同,U/I 比值越大,电流越小,从而说明U/I 比值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阻

)

(为定值R I U R

(一)、电 阻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U 与通过导体的电流 I 的比值(同体性) 3、定义式:

(R 只与导体本身性质有关)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欧姆(Ω)

5、在U-I 图中斜率的意义:代表电阻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 成反比. 2、表达式:

3、适用: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

(三)、导体的伏安特性

(1)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①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用纵轴表示电流I ,用横轴表示电压U ,画出的I —U 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

性曲线。

如下图所示,是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②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

在I —U 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

即k =tan θ=I U =1

R

图线的斜率越大,电阻越小。右图中R 1<R 2。

③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a .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

b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样的元件叫非线性元件。

注意:欧姆定律不适用的导体和器件,电流和电压不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都是非线性元件。

I

U R =Ω

=Ω3101k Ω

=Ω6101M R U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