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行业分析

土地整理行业分析土地整理行业是指对土地进行规划、开发和整理的一项工作。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整理行业成为了一个繁荣的产业,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土地整理行业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土地整理行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比如对农田进行整理和规划,可以使农田的产量得到提升,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对城市的用地进行整理和规划,可以合理配置各类用地,提高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
其次,土地整理行业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会伴随着土地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
土地整理行业可以通过对土地环境的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比如对土地进行绿化、治理水体污染等措施,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质量。
再次,土地整理行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土地整理行业所需的各类设备和建材都是相关行业的产物,因此,土地整理行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土地整理行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长,增加居民的收入。
此外,土地整理行业的发展还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最后,土地整理行业还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土地整理行业可以通过对农村土地的规划和整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同时,土地整理行业还可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整理行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然而,由于土地整理行业的特殊性,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保障土地整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促进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调查与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调查与分析土地利用调查与分析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的基础。
它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土地利用现状的真实反映,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调查和分析的方法、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以及分析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利用调查的方法土地利用调查是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土地利用数据,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情况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土地利用调查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是通过实地勘察和调查,直接观察和了解土地利用情况。
调查人员可以通过走访、测量和拍照等手段获取数据。
2.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大量的土地利用信息,如土地类型、植被覆盖等,而GIS技术则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展示。
3.文献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是通过查阅资料、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报告等,了解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和现状情况。
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数据,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进行土地利用调查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据的收集包括收集实地调查和遥感等获取的数据,以及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等。
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分类和整理等步骤。
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确定调查范围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进行定期的数据采集。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核对。
在采集遥感数据时,要注意数据源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数据处理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即排除重复、无效或错误的数据。
其次,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性质、植被类型等进行划分。
最后,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形成相应的土地利用统计表和图表。
三、分析结果的应用土地利用调查和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建议。
分析结果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制定土地利用政策与规划。
土地整治项目效益分析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利国、利民、利于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优化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农村居民点的集聚布局,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点意义。
9.1社会效益1、通过对农村闲置、废弃、低效利用居民点的拆旧整理,复垦对迁建安置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安置,有力的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活质量提高,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为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文化生活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项目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后,项目区净增耕地面积12.22公顷,新增耕地率7.45%;项目区通过平整土地、增加水利设施、培肥地力、选育良种和生态防护等技术措施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改善耕地的质量,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176.31公顷。
有效地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当地农民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
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了用地结构。
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了13.5公顷,全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用地结构进一步得到高质量优化。
修建项目区农村道路,大大增加了交通便利度,有利于推广新的大型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3、减少了农村违法用地现象。
本规划的实施,利于解决项目区内的一户多宅、圈占宅基地、非法买卖宅基地和转让宅基地的不法行为,减少了邻里因宅基地引发的各类纠纷,有效的控制了未经批准乱占、乱建的现象,以及农村居民无序扩张和不规范用地的现象。
4、增加农用地面积,农民收入提高,促进了社会稳定。
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为农用地,当地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农村劳动力有地经营,收入增加,稳定了当地农业基础地位,农村不稳定因素减少,保证了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5、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目标的现实选择。
土地综合整治本身就是扩大内需。
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需乏力,尤其在农村消费市场更是如此,拉动农村消费对“扩内需、保增长”意义十分重大。
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综合分析及评价研究

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综合分析及评价研究作者:董华斌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6期董华斌(湖南省第三测绘院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在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是很完善。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以湖南省宁乡县夏铎铺镇龙凤山村等三个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对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地整理层次分析法综合效益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243-02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管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的土地整理活动以农地整理为主,农地整理是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一个合理的农地整理项目应该能够最大的发挥其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益最大化。
经济效益主要是指土地整理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对当地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社会效益旨在调查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带来的效应;生态效益是指通过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效益。
土地整理中的此三项效益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不能将其分割开来分析评价。
比如,排灌设施的建设在经济上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社会效益上可以方便农民生活,而在生态方面也能防止水土流失。
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目标仍停留在扩大耕地数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层面上,未进入以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和农地质量为目标的阶段。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报告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报告土地整理是指将农村分散的零散用地按照建设规划进行重新整理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村集约经营水平,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理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分析土地整理的效益。
首先,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农村地区,土地零散、杂乱无章,往往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下,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而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对农村的地块进行规划和整合,使得地块面积达到最佳大小,减少了不必要的边角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增加农田面积,增加粮食和农产品的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土地质量。
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对土地进行整治、改造和培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出能力。
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
同时,整理土地还可以减少水源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再次,土地整理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能力提升。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划定农田、林地、草地等不同用途的土地,促进不同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整理后的土地可以更好地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和乡村经济、社会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土地整理也会释放出大量农村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农村人口外流,促进农民就业能力的提升。
最后,土地整理也可以提高农村土地的交易和使用效率。
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交易。
通过建立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制度,可以明确土地使用权和流转权,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降低农村土地使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整理后的土地也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地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提高土地交易和使用效率等方面的效益,可以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初探——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柳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项 目区涉 及 柳 林 镇 罐 子 沟 、 金 、 玉 七 星 寨 、 颗 石 、 鸣 垭 、 家 坝 等 六 个 村 七 凤 钟 以及 柳 林 镇 政 府 驻 地 .参 与 本 次 整 理 的
32 生 态效 益 分 析 。土地 整 理 的 生 态效 . 益就 是 土 地 整 理 投 资 行 为 主 体进 行 的 活 动 影 响 了 自然 生 态 系 统 的结 构 与 功 能 . 从 而 使 得 自然 生 态 系 统 对 人 类 的生 产 、 生 活 条 件 和 质 量 产 生 直 接 或 间 接 的 生 态 效 应 。 巴 中 市 巴州 区 柳 林 镇 土 地 整 理 项 目将 产 生 的 生 态 效 益 主要 集 中 在 以 下 几
农 业 的高 速 发 展 具 有 较强 的辐 射 带 动作
用。
中最 重要 的 组 成 部 分 之 一 . 它 不仅 是 土
地 整 理 项 目规 3 方 案 比 选 的 主 要 依 据 . t , 】 而 且 能指 导 土 地 整 理 实践 活 动 的顺 利 进
使用 政 策 为 承 包 责 任 制 项 目区 经 济 收
剩余劳 动力可 投身 于坡改 梯等工 程 中 .
从 而 扩 大 农 民就 业 机 会 .减 少 劳 动 力 盲
发 展 目标 ( : 加 农 民 就 业 机 会 、 小 如 增 缩 城 乡 差 别 、 平 分 配 等 ) 做 出 的 贡 献 与 公 所
影 响 的程 度
调 整 土 地 利用 和 社 会 经 济 管 理 .改 善 土
维普资讯
时 代 视 点
析 初 探
州 区 柳 林 镇 土 地 整 理 项 目 为 例
摘
要 :效 益 分 析 是 土 地 整 理 项 目
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分析

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分析1 社会效益(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现代化项目实施以后,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成网,田块规整成方,土地得到平整,水利灌排设施配套完善,区内所有的耕地将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项目区现状未利用地较多,土地利用率低。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经测算,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209.55公顷,新增耕地率11.90%。
(3)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项目区现有耕地限制因素明显,通过项目实施,通过田间基础设施配套,可以大大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
(4)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灌排系统,有利于推进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另一方面,农民可充分利用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发展多种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从而增加收入。
同时,还可降低灌溉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时间,使当地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 生态效益(1)降低地下水位、防治土壤盐碱化通过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整理,在项目区内构建完善的灌溉、排水体系,可保障排水通畅,有效降低项目区地下水位,洗盐压碱,有效防治土壤盐碱化。
(2)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风沙影响沿项目区田间道双侧和生产路单侧布置农田防护林,可使项目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降低风沙影响,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农田小气候。
(3)营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使项目区形成了田成方、路林沟相间成网的美丽格局,为项目区居民营造了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总之,项目区通过土地平整、灌溉排水设施及田间道路、防护林工程配套,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3 经济效益该项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该项目的经济分析宜采用静态投资收益率和经济内部收益率两种指标进行评价。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一、土地整理项目的目的及意义土地整理是为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为很好的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等,既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需要,也是安岳县实现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更是安岳县农村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土地向业主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乡集中”的需要,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安岳县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效益近年来,安岳县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0多个。
安岳县是全国柠檬大县,在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的乡镇,大部分都流转为柠檬基地,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以乾龙乡为例,该项目涉及棕堡村、太星村、高升乡桐坝村、云光村等4个村,建设规模12392.94亩,完成坡改梯767.99亩,格田整理1249.96亩,水田整理2457.94亩,旱地整理5639.61亩,新增耕地面积1018.99亩;完成改建农渠3条,新建人行便桥33处,完成整治山坪塘9座,完成100方蓄水池64口;完成田间道12829米。
1.社会效益。
1.土地整理最大的受益者是项目区的广大农民,因此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大力拥护和支持,纷纷称赞土地整理是政府部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德政工程。
2.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保证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项目完成后新增的耕地面积,缓解了当地用地紧张关系,确保安岳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发挥较强的示范作用。
土地整理后采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柠檬业、疏菜等高效特色农业,对推动乾龙乡4个村的农业高速发展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4.项目实施后强化了土地用途管制,使土地利用更合理。
通过土地整理,按照项目区综合效益最佳为建设目标,明确各类用地面积,将其纳入土地用途管理,合法经营土地,对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保护县内生态环境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分析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完毕后,土地利用率由实施前的620%提高到80.28%,耕地面积由648.16公顷,增加到751.92公顷,净增耕地103.76公顷,增加率为11.08%,改造中低产田648.16公顷,耕地活土层由30厘米左右增加到60厘米以上,由过去的“三跑田”(跑土、跑肥、跑水)变为“三保田”(保土、保肥、保水),由低产田变为高产田,由依靠天然降雨维持农业生产变为旱涝保丰收。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激活农村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快速发展。
并将推动全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向高标准、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同时,项目区新增耕地能安置农村剩余劳力1038余人就业。
2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增加了农业防护密度,减少了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公顷,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农作物生长和高产稳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经济效益分析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103.76公顷,复种指数为1.33,1/3的耕地用于种植花生,每公顷产量3375公斤,按5.0元/公斤计算,可增加收入58.35万元,1/3的耕地种植地瓜,每公顷产量22500公斤,按0.4元/公斤计算,可增加收入31.12万元,1/3的耕地种植小麦,每公顷产量5625公斤,按1.30元/公斤计算,可增加收入25.29万元。
1/3的耕地种植玉米,每公顷产量11250公斤,按0.9元/公斤计算,可增加收入35.01万元。
项目区原有耕地648.16公顷,经过深翻改土后,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
每公顷可增加产值2700元,总增加收入175.00万元。
通过田坎护坡利用,种植花椒,并且还种植生态防护林,每年可增加收入100万元。
每年共计增加收入424.77万元,项目区每年人均增加收入8700元。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体开发,使农用地得到优化组合,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率,从而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新疆农村土地整理效益分析——以沙湾县金沟河镇南五宫村为例

44° 14′ 36.82″~ 44° 17′ 31.06″ N。 项 目 区 总 面 积 905.96 hm2, 现 有 耕 地 720.10 hm2, 未 利 用 地 26.67 hm2。 项 目 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田道路不 能满足生产需要,林网覆盖率低,土地 有效利用率低,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 平、低效益的状态。其他草地、裸地及 盐碱地长期闲置, 对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2015 新疆统计年鉴》《2014 年沙湾县 土地整治项目研究报告》、实地调查问 卷统计数据及实地走访整理资料。 2. 主要计算方法 土地整理完成后项目区农业年净效 益计算公式如下:
冲突愈发凸显,为缓解这一现状,新疆 通过参考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标准开展 了一系列土地整理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 效。截至 2014 年,新疆的耕地总面积净 增超过 2.672.67×105 hm ,现阶段土地 整理项目在全区内得到开展,同时也出 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这就要求在借鉴 国内外土地整理相关理论与经验的同时, 需结合区域特点和土地特征开展进一步 研究工作。 本文以新疆沙湾县金沟河镇南五宫 村为例,依托该村土地整理实施项目, 对比土地整理前后整体效果,分析并探 讨经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社会、经济和生 态效益改善情况。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 当地土地投入产出效益,促进区域经济 发展。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沙 湾 县 位 于 天 山 北 麓 中 段, 准 噶 尔 盆 地 南 缘, 是 我 国 西 部 乃 至 全 国 的 重 要 优 质 棉 和 商 品 粮 基 地, 其 拥 有 耕 地 面 积 约 10.2×104 hm2, 下 辖 9 镇、 3 乡、3 个 农 牧 场 和 2 个 管 理 处, 264 个 行 政 村。 项 目 所 在 地 金 沟 河 镇 南 五 宫 村 距 沙 湾 县 公 路 里 程 12 km, 位 于 天 山 山 区 冲 积 扇 上 部, 地 理 坐 标 5° 33′ 09.46″~ 85° 37′ 10.97″ E,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土 地 整 理综 合 效 益 评价 的 内涵
效益 和生态 环境效益 相统一 ,做 到生态上平衡 , 社会上 和谐 ,经济上有 效 。
( ) 二 土地 整理综 合效 益评价 的意义及原 则
1 .土 地 整 理 综 合 效 益 评 价 的 意 义
( 土地整 理综合效 益评价 的 内容 一)
.
利用和社会 经济可持 续发展 目的 的活动 。土地 整 整理综合 效益 的评 定 ,为管理者 提供土 地整理项 理 效益评价 主要包括 经济效 益 、社会 效益与 生态
目判断对 比的标 准 ,并 为政府部 门继续 大力开展
效益 的综合评 价 。土地 整理经 济效益是 指投 资行 土地 整理工作 提供决 策依据 ;③通 过对具体 项 目 为 主体 通过对 待整理 土地进行 资金 、劳动 、技术 土地 整理综合 效益 的评定 ,为其他项 目的开展提 等 的投 人所获得 的经济 效益 ,是 土地整 理 的核 心 供借鉴意义 ;④有利于土地整理项 目继续深化落
个元 素所对 应 的特征 向量 的分值 ,得 出该元 素对
() 1 系统 性和 全面 性原 则
土 地 整 理 是 一 个 系 统 工 程 , 是 以 土 地 为 对
于上层 有关 元 素确定 的重 要性单 排序 值 。同时 为 了进行 层次 单排 序 的一 致性 检验 ,必 须计算 一致 以认为 层次单 排 序 的结 果 为合理 的一致 性 ,否则
象 ,通过 各种 工程技 术 来提 高土 地生产 力 。 因此 性 指标 。如 果 随机一致 性 比率小 于 0 1 ,就可 .时 进行 土地 整理 效益评 价 时 ,需 要从 系统 和全 面 的 相对 独立但 又 与周 围环境 体 系密切 联系 的系 统 , 只有 这样 ,才 能真正 客 观地反 映土 地整 理所 带来
陕西省耀州区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整 理 项 目效益 分 析 的方 法 , 分析 可知 , 工程 有 明显 的社 会 效 益 、 济 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 。 经 该 经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陕 西 省耀 州 区土 地 整理 的效 益 分 析
范 王 涛 。 晓磊 . 盛 赵 茜
( 陕西省地 产 开发 服务 总公 司 , 陕西 西安
提
一
7 07 ) 1 0 5
要 : 地 整 理 项 目的 效 益 包括 社 会 效 益 、 态 效益 和 经 济 效 益 , 益 分 析 是 土 地 开 发 整 理 项 目不 可 缺 少 的 土 生 效
・
14 ・ 5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0 () 0 9 4
产 条件从 根本 上 得 到 了改 善 , 大增 强 了 抵御 自 大 然 灾害 的能 力 , 进 和 保 持各 农 业 生态 系 统 间 的 促 良性循 环 , 从而 , 高 了农 田的 自然 生产 力 ; 提 增强
况, 进而 影响 土地开 发整 理的 总体效 益 , 以必 须 所
对 土地 开发整 理 的生态效 益进行 分 析 。 通 过对项 目区进 行综 合整理 , 项 目区边 界 、 沿
用率 不高 , 土地 生产 潜力未 能充 分发挥 。因此 , 必 须在 项 目区实行 合 理 的整 治措 施 , 以加 强 土地 的
农土
调整 , 增加 农 民的收 入 , 进项 目区经 济发展 。 促
浅析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权威资料]
![浅析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39412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9.png)
浅析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摘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土地整理对促进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本文结合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及预算工程情况,采用投入与产出对比的方式分别对项目区实施后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和静态投资收益。
【关键词】土地整理投资效益分析一综合说明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基础。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面积,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地位的有效形式。
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是土地合理利用和耕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善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民创收能力的主要手段。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配套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确保项目区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区实施条件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应经过实地踏勘以后,确定项目区位置、规模、类型及性质。
在踏勘过程中应重点熟悉项目区总体地形,确定灌溉水源位置和灌溉及排水条件,了解项目区交通状况。
对项目区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土壤、建筑材料、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项目实施基础条件分析包括交通条件、灌排水设施状况、电力设施等。
项目区交通条件应分析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是否有公路可以达到项目区,项目区内道路是否满足田间生产和农民收获农作物需要;灌排水条件分析应从灌溉和排水两方面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水利工程内容;另外,确定项目施工所需的电力条件。
土地整理项目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土地整理项目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石磊1,2,3,4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理重点实验室;4.陕西省土地整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要:土地整理作为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种的适宜性。
土地平整工程,可以改善耕作环境,采用更先进更科学的耕作方式,有效调节耕地养分失调的状况,减少污染,提高耕地的产量,可以有效地增加耕地面积。
从效益分析可以看到,通过土地整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而且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
在耕地数量逐渐减少,短期内很难逆转的情况下,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目前经济发展迅猛,导致耕地减少以及耕地质量下降,降低粮食生产力和产品质量,威胁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1]。
耕种条件较差,增加了农业生产投入,使得农民收入降低,有碍于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土地整理作为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种的适宜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大大提高[3]。
一、研究区概况与指标说明(一)研究区自然状况项目区以丘陵地貌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36.3 ̄08米之间,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3度,夏季雨水集中,旱地冲刷严重,造成土层浅薄,养分含量低植物产量不高。
项目区位于江安县阳春镇。
项目区涉及阳春镇九龙村、湾头村、乱石村3个行政村。
项目区涉及村总人口5759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数3305人。
(二)新增耕地指标计算方法(1)新增耕地数量是反应项目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4]。
新增耕地面积=整理后的耕地面积-整理前的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比例=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建设规模×100%。
(2)新增耕地供养人数切实反应了项目实施对当地农民生产保障的提高程度[5]。
农村土地整理效益分析——以江西省资溪县为例

摘 要 :土地 整理 效 益 涵盖 了经济 效益 、生 态效
益和社 会 效益 。土地 整理 效 益 分析 是 土地 整理 理论
及 实践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对 规 范与 指 导土 地整 理 项
面积的 1 8 . 5 9 %) ,未利 用土 地面 积 2 1 7 8 . 3 7 h m , 占项 目区土地 总面积 的 1 . 7 7 %。主要 类 型包 括 水浇
4 8 k m。项 目区土 地 总 面 积 1 2 . 3万 h m ,农 用 地 面
农 田水 利基 本建 设 为重 点 。让项 目区广 大 农 民群众
把 项 目工程 看成 是 自己的 工程 , 明确广 大 农 民群众 集 生产 、价 格 、市场 、运 销 、质 量 、风 险 信息 于一
农 村 土 地 整 理 效 益 分 新
一 一
以江 西省 资 溪县 为例
( 其 中 ,耕 地 面 积 6 2 2 0 . 4 7 h m: , 占农 用 地 面 积 的
5 2 . 3 6 %;其 它 农 用地 面 积 2 2 0 8 . 5 7 h m2 , 占农用 地
4 . 5万元 ,预 计 总投 资 3 3 2 7 . 8万元 。 2 . 2 土 地 整 理 筹 资方 案 。我 国土 地 整 理 投 资行 为 的主体 是 国家 ,包括 中央政 府和 地 方政 府 。其 他经 济 行为 主体 是指 整 理 区域 内 的农户 ,他 们 一般 以投 劳 的形 式参 与 到土地 整 理活 动 中 ,并通 过 土地 整理 获 取直接 的经济 效益 [ 3 J 。 2 . 2 . 1 设立 县级 土地 整 理专 项 资金 。由依 法收 取 的
随 后 法 国 、俄 国 、 加 拿 大 等 国 也 沿 用 这 个 名 词 [ 2 ] 。
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正不断减少。
在当前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下,需要有效新增耕地,并以旱地改水田提高耕地质量,以此提高土地的整治效益。
旱地改水田能够解决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这一问题,且能够维护区域的生态发展,对我国实现土地整治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对旱地改水田进行分析,以土地整治效益提高为前提,以此促进广东汕尾市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前言:土地整治是我国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在土地整治可以为地区带来经济效益,且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此为我国后续项目建设奠定基础。
当前旱地改水田应以土地整治效益为千亿,从单一性经济效益走向多元化效益,且评估体系也需要从传统的单一性评价转化为综合性评价,以此把握土地整治的根本内容,构建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模型。
同时,在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中需要采用分析定量结合发,对影响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归纳,将多种数据综合整理,这样的做法应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分析以广东汕尾市为例,该市首先确定了3层14个指标评价体系,并分成确定了指标权重,结合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建立了综合模糊模型,对效益进行了细致化研究。
通过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前后的分析可以看出,广东汕尾市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由整治前的“C+”经济已经过渡到了良好等级的“B+”经济,经济效益共计提高了三个等级,而生态效益则由整治前的“C+”过渡到了“B+”的良好等级,共计提高了三个生态效益等级,社会效益则从整治前的“C”较差等级过渡到了“A”的优秀等级,共计提高了4个等级的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评估来看,山东汕尾市的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由原来的“C+”较差等级过渡到了“A”的优秀等级,由此可以得出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综合效益提升最为明显,且整体效益较大,相比未改造前高出4个等级[1]。
吉林省白城地区盐碱地整治在土地整理中的效益分析

(一)白城市洮北区盐碱地整治项 目区 1. 项目区概况 主要利用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 技术来进行盐碱化治理,通过这项技术 在洮北区高平村、德顺乡明山村、镇南 种羊场巨宝山村进行水田和旱田试验均 获成功。项目区建设规模 639.4 hm2,项 目区内土壤性质均属中、重度盐碱化土 壤, 最 高 pH 值 达 11.18, 改 良 后 pH 值 均降至 8.7 以下。 2. 项目区盐碱地整治评价指标 (1)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通过盐碱地整治新增耕地462.7 hm , 当 年 改 良 水 田 水 稻 平 均 667 m2 产 量 均 达 千 斤 以 上, 当 年 改 良 旱 田 667 m2 产 量比未改造旱田 667 m2 产量提高 4 倍以 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 657 元 / 人增至 5 137 元 / 人。 (2)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盐碱地土地利用率由整治前的 0.15% 增 至 88.36%; 道 路 网 密 度 由 0.003 1 km/hm2 增至 0.024 5 km/hm2。 (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绿色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 17.5% 增 加 到 98%, 单 位 面 积 生 物 量 由 原 来 的 3.54 t/hm 增至 38.90 t/hm ,耕地灌溉保 证率由 0 增至 100%, 有机质含量由 0.09% 增至 0.58%。 (二)镇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 1. 项目区概况 主要与引嫩入白工程配套,从白沙 滩泵站提引嫩江水对项目区进行灌溉, 将盐碱地整理为水田,旱田和荒草地改
河南农业 2016 年第 8 期 (中)
HENANNONGYE
75
生态农业
SHENG TAI NONG YE
18.36%, 道 路 网 密 度 由 0.002 5 km/hm2 增至 0.055 0 km/hm2。 (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绿 色 植 被 覆 盖 率 由 20.5% 增 加 到 83%, 单 位 面 积 生 物 量 由 6.63 t/hm2 增 至 27.40 t/hm2,耕地灌溉保证率由 0.05% 增 至 100%, 有 机 质 含 量 由 1.59% 增 至 1.80%。 三、结论 (1)通过各项目区的盐碱地整治, 有效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耕地面积、土 壤质量等指标。 (2)在充分考虑盐碱地整治措施合 理性的同时,要有先进科学的盐碱改良 措施与之配套。 (3)白城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 弱区,将大量盐碱地整治为水田,虽能 改善了土质, 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但改变了原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加重了 土地“三化”风险。 (4)在盐碱地整治过程中建议综合 治理,土地整理与盐碱地整治并举,以 提高盐碱地生产水平,实现科技增效地。 2. 项目区盐碱地整治评价指标 (1)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本项目区建设规模 8.10×104 hm2, 整治后新增耕地面积 3.83×104 hm2,平 均粮食产量由 434.5 kg/667 m2 增至 558 kg/ 667 m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 188 元 / 人 增至 5 194 元 / 人。 (2)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盐碱地土地利用率由整治前 44.4% 增 至 90.62%;道路网密度由原来的 0.004 8 km/hm2 增至 0.050 5 km/hm2。 (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绿 色 植 被 覆 盖 率 由 20.5% 增 加 到 83%,单位面积生物量由 15.71 t/hm2 增至 23.02 t/hm2,耕地灌溉保证率由 20.4% 增 至 100%,有机质含量由 0.32% 增至 0.5%。 (三)大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 1. 项目区概况 该 项 目 区 总 面 积 7.75×104 hm2, 盐 碱 化 土 壤 总 面 积 为 3.40×104 hm2, 占 项 目 区 面 积 的 43.87%; 盐 碱 化 土 壤 主 要 位 于 项 目 区 的 内 后 长 发、 后 太 平 庄、来福屯和东两家子,土壤 pH 值多 分布于 9.5 ~ 10.5,土壤碱化度范围为 2.75% ~ 94.90%。 2. 项目区盐碱地整治评价指标 (1)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项目区耕地面积由 1.28×104 hm2 增 至 4.92×104 hm2,平均粮食产量由 435.5 kg/667 m2 增 至 510.5 kg/667 m2, 农 民 人 均纯收入由 2 457 元 / 人增至 5 956 元 / 人。 (2)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盐 碱 地 土 地 利 用 率 由 17.1% 增 至
白玉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ME G Q n —c a . 0 i N i g ho WU B 一q g n
( o eeo o rm adUb n ua Pann , hn d 60 5 ,i un C l g f ui n ra —R r l i C eg u 10 9 S h a ) l T s l n g c
A src : ae nte o n n osl a o r et ne a pe f m t c l e e t e oo i b nf deo g a b n - b t t B sdo u t l dcnoi t np j a xm l r es i n f , cn m ce e t l i e a h c ya d i o ca s , o h o ab i ia coc e n l
236h 2 化 为 牧 草 地 。 9 m 转
4 白玉 县 土 地 整 理 的效 益 分 析 4 1 社 会 效 益分 析 .
白玉 县 幅 员 辽 阔 , 地 资 源 丰 富, 县 幅 员 面 积 土 全 1 3 7 r 。其 中, 地 556h 2 园 地 1 .0h 2 林 地 85 0hn 0 2 耕 8 m , 4 2 0 m ,
角度 出发 , 为实 现社会 发展 目标 ( 进农 村经 济发展 、 加 就 促 增
业机会 、 缩小城 乡差距 等) 所做 的贡献 与影 响程度 。
4 9 , 22 人 平均 占有土地 面积 3 87 亩 , 中全县人 均 占有耕 4 6 .3 其
地 19 .8亩 , 人均林 地 110 5 .6亩 , 均牧草 地 10 6 。土地 人 6 .3亩 利用 呈现人均 占有 土地 资源 数量 多 , 用 地 中牧林业 用地 面 农 积大 , 耕地 比例小 , 地类 呈立 体分 布 , 宜发 展农 、 、 和 各 适 林 牧 多种经营 , 土地资源质量较差 , 土地资 源开发利用 不平 衡 的特 点。特别是耕地面积小 、 质量差 , 耕作 粗放 , 生产 力低 , 森林 生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报告

********************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报告*****土地整理中心**年**月*日目录1、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1.1自然条件1.2社会经济条件2、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分析的方法3、经济效益分析4、社会效益分析4.1 项目区有效耕地面积变化情况4.2项目区农产品生产总量及单位面积土地产量的变化情况4.3项目区排水灌溉和居住等条件改善情况4.4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产权关系调整情况5、生态效益分析6、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与结论7、附表:附表1:《原有耕地开发整理后增产效益分析表》。
附表2:《新增耕地净效益分析表》附表3:《原有耕地开发整理后新增效益分析表》。
附表4:《项目区开发整理后农产品年产值分析计算表》附表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附表6:《土地开发项目开发整理前后农产品年生产总量和单位面积土地产量变化情况表》。
1、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1.1自然条件**************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区位于*********镇西南部,***河与***河之间的狭长地带,东经********,北纬*************。
项目区属平原地区,土地平坦,地面平均高程**米(黄海平面标高),西部地面高程**米,略高于东部;项目区属**河流域,**河源于***县,***境内控制面积***平方公里,多年径流均值为***亿立方米,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蕴藏量较大,地下水水质良好,分布于项目区的冲积层内,富水性强。
项目区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平均蒸发量**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宜于农业生产发展。
本区无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生产植被主要为水稻和旱地作物,一般利用方式为双季稻,配以种植小麦、豆类、绿肥等。
本区过去易受洪灾影响,经过治理,现已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土地整理 的相关基础 知识
11 土地 整理 概念 .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 的地域空 间,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的
是 生活环境 的改善 ,土地整理必 须 以土地 资源的永续利 用为基 础, 而土地资源 的永续利 用 , 要有 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作前提。 注 重开发 , 而忽 视整治 与保 护的土地 整理 , 往会导致土 地生态环 往 境 的破坏 , 甚至 丧失土地 资源永续利 用的基本特征 , 也就 不可能
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 土地整理 ;特性 ; 效益 ; 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332 F 2 .1 1 文章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4 2 0 )2 0 5 - 3 1 0 — 0X(0 9 0 — 0 7 0
土地开发整理在全 国已开展 了 1 O年左 右 , 是我国各级 政府
告提出的解 决好 农业、 农村 、 民问题 , 农 加强农村基础基础设 施建
() 1 对农 田基 础设施 条件较 差 的农 用地进行 综合整 治 , 调整
土地利 用布 局 , 配套 沟渠路 林等设施 , 项 目区田成方 、 使 路成 网、 林成行且水利配套 , 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 从 提高耕 地质量 , 增加 有效 耕地面积 。
13 土 地整 理 的范 围 .
土地整理是运 用工程 、 生物等措施 , 对农 用地 、 农村 闲置居 民
点用地及未利 用地实施整理 、 开发、 用的行为 。其范 围包括 : 利
 ̄ N I 为贯 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 的《 D g3 ' 中共 中央关 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 》 中提 出的建 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 而开 展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 是十七 大报
设,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确保 国家粮食 安全 的重要任 务。 0 8 2 0 年, 国务院发布 了《 于进一步促进 宁夏经济社 会发展 的若 干意 关
见》 强调要继续 加强基本农 田建 设 , , 积极开展 土地整理 , 加有 增
() 2对原农村 居民点用地进行 综合整治 , 调整 土地利 用布局 ,
14 土地 整理 的特 性 .
1 . 土地整理 的特 性 .1 4 土地 整理要不 断地 满足社 会经济 发展 对 土地环境和 居住环境 的需要 , 为人类 生存、 生活活动提供优 良
施, 切实提 高了耕地 质量 , 增加 了有效耕地面积 , 为我国粮食安全
和新农村建设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 在提高农 业综 合生产能力 的同 时, 取得 了明显 的综合效益。
排项 目 3 0 00多个 ,安排投资 4 0多亿元 。宁夏国土面积虽然较 0
小 , 已实施 5 但 8个项 目, 开发 整理 面积 37 .2万公 顷, 总投资 41 .8 亿元 , 预计 新增耕地 14 .3万公顷。2 0 , 0 9年 自治 区又安排土地开
发整理项 目 1 个 , 目总投资 24 8 项 . 亿元 。 土地开发整理项 目的实
的居 住环境 。社 会经济 的发展在对 土地整理提 出新的要求 的同
时, 也在 为土地整理 提供新 的技术与措施 , 新的土地整理 又促 而 进社会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 , 二者互相联系 , 断发展 。 不 综观 国外 土 地整理历史 , 土地整理的 目的、 任务及 内容 , 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不断变化 , 同社 会经济发展阶段 , 不 有不 同意义上 的土地整理 。 1 . 土地 整理 过程 的一体性 .2 4 无论是土地生产能 力的提 高 , 还
体现土地 整理的意义。因此 , 土地整理必须把开发 、 用、 利 整治与 保 护结合一起 , 以保持其一体性 。 1 . 土 地 整 理 效 益 的 统 一 性 土 地 利 用系 统 是 典 型 的 自 .3 4 然——经济——社会复合 系统 , 是人与 自然环境相互作 用的集 中 体 现。就土地利 用的基础来看 , 自然 因素( 态因素 ) 生 是制约土地
宁夏农林科技
20 0 9年第 2期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地 整理 效 益分 析
雷晓萍 , 刘晓峰 , 王瑞 清
( 宁夏农 业勘查设 计院 ,宁夏 银川 7 0 0 ) 50 2
摘要: 概述 了土地整理的 内涵 、 目标 、 范围及 特性 , 以土地整理 的一个项 目为例 , 分析 了土地整 理的社会 效益、 生态效益
要 求 , 用工程 、 采 生物 、 行政 等措施 , 田、 、 、 村进行综 合 对 水 路 林、 整治 , 改善土地利用结构 , 提高土地 资源 的利 用率和 产 出率 , 增加 可 利用土地 数量 , 确保 经济 、 会 、 社 环境 三大 效益 良性循 环 的措
施 。近年来 , 随着国民经 济迅猛 发展 , 城市外延空 间不 断扩 张 , 耕 地锐减 , 生态环境破坏严 重。 因此 , 必需通过土地整理来大 力挖掘 土地利 用潜 力 , 加耕地面积 , 增 提高 耕地质量 , 改善 农村的生产 、 生活条件 和环境。
地资源 的适宜性 , 加农 用地 面积 , 增 重点增加耕地面积 , 提高耕地
开发利用闲散土地和废弃地 , 加有效耕地 面积 。 增 () 基本农 田保护 区内未充 分利 用的 农地进 行统 一整理 , 3对 以增加有效耕地 面积 。
效耕地 面积 。为落实 国务 院意见精神 , 宁夏今后还要继续加 大土 地 开发整理 工作 力度 。截至 20 0 8年 , 国家已在 3 O个省份 累计 安
12 土地 整理 目标 .
土地 整理的 目标 是根据农业和 农村经 济发展的需要 以及 土
资源利 用的主导 因子 , 求生态效益是 土地整理 的基础 ; 追 就土地 利 用的服 务对象来看 ,社 会因素成为土地利 用系统 的主导 因子 , 社 会效益是土地整理 的目的所在 ; 而追 求经济效益是土地利 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