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管理学派简介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
管理理论的丛林-11个主要的管理学派目录一、管理过程学派------------------------------------------------------------------------------------------------------------- 21.代表人物 -------------------------------------------------------------------------------------------------------------------- 22.主要著作 -------------------------------------------------------------------------------------------------------------------- 23.主要理论 -------------------------------------------------------------------------------------------------------------------- 2二、人性行为学派------------------------------------------------------------------------------------------------------------- 31.代表人物 -------------------------------------------------------------------------------------------------------------------- 32.主要著作 -------------------------------------------------------------------------------------------------------------------- 33.主要理论 -------------------------------------------------------------------------------------------------------------------- 3三、社会系统学派------------------------------------------------------------------------------------------------------------- 31.代表人物 -------------------------------------------------------------------------------------------------------------------- 32.主要著作 -------------------------------------------------------------------------------------------------------------------- 33.主要理论 -------------------------------------------------------------------------------------------------------------------- 3四、管理科学学派------------------------------------------------------------------------------------------------------------- 41.代表人物 -------------------------------------------------------------------------------------------------------------------- 42.主要著作 -------------------------------------------------------------------------------------------------------------------- 43.主要理论 -------------------------------------------------------------------------------------------------------------------- 41.代表人物 -------------------------------------------------------------------------------------------------------------------- 52.主要著作 -------------------------------------------------------------------------------------------------------------------- 53.主要理论 -------------------------------------------------------------------------------------------------------------------- 5六、系统管理学派------------------------------------------------------------------------------------------------------------- 61.代表人物 -------------------------------------------------------------------------------------------------------------------- 62.主要著作 -------------------------------------------------------------------------------------------------------------------- 63.主要理论 -------------------------------------------------------------------------------------------------------------------- 6七、经验主义学派------------------------------------------------------------------------------------------------------------- 61.代表人物 -------------------------------------------------------------------------------------------------------------------- 62.主要著作 -------------------------------------------------------------------------------------------------------------------- 73.主要理论 -------------------------------------------------------------------------------------------------------------------- 7八、经理角色学派------------------------------------------------------------------------------------------------------------- 71.代表人物 -------------------------------------------------------------------------------------------------------------------- 72.主要著作 -------------------------------------------------------------------------------------------------------------------- 73.主要理论 -------------------------------------------------------------------------------------------------------------------- 8九、技术系统学派------------------------------------------------------------------------------------------------------------- 81.代表人物 -------------------------------------------------------------------------------------------------------------------- 82.主要著作 -------------------------------------------------------------------------------------------------------------------- 83.主要理论 -------------------------------------------------------------------------------------------------------------------- 8十、群体行为学派(组织行为学派) ---------------------------------------------------------------------------------- 91.代表人物 -------------------------------------------------------------------------------------------------------------------- 92.主要著作 -------------------------------------------------------------------------------------------------------------------- 93.主要理论 -------------------------------------------------------------------------------------------------------------------- 9十一、权变理论学派 --------------------------------------------------------------------------------------------------------- 91.代表人物 -------------------------------------------------------------------------------------------------------------------- 92.主要著作 -------------------------------------------------------------------------------------------------------------------- 93.主要理论 ------------------------------------------------------------------------------------------------------------------ 10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 1908-1984) 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孔茨 西方管理理论11学派
1980年孔茨又指出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发展到11个学派:经验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学派。
1、经验案例学派:代表人物:戴尔主要观点: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其基本立足点是比较。
反对管理学中的“普遍原则”,戴尔认为,那种试图建立起管理学普遍原理的著作忽视了具体各别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了实际,他不认为管理是科学,而强调管理是一门艺术。
2、人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梅奥主要观点:①工人是“社会人”。
人是独特的社会结构,只有使自己完全投入集体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
所以必须从人的社会和心理方面来合理组织和治理,以保持稳定和协调。
②企业中既存在正式组织,又存在“非正式组织”。
他认为,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而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行动标准。
因此,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既有利又有弊。
对于治理人员来说,要充分熟悉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重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以便使治理人员之间、工人与工人之间、治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相互协作,保持良好的气氛,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
梅奥认为,生产率的升降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协作精神;而士气的高低则取决于工人对社会因素非凡是人群关系的满足程度。
满足度越高,士气也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
3、群体行为学派:代表人物:麦格雷戈主要观点:麦格雷戈是承继了梅奥传统而又有创造性发展的后起之秀。
如果说,人际关系学派以心理学为基础,那么群体行为学派则以社会学为基础。
所以,群体行为学派更偏重于组织,也更接近于管理。
二者的重合,主要表现在社会心理学方面。
组织行为学的迅猛发展,显示了群体行为学派对管理的贡献4、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巴纳德-西蒙理论”这个学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关于协作系统的创见。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 /一、经历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历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用比拟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历进展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奉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方案、重要研究工程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历,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展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效劳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历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根底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场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着作。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
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着作1.赫伯特·西蒙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
管理学派介绍
2
切斯特.巴纳德
社会系统学派
3
美国
*伯特.西蒙
决策理论学派
4
美国
理查德.约翰逊\ 绋里蒙德.卡斯特
系统管理学派
5
美国/英国 卢桑斯/伍德伍沃
1、传统理论存在认识上的缺陷;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 2、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数关系; 3、管理应该权宜变通。 1、管理的性质; 2、管理的任务; 经验主义学派(经理 3、管理的职责。 主义) 从企业管理的实践出发,研究大企业的经验,并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 。 现代管理的思想创新发展: 1、管理重点由基层转向高层,由业务管理转向战略管理; 2、强调“软”管理,把抓好“组织文化”作为管理的根本立足点; 3、强调“人本管理”; 4、提出了“企业再造”思路。 5、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 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6德国马克思.韦伯
行政组织理论
1、权力与权威是组织形式的基础(法定的权力与权威、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各等级责权分明、任命应 考核、实行委任制、管理与经营分离、固定薪金和严格的考核升迁、遵纪守法)。
7
美国
1、社会人观点(应把员工当做不同的个体看待,当做社会人对待、不应将其视着无差 别的机器); 2、非正式组织观点(共同工作中由于兴趣、感情或归属等因素而形成的组织体系); 乔治.埃尔顿.梅 人际关系理论(霍桑 3、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士气(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友谊、得到尊重、保 奥 实验) 证安全、钱与物质), 4、关于领导能力的观点(不仅有解决技术、经济问题能力;与被管理者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 亚伯拉罕.马斯洛 弗鲁姆 麦克利兰 *麦格* 沙因 勒温 布莱克与莫顿 何赛和布兰查德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X-理论、Y-理论 复杂人假设 群体动力学 领导方格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3。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2。
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西方现代管理学派
西方现代管理学派1.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人的职能》主要内容:1,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2,—个组织的三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3,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
4,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
2.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肯尼思·博尔丁代表作:《一般系统论:一种科学的框架》主要内容:1,组织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由5个分系统组成——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
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
,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
企业还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还取决于外部条件,只有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才能达到动态平衡。
3,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3.决策管理学派代表人物:赫尔伯特-西蒙主要内容:决策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决策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它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对决策进行科学管理的学术。
4.经验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戴尔主要内容:1,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
2,管理者的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处理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相对社会的责任。
3,实行目标管理的管理方法。
5.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霍勒斯卡·文森,希尔。
主要内容:1,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科学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解决问题的步骤3,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
管理学流派介绍
管理学流派介绍1、管理学的流派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
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
他认为到1980年为上,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2、各流派研究的内容这些流派尽管各有自己对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从内容上来看不超出三大内容:即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经营。
•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
•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和韦伯的典型的组织研究成果。
•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以及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
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
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
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
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管理学是现代企业和组织领域的核心学科,它研究企业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理论,这些理论都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思考方式。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
一、古典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是管理学的早期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和福特。
古典管理学派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科学管理。
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应该是一门科学,通过研究和分析工作流程,可以找到最优的管理方法和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强调分工和专业化。
古典管理学派提倡将工作分成小块,并将每一块工作分配给专门的员工进行完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强调管理层的权力。
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层应该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指令和奖惩措施来监督员工的工作。
二、人文管理学派人文管理学派是一种注重人的价值和尊重员工的管理理论,它强调人类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价值。
人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文管理学派认为,组织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员工的能力和技能,还取决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协作。
人文管理学派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协作,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3.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
人文管理学派认为,每个员工都是独特的个体,不同的员工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实现最佳的绩效。
三、行为管理学派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麦格雷戈。
相比于古典管理学派和人文管理学派,行为管理学派更加注重员工的个体行为和动机。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员工的动机和需求。
行为管理学派认为,员工的行为和绩效往往受到动机和需求的影响,理解员工的动机和需求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调整员工的行为。
2.关注组织文化和氛围。
行为管理学派强调组织的文化和氛围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通过改善组织文化和氛围来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
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1.赫伯特·西蒙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
(完整版)管理学派分类
管理学派分类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
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主张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和主观随意性,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由于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派主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5※<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的。
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作为五项职能有效综合运用的结果。
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特征以及发展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编辑本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
[编辑本段]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
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
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System)
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System)什么是社会技术系统 社会技术系统是⼀种关于组织的系统观点。
它是由英国塔维斯特克⼈际关系研究所的特⾥斯特(Trist,E.L.)通过对英国达勒姆煤矿采煤现场的作业组织进⾏研究后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由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相互作⽤⽽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即由包括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技术系统、成员的素质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复合系统。
它强调组织中的社会系统不能独⽴于技术系统⽽存在,技术系统的变化也会引起社会系统发⽣变化。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组织不仅是由⼚房、⼈⼒、资⾦、机器和⽣产程序综合起来的物质组织,也是调整⼈的⾏为的“⼈的组织”或由⼈的⾏为构成的⼈群关系系统。
这就是说,⼈群关系并不是组织可随意取舍的特性,⽽是企业所固有并因其激励⼈的⾏为⽽存在的。
可见这种组织观点更重视⼈际关系系统。
这种组织理论,对构成⼀个组织的许多复杂的因果关系了解得更为丰富和更为深⼊,它不但解释组织中的“正式组织的活动”,⼀也能说明“⾮正式组织的活动”,被称为现代的组织理论,同强调物质组织的传统组织理论相对应。
社会技术系统的作⽤ 建⽴社会技术系统是指为了提⾼组织效益⽽采⽤同时集中于技术和社会两⽅⾯的变⾰,使他们相互关系最佳配合的⼀种有计划的组织变⾰⽅法。
这种⽅法强调组织的技术和⼈的因素的最佳结合,强调对完成⼯作的⽅法重新设计。
它是现代组织变⾰活动中较为流⾏的⽅法之⼀。
在⽣产管理中,社会技术系统是指与⼯作扩展的哲理相似但更强调技术和⼯作团队的相互作⽤的⽅法。
这种⽅法试图发展⼀些能够调节⽣产过程中技术需要和员⼯及⼯作团队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作。
很久很久以前,有⼀所⼤学的物理考试,出了这样⼀个问题:如何利⽤⽓压计测量⼀栋⼤楼的⾼度?有⼀个学⽣的答案居然是:带着⽓压计到⼤楼顶,在⽓压计上系着⼀条绳⼦,⽤绳⼦将⽓压计垂⾄地⾯,测量该段绳⼦的长度即是⼤楼的⾼度。
⽼师给了他零分,但这个学⽣却辩说答案完全正确,应该给满分。
《管理学》第一套作业(1-3单元)
《管理学》第一套作业(1-3单元)1单项选择题对于微观管理系统来说,最直接影响组织活动中的环境因素是()。
• A.政治环境• B.社会环境• C.经济环境• D.技术环境正确答案: C2单项选择题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即()。
• A.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 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 C.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 D.生产、商业、财务、安全、组织、管理正确答案: B3单项选择题沟通、了解、激励下属的管理技能是()。
• A.技术技能• B.诊断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 D.分析技能正确答案: C4单项选择题组织理论之父是()。
• A.梅奥• B.法约尔• C.泰勒• D.韦伯正确答案: D5单项选择题制订生产计划进度图的管理学家是()。
• A.亨利·甘特• B.卡尔·巴思• C.哈林顿·埃默森• D.莫里斯·库克正确答案: A6单项选择题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法约尔• B.韦伯• C.泰勒• D.巴纳德正确答案: A7单项选择题成功的管理者在对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强调的重点上与有效的管理者不同之处在于:成功的管理者认为()。
• A.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对贡献最大• B.传统管理的相对贡献最大• C.网络联系的相对贡献最大• D.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正确答案: C8单项选择题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人的积极性•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企业盈利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正确答案: D9单项选择题构成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分别是()。
• A.科学和技术• B.先进的科学和先进的技术• C.技术和人才• D.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正确答案: D10单项选择题下列因素中,哪个不属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 A.人口• B.营销组合• C.人均国民收入• D.产业政策正确答案: B11单项选择题研究发现,一位成功的管理者花费13%的时间在传统管理上,28%的时间在沟通上,11%的时间在人力资源管理上,48%的时间在网络联系上。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职能对管理进行剖析;可以根据管理经验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理;可围绕基本原理开展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作用和适用范围;如同医学和工程学,管理是一种可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管理的基本原理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一样可靠,违背管理原理会造成损失;管理者的环境和任务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理论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社会系统学派:人在社会中会遇到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要找到恰当的平衡,把各种差异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极端化。
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各种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得以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
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征和过程决定的。
组织中人的行为由决策和作业两部分组成,组织的决策过程是管理的重点(在这方面社会系统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者西蒙等人的观点更为突出)●决策理论学派: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西蒙等人对管理决策特别重视,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他们将决策分为4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中的作用。
他们提出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被认为是较为实际可行的理论。
他们将社会系统力量与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有关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运用●系统管理学派: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是一个受环境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
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分系统,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认为管理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活动合乎逻辑的过程,通过对各种数据做出最优的解答,实现管理目标。
管理思想发展史—现代管理理论学派
六、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该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 个技术系统,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 响。只有既满足社会系统的需要,又满足技 术系统的需要的组织才是最好的组织,而管 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 的相互协调。
一个企业的技术系统在企业与外界环境的接壤 处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企业的自我调节能 力、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它的技术系统的灵活性。
五、社会系统学派
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 巴 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 代表作是《经理人员的职能》( 1938), 被奉为管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其另一 代表作是《组织和管理》( 1948)。
《经理人员的职能》(2-1)
1.组织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协作系统 2.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
七、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 西蒙(Herbert A. Simon),其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 (1945)、《组织》(1958)、《经济学和行 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管理决 策的新科学》(1960)、《思维的模型》 (1979)等。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过程、 决策分类、决策准则和决策技术等。
①明确的目标 ●没有明确的目标,协作就无从发生。 ●协作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 组织人格和个人人格 ●个人目标的实现是个人参与组织活动的决策基础。 ②协作的意愿 ●意味着实行自我控制,交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让 组织进行控制。 ●是否具有协作意愿依个人对贡献和诱因进行合理的 比较而定 。 ③意见交流(信息沟通)
行为科学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和群体行为学派又习惯地总称为行 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理论按研究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个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 为理论。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主要观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于研究科学技 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 方式等的影响,因此,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 工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 是一个技术系统,并非常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 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主张,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与 管理效果,企业需要对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进行有效 的协调。当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时,通常应在技术系统 中做出某些变革以适应社会系统。该学派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工业生产如运输、产品装配和化学加工等技术 系统与员工关系更为密切的工业工程学。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及简介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the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pproach)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是在 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E.L.Trist)及 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他们通过对英国煤 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许多矛盾的产生是 由于只把组织看成一个社会系统,而没有看到它同时又是 一个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个 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 大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 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 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 于研究科学技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 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影响, 因此,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工程 等方面的研究。其代表著作有《长壁采 煤法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 《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等。
各管理学派及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照明试验
• 工场照明试验是要证明工作环境与生产率 之间有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 试验结果说明,照明度与生产率之间并无 直接的因果关系,照明灯光仅是影响产量 的一个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对工人劳动生 产率产生影响。
接线实验
• 目的是想搞清楚社会因素对激发工人积极性 的重要性。
• 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 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 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
力
作业 5 85
5 5 100
工长 15 60 5
10 10 100
股长 25 45 5
10 15 100
课长 30 30 5 5 10 20 100
部长 35 30 10 5 10 10 100
总经理 50 10 10 10 10 10 100
企业成员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比例
%
企业类型
需要具备的能力
3.1.4 科学管理法的内容体系
1. 时间研究与动作研究 2. 工具、设备、原材料及作业环境标准化 3. 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 将作业职能与计划职能分开 5. 职能制与例外原则
例外原则:Principle Management by exception
管理人员把管理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一些事,拟就 处理意见,使之规范化,然后授权给下级处理,而自 己主要去处理那些没有规范了的例外事件,并保留监 督下属人员工作的权力,这对实行分权制有重要意义。
3.2.3 法约尔法则
法约尔将管理看作是平行于一般技术专 业等的另一种特殊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 是“管理职能专业化”思想的反映,但管 理职能并非是只属于管理人员的职能,它 是由从企业的最高领导到一般工人的各个 成员分担的。从这一基本假设出发,法约 尔讨论了组成企业人员才能的各方面能力 的相对重要性,形成了有名的“法约尔法 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一、简介及代表人物社会—技术系统学派(the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pproach)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E.L.Trist)及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
他们通过对英国煤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许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只把组织看成一个社会系统,而没有看到它同时又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大影响。
因此,他们认为,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二、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研究及主要观点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于研究科学技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等的影响,因此,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并非常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主张,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效果,企业需要对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进行有效的协调。
当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时,通常应在技术系统中做出某些变革以适应社会系统。
该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如运输、产品装配和化学加工等技术系统与员工关系更为密切的工业工程学。
三、优缺点1、优点:这个学派虽然也没有研究到管理的全部理论,但却首次把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综合起来考虑,可以说是填补了管理理论的一个空白,并且对管理实践也是很有意义的。
2、缺点:作为一种管理学观点,即使它并不像某些支持者所坚信的那样,囊括了管理学的所有方面,这个流派也还是对管理实践作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贡献。
此外,任何有经验的管理者都将对此感到诧异,即:装配线技术或铁路运输技术或炼油技术会影响个体、群体及其行为模式,还会影响各类运作的组织方式以及各种管理技巧,这也是值得怀疑的。
而且,这种观点对于企业运作的特定方面来说同样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肯定,在这种观点中所蕴藏的管理知识比那些能被发现的要多得多。
四、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代表作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于研究科学技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影响,因此,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其代表著作有《长壁采煤法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等。
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贡献通过对英国煤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单只分析企业中的社会方面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其技术方面。
企业中的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和采掘方法)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大影响。
因此,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⑴.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⑵.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
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
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⑷.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
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2、发展过程: 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在法约尔之后,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
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
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
3、主要观点:(1)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性上很好地加以剖析。
(2)可以从管理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基本道理或规律。
这些就是管理原理。
它们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能起一种说明和启示的作用。
(3)可以围绕这些基本原理开展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在实际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4)这些原理只要还没有被证明为不正确或被修正,就可以为形成一种有用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
(5)就像医学和工程学那样,管理是一种可以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6)即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背离了管理原理而造成损失,但管理学中的原理,如同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原理 --样,仍然是可靠的。
(7)尽管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但管理理论并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包括进来才能起一种科学基础或理论基础的作用。
4、优点:⑴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
他们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
孔茨认为管理学这样分类具有内容广泛、能划分足够多的篇章、有利于进行逻辑性分析等优点。
该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原理教科书都是安装管理的职能写的。
⑵管理过程学派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基础。
把管理的任务和非管理的任务(如财务、生产以及市场交易)加以明显地区分,能使经理集中于经理人员的基本工作上。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通运用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的。
管理的原则如同灯塔—样,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5、缺点:⑴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
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通用性有限,对静态的、稳定的生产环境较为合适,而对动态多变的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只在工会力量不大,或失业率很高、生产线稳定的情况下适用。
如果在专业性组织中应用时,这些原则便需要修改,其适用性须视情况而定。
⑵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的职能并不包括所有的管理行为。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这四个词实际上完全没有描绘出实际工作;它们只不过描绘出了某些模糊的目标。
⑶在管理者日常管理中,一定是先有了目标和组织,然后进行管理,而不是先有一套典型的职能,能够到处运用到不同的组织中去。
但是分析这些活动在传统理论中却不曾有过。
大多数传统的理论认为,企业有一套“典型的”职能,它们可以到处运用,对一切事物来运用,用不着先作一番分析。
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早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人埃尔顿•梅奥,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
后来,则有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原籍德国后来移居美国的库尔特•卢因、美国人布雷德福、美国人坦南鲍姆等。
2、主要观点:⑴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有效管理理论通过长达五年时间的研究,他们发现,与生产率增长相关的因素是这样一些社会因素,如劳动群体的士气、小组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和有效的管理。
这种有效的管理,就是要了解人的行为,特别是劳动小组的行为。
“为此,要采用激励、劝告、领导、交流等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
所谓有效的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效的传播活动达到管理的目的。
⑵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马斯洛1943年发表了他的《人的激励理论》,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
他所说的需求层次共有五个,它们是彼此关联,并按优先等级排序的。
这种排序说明最优先的需求目标将主导人的意识,并往往激起人的相应行为。
从他的五个层次来看,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是作为自然人生存的基础层次。
尊重与自我实现则是作为社会人的较高层次和高层次的需求。
而介于基础层次和高层次需求之间,则是“社交的”需求。
为什么马斯洛要把社交的需求摆在中间,因为它是自然人社会化的必然需求。
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他的理论是针对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一种修改。
他认为,影响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激励因素,即能够导致员工对工作满意的因素,如成就、赏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工作中的成长等;还有一类是保健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和管理、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及个人生活之类。
他所谓的保健因素,也叫“维持因素”。
这类因素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但必须处理好,若处理不好,员工会产生不满。
双因素理论和需求层次论一样,尽管缺乏科学的证明,但因为它强调通过对工作的设计来满足员工心理和社会的需要,维持和改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因而,在实践中对企业管理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⑷麦格雷戈y理论和阿吉累斯的成熟与不成熟理论阿吉累斯认为,社会现实的管理制度压抑着人们在人格上成熟。
健康的人从婴儿到成人,在心理上有一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自然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格要发生七种变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这些变化虽然是自然的过程,但是,由于现实和企业管理制度的约束,以及外界影响,如工作简单,管理上强调集权和服从,工人无力支配环境等,使工人的成熟受到阻碍。
y理论认为:工作中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工作可以达成某种满足,人会自愿去执行;也可以是一种处罚,受处罚者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
是哪一种情况,要看环境而定。
控制和处罚,不是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要求是没有矛盾的。
如果给人以适当机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就能统一。
在现代工业社会,普通人的智慧潜力只得到了部分发挥。
⑸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场论”与“守门人”理论其核心是强调“群体”对“个体”影响和作用。
除此而外,他还开辟并发展了有关下级参与决策及把团体应用于行为改变的研究。
卢因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把心理学引入社会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和组织的社会群体,而这种研究的重心却是放在个体的观念、动机共处五项原则、愿望、行为如何被其所在的群体影响,即群体传播对个体的作用上。
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对“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概念进一步加以理论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