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郑人买履》选自《国语读本(上册)》三年级第二单元寓言故事专题的第二篇。故事借一个宁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用可笑的事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于寓言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与认识,对于寓言故事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孩子们对于小古文的习得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有了初步的积累。但纵观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学生对文言文的特点、朗读,甚至是感悟与方法等都还有待教师的帮助,主要还是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知晓寓意;
2. 初步认识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用法;
3. 能举一反三,积累同类寓言故事,并在生活中学会变通,不犯同类错误。【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地朗读寓言,知晓寓意。
难点:能举一反三,并在生活中学会变通,不犯同类错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图片导入,认识“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你见过吗?(古时候鞋)这是?
生:(古时候的)鞋子
师:没错,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古时候的鞋人们叫它——履(lǚ)
师:老师把它请到黑板上,大家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写(田字格中板书,边写边说)第三笔要长一点,这双鞋才能盖住脚;最后一笔是捺,和第三笔的撇相呼应,这样才平衡,这双鞋穿起来才走得稳。一起读。
【通过图片与字源变化引出——“履”,并进行正音】
2. 提取信息,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跟“履”有关的故事——郑人买履(出示课题)谁来把这个课题读好?
生1:郑人买履
师:谁能读得更好一点?想想什么地方可以停顿。
生2:郑人/买履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它讲的是郑国有个人想去买鞋。
师:哦,原来,寓言故事的题目就常常告诉了我们故事的主要内容。【小结】师:大家一起来读好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读顺课文
1. 初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先试着借助注释自己读一读这则寓言,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
动手圈一圈,读好后更可以同桌互助,试一试你能把这则寓言读通吗?好,开始。
2. 异议讨论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通过注释与同桌互助已经正确解决了,这真是学习的好办法。那还有没有不确定的词语,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师:老师把大家普遍存在问题的词语都标记出来了,你都解决了吗?请一位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重点字:置(zhì)吾(wú)罢(bà)遂(suì)宁(nìng))
师:这儿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多音字,在这则短短的寓言中先后出现了3次,它是——度。老师这里有两种解释,你能借助意思和前后文去理解一下,这三句话分别怎么读才更准确呢?
(度:①作动词用,计算、测量;②作名词用,良好的尺码)
【相机把这3句话理解,并读好这3句话】
师:原来,通过字义理解和前后文联系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辨析字音和字义。【小结】
3. 齐读课文
师:一句一句都读好了,相信大家连起来读也就不成问题了。为了读好整则故事,老师还请了好帮手来帮忙(提供停顿符号),现在,你能把故事读流利了吗?先自己试试。(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寓言,知意晓蕴
1. 师: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这则寓言故事想必大家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个视频,还要请大家来当一回配音演员,
把故事说完整。但此之前,咱们要把每个句子读好,这样才能让你发挥的更好,有没有信心?
2. 师:真棒!那我们就通过这则寓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来入手读好它,它就是——“之”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①之其坐。/至②之市而忘操③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④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⑤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师:“之”在寓言中有以下几种解释,你能根据前后文对应说说每个之对应哪一种意思吗?同时把这些话读好。
①之:量好的尺码。(理解第一句)
②之:到
③之:同①
④之:同①
*⑤之:鞋子的大小。
师:哦,那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生:有人问:“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师:郑人是怎么回答的?
生:郑人说:“我宁愿相信量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师:天呐,如果你是这个人,听了郑人的回答,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这人实在是不懂变通啊,这么简单的事反而被他弄复杂了。
师:对呀,实在可惜。你能把这个人的这句话带上这样的语气读得更好吗?同学们当郑人回答。
师:郑人不懂变通,闹了笑话,现在,我们可以完整地把寓言连起来,读得更好吗?我们一起来挑战一次。
3. 师:同学们,看来想要讲清一件事,你可以概括性简明地说,也可以加入故事情节生动地说。【小结】
4. 师:现在我们已经读通了寓言,理清了故事内容,这下肯定能做好一位优秀的配音演员了,来挑战一下?
师:请大家看视频进行配音,甚至可以挑战一人分饰两角,由你来把这则《郑人买履》展示完整。
自行练习,请同学展示。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 师:大家配的太棒啦!简直就点出了写这则寓言故事的作者的心呀!你们真是他的知音人。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韩非子。
师:没错,正是他。(介绍人物背景、创作这则寓言故事的背景)
2. 师:韩非子被现在的人们仍这么推崇,这则寓言故事到现在仍广为流传,除了对当时的人们与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之外,对现在的我们,同样影响颇深。今天读了这则寓言,你还知道哪些同样告诫我们这个道理的寓言故事吗?
(买椟还珠、刻舟求剑等)
3. 师:学习古文,既可以与先贤们对话,更可以勉励现在的我们,期待同学们在古文的学习中明事理,正言行。课后,请大家把这则故事清楚、有趣地说给爸爸妈妈听,再去续写故事:第二天,郑人又去买履,这次他买到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