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重点实验训练题Word版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附答案)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重要考点精练一】***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图1(1)如图1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得交叉)。
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其原因是。
(3)实验过程中,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A.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V。
2.(2021·肇庆模拟)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三种电路:图2(1)甲同学认为图2电路比图1电路好,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图3电路比图2电路更好,理由是图3电路便于多次实验。
(2)乙同学利用图3电路(其中电阻 R=5Ω)完成了本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电压 U(伏)电流 I(安)电压/电流1 1 0.22 2 0.43 4 0.8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乙同学利用图3电路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忽然变为0,但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或。
(4)实验操作过程中,丙同学发现滑动变阻器损坏,但经过思考后利用图 2 电路最终也完成了多次实验,该同学的做法是。
3.某同学利用如图3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选用的5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和2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1.5A”。
图3(1)如果连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仅有一只电表有示数,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与(选填字母代号)。
A.电流表断路B.定值电阻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D.滑动变阻器短路E.定值电阻处接触不良(2)电路连接完好后,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记下电压表的示数,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再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选填“左”或“右”)滑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单表测电功率(附答案)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单表测电功率【重要考点精练一】***1.(2021·佛山模拟)小海和小珠结合所学电学知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究。
图1(1)小海利用图1-1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故障可能是(选填“定值电阻”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更换元件后,小海改变R 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某次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A;多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得到如图3的I﹣R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小海实验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V,可得出结论:。
(2)小珠连接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仅用一个电压表测出了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R0为已知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
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步骤:①请在虚框内填入电压表和开关S2的元件符号。
②只闭合开关S和S1,调节R1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③只闭合开关S和S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④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用U额、U1、R0表示)2.小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R1:“10Ω 1A”和R2“3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图2(1)小华设计了图2甲所示的电路,她应选用的滑动变祖器规格为(R1/R2)。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此时小华(能/不能)确定电路一定存在故障。
(3)如果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短路/断路)。
图3(4)确定电路正确后。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小灯泡U ﹣I 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
(5)小华在某次调节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加了△R 1,同时小灯泡电阻变化了△R 2,则△R 1 (大于/小于/等于)△R 2。
初三物理 实验专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课时声、光、热实验专题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装臵,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他们将发声的闹铃臵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臵于O 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臵,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臵还能研究的问题时(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2、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 冰3230水(15℃)1470 软橡胶(常温)40 至 50水(20℃)1480 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2)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 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3)真空中声速是。
3、如题图2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图1(l )下面步骤a 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
实验步骤a 、b 、c 、d 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臵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臵A 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臵,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臵A 2、A 2';A 3、A 3'(图乙所示)。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中考必备版
一.力学部分(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二)测滑动磨擦力[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三)探究浮力大小[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N,物体的体积是m3,物体的密度是kg/m3:(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填“有关”或“无关”):(4)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四)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示例]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小华根据图(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根据图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小红根据图(b)和(c)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不同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用h1.h2.h3.h4.h5和h6表示凸出程度,且h1<h2<h3<h4<h5<h6: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同学密度ρ(×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深度(厘米)橡皮薄膜凸出程度1 5 h1小华0.82 10 h23 10 h3小明 1.04 20 h45 18 h5小红 1.26 20 h6①各位同学分析了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由此可验证的猜想是正确的:②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4与6的数据和现象后得出::由此他们验证了的猜想是正确的:(五)测量大气压[示例]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1)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①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②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2)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①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图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③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④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⑤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1)小强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步骤C中,当小强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多选)()A:改变动力臂大小 B:改变阻力大小C:改变阻力臂大小D:调节平衡螺母(3)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1 4 52 102 1.5 103 53 2 15 3 104 L 20 1 20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示例]图甲是小红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图,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分析表中信息回答问题: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cm 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cm1 6 3 2.5 92 6 5 2.5 173 6 8 2.5 24(1)表中的记录,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3)从表中分析得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与什么无关?(4)图乙是小林同学的实验图,他多使用一个滑轮的目的为了什么?(5)若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八)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示例]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①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②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____的关系:在做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小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改变斜面的长度,仍使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小球的动能变不变呢?”“当然不变了,”同桌小明立刻回答说,“因为高度并没有变:”“可毕竟斜面的坡度变了呀!斜面的坡度对动能有没有影响呢?”小红说:“做一做实验不就知道了吗?”于是他们准备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他们还为这个探究活动设计了一个探究报告,以下就是这个探究报告的框架:在报告中有的地方没有填写,请你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完善:探究课题:同一钢球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从相同高度的位置滚下,到达斜面底端的动能是否相同?猜想:尽管斜面的坡度不同,只要钢球从相同高度的位置开始滚下,到达斜面底端的动能是相同的:(3)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4)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记录:(请在下面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数据):(6)预测:如果实验结论与猜想一致,则在实验中应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①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④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⑥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 26:83(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本实验设计是通过观察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结论)(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推论)想一想,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你在研究什么问题时也用过了以上的推理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3)请你另外列举一个课本上的例子说明理想化实验:3:如图所示,超凡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 1 2 3 4 5 6 7h/cm 0 2 4 6 8 10 12F/N 6.5 6.0 5.5 5.0 4.5 4.5 4.5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_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2)分析第1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________________;(3)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浮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_______;4: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丽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军上楼所用的时间t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p(3)小军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是p=______________(4)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5:如图甲是小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只需要一个砝码的天平,横梁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左侧为悬挂在固定位置P的置物盘,右侧所用砝码是实验室里常见的钩码,用细线挂在右侧带刻度线的横梁上:(1)下面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几个主要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___________A: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右侧横梁的零刻线Q处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C: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D: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E: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F:由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2)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后,刚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时,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将对准底座上标记的__________侧(填“左”或“右”);(3)若某次测量最终达到平衡时钩码位于右侧横梁上的N处,如图乙所示,已知OP=l,OQ=d,ON=h,钩码质量为m,则待测物体的质量M= __________;(4)如图丙所示,将待测物体投入装有某种液体的量杯中,若待测物体投入前.后量杯中液面对应刻度为V1.V2,则待测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6: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来呢?”小明做了下面的探究实验:(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_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探究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是否相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在液体中某一深度处,改变_________________,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7: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李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5 次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一定时,物体抛出_______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______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3)根据研究结果,请你给参加掷铅球的运动员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妈妈外出旅游时,给小明带回一个挂件工艺品,如图所示;小明对该工艺品的材料属性产生了兴趣,但他又不想破坏该挂件,于是他想首先测量一下该挂件的密度;他从家里找到的测量工具只有自己的一把刻度尺,这可怎么办?妈妈正在洗碗,她把一只小碗放入一只盛满水的大碗时,大碗中的水立即溢了出来,这时爸爸对小明说,咱们有碗,你又有刻度尺,可以测密度了;在爸爸的帮助下,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只大碗吊起来,并在大碗下放一只小盆(若在大碗中加满吕,再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小碗漂浮在水面上,大碗中有水溢到下面的小盆里);同时,小明还找到三个药瓶(容积均足够大),准备用来盛放从小盆中倒出的水;下面是他的实验经过:小碗A.在大碗中加满水,并把小盆中的水倒干净;B.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把溢出的水倒入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1;C.把挂件小心地放入小碗,再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2;D.拿掉小碗和挂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把小盆倒空;E.直接把挂件放入大碗,再次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3;F.计算;(1)在他找到的三个药瓶中,应选用________最合适;(2)请把实验步骤D补充完整;(3)在他的三个测量数据中,有一个不必要,这个数据是________;(4)请写出挂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9.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别比较木块_________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的__________(选“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较陡3 0.3 1.8 13 最陡 3 0.4 2.0 1 60%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晓龙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2)在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越陡越__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5)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为了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电磁学(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示例]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序号材料长度/m 横截面积/mm2A 镍铬合金0.8 0.5B 锰铜0.8 1C 锰铜0.8 0.5D 锰铜 1.2 0.5图12-2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N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4)这种物理研究方法,通常叫做____________(二)探究欧姆定律[示例]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请你在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2)甲.乙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3)某同学在做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时,得出一组数据(见下表),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V)导体的电阻(Ω)通过导体的电流(A)3 2 1.54 0.756 0.5A: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示例]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_______端(选填“A”或“B”):(3)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上图,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_______Ω: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参阅九上P97)[示例]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伏安法”研究小灯泡(标有“3.8V”字样,电阻约为10Ω)发光时的电阻变化规律:(要求滑片P向左灯变亮)(1)连接电路时开关需要_______:(2)将下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用笔画线代替导线)(3)实验中,小红同学已经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电压/V 1 1.5 2 2.5 3.8电流/A 0.16 0.23 0.28 0.31电阻/Ω灯泡亮度非常暗很暗暗稍亮①第5次实验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上右图所示,此时灯泡的阻值_______Ω:②从已有数据推测,当电压为3.8V时,灯泡的亮度将______(更亮/更暗):③预期小红将得出灯泡发光时灯丝电阻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示例]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变阻器R(10Ω 0.5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1)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 障 现 象检 测 故 障 原 因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电流表无示数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3)下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功率/W 额定功率/W 13.0 0.36 1.08 1.503 1.891.521.08=++=额P23.8 0.4 1.52 34.5 0.42 1.89 老师认为该小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正确测量结果P 额= W ;(3)请根据电路图1完成实物图2的连接:(六)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示例]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R 1.R 2是两个电阻圈,R 1的阻值大于R 2的阻值,电阻圈上各夹一根火柴. 接通电路,一会儿观察到两电阻圈上的火柴先后被点燃,这说明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将 能转化为 能;若继续进行以下实验:(1)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接通电路,经历时间t 1,R 1上的火柴先被点燃. 这说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越大,产生的 _越多;(2)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接通电路,经历时间t 2,R 1上的火柴先被点燃,比较发现t 2小于t 1. 由此推理,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越大,产生的 _越多;(七)电磁感应现象[示例] 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ab ,把它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起来;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在空白处填写“偏转”或“不偏转”;(1)导体ab 不动,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 ;R 1 R 2 ab。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训练(30个实验含每个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训练(30个实验覆盖所有知识点)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0年0考)(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1-14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内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①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②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③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④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填“大”或“小”);⑤分析图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斜面顶部下落的物体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小明在测完小车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图1-1-15所示装置去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因素进行了猜想:猜想1: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2: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猜想3:与下滑物块的质量有关.①为了验证猜想1,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1是正确的.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明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质量不同的小车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可以算出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通过本实验得出猜想__________是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实验序号木块质量/g运动距离/m运动时间/s1 100 1.000 0.82 150 1.000 0.83 200 1.000 0.84 250 1.000 0.83利用频闪拍照得到某小球从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过程的照片,O点是小球的出发点,A、B、C、D、E(其中E点图中未标出)是相机每隔0.1 s曝光一次拍摄小球的位置照片.①分析闪光照片,容易得出小球从O点出发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相应数据(可以不估读),请完成表格中未填写的数据;位置O点A点B点C点D点E点时间/s0 0.1 0.2 0.3 0.4 0.5路程/cm0 1.00 4.00 9.00 16.00 __________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该小球从静止出发后的路程与__________成正比;若照片上位置与实际位置间距比例是1∶10,则小球从D点至E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0年3考:2015年、2017年、2020年)【例1】(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如图1-3-13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当水温时间/min 4 5 6 7 8 9 10 11温度/℃93 94 95 96 97 96 97 97泡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填“酒精”或“煤油”).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为了方便读数,实验过程中把温度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读数,导致所测的数据偏__________;由于粗心大意,上表中第__________min的实验数据记录有误.(4)实验表明,一切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_.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5)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但水的温度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6)通过实验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②不断__________热.(7)振安同学发现撤掉酒精灯后,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图1-3-14中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一小孔,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1-3-15所示,是描述水在汽化时的分子运动模型示意图,其中,__________图属于水沸腾时的分子运动模型示意图.10)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他们选用了相同的实验装置,并绘制了沸腾图象,如图1-3-16所示.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开始加热到t1时刻,a、b两杯水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和Qb,则Qa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Qb.11)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0年4考:2011年、2015年、2016年、2018年)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宜选用__________(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2)如图1-3-20所示,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研究对象加热,这样做能确保研究对象__________;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俊杰根据实验收集到如下表的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表明冰属于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其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为________℃.②在第 5 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内能. 时/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温度/℃-4 -3 -2 -1 0 0 0 0 0 0.5 1 1.5 2表明开始4 min升温快,最后4 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固态时的__________比处于液态时的小.根据图象可以判断:物体第5 min时的内能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第 3 min时的内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0年1考:2019年)如图1-4-8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方便实验观察,实验宜在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6)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7)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8)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__________方向射出,由此可以得出光路是__________的.(9)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一所示.表格处理好以后,小明得出:在反射现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30°30° 1 15°75°2 50°50° 2 30°60°3 60°60° 3 45°45°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二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0年2考:2013年、2016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4-1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在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要选_________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__________地放上平板玻璃,记录玻璃板的位置.(5)实验中选用两个相同蜡烛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在移动蜡烛A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6)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__________(填“前”或“后”).(7)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8)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9)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如果以5 cm/s的速度匀速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2 s时,蜡烛B应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____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0)做完一次实验后,小红让蜡烛靠近平面镜重做实验,此时像的位置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 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11)实验中多进行几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1-4-11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1-4-12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的像在玻璃板后__________(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运动.(14)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连起来,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发现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_________(填“垂直”或“平行”).(15)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中成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②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④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16)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蜡烛,但是,我们确实看到平面镜后面有蜡烛,这是为什么?如图1-4-13所示,点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引起视觉.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光好像是从图中的S′发出的,而实际上S′并不存在,因此我们把S′叫做S的虚像.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__________以后射入眼睛的.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17)小红经过仔细观察,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挨得很近的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若测得两像之间的距离为8 m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mm.6.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0年0考)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得到如图1-4-36所示实验现象.(1)界面是__________;入射点是__________;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2)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空气中的入射角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0°22°32°40°①结果表明: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_____________;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_的两侧;③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__________,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_____,光垂直射到水表面时,在水中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3)如果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射入空气中,则折射光线会沿着__________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4)根据光路可逆和上面得到的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5)图中还有一条光线没有标识,这条光线是__________光线,实验说明,在分界面光不但发生折射,同时还会发生__________.(6)认真观察实验光线的亮暗,会发现光线AO亮度较光线OB更__________(填“亮”或“暗”).7.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0年4考:2012年、2014年、2017年、2019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应该在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1-5-12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5-12乙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____;李安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出现如图1-5-12丙所示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进行调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5-12丁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_移动,或者将蜡烛向__________移动.(4)如图1-5-12丁中调整实验装置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5)若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的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6)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1-5-12丁所示位置放置时,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7)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1-5-12丁所示位置放置时,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的成像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8)把图1-5-13点燃的蜡烛M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图1-3-14中的图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再将蜡烛移到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此时要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9)把蜡烛固定在离凸透镜35 cm的位置B时( 如图1-5-15),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光屏应在__________(填“I”“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如果将蜡烛在图1-5-15的基础上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0)如图1-5-15所示,若把蜡烛从A点向C点移动,像距逐渐__________,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蜡烛移到D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怎么做才能观察到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某小组实验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1-5-16所示.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测量固体的密度(10年3考:2011年、2017年、2019年)小烨同学去海边游玩,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很想知道它的密度,于是小烨把鹅卵石带到物理课上进行测量.(1)小烨测量鹅卵石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根据该原理他应该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1-6-18甲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调节,使天平平衡.3)小烨将鹅卵石质量正确测量后,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6-18乙所示.接着他按表鹅卵石的质量m石/g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cm3鹅卵石放入后的总体积V总/cm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鹅卵石的密度ρ石/(kg·m-3)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测量鹅卵石质量的过程中,若砝码已生锈,测量出鹅卵石的密度将偏__________.(6)同桌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鹅卵石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鹅卵石,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鹅卵石,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1-6-19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鹅卵石的体积;③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将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测量液体的密度(10年2考:2011年、2014年)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1-6-20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2)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如图1-6-20乙,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3)如图1-6-20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则被测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4)在向量筒倒入盐水时,如果不慎有盐水溅出,则溅出的盐水密度__________,所测量出盐水的密度会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再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6)李安同学的测量步骤: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1;倒入部分盐水到烧杯中,并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的密度值将偏__________,原因是(7)灵玉同学的测量步骤: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测出的密度值将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盐水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④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0年0考)如图1-8-8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依次变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填“快”或“慢”).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变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__________得出的正确结论.(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7)若用图1-8-9的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还可以探究小车的__________(双选)关系.A. 重力势能与质量B. 重力势能与高度C. 动能与质量D. 动能与速度11.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0年0考)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8-11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8-11乙所示.(1)两位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____(填“甲”或“乙”)更科学.(2)在图1-8-11乙实验中,小华将系于物体上的两条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两端的盘中放入砝码,使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从而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是否需要二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发现用图甲和乙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0年1考:2018年)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8-13所示.(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小杨同学根据图1-8-13中的甲和乙图进行实验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A. 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 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D. 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3)从图1-8-13中甲、丙两组实验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1-8-13丁所示.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于是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1-8-13乙装置中,若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6)在以上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7)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8)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1-8-14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9)小芳按如图1-8-15所示进行实验,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_____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小华同学发现运动鞋穿久了容易打滑.他猜想鞋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两只同品牌同规格的运动鞋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一只是新鞋,鞋底花纹没有磨损,另一只是旧鞋,鞋底花纹磨损较大.①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只鞋子的重力并记入表格中;然后分别拉动两只鞋子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8-16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如下表格;种类新鞋旧鞋重力/N 5.8 5.4拉力/N______ 2.1②小华根据这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请你认真思考该同学的探究过程,指出其中不妥或错误的两处: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组同学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木板进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1)小文双手挤压铅笔(如图1-9-10),他觉得接触“笔尖”一端的拇指要疼得多,且越用力,感觉越疼,于是小文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于是小文设计了图1-9-11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3)小文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1-9-11中的_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此时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___不变.(4)如果选用E、F两次实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实验小文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小文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6)同组的小宇同学实验时将正方体砖块a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1-9-1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转换法.14.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10年0考)【例1】如图1-9-34是小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六个场景.(2)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__________的变化而知道压强大小变化的;第⑤次实验中,金属盒所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cm.(3)某次实验进行时,小华把金属盒压入液体的不同深度发现U形管两端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如图①所示,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4)比较②③两幅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较__________两幅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方向无关. (6)比较③⑤两幅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7)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__.(8)小华同桌李安认为比较②⑤两幅图,得出了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内部的压强越大.请你对李安的结论作出简要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大气压的估测实验(10年0考)如图1-9-36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排尽筒内的__________,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记下_______________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______长度. 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_______;④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_______(用测出的量写出表达式).(2)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0年3考:2012年、2013年、2016年)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某班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以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①弹簧测力计、②装有水的玻璃烧杯、③装有酒精的玻璃烧杯、④顶端带有挂钩的铝块、⑤细线.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应选择的器材是④、⑤、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写序号)(2)他们选用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铝块进行了如图1-10-10所示的实验:①甲同学认为“物体浸在液体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并在同种液体中用图中A、B、C实验证实他的观点,即铝块从B到C位置的过程中,浮力变大了.乙同学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并在同种液体中用图中A、D、E实验证实自己的观点,即铝块从D到E位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不变.请分析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中考物理课内重点实验专练(含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中考物理课内重点实验专练(含答案)1. (2017怀化)小李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时,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题图(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所示的实物图的连接.(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3)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法,要求保持电阻阻值不变,通过改变电阻两端的_________,观察电流大小的变化. (4)如图丙所示,是他在实验中的第三次测量结果,请把实验数据填入到记录表中.实验记录:定值电阻R=6 Ω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1 1.2 0.22 1.8 0.33第1题图丙(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2.(2017抚顺改编)子森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选用器材如下:电压为4.5 V的电源、滑动变阻器R A(50 Ω 1 A)、滑动变阻器R B(20 Ω 1 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定值电阻、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第2题图(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防止因电路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造成电流过大而损坏元件.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3)开关闭合后,两表均无示数,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选填“定值电阻”或“滑动变阻器”)断路.(4)排除故障后,多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第2次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则此时电压为___________V.实验次数 1 2 3 4 5电压U/V 1.0 2.0 2.4 3.0电流I/A 0.10 0.20 0.24 0.30分析数据可知: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 (5)实验中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Ω,所选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选填“R A”或“R B”).实验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曲靖2014.23)3. (2017龙东)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蓄电池(6 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各一只)、开关、滑动变阻器(1.5 A 20 Ω)、导线若干.第3题图(1)请你帮助小军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图乙的实物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2)补接后小军先将5 Ω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 V,电流表示数如图丙.请读出示数:____A.(3)当小军将10 Ω电阻换接成15 Ω电阻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 V,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情况即可).(4)小军完成此实验后,想利用原有器材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6 V,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排除故障后,将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丁所示,小军计算得出所测电阻的阻值R=_____Ω.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2017德州)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 V)、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定值电阻(5 Ω、10 Ω、20 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第4题图(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连线不得交叉)(2)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中,小强用5 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 A. 50 Ω 1.0 A B. 30 Ω 1.0 A C. 20 Ω 1.0 A实验3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0年4考)5.(2017盐城)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合金丝电阻,电源电压为6 V.第5题图(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__________端.(3)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接入电路电阻最大处移动到另一端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乙所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___________(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间发生了____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4)在电路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指针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读数为0.5 A,由此,小华算出接入电路合金丝的电阻为____________Ω.(5)为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电阻,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答:____________.6. (2017牡丹江)在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所测的电阻约为10 Ω.(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小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反向偏转的位置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第6题图(3)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是2.2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__A,所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___Ω.(4)测出一组数据后,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一直抖动,无法稳定.思考之后,他拆下电流表,利用剩下的器材也完成了实验.请在方框内画出小明的电路图. 实验4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7. (2017雅安)某同学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灯泡的电阻.第7题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变亮);(2)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在未接入电路时,指针如图乙所示,在使用它测量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5 V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电阻为___________Ω;(4)利用实验测得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I-U图像,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_ W;(5)完成测量后小东认为,还可以用上述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小李认为用上述器材不能完成此探究,你认为小李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5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0年5考)8. (2017福建)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第8题图(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用笔画线连接完整;(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3)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A,小灯泡此时的电功率为________W.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4)实验中,小灯泡突然熄灭,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9. (2017贵阳)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第9题图(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_状态.(2)通电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亮度始终不变且电压表指针保持在3 V的位置.小宏检查电路发现连线时错将导线接在了如图乙所示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两个接线柱上.(填写字母)(3)改正错误后,小宏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4)在进行误差分析时,老师说:虽然电压表内部电阻很大,但电路接通后仍有微小电流流过电压表.请你根据这一事实并结合电路图分析判断,实验中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2017哈尔滨)某小组研究小灯泡电功率,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有规格为“10 Ω 2 A”和“2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第10题图(1)如图甲所示,选用“10 Ω 2 A”规格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连接电路时,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__(选填“A”或“B”)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接着用开关迅速试触,灯泡发光,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_______V ,为了使灯泡正常发光,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收集信息如下表: 次数电压表示数/V电流表 示数/A 电功率/W 灯泡亮度12.5 0.30 较亮 23 0.32 0.96 很亮 3 2 0.26 0.52 稍亮 分析表格中信息可得,①小灯泡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W;②在电路安全范围内,小灯泡两端实际电压越大,消耗的电功率____________,灯泡越亮. 实验6 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11.(2016莆田)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第11题图(1)图中AB 段的距离s AB =________cm ,测得时间t AB =1.6 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_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___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4)v BC ____________(选填“>”“<”或“=”)v AC .实验7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昆明2017.20)12. (2017河北)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第12题图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接触面木板木板木板棉布毛巾压力/N 1.0 1.5 2.0 1.0 1.0弹簧测力0.4 0.6 0.8 0.5 0.6计示数/N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为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__________.(3)分析________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二,在接触面不变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____________.(4)分析1、4、5次实验,小明得出: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老师提出小明的实验设计应加以改进,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粗糙程度不同.【拓展】小明完成实验后,将长木板一端支起,用弹簧测力计沿平行斜面方向向上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2 N.则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为___________N.已知木板长0.5 m,支起的高度0.3 m,木块重1 N.13. (2017泰州)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小明用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①在乙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②比较___________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③比较甲、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有关.第13题图(2)在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它的支持力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实验8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昆明2010.23)14.(2017呼和浩特)在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是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在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第14题图(1)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选填“远”或“近”),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选填“小”或“大”);(2)对上问实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_____________运动状态不变;(3)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对上面实验进行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____________定律.实验9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5. (2017河池)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第15题图(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分析图乙和___________所示两组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比较图甲、乙所示实验,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A. 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B. 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实验10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16. (2017荆州)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第16题图(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____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A. 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 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_.(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 cm,则橡皮=1.2×103kg/m3,ρ水=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___Pa.(ρ盐水1.0×103kg/m3,g=10 N/kg)实验11 测量固体的密度(省卷2015.23;曲靖2012.23)17. (2017眉山)小明在盆中清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他做了如下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_________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左侧,接下来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透明空烧杯的质量m1=20.8 g,然后将透明空烧杯中装入适量水,把一粒樱桃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樱桃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樱桃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m2=_________g.第17题图(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_________cm3,则樱桃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4)以上实验操作,测出的樱桃密度比实际值将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18. (2017河南)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_____________,表示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橙子质量为__________g.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 cm3,则橙子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第18题图(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橙实验12 测量液体的密度19. (2017十堰)小芳在复习力学实验时,重温了部分实验,于是她选做测量苹果醋的密度.(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B.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 g;C.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苹果醋,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苹果醋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D. 她将烧杯中的苹果醋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静止时苹果醋的体积如图丙所示.(2)小芳算出苹果醋的密度ρ=_____________kg/m3.第19题图(3)同组的小明认为,小芳这种方法测出苹果醋密度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对小芳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小明调整后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_(填序号).(4)小芳又设计了用浮力知识测量苹果醋密度的实验,她找来了弹簧测力计、小铁块、细线.她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小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然后将小铁块浸没在苹果醋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已知铁的密度为ρ,则苹果铁醋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20. (2017福建)如图所示,小丽利用天平、玻璃杯、体积为20 cm3的金属块、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第20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___刻度线上,调节横梁平衡;(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蜂蜜如图甲所示,用天平称出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0,其示数如图乙所示,m0=____________g;(3)将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金属块不接触玻璃杯并保持静止,且蜂蜜无溢出,如图丙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150.4 g,则蜂蜜密度ρ=_______________g/cm3;(4)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总质量.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实验13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0年4考)21. (2017遂宁)小冬学习了“认识浮力”后,爱动脑筋的小冬提出了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第21题图(1)金属块在图C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N.(2)分析B、C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入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因为此时金属块浸入水的____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3)小冬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利用图A和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5)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小冬还计算出了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g=10 N/kg).22.(2017桂林)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第22题图(1)如图甲所示,依次将物体缓缓浸入水中.①从位置2→3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②从位置3→4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③图乙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能反映测力计示数在甲图实验过程中的变化.④实验中用手提着测力计,可能会使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本中提到,物体在空气中也会受到浮力作用,因此小禹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浮力大小的实验:①排尽一个大气球内部的空气,测出气球的重力G球;②将适量的氢气充入气球,用细线扎紧封口,按图丙所示测出拉力的大小F拉;③根据F浮=F拉+G球,求出气球所受浮力大小(细线重力和摩擦忽略不计).小禹的实验方案中,计算浮力的方法有误,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4 探究光的反射23. (2017苏州)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第23题图(1)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___________内.(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乙表),根据这组数据,他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017新疆兵团)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量角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24题图次数∠i∠γ1 70°70°2 45°45°3 30°30°(1)让入射光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NOF上可看到反射光OF,若将纸板NOF向后折,将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γ,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会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5 探究光的折射(省卷2016.21,2008.18)25.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第25题图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___________度.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_______(选填“OA”或“OB”);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__________(选填“α”“β”或“γ”).实验16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省卷2014.21,2009.18;昆明2008.22)26. (2017盐城)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1)将玻璃板______________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___________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圆,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 A=4.30 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 B=_________cm.第26题图(4)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____________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____________的距离.次数 1 2 3 4 5 l A/cm 4.30 5.70 7.10 8.80 9.90 l B/cm / 5.40 6.50 8.50 9.60 (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 B和l A,发现l B总是小于l 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____________________.27. (2017荆州)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像.(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第27题图(4)小华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乙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_______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实验17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0年4考)。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单表测电阻(附答案)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单表测电阻【重要考点精练一】***1.(2021•高州模拟)小明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他设计的电路如图1甲所示。
图1(1)此实验的原理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最端(选填“左”或“右”)使其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为零,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因为电阻R x出现了。
(选填“断路”或“短路”)(3)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待测电阻R x的阻值为Ω。
(4)若实验中电压表损坏,利用其它的原有器材也能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
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2;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 x=。
(用R0、I1、I2表示)2.(2021•广东模拟)小明用图2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图乙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
图2(1)请你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2)小明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已知两电表都正常,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即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A,小灯泡的阻值是(保留一位小数)。
(4)小明又想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 x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A.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B.断开S2、闭合S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C.。
表达式:R x=。
(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3.小明想利用小红的实验器材测量一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三 实验及答案.docx
专题训练三实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20、30、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2.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3.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和_______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4.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5.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测定电阻的阻值,即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_______和通过它的_______,就可以用公式_______算出电阻的阻值.根据这一实验要求,除待测电阻外,还必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你的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 R/kWh的电能表,另外你手头还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你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1)写出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3)写出根据测量的物理量,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_______时发生断开,如若能接上继续使用,则电功率将比原来_______(填“大”或“小”),这是由于它的电阻变_______了.8.把几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隔一会儿,清水变成红水,这是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9.水的比热是_______.装有50 L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上升到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10.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反射的缘故.11.普通自行车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装置是_______;在前后轮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在轮子的轴上安装了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2.使用天平时,下列哪种原因会使测量产生误差( )A.天平使用之前忘了调节 B.游码所对标尺的读数估计值偏小了C.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被称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并使用了游码D.少加了一个2 g游码标示的质量13.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矿井下与煤共生一处的石块)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给客户.客户为了防止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可以检测下述物理量中的( )A.密度B.比热C.熔点D.燃烧值14.若给你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细针,你能完成下列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出木块的质量②测出木块的体积③测出木块的密度④测出酒精的密度⑤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⑥测出木块所受酒精的浮力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15.若给你一只弹簧秤、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金属块的质量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③金属块的体积④测金属块的密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用一端封闭的足够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哪种情况会影响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A.改变玻璃管的粗细B.少许改变管的倾斜程度C.改变水银槽内水银面的高低D.玻璃管内漏进少许空气17.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18.用一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改变绕绳方法B.增加重物的提升高度C.减少重物的提升高度D.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19.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B.电路连接必须从电源的正极开始C.电流表测电流时为了安全应选择使用大量程D.滑动变阻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电路中20.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应采取的方法是( )A.增强磁极的磁性B.增加电源电压C.增大线圈中的电流D.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的磁极21.下列测量仪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A.体温计B.弹簧秤C.量筒D.密度计22.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的快.若水和煤油的比热分别用C水和C煤油表示,则( )A.C水>C煤油B.C水=C煤油C.C水<C煤油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23.下列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B.用石灰浆抹墙,经过一段时间后变硬C.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丁烷气体液化并贮存在打火机内D.潮湿的衣服变干了三、实验题(每题4分,共20分)24.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一蓄电池能否供电?又怎样判别它的正、负极?试设计几个办法,并说明道理.25.联欢会上,某同学从家里带来40只规格为“6 V 0.5 W”的彩灯,通过计算说明他最少应将多少只彩灯接在220 V的照明电路中?应该怎样连接?如果晚会开了5 h,使用这些彩灯一共用了多少kWh的电能?26.用日常生活中装饮料的塑料空瓶,请你设计:做演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存在及其性质的物理实验各一个.要求制作方法简便,并只加少量其他辅助器材.画图并写明制作方法、实验步骤.27.弹簧秤下悬挂着一重物(浸在硫酸铜溶液中,不与溶液反应),若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后,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28.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1)实验所用的器材除铁架台、滑轮组、细绳和钩码外,还需要_______和_______.(2)实验时,除已知钩码重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需要计算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3)请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四、计算题(29、题每题9分,30题10分,共19分)29.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是锅内水烧干前的加热状态,二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下图为CFXB型“220 V 1100 W”电饭锅的简易原理图.已知R=1956 .求:(1)电阻R0的阻值.(2)接通档“1”时,电饭锅处于_______状态(选填“保温”或“加热”),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大?(3)如果用该电饭锅来烧水,其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问需多少分钟可将 2.2 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设1标准大气压下)30.同学用弹簧秤、量筒、水、物块做测定浮力的实验,根据图中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填写记录表格中的各项内容,并分析、比较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用数学式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重量(N) 物体在水中时弹簧秤示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N)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cm3)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N)参考答案1.卷尺 秒表 v =2.升华 凝华3.平行光源 刻度尺 透镜 光屏 烛焰4.(1)到透镜的距离 (2)物体和像的大小(3)不能 虚5.伏安 电压 电流 R = 电源 开关 导线 电压表 电流表6.(1)将家中的其他用电器全都断开,只把白炽灯接入电路,让其工作一段时间,用手表记录时间,用电能表记录它所消耗的电能,最后用P =W /t 计算出它的功率.(2)时间t 消耗的电能W (3) P =W /t7.刚闭合电路 大 小8.扩散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9.4.2×103 J/(kg ·℃) 6300 KJ10.镜面反射 漫11.刹车用的闸皮 钢珠12.B 13.A 14.D 15.D 16.D 17.D 18.D 19.A 20.D 21.D22.A 23.B24.(1)用电表,根据电流的方向.(2)用小磁针来判断,根据奥斯特实验的结论.(3)利用电镀的原理,在碳棒上析出铜的相连的为负极.25.用37个同样的灯泡串联起来就可以了,0.09 kWh26.液体:在塑料瓶的侧壁上打一小孔,就会看到水从侧壁流出来.气体:用抽气机将瓶中的气体抽走,瓶子就会被空气压瘪了.27.变大 CuSO 4+Ba(OH)2=BaSO 4↓+Cu(OH)2↓28.(1)重物 刻度尺 (2)s h G 总功 有用功 机械效率 (3)略29.(1)R 0=44 (2)保温 24.2 W (3)11.2 min 浮排物体重量(N)物体在水中时弹簧秤示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N) 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cm 3) 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N) 1.960.98 0.98 100 0.98初中物理公式总结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
新课标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10页word
新课标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一、声学1.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
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
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
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
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实验(选填“甲”或“乙”)。
2.如图1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4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
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D、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光学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中考物理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实验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实验题实验一:杠杆平衡实验实验目标:通过杠杆平衡实验,掌握杠杆原理和平衡条件。
实验仪器和材料:杠杆装置、定滑轮、刻度尺、砝码、螺旋测微器等。
实验步骤:1. 将杠杆的转动中心与支点对准。
2. 在杠杆上选取两个不同的质量砝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
3. 通过调整砝码的位置,使得杠杆保持平衡。
4. 测量砝码的距离、质量以及杠杆的两端距离转动中心的长度。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砝码1: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为X1,质量为m1;砝码2: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为X2,质量为m2;杠杆的长度:杠杆两端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为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m1 * X1 = m2 * X2。
实验二:弹簧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实验实验目标:通过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的关系实验,掌握胡克定律,了解弹簧的特性。
实验仪器和材料:弹簧、挂钩、砝码、测量尺等。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悬挂在水平方向上的支撑物上。
2. 在弹簧下方挂一个挂钩。
3. 逐渐往挂钩上加重,记录每次加重后弹簧的伸长量。
4. 将数据整理成伸长量与受力的关系图。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受力:砝码的质量为m,施加在弹簧上的力为F;伸长量:弹簧受力后的伸长量为x。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F = k * x,其中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
第二部分答案解析实验一:杠杆平衡实验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m1 * X1 = m2 * X2,可以求得砝码之间的平衡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杠杆的长度L。
实验二:弹簧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实验解析:根据胡克定律 F = k * x,可以求得弹簧的弹性系数k。
通过绘制伸长量与受力的关系图可以得到弹簧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
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学习到了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并掌握了杠杆原理和胡克定律。
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数据记录和处理,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注意:本文仅为示例,实际情况中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实验题目及答案,具体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准确书写。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题(附答案和解析)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题(附答案和解析)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分别接入电阻丝,装人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并分别插入温度计。
(1)实验中选用的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2)实验中,用_________(选填“A”或“B”)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______(选填“A"或“B")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A.通电时间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3)下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液体a加热后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将温度计示数填入相应表格中。
分析可知,________(选填“a ”或“b ”)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设质量为m 的a 液体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 ,测出其电流为I ,通电一段时间t 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量为∆t ,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 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用所给出的物理量写出比热容的表达式),用该表达式计算出的比热容会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并接入兩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就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的关系。
【答案】 (1). 相同 (2). A (3). B (4). 48℃ (5). b (6). 20.15I Rt c t=∆ (7). 偏大 (8). 电阻 【解析】【详解】(1)由于甲中两电阻丝串联,所以通过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为控制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由Q =I 2 Rt 知道,实验中应选用的两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2)实验中,用通电时间(即A )可以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比较吸热能力时,可以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即B )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3)由图乙知道,温度计分度值为1°C ,示数为48°C ;分析表格中数据知道,加热相同时间,b 升温小,故b 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根据题意知道,设质量为m 的a 液体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 ,测出其电流为I ,通电一段时间t 后,若不计热量损失,由Q=I 2 Rt 知道,a 液体的比热容是:2Q I Rt c m t m t==∆∆;由于实际上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液体吸收,所以,用该表达式计算出的比热容会比实际值偏大;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并接入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即可以用这个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初中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doc
中考实验题专题复习一、平面镜成像实验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置 A 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且 A 点与 B 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 选填“ A”或“ B”) 。
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张力同学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下图是他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是画出的玻璃的位置。
A、B 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 A1、 B1 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根据他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得出什么结论?( 5 分)二、凸透镜成像实验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 和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 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到凸透像到凸透镜的距像的大小像的正倒次数镜的距离离( 放大或缩小 )l 30 15 缩小倒2 20 20 等大倒3 14 35 放大倒4 10 / 不成像/5 8 / 放大正①分析 1、2、3 次实验的数据可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题(附答案和解析)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题(附答案和解析)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________(选填“A"、“B”或“C”)实验中A.在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2). 受力面积(3). 错误(4).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一定【解析】【详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叫转换法: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即采用了转换法;(2)对比甲、乙两图知道,物体对海绵的压力相同,但接触面不同,由图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知道,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但甲、丁两图中受力面积不同,即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铁球用细绳悬于O点,小车置于O点正下方水平面上静止。
实验时,分别在水平面上铺毛巾、棉布、玻璃板。
(1)每次都要让铁球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题及答案很详细.docx
专题三实验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这类题目在中考中是必考题,也是要求考生不能失分的题目,通常会融合在大实验题中考查仪器的读数,将来也可能以小实验综合形式出现考查仪器读数或正确操作方法等。
主要有:①用刻度尺测长度;②用停表测时间;③用温度计测温度;④用量筒 ( 量杯 ) 测物体的体积;⑤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⑥用弹簧测力计测力;⑦用电流表测电流;⑧用电压表测电压;⑨用电能表测电功。
一、刻度尺注意事项:1.如果测量物体的始端不在零刻度线,被测物体的长度应为末端对应的刻度值减去始端对应的刻度值。
2.使有刻度线的一侧紧靠被测物体,并与被测长度平行。
3.视线正对刻度读出数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当物体的始端或末端在刻度尺的整刻度线处时,也要注意估读值。
例 1如图1-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cm;图1-乙、丙中,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图。
图1二、秒表注意事项:1.秒表内圈的单位是“分钟”,外圈的单位是“秒”。
2.读数前,先分清内圈和外圈的分度值。
3.读数时,对于外圈一圈表示30 s 的秒表,内圈的分针小于30 s时,读外圈小于30 s 的读数;内圈的分针大于30 s时,读外圈大于30 s的读数。
例2如图2 所示,秒表的读数是s 。
三、温度计注意事项:1.先估计被测物体温度,再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3.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4.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读数时要先找出零刻度线的位置,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体温计例外 )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齐平。
例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3-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如图3-乙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四、量筒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注意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2.量筒要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不能放到天平上使用,不能用手托着量筒读数。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重点实验》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重点实验》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实验5测量物质的密度(省卷3考)1.一题多设问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小华想测量稻谷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第1题图(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稻谷种子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m1=________g.(2)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V1为300 mL,将上述种子放入量筒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________mL.(3)种子的密度ρ=________g/cm3,与真实值相比ρ偏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4)小华经过反思后改进了实验方案:将量筒中种子倒出,用纸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测得种子总质量为m2,则种子密度ρ′=________.( 用ρ水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拓展设问(5)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计算出种子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内容补充完整.种子质量m/g①____②____种子体积V/cm3种子密度ρ(g/cm3)2.为了测量一块小矿石的密度,物理兴趣小组的小雅同学使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等实验器材开始了测量.(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1所示,小雅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第2题图(2)将待测小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后,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利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若先测小矿石的体积,后测小矿石的质量,则所测小矿石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物理兴趣小组的小安同学想到,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也可以测量小矿石的密度.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大量筒、小空桶、细线等,实验步骤如下:第2题图A. 将小空桶置于装有水的大量筒中,静止时小空桶漂浮在水面,此时大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为V1,如图4所示;B.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住缓慢浸没在大量筒的水中,此时大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为V2,如图5所示;C. 从大量筒的水中取出小矿石,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在水面,此时大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为V3,如图6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①被测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请用题目中所给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②在实验步骤C中,将沾有水的小矿石直接放入小空桶中,测出的小矿石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一题多设问(2021荆州)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第3题图(1)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选填序号);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移动游码C.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 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cm3;(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________kg/m3;(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拓展设问(6)若实验过程中挪动天平的位置,则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调平;(7)小明认为不用量筒也可以测出牛奶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如图丁所示第3题图丁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瓶质量记为m0;②将空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1;③将水完全倒出并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瓶子和牛奶的总质量记为m2,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4.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第4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______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使横梁平衡.(2)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 g,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1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2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小华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第4题图①如图3、4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5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1;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6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2;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6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5.一题多设问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第5题图(1)实验中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有很多实验都用到了这种方法,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___(选填序号)A.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B. 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3)比较2、3两图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比较________两图可得: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5)同学们将一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分别倒入a、b两种液体,如图5所示,则a、b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________ρb.拓展设问(6)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7)小明仅用3、4两次实验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多次实验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猜想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他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7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6. (2021东营改编)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第6题图(1)挂钩码前,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要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接下来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调节.(2)图乙是一个平衡的杠杆,改变钩码个数和位置,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若推动右侧钩码的悬线(如图丙所示),就会发现杠杆________(选填“左端下沉”“仍然平衡”或“右端下沉”).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m阻力臂L2/m1 1.00.2 2.00.12 1.50.1 1.00.153 2.00.15 1.50.2(3)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提出,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该小组利用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O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处绳子拉力为阻力F2,多次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进行实验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丁中,弹簧测力计处在A点位置时,此杠杆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请举出它在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应用实例:________.实验8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7.一题多设问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假设】小明猜想:可能与汽车的质量有关;小红猜想:可能与汽车的速度有关.【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物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越________.第7题图【分析论证】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践应用】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________(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拓展设问(1)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判断金属球动能的大小.(2)甲乙两次实验将金属球从相同高度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物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差异较小,实验现象不明显,为确保实验有较明显的现象,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图中的实验装置和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必须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A. 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B. 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C. 质量不同的金属球参考答案1. (1)153 (2)400 (3)1.53 大 种子浸没水中,由于吸水,测得其体积偏小(4)m 1ρ水m 2-m 1+(V 2-V 1)ρ水【拓展设问】(5)①种子放入量筒前水的体积V /cm 3 ②种子放入量筒后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 /cm 3 2. (1)零刻度线 左 (2)62 3.1×103 偏大 (3)①ρ水(V 3-V 1)V 2-V 1 ②不变 3. (1)C(2)40 (3)72 (4)1.1×103 (5)偏大 【拓展设问】(6)需要 (7)m 2-m 0m 1-m 0ρ水 4. (1)左 左 (2)33.2 0.83 (3)偏大 当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会残留一定量的食用油,使食用油的体积测量值偏小 (4)④m 1m 2ρ水 5. (1)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A (3)相等 3、4 (4)换用不同的液体,使探头在相同的深度 (5)<【拓展设问】(6)如下表所示 (7)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 (8)保持液体密度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换用形状不同的容器进行实验 序号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cm 液体的密度g/cm 3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cm 1236. (1)平衡 左 (2)F 1L 1=F 2L 2 左端下沉 (3)寻找普遍规律 (4)2.3 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5)费力 钓鱼竿 7. 【进行实验】大 【分析论证】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实践应用】超载 【拓展设问】(1)物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 (2)保证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3)可以增大金属球的质量或减小物块的质量或换用较光滑的水平面(4)B。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28道过关实验探究题训练及其答案.doc.doc
物理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典型重点题综合训练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小芳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分析: (1)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的数据,可以归纳的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是___。
(2)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的数据,可以归纳的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是___。
2.如图所示,小丽同学用U 型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1)实验前先检查U 型管压强计左右两液柱是否________,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如果两液柱没有出现高度差,说明U 型管压强计存在________问题。
(2)实验1可以探究________相同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3)综合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____________。
3.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实验步骤C 和D 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的关系,步骤B 和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步骤A 和_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 排;比较F 浮与G 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随浸入深度h 变化的关系图A B C D E像.分析图像,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①物块浸没前,_______________,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无关. (3)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_g/cm 3.4.如图所示,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金属块下表面所处不同深度h 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 。
(ρ水=1.0×103kg/m 3)实验数据如下:(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N ,第4次实验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__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娈化的特点 1、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18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9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请根据分数据记录表绘制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伏安法测电阻)1、图中是测定额定电压是3.8伏特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1)请按电路图的要求把图中所示的电路元件用笔画线作导线正确连接起来。
(2)按实验中合理的顺序将下列实验步骤的序号(1、2、3、4、5、6、7)填入括号内:[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闭合开关[ ]利用开关进行试触[ ]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移动变阻器滑片到它的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特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图16图17图182、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伏。
(1)图(甲)是未接完的实验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闭合开关时,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所以变阻器的滑片P 要置于 端(选填“A ”或“B ”)。
若闭合开关,灯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6伏,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是2.5伏,应将滑片P 向 端(选填“A ”或“B ”)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3.8伏,这时电流表示数如下图(乙)所示,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
3、(7分)小红要测一个小灯泡的电功率,她选用了以下器材:一只标有“2.5V ”字样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约为8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20Ω 1A )、导线若干及电源(电压为4V )。
(1)请你选择合适的量程,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6中的电路实物图连接完整。
(连线不得交叉)。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_________端(填“最左”或“最右”)。
(3)小红测量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3.0V 时的功率后,若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V ,须向__________端(填“左”或“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当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7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灯泡在额定功率下工作10s ,电流通过灯泡所做的功是________J 。
4、(2011湖北黄石,第37题)王明同学准备测量额定电压2.5V 的小灯泡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根据已有器材,他设计好了电路原理图,并完成了实物连接,如图11所示。
(1)根据实物连接图,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与之对应的电路原理图。
(乙)(2)某次测量过程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则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 W。
(最后一空保留两位小数)(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滑动后,小灯泡的电功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王明同学经过多次测量与计算后,得到了一组功率P与电压的平方U2的数据,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P与U2的关系是:(设灯丝电阻不变)5、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功率”的实验:(1)实验记录与计算如下表:根据他们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请说出两点):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②。
(2)他们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并发现灯丝的电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同学们想: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请你给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3)①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该实验的电路连接;(请正确选择电表量程)②请在坐标图中作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
6、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晓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晓明同学排除故障后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电压U/V 1.5 2.0 2.5电流I/A 0.22 0.26 0.30功率P/W 0.33 0.52灯泡发光情况灯丝暗红微弱发光正常发光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7、某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所用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待测电阻R x ,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和开关。
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_________端(选填“最左”或“最右”)。
(3)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为了检查电路故障,他们借助一根检测导线进行检测,当该导线两端分别接不同点时.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电路发生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电流为_____A,他们利用此组数据即得出该待测电阻R x的阻值,结束了实验。
你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有何不妥?答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做“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9甲所示的电路,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端(填“左”或“右”).(3)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均无偏转,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这可能是由于断路造成的.(4)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几组数据描成如图9乙所示的图象,则该电阻的阻值R=_ Ω.三、研究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关系1.(8分)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关系的实验中:(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目的是:。
(2)小敏同学按图15的电路原理图连接了图16实物电路,其中有两个元件连接错误。
它们分别是和(只须填写连错的元件)。
(3)重新连接电路后,用开关S进行试触,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超过刻度盘,应换用较量程。
(4)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出R l=5Ω、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
然后将电阻R1由5Ω换成10 Ω,为了使电阻R l两端的电压仍然为3V,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端滑动,在触头P滑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将。
2.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法。
(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正确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图(选填“甲”或“乙”)。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R的目的是。
(4)综合图甲、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
3.(2011浙江绍兴,第33题)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值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1)在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注视(选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示数C.电流表示数(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选填序号) 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电磁1、小华学了有关电磁方面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1)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华应选用_________装置进行实验.(2)小华选用甲装置探究有关知识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让直线ab静止在磁场中;②让导线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③让导线ab沿竖直方向上下缓慢运动.其中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如果在乙装置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直导线ab向左运动,若要使导线ab向左运动,你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实验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6所示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要求:①小磁针的指向满足如图所示方向;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③原有导线不得更改。
3、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的.探究这个现象应选用如图7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这个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的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制成,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现象(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5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
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的像。
甲图7-NP+S乙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填“5cm”或“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