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四种教育方式
教育方法包括
教育方法包括教育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良好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方法。
首先,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到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再次,探究式学习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知识,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个性化教学方法。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
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和个性化教学方法等多种形式。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教育方法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摘要: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的教育家,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总结自己丰富教育实践经验,形成了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与“泛智”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体系,对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夸美纽斯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泛智”教育教学原则一、夸美纽斯生平与世界观夸美纽斯1592年生于尼夫尼茨城的一个磨坊主家庭。
12岁时,父母先后病故。
夸美纽斯受兄弟会资助,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并在大学时代钻研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
1614年,大学毕业,任普热罗夫拉丁文学校校长,开始教学改革。
1628年,因避天主教的迫害,夸美纽斯与3万兄弟会员一起离开祖国。
在长期流亡国外的时间里,他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活动,主办各种类型的学校﹐为捷克的独立而积聚力量。
起初,他侨居波兰的黎撒(现名莱什诺),主持兄弟会学校,研究改革经院主义教育,当时欧洲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前的酝酿时期,各国思想界都在思索教育改革的道路,他受英国、瑞典、匈牙利、荷兰等国的邀请,为这些国家拟订教育改革方案,并发表了不少教育论著。
夸美纽斯一生有许多教育著作,如1631年撰写的《语言学入门》介绍了山川河流、鸟兽鱼虫、天文地理、经济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宗教信仰等等,这些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为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更是被后人奉为教育学经典,在书中,夸美纽斯开宗明义地指出“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教育思想,论述了其教育思想的两个基础—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与“泛智”教育思想,并且具体阐述了一系列的教育理论。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形成的世界观是密不可分。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是在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时代—人文关怀为标志的文艺复兴时期,所以他的世界观中体现着浓厚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感觉论色彩。
学习“四个伟大”的心得体会四篇
学习“四个伟大”的心得体会四篇面临“四大考验”、身处“四种危险”,共产党员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修炼?根据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提出了“四讲四有”这样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志和特质。
而对如何做好一名“四有四讲”的合格党员,我有以下几个观点:一、讲政治,有信念是我们的行动指南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信仰之河”里,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成长为“一艘巨舰”,中国人民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中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转变,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支撑这一伟业的,首先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力量。
而有的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追其根源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
讲政治让我们有正确的方向,有信念让我们有强大的精神支柱。
这样的行动指南让我们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
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大庆铁人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崇高信念发挥着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
二、讲规矩,有纪律是我们的行动规范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与核心,只有政治纪律严明,才能使全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在《党章》的约束下言行,让党章入脑入心,不折不扣地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要守住规矩,而守住规矩核心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
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要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勤政廉政,为人民群众作表率。
体验式学习的四种学习方式探讨
体验式学习的四种学习方式探讨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实际的了。
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可以说是体验式学习领域的扛鼎之作,为我们更好的理解体验式学习、发展体验式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依据。
更为重要的是,其不仅是一本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大成的体验式学习专业著作,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学习、发展,对于个体知识的认知、发生理论,做了一次深入、系统的思考与梳理。
一、体验式学习的四种学习方式库伯认为体验式学习过程有两个结构基础:第一个维度是感知与领悟通过依靠真实具体的东西来感觉直接经验的过程叫做感知;使体验深入内心并依赖概念解释和符合描述的认知过程叫做领悟。
杜威把直接理解的过程叫做感知,而间接理解的过程叫做领悟。
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直接感觉到的,不太需要思考的叫做感知,比如我们感知到天气有点冷,感知到气氛有点尴尬;而需要透过思考、分析去体会到的叫做领悟,比如我通过一件具体事情我领悟到某个道理。
第二个维度是内涵和外延。
所谓的内涵按照库伯的观点,就是内涵缩小的内部反思过程,而外延则是主动积极地操纵外部客观世界地外延扩大过程。
对应的学习方向就是理解和转换。
莫里斯认为人们看待一个概念可以有两种方式,或是作为一类对象,或是作为一组决定对象的属性与特征。
前者是指这个概念的外延或范围,后者是指这个概念的内涵。
例如,扩大“哲学”这个概念的外延,可以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而缩小其内涵则是“智者”、“聪明”等等。
按照我的理解:内涵就是从纵向的角度,从内部属性、特点的角度的一种认知方向,比如你认知一朵花的时候,从花的颜色、结构、习性……入手,这就是内涵;外延则是横向的角度,将认知对象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从更平行的角度去认知,比如认知一朵花的时候,从它与其它花的不同、从它所处的环境、从它与其他事物的对比……入手,这就是外延。
正是建立在上述两种结构基础之上,形成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基本知识和四种学习方式四种基本知识是:(1)通过感知获取经验,并通过缩小内涵的理解最终形成发散性知识;(2)通过领悟获取经验,然后通过缩小内涵的理解形成同化性知识;(3)通过领悟获取经验,并通过扩大外延转换经验所得到是辐合性知识;(4)通过感知获得经验,并通过扩大外延转换经验所得到是顺应性知识。
教养方式决定男孩个性——鲍姆令德的父母教养方式实验
教养⽅式决定男孩个性——鲍姆令德的⽗母教养⽅式实验据世界精神卫⽣⽇活动有关资料显⽰,在我国17岁以下的⼉童和青少年中,⾄少有3 000万⼈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为问题的困扰,中、⼩学⽣⼼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男孩⼼理健康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就是⽗母不良的教养⽅式。
什么是教养⽅式?就是指⽗母对男孩管教的⼀种⼤概取向,包括⽗母教育男孩的观念、态度和⽅法,⽐如,有的⽗母教育男孩⾔语亲切、和风细⾬;⽽有的⽗母教育男孩粗暴野蛮、暴风骤⾬。
临床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男孩的⼈格、情绪特点、⼼理状态和⾏为⽅式等都与其⽗母的教养⽅式密切相关。
如果⽗母对男孩采⽤严厉惩罚(包括体罚、苛求、威吓等)、拒绝否认的⽅式越多,男孩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他⼈、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也更易产⽣焦虑、担忧及某些强烈的情绪反应。
⽗母不同的教养⽅式,就会有不同个性的男孩。
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教授、⼼理学家鲍姆令德曾对⽗母的教养⾏为与男孩个性发展的关系,进⾏了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鲍姆令德进⾏了三次试验,第⼀次是将被试孩⼦按个性(独⽴性、⾃信、探究、⾃我控制、交往等⽅⾯)成熟⽔平分出最成熟、中等成熟和最不成熟三组,然后对他们⽗母的教养⽔平从“控制”、“成熟的要求”、“⽗母与孩⼦的交往”、“教养”四个⽅⾯进⾏评定。
第⼆次、第三次实验是采⽤与第⼀次相反的研究程序,对在不同教养⽅式下的孩⼦做个性评定,等这些孩⼦长到⼀定的岁数再做⼀次评定。
实验结果是最成熟孩⼦的⽗母教养⽔平最⾼,依次往下,最不成熟孩⼦的⽗母教养⽔平最低。
在进⼀步的研究中,鲍姆令德提出了⽗母教养⽅式中的两个衡量指标:要求度和反应度。
要求度是指⽗母对孩⼦的⾏为标准的要求⾼低,可以分为⾼要求度和低要求度;反应度是指⽗母对孩⼦需求的反应程度和关爱的程度,可以分为低反应度和⾼反应度。
根据这两个指标,可以将⽗母的教养⽅式分为四种类型。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及幼儿园在各国的发展
一切事物最终都统一于上帝
教育的实质正在于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 质,帮助人类逐步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
• 2.顺应自然的原则 • 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初的基本标志必 然是容忍的、顺应的,是保护性、防御 性的。 • 3.发展的原则 • 人性是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发 展不仅是分阶段的,更是连续的和联系 的。人的成长与万物生长一样必须服从 两条互补的原则:对立与调和。 • 4.创造的原则 • 对儿童需要及早地给以从事外部工作和 生产活动的训练,使其能从外部表现本 质
幼儿 教育 思想
与蒙的思 想比较 评价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生平、 著作 教育 原理 ③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福禄倍尔要求组织集体教 学,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的学习。 ④在教师作用问题上,在福禄倍尔的幼儿园里, 教师被视为“园丁”,须承担对幼儿的关心、指 导乃至教学(如“恩物”的演示、说明)的职责;而 在蒙台梭利幼儿学校中,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 被称为“指导者”,只是承担指导、引导及环境 保护、看护的责任。 ⑤蒙台梭利与福禄倍尔对幼儿活动“环境”的 理解不尽一致。二者都包括室内、室外两大部分; 但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与福禄倍尔的幼 儿园环境及设施有些区别。 ⑥在教育对象上,福禄倍尔幼儿园主要招收中 产阶层子女,实行半日制、不供膳;蒙台梭利幼 儿学校则主要招收贫民子女,实行全日制、供膳。
一个立方体,可以分成8个 小立方体。福认为儿童可 以借助于这种恩物获得关 于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儿童可以在摆弄这种恩物时,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利用8 个小立方体搭造各种东西,如立柱,城堡,拱形构造, 城门、桥梁、塔……。福氏认为了解立方体的形象对于 艺术、科学以及实际的生活都是头等重要的。
第四种福禄贝尔教具和第 三种是同样大小的立方体, 可以分为8个长方板(立 方体平分后又各分为4块 长方形板),长方形板的 长等于立方体的高,长方 形的厚等于高的1/4。
为教育而教育
为教育而教育——我读罗素《论教育之目的》看到这篇论文的第一眼,我很没出息的想要缴械投降——也许是看惯了华丽流畅而又简单易懂的流行小说,突然看这种学术味十足的论文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总之对我来讲相当的晦涩难懂,只好耐下性子细细品读分析,终于读出了一点点门道。
“在考虑如何施教之前,最好还是想弄清楚我们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即“期望塑造什么样的人才”,作者一开始便点明论文的主旨,即是题目“教育之目的”。
通过对比中国古代儒生,古希腊雅典,当代日本,耶稣会,阿诺德博士式(英国贵族式教育)以及当代美国等几种教育体系的不同,然后总结教育的目的。
“希腊人精悍”,在我的理解中,是指希腊人相比较中国古代儒生多了一份攻击性和好战性,为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甚至会带领流放者攻打自己的国家,这种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人会在某一天将自己的文明毁灭显然并不奇怪。
中国人却有与古希腊截然相反的“懒散”个性,虽然古希腊雅典的孩子与中国古代的孩子所受的教育方式在某些方面相似,但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却让古希腊与中国走上了不一样的结局。
作者在文中提到中国古代儒生的“怀疑论”,关于这一点我不是很赞同,当然也与主题没有太大的关系,就暂不讨论。
作者认为“怀疑论”造就了“稳定与艺术”——这种因果关系暂不考虑,要说中国儒生式教育“稳定”我倒是赞同——却没有让中国产生“进取精神和科学”。
“没有科学就不会产生民主”,而民主又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注定了中国儒生教育无法适应当代,迟早要被舍弃,目前来讲也确实如此。
同时“当代的科学发明造就了一个好战的世界”这与中国教育的“稳定”也有冲突,这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教育在现代的失败。
然后是当代日本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对比。
不可否认,当代日本的教育及其成功,最起码,就其本来的教育目的——把国家建设得更强盛——而言,但不看结果而看过程却又是“应遭到谴责”的。
因为当代日本人是用创痛的日本伦理道德来统治子民,“国家主义,孝道,忠于天皇”,这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将民族凝聚力提高到一个顶点,使教育为国家服务。
家长教孩子的四种教育方法
家长教孩子的四种教育方法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
下面将介绍四种家长常用的教育方法,包括权威式教育、民主式教育、激励式教育和自由式教育。
首先,权威式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教育方法。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家长通常会扮演政府的角色,决定孩子的行为规范和学习方式。
家长会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并负责监督孩子的行为。
他们会给予孩子奖励或惩罚的形式进行激励。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明确的目标和规范,让孩子知道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样的后果。
然而,权威式教育也容易导致孩子的依赖性过强,缺乏自主能力。
其次,民主式教育是一种强调家庭成员平等和合作的教育方法。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家长会鼓励孩子参与决策过程,尊重孩子的权利和意见。
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通过开放和平等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然而,民主式教育也可能导致决策过程拖延和冲突的产生。
第三,激励式教育是一种注重奖励和激励的教育方法。
家长会通过赞扬和奖励来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和努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这种方法下,家长会提供一些具体的目标和奖励措施,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力。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激励式教育也可能让孩子过于关注奖励,忽视了内在动机和价值观的培养。
最后,自由式教育是一种强调孩子自主选择和探索的教育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家长会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会支持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学习方式,并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能够带来积极的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然而,自由式教育也需要家长提供适当的引导和监督,以确保孩子的发展方向符合他们的成长需求。
综上所述,权威式教育、民主式教育、激励式教育和自由式教育都是家庭教育常见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家长在选择教育方法时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教育方法有哪几种类型教育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教育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了解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对于教师而言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方法类型。
首先,我们来谈谈“讲授法”。
讲授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述知识、原理、方法和技能,引导学生学习。
这种方法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讲授法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但也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教育方法进行教学。
其次,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需要教师在一旁及时引导和纠正。
再次,是“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但也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指导。
最后,我们来谈谈“个性化教学法”。
个性化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
这种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也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个性化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方法的类型有许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的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希望本文对于教育方法类型有所了解的读者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方式的四种类型
家庭教育方式的四种类型
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 权威型: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父母的权威,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同时也会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父母会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要求孩子遵守,但也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需求。
2. 宽松型:宽松型的教育方式相对比较自由,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较为宽松,鼓励孩子自由发展,不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和决策。
这种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 放任型: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约束较少,对孩子的行为和成绩关注度可能相对较低。
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由,但也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
4. 民主型: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强调平等和尊重,父母与孩子之间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共同做出决策。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教育界公认的三个教育方法
教育界公认的三个教育方法教育界公认的三个教育方法是:传统教育、构造主义教育和社会批判教育。
传统教育方法是最常见和传统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法注重教师的权威和课堂的纪律,强调学生的听讲和记忆能力。
它通常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学生需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在考试中进行测试和评估。
这种教育方法的重点是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答题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构造主义教育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它认为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建构自己的理解。
这种教育方法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测试假设,并通过实践和经验来积累知识。
构造主义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批判教育方法强调社会正义和批判性思维。
它关注社会问题和不公正,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社会批判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研究社会问题,并通过批判性思考和行动来改变不公正状况。
这种教育方法强调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行动,并通过反思和批判性思考来促进社会变革。
这三种教育方法各有优势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
传统教育方法在知识传授方面具有优势,但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构造主义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但需要更多的教师指导和支持。
社会批判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但需要引导学生将批判性思维与行动相结合。
因此,教育界公认的三个教育方法提供了不同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同时,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创造性思维。
林华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需要四种人
林华民: 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 需要四种人 (转载 )我认为,联合国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 21 世纪教育四大支柱 -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摆列顺序应该调整,应该把“学会做人”摆在首要位置。
因为不管 一个人有多少知识或有多少财富, 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这个人最终不会取得真正的幸福 与成功。
何谓“学会做人”呢?我的理解就是做个德才兼备、 人格健全的人。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 志先生提出,企业欢迎这样的大学生:一是人正,二是进取,三是有才。
现在,越来越多的 用人单位都在招聘员工中坚持把人品放在首位。
可以说,在未来社会里, “德”不仅是为人 之本,也将成为生存之第一必备条件。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北京某名牌大学一位学生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成绩 高得让美国教授咋舌。
到校不久的一天下午, 女导师让他从下午 2点到 3 点在实验室里做实 验。
实验室里刚好有一部能打美国长途的电话,结果他在这 1小时里打了 40 分钟的长途, 和在美国的同学聊天。
过了几天, 导师偶然从记录电话的电脑上发现了这个事实, 非常生气, 在课堂上撒谎的学生, 把品德看作无足轻重 6 条道德准则中,特别把“诚实和品德”摆在首位。
司马光说:“德胜于才谓之君子, 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鲁迅先生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为 培养有“纯洁高尚的道德”的人。
在新千年来临之际的 2000 年,在西方多家媒体组织的评 选千年十大风云人物活动中,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
名列第二、第三、第四 的分别是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 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
这些 获奖者有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他们都有高尚的人格。
我认为, 让他们获此殊荣的不仅仅是 他们的学识,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即所以在青少年中引起共鸣,不也证明了时代呼唤有高尚品德的人吗?这些事实 再一次告诉人们:品格胜于学识, 21 世纪最需要学会做人的人。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9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与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中(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4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四种学习理论简介
四种学习理论简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B.Skinner)在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中更强调"强化"的作用.他认为,要使学习成功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强化,也就是:第一,通过提供正强化物或移去负强化物就可使相应的行为在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第二,通过强化的组合,我们又可塑造出较为复杂的行为.这就正如斯金纳所指出的:"把强化的组合按所需行为的方向逐次改变,就可能通过塑造过程的一些连续阶段得到极复杂的行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正强化物和减少负强化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地影响到当时美国及世界其它国家地教学改革运动.简单地说,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把一门课程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之后,马上就能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现在,有许多人都认为行为主义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理论,认为受行为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就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使是在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并不是完全过时的.行为主义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时是非常有效的,例如:记忆英语单词,做操等等,只能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思维过程,基于这种假设,他们认为,行为的变化是可观察的,同时通过行为的变化也可以推断出学习者内心的活动.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我们将为老师们介绍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学习理论.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对意义学习的描述.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尽可能地有意义.奥苏贝尔(D.P.Ausubel)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又称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概念: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nonarbitrary)和实质性的(substantive)的联系.我们老师理解这个概念时,最关键的是理解两个修饰词的内涵,即非人为和实质性.l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的联系是在某种合理的和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的.l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和机械学习相区别的,机械学习中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建立的联系是人为的和非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外部条件有意义学习产生的外部条件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材料本身与学生学习范围内的有关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基于此,教师在选择和安排教学材料时,需要考虑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及联系.(2)内部条件有意义学习产生的内部条件有三条:l学习者的心向,即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l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l学习内容对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另外一个由奥苏贝尔提出的,对我们的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概念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有可能是有意义的.而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叫做"讲解教学".概念: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它用.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习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换言之,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然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以后在一定场合下予以运用.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它用.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习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换言之,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然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以后在一定场合下予以运用.至今为止,接受学习仍然是传统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即有效又经济.通常我们提倡将奥苏贝尔提出的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尽量帮助学习者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然而我们并不否认发现学习的优点,相对接受学习而言,发现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学习.这些也正是素质教育所强调和注重的.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定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的要素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习得新的内容.2.信息加工理论早期的学习的认知观受"信息加工"(Calfee 1984)理论的影响,将学习过程类比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界定了意义的归属和表征的结构成份(感受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控制器,输出系统)与认知过程(选择性接收,监控,调节,复述,重构).1974年,加涅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我们可以了解,在学习时学习信息在学习者内部的主要流程.效应器感受器反应发生器感觉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执行控制期望图10-1-3 加涅的学习模式上述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在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留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里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下来,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很短,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做了内部的复述,这样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等,信息还可以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回忆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从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中检索出来的信息通过反应发生器,反应发生器具有信息转换或动作的功能,这一神经传导信息使效应器(肌肉)活动起来,产生一个影响学习者环境的操作行为.这种操作使外部的观察者了解原先的刺激发生了作用——信息得到了加工,也就是学习者确实学了点什么.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两个部分非常关键."执行控制"是指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当前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是指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部分的作用下进行的.这两个部分也为教学设计者设计教学提供了工作线索.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代表了典型的学习认知观.按照学习的认知观,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累的,建构的,诊断的,情境化的具有目标导向的过程(Shuell,1988).学习不会自动地产生,而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高密度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涉及学习者对已获得知识进行意义归属;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智力模型中.此外意义学习是有目标导向的.学习目标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因而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因此需要应用元认知策略进行不断地诊断,从而判断认知活动是否有助于达到学习目标.最后学习是有情境特征的.学习不会发生在真空中,而是发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可能是一个教室,或是一个课桌上).将知识从特定情境中分解出来并迁移到其它情境中需要学习者很大的努力.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者所知觉的世界,即要知道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在了解人的行为时,重要的不是外部事实,而是事实对行为者的意义.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信念和知觉.当他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时,他的行为也就不同了.换言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从行为者,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行为.下面我们介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罗杰斯认为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动自发的(self_initiated),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3.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等,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那么,好的心理气氛因素包括什么呢罗杰斯给出了自己的解释:(1)真实或真诚: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表现真我,没有任何矫饰,虚伪和防御;(2)尊重,关注和接纳:教师尊重学习者的意见和情感,关心学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3)移情性理解:教师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是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所在.总之,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这种冲击和促进表现在:突出情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的发展.可以看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许多观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教师要尊重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自动自发地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是学生的伙伴,朋友,等等.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罗杰斯过分否定教师的作用,这是不太正确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个人的经历和图式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基于这个假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问题解决.注:图式是学习者内部知识结构.图式可以被合并,扩展或改变来适应新的信息.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理解: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为建构主义的这种变化远比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转化更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所以建构主义提倡创设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习的方法和结果不容易被测量出来,而且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结果也可能不同.虽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理论,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却有着相似的观点.比如,它们都将人类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进行类比;它们都支持图式理论,并都认为将超媒体,多媒体用于教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当今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学习者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他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学习者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而,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构建知识.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参考书目1.《网络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现——一本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6 第十章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2.《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编学习理论。
幼儿园项目活动四种实施途径及成功案例
幼儿园项目活动四种实施途径及成功案例幼儿园项目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而要实施好幼儿园项目活动,则需要选择合适的实施途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四种实施途径,并通过成功案例来展示其效果。
一、主题式活动主题式活动是指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将各个单元的活动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可以选择“动物世界”为主题,引导幼儿通过制作手工、观察图画、玩游戏等形式,了解各种不同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在实施这种活动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实物展示等方式来丰富主题内容,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乐趣。
一个成功的主题式活动案例是某幼儿园以“四季变换”为主题,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制作季节手工、参加户外活动等形式,让幼儿对四季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游戏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通过游戏式活动来实施幼儿园项目活动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制定小组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户外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个成功的游戏式活动案例是某幼儿园开展了一个名为“小小探险家”的户外活动,通过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团队合作、观察自然景物、寻找秘密宝藏等游戏,引导幼儿对自然的认知和探索。
三、体验式活动体验式活动是通过给幼儿提供实际的体验和操作机会,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某一知识点或主题。
可以通过制作手工、观察实物、参观采访等形式,让幼儿亲身参与并体验到相关的知识内容。
一个成功的体验式活动案例是某幼儿园组织了一个户外野餐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准备食材、制作食物,以此体验野餐的乐趣,同时也学到了有关食物制作和卫生安全的知识。
四、探究式活动探究式活动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等方式,让幼儿主动进行探究和发现,以达到学习目的。
可以通过提出“为什么天上会有彩虹?”、“为什么汽车会移动?”等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实地观察、做实验等活动,以此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认知能力。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人本主义教育: 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20 世纪中叶以来,它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基于对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和自我理解的关心,它强调人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来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需要的角度来开发其学习的潜力。
基本要求: 有一种新的教育,培养“丰满的人性” 、“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急剧发展的需要。
其主要观点为:(1) 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
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2) 课程观: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 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不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学习的氛围。
(4) 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在教学上的应用:、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
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
他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
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
”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而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觉得有趣和需要的知识。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
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希望大家喜欢!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将会使他受益终生,因为丰富的想象力能帮助孩子从书本、音乐以及其他所有的艺术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有多种方式,给幼儿讲故事可以把他们领入一个新奇世界。
鼓励孩子对这些故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想想故事中的主人公能用什么办法来摆脱困境。
等到你的孩子已经熟悉了许多故事之后,你就应该试着和他一起来编你们自己的故事了。
和孩子一起听收音机或录音带的儿童故事,告诉他应该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想象故事中的情景。
幼儿的好奇心强,看见什么东西都想摸摸弄弄,探个究竟,我们正好可以从这点出发,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东西。
当发现孩子在摆弄时显示出灵性时,即使给予启发。
做手工也是一种好方式。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手工材料,如:颜料、蜡笔、剪贴,各式各样的盒子和胶水等。
教他制作模型和其他手工作品。
不要一下子把一大堆东西放在他面前,那样孩子将不知从何做起。
当孩子开始学习使用颜料时,可以教他调色。
毛线头、碎布料在孩子的手里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再往后还可以找些不同的材料,例如:稻谷、书页或花瓣等等。
有时候可以出个简单的主意,如用报纸做帽子或用硬纸盒做假面具,这也能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
一盒干净的沙子不是也可以做许多有趣的游戏吗?给孩子准备一个化装箱,更能激发他的想象力。
旧货市场的便宜货或者家里淘汰出来的东西可以加以利用。
鼓励你的孩子和一、两个小朋友一起编话剧,或者扮演他们最喜欢的故事里的人物。
有客人来访时,就让孩子们演出自己的节目。
你会惊奇的发现,孩子们能把屋子里的许多东西想象成太空船或神奇的洞穴等不可思议的东西。
杜威的教育思想1
保山第八中学 汉眉君
主要内容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二、杜威生平和著作 三、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四、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五、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约翰· 杜威(John Dewey,1859— 1952) ,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 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 主义哲学家,进步主义教育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 响的一位教育家。美国著名思想 家克伯屈曾说:“就杜威在哲学 史上的相应地位来说,我把他放 在仅次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 位置上。至于他在教育思想上的 地位,依我看,他是世界上还未 曾有过的最伟大人物。”
四、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哲学 (二)社会学基础(社会方面) (三)心理学基础(儿童方面)
(一)实用主义哲学
“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的 连续体。在这个统一的连续体里,经验和自 然、人和环境、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 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作用着, 相互连续起来,以至合而为一 。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要通过行动,从活 动中求得相应的经验,所以杜威主张“在做 中学”。 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只有“我”的经验 存在。 “一切学习来自经验” 。
3. 在教育中要考虑儿童的本能和先天的能力,不要 阻碍儿童生长所依靠的器官的发育或使它们畸形发展; 要发展儿童应付新情境的首创精神,不要过分强调训 练以免牺牲个人的理解能力,导致机械的技能; 人的智力、情感、道德等等,都是天赋能力,是潜在 素质。教育是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优 秀者”就是天赋能力发展得好的人。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二、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的著名案例
(四)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帕克赫斯特提出了以下主张: ① 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 学习,即把各科一年的课程划分为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以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 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 ② 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 供学生学习之用。 ③ 用“表格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简化学生管理。 纪世界教育史上,苏联教育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十月革命以后,苏维 埃政府遵照列宁的教育学说进行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建设,建立了独特而完整的苏维埃 教育体系,发展起不同于西方的教育理论。苏联教育理论以列宁的教育学说和马克思 主义的方法论为思想基础,反映了不同时期苏联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总结了苏联各 个时期的教育经验。
一、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 界大战;1919年至1929年经济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帕克,被杜威称为“进步教育之父”,先后在马萨诸塞州的昆西市和芝 加哥的库克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实验。
赖斯于1892年接受《论坛》杂志的委托,访问了36个城市,与1 200位教师交谈, 揭露了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引发了全国性的对传统教育的批评。
四、 罗素的《教育论》
罗素学识渊博,著述甚多,当选为英国科学院荣誉院士,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与美好生活》和《教育与社会秩序》。
罗素认为,现代教育有四大发展趋势: ① 教育制度民主化。 ② 教育内容实用化。 ③ 教育方法自由化。 ④ 给幼儿期以更多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最伟大的四种教育方式
世界上最伟大的4个教育原则,是流传千年的教子智慧,是受益终生的教育圣经。
1.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
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
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
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
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讲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新奇永远令狼惊异。
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 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个明亮之星,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人韦人道'很有谊il
狼牲是•种团队梢神,•种创新梢神和尬强的拼搏
精神,魁•种在翁势环境中求生仔和求发展的乎段,
址•种生命野性、自由尺性及征服世界的潇王之
气!狼以隶不服输的心态,用战牛的辅神,用团
队合作的力欣以及家族询任感, 观绎「•幕斡裕彩
的生存剧,令人感慨
3.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
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家长,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
每个孩子都是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养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玛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而这种暗示,
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
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
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
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
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
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度大幅度提高。
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戴,期望,珍惜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
赞美和鼓励是引发一个人体内潜能的最佳方法。
说句好话轻而易举,只需要几秒钟,但它的功效却是巨大的,有的甚至能够让一个人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