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_一_
淡水养殖池塘的设计与改造
![淡水养殖池塘的设计与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8f96d2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3.png)
淡水养殖池塘的设计与改造淡水养殖池塘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广泛应用于农业、渔业等领域。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改造,可以提高池塘的养殖效果,增加产量,改善水质环境,提升养殖效益。
本文将综合分析淡水养殖池塘的设计要点与改造技巧,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一、池塘的设计1.选址与规模确定选择适宜的地形地势,避免低洼易涝的区域,确保池塘底部坚实不渗漏。
根据实际需求和投资能力,合理确定池塘的规模和面积,避免养殖过密或过稀。
2.池塘的形状和结构通过合理设计池塘的形状和结构,可提高水体的流通性,减少死水区的出现。
常见的形状包括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例如,长方形池塘适合大规模养殖,圆形池塘则适合小规模养殖。
同时,要确保池塘的深度合适,避免过浅或过深,以便于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池塘的改造1.水质调理不同养殖对象对水质要求不同,因此,水质调理是池塘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施用消毒剂、增加水质微生态,如添加有益细菌等方式来改善水质。
另外,可以设置垂直水循环装置,提升水体的流动性,减少死水区的形成。
2.建设过滤系统建设过滤系统是改造池塘的有效手段之一。
过滤系统可以分为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两部分。
物理过滤主要通过筛网等装置去除泥沙、残饵等杂质;生物过滤则通过植物和微生物来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水质。
3.设立水位管理设施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要求,可以设置水位管理设施,如闸门、泵站等。
这些设施可以帮助调节池塘的水位,提供适宜的水环境条件,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池塘的养殖管理1.科学投饵在进行淡水养殖时,要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投饵。
投饵要均匀、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否则会对水质造成污染或影响养殖效果。
2.合理密度根据养殖对象的大小和养殖周期,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密养殖造成环境恶化、疾病传播等问题。
同时,注重鱼群的混养和适龄适校,有利于协同生长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3.疾病防控定期对池塘进行疾病检查,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
![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6a96cfaf90f76c661371a80.png)
2011-7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现有淡水养殖池塘5.4万亩,由于受承包经营机制的影响,大部分养殖池塘存在年久失修的现象,如池底淤泥加厚(最后的淤泥达到0.8米),水深变浅,池埝坍塌,配套设施不健全等。
这种现象已成为制约淡水养殖集约化、高效化、标准化、健康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此,我局实施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推广项目,力图通过实施该项目,使池塘标准和养殖技术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促进淡水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技术措施(一)池塘标准化改造1池塘改造标准1.1池塘面积5-20亩。
1.2池塘形状长方形或正方形。
1.3水深 2.5-3m 。
1.4池塘淤泥厚度0-15cm 。
1.5进排水设施进、排水系统分开,具备独立的进、排水渠,每个池塘具备进、排水闸涵。
1.6道路主干道宽度5m ;塘坝宽度2米。
1.7增氧机每3-5亩配备1台3kW 增氧机。
1.8配电设施配置发电机0.6kW/亩,变压器0.6kv/亩。
1.9管理用房配备仓库和宿舍,每亩池塘配备仓库2m 2、宿舍1m 2。
2池塘改造方法 2.1土方工程对池塘面积、形状、水深及淤泥厚度不符合标准的池塘,在干池的情况下使用推土机和挖掘机相结合施工。
淤泥也可使用泥浆泵带水清除。
2.2设施设备配电设施按照电力安装规范进行安装。
进排水闸涵闸槽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闸板采用木质结构、启闭机为铸铁结构。
2.3土建工程主干道为石渣路,塘坝为土路压实,管理用房为砖混结构。
(二)标准化养殖技术1池塘准备1.1清塘池塘须经冬季晾晒池底呈龟裂状,春季使用推土机将淤泥清除。
放苗前15天进水20-30cm ,每亩使用有效氯含量8%的二氧化氯100g 杀灭细菌、病毒。
1.2培育有益菌药物清塘72小时后进水至1米,每亩投放300g 含“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菌在内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每克制剂含活菌数量150亿个以上)。
此法可在清塘后使有益菌形成种群优势,在以后的调控水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淡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
![淡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aef7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b.png)
2020.11江新华1荣仕屿2(1.玉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玉林537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22)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分为养殖区水槽建造和槽内养殖管理、外塘净化区水质管控和养殖尾水净化3个部分。
总技术要点是槽内养鱼、外塘养水、尾水处理、内外循环。
为了便于人工操作,现制定出养殖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一、养殖区水槽建造和槽内养殖管理1.水槽建造(1)池塘要求:面积在20亩以上,常年水位不低于1.5米。
(2)流水槽建造要求流水槽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2%~3%,其中单槽养殖区110米2(长22米、宽5米、深2~2.5米),吸污区15~30米2(长3~6米、宽5米、深2~2.5米)。
配套设施:推水系统每槽1套,功率2.2千瓦;增氧系统每3槽1套,功率3千瓦;吸污系统每3槽1套,功率3千瓦。
配备有足额功率备用发电机组,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呼叫控制中心。
2.槽内养殖管理要求(1)养殖品种、规格和数量(表1)表1跑道养鱼放养品种、规格和密度(单槽)(2)鱼苗下槽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检查推水系统、增氧系统和吸污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拦鱼栅是否牢固、到位,并填写好设备安全检查表格(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项目、运行情况、整改项目和检查人等信息)。
加装防撞网:放苗后的前15天是各品种鱼苗在流水环境下养殖的训练和适应期,容易在推水系统前端发生顶水和撞网现象,造成鱼体损伤。
因此必须加装防撞网。
防撞网的网材选用普通涤陵山坳地,分区建设高标准养殖车间,解决了设施渔业用地难问题,提高了闲杂地的利用价值。
2.节约用水利用分级用水、分级养殖、分级排污的设计,使有限的水源得到最大利用,达到节水目的。
3.减少耗电利用上下级鱼池间的跌水,以及水面的射流和水底涌流,使养殖水体溶氧达标,基本不用机械增氧,达到节电目的。
4.减轻污染通过污物集中处理以及水生动植物的自净,减轻了养殖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环保的目的。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规范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6128b2e011ca300a6c39062.png)
Q/BQGLJ 01-2017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的目的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
2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促进高效渔业发展。
3 要求
3.1 池塘集中连片300亩以上,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形状规则。
3.2 池塘形状:因地制宜,一般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2左右。
3.3 池塘面积:单个养殖塘面积一般10亩左右为宜,根据养殖品种需要,塘口可适当放大,但一般不超过30亩。
3.4 池埂宽度:主埂顶宽度不小于3米,支埂顶宽度不小于1.5米。
3.5 池埂坡度:埂内坡比1:1.5-3(砌石、水泥板护坡除外)。
3.6 池塘深度:平均塘深不低于2米,有效蓄水不低于1.5米,河蟹、虾类等品种养殖塘有效蓄水不低于1米,塘底淤泥厚度不超过0.2米。
3.7 池塘护坡:因地制宜,可使用聚乙烯网片护坡,也可采用石砌、垒石、水泥板等护坡。
3.8 管理用房:需建设管理用房的养殖区域,每间管理用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高度在
2.6米以上,生活、储物、饲料区分别隔开。
3.9 配套设施:进排水系统分开,道路、电力、养殖机械等配套设施完善,电力线路安全可靠。
3.10 环境要求:每50亩塘设置一个固体垃圾收集筒,集中收集后运出养殖区。
保持环境绿化、整洁,养殖区无杂草、杂物。
1。
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三)
![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三)](https://img.taocdn.com/s3/m/ec6bba0a0740be1e650e9a76.png)
护 面渠道、预制拼接渠道 、水泥现浇渠道等。按照渠道
结 构 可 分为 明 渠 、暗 渠等 。
() 5 暗渠 结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水渠道也 可采用暗管或暗渠 结
构 。暗 管 有 水 泥 管 、陶 瓷 管和 P C 纹 管 等 ;暗 渠 结构 V波
一
进 水 明渠 具有 设计 简单 、便 于施 工 、造 价低 、使用 维 护方 便 、不 易堵 塞 的优 点 ,缺 点是 占地 较 多 、杂 物 易 进 入等 。池 塘 养殖 场 一般 采用 明渠进 排 水 ,对 于建 设 困 难 的地 方 ,可 以采 用 暗管 和 明渠相 结 合 的办 法 。 明渠一 般 采 用 梯 形 断面 , 用 水 泥 预 制 板 、水 泥 现 浇 或 砖 砌 结
_I匹 置墨
2 进 排 水 渠道 淡 水 池 塘养 殖 场 的 进 排 水 系 统 是 . 养 殖场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进 排水 系 统规 划建 设 的好 坏 直 接 影 响到 养殖 场 的生产 效 果 。水 产养 殖 场 的进排 水 渠道
一
旦塑 堡
明渠 断面 的设计 应 充分考 虑 水量 需要 和水 流 隋况 , 根 据水 量 、流 速等 确 定断 面 的形状 、渠道 边坡 结 构 、渠 深 、底 宽等 。明渠 断面 一般 有三 角 形 、半 圆形 、矩 形和 梯 形 四种 形 式 ,一般 采 用 水泥 预制 板 护面 或水 泥浇 筑 , 也有 用水 泥 预制 槽拼 接 或水 泥砖 砌 结构 ,还 有 沥青 、块 石 、石灰 、三合 土等 护 面 形 。建设 时 可根据 当地 的土壤 情 况 、工程 要 求 、材 料 来源 等 灵 活选用 。 () 道 的 引水 量 计 算 :各 类 进 水渠 道 的大 小应 根 3渠 据 池塘 用 水量 、地 形 条件 等进 行 设计 。渠道 过大 会造 成
标准化淡水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
![标准化淡水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26826d389eb172ded63b752.png)
般 池 塘 的坡 比 为 1: ( 1 . 5 ~3 ) ,若 池 病 传 播 。池 塘 的 一 侧 进 水 另一 侧 排 水 ,
便 于 养 殖 生 产 。 配 电 箱 要 符 合 野 外 安
塘 的 土 质 是 重 壤 土 或 粘 土 ,可 根 据 土 质 使 得 新 水 在 池塘 内有 较 长 的流 动 混 合 时 全 要 求 ,具 有 防水 、 防 潮 、 防 雷 击 等 性
状 况 及 护 坡 工 艺 适 当调 整 坡 比 ,池 塘 较 间 。
浅 时 坡 比可 以 为 1: ( 1 ~1 . 5 )。
能 。水 产 养 殖 场 配 电 箱 的数 量 一 般 按 照 ( 1 ) 进 水 渠 道 大 小 必 须 满 足 水 流 每 两 个 相 邻 的 池 塘 共 用 一 个配 电 箱 。
( 1 ) 池 塘 塘 埂 一 般 用 匀 质 土 筑 采 用 闸 板 控 制 水 流 排 放 ;拔 管 排 水 方 式 还 可 以 建 设 远 红 外 监 视 设 备 。 成 ,埂 顶 的 宽 度 应 满 足 拉 网 、交 通 等 需 易操 作 ,防 渗 漏 效 果 好 ,可 采 用 拔 管 方 要 ,主 塘 埂 宽 4 . 0 m ~5 . 0 m , 支 塘 埂 宽 式 进 行 控 制 。
① 水 泥 预 制 板 护 坡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池 井 一 般 采 用 闸 板 控 制 水 流 ,也 有 采 用 预 净 化 处 理 达 标 后 ,才 可 以 排 放 到 外 界 环 塘 护 坡 方 式 ,优 点 是 施 工 简 单 , 整 齐 美 埋 P VC拔 管 方 式 控 制 水 流 ,采 用 拔 管 方 境 中。
1 . 5 m~2 . 0 m间 。
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
![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ee74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d.png)
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一、规划与选址1.1 规划设计在建设淡水池塘养殖场之前,首先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工作。
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池塘的布局和大小,还要考虑到周边环境、水源、通风等因素。
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减少池塘养殖场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1.2 选址原则选址是池塘养殖场建设的关键环节。
选址应当考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离水源近、通风良好等因素。
同时,要避免选择高风险区域,如易涝地带、地质不稳定区等。
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二、池塘建设2.1 池塘布局池塘的布局应当合理,避免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等问题。
通常可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布局,同时要考虑到周边设施的设置,如进出水口、排水口等。
2.2 池塘材料选择池塘可选择混凝土、塑料膜、红砖等材料建造。
不同材料有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建造。
2.3 池塘水源池塘的水源是保证养殖效果的关键,应当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
在没有清洁水源的情况下,需要对水源进行前期处理,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三、设施建设3.1 养殖池塘配套设施在池塘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周边设施的设置,如水泵、进出水口、氧气增氧系统等。
这些设施能够提高池塘养殖的效率,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3.2 养殖工具和设备除了池塘本身,还需要考虑到养殖工具和设备的配置。
常见的养殖工具包括网具、投饵器、投药器等。
合理配置养殖工具和设备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四、管理与养护4.1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是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监测水质、定期投喂、疾病防控等。
合理的管理能够保证养殖效果,提高产出。
4.2 池塘养护池塘的养护工作包括定期清理池塘、修复破损设施、清理底泥等。
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延长池塘的使用寿命,还能够保证养殖效果的稳定。
五、食品安全与环保5.1 食品安全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食品安全。
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投喂、定期检测水质等措施能够保证养殖产品的食品安全性。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规范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6128b2e011ca300a6c39062.png)
Q/BQGLJ 01-2017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的目的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
2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促进高效渔业发展。
3 要求
3.1 池塘集中连片300亩以上,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形状规则。
3.2 池塘形状:因地制宜,一般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2左右。
3.3 池塘面积:单个养殖塘面积一般10亩左右为宜,根据养殖品种需要,塘口可适当放大,但一般不超过30亩。
3.4 池埂宽度:主埂顶宽度不小于3米,支埂顶宽度不小于1.5米。
3.5 池埂坡度:埂内坡比1:1.5-3(砌石、水泥板护坡除外)。
3.6 池塘深度:平均塘深不低于2米,有效蓄水不低于1.5米,河蟹、虾类等品种养殖塘有效蓄水不低于1米,塘底淤泥厚度不超过0.2米。
3.7 池塘护坡:因地制宜,可使用聚乙烯网片护坡,也可采用石砌、垒石、水泥板等护坡。
3.8 管理用房:需建设管理用房的养殖区域,每间管理用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高度在
2.6米以上,生活、储物、饲料区分别隔开。
3.9 配套设施:进排水系统分开,道路、电力、养殖机械等配套设施完善,电力线路安全可靠。
3.10 环境要求:每50亩塘设置一个固体垃圾收集筒,集中收集后运出养殖区。
保持环境绿化、整洁,养殖区无杂草、杂物。
1。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b896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5.png)
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水产养殖业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农业领域,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提高农业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病害发生率高等,导致养殖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标准化改造。
二、目标确定:通过标准化改造,使水产养殖池塘达到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效果和产品质量,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实施步骤:1. 水质改造:通过建设生态滤池、增加水流量等措施,改善池塘的水质环境。
保持水质清洁、稳定,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2. 池塘维修和管理:对现有池塘进行维修,修补漏洞,保证池塘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底面杂物,保持水体的通透性和排水能力。
3. 养殖设备更新:更新养殖设备,如增加水泵、增氧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改善养殖环境,促进水质循环和养殖效果的提高。
4. 防控病害: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对病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扩散和传播。
5. 种苗质量管理:加强种苗的选育和质量控制,选择抗病虫害、适应环境的优良品种,确保种苗的健康状况和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6. 便捷设施建设:建设养殖场的便捷设施,如供水管道,养殖物资的存储和保管设施,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便利性。
7. 科学养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包括饲料管理、养殖密度、定期养殖周期的调整等,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预期效果:1. 水质改善,降低水质污染和病害发生的风险,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出和品质。
2. 养殖环境稳定,减少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对养殖的影响。
3. 提高养殖效益,降低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4. 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实施方案:1. 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步骤。
2.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
![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4db2e16a76e58fafab0032e.png)
5 进 排 水 设 施 。 进 、 排 水 系 克 含 “ 合 细 菌 、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 . 光
. 统 分 开 ,具 备 独 立 的 进 、 排 水 渠 , 硝 化 细 菌 、 亚 硝 化 细 菌 、 乳 酸 菌 ” 0 5毫 克 /升 以 下 , 调 控 的 方 法 , 等 多 种有 益 菌在 内的 复合 微 生物 是投 放 沸 石粉 来 吸 附 ,每 亩 用 每个池塘具备进 、排水 闸涵。 5~ 2 0千 克 可 吸 附 部 分 6 道 路 。 主 干 道 宽 度 5米 , 制剂 ( . 每克制剂含活 菌数量 10亿 沸 石 粉 1 5
厘 米 时 ,适 当 换水 。透 明度 大 于
1 饲 料。采 用鲤 鱼全 价 配合 .
二 、标准 化养殖技术
( )池 塘 准 备 一 1 清 塘 。池 塘 经 冬 季 晾 晒 , .
4 厘米时 , 0 使用肥水素 1 千克 /亩 。 饲 料 ( 投喂 鲤 鱼 ,鲫 鱼和 鲢 鳙 只 2p .H指 标 pH 须 控 制 在 鱼不需投喂 ) 。
( 一)池塘 改造标 准
1 池塘 面积 。5 ~ 2 . 0亩 。 5 水 深 。2 5~ 3 。 . . 米 4 池 塘 淤泥厚 度 。 . 0~ 1 厘 米 。 5
量8 %的二氧化氯 1 0 0 克杀灭细菌 、 保 证 池 水 溶 解 氧 含 量在 5毫 克 /
2 池塘形状 。 . 长方形或正方形。 病 毒。
推 土 机 和挖 掘 机 相结 合 施 工。淤 泥也可使用泥浆泵带水清除 。
化 细 菌 、亚 硝化 细 菌 的复 合微 生
2 放 养 密度 。每 亩放 养鲤 鱼 物 制 剂 , 每 克 含 活 菌 数 量 3 个 . 0亿
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
![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16a54b0029bd64793e2ca8.png)
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目录前言一、.................................................. 系统模式(1)1.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 ( 1)2.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 ( 1)3.生态节水型池塘养殖模式............................ ( 2)4.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 ( 2)二、.................................................. 场址条件(6)1.规划要求.......................................... ( 6)2.自然条件.......................................... ( 6)3.水源、水质条件.................................... ( 6)4.土壤、土质........................................ ( 7)5.电力、交通、通讯.................................. ( 7)三、.................................................. 布局 (9)1.场地布局.......................................... ( 9)2.基本原则.......................................... ( 9)3.布局形式.......................................... ( 9)四、养殖设施 (11)1.池塘.............................................. ( 11)2.进排水系统....................................... ( 20)3.场地、道路等..................................... ( 25)4.越冬、繁育设施................................... ( 27)5.建筑物 (34)6.配套设施 (35)五、水处理设施 (37)1.源水处理设施 (37)2.排放水处理设施 (38)3.池塘水体净化设施 (41)六、生产设备 (42)1•增氧设备.......................................... ( 42)2.投饲设备......................................... ( 44)3.排灌机械......................................... ( 45)4.底质改良设备 (45)5.水质检测设备 (46)6.起捕设备......................................... ( 47)7.动力、运输设备 (48)七、养殖管理 (49)1.养殖投入品管理 (49)2.养殖生产管理 (54)八、主要参考文献 (66)附录 (67)附录 1. 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摘录)附录 2. 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摘录)附录 3.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0-2002 (摘录)附录 4.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 (摘录)附录 5.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NY 5051 (摘录)附录 6.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 (摘录)附录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 (摘录)编后「、八前言淡水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优质蛋白质供应的重要保障,是优质蛋白质产生最高效的生产方式。
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二)
![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二)](https://img.taocdn.com/s3/m/e8c73f6acaaedd3383c4d34f.png)
养殖场的池塘布局一般由场地地形所决定,狭长形 场地 内的池塘排列一般为 “ 非”字形。地势平坦场区的
池塘 排 列 一般 采用 “ ”字 形布 局 ,复合 型 养殖 场 一般 围 为镶 嵌 式 结构 。 五 、池 塘 的 类型 与 结构 1 池 塘 类 型 池 塘 是 养 殖场 的 主 体 部 分 。按 照 养 . 殖 功 能 分 ,有 亲鱼 池 、鱼 苗池 、鱼种 池 和 成鱼 池 等 。池 塘 面 积 一般 占养 殖 场面 积 的 6% 5 。各类 池 塘 所 占的 5  ̄7% 比例 一般 按 照 养殖 模 式 、 养殖 特 点 、品种 等 来 确 定 。
决水层交换、增氧等 问题 。
() 埂 :池 埂 是 池 塘 的轮 廓 基 础 ,池 埂 结构 对 于 3池 维 持池 塘 的形 状 、方 便 生产 以及 提 高养 殖 效 果等 有 很大
易 鹾 碎
壤 ,浸 水 后 会 不 断 释 放 出 赤 色 浸 出物 ,对 鱼 类 生 长 不 则 :
() 1布局合理 :根据养殖场规划要求合理安排各功能 区,做到布局协调 、结构合理 ,既满足 生产管理需要,
又适 合 长 期 发展 需 要 。 () 2 充分 利用 地 形结 构 :充分 利 用地 形结 构规 划建 设
多
无 塑 性
同 1
- .
虑养殖场土地的综合利用 问题,利用好沟渠、塘埂等土
地 资源 ,实 现养 殖 生 产 的循 环 发 展 。 2 布 局 形 式 养 殖 场 的 布 局 结 构 一 般 分 为池 塘 养 . 殖 区 、办 公生 活区 、水 处 理 区等 。 图2 示 为一 种水 产养 所 殖场 的布 局 方式 。
DB13_T1563-2012淡水池塘标准化改造技术规范
![DB13_T1563-2012淡水池塘标准化改造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b0ea8bf3c1ec5da50e270eb.png)
根据养殖场进水条件,配备相应的提水设备。养殖面积100亩以上规模的养殖场配备深机井及配套 设备。 6.8 病害检测设备
配备可进行养殖种类病害检测所需要的显微镜、解剖镜等相关设备。 6.9 水质分析设备
养殖面积100亩以上规模的养殖场应配备可测定溶解氧、pH值、氨氮等水质指标的水质分析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C/T 9101-2007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池塘改造建设条件 3.1 资质条件
养殖生产者应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证》,养殖地应符合区 域产业规划,并通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 3.2 环境条件
埂内坡比1:1.5~1:3。 4.7 池底
池底从进水口到排水口的方向有0.2%~0.3%比降,且平坦,塘底淤泥厚度不超过0.2 m。 4.8 进排水口
各池塘应具有单独的进排水口。进水口位于排水口上游对面,高于池塘水面20cm~30cm,并安装过 滤设施。出水口设在池塘下游,低于池底30cm,并安装防逃设施。
主干道两侧及池埂上可种植低矮植物。
2
DB13/T 1563—2012 6.4 垃圾处理设施
每10间管理房设置一个垃圾桶,垃圾集中收集后运出养殖区。有条件的养殖区设置生活污水处理系 统,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6.5 供电设施
每亩水面电力配置0.5千瓦以上。每场除配备网电外,还应配备自发电系统;供电线路接通到每个 池塘。 6.6 增氧设备
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四)
![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四)](https://img.taocdn.com/s3/m/c2c0d48dec3a87c24028c4d3.png)
约了水产养殖业 的发展。通过池塘改造建设人工湿地 、
生态沟渠等生态化处理设施可以有效地净化处理养殖排
放水 。
3 池塘防渗 池塘 防渗 是为 了防止和减少鱼池渗 .
漏损失而实施 的维护措施。池塘渗漏不仅增加 了生产成 本,还可造成 当地的水位上升 ,出现冷底地 、泛酸地等 现象。常见的池塘 防渗漏维护措施主要有 以下几种 : ( ) 实法 :是一种采用机 械或人 工夯压池塘 表 1压 层、增加土壤密实度来减少池塘渗漏 的方法 ,有原状土 压实和翻松土压实两种 。原状土压实主要用于砂壤土池 塘 ,在池塘成 型后 ,先去 除表 面的碎石 、杂 草等杂物 后,通过机械或人工夯实的办法进行压实 。翻松土压实 是将池塘底部和坡面的土层挖松耙碎后进行压 实的一种 方法 。土壤湿度 是影响压 实质量的一个重要 因素 ,表4
门卫房。大 门要根据养殖场总体布局特点建设 ,做到简 洁、实用。大门内侧一般应建设水产养殖场标示牌 。标 示牌 内容包 括水产养殖场 介绍 、养殖场布 局、养殖 品 种 、池塘编 号等 。养殖场 门卫房应 与场 区建筑协调一 致 ,一般在2  ̄5 米 0 0 。
( 续) 待
淤 ,一般精养池塘至少3 年清淤一次。一般草 、鲂、鲤 鱼池池底淤泥厚度应小于1厘米 ,鲢 、鳙、罗非鱼池在 5 2  ̄4 厘米为宜 。 0 0
() 4塘埂加 宽:随着养殖生产 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 高,池塘塘埂的宽度应满足一般动力车辆进 出的需要;
同时加宽塘埂还有利于生产操作和增加塘埂的寿命 。
氯乙烯和聚乙烯地膜 、HP 塑胶防渗膜、土工布等 。塑 EE 膜 的厚度一般 为0 1 ~O 5 . 5 . 毫米 ,抗拉强度超 过2 # oI  ̄ 帕。塑膜覆盖防渗法施工简单,防渗效果好,有表面铺 设和铺设埋藏两种形式。施工时要注意平整池塘底面, 清除碎石、树枝等杂物;铺设后应注意防止利器刮破塑 膜 ,并定期检 查接 缝处是否破裂 ,发现破裂应及 时粘
中国水科院发布的《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
![中国水科院发布的《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551d5c336c1eb91a375d40.png)
中国水科院发布的《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最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布了《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为了方便更多的朋友能看到这么权威的东西,我把它发在论坛里面,希望大家看了能有所收获。
本来说通过邮件分别发给大家的,那样看起来更方便。
但是我发了几个之后觉得太慢了,发一封邮件要将一分钟左右,所以我就自己整理整理发在论坛里面,希望大家体谅!一、系统模式根据水产养殖场的规划目的、要求、规模、生产特点、投资大小、管理水平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养殖场的建设可分为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生态节水型池塘养殖模式、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等四种类型。
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养殖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在满足养殖规范规程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相关模式具体内容作适度调整。
1.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是指具备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设施设备条件的池塘养殖模式,具有“经济、灵活”的特点。
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是目前池塘养殖生产所必须达到的基本模式要求,须具备以下要求:养殖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塘符合生产要求,水源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要求(NY 5051)》养殖场有保障正常生产运行的水电、通讯、道路、办公值班等基础条件,养殖场配备生产所需要的增氧、投饲、运输等设备,养殖生产管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等。
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小的水产养殖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池塘改造建设和管理需要。
2.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是根据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池塘标准化建设规范”进行改造建设的池塘养殖模式,其特点为“系统完备、设施设备配套齐全,管理规范”。
标准化池塘养殖场应包括标准化的池塘、道路、供水、供电、办公等基础设施,还有配套完备的生产设备,养殖用水要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养殖排放水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
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应有规范化的管理方式,有苗种、饲料、肥料、鱼药、化学品等养殖投入品管理制度,和养殖技术、计划、人员、设备设施、质量销售等生产管理制度。
养殖鱼塘改建方案
![养殖鱼塘改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f0de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1.png)
养殖鱼塘改建方案引言养殖鱼塘的改建是为了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率和增强鱼类生长环境的质量。
本文将给出一个针对养殖鱼塘改建的方案,从鱼塘的设计、水质管理、养殖设备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1. 鱼塘设计1.1 鱼塘规模鱼塘规模的大小需要根据养殖目标来确定。
可以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数量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鱼塘的面积和深度。
一般来说,鱼塘的面积应该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鱼类,同时要考虑到水质调控和养殖管理的便利性。
1.2 鱼塘结构改建时可以考虑将鱼塘分成不同的区域,包括孵化区、养殖区和管理区。
孵化区和养殖区之间可以设置隔离网,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鱼类的生长和数量。
管理区可以设立养殖设备和水质监测设备,方便日常管理和维护。
1.3 鱼塘深度和底部设计鱼塘的深度应根据养殖鱼类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深度应该保证鱼类能够自由游动,并且不受环境因素的干扰。
底部设计可以考虑采用泥土和石块混合的方式,能够提供适合鱼类生长的底质,并减少污泥的积累。
2. 水质管理2.1 水质检测和监测改建后的鱼塘应配置水质检测和监测设备,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
包括水温、氧气含量、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监测,以及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的检测。
可以使用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从而提前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2.2 水质调控根据监测数据和养殖鱼类的需求,适时进行水质调控。
可以通过增加氧气供应、调节水温、添加水质调节剂和有益细菌等方式来改善水质。
同时要注意防止水质过度调控和对鱼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2.3 废水处理鱼塘改建后,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应设置专门的废水处理设备,对鱼塘中的废水进行处理和过滤,保证排放的废水达到环保标准。
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植物净化池等方式进行废水处理,同时可以将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养殖设备3.1 过滤设备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养殖环境的良好,可以配置合适的过滤设备。
包括机械过滤器、生物过滤器和化学过滤器等。
浅谈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
![浅谈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9d33ef555270722182ef7bc.png)
浅谈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浅谈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技术1 池塘标准化改造1.1 池塘改造标准对于面积、形状、水深以及淤泥厚度不符合标准的池塘,需要在干池的情况下使用推土机和挖掘机相结合来施工,使用泥浆带水泵来清除淤泥。
主干道要为石渣路,而塘坝为土路并且需要压实,管理用房为砖混结构。
在培养有益菌和培养藻类之前要进行清塘。
池塘的池底必须经过冬季的晾晒呈现龟裂状,然后在春季用推土机清除干净淤泥,在放苗之前的半个月这段时间要进水20-30厘米,还要杀灭干净细菌和病毒,其方法是使用100克二氧化氯,每亩用量约为100克,其中二氧化氯中的有效氯含量必须为8%。
池塘经过药物清理72小时后便可进行有益菌的投放,投放时要进水1米,其投放量为每亩300克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这种微生物制剂的主要成分为: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每克制剂所含的活菌数量必须保持在150亿个以上。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清塘后使有益菌形成种群优势,将会大大有利于以后的水质调控和疾病预防,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培育藻类藻类的培养可与有益菌的培养同步进行,在培育有益菌的同时,可以往池塘中投入肥水素进行藻类的培养,投放量为每亩投放1千克,当池水呈现出淡绿色或者浅茶褐色时较为适宜。
2 鱼种放养2.1 鱼种消毒 2.1 放养密度每亩可以放养规格为100克/尾的鲤鱼1500尾,规格为150克/尾的鲢鱼350尾,规格为150克/尾的鳙鱼50尾,规格为150克/尾的鲫鱼600尾。
这是最为适宜的密度,低于这个密度会使池塘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而出现浪费,而高于这个密度则会超过池塘的负荷。
3 水质调控池塘是鱼类生存的必需条件,水域是鱼类生存的必需环境,池塘条件的好坏和水质质量的好坏与鱼类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息息相关,因此,在养鱼生产上,只有根据不同的水域条件,调节好池塘水质,才能为鱼类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鱼塘的周边环境十分重要,要在池塘周边栽植树木,场内栽植花草,整修道路,使其周边环境美化、香化。
淡水养殖技术指南如何建立和管理养殖塘
![淡水养殖技术指南如何建立和管理养殖塘](https://img.taocdn.com/s3/m/2cae83f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f.png)
淡水养殖技术指南如何建立和管理养殖塘淡水养殖技术指南:如何建立和管理养殖塘养殖业在满足人们对食物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淡水养殖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关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建立和管理养殖塘,以提高淡水养殖的效益。
一、养殖塘选址养殖塘的选址是养殖成功的前提。
首先要选择水质清洁、水源充足的区域。
其次,选择地势平坦、不易积水的地方进行塘坝建设,以免因积水导致塘坝渗漏。
此外,还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水利设施完备等因素。
二、养殖塘设计在建立养殖塘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首先要确定塘坝的尺寸和形状,以满足养殖的需求。
其次,设置合适的进水和排水设施,保持适宜的水质。
同时,养殖塘中要设置合理的遮阳设备,以防止过度曝晒。
三、养殖塘填塘与疏通填塘是养殖塘建设的重要环节。
使用优质土壤填筑塘坝,确保塘坝结实坚固。
在填塘之后,应定期使用挖泥机进行疏通,保持塘底的平整,以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四、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养殖塘中养殖业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符合鱼类的生存需求。
其次,要控制养殖密度,避免水体中过度富集的废物对鱼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定时清理塘底的泥淤,保持水体的通畅和清洁。
五、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养殖塘中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要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
同时,要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以避免过度喂养造成水体污染和浪费。
六、疾病防治养殖塘中常常会遇到鱼类疾病的问题,因此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疾病的传播。
其次,要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防治,如使用药物或调整水质等。
七、养殖管理养殖塘的管理涉及到养殖人员的经验和技术。
要做好鱼类的日常管理,保持合适的养殖条件,包括温度、pH值等方面。
此外,要及时观察鱼类的生长情况和行为变化,掌握养殖塘的实际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饲料200~300千克、螺蛳2000~2500千克、小杂鱼
等其他饲料100千克左右,可生产商品虾350~450千克/
亩。
若全程投喂罗氏沼虾全价饲料也同样可以取得上述
结果,且使用较为方便,每亩水面的最高利润可达5000
元以上。
由于罗氏沼虾具有夜晚四处游动和觅食的特点,因
此占全天投喂总量1/3的饲料在白天投喂、2/3在傍晚投
喂。
同时,晚间虾苗大多数集中于池塘边的浅水区,因
此2/3的饲料应沿池边均撒。
全天的摄食高峰在傍晚的
19:00至午夜的24:00,在此时段里应确保罗氏沼虾能吃
饱、吃好。
(待 续)我国是世界上池塘养鱼历史最悠久的国家,3100多
年前殷代卜辞中有“贞其雨、在圃渔”的纪录,说明在
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挖塘养鱼。
在距今2400多年前的
《养鱼经》中,范蠡详细地记载了齐国人凿池养鱼的历
史,在汉代人们发明了在池塘边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池塘
养殖环境的方法,唐代出现了池塘混养方式。
到了宋代
人们对鱼池建造技术已有相当的认识,浙江一带出现大
面积开挖池塘养鱼的历史。
明代著名农学家贾思勰著的
《作鱼池法》对池塘的深浅、形状、池底结构以及鱼池
布局等有了详细的介绍。
建国以来,我国的池塘养殖业
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的
生产力水平不高,池塘养殖设施仍然存在着因陋就简、
设施简单等问题,池塘养殖水平也普遍不高。
70年代
后,全国各地兴起大规模的池塘改造建设,池塘基础设
施有了极大的改善,极大地带动了池塘养殖业的发展,
如浙江杭嘉湖地区4万亩连片池塘建设,江苏太湖地区
1.2万亩连片池塘养殖等,成为我国池塘养殖的典范。
80年代以后,随着池塘设施水平的提高和人工繁育技
术、机械增氧技术以及配合饲料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池
塘养殖水平迅速提高,池塘养殖发展成为我国水产业的
主要生产方式,到2006年全国已有淡水池塘养殖面积
253.1万公顷,池塘养殖产量占全国水产总量的41%以
上。
我国成为世界上池塘养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但
是,随着池塘经营方式的调整,养殖者在片面追求养殖
产量的同时却忽略了池塘基础设施的维护建设。
目前,
我国多数养殖场都出现了池塘养殖设施破败陈旧、池塘
坍塌淤积严重、养殖生产方式单一的状况,由此引起的
池塘养殖污染、水资源浪费、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
严重,严重制约了池塘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池塘设
施规范化建设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部
已把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列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水产业
的重点任务”。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池塘规范化建设的
情况,介绍池塘改造建设的技术方法,希望能为国内池
塘规范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池塘规范化改造的意义
池塘规范化建设是在一定标准规范下开展的池塘养
殖系统改造建设,是实现池塘健康养殖的基础。
在目前形势下推进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可以全面提升我国池塘养殖基础设施水平,促进
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几十年来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养殖生产设施破败、简陋
的状况与我国水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也不符合我国
农业发展的要求。
实施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可以全面
提升池塘的基础设施水平,为池塘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
奠定基础,有利于池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可以控制养殖污染、节能、减排,实现“环境友
好、资源节约”的养殖目标: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可以
改变传统养殖池塘的系统结构,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
殖环境营养物质的转化利用,增加产出、提高效益,实
现循环经济。
从而达到控制养殖污染、节能、减排,实
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养殖目标。
3.可以促进池塘养殖模式升级,实现健康养殖:实
徐 皓1,2 刘兴国1,2 吴 凡1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 200092;2.国
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工程岗位,上海 200092)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一)
施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的池塘养殖水平,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有利于养殖结构调整,实现健康养殖。
二、池塘规范化改造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池塘改造不是简单的“推老塘、挖新塘”,池塘改造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减轻养殖污染、实现水产养殖的生态化无公害生产。
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方案不仅考虑养殖生产特点、环境条件以及资金状况等,还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池塘设施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良好规范的养殖设施是实现“健康、安全、高效”养殖生产的基础。
在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时应根据养殖特点和地域条件,制定合理的“标准”,池塘设施改造建设的标准既要符合当地养殖需要,也要考虑养殖场的发展需求。
2.养殖环境修复与病害控制 近年来,养殖外部水源环境日益恶化,给水产养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养殖者片面追求产量更加剧了池塘老化和底泥淤积,造成了池塘养殖的病害频发和药物乱用,给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在实施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时,可以考虑通过底泥处理、系统建设、水处理设施、养殖水质调控设备设施等,建设一个健康养殖系统,实现健康养殖。
3.养殖系统构建与富营养物质排放控制 水产养殖中可产生大量的富营养化物质(图1)。
据资料介绍,目前池塘每养殖1吨四大家鱼,需要排放氨氮2.63千克、化学耗氧量52.4千克,按照2007年全国四大家鱼产量1350.9万吨计算,全国四大家鱼养殖的氨氮年排放量可达3.6万吨,化学耗氧量达70.8万吨,全国池塘养殖每年的氨排放量达到10.4万吨,数据是惊人的。
在实施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时,要考虑养殖富营养化物质的排放控制与利用,做到控制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富营养化物质的资源化利用。
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保障。
目前的养殖设备主要有增氧机械、排灌设备、投饲设备、水质监测(化验)仪器等。
在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和养殖模式系统构建时,应根据养殖发展需要配备合理的设备、仪器等,提高池塘养殖生产效率。
5.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池塘养殖场在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的同时还应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包括水质管理、养殖管理、设备管理、设施管理、用药管理、品质管理等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之,池塘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各地在推行池塘规范化建设时,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当地的养殖情况和环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池塘设施改造建设规划。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实现池塘设施规范化,促进池塘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我国水产养殖的整体水平。
三、池塘建设的基本条件
新建池塘养殖场应符合当地政府的区域规划,若规划中不允许池塘养殖,则不考虑在此地建场。
在新建养殖场前要认真调研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发展需要,以便合理确定池塘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品种等。
同时应考虑建设区域的自然、水源、土质、交通等基本状况。
1.水源丰富、水质良好 水质对于养殖生产影响很大,养殖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规定。
对于部分指标或阶段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水源,应考虑建设源水处理设施,并计算相应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哪种水源,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足、水质良好的地区建场。
水产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品种要结合水源情况来决定,采用河水或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要设置防止野生鱼类进入的设施,以及周边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
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要考虑常年供水量是否满足养殖需求,供水量的大小一般要求在10天左右能够把池塘注满为宜。
在规划设计养殖场时,要充分勘查养殖场区的地形、水利等状况,有条件的地区可充分考虑利用地势自流进排水,以节约动力提水所增加的电力成本。
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砂排淤等设施。
水产养殖场的取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
(待 续)
图1 池塘养殖系统氮磷流动
4.推广养殖机械化、数字化 先进的养殖设备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减轻劳动力负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