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物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物体的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7e0e5df2a8114431b90dd8ee.png)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
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高尺寸。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宽尺寸。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高尺寸。
根据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归纳以下 三条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棱锥的投影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前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长
宽
宽 高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宽 高
长
宽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物体的三面视图
2. 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法
斜投影法
投影特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 度量性较好。
工程制图中一般采用正投影法。
2. 正投影特性
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真实性
当物体上的直线或平面平行于 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为实长, 平面的投影为实形。
积聚性
当物体上的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 影面时,直线的投影积聚为点,平 面的投影积聚为直线。
作图步骤:
画出作图基准; 画出反映实形的投影图; 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余两 个视图; 检查、加深。
三视图画法
底板
三视图画法
底板三视图
三视图画法
叠加
三视图画法
叠加上两个肋板
三视图复习
![三视图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fc7c09e6bec0975f465e294.png)
二、三视图的绘制
• 将物体自然放平,一般使主要表面与投影面平行或垂 直,进而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 整体和局部都要符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 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绘 制,当虚线与实线重合时画实线 • 特别应注意俯、左视图宽相等和前、后方位关系
物体的视图
平面立体——长方体
物体的视图
(点击图形演示动画)
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重新
演示三视图的形成。
3.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上 上
左 下 后 左
右
后 下
前
右
前
以主视图为主, 左、俯视图中靠 近主视图的为后 面,远离的为前 面。
V面(主视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左、右方位关系; H面(俯视图)——反映了形体的左、右、前、后方位关系; W面(左视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长
高
宽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方向尺寸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和高方向尺寸
宽
2.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高
高
宽
长
宽
长
宽
总体三等
宽
局部三等 三等关系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2.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在上述三等关系中,初学者比较容 易理解和掌握主、俯视图的长对正和主、 左视图的高平齐关系。而在俯、左视图 的宽相等对应关系上出现一些 误会将视图画错。 现在就问你为什么俯视图和左 视图会有宽相等的对应关系?
平面立体——正六棱柱
物体的视图
平面立体——正三棱柱
物体—圆锥体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6bd33de04a1b0717fd5dd77.png)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ab8dcd9360cba1aa811dad3.png)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一、视图看图纸要先分清是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第一视角通常是国内用的,现在国内机械课上老师教的都是第一视角。
而第三视角是国际通用视角,英,美,日,德,法,包括台湾香港都是使用第三视角做图。
视图——视,就是看的意思。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画出来的图形。
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
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
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
能较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图1二、三视图的形成对原教材作适当修改,按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将本大点分为3小点讲,小标题为增加的。
1.三投影面体系【教学重点】认识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和各个投影面的名称及代号,【教法设计】用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和板图相结合【教具】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和三条投影轴(立体坐标)构成引导学生撑开课本竖放在课桌上,建立一个简易而形象的三投影面体系。
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代号V三个投影面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 H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代号 WV与H的交线称为OX轴简称 X轴它代表物体的长度方向三条投影轴 W与H的交线称为OY轴简称 Y轴它代表物体的宽度方向W与V的交线称为OZ轴简称Z轴它代表物体的高度方向X、Y、Z三轴的交点 O称为原点2.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名称【教学重点】每一视图是从物体的何方向投影所得。
【教法设计】主要采用教案所示的组合体教学模型实物,配合纸质三投影面体系上已画好的视图进行引导讲解各图的名称和来历,不作板图。
从简。
【教具】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和教案所示的组合体教学模型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投射,在V.面.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在H.面.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投射,在W.面.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3.三视图的展开及其位置【教法设计】1、主要以纸质三投影面体系模型进行直观的、逐一地展开,展开的结果也自然地展现了三视图位置的来历。
机械制图-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8f7e71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8.png)
三个视图
V
H
W
三投影面体系: 在两投影面
体系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个同时 与V、H面都垂直 的W面。
三个视图
V
W
H 把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得到 物体的三个投影,称为三视图。
三个视图
V W
H
三个投影面的名称
V
主视图
左视图 W
450
H
俯视图
第三分角
第II分角
V
第I分角 W 第III分角
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视图的形成 用正投影法, 将物体投影到 某一投影面上, 称为视图。
一个视图 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两个视图
V
H
两投影面体系V/H: 两个投影面相互垂 直,物体在两投影 面体系中可得到物 体的两个投影。
投影面的展开: V面不动 H面向下转动90度
两个视图
两个视图 也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H
第V分角
第三分角
把三个视图展开
H 顶视图
前视图 V
右视图 W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图和物 体方位 的关系
视图与 视图的 关系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图和物体大小的关系
长 宽
V 主视图
左视图
高
W
各
反
映
高
高
两
次
长
宽
俯视图
宽
450
长
H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图和物体方位的关系 左视图
V 主视图
上
上W
主俯分左右 主左看上下 俯左辨前后
左
右后 前
下 后
下
左
左 H 俯视图 前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0f727b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e.png)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是一种空间图形的三个视角视图,其中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也称为前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三视图由三个投影面构成,分别为水平面、竖直面和前平面,而具体的投影规律主要体现在投影面上。
一、正视图的投影规律
1、高度方向上的投影:在投影面上,通过高度方向上的平移,将空间立体图向下平移,直至固定的水平面,投影即为正视图。
2、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将三维图形绕垂直于水平面的轴线旋转,使其旋转到垂直于水平面,投影即为正视图。
3、深度方向上的投影:在投影面上,将空间立体图向前平移,直至固定的投影面,投影即为正视图。
二、侧视图的投影规律
1、高度方向上的投影:同正视图的投影规律一致,都是通过高度方向上的平移,将空间立体图向下平移至水平面,投影即为侧视图。
2、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在投影面上,将三维图形旋转到垂直于竖直面,投影即为侧视图。
3、深度方向上的投影:将三维图形沿垂直于侧视图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使其旋转到与竖直面平行的水平面上,投影即为侧视图。
三、俯视图的投影规律
1、高度方向上的投影:在投影面上,将空间立体图向下平移至水平面,投影即为俯视图。
2、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将三维图形沿竖直于水平面的轴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使其旋转到与水平面垂直,投影即为俯视图。
3、深度方向上的投影:同侧视图的投影规律一致,都是将三维图形沿垂直于俯视图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到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投影即为俯视图。
综上所述,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要体现在投影面的平移和旋转上。
通过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并绘制出三维图形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454f3749b6648d7c1c74690.png)
练习与提问
1、根据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主 视 图
左 视 图
答:立体图形是 圆锥 。
俯 视 图
2、根据立体图形的三视图,选择正确的立体图形
主视图
左视图
A
俯视图
B
3、根据立体图形的三视图,选择正确的立体图形
A
B
C
D
4、下图(1)、(2)、(3)中哪一幅是主视图?
6、你能画出下面各物体的三视图吗?
正面不动
俯视图向下旋转90度
左视图向右旋转90度
投影面体系的展开
投影面体系的展开
三视图
☆注意:由于投影面的边框大小是假设的,各视图的位置排 列已定,在实际图样上不必再画出投影框,也不必注出视图 的名称。
二、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1、三视图的尺寸对应关系
高
长
宽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宽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讨论:下面的几幅图有没有错误?错在哪?
1.
错误的三视图—长未对正
改为:
正确的三视图
2.
错误的三视图—高不平齐
改为:
正确的三பைடு நூலகம்图
3.
错误的三视图—宽不相等
改为:
正确的三视图
2、三视图的方位对应关系
上
左 下 后 左 前 右 右 后
上
上
前 下
左
后
右
下
前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猜 猜 他 们 是 什 么 关 系 ?
看 事 物 不 能 只 看 单 方 面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7c49ba990c69ec3d4bb7520.png)
基本立体基本体其表面几何形状不同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
所有表面由平面围成的立体称为平面立体,常见的有棱柱体和棱锥体;表面由曲面或者曲面和平面围成的立体称为曲面立体,常见的有圆柱体、圆锥体、圆球和圆环等。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两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却会相同。
因此由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解决办法:增加投影面。
一、三视图的形成空间分析:如图 a 所示,把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三个投影面投射,可以分别得到物体的正立投影面投影、水平投影面投影和侧立投影面投影。
在工程图样中这种投影叫做“视图”。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在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上所得到的视图;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在水平投影面上所得到的视图;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射,在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展开:如图所示。
投影面V 面不动,将H 面和W 面分别绕OX 轴和OY 轴按图示方向旋转90°,使它们展开成与V 面处在同一平面上,如图 b 所示。
在投影图中不画投影面的边框线,形成的三个视图如图 c 所示。
(a)物体的投影 (b)展开图(c)三视图三视图的形成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从三视图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三个视图之间存在一定的位置关系,即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由此可以归纳出在画物体三视图时,三个视图之间存在如下投影关系: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三、三视图代表的方位在空间,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如果规定物体沿X 方向上的左右距离称为长,沿Z 方向的上下距离称为高,沿Y 方向的前后距离称为宽,则一个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两个方向的尺寸。
即:主、俯视图同时反映出物体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长度相等;主、左视图同时反映了物体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尺寸,高度相等;俯、左视图同时反映了物体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宽度相等。
立体图视图投影规律和方位对应关系四、三视图的画法举例例:绘制图示物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7bf936fd5bbfd0a78567320.png)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何培英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画三视图三投影面体系两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却会相同。
因此由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三投影面体系两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却会相同。
因此由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工程上常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组成多面投影体系,在每个投影面上用正投影法获得同一物体的几个投影,共同表达同一物体。
三投影面体系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把空间分成八个分角,我国标准规定:技术图样应采用正投影法,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1.物体三视图的形成 HWVOX ZY主视图——物体在正面投影俯视图——物体在水平面投影左视图——物体在侧面投影从前向后投射从上向下投射从左向右投射在机械制图中,通常把人的视线看作投射线,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绘制的物体的投影称为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宽宽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4.三视图对应物体方位 左主、俯视图——左右方位 主、左视图——上下方位 俯、左视图——前后方位上 下右后 前 后 前画三视图在画物体的三视图时,物体上可见部分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不可见部分的轮廓线用细虚线绘制,圆的中心线、图形的对称线用细点画线绘制。
画三视图例:绘制图示物体的三视图。
画三视图例:绘制图示物体的三视图。
1.分析物体形状特点,选择主视图。
线、面垂直或平行投影面视图中细虚线尽可能少主视图方向画三视图例:绘制图示物体的三视图。
1.分析物体形状特点,选择主视图。
2.合理布置三个视图根据三视图特点,绘制出各视图的中心线、对称线或大的轮廓线,实现各视图定位。
画三视图例:绘制图示物体的三视图。
1.分析物体形状特点,选择主视图。
2.合理布置三个视图根据三视图特点,绘制出各视图的中心线、对称线或大的轮廓线,实现各视图定位。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97bc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e.png)
知识回忆
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 面相垂直旳平行投影法
P 投影面
导入新课
(1) 单面投影
B A
思索:
C
投影面中旳图形是A、B、C哪
个物体旳投影?
(1) 单面投影
可见:单一正投影不能完 全拟定物体旳形状和大小
(2) 双面投影 A
B 思索:
双面投影旳图形体现了A、B哪个物体形状?
OX轴旋转900,W面对右向后绕OZ 轴旋转900
Z
V
主视图 z 左视图
X
x
0
y
O
左视
Y
主视
俯视图 y 播放
3、 三视图旳关系
位置关系
三视图展开后有明确旳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准,
俯视图在主视图旳 下面 ,左视图在主视图旳 右边。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三视图旳投影相应关系
Z 1、三视图与物 V 体方向旳关系
高 高
主视图长、高 俯视图长、宽 左视图高、宽
X
老师所指视图 反应物体长、 宽、高中旳哪 两个
长 O
长
宽
H
长
视图上物体旳相对位置
Y
宽 高
2、 三视图旳投影
相应关系
主视图
长
左视图
宽
俯视图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相应
三等规律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课堂练习
完毕各人手中立体旳三视图
(2) 双面投影
可见:双面投影也不能完全拟定物体旳形状
(3) 三面投影
想一想?
为何需要三个视图?
可见:应用三面投影旳措施能够基本体现 物体形状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129aa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d.png)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是一种用于绘制物体图形的方法,它包括了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这三个视图通过各自的投影规律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以下是关于三视图投影规律的详细说明:1. 正视图投影规律:正视图是物体在从正前方观察时的投影,也就是看物体的正面。
在绘制正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视点位于物体的正前方,垂直地向物体投影。
- 物体的宽度以及对称性在正视图中能够明显地显示出来。
- 正视图不显示物体的高度和深度,只展示了物体的平面形状。
2. 侧视图投影规律:侧视图是物体在从左或右侧面观察时的投影,也就是看物体的侧面。
绘制侧视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视点位于物体的左侧或右侧,垂直地向物体投影。
- 侧视图展示了物体的高度和深度,但不包括宽度。
- 侧视图能够显示物体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面的关系。
3. 俯视图投影规律:俯视图是物体在从上方俯瞰时的投影,也就是看物体的顶部。
在绘制俯视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视点位于物体的正上方,垂直地向物体投影。
- 俯视图展示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但不包括高度。
- 俯视图能够显示物体的平面轮廓和尺寸。
综上所述,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视点的选择:正视图的视点位于物体的正前方,侧视图的视点位于物体的侧面,俯视图的视点位于物体的正上方。
2. 投影方向:正视图和侧视图的投影是垂直于物体的平面进行的,俯视图的投影是平行于物体的平面进行的。
3. 显示内容:正视图显示物体的正面形状和宽度,侧视图显示物体的侧面形状和高度,俯视图显示物体的顶面形状和长度。
4. 参考关系:通过三个视图的组合,可以了解到物体的完整形状和尺寸,可以确定物体的轮廓和关键细节。
通过遵循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可以准确地表达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这对于设计师、工程师和制造商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沟通实际物体的外观和结构。
同时,三视图也是一种标准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方便地被不同人群和专业领域中的人所理解和使用。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690dc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f.png)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指在空间中的物体,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投影,从而得到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以便更清晰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三视图通常用于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制图和制造过程中。
它们是视图工程学的基础。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位置关系:正视图位于侧视图下方,俯视图位于侧视图右侧。
正视图和侧视图之间的夹角为90度。
2. 投影方向:正视图的投影方向为垂直于观察者的方向,即从物体正面向观察者投影。
侧视图的投影方向为水平于观察者的方向,即从物体侧面向观察者投影。
俯视图的投影方向为从物体上方向观察者投影。
3. 投影轴线与视图:视图投影线是连接物体与视图框之间的直线。
在投影过程中,这些线沿物体的投影方向进行投影。
正视图的投影轴线与水平投影线垂直,侧视图的投影轴线与垂直投影线垂直,俯视图的投影轴线与水平和垂直投影线平行。
4. 投影比例:在三视图中,物体的尺寸和比例要保持一致。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比例应相同,以保持物体的准确形状。
5. 形状:三视图的正面视图通常显示物体的前面,侧面视图显示物体的一个侧面,俯视图显示物体的上面。
三视图结合起来,提供了物体的全面信息,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基于平行投影原理和正交投影原理实现的。
平行投影是指物体的投影线与投影面平行,并将物体的形状和比例保持不变。
正交投影是指将物体的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并保持投影线的相对位置和比例。
在实践中,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需要遵循一些准则和约定。
比如,正视图通常显示物体的正面,侧视图显示物体的一个侧面,俯视图显示物体的上面。
在制图过程中,一般使用三视图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同时保持相同的比例和间距。
另外,三视图通常使用图形符号和标尺进行标记和测量,以提供尺寸和尺度信息。
图形符号可以表示物体的特定形状和结构特征。
标尺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尺寸,并指示投影线之间的距离和比例。
总体来说,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一种标准化的方法,用于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物体在三个正交投影面上的形状和尺寸。
三视图的原理与绘制
![三视图的原理与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c43eb329915f804d2b16c1fb.png)
立体图可以很直观的表现物体整体形状,可是却 难以表示清楚物体各个表面的形状。
为了把物体完全表达清楚,我们采用三视图。
原理:三视图是根据投影原理绘制而成.
物体在灯光或阳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 产生影子,物体的影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体 的形状.
中心投影法(点光源)
平行投影法(平行光)
三视图
中心投影
图纸幅面及格式 字体书写 优先使用的比例 图线使用 尺寸标注 图形的绘制 各种电气元件符号
CAD制图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
优点:
设计和修改都可以在CAD系统中完成,不但修改方便迅速,还 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的设计成果,省去重复的部分和绘制标准件 的麻烦。同时,设计的结果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当中,以数据文 件的形式保存,需要时可以直接送绘图仪绘制,而图形的复制 仅仅是文件的拷贝而已。 现在的很多CAD系统都支持三维造型的功能,且发展的趋势是 越来越多的采用三维设计。工作对象越复杂,采用三维设计的 优越性就越突出。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设计的三维 立体效果,通过旋转等可以在各个方向进行观察,并进行动态 的修改。这是手工绘图所根本不能及的。在建筑上,设计人员 可以在屏幕上提前看到大楼建成后的模样,甚至可以进入建筑 物的内部进行观察,寻找不满意的地方并立即改正。避免建成 后的遗憾或返工。
20
宽度基准
60
20
68
100
66高 度 基 准501622长度基准
18
标注尺寸的要求: 正确 完整 清晰 合理 -----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整齐,便于阅读和查看. -----符合设计和工艺的要求.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18f847c27d3240c8547ef11.png)
三视图投影性质及画法
![三视图投影性质及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37da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e.png)
(一) 回转体的形成方法
名称 圆 锥 体
圆柱体
圆球体
圆环体
回 转 面 形 成
直母线绕和 它相交的轴线回 转而成圆锥面
O S
直母线绕和 它平行的轴线回 转而成圆柱面
O
A
圆母线绕以 它的直径为轴线 回转而成圆球面
O
圆母线绕和 它的共面但不过 圆心的轴线回转 而成圆环面
O
方
法
和
简
图
A
O
A1 O
O
O
形体 由圆锥面和一个圆 由圆柱面和两个圆 由圆球面围成的 由圆环面围成的
o'
o”
o
以底面对称中心作为坐标原点
二、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三) 平面立体的画法
棱线的可见投影画成粗实线,棱线的不可见投影画成细虚线。
注意:
s'
s”
1.所有投影的边缘轮 廓线都是可见的,要用粗 实线画出。
a'
1' c' 2'
2.边缘轮廓线内直线
c
b' s
的可见性,要利用交叉两
1(2)
直线上的重影点来判断。 a
各点投影符合 三面投影特性
俯视图:从上向下做正投射得到的图形。 左视图:从左向右做正投射得到的图形。
§7-1 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一、立体的三视图及其投影规律
(一) 三棱锥的三视图
Z
V
s'
s”
a' b'
c'
a”
X
O (c”)
a
sc
b
b” Y
投影过程: (1)建立坐标系; (2)作正投影; (3)投影面展开;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a5612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6.png)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投影是指一种投影方式,可以利用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向,把一个空间物体完整地画出来。
三视图的投影有正视图、侧视图和俯
视图三部分组成。
三视图投影有以下几个规律:
1.正视图和侧视图以水平或垂直线对称投影,并且和正视图的水平线
和垂直线,以及侧视图的水平线与垂直线重合;
2.正视图与侧视图的尺寸比一致,而俯视图的尺寸则按物体结构比例
缩小;
3.正视图和侧视图的高度比例也一致,与俯视图的高度比例乘以物体
的厚度即可得到;
4.正视图和侧视图的箭头标注按原始尺寸绘制,而俯视图箭头标注则
按物体厚度缩小;
5.正视图和侧视图连接线以直线表示;
6.正视图和侧视图中所有的垂直视图方向的视图框弯曲线均取决于视
图的深度。
三视图的投影在实现空间物体的精确表达时十分重要,它对物体
的外形及尺寸具有正确的反映。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个型号的物体,原本看起来是一个形状,但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就有可能是另一种形状,这时候就需要使用三视图投影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实际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物体的三视图如图5-1所示,按投影面的展开方法(V 面不动,W 面向右翻转90º,H 面向下翻转90º),物体的三视图如图5-2所示,三个视图之间有以下对应关系:
1.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配置在它的正下方,左视图配置在它的正右方。
按此规定配置,不须注出视图名称。
图5-1 三投影面体系中的物体三视图
2.尺寸关系
从图5-1、图5-2可看出,主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对于同一个物体,不同的视图所反映的其长、宽、高应该是一样的,即,主视图、俯视图反映的物体长度是一样的;主视图、左视图反映的物体高度是一样的;俯视图、左视图反映的物体宽度是一样的。
因此,为了便于记忆,把物体三视图之间的尺寸关系总结为: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或者简单记忆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图5-2
中的细实线清楚地表明了三视图之间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