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

合集下载

最值得英专生中英互译的书

最值得英专生中英互译的书

最值得英专生中英互译的书以下是一些值得英语专业学生中英互译的书:《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这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小说之一。

这本书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在学校成绩不佳、人际关系紧张、情感空虚的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既能够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也能够让学生了解美国文学和文化。

《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这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拉丁美洲文学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的故事,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史展现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

这本书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提高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还能够了解拉丁美洲文学和文化。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这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伊丽莎白·班内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描绘社会的阶级、财富和家庭关系等问题,展现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生活和风俗。

这本书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同时了解英国文学和文化。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这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之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王子的冒险经历,通过描绘他与不同星球上的居民之间的交往,反映了人类的孤独、友谊、爱情等问题。

这本书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同时了解法国文学和文化。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翻译学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得到研究:对比语言学、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

但是翻译学不单单隶属于上述任何一门学科门类。

对此小编就为各位整理了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的相关信息,欢迎参阅。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一)北京大学1-《中式英语之鉴》Joan Pinkham 、姜桂华著,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著, 200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 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4-《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罗进德主编,2004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非文学翻译》,李长栓著,2009年9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6-《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外国语大学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非常经典,练基本功非它莫属。

2-《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汉译英的经典之作,体裁实用,读来作者亲授一般。

3-《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很多词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实用。

4-《专八词汇》比较生僻的单词的话,读了这本词汇书基本你就认识了。

5-《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翻译的体裁,作为译者应该了解中国文化。

6-《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都是名家翻译的,可以长长见识,看看翻译到底可以翻得多出彩。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英美散文选读(一)、(二)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蒋显璟 2008年2-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陈宏薇3-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王恩冕4-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林青松5-公文写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白延庆6-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庄锡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Dictionary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Mark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2-《翻译研究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谭载喜主译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郭著章,李庆生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综合教程》(1-6册) ,主编: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2-《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1-《英汉翻译入门》第二版,陈德彰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出版2-《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3-《应用文写作》郝立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三)北京师范大学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好书和电影可以推荐?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好书和电影可以推荐?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好书和电影可以推荐?一、好书推荐1. 《英意之美:翻译的艺术与技巧》这本书是研究翻译的经典之作,深入探讨了英意翻译中的技巧与挑战。

作者以生动的案例和严谨的分析,展示了翻译的艺术与美感。

读完本书,你将对英意翻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2. 《记忆的颜色》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英国翻译家在战争时期翻译意大利小说的故事。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翻译过程中的挑战和情感纠葛,展现了英意翻译的奇妙与艰辛。

3. 《翻译的乐趣》作者是一位资深翻译家,通过自身的经历和见解,向读者传达了翻译的乐趣和价值。

本书对英意翻译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展示了翻译的艺术魅力。

二、好电影推荐1. 《失落的翻译家》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位英国翻译家的真实故事,他在二战期间翻译了一本重要的意大利小说。

电影以复杂的历史背景为背景,展现了翻译家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坚持,同时也描绘了他与意大利作者之间的友谊与纷争。

2. 《狂怒》这部电影以英国翻译家在意大利执行任务的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他在陌生环境中面对挑战和压力的故事。

电影通过精彩的剧情和扣人心弦的场景,展现了翻译工作中的困难和危险。

3. 《速度与激情:跨国特工》这是一部动作片,讲述了一群特工的跨国合作与冒险。

其中一位特工负责英意翻译,在紧张刺激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影通过刺激的场景和动人的情感,展示了翻译在特工行动中的关键性。

以上是关于“英意”翻译的好书和电影的推荐。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和观看这些电影,你将更好地了解英意翻译的艺术与技巧,同时也能够领略到翻译工作的挑战和魅力。

无论你是翻译爱好者还是专业从业者,这些资源都会为你提供宝贵的启示和经验。

愿你在探索英意翻译的世界中,获得无尽的乐趣和收获!。

英语翻译类书

英语翻译类书

英语翻译类书
1.《翻译的技巧》钱歌川·著
评价:本书为钱歌川先生总结数十年在大学教授英语翻译的经验,历时十年,不断增补修订,于七十岁高龄付梓出版的翻译实战经典论著。

在这本书中,钱老着力于跨文化解析,把英文句子的内核全盘托出,将各种用法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非大家不能有如此驾轻就熟的把握。

2.《翻译的基本知识》钱歌川·著
评价:本书以短小的篇幅,凝聚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精华,适合所有对翻译问题感兴趣的人阅读。

虽然是一本入门级的书籍,但对于从事翻译很久的人也颇有裨益。

另外,本书虽为学术著作,却如英国散文一般耐读,作者的中文功底可见一斑。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一、翻译理论(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排序)郭建中,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黄忠廉,2002,《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宓庆,1999,《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宓庆,1999,《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重德,1991,《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申雨平(编),2002,《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孙致礼,1996,《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谭载喜,1999,《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谭载喜,2000,《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克非,1997,《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杨自俭、刘学云(编),1994,《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杨自俭(主编),2002,《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张柏然、许钧(主编),2002,《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二、翻译实践(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排序)包惠南,2001,《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陈廷祐,2001,《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文伯,1998,《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程镇球,2002,《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庆华主编,2002,《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炳威,2002,《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晓吉,1990,《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惠康,2003,《跨文化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队外翻译出版公司。

思果,2002,《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倜西、董乐山等(编),2002,《英汉翻译手册》。

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

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

10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梦游的松鼠2013-11-29 00:11:07※网站推荐1.中国翻译协会2.中国科技翻译3.译路网4.译商网5.词汇术语网6.英语之声7.舍生取译网5※参考书目翻译杂志类:中国翻译,2003(6).王占斌,《上海翻译》2005( 1), 32-35.王方路,《中国科技翻译》2005(1),45-47.陈恪清,《中国科技翻译》2004(2),39-40.苏淑惠, 《外国语》1996: (2) “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标准”,魏彩霞,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 中国翻译, 1997, (3)教程类:张培基等,1980.《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范仲英, 1994.《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梅德明,2000,高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厦门大学外文系,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学生用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厦门大学外文系, 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 (教师用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吕瑞昌喻云根等,1983.《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杨莉黎,1993.《英汉互译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吴冰,2004.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练习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曾诚,2002.实用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陈宏薇.李亚丹,2004.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技巧类:钱歌川,1980.《翻译漫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重德编著,1991.《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圣华、黄国彬主编,1998.《困难见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古今明,1997.《英汉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译作赏析类:刘士聪,2002.《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崔永禄,2001.《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喻云根,1996.《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湖北教育出版社.黄源深、周立人,2003.《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翻译理论类:Newmark,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Newmark,Peter.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福康,1992.《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玉刚,1989.中国翻译文学史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谭载喜,2004.《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金缇,1998.《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郭建中,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郭著章,1999.翻译名家研究.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罗新璋, 1994.翻译论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马祖毅, 2001.中国翻译简史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买提尼牙孜, 热扎克, 1994.西域翻译史. 新疆: 新疆大学出版社.孟昭毅, 李载道, 1995.中国翻译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秉钦, 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王建开, 2003.五四一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宏印, 2003.中国传统议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严复.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王宏志, 1999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谢天振, 2004.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张力等,1997.中国历代高僧. 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周发祥, 李岫, 1999.中外文学交流史.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邹振环, 1996.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黄国文, 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贾文波, 2004.应用翻译功能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堤, 1997.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靳涵身, 2004.诗型广告翻译研究.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刘宓庆, 1999.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秦秀白, 2002.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佐良, 1997.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年8月.蒙兴灿.孔令翠,2002.实用英汉翻译[M].四川的大学出版社.王佐良,1998.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杨自俭.李淑华,1999.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5※翻译大家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是我国"五四"时期涌现的著名作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英汉笔译教程 书籍

英汉笔译教程 书籍

英汉笔译教程书籍
英汉笔译教程相关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籍:
1. 《翻译研究入门》作者:陈德民,本书为翻译入门教材,共分为九章,内容涵盖翻译基本概念、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实务以及翻译工具等方面。

2. 《英汉笔译教程》作者:吕世生,本书是一本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编写的笔译教材,也可供广大翻译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3. 《翻译研究》作者:詹姆斯·霍尔姆斯,本书对翻译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述。

以上是一些比较经典的英汉笔译教程书籍,这些书籍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翻译专业理论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理论必读书目

culture1.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s. Constructing Cultur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2.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1992.3. Hermans, Theo, ed. Translating Others. Volume 1/2. Manchester: St. Jeromepublishing. 2006.4. 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Education Press, 20045. Leppihalme, Ritva. Culture Bumps: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Allusions.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6.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3.7. Schaffner, Christina and Helen Kelly-Holmes.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5.Candace Seguinot: Translation and Advertising: Going Global. P.55-718.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2000.7.9.9. Wang, Kefei. A Cultural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7.10.王秉钦. 《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1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及续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7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8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当代翻译理论书目:Baker, Mon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Gentzler, Edwin. 2001.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nd Rev. Edition).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chpt.5)Kittel, Harald & Armin Paul Frank (eds.) 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Robinson, Douglas (e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C],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Tymoczko, Maria.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9;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4月。

大学翻译英语教材推荐

大学翻译英语教材推荐

大学翻译英语教材推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选择一本合适的翻译英语教材对学生的翻译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向大家推荐一些适合大学翻译英语教材。

一、《翻译入门》《翻译入门》是一本经典的翻译教材,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翻译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适合初学者使用。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翻译练习,并附有参考答案,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

此外,教材中还配有一些真实的文本材料,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实际语境下的翻译练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高级翻译教程》《高级翻译教程》是一本适合有一定翻译基础的学生使用的教材。

该教材内容较为深入,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主要包括具体领域的翻译技巧、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内容。

此外,教材还分别介绍了英汉互译和汉英互译的一些特点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在双向翻译中的实践。

三、《翻译导论》《翻译导论》是一本系统介绍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教材。

该教材内容全面,涵盖了翻译的基本概念、翻译的分类、翻译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帮助学生对翻译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教材还以实例为主,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翻译文本和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翻译教学与实践》《翻译教学与实践》是一本针对翻译教学的教材。

该教材将翻译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翻译实践案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一些翻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进行翻译教学。

五、《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是一本关注翻译与文化交流的教材。

该教材主要介绍了翻译与文化、翻译与语言的关系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教材中还包含一些有关文化差异的案例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翻译能力。

通过该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文言文翻译专业推荐书单

文言文翻译专业推荐书单

夫文言文,古之语言,虽已远去,然其韵味悠长,思想深邃,至今仍为吾辈所津津乐道。

翻译文言文,不仅是对古文化的传承,更是对语言艺术的一种追求。

为此,特推荐以下书单,以供文言文翻译专业之学子研习。

一、《古汉语语法》(作者:王力)王力先生所著《古汉语语法》,为研究古汉语语法之经典之作。

书中详细阐述了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修辞等,对于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用法具有重要意义。

学子若欲精通文言文,此书不可不读。

二、《文言文阅读与翻译》(作者:吴子尤)吴子尤先生所著《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旨在提高学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指导其进行翻译。

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文言文篇目,对每篇文言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和赏析,有助于学子深入理解文言文。

三、《古文观止》(作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散文的选集,收录了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佳作。

书中所选文章,既有儒家经典,又有诸子百家,内容丰富,文体多样。

学子阅读此书,可以领略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作者:王力)王力先生所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一部实用性极强的工具书。

书中收录了古汉语常用字及其解释,对于学习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学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查阅,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五、《古代汉语词典》(作者:王力)《古代汉语词典》是一部全面介绍古代汉语词汇的词典,内容丰富,释义准确。

学子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生僻字词,可以查阅此书,以便快速找到答案。

六、《文言文翻译教程》(作者:杨伯峻)杨伯峻先生所著《文言文翻译教程》,是一本专门讲解文言文翻译方法的书籍。

书中详细介绍了翻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文言文翻译水平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七、《古汉语词汇通论》(作者:郭锡良)郭锡良先生所著《古汉语词汇通论》,从词汇学角度对古汉语进行了深入研究。

书中详细分析了古汉语词汇的构成、演变和特点,有助于学子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八、《文言文选读》(作者:刘叶秋)刘叶秋先生所著《文言文选读》,精选了大量的文言文篇目,涵盖了先秦至唐宋的散文、诗歌、小说等。

好的英汉互译书籍

好的英汉互译书籍

好的英汉互译书籍
随着全球化和交流的加深,英语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因此,学习和提高英语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应地,英汉互译书籍也越来越受到追捧。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提高翻译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好的英汉互译书籍的推荐: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这本词典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英汉双语词典之一。

它包括了超过18万个单词和短语的释义和例句,并且每个单词都有中英文发音。

此外,它还有许多实用的辅助功能,如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等。

2.《新东方英语语法大全》
这本书提供了详细的英语语法解释和大量的例句,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英语语言的结构和用法。

此外,它还包括了翻译练习和答案,能够帮助读者提高翻译能力。

3.《汉英大词典》
这是一本非常权威的汉英互译词典,包括了超过16万个词条和短语的释义和例句。

它还提供了拼音和汉字的索引,方便读者查找。

4.《剑桥国际英汉词典》
这本词典是一本全新的英汉双语词典,它包含了超过13万个词条和短语的释义和例句,并且每个单词都有中英文发音。

此外,它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辅助功能,如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等。

5.《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这本词典是一本非常全面的英语词典,包含了超过23万个词条和短语的释义和例句。

它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辅助功能,如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等。

此外,它还包括了翻译练习和答案,能够帮助读者提高翻译能力。

总之,以上这些英汉互译书籍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无论你是学生、教师还是职场人士,它们都可以帮助你提高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

翻译推荐书目

翻译推荐书目

翻译理论与实践:《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词语翻译丛谈》陈忠诚,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汉译英难点解析500例》汪福祥,外文出版社《汉英翻译技巧》单其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译汉技巧新编》毛荣贵,外文出版社《实用翻译教程》范仲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文学翻译十讲》刘重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英汉翻译手册》倜西董乐山等,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英汉翻译对话录》叶子南,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清华大学出版译文欣赏:《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二、三)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汉名篇名译》朱明炬等,译林出版社《散文佳作108篇》(汉英·英汉对照)乔萍等,译林出版社《浮生六记》沈复著,林语堂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古文观止》(精选,汉英对照)罗经国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文表达:《高级英文理解与表达教程》孙瑞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式英语之鉴》John Pinkha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报刊阅读能力:《高级阅读教程》陈德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电驴可下载PDF版)Time 时代周刊/time/Newsweek新闻周刊/The Guardian卫报/New Yorker纽约客/翻译期刊:《中国翻译》常用词典:《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英汉大辞典》陆谷孙,上海译文出版社《汉英词典》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新时代汉英大辞典》吴景荣,程镇球商务印书馆《英汉美英报刊词典》周学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翻译理论书籍

翻译理论书籍

翻译理论书籍翻译理论是研究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规律的学科。

作为翻译工作者,熟悉翻译理论对于提高翻译质量、提升个人素质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翻译理论书籍。

1. 《翻译研究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 Jeremy Munday这本书是一本广泛使用的翻译理论教材。

它介绍了翻译研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作者还讨论了翻译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对于理解翻译的多重层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2. 《翻译研究中的问题与变革》(Translation Studies: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ideon Toury这本书集中讨论了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社会角色、译者的角色和责任等。

作者还探讨了翻译研究从传统模式到更现代的方法和理论的转变。

这本书对于思考翻译的本质和重要性很有帮助。

3. 《翻译研究的非西方视角》(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Non-Western Perspectives) - Kobus Marais这本书通过介绍一系列非西方的翻译研究案例,探讨了不同文化对翻译的理解和实践。

作者讨论了翻译在非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关系。

这本书展示了全球翻译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 《翻译素描》(Transl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Matthew Reynolds这本书是一本简明的介绍翻译的入门读物。

作者阐述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且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各种翻译问题和挑战。

这本适合没有太多翻译背景的读者,对于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很有帮助。

5. 《翻译研究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Carmen Millán and Francesca Bartrina这本手册提供了最新的翻译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指导,包括各种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中的关键主题。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书籍可以推荐阅读?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书籍可以推荐阅读?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书籍可以推荐阅读?
英意的翻译是一门复杂而精细的艺术,其独特之处在于需要准确地传递原文的意思,并兼顾到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特点。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英意翻译的读者来说,以下是一些可以推荐阅读的书籍:
一、《英意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这本书综合了英意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全面介绍了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作者通过丰富的例子和细致的解析,帮助读者掌握英意翻译的核心要素,并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二、《英意翻译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该书主要讲述了英意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和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作者详细阐述了英意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意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并学习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进行准确的翻译。

三、《英意翻译的语言学基础》
这本书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意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作者对语言的结构、语法、句式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翻译案例,帮助读者理解英意翻译中的语言问题,并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总结起来,英意翻译是一门需要深入学习和多实践的技能。

以上推荐的书籍将为读者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英意翻译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阅读这些书籍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对于专业翻译人员还是对于对翻译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会受益匪浅。

有哪些翻译必看的书籍和中英文期刊?

有哪些翻译必看的书籍和中英文期刊?

有哪些翻译必看的书籍和中英文期刊?不论哪个职业,要想高屋建瓴,必定要有理论的支撑和依托,不然落下实处,终究是空谈。

作为翻译,不论资质,有哪些书籍是必不可缺,一定要看的?小编在网上搜集了大神整理的翻译必备书籍,分为“翻译技巧类”“翻译理论类”“翻译杂志类”“译作赏析类”四类书籍杂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相信这些书一定会让你的翻译能力更上一层楼,一起来看看吧!1、翻译技巧类《翻译的技巧》钱歌川 (作者), 李峰 (编者),《翻译的技巧》为钱歌川先生最经典的百科全书式的英语翻译技巧指南。

全书编写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辨析与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册在手,读者可以在牢固掌握英语语法和句型特点的基础上,游刃有余地学习翻译的技巧。

《翻译的基本知识》钱歌川 (作者),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

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

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英文疑难详解》钱歌川 (作者),评价:本书包含各类语法13大项,对200个英语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书中涉及多方面的英语知识,是《翻译的基本知识》与《翻译的技巧》的具体化延伸,可令读者掌握扎实、灵活、熟练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中式英语之鉴》Jone Pinkham (作者),《中式英语之鉴》十分系统地探讨了中式英语这一非常普遍的现象。

作者琼·平卡姆是美国人,毕生人事翻译工作。

她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工作过8年,专门给中国翻译工作者翻译的英译文作修改和润色。

8年中她积累了大量的典型中式英语实例,她根据这些例子把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科学地加以分门别类。

关于翻译的书籍

关于翻译的书籍

关于翻译的书籍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和科学。

它在交流、商业、文化交流等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翻译的艺术需要综合应用语言学、文化学以及解释学等知识,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判断和创造力。

《翻译学概论》是一本德国翻译学家伯努特·纳克尔撰写的经典教材,被广泛用于翻译学的教育和研究。

这本书从翻译的历史和发展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翻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它涵盖了译前准备、译文的创作、校对和修订等环节,为学习翻译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

《新编翻译教程》是中国翻译学家杨长青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本书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介绍了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与传统的翻译教材不同,这本书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和创造力,强调在实际翻译中的实践和反思。

它还引入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翻译的内容,为现代翻译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翻译的艺术》是法国翻译家彭纳蒂耶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这本书以“思考翻译”为主题,探讨了翻译的本质、目标和手段。

它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向读者展示了如何进行有效而准确的翻译。

同时,它还强调了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翻译也是一种艺术的观点。

《翻译与文化交流》是德国翻译学家彼得·纳德尔的重要著作。

这本书关注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翻译对于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

它提出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还涉及到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转化。

同时,它还探讨了翻译对于促进跨文化对话和平等对待的作用,为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而言之,翻译是一门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学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素养。

以上所提到的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同时也鼓励读者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无论是从事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士还是对翻译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可以从这些书籍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翻译推荐书目

翻译推荐书目

翻译推荐书目翻译实践推荐书目1)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2)吕瑞昌等编《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这两本书,大家看出版时间就知道其经典程度了,并且这两本书到现在都还在重新印刷出版!其中,《英汉翻译教程》里面从翻译史开始说起,再及翻译的基本问题,再谈到翻译技巧。

虽然有理论,但是其中的理论只是一个翻译工作者应该知道的基本翻译理论。

本书最精彩的就是对翻译技巧中的词法技巧和句法技巧用了150页(全书除了后面的练习和答案外,仅有180页左右)的篇幅,辅以详实的例句进行说明。

其中的例句虽然稍微有点时代特色(但是并不显得陈腐)之外,都非常经典。

而《汉英翻译教程》则可以称为其姐妹篇了。

两者都是我国80年代的英语专业翻译教材。

《汉英翻译教程》共分20章,非常详细的阐明了汉英转换之间的问题。

并且编者牢牢把握汉语的特点,从汉语的词法翻译入手,再到句子翻译,再到汉语的特殊句型的翻译技巧。

其详细程度到了列举了“汉译英中的标点符号的转换”问题。

要知道,以上两本书,每本总共只有300页左右,而每本的作者都有四五个人啊。

3)钟述孔《英汉翻译手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4)钟述孔《实用口译手册》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8月第1版先说说钟述孔先生是谁。

引用如下:钟述孔,194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英国语文系(文学士)。

1950年入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并兼任外交部高级翻译。

1965年后,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外交学院兼职教授、后任联合国“中国译员培训部”兼职教授。

再看看上面两本书。

两本书都是英语写的,所以最好需要先读1)和2)两本以后再读钟先生写的这两本更合适。

其中,《英汉翻译手册》第一次出版的真正日期是1978年,比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还要早。

由于作者具有大量的口笔译实践,所以,这两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

但是,由于作者当年的时代背景所限制,里面有些时代特色的例句。

推荐十部翻译水平不俗的世界文学名著,不要再为粗劣的译本所误

推荐十部翻译水平不俗的世界文学名著,不要再为粗劣的译本所误

推荐十部翻译水平不俗的世界文学名著,不要再为粗劣的译本所误阅读世界文学名著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本高水平的译本,倘若选择了粗制滥造的翻译作品,势必会造成我们金钱和时间的双重浪费。

如今在网络上对各种世界文学译本进行点评和推荐的文字很多,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到底如何,还是需要作为读者的我们擦亮慧眼,自己辨别。

今天推荐十部自己认为翻译水平不俗的世界名著,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第一部:方平翻译的《呼啸山庄》这本小说是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传世经典,因为如此,这部小说在我国的译本很多,良莠不齐自然在所难免。

方平是我国很有名气和才气的翻译家,有他担纲主持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前些年出版发行,是我国除了朱生豪翻译版本之外,极为著名的版本。

方平翻译的这部《呼啸山庄》做到了信雅达的翻译要求,文字典雅,词锋凌厉,与原著的风格极为相近,阅读起来,没有让人别扭的地方。

大约是二十年前,我初次阅读《呼啸山庄》这部小说,就是方平的翻译版本,先入为主的因素必然会有,但是后来比较过其他人翻译的版本,还是觉得进入不了阅读情景。

第二部:王振孙翻译的《茶花女》王振孙也是我国著名的法语翻译大家,他翻译的著作很多,比如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三个火枪手》,大仲马比较有名的作品《双雄记》等等,这部《茶花女》是他翻译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作品。

目前流行的《茶花女》翻译版本主要有三部,除了王振孙的版本,还有郑克鲁和李玉民的翻译版本,不过个人认为还是王振孙的翻译版本更能够传神地表现原著的精髓和神采。

网上各种比较,意见也比较统一,王振孙的《茶花女》比较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传播度也比较高。

第三部:金人翻译的《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最经典的翻译版本,毫无疑问是金人先生翻译的版本。

这已经是普遍公认的结果,似乎没有什么质疑的声音。

金人的本名是张君悌,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对这部《静静的顿河》的翻译可谓是苦心孤诣,而且还经历过几次修订。

金人的《静静的顿河》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从初版以来,始终长盛不衰,在岁月翻检中经受住了读者的考验。

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英文书籍[1] Bernal-Merino, M. Á.Translation and Localisation in Video Games: Making Entertainment Software Global[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14.[2] Bowker, 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2002.[3] Bowker, L., & Ciro, J. B.Machine Translation and Global Research: Towards Improved Machine Translation Literacy in the Scholarly Community[M]. Howard House, Wagon Lane, Bingley BD16 1W A: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 2019.[4] Brown-Hoekstra, K.The Language of Localization[C]. Laguna Hills: XML Press, 2017.[5]Chan, S.Transl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3.[6]Chan, S.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4.[7] Chan, S.(Ed.).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8] Chan, S.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wards a World Without Babel[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9] Chandler, H. M., & Deming, S. O. M.The Game Localization Handbook[M]. Burlington, Massachusetts: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1.[10] Cronin, M.Translation in the Digital Age[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11] Díaz Cintas, J & Aline R.Subtitl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s[M]. London: Routledge, 2021.[12] Downie, J.Interpreters vs Machines: Can Interpreters Survive in an AI-Dominated World?[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13] Dunne, K. J. (Ed.).Perspectives on Lo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14] Dunne, K. J., & Dunne, E. S. (Eds.).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Art of the Possibl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1.[15] Enríquez Raído, V.Translation and Web Searching[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16] Esselink, B.A Practical Guide to Localization[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17] Granell, X.Multilingu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ranslators[M]. Kidlington: Chandos Publishing, 2015.[18] Hadley, J. L.et al. (Eds.).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2.[19] Hines, C.Localization: A Global Manifesto[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0.[20]Jiménez-Crespo M A. Localization in Translation[M]. Taylor & Francis, 2024.[21] Jiménez-Crespo, M. A.Translation and Web Localization[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22] Kenny, D. (Ed.).Human Issues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7.[23] Kenny, D. (Ed.).Machine Translation for Everyone: Empowering User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C]. Berlin: Language Science Press, 2022.[24] Koponen, M.et al. (Eds.).Translation Revision and Post-Editing: Industry Practice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25] Kornacki, 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CAT) Tools in the Translator Training Process[M]. Berlin: Peter Lang, 2018.[26] Lombardino, R.Tools and Technology in Translation: The Profile of Beginning Language Professionals in the Digital Age[M]. Santee: Word Awareness, 2014.[27] Maylath, B,& Amant, K. S. (Eds.).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A Guide for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ors[C].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9.[28] Mitchell-Schuitevoerder, R.A Project-based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29] Moorkens J, Way A, Lankford S. Automating Translation[M]. Taylor & Francis, 2024.[30] Nitzke, J., & Hansen-Schirra, S.A Short Guide to Post-editing[M]. Berlin: Language Science Press, 2021.[31] O’Hagan, M.,& Mangiron, C.Game Localization: Translating for the Global Digital Entertainment Indust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3.[32] O’Hagan, M. (Ed.).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C].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33] Pérez-González, L.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C]. London: Routledge, 2018.[34] Pettini, S.The Translation of Realia and Irrealia in Game Localization: Culture-Specificity between Realism and Fictionality[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1.[35] Pym, A.The Moving Text: Localization, Translation, and Distribu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36] Pym A, Hao Y. How to Augment Language Skills: Generative AI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Taylor & Francis, 2024.[37] Quah, C. K.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6.[38] Rothwell, A.et al.Translation Tools and Technologies[M]. London: Routledge, 2023.[39] Roudometof, V.Gloc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40] Sánchez-Gijón, P., Torres-Hostench, O. & Mesa-Lao, B. (Eds.).Conduct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C]. Berlin: Peter Lang, 2015.[41] Somers, H. (Ed.).Computers and Translation: A Translator’s Guid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42] Tunuzliu, A.,& Spahiu, I.CAT&Consistency i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M]. Chisinau: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9.[43] Wang, P.,& David B. Sawyer.Machine Learning in Transla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23.[44] Williams, J. (Ed.).The Guide to 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eparing Products for Foreign Markets[C]. Portland: Lingo Systems, 2004.[45] Youdale, ing Compute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Styl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Defeng Li[46] Yuhong, P., Huihui, H. & Defeng, L. (Eds.). New Advances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y [C]. Singapore: Springer, 2024.[1]崔启亮,胡一鸣.翻译与本地化工程技术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戴光荣,王华树.翻译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3]蒂埃里·波贝著.连晓峰译.机器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樊军. 译者与翻译技术转向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5]菲利普·科恩著.张家俊,赵阳,宗成庆译.神经机器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6]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4.[7]管新潮,陆晓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翻译——数据分析与理论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2.[8]管新潮,徐军.翻译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9]管新潮. Python语言数据分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10]管新潮.语料库与Python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11]管新潮,陶友兰.语料库与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12]韩林涛.译者编程入门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13]胡开宝,朱一凡,李晓倩.语料库翻译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14]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15]雷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0.[16]李萌涛,崔启亮,廉勇.计算机辅助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17]李正栓,孟俊茂.机器翻译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18]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19]吕奇, 杨元刚. 计算机辅助翻译入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20]潘学权,崔启亮.计算机辅助翻译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20.[21]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22]唐旭日,张际标.计算机辅助翻译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23]陶友兰,刘宁赫,张井.翻译技术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24]王华树.翻译技术实践[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6.[25]王华树.翻译技术教程(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上海: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2017.[26]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27]王华树.翻译技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3.[28]王华树,陈涅奥,叶梦轩.翻译技术100问[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29]王华树,冷冰冰.术语管理概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0]王华树,李莹.翻译技术简明教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9.[31]王华树,刘世界,张成智.翻译搜索指南[M].北京:中译出版社, 2022.[32]王华树,王少爽.术语管理指南[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3]王华树,郑忠耀,胡富茂,齐东伟.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0.[34]王华树,朱珊,刘梦莲.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0.[35]王华伟,崔启亮.软件本地化——本地化行业透视与实务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36]王克非,秦洪武,肖忠华,胡开宝.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1.[37]王克非.双语语料库研制与应用新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1.[38]肖桐,朱靖波.机器翻译:基础与模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39]熊得意,李良友,张檬.神经机器翻译:基础、原理、实践与进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40]徐彬. 翻译新视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41]许家金.语料库与话语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42]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43]杨颖波,王华伟,崔启亮.本地化与翻译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44]约翰·罗蒂里耶著.王华树译.应用程序本地化:面向译员和学生的实用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45]张成智.翻译与搜索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2.[46]赵璧.翻译技术基础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3.说明:此书目尽可能收录20年来适合翻译专业同学阅读的翻译技术图书,最近5年的优先考虑,同时还综合考虑知识性、影响力、可读性和新颖性等多种因素。

想从事英语翻译人员必看书籍

想从事英语翻译人员必看书籍

《文学翻译原理》,张今,河南大学出版社。

张老是翻译界的大师,本书中有很多他所提出的理论,浅显易懂,容易掌握,很适合你对做翻译有个概括的认知。

这本书很薄,适合你在翻译各个水平阶段不断翻看,相信你很有收获。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冯教授也是翻译界知名人物,这本书属于我的入门阶段学习书,从词组讲解到短句到篇章,由浅入深讲解,让你觉得做翻译不是很难。

<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陈文伯,世界知识出版社。

陈老有丰富的翻译实践,这本书为篇章翻译讲解,里面都是他翻译的文章,文风浑厚优美,好像太极拳样,让我见识到翻译之美。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两辑)》,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教授在翻译界地位显赫,两辑都是篇章翻译,文风严谨。

《中式英语之鉴》,琼.平卡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书是在华从教的外籍老师写的,道出很多国人学习英语时的中式英语错误,很值得认真研读。

《文体翻译论》,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系统讲解各种文体英语表达套路,帮助你了解和掌握地道的各式书写方式和要点。

《英汉翻译教程》,吕俊,侯向群,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本书属于研究生课程书,全面系统讲解翻译各个对象关系在翻译中的作用、影响,适合翻译水平达到中高级时看,不然会觉得很乏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柯平,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考北外的参考书,很薄,理论很简要,有点点到为止的感觉,没有深厚的翻译功底,收获可能不会很大。

《文言英汉教程》,郭著章,黄粉保,毛新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学习文言文翻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有做高级翻译志向的人适合阅读。

《古文观止(精选,中英对照)》,罗经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理由同上。

《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Linell Davi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以外国人的视野来看东西方文化差异,有些内容让我都感到很惊讶,看过后你会恍然大悟:“啊哦,原来我对西方人的看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在他们眼里很不礼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梦游的松鼠2013-11-29 00:11:07※网站推荐1.中国翻译协会/tran/index.htm2.中国科技翻译/2002/magazine/index.asp?MagID=19173.译路网/html/e/2006-11/10/12_47_12_734.html4.译商网/Resourcehtml/Resource413.html5.词汇术语网/news/a1/1.htm6.英语之声/englishstudy/ch/jgmc/index2.html7.舍生取译网/5※参考书目翻译杂志类:中国翻译,2003(6).王占斌,《上海翻译》2005( 1), 32-35.王方路,《中国科技翻译》2005(1),45-47.陈恪清,《中国科技翻译》2004(2),39-40.苏淑惠, 《外国语》1996: (2) “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标准”,魏彩霞,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 中国翻译, 1997, (3)教程类:张培基等,1980.《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范仲英, 1994.《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梅德明,2000,高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厦门大学外文系,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学生用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厦门大学外文系, 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教师用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吕瑞昌喻云根等,1983.《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杨莉黎,1993.《英汉互译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吴冰,2004.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练习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曾诚,2002.实用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陈宏薇.李亚丹,2004.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技巧类:钱歌川,1980.《翻译漫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重德编著,1991.《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圣华、黄国彬主编,1998.《困难见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古今明,1997.《英汉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译作赏析类:刘士聪,2002.《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崔永禄,2001.《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喻云根,1996.《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湖北教育出版社.黄源深、周立人,2003.《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翻译理论类:Newmark,P.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Newmark,Peter.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福康,1992.《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玉刚,1989.中国翻译文学史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谭载喜,2004.《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金缇,1998.《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郭建中,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郭著章,1999.翻译名家研究.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罗新璋, 1994.翻译论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马祖毅, 2001.中国翻译简史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买提尼牙孜, 热扎克, 1994.西域翻译史. 新疆: 新疆大学出版社.孟昭毅, 李载道, 1995.中国翻译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秉钦, 2004.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王建开, 2003.五四一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宏印, 2003.中国传统议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严复.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王宏志, 1999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谢天振, 2004.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张力等,1997.中国历代高僧. 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周发祥, 李岫, 1999.中外文学交流史.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邹振环, 1996.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黄国文, 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贾文波, 2004.应用翻译功能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堤, 1997.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靳涵身, 2004.诗型广告翻译研究.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刘宓庆, 1999.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秦秀白, 2002.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佐良, 1997.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年8月.蒙兴灿.孔令翠,2002.实用英汉翻译[M].四川的大学出版社.王佐良,1998.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杨自俭.李淑华,1999.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5※翻译大家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是我国"五四"时期涌现的著名作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也是我国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

他原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

1917年夏,他考进了北京铁路管理学院。

1919年"五四"运动中,成为该校学生代表和福建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从此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

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

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

他还先后参与编辑了《闽潮》,《新社会》,《文学旬刊》等刊物。

1931年后、历任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学术研究,并主编《世界文库》。

抗日战争期间留居上海,坚持进步文化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物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等职。

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逝世。

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

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另有《郑振铎文集》。

郑振铎一生不仅著述丰富,他发表的大量译作、译论在中国翻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1.郑振铎的主要译作及其影响郑振铎的一生没有离开过翻译,成果颇丰,对我国文学与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掌握的外语,主要是英语,因而从事的翻译都是从英文转译的。

他一生翻译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下面我们分类讨论他的作品。

(一)、郑振铎译介的俄国文学。

郑振铎最早在二十年代开始翻译俄国小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920年到1923年间,郑振铎所推荐、翻译的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

契可夫,高尔基等为代表的俄国著名的作家作品、论文及"序文",论著等,共二十多篇(部)。

由他与人合译的,《俄国戏曲集》(共学社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在"五四"时期的读者中颇具有影响。

而由他翻译的《灰色马》(《小说月报》)连载)等,则反映俄国社会革命和人民的思想倾向,引起读者的注目。

他积极介绍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进步文学,为我国的新文学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郑振铎翻译的印度文学。

郑振铎主要是翻译泰戈尔的诗歌以及印度古代寓言。

一九二二年十月,郑振铎翻译出版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翌年九月又出版了他翻译的《新月集》。

我国比较有系统地大量翻译泰戈尔的诗歌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的,郑振铎是最主要的译者。

冰心读了郑振铎译的《飞鸟集》后,评价道:"觉得那小诗非常自由,就学了那种自由的写法,随时把自己的感想和回忆,三言两语写下来。

" 郑振铎的这些译作,对于我国新文学建设和中外文学交流,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十年代我国诗坛上小诗和散文诗的流行,与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诗很有关系。

一九二五年八月,郑振铎出版了《印度寓言》一书,共收他的译作五十五篇。

他的译作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

印度学者海曼歌&#8226;比斯瓦斯在一九五八年《悼念郑振绎》一文中指出:"他可能是第一个把印度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人,他同样是当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

" 对他在印度文学翻译方面的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

(三)、郑振铎译介的希腊和罗马文学。

郑振铎也很早就对希腊、罗马文学有所介绍了。

一九二九年,出版了《恋爱的故事》。

后来,又译述《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传说》,一九三五年以《希腊神话》为书名出版,篇幅为前一本书的三、四倍。

解放后,他在《希腊神话》再版本中,还运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批判导言》中关于古代神话的著名论述来分析希腊神话,给予永久吸引力,赋予这两本译著以新的意义。

(四)、郑振铎翻译的其他作品。

除了上述主要三大类翻译作品外,郑振铎另外还翻译过美国欧&#8226;亨利的短篇小说,德国莱辛的寓言,丹麦的民歌,高加索民间故事,以及欧洲童话《列那狐的历史》等等。

体裁广泛。

总之,郑振铎的翻译活动既有全译,也有选译、节译、译述等等,对中国的新文学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郑振铎的翻译观在翻译理论方面,郑振铎的贡献主要是他在二十年代的翻译理论建树和一生对翻译的提倡建议之功。

作为一名诗人、散文家和知名学者,他对我国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他的翻译见解,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他关于翻译的一些主要见解。

(一)、"文学是绝对能够翻译的"新文化运动开展以来,随着人们对文学的认识的提高,有些人对译作是否能保持原著的思想,艺术风格表示怀疑,甚至有些人认为文学作品是绝对不可译的。

尤其是诗歌翻译,他们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

对于这个问题,郑振铎认为,"文学不可译"的观点本质上是狭隘的文学观念的产物,如果否认了翻译的可能性,实际上就否认了文学的国际交流,否认了世界文学的意义。

郑振铎在《译学的三个问题》中提出,"文学书是绝对能译的,不惟其所含有的思想能够完全的由原文移到译文里面,就是原文的艺术之美也可以充分的移植于译文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