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少见病变
膀胱壁增厚?注意了!可能是腺性膀胱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膀胱壁增厚?注意了!可能是腺性膀胱炎
导语:膀胱壁增厚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是一种上皮增生与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今天和大
膀胱壁增厚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是一种上皮增生与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今天和大家讲讲它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分型。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耻骨上区及会阴不适,下腹坠胀感,尿失禁,性交痛等一系列症状。
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输尿管口周围,颈口以3~9点处多见。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关系密切:病变位于三角区者主要表现膀胱刺激征;在膀胱颈部者多有排尿不畅、下腹不适感、严重者有排尿困难症状;病变累及输尿管开口者可引起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等腰部不适症状;病变范围较广泛者多出现血尿;合并有膀胱结石者可有尿流中断等表现。
病理分型
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及输尿管口周围等位置较易发生,根据膀胱镜下病变形态将腺性膀胱炎分为以下乳头状瘤样型、滤泡状或绒毛状水肿型、慢性炎性反应型和黏膜无显著改变型4种类型。
乳头增生型:膀胱内壁呈乳头状或息肉状或绒毛样增生突向膀胱腔内,边缘不规整,基底宽大,周围膀胱壁增厚,病变以膀胱三角区及膀胱侧壁多见
结节增生型:膀胱内壁局限性增生呈团块状或结节肿瘤样增生突起,边界清楚,表面毛糙欠光整,基底宽大且层次结构尚清晰,周围膀胱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膀胱占位性病变是什么意思?
膀胱占位性病变是什么意思?膀胱是身体储存尿液的重要部位,一旦出现病变,必然对于泌尿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
生活中关于膀胱的疾病有很多,那么,膀胱占位是什么意思呢?★膀胱占位是什么意思“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出现在X 射线、B超、CT、MRI(磁共振)、DSA(数字减影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中。
它的意思是:被检查的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
这个“多出来的东西”可使周围组织受压、移位。
占位性病变通常泛指肿瘤(良性的、恶性的)、寄生虫、结石、血肿等,而不涉及疾病的病因。
★“占位性病变”≠癌症占位性病变并不等于是癌症。
临床工作中,有经验的医生结合患者的病史,一般都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只有在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才使用这个名词。
此时,医生会要求患者提供更详细的病史,以及参考其他检查,或做一些特殊的CT扫描进一步明确。
★“占位性病变”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占位性病变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恶性占位性病变和良性占位性病变。
恶性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癌、肉瘤等,其中常见的是癌。
肉瘤是一种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但一般不会到处转移,生存期比癌时间长。
良性占位性病变从大体上可分为囊性占位和实质性占位两种类型,囊性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囊肿、脓肿、等,其中囊肿较常见;实质性占位主要包括血管瘤、细胞腺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局灶性脂肪肝、炎性假瘤、瘤样增生等,其中以血管瘤最为常见。
发现有占位病变后,首先要定性论断,即确定病人占位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
各种影像学检查不但可以配合定性论断,还可以进行定位论断,也就是进一步确定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数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定位诊断最常用的是CT、核磁共振扫描成像、B超,必要时可应用动脉血管造影,为能否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膀胱炎彩超报告
膀胱炎彩超报告
患者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女
检查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检查结果:
经彩超检查,患者膀胱区域存在以下异常情况:
1. 膀胱壁局部增厚,最大测值0.6cm。
2. 膀胱内见点状异常回声,大小约为3mm,数量约为12枚。
诊断分析:
以上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存在膀胱炎的可能性。
膀胱壁的局部增厚和膀胱内点状异常回声可能是由于炎症引起的。
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如尿液分析和细菌培养等,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建议:
1. 请患者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避免过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增加水分摄入量,多饮水、多排尿,帮助身体排出细菌和炎症。
注意事项:
1. 宜遵守医生嘱咐,按时服药。
2. 待病情稳定后,应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膀胱肿瘤的概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邢念增写在课前的话有关膀胱癌的研究有近1个世纪了,虽然至今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被揭示,治疗也有待改进,但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毕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3%。
90%以上是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约75%为表浅性,20%为浸润性。
据调查膀胱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有5%确诊时已发生转移,70%以上的肿瘤治疗后复发,30%的复发肿瘤恶性度增加。
一、膀胱肿瘤的病因(一)工业致癌原比如橡胶制造业、印染业。
致癌物质主要是β-奈胺、 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α-奈胺,按顺序致癌原由强到弱。
有教授统计过,搞该类工业方面的工人,膀胱癌的发生率在百分之三四左右,所以该类制造业的工人要注意。
同时,致癌原因并不是今天接触了致癌原马上就得病,潜伏期很长, 10-15 年的时间。
(二)吸烟吸烟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比不吸烟者增高 2-3 倍,甚至 4 倍。
总而言之,吸烟对膀胱癌发生起了比较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吸烟能引起肺癌,其次,就是膀胱癌。
(三)血吸虫病大家都知道埃及的血吸虫比较多,得了血吸虫病就容易膀胱癌。
埃及血吸虫病的膀胱癌往往是鳞状的细胞癌,跟移行细胞癌还不是很一样。
(四)其他膀胱癌的发病的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做盆腔放疗,吃止痛药非那西丁的病人膀胱癌的发病率也增高,也有人说喝咖啡膀胱癌发病率高。
另外,有人统计,糖精吃多了容易得膀胱癌,但是可靠的依据都不是很多。
在膀胱肿瘤的发生原因中,工业致癌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吸烟其次。
还与一些因素有关系,但是没有非常明显的证据。
二、膀胱肿瘤的病理(一)组织学类型膀胱癌从组织学类型上来讲 95% 的是上皮性肿瘤。
由于膀胱上皮是移行上皮,移行细胞癌是占了整个膀胱癌的 90% 以上。
再一部分就是鳞癌,比如血吸虫病引起的就是鳞癌,并不是所有的鳞癌都是血吸虫病引起的。
膀胱癌
2.非上皮性膀胱肿瘤:为来自间叶组织的肿瘤,占全部膀胱肿瘤20%以下。计有血管瘤,淋巴管瘤,恶性淋巴瘤,平滑肌瘤或肉瘤,肌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嗜铬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息肉、类癌、浆细胞瘤、纤维瘤、纤维肉瘤、粘液性脂肪肉瘤、癌肉瘤,组织细胞瘤、神经鞘瘤、软骨瘤、恶性畸胎瘤及皮样囊肿等。其中恶性淋巴瘤可能是全身性疾病;血管瘤可能与毗邻器官的血管瘤同时发生并有相连,使手术困难。横纹肌肉瘤起源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粘膜下组织,一方面向粘膜下层扩展,另一方面,肿瘤推顶着膀胱粘膜向膀胱内生长,形成小分叶状肿物,状如葡萄串,故又称为葡萄状肉瘤,但少数也可形成实块性肿瘤。显微镜下可见横纹肌样纤维及幼稚的胚样间叶细胞。
(3)膀胱鳞状细胞癌:亦不多见,国内近年12篇膀胱肿瘤报告中占0.58%~5.55%。膀胱的移行上皮在各种刺激下能化生为鳞状上皮。有报告指出局灶性鳞状上皮化生可达60%,但主要仍属移行细胞癌,只有在肿瘤各部出现一致的病理改变时,才能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国内有不少膀胱结石伴发膀胱癌的报道。一般说来,膀肮鳞状细胞癌比移行性上皮癌恶性度高,发展快,浸润深,预后不良。
a.原位癌,是一个特殊的移行上皮性肿瘤,开始时局限于移行上皮内,形成稍突起的绒毛状红色片块,不侵犯基底膜,但细胞分化不良,细胞间的粘附性丧失,故细胞容易脱落而易于从尿中检查。原位癌的自然过程难以预测,有些长期无症状,不出现浸润,有些发展很快,以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一般需时间1年~5年,有长达20年的,因此有人认为原位癌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代表有浸润能力的实体性癌的前身,另一种却无浸润的能力,称为矛盾性癌,是比较良性的。
d.实体性癌,在移行上皮性肿瘤中最为恶性,表面不平,无明显乳头形成,肿瘤表面有溃物,溃物边缘高起,表面呈结节状,早期向深处浸润,故又称为浸润性癌。
膀胱疾病 病理学
膀胱炎性病变
• (四)坏疽性膀胱炎
– 1650年首例报告
–1934年Stirling 与Hopkin复习1207例Cases
of Hadder disease 有2例 – 发病率低,但经过凶险,病死率高
膀胱炎性病变
• -坏疽性膀胱炎 • 原因:
– – – – – ①化学物质 如化疗药,磺胺药过敏 ②感染 ③电离辐射 ④盆腔占位的挤压 ⑤大血管梗阻
– 治疗:肿物切除 膀胱部分切除
膀胱炎性病变
• (七)结核性膀胱炎及BCG导致肉芽肿 – 病变:
• 1.TB易发部位是膀胱三角区,特别是输尿管开口 处周围 粘膜表浅干酪样病ette-Guerin杆菌(BCG)为治膀胱癌。 – 表浅溃疡,炎症围着非干酪性肉芽肿
膀胱炎性病变
• -坏疽性膀胱炎 • 病变:
– 多为黏膜和固有层的坏死,少为全层坏死。 炎性坏死或放疗后坏死的特点
• 治疗:
– 清除坏死物抗生素膀胱引流膀胱全切
膀胱炎性病变
• (五)气肿性膀胱炎
– – – – –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膀胱壁和腔内气体积聚。 1888年就被认为是独立性疾病 1930年Mills报道一些病例 1934年Antoine镜下诊断“气肿性膀胱炎” 1961年Bailey对原发性气尿和气肿性膀胱炎 一元论解释
膀胱炎性病变
• -气肿性膀胱炎
– 病因与发病:
• 产气荚膜梭形芽孢杆菌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慢性尿路 感染及恶性血液病并发症 女:男=2:1 微生物酵解尿中 葡萄糖或白蛋白——CO2↑
–
病变:膀胱壁出现充气和泡状结构 • M:
– – – – 粘膜上皮脱落呈浅溃疡 固有层见空泡腔单发或成串 肌层时有气泡 全层水肿、增厚、炎细胞浸润并可见多核巨细胞
90例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90例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朱强;韩莎莎;孙之鹏;张海峰【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1年1月,吉大一院收治的90例膀胱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90例膀胱良性肿瘤患者中内翻性乳头状瘤81例,平滑肌瘤5例,副神经节瘤2例,肾源性腺瘤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钬激光剜除术或者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最终由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出院后定期复查,平均随访8.6个月,未发现原位肿瘤复发.结论膀胱良性肿瘤应早诊断、早治疗,确诊需要病理诊断,外科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25【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膀胱肿瘤;良性肿瘤;诊断;治疗【作者】朱强;韩莎莎;孙之鹏;张海峰【作者单位】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30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移行上皮组织,其中90%为移行上皮恶性肿瘤。
而膀胱良性肿瘤在泌尿系肿瘤中较为少见,但是这些良性肿瘤病理类型较为复杂,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治疗膀胱良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吉大一院2002年1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膀胱良性肿瘤患者90例,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吉大一院2002年1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膀胱良性肿瘤患者9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24例,年龄9~83岁,平均51.98岁,平均住院时间为8.4 d,患者中43例以肉眼血尿首发,30例以排尿困难首发,3例以尿路刺激症首发,其余以非泌尿系统症状首诊或体检发现,其中嗜铬细胞瘤2例患者均未出现排尿晕厥、血压增高等典型症状,1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因月经期出现血尿,由妇产科转入。
膀胱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思维
膀胱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思维王奕乔;贾玉琳;姜慧杰;王天佐;梁宗辉【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年(卷),期】2018(027)003【总页数】3页(P246-248)【关键词】影像诊断;膀胱实性肿物;腺性膀胱【作者】王奕乔;贾玉琳;姜慧杰;王天佐;梁宗辉【作者单位】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200040 上海,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病例资料患者,女,44岁,4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医院行泌尿系彩超检查示:膀胱壁增厚,后回家静点消炎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一般。
近十天尿频加重,无腰痛、血尿,无发热、盗汗,无消瘦、乏力。
为进一步诊治以膀胱肿物收治入院,随后行CT平扫及尿路造影(CT urography,CTU)检查。
影像表现:膀胱充盈不良,膀胱三角区壁弥漫性增厚,最厚处约20 mm,其表面尚规整,膀胱腔内可见充盈缺损区,其内可见囊性低密度灶,囊壁清晰,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双侧肾盂、输尿管无扩张,其内对比剂充盈良好(图1~8)。
手术经过:镜下见膀胱颈1周、膀胱三角区多发黏膜隆起,双侧输尿管口清晰,膀胱其他部位无新生物、无结石,将上述肿物分层、分块电切除至浅肌层,止血,冲洗膀胱,检查膀胱:肿物切除彻底,无出血,双侧输尿管口清晰,拔镜,留置F18三腔尿管,气囊注水20 ml,膀胱冲洗液清亮。
病理表现:病理图HE染色,镜下见表面黏膜上皮正常,黏膜下可见多个巢团状结构,巢团内细胞呈卵圆形梭形排列,其间可见筛状腺体样结构。
显微镜下见巢团内细胞形态温和,核呈卵圆形梭形,异型性不明显,呈典型的筛状腺样排列(图 9,10)。
腺性膀胱炎该怎么进行治疗概要
腺性膀胱炎复发该怎么治疗
腺性膀胱炎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也是膀胱炎的另外一种特殊类型。
它的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血尿,耻骨上区和会阴部不适等,此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膀胱镜检查病变主要位于三角区和膀胱颈部,呈多中心性,常常散在成片或是成簇存在。
从以往手术治疗经验来看,建议患者在术后要定期复查,且随时关注自身身体的变化。
术后为了防止复发,患者务必要注意卫生,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但是这些行为习惯上的注意,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微乎其微。
患者要想做好防复发的措施。
目前在治疗腺性膀胱炎上除了中药外,西医主要采用的就是手术的办法,多是使用电切术或电灼术,术后配合膀胱灌注治疗。
虽然手术治疗见效快,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手术治疗多不能彻底清除病灶,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还有就是术后通常都会配合膀胱灌注,而多次的膀胱灌注也是很多人所难以忍受的。
对于腺性膀胱炎患者来说,中药利尿消炎丸可以从整体上来进行调理,在术后口服该药方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受损器官,同时杀灭手术所未能消除的病原体,增强患者的免疫机能,可以有效的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抵挡病毒细菌的侵袭,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当然患者在确诊后也可直接服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也能够避免手术治疗带来的伤害,不损伤患者的元气,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腺性膀胱炎复发该怎么治疗?首先就是要从生活细节做起,注意个人卫生是必须的,但是由于治疗方法本身的原因,采用的一些防复发措施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患者可直接采用中药利尿消炎丸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在3个疗程内治愈,且不复发。
膀胱黏膜白斑85例治疗及预后分析
[ ] 谢骏 , 2 栗兰凯 , 魏小东 , 应用镍 钛合金环 抱器治疗多 发肋骨骨 等. 折 6 例 [ ] 创伤外科杂志 , 0 ,( )2 5 7 J. 2 68 3 : . 0 6 [ ] 费军, 3 余洪俊 , 黄显凯 , 连枷胸手术 内固定 的选择 和意义 [ ] 等. J. 创伤外科 杂志 ,0 35 4 :1 - 1 20 ,( )3 03 . 1
形态记忆 环抱 接 骨板 的缺 点 为价格 较 昂贵 , 患 者住 院 时间 但 短, 节约住 院费用 , 远期生活质量高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 顾恺 时. 1 顾恺 时胸 心外 科学 [ . 海 : 海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M] 上 上
2 0 5 3 5 6. 0 3: 5 - 5
( 本文编辑 : 马艳丽)
膀 胱 黏 膜 白斑 8 5例 治 疗 及 预 后 分 析
王 家红 周 继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膀胱黏膜白王的治疗方法, i 王 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 8 4例经病例活检证 实的膀胱黏
膜 白斑 患者 , 采用经尿 道膀 胱黏 膜 白斑电切术治疗 , 并对其治愈率 、 有效率 、 无效 率、 复发 率等指标进行 分析。结果
-
9 ・ 2
21 0 1年 1 1月第 3 第 2 8卷 1期
C ieeJ u n l f rci l dcn o .0 1 V 13 , 2 hns o r a at a oP c Me iieN v2 1 , o. 8 N . 1
骨骨折多不会引起 明显 的错位 , 无 合并脏器 损伤 时 , 且 患者胸 部疼痛症状较轻 , 对肺 功能影 响不 大。多根多处肋 骨骨折形 成 浮动胸壁 , 亦称连枷胸。连枷胸所致的反常 呼吸运动可 导致 纵 隔摆动 , 响呼吸 、 影 循环功能 。严重时可 以导致“ 呼吸窘迫综 合 征” 的发生和危及患者生命 。保 守治疗等多根多处肋骨 骨折多 应用胸带加压 , 肋骨牵 引 固定 , 要时气 管插 管机械 通气 等方 必 法 J 。卧床 时间长 , 容易 出现并 发症 , 治疗 时 间长 。患者 疼痛 明显 , 呼吸运动度减 弱 , 不敢 咳嗽 , 气道 内分泌 物积 聚 , 易引起
腺性膀胱炎介绍
低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单发、Ta、低级别、 直径<3cm
对于中危和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 24小时内即刻膀胱灌注治疗后,建议继续膀胱 灌注化疗
小结
开放手术
片状增生型和乳头状增生型范围大于2 cm 者,可行膀 胱粘膜剥离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但随着腔内技术发 展,该方法已较少采用 病变范围广泛、严重、症状明显而且散在各壁,膀胱 壁周围炎症浸润明显,腺上皮增生活跃,高度怀疑或 已有癌变者,可考虑作全膀胱切除术,但适应证应从 严掌握
膀胱内局部病变治疗
病理
囊性膀胱炎(Cystitis Cystica, CC)
Brunn 巢中心囊性变,管腔面被履移行上皮,称为 囊性膀胱炎
病理
腺性膀胱炎( Cystitis Glandularis, CG)
腔内上皮可进一步转化为与肠粘膜相似的粘液 柱状上皮称腺性膀胱炎
病理
腺性膀胱炎
典型型(Typical type), 表现像囊性膀胱炎,但 是被覆上皮为立方或柱 状上皮,并被1~2层正 常移行上皮所包绕
膀胱内局部病变治疗
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腺性膀胱炎是良性病变
Brunn 巢和囊性腺性膀胱炎的存在可能是正常的病理 表现,此改变不能以癌前病变理论作解释 局部病理改变可暂不处理,但必须定期随访,一旦出 现增生或变异时则应作出处理
腺性膀胱炎是癌前病变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疾患,在某一个时期可能是静止 的,但它有恶变的趋势 以往有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癌同时存在的报道,也有腺 性膀胱炎发展为膀胱腺癌、粘液腺癌的报告 当腺性膀胱炎出现腺瘤样增生时,应高度怀疑恶变, 需积极处理
浅谈膀胱肿瘤在膀胱镜下的表现
浅谈膀胱肿瘤在膀胱镜下的表现膀胱肿瘤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就是膀胱镜,通过膀胱镜可以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和预后。
膀胱肿瘤有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占了绝大部分,而尿路上皮肿瘤又占到原发性肿瘤的大部分。
本文就浅谈一下几种常见的膀胱肿瘤在镜膀胱下的表现。
一、尿路上皮肿瘤:良性包括**状瘤和内翻**状瘤,恶性为尿路上皮癌,根据分化程度分为G1~G3,根据侵犯程度分为原位癌、Ta、T1~T4。
1、**状瘤和内翻**状瘤:**状瘤肿瘤在膀胱镜下表现为绒毛状或水草样,绒毛呈粉色,尖端逐渐呈半透明,有蒂,在膀胱内可漂动。
内翻性**状瘤也为良性肿瘤,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多发。
镜下表现肿瘤呈结节状突起或呈**状,有蒂,表面往往覆盖正常粘膜。
2.原位癌(Tis):膀胱原位癌在膀胱镜下较难判断及发现,因其镜下表现往往类似于炎症。
镜下主要表现就是膀胱粘膜的粗糙、局部轻度增厚,类似于苔藓样,病变区域粘膜有充血,血管纹理不清。
其诊断往往需要取病理,依靠病理诊断。
3.尿路上皮癌(**状癌):早期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粉红色,呈细绒毛状或**状,绒毛不融合,尖端逐渐透明,有蒂,病变周围粘膜光滑。
与良性**状瘤类似。
中期绒毛样病变往往相互融合成簇,有蒂,但较短,或者呈广基底样,活动度较差。
到了晚期往往融合成团状或菜花样,肿瘤往往无第,呈浸润生长,如果肿瘤表明有坏死,还会呈现溃疡出血样病变,膀胱内往往污浊不清,肿瘤周围粘膜往往也有红肿出血增厚的表现。
有些尿路上皮癌呈地毯样,表面只有轻微的突出于膀胱粘膜表面。
4、鳞癌及腺癌:膀胱鳞癌及腺癌少见,鳞癌往往是由于长期结石及炎症慢性**所致,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底部。
镜下见肿瘤呈分叶状,无蒂,表面红润,肿瘤及膀胱粘膜往往有坏死、出血及溃疡,导致膀胱内往往浑浊不清,观察困难。
膀胱腺癌往往继发于腺性膀胱炎等疾病,好发于膀胱顶、三角区部,镜下见肿瘤呈蘑菇样,有宽蒂,表面往往有溃疡。
这两种膀胱癌恶性程度均较高,需要切除膀胱。
膀胱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膀胱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膀胱结核是一种相对较为少见的结核病变,主要由结核杆菌引起。
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一般会侵入人体内,引发各种结核病变,其中包括膀胱结核。
在了解膀胱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之前,我们需要对结核病以及膀胱结核的病因进行深入了解。
结核病的病因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这些菌种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人体后主要靶向呼吸道,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结核分枝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速度慢,潜伏期长,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出现病症。
结核病的感染方式多样,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释放结核分枝杆菌,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感染。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也可以通过消化道或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但通常不引起临床疾病。
膀胱结核的病因膀胱结核是结核病在泌尿系统中的一种表现,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膀胱壁引起。
膀胱结核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 下泌尿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通常通过血行播散、邻近器官直接扩散等方式侵入泌尿系统。
在泌尿系结核的过程中,尿路感染尤为常见。
如果患者存在下泌尿道感染,特别是慢性尿路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尿液进入膀胱,引发膀胱结核。
2. 血行播散在身体其他部位患有结核病的患者,通过血液循环可将结核分枝杆菌输送至膀胱,造成膀胱结核。
3. 直接蔓延当泌尿系统中其他部位的组织受到结核病的侵犯,例如前列腺结核、输尿管结核等,结核分枝杆菌可以直接蔓延至膀胱,引发膀胱结核。
膀胱结核的病因还涉及个人免疫力、患者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一般来说,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膀胱结核。
结语综上所述,膀胱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血行播散、下泌尿道感染和直接蔓延等。
在预防膀胱结核的发生过程中,健康饮食、保持免疫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及时就医、规范用药是控制膀胱结核疾病的有效途径。
膀胱癌
膀胱癌膀胱癌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
最常见的过度生长位于膀胱腔内,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
人体内,空腔脏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细胞构成。
例如你的脸颊内侧,胃,肠子,胆囊,也包括膀胱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
每个脏器都有它自己的一类上皮细胞。
膀胱的粘膜上皮细胞称作尿路上皮细胞,由它生成的癌就称作尿路上皮癌,占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见的一类膀胱癌。
其他不太常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疾病介绍世界范围内,膀胱癌位列男性最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位列第七位,每年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超过350000名。
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06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为61420例,死亡病例为13060例。
在我国,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005年男性标化发病率为4.0/10万,女性为1.5/10万。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膀胱癌的发病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国内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天津,膀胱癌的发病率已位列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而死亡率位列第七位。
以上海为例,2005年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15.26/10万,女性为4.37/10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北美和西欧,我国仍属膀胱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之一。
膀胱癌好发年龄51~70岁,发病高峰为65岁,罕见于30岁以前。
发病时80%~85%左右病人肿瘤局限于膀胱,15%~2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膀胱肿瘤占35%,发病年龄在24~90岁,中位年龄61岁。
疾病分类广泛地讲,膀胱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原发癌和转移癌。
原发性膀胱癌起源于膀胱本身,转移癌来源于其它器官,只是癌细胞扩散到了膀胱,一般通过血流、淋巴系统或者直接从邻近器官侵袭到膀胱,如前列腺、直肠、子宫颈。
原发性膀胱癌要比转移性膀胱癌常见得多。
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
膀胱癌可以有多种形态:1)乳头状的,外形看上去有的像花菜,有的像水草,有一个细蒂与膀胱壁相连;2) 扁平状的,外形看上去呈片状或条状,天鹅绒样,表面发红,没有蒂与膀胱壁相连;3)实体状的,外形看上去像疣样赘生物,块状,基地广,有一个宽蒂与膀胱壁相连。
膀胱良性肿瘤的健康宣教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3
膀胱良性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饮食调理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保持尿液稀释,减少膀胱刺激
01
增加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手册、海报等,方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知识
视频教程:制作短视频,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方便患者及家属随时观看
线上咨询:设立线上咨询平台,方便患者及家属咨询相关问题
患者互助: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分享治疗经验,互相鼓励
宣教效果评估
患者对膀胱良性肿瘤的认知程度
患者对膀胱良性肿瘤的预防措施的了解程度
02
03
04
05
2
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尿液检查:通过尿液检查,发现肿瘤细胞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观察肿瘤大小、位置等
膀胱镜检查:通过膀胱镜直接观察肿瘤情况
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
治疗方案
01
手术治疗:包括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全切除术等
膀胱息肉:最常见的膀胱良性肿瘤,通常为单个或多个息肉
发病原因
0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膀胱良性肿瘤病史的人,发病风险较高
03
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02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辐射,可能导致膀胱良性肿瘤
04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慢性炎症、感染等,可能导致膀胱良性肿瘤
膀胱绒毛管状腺瘤伴局部癌变一例
膀胱绒毛管状腺瘤伴局部癌变一例膀胱原发绒毛状管状腺瘤,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无论是在病变类型方面,还是在病变形态方面,都与肠道腺性病变相类似,临床较少见,但是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1]。
一般来讲,本病早期无典型症状,或是无明显的症状体征,所以,造成临床诊断易出现漏诊、误诊等不理想现象,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局部癌变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近年来,关于膀胱绒毛管状腺瘤伴局部癌患者临床情况研究的报道较少,为此,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选择就诊于我院的1例膀胱绒毛管状腺瘤伴局部癌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等方面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改善临床转归、预后,如下。
1.病历资料刘XX,男性,66岁,因“B超发现膀胱占位10余天”就诊于我院。
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患者精神良好,食欲正常,二便尚可,无腹痛、腹泻、腰痛、腹胀;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恶心呕吐、发热等。
既往2型糖尿病5年,20年前因幽门梗阻施行胃部分切除术;否认外伤史、输血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否认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否认家族传染病史、家族性遗传性疾史。
2.膀胱镜检取活检术前尿道无明显异常,进入后尿道,可以见到前列腺增生,进入膀胱,可以看到膀胱三角区无明显异常,并且双侧输尿管开口正常,膀胱前壁可见一个大小为1.8cm×1.8cm肿块,余膀胱各壁未见明显异常。
3.病理诊断(1)第一次膀胱粘膜活检:1)肉眼观察:灰白色小组织4粒,直径为0.1~0.2cm。
2)病理诊断为:(膀胱新生物)绒毛管状腺瘤。
见图1。
图1 10x10(2)第二次局部肿块切除送检:1)肉眼可见:灰褐色不整形组织1块,总体检为3.5cm×2.0cm×1.0cm,切面灰红色,实性,质中。
2)病理诊断:(膀胱肿瘤)绒毛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腺体粘膜下层浸润趋势,局部尿路上皮增生,层次增多,呈腺性膀胱炎改变.见图2图2 10x104讨论绒毛管状腺瘤,是肠道病变的常见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多见,并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虽然并非是癌症,但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将会演变成癌症,危及患者身心健康,甚至损害健康安全[2]。
膀胱罕见肿瘤两例临床报道
伤, 临床 上多 胃镜检 查而 确 定 诊 断, 上 腹 C 但 T提 示
肠道 异常 , 出现排 暗红色 血便 , I 并 为 临床提 示结 肠病
移。
病 例 2膀 胱炎 性 肌纤 维 母 细胞 瘤 。 患者 女 性 。 : 3 3岁, 人 。 因体 检 发 现 膀 胱 肿 瘤 3周 入 院 , 超 工 彩 示膀 胱壁 低 回声 包 块 , 膀胱 镜示 膀胱 顶 部可 见 2c m
胺 引起 头疼 , 心悸 , 面色 潮 红 , 出汗 , 尿后 血 压短 暂 排 膀胱 三 角 区及 其 附近 区域 常可 引起 膀胱 刺 激症 状 如 困难 , 变靠近 输尿 管开 口可 引起 输 尿 管下 段 梗 阻, 病
瘤应 视为潜 在 恶性 或低 度 恶 性 , 文 献 报 道 有 术后 且
2 ~4 年 复发 [ 故 术 后应 终 身 随访 。肿 瘤 浸 润邻 0 0 ,
升 高等 , 症状 多与 排尿 或体 位改 变相 关 , 瘤如 位 于 近 脏器 或 出现 淋 巴结 转 移 是 唯 一 的恶 性 标 准 。对 肿 于膀胱 恶性 副 神 经节 瘤 , 科 手 术 切 除 仍是 唯一 可 外
病 起病 多较 隐 匿 , 于体 检 或 肿 瘤本 身 及 其 压 迫 周 认 为 膀胱 炎性肌 纤维 母 细胞瘤 是一 种 良性 的转 移性 常
围脏器 而发 现 ( 病例 报 道 于体 检 时 发 现 ) 本 。二者 在
肌纤 维母 细胞 增生 , 局 部复发 倾 向 。追 踪 随访 , 伴 建 议 3个月到 半 年 复查 1次 膀胱 镜 , 必要 时 活检 。二
—
生化 、 电 图 、 片 等 术 前 检 查 均 正 常 。查 体 无 异 心 胸
c ×4c 椭 圆形 肿 物 。表 面光 滑 , 硬 , 于 膀 胱 m m 质 位
膀胱非典型增生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膀胱非典型增生是怎么回事导语:百度词条显示:“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就其本身而言不仅是一种良性病变,还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
”但也有学者认为百度词条显示:“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就其本身而言不仅是一种良性病变,还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
”但也有学者认为该病存在恶变可能,因此该病被视为一种癌前病变。
临床上腺性膀胱炎发展为腺癌最常见。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上皮增生与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其过程为上皮增生凹入成Brunn巢,其内出现裂隙,形成分支状、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化生形成腺体结构,与此时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故称之为腺性膀胱炎。
该病可能与膀胱慢性炎症、结石、梗阻、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外翻等疾病有关。
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及输尿管口周围等位置较易发生,根据膀胱镜下病变形态将腺性膀胱炎分为以下乳头状瘤样型、滤泡状或绒毛状水肿型、慢性炎性反应型和黏膜无显著改变型4种类型。
腺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耻骨上区及会阴不适,下腹坠胀感,尿失禁,性交痛等一系列症状。
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输尿管口周围,颈口以3~9点处多见。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关系密切:病变位于三角区者主要表现膀胱刺激征;在膀胱颈部者多有排尿不畅、下腹不适感、严重者有排尿困难症状;病变累及输尿管开口者可引起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等腰部不适症状;病变范围较广泛者多出现血尿;合并有膀胱结石者可有尿流中断等表现。
医生进一步说明:“线性膀胱炎的特点与典型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相比较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是需要活检做病理学诊断。
”了解了腺性膀胱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dis-base-泌尿外科-膀胱平滑肌肉瘤
【疾病名】膀胱平滑肌肉瘤【英文名】leiomyosarcoma of bladder【缩写】【别名】【ICD号】C67【概述】平滑肌肉瘤(LMS)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平滑肌分化间细胞所构成的恶性肿瘤。
起源于泌尿生殖系统的肉瘤少见。
其中成年人的平滑肌肉瘤为多,而小儿以横纹肌肉瘤最为常见,至今发生于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平滑肌肉瘤文献上都有报道,其中以膀胱平滑肌肉瘤报道最多,其次是发生于尿道,其来源可能是泌尿道平滑肌组织或血管平滑肌组织。
【流行病学】膀胱平滑肌肉瘤罕见,约占膀胱恶性肿瘤的0.5%,膀胱平滑肌肉瘤是成人平滑肌肉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1875年Gusenbauer报道了首例膀胱平滑肌肉瘤,以后陆续有零星的个案或数例报道。
1989年Mills等报道15例是目前最大的一组病例报道,截止到2000年底国外有150多例报道。
1992年Petersen 等总结文献报道了92例,其发病年龄4~81岁,高发年龄40~69岁,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所组成的恶性肿瘤。
其发生与Epstein-Barr病毒感染有关,另在HIV病毒感染和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发病机制】肿瘤可发生在膀胱内任何部位,但以膀胱顶部和侧壁及输尿管开口周围常见,也有发生在膀胱憩室内的报道。
肿瘤位于膀胱壁可突向腔内或壁外,肉眼所见肉瘤为黏膜下结节性或溃疡性肿块。
瘤体大小可达10余厘米,肿瘤切面呈鱼肉状,色灰白或灰红,质韧,常见局灶性的出血或坏死。
【临床表现】1.肉眼血尿和排尿困难 血尿多为肉眼血尿,排尿困难呈进行性加重。
随膀胱容量的减少出现尿频。
2.体检 腹部触及表面不光滑、质硬、无压痛、界限不清、活动度差的实质性肿物。
【并发症】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见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其他辅助检查】1.B超示肿物外形不规则,内部呈不均匀偏低回声,并有多处液性暗区。
腺性膀胱炎16例报告
腺性膀胱炎16例报告
高国辉;王养民;贾继浩;张绍增
【期刊名称】《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24)004
【摘要】@@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较少见的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1899年由Stoezck[1]首次报告以来,由于其病因尚存争论,一直受到临床医师和病理科医师的重视.我院自1980~2001年共收治16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301-302)
【作者】高国辉;王养民;贾继浩;张绍增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甘肃,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4.3
【相关文献】
1.腺性膀胱炎误诊膀胱癌一例影像学报告 [J], 袁子波;尚海凤;毛荣霞
2.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51例临床报告 [J], 文永安;陈世柱;刘磊;武忠强
3.盆腔脂肪增多症合并腺性膀胱炎1例报告 [J], 王滕滕;齐太国;胡波;李鹏
4.全盆底重建术后并发腺性膀胱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董薇;王建六
5.腺性膀胱炎临床诊疗分析(附47例报告) [J], 朱建强;王永传;卢洪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临床上本病应与其他膀胱炎症相鉴别
影像上气肿性膀胱炎表现不典型时应与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 坏疽性膀胱炎等相鉴别。
囊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粘膜下散在许多小囊状透明小体,常与肾盂 及输尿管同时受侵犯,发病机理可能是炎症刺激过程中向粘膜下增 殖并与上皮分离的上皮细胞团中心发生退化、分泌液体所形成,尿 路造影时可见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许多类似小气泡的透亮影, CT检查透亮影CT值为液性密度。
临床表现
下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等。 排尿困难、尿潴留。 尿失禁 上尿路损害 尿路外症状: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泌尿系并发症:尿路感染、结石。
影像表现
痉挛性膀胱为张力高,壁增厚,膀胱小 梁或憩室形成,憩室多,体积小,内可 见结石。膀胱增大典型表现为宝塔状。 低张性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体积明显大, 表面光滑。
腺性膀胱炎病灶好发生于膀胱后壁,也可累及整个膀胱壁,部分可 有小囊肿形成,影像表现和囊性膀胱炎相似,腺性膀胱炎可有蛋壳 样钙化,膀胱外膜层较光滑。
坏疽性膀胱炎膀胱壁均匀增厚,内外缘不光滑,膀胱内也可见气体 应,但膀胱多呈缩小状,膀胱壁内无气体影。
男,58岁,简要病史:尿频、尿急、尿痛2月。未婚。体格检查:下腹部 膀胱区轻压痛,阴茎体型尿道下裂。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RBC53/ul; LEU++。双上尿路未见异常。
影像表现:多呈囊性或囊实性,平扫呈等或 稍低密度,周围可有囊变区,实质成分明显 渐进性强化,内可见散在点状、针尖状强化 血管影。
气肿性膀胱炎
气肿性膀胱炎是膀胱受产气细菌的感染, 膀胱壁的炎症病灶内产生大量气体,气体 增多时,可逸入膀胱腔内,继而发生膀胱 气肿。气体可弥散于膀胱壁内或经破裂的 膀胱壁逸出至膀胱内及膀胱外。
鉴别诊断
膀胱癌:多发生在膀胱后壁或膀胱三角、向腔内生 长或局部壁增厚、实性肿物,很少为囊性或囊实性。
脐尿管囊肿合并感染:脐尿管囊肿为囊性病灶,囊 壁光滑,无强化。合并感染时,壁增厚,增强扫描 明显强化,以内壁强化为主。
膀胱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 于头颈部、四肢软组织、纵隔及腹膜后,原 发于膀胱的神经鞘瘤极为罕见。40~60岁的 中青年居多。临床上无痛性肉眼血尿,或伴 有排尿困难,偶有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表 现。
脐尿管癌
定义:脐尿管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 瘤,多发生在膀胱内或近膀胱的脐尿 管端,男性多于女性,50-70岁高发。
脐尿管:在胚胎期,一个连接胎儿膀胱与脐 的管道在胚胎进化过程中,脐尿管会自行闭 锁,成为脐正中韧带。 若没有闭合完好,会有尿液从脐通过未闭合 的管道渗漏。
病理分型:组织学上绝大多数为黏液腺癌及印戒细 胞癌,鳞癌、移行细胞癌、未分化癌少见。
本病好发于糖尿病患者。约20%为尿路梗 阻所继发。另外,药物因素、尿路感染、 神经源性膀胱、先天性尿路畸形、外伤等 见,平均年龄55.8岁。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多似其他膀 胱炎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气尿、排尿困难、 尿潴留、下腹不适等。
有专家认为在排除外源性气体进入膀胱 后,气尿对本病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CT表现
肿块位于膀胱顶部或前壁沿腹中线略偏一侧。 肿块可为囊性、实性、囊实性。60%的肿块可见 低密度(黏液成分),50-70%可见钙化灶。 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有絮状强化或无强化,实性部 分有明显不均匀强化。 浸润性生长,可侵犯膀胱、脐周组织、腹直肌。
MRI表现
囊性成分成长T1长T2改变 实性成分为略长T1、等T1、长T2改变。 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有强化,囊性成分 无强化或是 片絮状强化。
科室小讲座系列
膀胱少见病变
马得添 2018.11.12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 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任 何与排尿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后,引 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
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老 年痴呆等。 外周神经系统因素:糖尿病、酗酒、药物滥用、 多发性硬化。 感染性疾病:AIDS、梅毒、带状疱疹、结核等。 医源性因素:脊柱手术、根治性盆腔手术。 其他原因: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病机制:可能与上皮增生及内覆移行上皮腺性 化生有关。
诊断:脐尿管癌的临床表现与其位置有关,脐尿 管癌发病位置隐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耻骨上 肿块、血尿、尿频和尿中有黏液。
脐尿管癌的诊断标准
肿瘤位于膀胱顶或前壁 不存在囊性或腺性膀胱炎 侵入肌层或深层组织有完整的尿路上皮 或溃疡性上皮 膀胱壁内或耻骨上肿块 有脐尿管残迹 肿瘤和表面上皮有明显界限
本病为一慢性过程,病程长,感染加重 时可引起败血症。体检可见膀胱区隆起, 有压痛,但无包块,无反跳痛。
X线表现典型时可见膀胱成“气抱球”样及膀胱内气液 平面,如果气体较少时易与肠管内气体影相混淆, 出现误诊。
CT检查是诊断气肿性膀胱炎的金标准。CT可较好的 显示膀胱壁、膀胱内及膀胱周围病变的成都和范围, 如膀胱壁增厚成都、膀胱内气体范围、膀胱周围情 况,应作为气肿性膀胱炎诊断首选。增强扫描可观 察膀胱壁的强化成都、观察气体位于膀胱壁内或膀 胱外,更清晰的显示膀胱壁内小气泡及膀胱周围组 织结构。
临床诊断:治疗经过:已手术。 病史特点:(1)中年男性,病程长;(2)主要临床表现:尿路刺激征; (3)查体:下腹部膀胱区轻压痛,阴茎体型尿道下裂;(4)尿常规: RBC53/ul;LEU++。
CT表现:膀胱壁不规则增厚,膀胱顶部见气体影,见钙化影,气体影之 间有间隔,气泡影边缘类似分隔状壁与膀胱粘膜延续,考虑为膀胱粘膜下 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