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心注解

合集下载

方正书版10.0注解大全

方正书版10.0注解大全

方正书版10.0注解大全1. 阿克生注解(AK)【格式】〖AK<字母><阿克生符>〔D〕〔<数字>〕〗【参数】阿克生符:-|=|~|→|←|。

|*|·|¨|ˇ|^数字:1|2|3|4|5|6|7|8|9【解释】D:指定附加字符需降低安排位置。

<数字>:调节阿克生符位置的左右。

因为外文字母的宽窄、高低各不相同,因此,所需配的字符与位置也有所不同。

本注解能够依照字母的宽度自动选配合适的字模并按照缺省的位置(中心偏右处)附加在字母上。

如果对这个位置不满意,可以用<数字>来调节。

每个字符被从左到右分为9级,1级为最左,9级为最右,5级为居中。

2.暗码注解(AM)【格式】3.标题定义注解(BD)【格式】【参数】<级号>:1-8<标题行数>:<空行参数><格式>:〔S<空行参数>〕〔Q<字距>〕<颜色>:@〔%〕(<C值>,<M值>,<Y值>,<K值>)【解释】<颜色>:指定标题文字所使用的颜色。

如果缺省,则使用当前正文的颜色排标题文字。

4.标点符号注解(BF)【格式】【解释】Q:表示全身标点。

Z:表示居中标点,此时若无参数"#",标点、括号不禁排。

Y:表示竖排时,标点排在行右。

B:表示汉字标点、括号不随字体变化,采用宋体标点。

缺省此参数,标点符号将随字体的变化而改变。

#:表示与无"#"时禁排规则相反,即居中标点禁排,全身或开明标点不禁排。

5.表格注解(BG)【格式】<表格体>〖BG)〔<表格底线线型号>〕〔<底线颜色>〕〗【参数】<表格起点>:(<字距>)|!各线型号参数的格式相同<线型号>:<线型>〔<字号>〕<线型>:F|S|W|Z|D|Q|=各线颜色参数的格式相同<线颜色>:<颜色><颜色>:@〔%〕(<C 值>,<M值>,<Y值>,<K值>)【解释】BT:表头。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怒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扰心的琐事可牵挂,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

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灾祸。

【注解】少事:指没有烦心的琐事。

【评语】一个有为的人应当具备“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的境界,这样就不会被琐事缠身,不会为闲言困挠。

而一个平常人的生活,也应该是以一生平安无事没有任何祸端为幸福的。

所有端多阗是由多事而招平,多事又源于多心,多心是招致灾祸的最大根源。

所谓“疑心生暗鬼”,很多人由于疑心而把事情弄坏,其道理就在于此。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心地光明的人自然俯仰无愧,根本不用怀疑别人对我有过什么不利的言行。

只有庸人、小人、闲人才整天为闲事、琐事,忙碌,为依附权势争夺名利奔波,为人言碎语费尽心神地猜疑,可见他们的恩想境界很低,难以意识到自己的可笑、可悲。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注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注解

这段话是出自《道德经》的,它描绘了理想的人格特质。

‘居善地’,意味着处于适当的位置,既不过分显耀,也不过分卑下,平和而谦逊;‘心善渊’,意味着内心深沉、宽广,能够容纳万物;‘与善仁’,表示与他人相处时展现出仁慈和善;‘言善信’,指的是言语诚实,恪守信用;‘正善治’,是对政治、社会管理进行公正合理的安排,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事善能’,表明在处理事情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动善时’,则是行动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顺应时势,审时度势。

总的来说,这些特质都体现了和谐、包容、仁爱、诚信、公正、务实和灵活等重要的道德原则。

明太祖课文注解

明太祖课文注解

明太祖课文注解课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注解: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於行道者,當行過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

道猶路也,凡人律身行事,心無他欲,執此而行之,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執而不改,非常道也。

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蓋謂過人之大道。

道既成,名永矣。

即非常之名,可行焉,可習焉。

课文: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注解:道之幽微,靜無名而動有益,即無極而太極是也。

且如吾為天下君,善政之機日存於心而未發,孰知何名?才施行則有賞罰焉。

不但君心有賞罰,賢人君子有志,則皆能利濟萬物,所以無名天地之始,即君子仁心畜之於衷,發而濟萬物,則有名矣,豈不萬物之母雲?课文: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注解:無欲觀其妙,謂道既行,而不求他譽,以己誠察於真理,故雲:常無欲,以觀其妙。

又常有欲以觀其徼,非他欲也,乃欲善事之周備耳。

慮恐不備,而又欲之,非聲色財利之所欲。

徼言邊際也。

课文: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解:為前文奇甚,故特又贊之。

第二章课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注解:國王及臣庶,有能行道者,篤能行斯大道,勿於道上加道焉,善上更加善焉。

凡以巧上此二事者,美則美矣,不過一時而已,又非常道也。

故美盡而惡來,善窮而不善至矣。

若治天下者,務使百姓安,不知君德之何如,即古野老雲:帝力於我何有哉?课文: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注解:不過複前之文,故有比假之說。

言既有即生無,既難即生易,既有長即生短,既有高而必生下,既有音聲諧和內音,必高低者相挾。

课文: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注解:聖人篤其已成之大道,己不再他為,曰無為。

以不言之教,雲不欲使民暴稱揚耳。

故下文萬物作而不辭,是生長萬物,不言其能也。

课文: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注解:言聖人利濟萬物,不自矜也,長養萬物,而不專自用也。

王明阳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

王明阳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

王明阳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1、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

解释:所谓动静,是指所遇之时,心之本体本来无分于动静。

2、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解释:是非之心,不用思考便知道,不用学习便具备,这是真正的良知。

3、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解释:过错即使是大贤也难免,然而并不影响其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错误。

所以不要看重没有过错而是看重能改正过错。

4、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

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

解释:普通男女所具备的良知良能,也是圣人所拥有的良知良能。

圣人所不具备的良知良能,也是普通男女所没有的良知良能。

5、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解释:我们这些人做功夫,只求每日减少,不求每日增加。

减去一分物欲,便领悟了一分天理;这是何等轻松洒脱的事!这是何等简单易行的方法!6、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解释:人们如果知道良知的妙用,无论有多少邪思枉念,只要在良知上一悟,都自然消融于无形,真的像灵丹一粒,可以点铁成金。

7、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

解释:只要念念不忘体悟天地宇宙的本质规律,这个过程就是立志。

能够时时刻刻不忘记这个目标,时间长了,心自然就凝聚在这件事上了。

8、先儒所谓志道恳切,固是诚意;然急迫求之,则反为私己,不可不察也。

解释:以前的大儒所说的有志于道的人,为求道非常恳切,这固然是一种诚意;但是也要注意,如果求道之心太过急迫,反而会因此产生许多杂念,大家不可不明白这个道理。

9、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尽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之一点灵明。

解释:天地如果没有人的良知,也不可成其为天地。

天地万物的一切存在,与人原是一体的存在,其发窍精灵处,就是人心的一点良知。

大六壬指南赋文注解

大六壬指南赋文注解

大六壬指南赋文注解《大六壬指南》中的赋文主要包括《心印赋》《指掌赋》。

《心印赋》注解•原文:“动静阴阳,反复迁变。

”•注解:大六壬中,干为动,支为静;阳神为显,阴神为隐。

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在这种动静阴阳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反复迁移和转变的。

动则有变,静则有常,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通过干支、阴阳神的组合和变化来反映各种人事的变迁。

•原文:“虽万象之纷纭,须一理而融贯。

”•注解: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变化万千,但在大六壬的体系中,都可以用一个统一的道理来融会贯通。

这个道理就是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通过对干支、神煞等要素的分析,把握其内在的规律和联系,从而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指掌赋》注解•原文:“若顺相加之卦,传列巳申亥寅。

春玄胎者,生意已萌于中。

”•注解:凡三传顺加,以巳上加申起算。

四孟是五行长生之地,顺加则水火木金各就所生,是四生之神复各居长生之位。

春季时,寅木乘权,就像万物开始萌芽生长,勾萌甲坼,此时的玄胎是指事物还处于孕育成胎的阶段,虽未成形,但已开始有了发展的迹象,寓意着一种潜在的生机和希望。

•原文:“夏励阳者,机关略见于外。

”•注解:四孟到了夏季,生气日益旺盛。

励阳表示阳气盛中伏衰,此时应勉励自己不要放纵,要有一种警醒和收敛之意,就如同弩机上的机关,需要谨慎把握,不可轻易发动,要懂得在阳气旺盛之时,仍需保持适度和谨慎。

•原文:“秋占四牡驱驰不息,冬占全福行止亨通。

”•注解:秋季时,生气渐微,杀气渐盛,但申位为传送,天地之化至七月,是生杀之转关,是送往迎来之会。

以申加巳,行宽大之地,如同四匹马拉的马车在广阔的道路上奔腾不息,象征着事物在秋季仍有较强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到了冬季,万物归根,四生各归生处,此时占得全福,意味着无论行动还是停止,都能亨通顺利,没有阻碍,就像得到了上天的庇佑,一切都处于和谐顺畅的状态。

•原文:“四仲相加,子卯午酉。

春占关隔,若羝羊之触藩。

”•注解:四仲乃四败之地,以卯加子起算。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中庸》是先秦儒学的哲学纲领,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毫不夸张地说,《中庸》仅用3 544 个汉字就直抵中国思想的核心①。

《中庸》首章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提纲挈领,环环相扣,“从生命自然观的角度回答了教育何以发生、如何发生以及教育发生的基础等问题”。

其中,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的“率性之谓道”清晰地回应了人究竟该如何“教”的问题,蕴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古典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意蕴,至今仍有宝贵的启迪与借鉴价值。

《中庸》虽旧,其命维新!一、“性”与“道”“性”与“道”是“率性之谓道”的关键词,也是《中庸》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

言“性”主要是讲天命的下贯,天是宇宙万物本源性的存在;言“道”主要是讲天命的完成,是对天命的积极接受与回应,两者实际上是在讲“人”与“天”的关系。

“‘性’与‘道’乃是‘教’之发生的通‘道’”。

“不知性则不知中庸所自来,不知道则不知中庸之所由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性”“道”?关于“性”,《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指出,“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本性等涵义”。

许慎《说文解字》解“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从心,生声。

”(《说文解字》卷十)另外,人们还分别从天、理、五行说、心、生等多重视角解读“性”:一是从天的视角而言:性被看作是天命下贯而成的产物。

如荀子言:“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王夫之言:“性者天道。

”二是理学的视角:性是天理的秉受,即“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性,即理也。

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

”(《朱字语类》卷五)。

三是用汉代五行说解释性:“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

”(东汉郑玄)四是心学的视角:“性即心”;“心之体,性也”;“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传习录》上)。

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成之必改,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译文】做事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能洞悉此中道理,凡事就不必太积极于求成;生命有生就必然有死,能明白这种道理,对于自己的养生之道就不必费尽苦心过于强求。

【注解】劳:过分的费心思。

【评语】成败之论从古到今何其多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有生必有死,旱终非命促。

”人们于生死既有“人生几何”之叹,也有“江山如画,一进多少豪杰”之美,还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胸怀。

此外,作者从事物的自然规律来谈生死成败,告诫人们做事勿以一时的得失来下结论,要“学会等待时机,而不是凭一求成之切心就足以成事。

生死之道,不能以为过分追求养生就可以长寿。

人在精神上不充实就必然会去追求各种私欲的满足,这实际上百违养生之道,可能还会加速死的降临。

《菜根谭》的名言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耳中常闻逆耳之言,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经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耳中假如能经常听些不爱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像是敦品励德有益身心的磨刀石一样。

反之假如每句话都很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药中了。

【注解】逆耳:刺耳,使人听了不高兴的话,《孔子家语六本》中有“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拂心:不顺心。

砒石:是一种磨石,粗石叫碗细石叫砒,此处当磨练、教训解。

鸩毒:鸩,是一种有毒的鸟,其羽毛有剧毒,泡入酒中可制成毒药,成为古时候所谓的鸩酒,人喝了酒后立即死亡。

【评语】《孔子家语》中有“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这句话人们常说,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

忠言往往就是逆耳的语言,最有价值。

假如一个人听忠实良言感到厌倦逆耳,为仅完全辜负了人家劝戒的美意,关绞是难以反省自己言行的缺点,进而敦品励行改邪归正千就难以督促自己保持良好品德。

听见逆耳的忠言绝对不可气恼,而人家一夸奖就得意洋洋,那你的生活就显得轻浮,在无形中会削弱自己发奋上进的精神,最容易沉湎在自我陶醉的深圳中。

如此就等于自浸于击酒中而毁掉自己的前程,即使活着也等于丧失了生存的意义。

人生不如意事常居八九,这就是说人生在世要经常接受各种横逆和痛苦的考验,必须经过几番艰苦的奋斗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一生都想称心如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可惜的是一些肤浅之辈,一听逆耳忠言就拂袖而去,一遇不顺利就怨天尤人。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然会有各种困难来磨砺自己的品格。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这么个道理说明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先要敢于磨练自己的品格,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克服种种困难才行。

《六国论》翻译注解及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翻译注解及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翻译、注解及知识点整理六国论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攻占地方法获得土地之外,还接受诸侯国的贿赂,小的方面得到县,大的方面得到城。

比较秦国所得到的土地,因受贿而得到的土地比战胜而得到的土地,它实际有百倍之多;诸侯国失去的土地比战败而失去的土地,它实际也有百倍之多。

那么秦国最大的愿望就是诸侯国最大的祸患,因此不在战争。

追思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风霜雨露,斩断荆棘,才有了尺寸的土地。

子孙们看待它很不珍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

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然后才能够睡一夜安稳觉。

起床后看四周境地,然而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即然这样,那么诸侯国的土地是有限的,残暴的秦国的欲望是不满足的。

送给它的越多,它侵犯的就越厉害。

所以不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能辨别了。

一直发展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

古人说: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灭。

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

打了两次败,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红楼梦中的四字成语及其注解

红楼梦中的四字成语及其注解

红楼梦中的四字成语及其注解出自《红楼梦》的成语大全:天理良心【成语】:天理良心【拼音】:tiānlǐliáng xin【解释】:天理:天性。

指人的天性和善心。

多用于发誓,表示凭天性和善心行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始末原由【成语】:始末原由【拼音】:shmò yuán yóu【解释】: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原由:缘由;来由。

事情的经过和原因。

同"始末缘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直到午后,史湘云才?撮要删繁【成语】:撮要删繁【拼音】:cuōyào shān fán【解释】:撮:抓住;要:主要的;删:去掉;繁:繁琐。

抓住主要的,去除繁的。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要有颦儿这促狭鬼,他用春秋的法?放荡驰纵【成语】:放荡驰纵【拼音】:fàng dàng chí zòng【解释】:驰:乱跑。

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

形容不求进步,到处游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近来仗着祖母的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枉费心计【成语】:枉费心计【拼音】:wǎng fèi xn jì【解释】:指白费心思。

同枉费心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在人后头了。

"真心真意【成语】:真心真意【拼音】:zhēn xn zhēn yì【解释】:犹真心实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

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神思恍惚【成语】:神思恍惚【拼音】:shén s huǎng hū【解释】:神思:精神,心绪:恍惚:神智不清。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参考译文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参考译文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参考译文《论语》十二章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①质:质朴。

②文:文饰。

③史:虚浮不实。

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念心轻万事休详细注解

一念心轻万事休详细注解

一念心轻万事休详细注解
白话注解:人到半生,无所做为,空有一身报负,可惜生不逢时!
半生烟雨半生忧,一念心轻万事休,山后本是清净地,怎奈俗人一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出世清修,却又被尘世间事物所纷扰的矛盾和无奈心态。

半山冬月半生忧,讲的是冬天天空中的寒月朗照山间,月光就如同自己半生的忧虑四处弥散。

一杯清茶难入喉,讲的是自己手捧一杯清茶却无心品味。

后山本是清静地,讲的是自己所在的后山原本是个清静修心的地方。

奈何俗人一生愁,讲的是怎奈自己是俗人,无法脱离尘世而一直被人间之事而纷扰,忧愁不已。

意思是说自己的一个念头,让心变得轻松,所有的事情就都停止了,我们知道世界上所有的纷扰都是由内心而起,因为我们心里对事情看的非常重,所以会有很多困扰,如果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困扰着我们的困扰,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要把事情看待,把心情放松,才能让生活更好。

更优秀!。

弟子规《总叙》注解

弟子规《总叙》注解

弟子规《总叙》注解弟子规《总叙》注解弟子规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弟子规《总叙》注解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全文注解释义:这三个字,可以很清楚地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

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

无论老少,都应该来学学看什么叫《弟子规》。

“规”的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懂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

【总叙】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

看到总纲领,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

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圣人训。

】刚刚有提到《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的经典重要所在。

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地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后人学习的,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

【首孝弟,次谨信。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

都晓得,身体是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既然已经深深地明白,是从父母那里所来,就应该要知恩感恩。

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

【泛爱众。

】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

《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

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

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

所以当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

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

当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

如果有多余的,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

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这个欢乐的分享。

心安理得-专业文档!

心安理得-专业文档!

心安理得【成语名字】心安理得【汉语拼音】xīn ān lǐ dé【成语解释】形容心中坦然无所愧咎,则行事合情合理。

※语或本《论语.阳货》。

【成语典故】※《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成语注解】1、典故或见于《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玄》。

2、女:同“汝”。

你。

3、居丧:居父母之丧。

4、食旨:吃美味的食物。

〔参考数据〕《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玄》中正则唯考其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升降。

台阁总之,如其所简,或有参错,则其责负自在有司。

官长所第,中正辈拟,比随次率而用之,如其不称,责负在外。

然则内外相参,得失有所,互相形检,孰能相饰?斯则人心定而事理得,庶可以静风俗而审官才矣。

【成语出处】1、《中国现在记.第一○回》:“这班人在工上赚钱,只要心安理得,可赚的赚两个也还不妨。

”2、《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原来我们只求自己心安理得,那外界的苦乐原是不足计较。

”3、《瞎骗奇闻.第二回》:“你别瞧着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我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成语用法】语义说明形容行事合情合理,则心中坦然无憾。

使用类别用在“坦然无愧”的表述上。

【心安理得造句】1、我平生不做亏心事,当然心安理得。

2、别管他人怎么说,你只要干得心安理得即可。

3、这是我应得的'报酬,我自觉拿得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4、钱若不是自己赚来的,花起来总觉得不怎么心安理得。

5、为人处事,但求心安理得,别人要怎样议论,我并不在意。

6、这几年来,我自食其力,又不占他人便宜,自然心安理得。

太极拳十三势、《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功心解》注解

太极拳十三势、《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功心解》注解

太极拳十三势、《十三势歌》、《十三势止功心解》注解之阳早格格创做古传太极并不套路,本初骨架便是十三式,分别为定、进、退、瞅、盼、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十三字组成,它综合了太极拳的主要规则,为武当派弛三歉祖师所创.内家太极拳粗确的练功要收是由浅进深、从简到繁、逆序渐进的历程.其前提功妇最为要害,便如上教一般.先教笔划,而后组字,再懂字意后制句、做文……,数、理、化等也是如许;随着您读幼女园、小教、中教、下中、大教、钻研死等做出分歧阶段的拉拢、认识、掌握取降华……正在太极图中,太极建面,也便是阳鱼的阳面、阳鱼的阳面;阳鱼为动功,阳鱼中的阳面为动中之静功,是肢体形中三合之功,也称“知人功妇”.阳鱼为静功,阳鱼中的阳面为静中之动功,是粗气神内三合之功妇,也称“知己功妇”、“丹田功妇”,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阳阳互补的体现.太极拳供的是跟顶劲也称通臂劲,其劲道走背为以足催膝、以膝催胯、以胯催腰、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脚,以腰为轴、以意收气,意到气到、形神俱到的历程.“太极十三式”为定、进、退、瞅、盼、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同十三式. 其历程为:无极死无极桩,果《无极建真》主弛建的是先天真元,即:内气运止、身识应付于、感觉应付于、情志掌控等等,而后通过导引、调心、调式、调息使神意合一,融通于肢体以便掘掘自己潜能,使气机随意而动,进而干到无处不是脚,无处不丹田的功法历程…….“无极”从形态上道是无动状态,属阳;而“太极”是大动状态的启初,属阳.故“无极桩”出加进太极十三式内.无极桩死中定式,中定式死前进、退却、左瞅、左盼五式之体,通过五式之体的锻炼正肢体筋骨,散合身体集治之粗气,仄稳自己阳阳,使五净六腑粗气神旺衰,以调战内中三合之功妇.而后通过推脚、喂脚、听劲、懂劲以感觉对于圆的劲道走背,加强自己的身识应付于,使形神兼瞅,心意统一.而后以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为用,正在脆持太极疏通理法的前提上,通过推脚完备内中三合的真施,以神意使用干到挨搁自如,无处不丹田,无处不太极的脚法,给太极集脚挨下脆真的前提,正在举脚投足时的每招每式皆能用于技打,每一动做式子皆有拳意的贯脱,以神意使用自然而动皆能形神俱妙,皆能切合太极十三式的央供,以自尔分歧的体悟认识,化死自尔风格的套路,以自己的需要采用分歧的功妇截止,如掘掘浅能、去病、养死、延年益寿、侵占防身等.十三势歌十三总势莫沉蔑,命意源头正在腰隙.变转真真须注意,气遍身躯很多滞.静中触动动犹静,果敌变更示神偶.势势揆心需蓄意,得去不觉费功妇.刻刻注意正在腰间,背内紧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谦身沉利顶头悬.小心留神背推供,伸伸启合听自由.初教引路须心授,功妇无息法自建.若止体用何为准,意气君去骨肉臣.念推蓄意终何正在,益寿延年不老秋.歌兮歌兮百卅字,字字真切意无遗.若不背此推供去,枉费功妇贻叹息.十三势止功心解(陈微明注)以心止气,务令重着,乃能支敛进骨.以气运身,务令逆遂,乃能便当从心.以心止气者,所谓意到气亦到,意要重着,则气可支敛进骨,并不是格中幸运也.气支敛进骨,光阴既暂,则骨日重重,内劲少矣.以气运身者,所谓气动身亦动,气要逆遂,则身能便当从心,故变动往去,无不从心所欲,毫无阻滞之处矣.粗神能提得起,则无早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有真灵顶劲,则粗神自然提得起;粗神提起,则身体自然沉灵.瞅此,可知舍粗神而用拙力者,身体必为力所鼓励,不克不迭转化如意矣.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真真也.取敌相粘,须随机换意,仍不过真真分得收会,则自然有圆活之妙.收劲须重着紧洁,博主一圆.收劲之时,必须齐身紧洁.不紧洁则不克不迭重着,重着紧静,自然能搁得近.博主一圆者,随彼动之目标而直去也.随敌之势,如欲挨下,眼神上视;如欲挨矮,眼神下视;如欲挨近,眼神眺视.神至则气到,齐不正在用力也.坐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里.顶头悬,则自然中正;紧静,则自然安舒;危如累卵,则自然能撑支八里.止气如九直珠,无微不到;九直珠,止其圆活也.四肢百体,无处不有圆珠,无处不是太极圈子,故力已有不克不迭化也.运劲如百炼钢,何脆不摧.太极虽不必力,而其删少内劲,可无贫尽.其劲如百炼之钢,无脆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搏兔之鹘,盘旋大概;捕鼠之猫,待机而动.静如山岳,动若江河.静如山岳,止其重重不浮,动若江河,止其周流不息.蓄劲如弛弓,收劲如搁箭.蓄劲如弛弓,以止其谦;收劲如搁箭,以止其速.直中供直,蓄而后收.直是化人之劲,劲已化去,必背彼身供背去线,劲可收矣.力由脊收,步随身换.含胸拔背,以蓄其势.收劲之时,力由背脊而出,非徒二脚之劲也.身动步随,变更无定.支即是搁,搁即是支,断而复连.粘、化、挨虽是三意,而不克不迭分启.支即粘化,搁是挨,搁人之时,劲似稍断,而意仍不竭.往复须有合叠,进退须有变更.合叠者,亦变真真也,其所变之真真,最为微细.太极截劲,往往用合叠,表里瞅似已动,而其内已有合叠,进退必变更步法,虽退仍是进也.极柔硬,而后极脆刚刚.能呼吸,而后能机动.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脆.”其至柔者,乃至刚刚也.吸为提为支,呼为重为搁,此呼吸乃先天之呼吸,取后天之呼吸差异,故能提得人起,搁得人出.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直蓄而有余.孟子曰:“吾擅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天之间.太极拳盖养先天之气,非运后天之气也.幸运之功,流弊甚大.养气则逆乎自然,日习之养之而不觉,数十年后,积真成真,至大至刚刚.至用之时,则直蓄其功,以待收既收则沛然莫之能御也.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心为主帅以收令,气则为表示其令之旗,以腰为纛.则旗中正不偏偏,无致败之道也.先供启展,后供紧稀,乃可臻于缜稀矣.无论练架子及推脚,皆须先供启展,启展则腰腿皆动,无微不到.至功妇杂死,再供紧稀,由大圈而归于小圈,由小圈而归于无圈,所谓搁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躲于稀也.又曰:先正在心,后正在身,背紧洁,气敛进骨,神舒体静,刻刻正在心.太极以心意为本,身体为终,所谓意气君去骨肉臣也.背紧洁,不存丝毫后天之拙力,则气自敛进骨,气敛进骨,其刚刚可知.神要安舒,体要静劳,能安舒静劳.则应变整暇,决不慌治.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皮毛合,上下贯串,故能如许.牵动往去,气揭背,敛进脊骨,内固粗神,中示安适.此止取人比脚之时,牵动往去,须含胸拔背,使气揭之于背,敛于脊骨,以待机会.机至则收,能气揭于背,敛于脊骨,则本收由脊收,可则,仍脚足之劲耳.神固体劳,则不集治.迈步如猫止,运劲如抽丝.此乃形容绵绵不竭,待机而收之意.齐身意正在粗神,不正在气,正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杂刚刚.太极杂以神止,不尚气力,此气止后天之气力也.盖养气之气,为先天之气;幸运之气,为后天之气.后天那气有尽,先天之气无贫.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气为旗,腰为纛,此止其静也.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此止其动也.腰为一身之枢纽,腰动则先天之气如车轮之转化,所谓气遍身躯很多滞也.。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及注解众谱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及注解众谱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及注解众谱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及注解以心行气。

务令沉着。

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

务令顺遂。

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

则无迟重之虞。

所谓顶头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

乃有圆活之趣。

所谓变动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

立身须中正安舒。

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

无往不利。

(气遍身躯之谓)运劲如百炼钢。

何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鹄。

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

动若江河。

蓄劲如开弓。

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

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

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

断而复连。

往复须有摺叠。

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

然后极坚刚。

能呼吸。

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

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

气为旗。

腰为纛(dào)。

先求开展。

后求紧凑。

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

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

气敛入骨。

神舒体静。

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

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

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

运劲如抽丝。

全神意在精神。

不在气。

在气则滞。

有气者无力。

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十三势行功心解注解(陈微明注)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以心行气者,所谓意到气亦到,意要沉着,则气可收敛入骨,并非格外运气也。

气收敛入骨,工夫既久,则骨日沉重,内劲长矣。

以气运身者,所谓气动身亦动,气要顺遂,则身能便利从心,故变动往来,无不从心所欲,毫无阻滞之处矣。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有虚灵顶劲,则精神自然提得起;精神提起,则身体自然轻灵。

观此,可知舍精神而用拙力者,身体必为力所驱使,不能转动如意矣。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与敌相粘,须随机换意,仍不外虚实分得清楚,则自然有圆活之妙。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

发劲之时,必须全身松净。

不松净则不能沉着,沉着松静,自然能放得远。

专主一方者,随彼动之方向而直去也。

随敌之势,如欲打高,眼神上望;如欲打低,眼神下望;如欲打远,眼神远望。

体现注解重要的故事

体现注解重要的故事

体现注解重要的故事我这人啊,就特别看重注解。

为啥呢?这得从我的一个老伙计说起。

我这老伙计,长得那叫一个特别。

脸就像被捏过的面团,坑坑洼洼的,眼睛小得像两颗豆子,还总是眯着,就跟那天天在算计啥似的。

他那嘴啊,大得有点离谱,一笑起来能咧到耳根子。

有一回,我们去一个老宅子。

那宅子可有些年头了,阴森森的。

一进去,那股子霉味就直往鼻子里钻。

院子里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

墙上有些画,模模糊糊的,看不太清。

我就瞅着那些画,瞎琢磨,这画的是啥呢?是以前的老爷太太呢,还是啥神话故事呢?我这老伙计啊,他就站在我旁边,眼睛也盯着那些画。

突然,他就开始叨叨起来。

他说:“你看这画啊,要是没有注解,咱啥都不知道。

这就跟人似的,没有个说明,你能知道他是干啥的?这画啊,说不定背后就有一段惊天动地的故事呢。

”我就瞅着他,心里想这小子今天咋这么多话呢。

他看我没搭理他,又接着说:“就像我之前看那本古书,全是些文言文,我看得是云里雾里的。

可是后来看了注解,那感觉就像一下子打开了一扇大门。

那些原来不懂的字啊,词啊,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起来了。

就好像那些字本来是死的,注解就像一把钥匙,把它们都给激活了。

”我有点不耐烦了,就说:“你这说的啥啊,有完没完。

”他也不恼,还是那副模样,眼睛眯着,嘴咧着说:“你看啊,这宅子也是一样。

要是有个注解,告诉咱这宅子以前是谁住的,发生过啥事儿,这宅子就不只是一个破房子了,那就是一段历史啊。

”我听他这么一说,再看看周围,突然觉得他说得有点道理。

那些画,那些破旧的房子,好像都在等着有人来给它们注解呢。

要是没有注解,它们就像没根的浮萍,飘在历史的长河里,谁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啥意义。

从那以后啊,我就觉得注解这东西,真的是太重要了。

它就像一个桥梁,把我们和那些不明白的东西连接起来。

不管是一幅画,还是一本书,或者是一段历史,有了注解,就像有了眼睛,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这注解啊,就像我那老伙计的嘴,能把那些藏着掖着的东西都给说出来,让大家都能明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理、心注解
事:简单的讲是“”事情,深入地讲是“事业”。

什么样的“事情”最重要?人的成长是核心!人的成功离不开成长,成长是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一个个的活动中实现的。

只有喜欢上每时每刻的事情,才能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将“事情”当作“事业”来做,要有大愿(我们万顺源人的大愿是打造百年幸福的万顺源,实现全员物心双幸福),人生就有大的追求,人生就会更精彩!
理:即“真理”任何事情要按照规律办事,春夏秋冬有了播种,才有收获,“因果”法则就是真理!爱是“因”,幸福是“果”,我们只有在“因”上努力,“果”才能自然得,“内求利他”是我们的家训,明理之后,重在践行
心:活出“心”的力量。

每一个人的心中利他与利已,善与恶,同时存在,作为人何谓正确?不是以“得失”而是以“善恶”为标准来判断,“真我”需要不断在工作生活中修炼,心纯见真,只有把“心”修纯粹,我们才能见到真理收获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