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课件 伤害流行病学

合集下载

伤害流行病学护理课件

伤害流行病学护理课件

伤害护理与康复的新理念、新模式
伤害护理与康复的新理念
伤害护理与康复的新模式
安全文化培育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 各界的共同推动,形成良好的安全文 化氛围。
安全文化培育包括弘扬安全价值观、 倡导安全行为准则、加强安全宣传等 方面。
急救护理
急救护理的重要性 急救措施 转运与后续治疗
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制定 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评估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 家属参与
安全制度建 设
安全制度是预防和控制伤害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体系,规范安全 管理行为。
安全制度建设包括制定和完善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等方面。
安全制度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安全文化培育
安全文化是预防和控制伤害的重要支 撑,通过培育安全文化,提高全社会 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 伤害流行病学概述 • 伤害流行病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
伤害的定义与分类
伤害的定义 伤害的分类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伤害的发病率
伤害的死亡率 伤害的分布特点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安全宣源自教育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设施建设
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 任进行追究,提高事故处理的公正性 和效率。
伤害流行病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伤害流行病学的新理论
伤害流行病学的新方法
伤害预防与控制的新策略、新措施
伤害预防与控制的新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和情况的伤害,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例如,针对交通 事故、暴力事件、自然灾害等不同类型的伤害,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3章 伤害流行病学

13章 伤害流行病学

人群分布
男性伤害死亡的水平是女性的1.43倍 以交通事故致死的差别最大,男性为女性 的2.76倍
女性的伤害死亡率以自杀占首位,达
21.65/10万
特殊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


酒精和药物的使用 60%攻击性行为 半数以上他杀与过量饮酒有关 工伤 农业、运输业、建筑业、采矿业 儿童:意外伤害 老年人


一、测量指标
发生伤害频率的测量指标:


伤害发生率
伤害死亡率 残疾患病率
损失程度测量

潜在减寿年数
潜在工作损失
(PYLL)
(WYPLL)
潜在价值损失
(VYPLL)
失能调整寿命损失 (DALY) 经济损失 (直接、间接)
二、伤害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临床试验和社区类实验研究 多因素分析方法应用于伤害原因和危险因素的探讨
第 十 三 章
主讲:贾改珍 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Tel:6913217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纵然伤害发生,相信人定胜天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伤害的干预
第一节 概述
一、 伤害流行病学定义: 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 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 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治措施,并 对措施效果做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 支学科。
第四节 伤害的预防
三级预防策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级预防 全人群策略 高危人群策略 健康促进策略 二级预防:减少伤害的发生及程度 三级预防:控制伤害的后果,紧急援助。

13章 伤害流行病学

13章 伤害流行病学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模块 运动
内容
编码 S
级别
运动/锻炼活动的类型 运动阶段 个人防护措施
S1 S2 S3
2 2 1
外界保护措施
职业 受伤时的工种 职业分类
S4
O O1 O2
1
1 1
(ICECI,WHO,2004)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13-1 核心模块与附加模块的关系 (ICECI,WHO ,2004)
E7
E8 E9 E10 E11 E12 E13 E14
其他意外效应和有害效应
自杀 他杀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E15
(吴系科 ,1996)
人民卫生出版社
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致病因子
动能 热能 电能 辐射能 化学能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宿主
人口学特征 年龄、性别、种族、职业
事故类型 使用 死亡 正面碰撞 侧面碰撞 1 受伤 1 未使用 死亡 28 受伤 50
1
1 6 9
0
1 3 5 1.8
17
11 10 66 23.5
30
73 48 201 71.5
角碰
追尾 合计
百分率(%) 3.2
(赵新才 ,2005)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环境
社会环境
第一节 概述
伤害的定义
凡因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 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 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了正常活动,需要医 治或看护,称之为伤害。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伤害流行病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伤害流行病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伤害流行病学
Chapter 11 injury epidemiology
2020/12/8
1
第一节 概述
伤害(injury):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
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 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称为伤害。 意外事故:潜在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之外 的突发事件。 伤害:有意识的(自杀、谋杀、暴力)行为和
2020/12/8
16
1990年世界主要死因构成(%)
死因
心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肺阻塞性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 损伤和中毒 围产期死亡 其他 合计
发达国家
47.47 21.15 3.41 4.37 7.60 0.79 15.21 100.00
发展中国家
16.88 7.01 6.49 44.16 6.75 9.09 9.62 100.00
我国肢体残疾中26.14%是由意外伤害所致。 1996年全世界53个国家数据显示,每年自杀死亡 约占全部伤害死亡的16%。 据WHO统计, 2000年全球约有100万人口自杀, 我国2000年城市自杀死亡率为5.96/10万,农村为 20.88/10万。
2020/12/8
21
伤害的危害
4.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劳动力人口健康丧失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伤害本 身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美国伤害导致的医 疗花费占总医疗花费的12%,约2 600亿美元。 我国1990~1995年的疾病监测显示,伤害疾病负 担占全部疾病负担的17%。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 年约有2000万因伤害需要急诊处置和入院治疗者。
2020/12/8
10
2020/12/8
11
2020/12/8
12

伤害流行病学2——【流行病学精品资源】

伤害流行病学2——【流行病学精品资源】
严重伤(需住院治疗)、中度伤(需治疗,且至少需休息1天)、轻 度伤(仅需在工作现场治疗处理,完后仍可继续工作)。
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是描述伤害的发生强 度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伤害的流行规律、发生原因和危害
因素,提出伤害的干预对策和防范措施,并对防治效果进 行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⒉ 二级预防
⒊三级预防
(二)Haddon伤害的十大预防策略
◆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 ◆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 ◆预防已有危险因素的释放或减少其释放的可能性 ◆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及其空间分布 ◆将危险因素从时间、空间上分布与被保护者分开
◆用屏障将危险因素与受保护者分开 ◆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 ◆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 ◆对已造成的损伤提出针对性控制与预防措施 ◆使伤害患者保持稳定,采取有效治疗及康复措施
(二)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的特点
死亡148981
住院2591000 急诊36961000
伤害报告59127000
1995年美国疾病负担
(三)伤害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测量指标
(一)伤害发生频率测量指标 ◆伤害发生率:单位时间内(通常是年) 发生伤害的人数与同时期的人口数之比。
它包括因早死所致PYLL和疾病所致的伤残 引起的健康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YLLD)两部分。
DALY=PYLL+YLLD
第三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
二、人群分布
三、时间分布
第四节 伤害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 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统称为伤害。

伤害流行病学2(1)

伤害流行病学2(1)
有学者指出用事故一词不恰当, 其一,因为它使人们误认为伤害发生纯 属偶然性,是潜在的有害的无意识的意 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其二,发生事故未 必都能造成伤害。
精品课件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 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 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 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 理损伤统称为伤害。
美国CDC的定义:由于运动、热 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 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称为伤害。
精品课件
人们常将伤害,特别是意外 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称为事故 (accident)。如1989年第一次国际会议 通知单上称为“首次世界事故与伤害会 议”。
精品课件
◆伤害死亡率:指因伤害致死的频率,可以计 算伤害的总死亡率,也可以按照伤害的种类 计算分年龄别、性别等人群特征的死亡率。
伤害死亡 同 一 率期 年某 中一 该特 人定 群人 因 数 数群 伤 10的 害% 0总 人
◆致残率 ◆致残患病率
精品课件
(二)伤害造成的损失程度测量指标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指人们由于伤 害未能活到该国平均期望寿命而过早死 亡。用期望寿命与死亡时实际年龄之差。
精品课件
第三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精品课件
一、地区分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人群分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ຫໍສະໝຸດ 三、时间分布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四节 伤害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精品课件
一、致病因子

流行病学第八版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课件

流行病学第八版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课件

反馈调整
根据评估和监测结果,及 时反馈并调整预防控制措 施,提高伤害预防控制的 效果和针对性。
04
伤害流行病学在各领域 的应用
交通伤害流行病学
定义与重要性
交通伤害流行病学是研究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伤害在人群 中分布和决定因素的科学,对于交通政策的制定和干预措 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事故类型、伤亡情况、高危人群 和危险因素等。
伤害的发生率与流行特征
发生率
伤害的发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特定人群中发生伤害的频率。 伤害的发生率通常以每千人或每 十万人的年发生率来表示。
流行特征
伤害的流行特征包括不同年龄、 性别、职业和地域人群的分布特 征,以及伤害的时间趋势和季节 性变化等。
伤害的地区、人群和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伤害的地区分布特征可以揭示不 同地区的伤害发生情况和危险因 素分布,为地区性的伤害预防和
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工伤发生率、工伤类型、工伤与职业因素的关系、工伤的高危 人群和危险因素等。
预防策略
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技能、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等措施,降 低工伤发生率,保障劳动者健康。
暴力与自杀流行病学
定义与重要性
暴力与自杀流行病学研究暴力行为和自杀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 响因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探讨个体、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在伤害发生中的作用和交互机制,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为全面和科学 的依据。
推动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创新
积极引进和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度和广 度,为揭示伤害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

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流行病学

无生命机械力伤害 有生命机械力伤害 淹溺 窒息 电流、辐射、和气温、气压伤害 烟火、火、火焰 接触热和烫物质 接触有毒动植物 自然力量伤害 中毒 过劳、旅行和贫困 故意自害 加害 意图不确定事件 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 医疗和手术的并发症 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 与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和死亡有关的补充因素
• 意外(accident)是指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 的和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意外可能引起伤害, 也可能不引起伤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 有意伤害(自杀、他杀和虐待)。 • 意外常常被认为是偶然的、不可知和无法控制 的。 • 伤害则是有原可寻,完全可知和可以预防的。
5
二、伤害的分类
• • • • (一)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分类 (二)按照伤害发生的地点分类 (三)按照人群分类 (四)按照伤害的性质分类
• 伤害界定:1986年美国国家统计中心提出“所 谓伤害必须到医疗部门诊断或活动受限一天” 。 • 国内:凡具有下列两种情况中任何一项,即可 作为伤害的统计对象:既①到医疗单位诊治, 诊断为某一种损伤;或②因损伤请假(休工、 休学、休息)一日以上。(Wang,2004.10, 广州) 4
伤害与意外(accident)
12
三、伤害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 伤害流行病学是描述伤害的发生强度及其分布 特征,分析伤害的流行规律、发生原因和危险 因素,提出伤害的干预对策和防范措施,并对 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重点需要和优先安排的伤害 种类,阐明其分布和明确因果关系,制定控制 策略。
13
• 1、伤害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伤害在各国的死因
顺位中位居第4-5位。
• 2、伤害是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原因。在

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流行病学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3 伤害发生的基本条件 (2)宿主
2)心理行为特征 饮酒 安全带 心理因素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3 伤害发生的基本条件 (3)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生产环境 生活环境
环 境
气候 温度 时间 季节 危险环境 设备或设计 上的原因
年龄 性别 文化程度 伤害种类 车祸、火灾 坠落或跌伤 溺水 意外中毒 自杀、他杀 等 技术水平 心理状况 精神状态
3)进行伤害原因或影响因素的研究,寻找各类伤 害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的防 治工作。 4)利用伤害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开展相应的伤害 干预研究,为降低伤害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保护劳动力人口健康,提高人群健康素质作出贡献。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1 伤害流行病学的分布特征 (1)全球伤害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伤害总发生率为34.3%,其中男生伤害发生
率为37.5%,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8.7%,初 中生伤害发生率为29.5%,高中生伤害发生 率为39.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城市学校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33.9%,农村学 校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36%,二者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 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 预防已有危险因素的释放或减少其释放的可能
性 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及其空间分布 将危险因素从时间、空间上与被保护者分开
第三节 伤害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策略 3 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
设置屏障 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 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 对已造成的损伤提出针对性控制与预防措施 使伤害患者保持稳定、采取有效治疗及康复措

《伤害流行病学》PPT课件

《伤害流行病学》PPT课件
与烧伤、、职业伤害和溺水。 ❖ 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上升趋势
地区分布
表13-4 部分国家的伤害标化死亡率
国家
伤害总标化死亡率 占总死亡
交通事故
自杀
他杀
( 1/10 万 )
的 比 例 (% )
(1/10 万 )
(1/10 万 ) ( 1/10 万 )
阿根廷(1996 年) 亚美尼亚(1997 年) 澳大利亚(1995 年) 奥地利(1998 年) 阿塞拜疆(1997 年) Belarus( 1998 年 ) 巴西(1995 年) 保加利亚(1998 年) 加拿大(1997 年) 克罗地亚(1997 年) 古巴(1996 年) 捷克(1998 年) 爱沙尼亚(1998 年)
▪ 四川合江 ▪ 2000 榕建号客船触礁死130人 ▪ 2002年再度发生沉船死亡37人 ▪ 柳州 ▪ 2003年公交车坠江死亡79人
学校隐患 屡见伤害发生
▪ 2002年 ▪ 6.4 南昌一幼儿园失火烧死13儿童
请思考 请回答 下列问题
伤害 意外事故? 卫生事件? 伤害 能不能预防? 要不要作为疾病控制工 19
砸伤、压伤、玻璃和刀刺割伤、机器事故
W 20-W 31、 W 77
火器伤及爆炸伤
W 32-W 40
异物进入眼或其他腔口、切割和穿刺器械损伤
W 41-W 49

体育运动中的拳击伤及敲击伤
W 50-W 52
动物咬伤或动、植物中毒
W 53-W 59

X 20-X 29
潜水或跳水意外、溺水
1903年6月15日
▪ 美国纽约港 ▪ 斯洛克姆将军号 ▪ 游船烧毁死亡1000多人
1912年4月15日
▪ 在北大西洋,泰坦尼克号沉没 ▪ 一千多人沉入 大海

伤害流行病学PPT课件 (2)

伤害流行病学PPT课件 (2)

定义 分类 伤害发生部位 意义
分布
所有部位伤害 全球 我国
研究 头部损伤
内容 颈部、喉部及气管损 方法

T36-T65 、 T88 T66-T78 T79-T87 T90-T96 T97
胸部损伤 腹部、会阴、背及臀 部损伤 肩及上肢损伤 下肢损伤 多部位损伤
injury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分布
全球 我国
研究
内容 方法
injury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定义 分类 意义
意外伤害
• 是指无目的性、无意识地伤害,主要包括车祸、 跌落、烧烫伤、中毒、溺水、切割伤、医疗事 故
分布
全球 我国
研究
内容 方法
injury epidemiology
目录 概述
定义 分类 意义
自杀
• 是由受害人对自己的有意识伤害,包括自杀、 自疟、自残等
损伤与中毒的外部原因分类 ICD-10 编码 损伤与中毒的全部原因 交通事故 跌倒 砸伤、压伤、玻璃和刀刺割伤、机器事故 火器伤及爆炸伤 异物进入眼或其他腔口、切割和穿刺器械损伤 体育运动中的拳击伤及敲击伤 动物咬伤或动、植物中毒 潜水或跳水意外、溺水 窒息 暴露于电流、辐射和极度环境气温及气压 火灾与烫伤 暴露于自然力量下(中暑、冻伤、雷击等) 有毒物质的意外中毒 过度劳累、旅行及贫困 暴露于其它和未特指的因素 自杀及自残 他人加害 意图不确定的事件 刑罚与战争 药物反应、医疗意外、手术及医疗并发症 意外损伤后遗症及晚期效应 其它补充因素 V01-Y98 V01-V99 W00-W19 W20-W31、W77 W32-W40 W41-W49 W50-W52 W53-W59 、 X20-X29 W65-W74 W75-W84 W85-W99 X00-X19 X30-X39 X40-X49 X50-X57 X58-X59 X60-X84 X85-Y09 Y10-Y34 Y35-Y36 Y40-Y84 Y85-Y89 Y90-Y98

流行病学【第六版】第13章.伤害流行病学(叶冬青)

流行病学【第六版】第13章.伤害流行病学(叶冬青)

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2004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学术会议”中,有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约有520万人死于伤害,占全球人口死亡的9%;在15~44岁年龄组人口的前15位死因中,伤害占了其中7位,是青壮年的首位死亡原因。

此外,由伤害造成的残疾及社会、经济负担更为惊人。

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与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其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是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制措施,并对措施效果做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伤害的重点种类,阐明分布,探讨因果关系,制订防制策略,并评价其效果。

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及内涵伤害的英文injury来自拉丁语in juris,本意为“不正确(not right)”,其含义为损伤、伤害或丧失,可以理解为“造成了人体的损伤或功能丧失”。

伤害通常容易与意外事故(accident)混淆。

意外事故通常是指“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故意伤害(如自杀和暴力)、也意味着这类事件是无法预知和预防的。

另外,意外事故如果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也不一定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概念和内涵差别很大,不能混为一谈。

意外事故代表偶发事件,而伤害代表由事件引起的损害;意外事故可以造成伤害,但伤害不仅仅由意外事故引起,伤害可以是有意识的(如自杀、谋杀、暴力),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如车祸、溺水、跌倒等)。

对公共卫生工作者而言,最为重要的是,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因此,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该用伤害(injury)一词而不是事故(accident)。

由于伤害的种类繁多、引起的后果多样,故目前对伤害的定义仍有争论。

所有的伤害都是以能量的异常转移为特征的;在某些情况下,正常的能量转移被干扰时也可能引发伤害(如溺水或冻伤等)。

流行病学第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义

流行病学第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义

流行病学第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义第13章伤害流行病学举几个实际的例子,请思考:伤害是意外事故?还是卫生事件?伤害能不能预防?要不要作为疾病控制工作的一个内容?答:少则死伤1两个人,多则成百上千死亡。

在我国或其他国家是被忽略的公共卫生问题,不管谁管(哪个部门)全社会的问题。

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和内涵伤害是指造成身体的损伤,影响了正常工作,需要医治或看护。

伤害(injury)来自拉丁语injuris,本意为“不正确(not right)”,其含义为损伤、伤害或丧失,可以理解为“造成了人体的损伤或功能丧失”。

容易与意外混淆。

意外accident是指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的和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意外可能引起伤害,也可能不引起伤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有意伤害(自杀、他杀和虐待)。

伤害并非“意外”是和疾病一样可以被认识\被预防\被控制。

意外常常被认为是偶然的、不可知和无法控制的。

伤害则是有原可寻,完全可知和可以预防的。

伤害是疾病的组成部分,但两者又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致病因子剂量的大小所致,比如,机体短暂暴露于大剂量的放射线可导致烧伤(伤害),而长期小剂量的放射线暴露会导致肿瘤(疾病);由大剂量的动能短暂的暴露而引起骨折(伤害),而小剂量长期动能的暴露会引起关节炎。

伤害无潜伏期。

一、伤害的定义:伤害必须到医疗部门诊断或活动受限1天。

---1986年美国国家统计中心1996年王声涌教授提出的统计标准:①到医疗单位就诊,诊断为某种损伤;②由家人、老师、同事或同伴对受伤者作紧急处置或看护;③因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半日以上。

美国CDC定义:“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称为伤害”。

二、伤害的分类:按照意图分类: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ies):这类伤害指无意识的伤害。

车祸,机车事故,空难,海难,意外中毒,跌落坠落,医院性伤害,烧伤烫伤,溺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
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 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 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 伤统称为伤害。
1986年美国统计中心提出的伤害的操作性定 义为:必须到医疗诊治或活动受限一天。
国内学者建议的操作性定义为凡具有下列 情况之一者:①到医疗机构诊治,诊断为某一 种伤害;②由家人、老师或其它人作紧急处理 或看护;③因伤请假半天以上。
◆对已造成的损伤提出针对性控制与预防 措施
◆使伤害患者保持稳定,采取有效治疗及 康复措施
二、预防措施
(一)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四项“E”干 预)
◆工程干预(engineering intervention):目的在于通 过干预措施影响媒介及物理环境对发生伤害的影响
一、致病因子
◆动能 ◆热能 ◆电能 ◆辐射能 ◆化学能
二、宿主因素
(一)人口学特征 ◆年龄 ◆性别 ◆种族 ◆职业 (二)心理行为特征
◆饮酒 ◆安全带 ◆心理因素:事故倾向
三、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生产环境 ◆生活环境
第五节 伤害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策略
(一)三级预防 ⒈一级预防 ◆全人群策略 ◆高危人群策略 ◆健康促进策略
⒉ 二级预防
⒊三级预防
(二)Haddon伤害的十大预防策略
◆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 ◆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 ◆预防已有危险因素的释放或减少其释放的
可能性 ◆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及其空间分布 ◆将危险因素从时间、空间上分布与被保护
者分开
◆用屏障将危险因素与受保护者分开 ◆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 ◆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
严重伤(需住院治疗)、中度伤(需治疗,且 至少需休息1天)、轻度伤(仅需在工作现场治疗 处理,完后仍可继续工作)。
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 是描述伤害的发生强度及其分布特征, 分析伤害的流行规律、发生原因和危 害因素,提出伤害的干预对策和防范 措施,并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门 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按照发生伤害的地点分类
◆机动车伤害:是指在行驶中的机动车造成的伤害, 是最常见的伤害种类,占全部伤害死亡的25%以 上。
◆工作场所:发生在工作地点,由于工作环境中 某事件所造成。
全球每年职 业性伤害在1亿 例以上,因职业 性伤害致死者10 万例以上,150 万人致残或丧失 劳动能力。
◆家庭:美国每年家庭伤害发生例数在2500万例, 其中320万例导致功能形态残疾。我国中学生 伤害23.1%发生在家庭。跌落是常见原因。
◆公共场所:发生在公共场所(如运动场、学校 等)的伤害,包括娱乐场所和自然灾害情况下 所发生的伤害。
美国每年有2900万 例,其中2400万例功能 性残疾,19000例死于 公共场所伤害。我国 41.3%是发生在公共场 所,最常见是跌伤和刀 割伤。
按照伤害的性质分类
三、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
它包括因早死所致PYLL和疾病所致的伤残 引起的健康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YLLD)两部分。
DALY=PYLL+YLLD
第三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ຫໍສະໝຸດ 二、人群分布三、时间分布
第四节 伤害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伤害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一、伤害与伤害流行病学的概念
伤害(Injury),是指能量–––机械能、 热能、化学能、电能及放射能等能量扩散到 人体,使人体发生损伤。
美国CDC的定义:由于运动、热量、化 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 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 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称为伤害。
二、伤害的分类
按照伤害的意图分类
◆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这类伤害指无 意识地伤害,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伤、溺 水、中毒、医疗事故等。
◆故意伤害(intentional injury):指有意识地加害 干个人或他人,并常伴有暴力行为。如自杀、 他杀、强奸、家庭暴力、恶性殴打等。
伤害发生率
一年中该人群发生的伤 害人数 同期某一特定人群的总 数
100 %
伤害发生率
一年中该人群发生伤害 次数 同期某一特定人群的总 数
100 %
◆伤害死亡率:指因伤害致死的频率,可以计 算伤害的总死亡率,也可以按照伤害的种类 计算分年龄别、性别等人群特征的死亡率。
伤害死亡率
一年中该人群因伤害人 同期某一特定人群的总
(二)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的特点
死亡148981
住院2591000 急诊36961000
伤害报告59127000
1995年美国疾病负担
(三)伤害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测量指标
(一)伤害发生频率测量指标
◆伤害发生率:单位时间内(通常是年)发生 伤害的人数与同时期的人口数之比。
人们常将伤害,特别是意外伤害 (unintentional injury)称为事故(accident)。 如1989年第一次国际会议通知单上称为 “首次世界事故与伤害会议”。
有学者指出用事故一词不恰当,其 一,因为它使人们误认为伤害发生纯属 偶然性,是潜在的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 之外的突发事件。其二,发生事故未必 都能造成伤害。
(一)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与生命的主要 原因之一
◆2000年全世界每年有近500多万人死于伤害 ◆由伤害致死占全部死亡在发达国家为7.6%, 发展中国家为10.7% ◆在各国的死因顺位伤害排在第4~5位,在儿童 死因顺位排在第一位 ◆我国伤害的死亡率为65.24/10万,每年约70万 人死于各种伤害,占全死因的11%
数 数 100 %
◆致残率 ◆致残患病率
(二)伤害造成的损失程度测量指标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指人们由于伤害未能活 到该国平均期望寿命而过早死亡。用期 望寿命与死亡时实际年龄之差。
◆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指从发病(发生伤害)到死亡(或 康复)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用期望寿命 与死亡时实际年龄之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